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 赵娜

合集下载

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心得体会与总结

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心得体会与总结

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心得体会与总结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我加入了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团队,通过与他们互动,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与总结。

首先,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意识到自闭症儿童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关怀。

在与他们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行为和沟通方式。

他们可能会缺乏眼神交流,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或与人保持亲近的距离。

这需要我们有耐心,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我学会了以他们感觉舒适的方式与他们互动,例如通过肢体语言和视觉提示来引导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我发现创造一个包容和积极的环境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闭症儿童往往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对于噪音和光线有较高的敏感度。

因此,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一个安静和温馨的空间,减少外界刺激。

同时,我们要建立规律和预测性,帮助他们建立起安全感,减少焦虑和冲动。

此外,与自闭症儿童互动也要关注他们的特殊兴趣。

自闭症儿童通常对某个特定的物体或主题有特别浓厚的兴趣,甚至可能对此沉迷。

我们作为志愿者,可以将这些兴趣融入我们的活动中,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并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

进一步,我也意识到尊重和支持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家庭经常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包括寻找合适的教育和治疗资源。

作为志愿者,我们可以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经验交流。

我们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单的,我们共同为自闭症儿童的未来而努力。

通过参与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活动,我不仅提高了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与自闭症儿童互动令我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看到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和进步,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自闭症儿童关爱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这些特殊儿童给予理解、关怀和支持的重要性。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支持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支持方案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家长反馈及支持方案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展紊乱的疾病,在幼儿园阶段,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家长的支持显得格外重要。

幼儿园是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和社交技能培养的重要阶段,家长的反馈和支持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将从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讨家长的角色、反馈和支持方案,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了解如何更好地支持这些特殊群体的成长。

1. 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特殊需求在幼儿园阶段,自闭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许多特殊的教育需求。

他们可能会面临沟通障碍、自理能力不足、情绪控制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园教育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

针对这些特殊需求,家长的反馈将成为教育者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的重要参考。

2. 家长的反馈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优点和缺点,能够提供许多宝贵的信息和经验。

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3. 家长的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的成长至关重要除了提供反馈外,家长的支持也是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继续对孩子进行关注和引导,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都将对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家长支持的具体方案和策略针对家长的反馈和支持,我们需要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案和策略,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和成长:(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2)建立家校联系,定期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展;(3)为家长提供自闭症儿童教育和支持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支持能力;(4)组织家长参与自闭症儿童相关的社区活动和支持组织,以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总结回顾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育中,家长的反馈和支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孤独症护理措施

儿童孤独症护理措施

儿童孤独症护理措施
儿童孤独症护理的措施可以帮助儿童与家人和社会更好地互动和适应。

1.家庭支持:提供一个有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和习惯,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信任。

2.早期干预:尽早诊断和介入,寻找专业的儿童孤独症干预程序,包括行为和认知疗法,以帮助孩子改善社交技能、语言交流和自我管理。

3.个体化教育计划:根据孩子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教育计划,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支持,采用可视化教学方法来提高理解和参与度。

4.感觉统合:提供适当的感觉刺激,例如触觉、声音和视觉,以帮助孩子处理感觉信息,缓解过敏或超敏反应。

5.社交技能培训:通过模仿、角色扮演和社交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教授他们与他人合作、理解情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语言治疗:提供个体化的语言治疗,包括使用图像和文字支持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

7.家长参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和教育,了解和学习有效的护理策略,与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制定、评估和调整
治疗计划。

8.社区支持:寻找并参与社区支持组织、互助小组和培训课程
等资源,与其他家长和专业人员分享经验和信息。

9.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孩子和家庭应对儿童
孤独症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10.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考虑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改善注意力、控制冲动行为等。

7岁自闭症女孩的康复之路

7岁自闭症女孩的康复之路

7岁自闭症女孩的康复之路YXJ:女,2006年出生,满族。

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

无家族遗传病史,足月剖腹产。

2013年5月21日前来丹东迟雅心理咨询公司接受系统调适。

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孩子6岁10个月,4岁半时去北京检查,确诊为自闭症,中度。

因为条件所限,没有在北京进行康复训练,回丹东后一直由妈妈自己辅导,也曾经到特殊学校接受短时间的训练,效果不明显。

2013年5月18日,听朋友介绍说迟雅心理机构调适自闭症儿童的效果好,所以专门来向迟雅求助。

咨询师观察的情况:孩子能够进行简单对话,但对话时不能完全理解一些语言的意义。

比如,别人给她东西吃,妈妈提示她说“谢谢”,她能说“谢谢”,同时还要说“再见”等无关的礼貌用语。

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比如,过马路,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关注车辆。

因为她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同时也无交通规则意识。

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不满足要求就哭闹。

来咨询室的第一天,看到一位咨询师的早餐有一袋奶,就拿来想喝。

妈妈不让喝,她就哭了。

注意力表现为漂移不定。

刻板动作行为比较明显。

比如,一高兴或者一不高兴就将双手抬到胸前,抖来抖去,同时发出呃呃的声音。

鼻梁根部有一道青筋,对很多种食物过敏。

当时权威机构给她提出的过敏源有30多种。

诊断:自闭症,中度。

心理康复方案及效果:实施开窍疗法,进行身心同调。

一是建立心理链接并激发交流欲望,二是掌握基本概念,三是建立规则意识并纠正错误的行为模式,四是锻炼有意注意,五是训练感觉统合能力。

身心同调。

重点解决“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能”的问题。

经过7个月的康复。

孩子有了质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交流的欲望大大提升。

见到人主动打招呼,离开时主动说再见。

2.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她已经认识430张卡片上面的图案和文字,会20以内的加法。

会唱《七子之歌》、《蜗牛与黄鹂鸟》、《鲁冰花》等多首歌曲,会跳“健康舞”,歌伴舞,会骑自行车,愿意也能够与人交流。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

孤独症的康复指南孤独症,即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以及兴趣狭窄。

虽然孤独症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康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孤独症康复指南,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地应对孤独症挑战。

1. 早期识别和干预早期识别孤独症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父母可以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发育进程,注意社交沟通的迟缓或异常,如不注视他人、不回应名字等。

如果观察到异常表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进行评估,并尽早开始康复干预计划。

2. 医疗治疗孤独症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儿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和语言治疗师等。

医疗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

行为疗法通过积极的激励和反馈机制,帮助患者克服社交和沟通障碍,培养语言和日常生活技能。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与孤独症相关的行为症状,如冲动、焦虑和抑郁等。

其他辅助疗法包括音乐疗法、动物辅助疗法等,可以提供额外的心理和情绪支持。

3. 教育干预孤独症患者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环境支持。

个体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是一种常用的教育干预方式,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促进患者的学习和发展。

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还可以尝试包容教育和特殊学校等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机构。

4. 社交技能训练孤独症患者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社交和沟通困难。

因此,帮助他们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至关重要。

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患者可以学习与他人互动、交流和建立友谊的方法。

例如,教授他们正确的目光接触、非言语沟通和表情识别等技巧,同时提供模拟情境训练和角色扮演等实践机会。

5. 家庭支持和心理辅导孤独症的康复过程对患者家庭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家庭成员需要充分理解孤独症,并学会合理应对。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方法对照组自闭症患儿均提供临床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庭康复护理措施。

记录两组自闭症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疾病程度变化情况及患儿家属对该次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两组自闭症患儿护理前疾病程度及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ATEC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而SF-36量表则较之前显著提高,研究组病情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率高达86.67%,对照组仅获得33.33%护理效果满意率(P<0.05)。

结论对自闭症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家庭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及生活质量,有利于保障患儿预后效果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标签:自闭症;社会交往障碍;家庭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ASD)临床又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早发型广泛性发育障碍[1]。

为提高自闭症儿童疗效及预后,选取该院于2014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自闭症患儿中男49例、女11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82±1.05)岁。

按照前来就诊序号(单号、双号)将60例自闭症患儿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单)、对照组(双)(n=30),两组上述资料(如性别、年龄、例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自闭症诊断标准;②排除肢体残疾患儿;③排除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严重病变患儿;④排除恶性肿瘤患儿;⑤患儿家庭结构健康,父母及相关亲属对自闭症患儿家庭康复护理工作具有良好积极性及依从性,排除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全、身体存在严重疾病、发生精神类疾病等异常情况;⑥影像学检查(CT)排除脑部发育障碍患儿;⑦耳声发射或脑干诱发电位等耳部听力检查排除听力异常患儿;⑧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必要时可在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儿童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儿童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儿童护理中的积极作用发表时间:2018-09-05T13:51:07.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林雨于婷周雪[导读] 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护理中应用价值高,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对促患使儿早日重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护理中的积极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孤独症患者,依据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对症的家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家庭康复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两组孤独症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ATEC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护理中应用价值高,有效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对促患使儿早日重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家庭康复护理;孤独症;积极作用【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294-01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主要症状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等[1]。

孤独症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同时也对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目前有关该疾病尚缺乏有效手段,护理作为一项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家庭康复护理将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症状起到积极作用。

现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孤独症患者,拟评价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中的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接受家庭康复护理的60例孤独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每组各30例,年龄5个月~16岁,平均年龄(8.12±2.03)岁。

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及指导建议

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及指导建议

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及指导建议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的现状和指导建议。

首先,随着自闭症知识的不断普及,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议题;其次,从社会需求出发,针对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提出了实用性指导建议,包括增强家长知识服务、提高家庭环境友好度、促进自闭症学生家教合作、强化国家对家庭教育康复的支持等。

最后,建议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改善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的进程中,以促进自闭症学生的融入社会和幸福成长。

关键词:自闭症;家庭教育康复;指导建议;家长正文:随着自闭症在社会上的认可越来越普及,家庭对自闭症学生教育康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这一领域,家庭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强化家长的知识服务,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过程,更好地把握自闭症学生的康复需求。

家长应加强对自闭症的认识,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和处理孩子的情绪、注重同理心,与孩子进行良性沟通,提高自闭症孩子的参与感,并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避免消极应对行为发生。

其次,提高家庭环境友好度,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对自闭症学生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加强家庭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培养更多的理解、关爱、尊重,让自闭症学生得到充分保护,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理想和目标。

此外,鼓励自闭症学生家教的合作,是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的有效手段。

家长可以及时协调家教教学活动,定期和家教互动,耐心细致地回答家教提出的问题,及时传递自闭症孩子的信息,共同努力实现自闭症学生的康复。

最后,积极参与国家对家庭教育康复的支持,是改善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的重要举措。

家长应及时了解国家有关教育康复的政策,把握有关的咨询服务,申请资助,优先使用国家及政府机构提供的服务,以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家长知识服务、提高家庭环境友好度、促进自闭症学生家教合作、强化国家对家庭教育康复的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学生家庭教育康复现状,促进自闭症学生的融入社会和幸福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赵娜
发表时间:2016-11-28T15:24:43.6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赵娜赵梦霞陈伟[导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PD),此病的主要症状是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交往障碍型自闭症家庭康复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通过对40例有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患儿家庭康复护理方法总结,每3-6个月进行评估一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家庭康复护理3-6个月后患儿社会交往能力有一定的进步,家庭康复1-5年后,社会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

结论: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提高社会交障碍型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康复,有助于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家庭康复护理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PD),此病的主要症状是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爱好局限三个方面,自闭症的核心是社会交往障碍,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够治愈自闭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的康复护理,家庭在自闭症患儿康复的过程中有着不能替代的作用,,自闭症儿童能否康复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长,所以家长应尽快掌握自闭症家庭康复的护理方法,积极配合医院的康复指导。

本文对40例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8例已经进入正常小学,6例进入正常的幼儿园,现将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社会交往障碍的自闭症患儿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年龄1.5岁-14岁,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2岁。

1.2病因、病史及流行病学自闭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理也不清楚,研究表明该疾病主要与遗传学、病毒感染、免疫学、内分泌、生化、脑结构、电生理、基因突变、空气污染、高龄产妇、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结合形成的异常行为综合征。

近年来的发病趋势呈上升趋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36.9%,约4.1万人。

2.家庭康复护理
2.1 社交游戏社交游戏是帮助社交障碍型自闭症患儿恢复社交能力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因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本质是对生活中社会交往活动的模仿学习,使患儿获得快乐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社交游戏中家长要给与孩子启发、引导、干预,并给与理解和帮助,并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和同龄孩子建立同伴关系,打破孩子自我封闭的状态,培养孩子的角色感。

在游戏中获得的社交经验和能力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和实践,理解社会交往规范和人际合作的规则,游戏是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

2.2人际关系干预法人际关系干预法是在评估患儿当前社会交往障碍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游戏为主导,家长采用引导参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社交互动的行为,使其适应在不同情境中迁移,对康复护理具有很重要的启发作用。

家长平时应该多带孩子见识外面的世界,多与陌生人、事物接触,锻炼他的社交能力,在生活中多创造孩子社交的机会,总结每次社交经验,及时解决孩子社交中的问题,经常给予其鼓励,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和自闭症的康复。

2.3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巩固和泛化在康复护理中所学的知识,是提高社会交往中认识理解和语言表述最好的康复护理方法之一。

家长要明白情境康复护理的目的,并根据目的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儿童是在情境中、在生活中、在行动中、在社会中学习社交能力。

自闭症患儿的内心十分隐秘、淡漠,给予患儿持续、稳定的安全感,体验亲情、爱心,为社会交往发展奠定基础。

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家长和康复小组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有效的康复护理计划,如经常带孩子参加亲友聚会,体验亲情,带孩子坐公交车、在公共场合玩耍遵守社会规则、轮流秩序和分享,多增加孩子生活中社交情境,采用实用化、情景化、生活化、泛化的原则,,系统的康复护理、社交习惯养成和保持这都需要长期的坚持,使自闭症患儿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走出自闭状态。

2.4 音乐疗法康复护理中用音乐、乐器刺激,促进人体内部机能的稳定,减少不良情绪,音乐对儿童脑神经细胞的早期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情绪稳定,以音乐疗法为基础的康复护理,适用于教儿童同他人游戏、社会交往、语言理解和意思表达。

可以为患儿选择适合社会交往的儿童歌曲、乐器、乐谱,通过歌曲舞蹈、舞蹈旋律、乐器演奏可推进儿童之间的交往行为,学会相处,适应社会、帮助走出自闭自我的世界。

3.效果评价 40例自闭症儿童中,康复护理3-6个月后社交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康复护理1-5年后,社会交往能力有显著改善,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有8例进入正常的小学,6例进入正常幼儿园,15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例社交凝视和微笑提高,5例游戏参与提高,4例遵守社会规则提高,2例建立伙伴关系提高;没有明显改善的修改康复护理计划。

4.讨论
儿童自闭症是多重因素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患儿的家庭康复护理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家庭问题,社交障碍自闭症患儿的康复有赖于社会、医院、家庭的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社会给予自闭症患儿的关注,医院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家庭对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才能使患儿尽早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早日适应社会,重塑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刘莹.江西省75例孤独症儿童的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9(11):49.
[2] 李国瑞,余圣陶.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6):1449-1450.
[3] 关文军,邓猛.孤独症儿童的性别差异及其解释模型[J].中国特殊教育,2013,12:52-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