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讲话致辞、条据书信、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1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计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2

《项脊轩志》

一、多义词

1、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2、稍: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公家给的粮食)

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渐,渐渐)

余稍为修葺(稍微,略微)

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设置)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4、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比去,以手阖门(离开)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

5、归: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二、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向下,名作状)

2、使不上漏(从上面,名作状)

3、东犬西吠(向西,名作状)

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养,名作动)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作状)

6、前辟四窗(从前面,名作状)

7、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作动)

8、执此以朝(上朝,名作动)

三、古今异义词

1、先大母(古义:去世的;今义:在前边)

2、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

3、凡再变矣(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又)

四、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3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

③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

⑤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询问)

5、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

6、置: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

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购置)

四、词类活用

1、军: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军队)

2、王: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成为王)

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名作状,像财物一类的)

4、活:项伯杀,臣活之(动词使动,使……活下来)

5、兄: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对待兄弟一样)

6、籍:籍吏民(名作动,登记)

7、目: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

8、翼:常以身翼沛公(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

9、何:"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

10、间: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

五、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2、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句)

4、壮士,能复饮乎?(疑问句)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六、难句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吞并)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4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

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词多义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3、从:

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6、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不拘于时(介词,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

四、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初等教育的地方)

六、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5

《劝学》

一、通假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9.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2.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4.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六、一词多义

1、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但)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且)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⑤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修饰;后,转折)

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前:修饰;后,转折)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但)

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就,于是)

2、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断绝)

③以为妙绝(极)

④佛印绝类弥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4、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5、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6、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听见)

②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誉)

七、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不再直了,这是因为人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会儿所学的东西收获大。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备了。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聚半步,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不积集小的流水,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中途停止雕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放弃地雕刻,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6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D作比较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 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篇7

《谏太宗十思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3、景:承天景命(大)

4、董: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5、克:克终者盖寡(能够)

6、作:将有作(建造,兴建)

7、牧:则思谦而自牧(养)

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慎)

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

10、简:简能而任之(选拔)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动词,养生)

2、信:

①信者效其忠(形容词,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信用)

④忌不自信(动词,相信)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动词,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动词,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动词,请求)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要求)

4、治:

①文武兼用,垂拱而治(动词,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治病)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惩治)

5、当:

A、dāng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动词,对着,面对)

②当场(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动词,掌握,主持)

④各当时而立法(动词,适应,相当)

⑤当高罪死(动词,判断)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讲话致辞、条据书信、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精选9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篇一 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篇二 4修辞手法讲解8大手法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8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8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1)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2)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千年的光辉历史。 1、秦代以前,我国就有很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伟大的诗人屈原使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这些著作中的很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

章和使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长 远的影响。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 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 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所以很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 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3)、东汉时期,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但是开始的时候,诗的产量较少。到了建安年间,有些诗人,尤其是 曹植,使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来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写了很多很好的 五言诗。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用通俗 自然的语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 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录配乐而,保 存下来的。南朝民歌,绝绝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恋歌。北朝民歌的题 材相当广泛,其中《木兰诗》是我国文学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国文学的发达时期。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李白 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歌颂祖国壮丽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 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杜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 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的 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 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篇1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作《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4)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5)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呼吁大家重视语文基础,拿下选择题是你高分的基石。最佳的状态是一道不错,错一两道也无妨,错太多你的语文就危险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1 邹忌讽齐 一、重点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 2、徐公何能及君也(及:比得上)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满;虽:即使) 二、通假字 1、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三、多义词 1、朝:皆朝于齐(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2、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 3、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 4、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良,善事)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 王曰:善(可以) 5、间: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夹杂) 四、词类活用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作状,当面) 2、朝服衣冠(朝:名作状,在早上;衣:名作动,穿)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意动,以……为美) 4、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动,使……听闻) 5、王之蔽甚矣(蔽:形作名,被蒙蔽的事情) 五、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义:表地点)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侍从,近臣;今:表方位)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日;今:今天的下一天) 六、文言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 七、重点句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2、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想对我有所求啊!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发表议论,使我听到的,给他下等的奖赏。王纳谏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2 《劝学》

超详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超详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作为高中生,语文是我们必修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其他学科多。如果没有充分准备,语文考试通常会是我们最害怕的考试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点,下面就来一起进行超详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文言文 1、文言文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的一种,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文言文的语言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可以追溯到约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 2、文言文的特点: 文言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形式美,语言连贯,句式固定,语言小品法常见; (2)意义深刻,抽象性强,常见多义词、典故和引文; (3)注重体育艺术,重视韵律和格律,常采用对仗、颔 联回文等手法; (4)熟悉程度高,需要反复诵读和背诵练习。 3、文言文阅读技巧:

(1)大意把握: 文言文语言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但内容大多和现代生活有所关联。理解文章的大意是首要任务。 (2)会意推测: 文言文中常有不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上下文了解其含义。 (3)句法分析: 需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句式表达方式。 (4)辨析字义: 通读全文后,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文义,判断词语的具体意思。 二、现代文 1、现代文的基本概念: 现代文即现代汉语,包括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规范。它是作为现代社会交流的主要语言。 2、现代文的特点: (1)多样性:现代文使用方便,且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2)实用性:现代文语言简洁,鲜明有效,实用性较 强。 (3)常见流行用语:现代汉语作为生活中的主要语言, 常常出现新词和流行用语等。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总结 作为一名高中生,语文课程是必修课程,往往也是成绩较为关键的科目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学好语文,全面掌握语文知识点,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和阅读思维的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高中语文所涉及到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文学常识:文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一种高度的艺术。文学基本要素:文学的创作要素有文学艺术创作意图、文学艺术形式和文学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 2、文学流派:文学上常见的流派包括现代主义、后现代 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 3、文学史:文学发展历程上的各个时期,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启蒙时期文学、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二、文化常识 1、中国文化:包括阴阳五行说、封建皇朝、古代才子佳人、中国传统文化等。 2、外国文化:包括西方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等。

三、诗歌鉴赏技巧 1、韵律:包括平仄、押韵等。 2、白描和意境:包括描写、抒情、写景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四、小说鉴赏技巧 1、小说的结构:包括人物、情节、主题等。 2、小说的艺术手法:包括写实、抒情、留白等。 3、小说的风格:包括传统小说、现代小说、传奇、科幻 小说等。 五、散文鉴赏技巧 1、散文的特点:散文流畅、自由,表达自由多变,具有 抒情、写景、写人、议论等多种功能。 2、散文的艺术手法:包括描写、抒情、议论、夸张等。 3、散文的种类:包括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评论散文 等。 六、修辞学知识 1、修辞学基本概念: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2、修辞手法的表达:包括修辞手法在文本中起到的作用,对文本理解的帮助。

(完整版)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 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 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 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 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 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 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 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一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二 1、基础知识 ①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容易误读字的读音等。由于广东高考中所涉及的注音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因此备考中不必纠缠生僻字音。字形辨析题虽然考试卷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却加大了对错别字的扣分标准,规定每一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时也应注意规范用字。 ②成语俗语的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俗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及感情色彩使用等。该知识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时对成语俗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容易过关。 ③病句的复习一定要按照《考纲》上规定的六种类型来进行。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知有关病句常考到十三种题型,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六类病句十三种题型,有一个全面的清楚的认识,各记一两个例句。 2、古代诗文的复习 ①文言文的复习———注重课本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课本,可见,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首先要复习好课本。 ②诗歌鉴赏的复习

(超详)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目录 第一单元 (1) 第二单元 (2) 第三单元 (6) 第四单元 (8) 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10) 第一单元 (11) 第二单元 (14) 第三单元 (20) 第四单元 (24) 第一单元 (27) 第二单元 (31) 第三单元 (35) 第四单元 (46) 第一单元 (48) 第二单元 (49) 第三单元 (51) 第四单元 (53) 第一单元 (61) 第二单元 (62) 第三单元 (69) 第四单元 (70)

第1课沁园春·长沙 一、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源于隋唐,盛行于宋。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 二、课文再现 背诵《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浪淘沙·北戴河》 三、写作素材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出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年青春激情的写照。 第2课诗两首 雨巷 戴望舒 一、课文再现背诵重点语段: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二、写作素材 春雨带来生的喜悦。踏着雾湿的小路,撑一把伞,一把戴望舒《雨巷》中的油纸伞,轻轻走进杨柳成荫、烟雨如织的江南小道。江南的烟雨,细细地、密密地、柔柔地、悠悠地飘落。柳岸风堤撑纸伞的仕女们,走在云雾之间一般,带起梨花的清甜的香味。江南的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I. 文言文阅读和汉语言文字常识 1. 文言文阅读理解 (1)横排、竖排与交错阅读 (2)意群、结构和语法分析 (3)古诗文的韵律、格律和修辞 2. 汉语言文字常识 (1)汉字基础 (2)词语的构成与演变 (3)汉字的结构、形状和笔画 (4)音系、声调和语音变化 II. 修辞与修辞手法 1. 修辞方法 (1)比喻 (2)夸张 (3)象征 (4)符号 2. 修辞手法 (1)排比 (2)对仗 (3)倒装 (4)拟人 (5)反复

III. 作品鉴赏与文学常识 1. 作品鉴赏 (1)文学流派和风格 (2)作品的结构和文本分析 (3)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价值 2. 文学常识 (1)文学概念和理论 (2)文学史和文学批评 (3)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人文主题IV. 写作与写作技巧 1. 写作者的思维 (1)写作方式 (2)创意和想象 2. 写作技巧 (1)文体和文体变换 (2)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技巧(3)篇章和段落的结构和风格 V. 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 1. 古代文化 (1)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 (2)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 2. 古代文学 (1)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流派(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价值VI. 现代文学 1. 现代文学史和流派 (1)中国现代文学史

(2)西方文学史和流派 2. 现代文学作品鉴赏 (1)现代文学作品主题、风格和意义 (2)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和创作手法 VII. 美学与艺术欣赏 1. 美学基础 (1)美感、审美、美德和美学 (2)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 2. 艺术欣赏和鉴赏 (1)艺术史和艺术流派 (2)艺术形式、内容和风格分析 以上是高中语文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归纳,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诗歌鉴赏相关专业术语 1.诗歌按题材来划分,可分为8种,分别是: ⑴咏史怀古诗:通过凭吊古迹和古人来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通过比喻象征和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⑶边塞征战诗:抒写报国立功壮志,XXX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表达别时留恋,别后思念,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忧国忧民,反映离乱,渴望建功立业,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2、表达方式又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 3、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来看,有描写和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如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如远看与近观结合,俯仰结合,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如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二、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来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

高中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文学、语言、修辞、写作等多个 方面的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回顾高中语文的全部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理解。其中,古诗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古代文学的学习需要理解文人的儒雅情怀和审美追求。 第二单元: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是近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包括了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我们需要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和表达方式,学习如何进行文学评论和文学鉴赏。 第三单元:修辞和修辞手法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在高中语文中,我 们需要学习和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这些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写作技巧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这包括 了文章结构的搭建、逻辑思维的展开、段落的过渡、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技巧。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五单元: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我们需要学习和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 和句法结构。通过阅读和解析古代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第六单元:现代汉语阅读和理解 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我们需要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文本。这包括了阅读报纸、杂志、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七单元:修辞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和修辞手法不仅用于理解文学作品,也可以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运用。通 过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第八单元:议论文写作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优秀6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优秀6篇)语文跟其它任何一个科目都不同,它的难度系数不高,但想要拿高分很难。在考试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 一、语文基础题 先说时间的分配。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

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 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 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1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 when 何地 where 何人 who 何因 why 何过 how 何果 wha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 D说明 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 D 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 G 反复 F 设问 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 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语文可以说是高中众多学科中最容易学的,高中语文有一些 我们必须记住的知识点。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几篇高中语文学习 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点总结篇一1、字音:沁qǐn园春百舸 gě峥hēng嵘寥廓uò挥斥方遒qíu漫màn江携ié来浪遏 è飞舟 2、词义: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3、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 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4、文学常识: 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