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试卷与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6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共6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 X 的方程:①ax2+bx+c=0:②x'+ •!二6;③x—0;④x=3x2(5)(x+l )(x・1) =XMX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乂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c©D⅛⅛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 1) X2 - 2x÷l=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B、a<2C、a<2 且D、&V ・ 24、若(2, 5)、(4, 5)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它的对称轴是()B、x=lC、x=2DX x=3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方程X2 - 7x÷10=0的两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B、9C、13D、12 或 96、如图,某小区规划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土地ABCD ±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钟花草,要使每一块花草的面积都为78cm',那么通道宽应设计成多少m?设通道宽为xm,则由题意列得方程为()B、(30 - 2x) (20 - 2x) =78C、(30∙2x) (20 ・ x) =6X78D、(30∙2x) (20 ・ 2x)二6X787、如图,∆ABC为OO的内接三角形,ZAOB=IOO o ,则ZACB的度数为(C、150°D、160°8、如图,在OO中,P是弦AB的中点,CD是过点P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AB丄CDB、ZAOB=4 ZACDC、AD= BDD、 Po二PD9、已知抛物线y二∙x'+2x∙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开口方向向上,y有最小值是・2B、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C、顶点坐标是(■ 1, -2)D、当x<l时,y随X增大而增大10、有下列四个命题中,其中正确的有()①圆的对称轴是直径;②等弦所对的弧相等;③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A、4个B、3个C、2个D、1个11、将抛物线y二3x: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3 (x+2)2+3B、y二3 (X ・ 2)2+3C、y二3 (x+2)2- 3D、y二3 (x・2)2- 3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弦是直径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C、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D、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而对称中心只有一个13、已知抛物线y=a X=+bx+c的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3),那么该抛物线有()A、最小值・3B、最大值・3C、最小值2D、最大值2二、填空题14、钟表的时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12小时,经过2小时,时针旋转了 _______ 度.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x'・4x+6二O实数根的悄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在RtΔABC 中,ZBAC二90° , ZB二60° , ΔAB, C,可以由 AABC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与点B是对应点,点C'与点C是对应点), 连接CC',则ZCC' B'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17、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18、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Φabc<0;②2a+b=0:③b'∙4dc<0;④d+b+c>O;⑤a - b+c<O.其中正确的结论有20、某商店四月份的利润为6. 3万元,此后两个月进入淡季,利润均以相同的白分比下降,至六月份利润为5. 4万元.设下降的白分比为X,由题意列出方程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In 是关于X的方程X2 - 2X- 3=0的一个根,则2m: - 4m= 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图形中,①等腰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③等腰梯形;④圆;⑤正六边形;⑥菱形;⑦正五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__ (填序号)23、如图所示:点M、G、D在半圆O上,四边形OEDF. HMNo均为矩形,EF二b,NH=c,则b与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b ________ C (填<、二、>)三.解下列方程24、解下列方程(1)X2÷6X - 1=0(2)(2x+3) 2 - 25=0.四、解答题25、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AABO绕点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ZU' B Z 0.(1)画岀旋转后的图形;(2)写出点A' , B,的坐标.26、如图,是一圆柱形输水管的横截面,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宽8cm, 水的最大深度为2c∏b求该输水管的半径是多少?27、如图,在RtΔABC中,ZACB二90, AD平分ZBAC,过A, C, D三点的圆与斜边AB交于点E,连接DE.(2)若AC=6, CB=8,求Z∖ACD的外接圆的直径.28、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交于A ( - 1, 0)、E (3, 0)两点,与y轴交于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顶点为D,求四边形AEDB的面积.29、某体育用品丿占购进一批单件为40元的球服,如果按单价60元销售样,那么一个月内可售出240套,根据销售经验,提高销售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5元,销售量相应减少20套.设销售单价为X(X$60)元,销售量为y套.(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件为多少元时,月销售额为14000元?(3)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才能在一个月内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b >选择题〈/b>1、【答案】B【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析】【解答】解:①当沪O时,ax2+bx+c=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②X2+ ≥=6 是分式方程;③x'=()是一元二次方程;④x=3x'是一元二次方程⑤(x÷l) (x・1) =X Mx,整理后不含X的二次项,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B.【分析】依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即可.2、【答案】A【考点】轴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3、【答案】C【考点】根的判别式【解析】【解答】解:△二4 - 4 (a - 1)二8 ・ 4a>0得:a<2.又a・l≠0Λa<2 且 &H1.故选C.【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 4、【答案】D【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因为点(2, 5)、(4, 5)在抛物线上,根据抛物线上纵坐标相等的两点,其横坐标的平均数就是对称轴,所以,对称轴X=故选D.【分析】由已知,点(2, 5)、(4, 5)是该抛物线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 所以只需求两对称点横坐标的平均数.5、【答案】A【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X2- 7x÷10=0,(X ・ 2) (x ・ 5) =0,X ・ 2=0, X ・ 5=0,Xι~2, x:=o >①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是2, 2, 5V2+2<5,・・・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此时不符合题意;②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是2, 5, 5,此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周长是 2+5+5二12;即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故选:A.【分析】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出三角形的边长,再求出即可.6、【答案】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析】【解答】解:设道路的宽为xm,由题意得:(30 ・ 2x) (20 ・ x)二6X78,故选C.【分析】设道路的宽为xm,将6块草地平移为一个长方形,长为(30∙2x) m, 宽为(20・x) m.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列方程(30・2x) (20・x)二6X78. 7、【答案】B【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解答】解:在优弧AB上取点D,连接AD, BD,V ZAOB=IOO O ,Λ ZD= 4 ZAOB=50° ,・•・ZACB=I80° ・ ZD二130° .【分析】首先在优弧AB上取点D,连接AD, BD,然后由圆周角定理,求得ZD 的度数,乂山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得ZACB的度数.8、【答案】D【考点】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解析】【解答】解:TP是弦AB的中点,CD是过点P的直径,・・・AB丄CD,兄沪云方,ZiAOB是等腰三角形,・•・ ZAoB二 2 ZAOP,Y ZAOP二 2 ZACD,・•・ ZAoB二 2 ZAOP二2 × 2 ZACD二4 ZACD.故选D.【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可直接解答.9、【答案】D【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y- ■ x'+2x - 3= - (X-I) ^ - 2,a二・1,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二1,顶点坐标为(1, -2) , △二4・12二・8<0,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当x<l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D.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计算出对称轴顶点坐标以及增减性判断得出答案即可.10、【答案】D【考点】命题与定理【解析】【解答】解:①圆的对称轴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故本选项错误;②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相等,故本选项错误;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故本选项错误;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故本选项正确;其中正确的有1个;故选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弧、弦和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1、【答案】A【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儿何变换【解析】【解答】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二3x'向上平移3 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2+3:IJI “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抛物线y=3x2+3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 (x+2) 2+3.故选A.【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12、【答案】D【考点】垂径定理【解析】【解答】解:A、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选项错误;B、平分弦的直径垂直弦,被平分的弦不是直径,故选项错误;C、能重合的两个弧是等弧,选项错误;D、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而对称中心只有一个,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弦的定义以及垂径定理、等弧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13、【答案】B【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解析】【解答】解:因为抛物线开口向下和其顶点坐标为(2,・3),所以该抛物线有最大值・3.故选B.【分析】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下和其顶点坐标为(2,・3),可直接做出判断.二、<b >填空题<∕b>14、【答案】60【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解析】【解答】解:Y钟表上的时针匀速旋转一周的度数为360。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4B. 8C. 16D. 322. 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是()A. 2B. 0.5C. 3/4D. √23.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A. 3x + 4y = 7B. 2x 3y = 5C. 4x + 5y = 9D. 5x 6y = 84.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2 + b^2 = c^2B. a^2 b^2 = c^2C. a^2 + b^2 = c^2D. a^2 b^2 = c^2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 + b)^2 = a^2 + 2ab + b^2B. (a b)^2 = a^2 2ab +b^2 C. (a + b)^2 = a^2 2ab + b^2 D. (a b)^2 = a^2 + 2ab +b^26.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 + b)(c + d) = ac + ad + bc + bdB. (a b)(c d) =ac ad bc + bd C. (a + b)(c d) = ac + ad bc bd D. (ab)(c + d) = ac ad + bc bd7.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3 + b^3 = (a + b)(a^2 ab + b^2)B. a^3 b^3 = (a b)(a^2 + ab + b^2)C. a^3 + b^3 = (a b)(a^2 ab + b^2)D.a^3 b^3 = (a + b)(a^2 + ab + b^2)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4 b^4 = (a + b)(a^2 ab + b^2)B. a^4 b^4 = (a b)(a^2 + ab + b^2)C. a^4 b^4 = (a + b)(a^2 + ab + b^2)D. a^4 b^4 = (a b)(a^2 ab + b^2)9.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B. (a b)^3 =a^3 3a^2b + 3ab^2 b^3 C. (a + b)^3 = a^3 3a^2b + 3ab^2 + b^3 D. (a b)^3 = a^3 + 3a^2b 3ab^2 b^310.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 + b)^4 = a^4 + 4a^3b + 6a^2b^2 + 4ab^3 + b^4B. (a b)^4 = a^4 4a^3b + 6a^2b^2 4ab^3 + b^4C. (a + b)^4 = a^4 4a^3b + 6a^2b^2 + 4ab^3 + b^4D. (a b)^4 = a^4 + 4a^3b6a^2b^2 4ab^3 + b^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则这个数是_________。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 .xy 3=B .5y x=C .21y x =D .1y 2x=+2.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8y x=图象上的是A .(-1,8)B .(-2,4)C .(1,7)D .(2,4)3.若2a =3b ,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23a b =B .32a b =C .32b a =D .32b a =4.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无实数根D .无法确定5.已知△ABC ∽△DEF ,若∠A =30°,∠B =80°,则∠F 的度数为()A .30°B .80°C .70°D .60°6.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abx与一次函数y =ax+b 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7.如图,在△ABC 中,EF//BC ,13AE AB =,则AFAC =()A .12B .23C .13D .328.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2,则不等式ax<kx的解集为()A .x <-2或x >2B .x <-2或0<x <2C .-2<x <0或0<x <2D .-2<x <0或x >-29.如图,点P 是△ABC 边AB 上一点(AB>AC ),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使△ACP ∽△ABC 的是()A .AC APAB AC=B .PC ACBC AB=C .∠ACP=∠B D .∠APC=∠ACB10.如图, ABO 中,∠ABO =45°,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3x(x >0)的图象上,则OB 2﹣OA 2的值为()A .3B .4C .5D .6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a b 、、,且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则m 的值是()A .34B .30C .30或34D .30或3612.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1y=x 和2y=x-的图象分别是l 1和l 2.设点P 在l 1上,PC ⊥x 轴,垂足为C ,交l 2于点A ,PD ⊥y 轴,垂足为D ,交l 2于点B ,则三角形PAB 的面积为()A .3B .4C .92D .5二、填空题1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则它们周长的比为_____.14.若方程2340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1x 和2x ,则1211x x +=_________.15.如图,B(2,﹣2),C(3,0),以OC ,C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 ,则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16.如图,在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与直线AB 的交点A 、B 在图中的格点上,点C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与点A 、B 组成以AB 为底的等腰△,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7.有一人患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49人患了流感,如果不及时控制(三轮传染速度相同),第三轮被传染的人数为________.18.如图,△ABC 中,AB =AC ,∠A =90°,BC =6,直线MN ∥BC ,且分别交边AB ,AC 于点M ,N ,已知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果将线段AM 绕着点A 旋转,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那么BD =________.三、解答题19.解方程:(1)x 2-4x-1=0(配方法)(2)3x(x-1)=2-2x20.已知反比例函数k 1y x-=(k 为常数,k≠1).(1)若点A (1,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k 的值;(2)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分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k 的取值范围.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a =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22.如图,已知AB AD ⊥,BD DC ⊥,且2BD AB BC =⋅,求证:ABD DBC ∠=∠.23.一次函数y=x+b和反比例函数2yx(k≠0)交于点A(a,1)和点B.(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24.“疫情”期间,李晨在家制作一种工艺品,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当售价是40元/件时,每天可售出该商品60件,且售价每降低1元,就会多售出3件,设该商品的售价为x元/件(20≤x≤40).(1)请用含售价x(元/件)的代数式表示每天能售出该工艺品的件数;(2)已知每件工艺品需要20元成本,每天销售该工艺品的纯利润为900元.①求该商品的售价;②为了支持“抗疫”行动,李晨决定每销售一件该工艺品便通过网络平台自动向某救助基金会捐款0.5元,求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25.已知:如图,△ABC∽△ADE,∠A=45°,∠C=40°.求:∠ADE的度数.26.已知,在Rt△ABC中,∠ACB=90°,AC=4,BC=2,D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BD 沿BD所在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点P处.(1)如图1,若点D是AC中点,连接PC.①写出BP,BD的长;②求证:四边形BCPD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若BD=AD,过点P作PH⊥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H,求PH的长.参考答案1.B【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符合题意;C、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kyx=(0k≠).2.D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y=kx中,k=xy,即将各选项横、纵坐标分别相乘,其积为8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解:A、∵-1×8=-8≠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B、∵-2×4=-8≠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C、∵1×7=7≠8,∴该点不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D、2×4=8,∴该点在函数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考核知识点:反比例函数定义.3.B【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由23ab=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B、由32ab=得:2 3a b=,故本选项正确;C、由32ba=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D、由32b a=得:3 2a 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4.B【分析】求出其根的判别式,然后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即可作出判断.【详解】∵1a =,2b =-,1c =,∴()2242411440b a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根的判别式24b ac =-△:当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0,方程没有实数根.5.C 【分析】根据△ABC ∽△DEF ,从而推出对应角相等求解.【详解】∵△ABC ∽△DEF ,∴3080A D B E C F ∠=∠=∠=∠=∠=∠ ,,,∵180D E F ∠+∠+∠= ,∴70.F ∠=故选:C.【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D 【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得出a 、b 的正负,由此即可得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再与函数图象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详解】∵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四象限,∴a <0,b >0,∴ab <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A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三、四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B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三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故C选项错误;∵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a<0,b<0,∴ab>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经过一、三象限,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7.C【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求解.【详解】∵EF//BC,13 AEAB=,∴13 AF AEAC 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B点横坐标,再由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A ,B 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点A 的横坐标为2,∴B 点的横坐标为-2,∵k ax x<,∴在第一和第三象限,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下方,∴2x <-或02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点关于原点对称.9.B 【分析】A .利用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判断即可;B .对应边成比例,但夹角不相等,不能证 ACP 与 ABC 全等;C .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进行判定即可;D .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A .∵AC APAB AC =,∠A=∠A .∴ ACP ∽ ABC .B .PC ACBC AB=对应边成比例,但夹角不相等,不能证 ACP 与 ABC 全等.C .∵∠ACP=∠B,∠A=∠A .∴ ACP ∽ ABC .D .∵∠APC=∠ACB,∠A=∠A .∴ ACP ∽ AB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注意:两边对应成比例必须夹角相等.10.D【分析】直接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B于点D,∵∠ABO=45°,∠ADB=90°,∴∠DAB=45°,∴设AD=x,则BD=x,∵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3x(x>0)的图象上,∴DO•AD=3,则DO=3 x,故BO=x+3 x,OB2﹣OA2=(OD+BO)2﹣(OD2+AD2)=(x+3x)2﹣x2﹣29x=6.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A【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4时,②当b=4时,③当a=b时;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当4a =时,8b <,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412b ∴+=,8b ∴=不符合;当4b =时,8a <,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412a ∴+=,8a ∴=不符合;当a b =时,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20x x m -++=的两根,1222a b ∴==,6a b ∴==,236m ∴+=,34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结合韦达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解题是关键.12.C【解析】设P 的坐标是1p p ⎛⎫ ⎪⎝⎭,,推出A 的坐标和B 的坐标,求出PA 、PB 的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点P 在1y=x 上,∴设P 的坐标是1p p ⎛⎫ ⎪⎝⎭,.∵PA ⊥x 轴,∴A 的横坐标是p .∵A 在2y=x -上,∴A 的坐标是2p p ⎛⎫- ⎪⎝⎭,.∵PB ⊥y 轴,∴B 的纵坐标是1p .∵B 在2y=x-上,∴12=p x -,解得:x=﹣2p .∴B 的坐标是(﹣2p ,1p).∴()123PA = PB p 2p =3p p p p⎛⎫=--=-- ⎪⎝⎭,.∵PA ⊥x 轴,PB ⊥y 轴,x 轴⊥y 轴,∴PA ⊥PB .∴△PAB 的面积是:1139PA PB 3p=22p 2⨯⨯=⨯⨯.故选C .13.1:3.【分析】由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它们的周长比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14.34-【分析】利用分式加减法,计算原式,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求出12x x +和12x x ,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2121211x x x x x x ++=⋅由已知12x x +=3,12x x =-4代入,得1212121134x x x x x x =+⋅+=-故答案为:3 4-【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和分数加减法,解答关键是根据相关法则进行计算即可.15.y=2 x【分析】设A坐标为(x,y),根据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移性质确定出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解析式即可.【详解】解:设A坐标为(x,y),∵B(2,﹣2),C(3,0),以OC,CB为边作平行四边形OABC,∴x+3=0+2,y+0=0﹣2,解得:x=﹣1,y=﹣2,即A(﹣1,﹣2),设过点A的反比例解析式为y=k x,把A(﹣1,﹣2)代入得:k=2,则过点A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 x,故答案为:y=2 x.【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2,2)或(-2,-2)【分析】先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x=,设C点的坐标为(x,4x),根据AC=BC得出方程,求出x即可.【详解】由图象可知:点A的坐标为(-1,-4),代入kyx=得:4k xy==,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4y x =,设C 点的坐标为(x ,4x),∵A (-1,-4),B (-4,-1),AC=BC ,即()()2222441441x x x x ⎛⎫⎛⎫--+--=--+-- ⎪ ⎪⎝⎭⎝⎭,解得:2x =±,当2x =时,422y ==,当2x =-时,422y ==--,所以点C 的坐标为(2,2)或(-2,-2).故答案为:(2,2)或(-2,-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点,能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17.294.【分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根据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49人患了流感,可求出x ,进而求出第三轮过后,又被感染的人数.【详解】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1+x +x (x +1)=49x =6或x =−8(舍去).∴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6个人,第三轮被传染的人数为:49×6=294(人).故答案为:29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先求出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多少人数是解题关键.18.3【分析】依据直线MN ∥BC ,可得△AMN ∽△ABC ,再根据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得到S △AMN :S △ABC =1:2,进而得出12 ,22AM AB ==解得AM=3,过A 作AD ⊥BC 于D ,则132AD BC ==,故将线段AM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45°,可以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此时132BD BC ==.【详解】∵△ABC 中,,906AB AC A BC ,,=∠==∴cos4532AB BC =⨯= ,∵直线MN ∥BC ,∴△AMN ∽△ABC ,∵直线MN 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S △AMN :S △ABC =1:2,∴12 ,22AM AB ==即2 ,232=解得AM =3,如图,过A 作AD ⊥BC 于D ,则132AD BC ==,∴将线段AM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45 ,可以使点M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此时,132BD BC ==.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9.(1)x 15x 25;(2)x 1=1,x 2=-23(1)根据配方法的运算步骤依次计算可得;(2)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x-1),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即可.【详解】(1)∵x 2-4x-1=0∴x 2-4x=1∴x 2-4x+4=1+4,即(x-2)2=5则x-2=∴x 1x 2(2)3x(x-1)=2-2x3x(x-1)+2(x-1)=0(x-1)(3x+2)=0∴x 1=1,x 2=-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1)3k =;(2)1k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k-1=1×2,然后解方程即可;(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k-1>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得112k -=⨯,解得:3k =;(2)因为反比例函数k 1y x-=,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分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0k ->,解得:1k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k 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 ,y )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 ,即xy k =.也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1.(1)a =−3,x 1=−3,;(2)a <1.【解析】试题分析:()1将1x =代入方程220x x a ++=得到a 的值,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另一根;()2根的判别式0.∆>求出a 的取值范围即可.试题解析:()1将1x =代入方程220.x x a ++=得,1210a +⨯+=,解得: 3.a =-方程为2230.x x +-=设另一根为1,x 则113,x ⋅=-1 3.x =-()244a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0,∴∆>即440a >-,1.a ∴<22.见解析.【分析】由2BD AB BC =⋅可得AB BD =BD BC,可判定Rt △ABD ∽Rt △DBC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DBC.【详解】证明:∵2BD AB BC=⋅∴AB BD =BD BC∴Rt △ABD ∽Rt △DBC∴∠ABD=∠DBC【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即可判定相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1y x =-;(2)32.【分析】(1)分别把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 的值,把A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出b 的值,即可求解;(2)先求得点B 的坐标,再求出一次函数与y 轴的交点D 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OD 和△BOD 的面积即可.【详解】(1)∵点A (a ,1)是反比例函数2y x=图象上的点,∴2y 1a ==,∴2a =,∴A (2,1),又∵点A 是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上的点,∴12b =+,解得,b 1=-,故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y x =-;(2)联立方程组:y x 12y x =-⎧⎪⎨=⎪⎩,解得:1212x 2x 1y 1y 2==-⎧⎧⎨⎨==-⎩⎩,,则()B 12--,,因为直线1y x =-与y 轴交点D 01)-(,,则1OD =,∴1131211222AOB AOD DOB S S S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4.(1)(180﹣3x )件;(2)①该商品的售价为30元/件;②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为45元.【分析】(1)售价设为x 元,那么降低的价格就是40x -元,那么增加的销量是()340x -件,再加上原来的60件就得到表达式;(2)①根据利润=销量⨯(售价-成本)列方程求出售价;②根据①中算出的售价求出销量,从而算出捐款的数额.【详解】解:(1)∵该商品的售价为x 元/件(20≤x ≤40),且当售价是40元/件时,每天可售出该商品60件,且售价每降低1元,就会多售出3件,∴每天能售出该工艺品的件数为60+3(40﹣x )=(180﹣3x )件;(2)①依题意,得:(x ﹣20)(180﹣3x )=900,整理,得:x 2﹣80x +1500=0,解得:x 1=30,x 2=50(不合题意,舍去),答:该商品的售价为30元/件;②0.5×(180﹣3×30)=45(元),答:李晨每天通过销售该工艺品捐款的数额为45元.【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根据利润=销量⨯(售价-成本)列方程求解.25.∠ADE=95°【分析】由△ABC ∽△ADE ,∠C=4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D 的度数,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得∠ADE 的度数.【详解】∵△ABC ∽△ADE ,∠C=40°,∴∠AED=∠C=40°.在△ADE中,∵∠AED+∠ADE+∠A=180°,∠A=45°即40°+∠ADE+45°=180°,∴∠ADE=95°.【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定理.题目比较简单,注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6.(1)①BD=,BP=(2)4 5.【分析】(1)①分别在Rt△ABC,Rt△BDC中,求出AB、BD即可解决问题;②证明DP∥BC,DP=BC即可;(2)如图2中,作DN⊥AB于N,PE⊥AC于E,延长BD交PA于M.设BD=AD=x,则CD=4﹣x.在Rt△BDC中,可得x2=(4﹣x)2+22,推出x的值,从而得出DN的长.由△BDN∽△BAM,可得DN BDAM AB=,由此求出AM.由△ADM∽△APE,可得AM ADAE AP=,由此求出AE的长,可得EC的长,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①在Rt△ABC中,∵BC=2,AC=4,∴AB=∵AD=CD=2,∴BD=由翻折可知:BP=BA=②如图1中,∵△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DC=45°,∴∠ADB=∠BDP=135°,∴∠PDC=135°﹣45°=90°,∴∠BCD=∠PDC=90°,∴DP∥BC,∵PD =AD =BC =2,∴四边形BCPD 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中,作DN ⊥AB 于N ,PE ⊥AC 于E ,延长BD 交PA 于M .设BD =AD =x ,则CD =4﹣x .在Rt △BDC 中,∵BD 2=CD 2+BC 2,∴x 2=(4﹣x )2+22,∴x =52.∵DB =DA ,DN ⊥AB ,∴BN =AN 在Rt △BDN 中,DN =2.由△BDN ∽△BAM ,可得DN BDAM AB =,∴522AM =,∴AM =2,∴AP =2AM =4.由△ADM∽△APE,可得AM AD AE AP=,∴5 224 AE=,∴AE=16 5,∴EC=AC﹣AE=4﹣165=45.易证四边形PECH是矩形,∴PH=EC=4 5.。

初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

11解析: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
12解析:根据题意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
13解析: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 人.
依题意,得



解方程,得

舍去 。
答: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 人.
14解析:设圆的半径是 米,则 ,



的半径长为 米.
故答案为: .
米,
米),
14. 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 ),点 是这段弧
所在圆的圆心, 为 米,
一点,
于 .若
米,则的 的半径长为
______米.
15. 已知抛物线
, 为常数)与 轴
相交于点 , ,顶点为 .下列四个结论:
①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③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④若
时,图象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均不与 轴平行,则 的范围是



四边形 设
是等边三角形,
是矩形,


, , ,




<<

故 的取值范围是
<<
.
故答案为:
<<
.
17解析:当
时,原方程为

解得:

设方程的另一个实数根为 ,

.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 的值为 .
18解析: 证明: 将
绕 点逆时针旋转 得到



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青岛版,九上第1~3章)(全解全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青岛版,九上第1~3章)(全解全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卷(青岛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青岛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第3章。

5.难度系数:0.7。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观察如图每组图形,是相似图形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两图形形状不同,不符合题意;B.两图形形状相同,符合题意;C.两图形形状不同,不符合题意;D.两图形形状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2.如图,在⊙O中,∠BOC=130°,点A在BAC上,则∠BAC的度数为( )A .55°B .65°C .75°D .130°3.已如O e 的直径为6cm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4cm ,则l 与O e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相切或相交【答案】A【解析】∵O e 的直径为6cm ,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4cm ,∴O e 的半径为3cm ,∵43>,∴l 与O e 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故选A .4.如图,90B Ð=°,用科学计算器求∠A 的度数,下列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直线123////l l l ,直线AC 和DF 被1l ,2l ,3l 所截,如果3AB =,5BC =,4EF =,那么DE 的长是( )A .125B .325C .203D .3236.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镜子打碎了(如图),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了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镜子,小明带到商店去的碎片应该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 【解析】解:第①块出现一段完整的弧,可在这段弧上任做两条弦,作出这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进而可得到半径的长.故选:A .7.如图,O e 的直径AB 与弦CD 交于点E ,若B 为弧CD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弧CB =弧BDB .OE BE =C .CE DE=D .AB CD^【答案】B【解析】∵点B 为 CD 的中点,∴ BCBD =,故A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B 是O e 的直径, BCBD =,∴CE DE =,AB CD ^,故C 、D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不能证明OE BE =,故B 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8.一种燕尾夹如图1所示,图2是在闭合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在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数据如图,单位:mm ),则从闭合到打开B ,D 之间的距离减少了( )A .25 mmB .20mmC .15 mmD .8mm ,∴284639AE AF AB AD ===,AEF ∽△ABD ,,∴9204BD =,解得BD =45,9.如图,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O 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AOBÐ的正弦值是( )A B C .13D .125.25105102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AB 与x 轴交于点(30)A ,,与y 轴交于点B ,2OB OA =,点M 在以点(10),C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点N 在直线AB 上,若MN 是C e 的切线,则2MN 的最小值为( )A .194B .254C .195D .52°,^时CN最小,最小,即CN AB4,第Ⅱ卷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8 分.11.计算:2cos60°=.12.如图,用一个半径为5cm 的定滑轮带动重物上升,滑轮上一点P 旋转了36°,假设绳索(粗细不计)与滑轮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则重物上升了 .13.如图,P 是O e 外一点,PA PB 、分别和O e 相切于点A B 、,C 是弧AB 上任意一点,过C 作O e 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 、,若12PA =,则PDE △的周长为 .14.如图,身高1.8m 的小超站在某路灯下,发现自己的影长恰好是3m ,经测量,此时小超离路灯底部的距离是5m ,则路灯离地面的高度是 m .【答案】4.8【解析】如图,5m AD =,3m DE =, 1.8m CD =,15.如图,海中有一个小岛A ,一艘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点B 处测得小岛A 在它的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点C 处,测得小岛A 在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小岛A 到航线BC 的距离等于 海里.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1111D C B A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1B 的坐标为()0,2,点1C 的坐标为(1,0),延长11A D 交x 轴于点2C ,作正方形1222D C D A ,延长22A D 交x 轴于点3C ,作正方形2333D C D A ××××××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则点4A 到x 轴的距离是 .22390=Ð+Ð=°,,12A H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10分)计算:(1)11|1tan 60|sin 452-æö-°--+°+ç÷èø(2)()020221π3cos30°-+--.18.(本题9分)如图,在ABC V 中,CD AB ^于点D ,正方形EFGH 的四个顶点都在ABC V 的边上.求证:111.+=AB CD EF19.(本题9分)如图,数学兴趣小组用无人机测量一幢楼AB 的高度.小亮站立在距离楼底部94米的D 点处,操控无人机从地面F 点,竖直起飞到正上方60米E 点处时,测得楼AB 的顶端A 的俯角为30°,小亮的眼睛点C 看无人机的仰角为45°(点B F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求楼AB 的高度.(参考数据:小亮的眼睛距离地面1.7 1.7»)()60AG x =-米,45ICE =°, ∵m DB ∥,∴45HEC Ð=°,(3°,60AG x =-,, (4分)是矩形,20.(本题10分)如图,AB 是O e 的直径,点C 在O e 上,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BCD A Ð=Ð.(1)求证:直线CD 是O e 的切线;(2)若2BC BD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90OCB =°,(2分),A BCD Ð=Ð(3分),OC CD ^(4分)21.(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 (0,0),()2,1A ,()1,2B -.(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y 轴的右侧画出OAB △的一个位似11OA B V ,使它与OAB △的位似比为2:1;(2)画出将OAB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222O A B V ;(3)判断11OA B V 和222O A B V 是位似图形吗?若是,请在图中标出位似中心点M ,并写出点M 的坐标.22.(本题12分)【问题思考】如图1,等腰直角Rt ABC △,90ACB Ð=°,点O 为斜边AB 中点,点D 是BC边上一点(不与B 重合),将射线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交AC 于点E .学习小组发现,不论点D 在BC 边上如何运动,BD CE =始终成立.请你证明这个结论;【问题迁移】如图2,Rt ABC △,90ACB Ð=°,15A Ð=°,点O 为斜边AB 中点,点E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将线段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30°得到OD ,点D 恰好落BC 的延长线上,求C E C D的值;【问题拓展】如图3,等腰ABC V 中,AB AC =,120BAC Ð=°,点D 是BC 边上一点,将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 ,点D 落在点E 处,连接AE ,BE ,取BE 的中点M ,连接AM ,若AM =AE 的长. ,45A B \=Ð=∠的中点,°,(4分)23.(本题12分)综合与实践小明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活动,得出结论: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个顶点共圆.小明继续利用上述结论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如图1,在线段AC 同侧有两点B ,D ,连接AD ,AB ,BC ,CD ,如果B D Ð=Ð,那么A ,B ,C ,D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探究展示:【反思归纳】(1)上述探究过程中的横线上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拓展延伸】(2)如图3,在Rt ABC △中,90ACB Ð=°,AC BC =,将ABC V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ANM V ,连接CM 交BN 于点D ,连接BM 、AD .小明发现,在旋转过程中,CDB Ð永远等于45°,不会发生改变.①根据45CDB Ð=°,利用四点共圆的思想,试证明ND DB =;②在(1)的条件下,当BDM V 为直角三角形,且4BN =时,直接写出BC 的长.【解析】(1)在题图2中,作经过点A ,C ,D 的O e ,在劣弧AC 上取一点E (不与A ,C 重合),连接AE ,CE ,则180AEC D Ð+Ð=°,(1分)又∵B D Ð=Ð,∴180AEC B Ð+Ð=°,∴点A ,B ,C ,E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个顶点共圆),(2分)∴点B ,D 在点A ,C ,E 所确定的O e 上,∴点A ,B ,C ,D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故答案为:180AEC B Ð+Ð=°;(3分)(2)①∵在Rt ACB △中,AC BC =,∴45BAC Ð=°,∵45CDB Ð=°,∴45CDB BAC Ð=Ð=°,∴A ,C ,B ,D 四点共圆,(4分)∴180ADB ACB Ð+Ð=°,∵90ACB Ð=°,∴90ADB Ð=°,∴AD BN ^,(5分)∵ACB △旋转得AMN V ,∴ACB AMN △≌△,∴AB AN =,∵AD BN ^,∴ND DB =.(6分)②如图,当90BMD Ð=°时,2AC,。

广东深圳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广东深圳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好.2.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综合题时,把所选题号的信息点框涂黑,并作答.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4分)1. 方程x 2=2x 的根是( ) A. 0 B. 2C. 0 或 2D. 无解【答案】C 【解析】【详解】解:移项可得:22x 0x −=, 因式分解可得:x (x -2)=0, 解得:x=0或x=2, 故选C .2. 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两根分别为12x x 、,则12x x ⋅的值为( ) A. 2 B. 2−C. 3−D. 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解:∵该一元二次方程为2230x x +−=,∴12331cx x a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记一元二次方程20(a 0)++=≠ax bx c 根与系数的关系:12b x x a +=−和12c x x a⋅=是解题关键. 3.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30k x x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43k <B. 43k <且1k ≠ C. 403k <<D. 1k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与24b ac ∆=−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根据题意可得()1044310k k −≠ =−×−>再解不等式组,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30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044310k k −≠ ∴ =−×−>解得:43k <且1k ≠ , 故选:B .4.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kx 2﹣2x ﹣1=0有实数根,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B. k ≥﹣1且k ≠0C. k <﹣1D. k <1且k ≠0【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有实数根,可得ΔΔ≥0,代入系数解不等式,需要注意k ≠0. 【详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 ∴()()2=2410k ∆−−⋅−≥ ,解得1k ≥−,又∵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0,∴0k ≠, ∴k 的取值范围是1k ≥−且0k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 对于一个位置确定的图形,如果它的所有点都在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内部或边上,且该图形与矩形每条边都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如图1),那么这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我们称为该图形的宽,矩形铅垂方向的边长我们称为该图形的高.如图2,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1,菱形的边AB 水平放置,如果该菱形的高是宽的23,那么菱形的宽是( )A.1813B.139C.32D. 2【答案】A 【解析】【分析】先根据要求画图,设AF =x ,则CF =23x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结论. 【详解】解:在菱形上建立如图所示的矩形EAFC , 设AF =x ,则CF =23x , 在Rt △CBF 中,CB =1,BF =x -1, 由勾股定理得:BC 2=BF 2+CF 2, 12=(x −1)2+(23x )2, 解得:x =1813或0(舍), 则该菱形的宽是181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理解新定义中矩形的宽和高是关键.6. 设a 、b 是两个整数,若定义一种运算“ ”,2a b a ab =+ ,则方程()212x x −=的实数根是( ) A. 12x =−,23x =B. 1 2x =,23x =−C. 11x =−,26x =D. 1 1x =,26x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新定义的运算规则,将所求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2a b a ab =+ , ∴x △(x-2)=x 2 +x (x-2)=12, 整理得:2x 2-2x-12=0, 解得:x 1=-2,x 2=3.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据新定义的运算规则将所求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 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a −+=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条边长,则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 ) A 9 B. 12C. 12或15D. 15【答案】D 【解析】【分析】把x =3代入已知方程求得a 的值,然后求出该方程的两根,即等腰△ABC 的两条边长,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把x =3代入方程得:220x ax a −+=, 解得a =9,则原方程为29180x x −+=,解得:123,6x x ==, 因为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长, ①当△ABC 的腰为3,底边为6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②当△ABC 的腰为6,底边为3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的周长为6+6+3=15, 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1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8. .如图,在黄金矩形ABCD (AB BC >)的边AB 上取一点E ,使得BE BC =,连接DE ,则AEAD等于( )A.B.C.D.【答案】B 【解析】【分析】利用黄金矩形的定理求出ADAB= ,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1AE AB BE AB AD AB AD AD AD AD−−===−,代入求值即可解题. 【详解】解:∵矩形ABCD 中,AD=BC,根据黄金矩形的定义可知AD AB , ∵BE BC =,∴11AE AB BE AB AD ABAD AD AD AD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矩形这一新定义,属于黄金分割概念的拓展,中等难度,读懂黄金矩形的定义,表示出边长比是解题关键.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2分)9. 现有4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蒸馏水、烧碱、稀盐酸、纯碱),任取其中两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友情提示:酚酞遇蒸馏水、稀盐酸不变色,酚酞遇烧碱、纯碱变红色)颜色恰好都发生变化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16【解析】【分析】蒸馏水、烧碱、稀盐酸、纯碱分别记为A B C D 、、、,画出树状图,找出颜色恰好都发生变化的等可能情况和所有等可能情况,根据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蒸馏水、烧碱、稀盐酸、纯碱分别记为A B C D 、、、,画树状图如下:∵颜色恰好都发生变化的是取到B D 、的情况有两种,共有12种等可能情况, ∴颜色恰好都发生变化的概率是21126=, 故答案为:16【点睛】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找出所有等可能情况数是解题的关键.10. 一元二次方程()()2311x x +−=的解为 __.【答案】1x =,2x =【解析】【分析】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311x x +−=, 化为一般形式得:2240x x +−=, ()2142433=−××−=△,∴x =∴1x =2x =故答案为:1x =2x = 【点睛】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1. 已知a b ≠,且满足22510a a −+=,22510b b −+=,那么b aa b+的值为______. 【答案】21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牢记“两根之和等于ba −、两根之积等于c a”是解题的关键.由a 、b 满足的条件可得出a 、b 为方程22510x x −+=的两个实数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52a b +=、12ab =,将其代入()22a b ab b a a b ab+−+=中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 a b ≠,且满足22510a a −+=,22510b b −+=,∴a 、b 为方程22510x x −+=的两个实数根,52a b ∴+=,12ab =,()222212221212252a b ab b a a b a b ab ab−× +−+ ∴+==== 故答案为:212. 12. 如图,矩形ABCD 中,15AD =,12AB =,E 是AAAA 上一点,且8AE =,F 是BC 上一动点,若将EBF △沿EF 对折后,点B 落在点P 处,则点P 到点D 的最短距离为______.【答案】13 【解析】【分析】连接PD ,DE,易得17DE ,4EB AB AE =−=,由翻折可得4PE EB ==,由EP DP DE +≥可知,当E ,P ,D 三点共线时,DP 最小,进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PD ,DE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90A ∴∠=°,15AD = ,8AE=,17DE ∴=,12AB = ,4EB AB AE ∴=−=,由翻折可得PE EB =,4PE ∴=, EP DP DE +≥ ,∴当E ,P ,D 三点共线时,DP 最小, 17413DP DE EP ∴=−=−=最小值.故答案:13.【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62分)13. 某厂家今年一月份的口罩产量是30万个,三月份的口罩产量是50.7万个,求该厂家一月份到三月份的口罩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答案】该厂家一月份到三月份的口罩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30%. 【解析】【分析】设该厂家一月份到三月份的口罩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一月份的口罩产量是30万个,三月份的口罩产量是50.7万个,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该厂家一月份到三月份的口罩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 由题意得,()230150.7x +=解得10.3x =,1 2.3x =−(不合题意,舍去)∴该厂家一月份到三月份口罩产量的月平均增长率为30%.【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准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这是直播带货新平台“东方甄选”带货王董宇辉在推销鳕鱼时的台词.所推销鳕鱼的成本为每袋50元,当售价为每袋90元时,每分钟可销售100袋.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东方甄选”采取降价措施.据市场调查反映:销售单价每降1元,则每分钟可多销售10袋. (1)每袋鳕鱼的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分钟的销量为150袋?(2)“东方甄选”不忘公益初心,热心教育事业,其决定从每分钟利润中捐出500元帮助留守儿童,为为的了保证捐款后每分钟利润达到5500元,且要最大限度让利消费者,求此时鳕鱼销售单价为多少元? 【答案】(1)每袋鳕鱼的售价为85元时,每分钟的销量为150袋. (2)鳕鱼的销售单价为70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答.(1)设每袋鳕鱼的售价为x 元,根据题意,则()1090100150x −+=,解出x ,即可; (2)设此时鳕鱼的销售单价为y 元,根据题意,则方程为()()5010901005005500y y −×−+−=,解出方程,即可. 【小问1详解】解:设每袋鳕鱼的售价为x 元,每分钟的销售量为150袋,∴()1090100150x −+=, 解得:85x =,答:每袋鳕鱼的售价为85元时,每分钟的销售量为150袋. 【小问2详解】解:设此时鳕鱼的销售单价为y 元,∴()()5010901005005500y y −×−+=, 解得:170y =,280y =, ∵要最大限度让利消费者, ∴70y =,答:此时鳕鱼的销售单价为70元.15. 某公司去年10月份的营业额为2500万元,按计划12月的营业额要达到3600万元,那么该公司11月、12月两个月营业额的月均增长率是多少?(请列方程解答) 【答案】2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中的增长率问题,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该公司10月份和12月份的营业额,即可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取其正值即可. 【详解】解:设该公司11月、12月两个月营业额的月均增长率是x ,根据题意得:的的()2250013600x +=解得:10.220%x ==,2 2.2x =−(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公司11月、12月两个月营业额的月均增长率是20%.16. 如图,Rt ABC 中,90ACB ∠=°,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点F 在BC 的延长线上,且CEF A ∠=∠.(1)求证:DE CF =;(2)若1BC =,3AB =,求四边形DCFE 的周长. 【答案】(1)见解析 (2)4 【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 AD BD ==,进而证明四边形DCEF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证;(2)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CD ,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求得DE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证明:90ACB ∠=° ,点D 是AB 中点,CD AD BD ∴==,DAC DCA ∴∠=∠,CEF A ∠=∠ , CEF DCE ∴∠=∠,CD EF ∴∥,点E 是AC 中点,DE CF ∴∥,∴四边形DCEF 是平行四边形, DE CF ∴=;【小问2详解】解:1BC = ,3AB =,AD BD = ,AE CE =,1122DE BC CF ∴===, 3AB = ,四边形DCEF 是平行四边形,1322CD EF AB ∴===, ∴四边形DCFE 的周长为1324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7. 如图,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E 点G 为AD 的中点,连接,CG CG 的延长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FD .(1)求证:AGF DGC ≌;(2)若,120,AG AB BAD =∠=°判断四边形ACD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见解析;(2)四边形ACDF 是矩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AG GDC ∠=∠,然后利用ASA 即可证明;(2)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F CD =,进而可证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度之间的关系得出AFG 是等边三角形,则有AG GF =,进而得出AD FC =,最后利用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证明.【详解】()1证明: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FAG GDC ∴∠=∠.点G 是AD 的中点,GA GD ∴=.又AGF DGC ∠=∠ ,()AGF DGC ASA ∴≅ ;()2解:四边形ACDF 是矩形.理由:AGF DGC ≌,AF CD ∴=,FG CG =.又//AB CD ,∴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 AB AF ∴=.又AG AB = ,AG AF ∴=.120BAD ∠=° ,60FAG ∴∠=°,AFG ∴ 是等边三角形,AG GF ∴=.2,2AD AG FC FG == ,AD FC ∴=,∴四边形ACDF 是矩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数学模考训练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数学模考训练卷

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管理程序和标准,确保员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员工及相关服务供应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管理,指的是对企业内外环境、使用设施以及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以实现安全目标和减少安全风险。

第四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程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安全目标第五条企业的安全目标是: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第六条为实现上述目标,企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责任。

(二)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规划和实施,减少安全风险。

(四)加强安全设施和装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和安全运行。

(五)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做好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六)加强对供应商的安全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第三章安全管理责任第七条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企业管理层负责,具体责任人为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第八条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如下:(一)企业管理层负责对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开展安全风险评估,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三)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本部门的安全工作符合企业的要求。

(四)员工应参与并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安全管理措施第九条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一)安全设施和装备的管理和维护:对企业内的安全设施和装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和安全运行。

(二)安全培训和宣传: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有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3x(x﹣4)=0 B.x2+y﹣3=0 C. +x=2 D.x3﹣3x+8=02.(3分)方程3x2﹣8x﹣10=0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A.3和8 B.3和﹣8 C.3和﹣10 D.3和103.(3分)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3分)当ab>0时,y=ax2与y=ax+b的图象大致是()A. B. C.D.5.(3分)抛物线y=x2﹣4x﹣5的顶点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6.(3分)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无法确定7.(3分)若α、β是方程x2+2x﹣2017=0的两个实数根,则α•β的值为()A.2017 B.2 C.﹣2 D.﹣20178.(3分)二次函数y=(x+1)2+2的最小值是()A.2 B.1 C.﹣3 D.9.(3分)方程x2=x的解是()A.x=1 B.x=0 C.x1=﹣1,x2=0 D.x1=1,x2=010.(3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b+2a=0;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④a+c>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3x=3x﹣5是.12.(3分)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13.(3分)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上有两点A(﹣7,y1),B(﹣8,y2),则y1y2.(用>、<、=填空).14.(3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经过点A(﹣1,0),B(3,0),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0的根是.15.(3分)方程x2﹣2x﹣1=0根的判别式等于.16.(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3=0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根为.三、解答题.(共52分)17.(10分)解方程.(1)x2﹣3x﹣4=0(2)(x﹣3)2=3x(x﹣3)18.(8分)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1)求4△3的值;(2)求(x+2)△5=0中x的值.19.(9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C (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二次函数的最大值.20.(9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0.(1)对于任意实数m,判断此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2)当m=2时,求方程的根.21.(8分)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空地划出部分区域进行绿化,原空地一边减少了2m,另一边减少了3m,剩余一块面积为20m2的矩形空地,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22.(8分)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的定价为每天180元时,房间会全部住满.当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每增加10元时,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如果游客居住房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每天支出20元的各种费用.房价定为多少时,宾馆利润最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有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3x(x﹣4)=0 B.x2+y﹣3=0 C. +x=2 D.x3﹣3x+8=0【解答】解:A、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2.(3分)方程3x2﹣8x﹣10=0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A.3和8 B.3和﹣8 C.3和﹣10 D.3和10【解答】解:3x2﹣8x﹣10=0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3,﹣8,故选:B.3.(3分)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4.(3分)当ab>0时,y=ax2与y=ax+b的图象大致是()A. B. C.D.【解答】解:根据题意,ab>0,即a、b同号,当a>0时,b>0,y=ax2与开口向上,过原点,y=ax+b过一、二、三象限;此时,没有选项符合,当a<0时,b<0,y=ax2与开口向下,过原点,y=ax+b过二、三、四象限;此时,D选项符合,故选:D.5.(3分)抛物线y=x2﹣4x﹣5的顶点在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解答】解:抛物线y=x2﹣4x﹣5的顶点坐标为:x=﹣=2,y==﹣9,即(2,﹣9),∵2>0,﹣9<0,∴顶点在第四象限.故选:D.6.(3分)一元二次方程x2+x+=0的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无法确定【解答】解:∵△=b2﹣4ac=12﹣4•1•=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7.(3分)若α、β是方程x2+2x﹣2017=0的两个实数根,则α•β的值为()A.2017 B.2 C.﹣2 D.﹣2017【解答】解:∵α、β是方程x2+2x﹣2017=0的两个实数根,∴α•β=﹣2017.故选:D.8.(3分)二次函数y=(x+1)2+2的最小值是()A.2 B.1 C.﹣3 D.【解答】解: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知此函数的最小值是2.故选:A.9.(3分)方程x2=x的解是()A.x=1 B.x=0 C.x1=﹣1,x2=0 D.x1=1,x2=0【解答】解:x2=x,移项得x2﹣x=0,提公因式得x(x﹣1)=0,解得x1=1,x2=0.故选:D.10.(3分)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b+2a=0;③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4,0);④a+c>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b=﹣2a<0,所以②正确;∵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c<0,∴abc>0,所以①正确;∵点(﹣2,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4,0),∴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4,0),所以③正确;∵x=﹣1时,y<0,即a﹣b+c<0,∴a+c<b,所以④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x2﹣3x=3x﹣5是2x2﹣6x+5=0.【解答】解:2x2﹣3x=3x﹣5是一般形式是2x2﹣6x+5=0,故答案为:2x2﹣6x+5=0.12.(3分)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3.【解答】解:将x=1代入得:1+2+m=0,解得:m=﹣3.故答案为:﹣3.13.(3分)已知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上有两点A(﹣7,y1),B(﹣8,y2),则y1>y2.(用>、<、=填空).【解答】解:∵二次函数y=﹣x2﹣2x+3的对称轴是x=﹣1,开口向下,∴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点A(﹣7,y1),B(﹣8,y2)是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上的两点,﹣7>﹣8,∴y1>y2.故答案为:>.14.(3分)如图,二次函数y=ax2+bx+3的图象经过点A(﹣1,0),B(3,0),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2+bx=0的根是x1=0,x2=2.【解答】解:把A(﹣1,0),B(3,0)代入y=ax2+bx+3得,解得,代入ax2+bx=0得,﹣x2+2x=0,解得x1=0,x2=2.故答案为:x1=0,x2=2.15.(3分)方程x2﹣2x﹣1=0根的判别式等于8.【解答】解:由题意得:a=1,b=﹣2,c=﹣1,△=b2﹣4ac=(﹣2)2﹣4×1×(﹣1)=8,故答案为:8.16.(3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3=0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根为﹣3.【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x1+x2=﹣=﹣m,x1x2==﹣3,∵x1=1,∴1+x2=﹣m,x2=﹣3,∴m=2.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共52分)17.(10分)解方程.(1)x2﹣3x﹣4=0(2)(x﹣3)2=3x(x﹣3)【解答】解:(1)x2﹣3x﹣4=0,(x﹣4)(x+1)=0,x﹣4=0,x+1=0,x1=4,x2=﹣1;(2)(x﹣3)2=3x(x﹣3),(x﹣3)2﹣3x(x﹣3)=0,(x﹣3)(x﹣3﹣3x)=0,x﹣3=0,x﹣3﹣3x=0,x1=3,x2=﹣1.5.18.(8分)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1)求4△3的值;(2)求(x+2)△5=0中x的值.【解答】解:(1)4△3=42﹣32=16﹣9=7;(2)由题意得:(x+2)2﹣25=0,(x+2)2=25,x+2=±5,x+2=5或x+2=﹣5,解得:x1=3,x2=﹣7.19.(9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3,0)、C (0,3)三点,直线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解答】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把C(0,3)代入得a•1•(﹣3)=3,解得a=﹣1,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y=﹣(x+1)(x﹣3)=﹣x2+2x+3;(2)y=﹣x2+2x+3=﹣(x﹣1)2+4,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对称轴为:直线x=1,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4.20.(9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0.(1)对于任意实数m,判断此方程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2)当m=2时,求方程的根.【解答】解:(1)对于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利用如下:∵△=(﹣m)2﹣4×1×(﹣2)=m2+8>0,∴对于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m=2时,原方程为x2﹣2x﹣2=0,此时△=m2+8=12,∴x1=1﹣,x2=1+.21.(8分)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空地划出部分区域进行绿化,原空地一边减少了2m,另一边减少了3m,剩余一块面积为20m2的矩形空地,求原正方形空地的边长.【解答】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m,依题意有(x﹣3)(x﹣2)=20,解得:x1=2,x2=3.经检验,x=2不符合题意,舍去答:原正方形的边长3m.22.(8分)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的定价为每天180元时,房间会全部住满.当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每增加10元时,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如果游客居住房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每天支出20元的各种费用.房价定为多少时,宾馆利润最大?【解答】解:设房价为(180+10x)元,则定价增加了10x元,此时空闲的房间为x,由题意得,y=(180+10x)(50﹣x)﹣(50﹣x)×20=﹣10x2+340x+8000=﹣10(x ﹣17)2+10890故可得当x=17,即房间定价为180+170=350元的时候利润最大.答:房间定价为350元时,利润最大.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2016—2017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试卷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把一元二次方程(1﹣x )(2﹣x )=3﹣x 2化成一般形式ax 2+bx+c=0(a≠0)其中a 、b 、c 分别为( ) A .2、3、﹣1 B .2、﹣3、﹣1 C .2、﹣3、1 D .2、3、12.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经过点A (2,1),若y≤1,则x 的范围为( )A .x≥1B .x≥2C .x <0或0<x≤1D .x <0或x≥23.(2016•临沂模拟)若35a b a -=,则a b a +=( )A .1B .57C .75D .744.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A.252-B.25- C.251-D.5-25.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连结两格点A,B,线段AB与网格线的交点为M、N,则AM:MN:NB 为()A.3:5:4 B.1:3:2 C.1:4:2 D.3:6:56.如图,E为▱ABCD的边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E:AB=2:3,△BEF的面积为4,则▱ABCD的面积为()A.30 B.27 C.14 D.327.y=k-1x+1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的根的情况为()A.没有实数根B.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8.若关于x的方程x2+2mx+m2+3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x1(x2+x1)+x22的最小值为()A.1 B.2 C.34D.54二.填空题(共8小题)9.己知m是关于x的方程x2﹣2x﹣7=0的一个根,则2(m2﹣2m)=.10.已知方程x2+4x+n=0可以配方成(x+m)2=3,则(m﹣n)2016=.11.设有反比例函数,(x1,y1)(x2,y2)为其图象上两点,若x1<0<x2,y1>y2,则k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内,点B在x轴上,∠AOB=30°,AB=BO,反比例函数y=kx (x<0)的图象经过点A,若S△ABO3,则k的值为.1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1)、B(﹣2,﹣4)、C(﹣6,﹣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位似比为1: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4.如图,在△ABC中,AB=9,AC=6,BC=12,点M在AB边上,且AM=3,过点M作直线MN与AC边交于点N,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MN=.15.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那么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16.如图,点P1,P2,P3,P4均在坐标轴上,且P1P2⊥P2P3,P2P3⊥P3P4,若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0,﹣1),(﹣2,0),则点P4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10小题)17.(1)解方程:x2=3(x+1).(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24=0.18.已知a:b:c=2:3:4,且2a+3b﹣2c=10,求a﹣2b+3c的值.19.如图,DE∥BC,EF∥CG,AD:AB=1:3,AE=3.(1)求EC的值;(2)求证:AD•AG=AF•AB.20.如图,一次函数y1=kx+b(k≠0)和反比例函数y2=m(m≠0)的图象交于点A(﹣1,6),B(a,﹣2).x(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2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1)=02(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22.一个批发商销售成本为20元/千克的某产品,根据物价部门规定: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不得超过9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售量y(千克)与售价x(元/千克)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50 60 70 80 …售价x(元/千克)…100 90 80 70 …销售量y(千克)(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多少元?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网格中,将△ABC进行位似变换得到△A1B1C1.(1)△A1B1C1与△ABC的位似比是;(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3)设点P(a,b)为△ABC内一点,则依上述两次变换后,点P在△A2B2C2内的对应点P2的坐标是.24.如图,已知EC∥AB,∠EDA=∠ABF.(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OA2=OE•OF.25.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如图1,在△ABC中,CD为角平分线,∠A=40°,∠B=60°,求证:CD为△ABC的完美分割线.(2)在△ABC中,∠A=48°,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且△ACD为等腰三角形,求∠ACB的度数.(3如图2,△ABC中,AC=2,BC=2,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且△ACD是以CD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线CD的长.26.在Rt△ABC中,∠C=90°,AB=10,AC=8,点Q在AB上,且AQ=2,过Q做QR⊥AB,垂足为Q,QR交折线AC﹣CB于R(如图1),当点Q以每秒2个单位向终点B移动时,点P同时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AB﹣BC﹣CA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如图2).(1)求△BC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2)t为何值时,QP∥AC?(3)t为何值时,直线QR经过点P?(4)当点P在AB上运动时,以PQ为边在AB上方所作的正方形PQMN在Rt△ABC内部,求此时t的取值范围.湖南省澧县张公庙中学2016—2017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试卷与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6春•萧山区期中)把一元二次方程(1﹣x)(2﹣x)=3﹣x2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b、c分别为()A.2、3、﹣1 B.2、﹣3、﹣1 C.2、﹣3、1 D.2、3、1【分析】首先将已知方程进行整理,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来确定a、b、c的值.【解答】解:原方程可整理为:2x2﹣3x﹣1=0,∴a=2,b=﹣3,c=﹣1;故选B.【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当所给方程不是一般形式时,一定要化为一般形式,再确定各项系数的值.2.(2016•丹东模拟)如图,反比例函数y k的图象经过点A(2,1),若y≤1,则x的范围为()xA.x≥1B.x≥2C.x<0或0<x≤1D.x<0或x≥2【分析】找到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即可.【解答】解:在第一象限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为x≥2;在第三象限纵坐标为1的以及小于1的函数图象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为x<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给定函数的取值范围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可直接由函数图象得出.3.(2016•临沂模拟)若35a b a -=,则a b a +=( )A .1B .57C .75D .74【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整理并用a 表示出b ,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35a ba -=,∴5(a ﹣b )=3a ,整理得,b=25a ,所以,a b a +==75.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4.(2016•闸北区一模)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A .2 B .2 C .1 D【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AP 是较长线段;则,代入数据即可得出AP 的长.【解答】解:由于P 为线段AB=4的黄金分割点,且AP 是较长线段;则AP=4×22. 故选A . 【点评】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2)叫做黄金比.熟记黄金分割的公式: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2,较长的线段=原线段的2是解题的关键.5.(2016•路北区三模)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连结两格点A,B,线段AB与网格线的交点为M、N,则AM:MN:NB为()A.3:5:4 B.1:3:2 C.1:4:2 D.3:6:5【分析】过A点作AE⊥BE,交于点E,连接MC、ND、BE,根据已知条件得出MC∥ND∥BE,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A点作AE⊥BE,交于点E,连接MC、ND、BE,∵是一个正方形,∴MC∥ND∥BE,∴AM:MN:NB=AC:CD:DE=1:3:2,∴AM:MN:NB=1:3: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作出辅助线,找准对应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2016•内蒙古)如图,E为▱ABCD的边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E:AB=2:3,△BEF的面积为4,则▱ABCD 的面积为()A.30 B.27 C.14 D.32【分析】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以及面积的和差求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CD∥AB,BC∥AB,∴△BEF∽△AED,∵,∴,∴,∵△BEF的面积为4,∴S△AED=25,∴S四边形ABFD=S△AED﹣S△BEF=21,∵AB=CD,,∴,∵AB∥CD,∴△BEF∽△CDF,∴,∴S△CDF=9,∴S平行四边形ABCD=S四边形ABFD+S△CDF=21+9=30,故选A.【点评】此题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2016•黔南州)k-1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的根的情况为()A.没有实数根B.有一个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分析】由一次函数的定义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可求得答案.【解答】解:∵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k﹣1>0,解得k>1,又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的判别式△=4﹣4k,∴△<0,∴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无实数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判别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即①△>0⇔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0⇔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0⇔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8.(2016•汕头校级自主招生)若关于x的方程x2+2mx+m2+3m﹣2=0有两个实数根x1、x2,则x1(x2+x1)+x22的最小值为()A .1B .2C .34D .54【分析】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m≤23,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 1+x 2=﹣2m ,x 1x 2=m 2+3m ﹣2,所以x 1(x 2+x 1)+22x =(x 2+x 1)2﹣x 1x 2=3m 2﹣3m+2,利用配方法得到原式=3(m ﹣12)2+54,然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可判断x 1(x 2+x 1)+22x 的最小值为54.【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m 2﹣4(m 2+3m ﹣2)≥0,解得m≤23x 1+x 2=﹣2m ,x 1x 2=m 2+3m ﹣2,x 1(x 2+x 1)+22x =(x 2+x 1)2﹣x 1x 2=4m 2﹣(m 2+3m ﹣2)=3m 2﹣3m+2=3(m ﹣12)2+54,所以m=12时,x 1(x 2+x 1)+22x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4.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方程ax2+bx+c=0的两根时,x1+x2=﹣ba ,x1x2=ca.也可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二.填空题(共8小题)9.(2016•薛城区一模)己知m是关于x的方程x2﹣2x﹣7=0的一个根,则2(m2﹣2m)=14.【分析】把x=m代入已知方程来求(m2﹣2m)的值.【解答】解:把x=m代入关于x的方程x2﹣2x﹣7=0,得m2﹣2m﹣7=0,则m2﹣2m=7,所以2(m2﹣2m)=2×7=14.故答案是:1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10.(2016春•当涂县期末)已知方程x2+4x+n=0可以配方成(x+m)2=3,则(m﹣n)2016=1.【分析】已知配方方程转化成一般方程后求出m、n的值,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由(x+m)2=3,得:x2+2mx+m2﹣3=0,∴2m=4,m2﹣3=n,∴m=2,n=1,∴(m﹣n)2016=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1.(2016•新县校级模拟)设有反比例函数,(x1,y1)(x2,y2)为其图象上两点,若x1<0<x2,y1>y2,则k的取值范围是k<﹣2.【分析】先根据x1<0<x2,y1>y2判断出k+2的符号,求出k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x1,y1)(x2,y2)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两点,x1<0<x2,y1>y2,∴k+2<0,解得k<﹣2.故答案为:k<﹣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2016•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内,点B在x轴上,∠AOB=30°,AB=BO,反比例函数y=k(x<0)的图象经过点A,若S△ABO3k的值为﹣33.x【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点D,由∠AOB=30°可得出ODAD=3,再根据BA=BO可得出∠ABD=60°,由此可得出BDAD =33,根据线段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线段OB、OD间的比例,结合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S△ABO=3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A作AD⊥x轴于点D,如图所示.∵∠AOB=30°,AD⊥OD,∴ODAD=cot∠AOB=3,∵∠AOB=30°,AB=BO,∴∠AOB=∠BAO=30°,∴∠ABD=60°,∴BDAD =cot∠ABD=33,∵OB=OD﹣BD,∴=23,∴=23,∵S△ABO3∴S△ADO=12|k|=332,∵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比例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线段间的关系找出OB、OD间的比例.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找出线段间的关系是关键.13.(2016•朝阳)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1)、B(﹣2,﹣4)、C(﹣6,﹣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1: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2)或(﹣1,﹣2).【分析】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解答.【解答】解:∵点B的坐标为(﹣2,﹣4),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1:2,∴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2)或(﹣1,﹣2),故答案为:(1,2)或(﹣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14.(2016春•莱芜期末)如图,在△ABC中,AB=9,AC=6,BC=12,点M在AB边上,且AM=3,过点M作直线MN与AC边交于点N,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MN=4或6.【分析】分别利用,当MN∥BC时,以及当∠ANM=∠B时,分别得出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1,当MN∥BC时,则△AMN∽△ABC,故AM AN MN==,AB AC BC则39=12 MN,解得:MN=4,如图2所示:当∠ANM=∠B时,又∵∠A=∠A,∴△ANM∽△ABC,∴AM MNAC BC,即36=12 MN,解得:MN=6,故答案为:4或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判定,正确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15.(2016•虹口区一模)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那么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1:4.【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解答即可.【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4,∴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是解题的关键.16.(2016•甘孜州)如图,点P1,P2,P3,P4均在坐标轴上,且P1P2⊥P2P3,P2P3⊥P3P4,若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0,﹣1),(﹣2,0),则点P4的坐标为(8,0).【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3D的坐标,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求出OP4的长,得到答案.【解答】解:∵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0,﹣1),(﹣2,0),∴OP1=1,OP2=2,∵Rt△P1OP2∽Rt△P2OP3,∴=,即1=,2解得,OP3=4,∵Rt△P2OP3∽Rt△P3OP4,∴=,即2=,4解得,OP4=8,则点P4的坐标为(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0小题)17.(2016春•绍兴期末)(1)解方程:x2=3(x+1).(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24=0.【分析】(1)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2)移项,配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1)整理得:x2﹣3x﹣3=0,∵b2﹣4ac=(﹣3)2﹣4×1×(﹣3)=21,x=,∴x1=212,x2=3-212;(2)x2﹣2x﹣24=0,x2﹣2x=24x2﹣2x+1=24+1,(x﹣1)2=25,x﹣1=±5,x1=6,x2=﹣4.【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8.(2015秋•瑶海区期中)已知a:b:c=2:3:4,且2a+3b﹣2c=10,求a﹣2b+3c的值.【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设a=2k,b=3k,c=4k,则利用2a+3b﹣2c=10得到4k+9k﹣8k=10,解得k=2,于是可求出a、b、c的值,然后计算a﹣2b+3c的值.【解答】解:∵a:b:c=2:3:4,∴设a=2k,b=3k,c=4k,而2a+3b﹣2c=10,∴4k+9k﹣8k=10,解得k=2,∴a=4,b=6,c=8,∴a﹣2b+3c=4﹣12+24=16.【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常用的性质有: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合比性质;分比性质;合分比性质;等比性质.19.(2015秋•莲湖区期中)如图,DE∥BC,EF∥CG,AD:AB=1:3,AE=3.(1)求EC的值;(2)求证:AD•AG=AF•AB.【分析】(1)由平行可得AD AE=,可求得AC,且EC=AC﹣AE,可求得EC;AB AC(2)由平行可知AD AE AF==,可得出结论.AB AC AG【解答】(1)解:∵DE∥BC,∴AD AE=,AB AC又13AD AB =,AE=3, ∴313AC =, 解得AC=9,∴EC=AC ﹣AE=9﹣3=6;(2)证明:∵DE ∥BC ,EF ∥CG , ∴AD AE AF AB AC AG==, ∴AD•AG=AF•A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所得线段对应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20.(2016•广安)如图,一次函数y 1=kx+b (k≠0)和反比例函数y 2=m x(m≠0)的图象交于点A (﹣1,6),B (a ,﹣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k的值,也就求出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得到点B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找出直线在一次函数图形的上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m≠0)得:【解答】解:(1)把点A(﹣1,6)代入反比例函数y2=mxm=﹣1×6=﹣6,∴.将B(a,﹣2)代入得:﹣2=,a=3,∴B(3,﹣2),将A(﹣1,6),B(3,﹣2)代入一次函数y1=kx+b得:∴∴y1=﹣2x+4.(2)由函数图象可得:x<﹣1或0<x<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此类题目的求解一般都是先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再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难度中等.21.(2016•蓝山县校级自主招生)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1)x+4(k﹣1)=02(1)求证: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4,另两边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分析】(1)先计算判别式的值得到△=4k2﹣12k+9,配方得到△=(2k﹣3)2,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易得△≥0,则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然后解方程得到b=c=2,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2)分类讨论:当b=c时,则△=(2k﹣3)2=0,解得k=32可判断这种情况不符号条件;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可解得k=5,则方程化为x2﹣6x+8=0,2解得x1=4,x2=2,所以a=b=4,c=2或a=c=4,b=2,然后计算△ABC的周长.)【解答】(1)证明:△=(2k+1)2﹣4×4(k﹣12=4k2+4k+1﹣16k+8,=4k2﹣12k+9=(2k﹣3)2,∵(2k﹣3)2≥0,即△≥0,∴无论k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方程化为x2﹣4x+4=0,解得b=c=2,而2+2=4,故舍去;(2)解:当b=c时,△=(2k﹣3)2=0,解得k=32当a=b=4或a=c=4时,把x=4代入方程得16﹣4(2k+1)+4(k﹣12)=0,解得k=52,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4,x2=2,即a=b=4,c=2或a=c=4,b=2,所以△ABC的周长=4+4+2=10.【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2.(2016•宁津县二模)一个批发商销售成本为20元/千克的某产品,根据物价部门规定:该产品每千克售价不得超过90元,在销售过程中发现的售量y(千克)与售价x(元/千克)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售价x(元/千克)…50 60 70 80 …销售量y(千…100 90 80 70 …克)(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多少元?【分析】(1)根据图表中的各数可得出y 与x 成一次函数关系,从而结合图表的数可得出y 与x 的关系式.(2)根据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k≠0),根据题意得501006090k b k b +=⎧⎨+=⎩,解得1150k b =-⎧⎨=⎩. 故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x+150(0≤x≤90);(2)根据题意得(﹣x+150)(x ﹣20)=4000,解得x 1=70,x 2=100>90(不合题意,舍去).答:该批发商若想获得4000元的利润,应将售价定为7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列出方程.23.(2016•玉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网格中,将△ABC进行位似变换得到△A1B1C1.(1)△A1B1C1与△ABC的位似比是2:1;(2)画出△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3)设点P(a,b)为△ABC内一点,则依上述两次变换后,点P在△A2B2C2内的对应点P2的坐标是(﹣2a,2b).【分析】(1)根据位似图形可得位似比即可;(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画出图形即可;(3)根据三次变换规律得出坐标即可.【解答】解:(1))△A1B1C1与△ABC的位似比等于==2;(2)如图所示(3)点P(a,b)为△ABC内一点,依次经过上述两次变换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a,2b).,(﹣2a,2b).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作图问题,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和位似图形的性质分析.24.(2016•临夏州)如图,已知EC∥AB,∠EDA=∠ABF.(1)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OA2=OE•OF.【分析】(1)由EC∥AB,∠EDA=∠ABF,可证得∠DAB=∠ABF,即可证得AD∥BC,则得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由EC∥AB,可得OAOE =OBOD,由AD∥BC,可得OBOD=OFOA,等量代换得出OAOE=OFOA,即OA2=OE•OF.【解答】证明:(1)∵EC∥AB,∴∠EDA=∠DAB,∵∠EDA=∠ABF,∴∠DAB=∠ABF,∴AD∥BC,∵DC∥AB,∴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EC∥AB,∴△OAB∽△OED,∴OAOE =OB OD,∵AD∥BC,∴△OBF∽△ODA,∴OBOD =OF OA,∴OAOE =OF OA,∴OA2=OE•OF.【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要注意识图,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25.(2016•宁波)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完美分割线.(1)如图1,在△ABC中,CD为角平分线,∠A=40°,∠B=60°,求证:CD为△ABC的完美分割线.(2)在△ABC中,∠A=48°,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且△ACD为等腰三角形,求∠ACB的度数.(3)如图2,△ABC中,AC=2,2,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且△ACD是以CD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完美分割线CD的长.【分析】(1)根据完美分割线的定义只要证明①△ABC不是等腰三角形,②△ACD是等腰三角形,③△BDC∽△BCA即可.(2)分三种情形讨论即可①如图2,当AD=CD时,②如图3中,当AD=AC时,③如图4中,当AC=CD 时,分别求出∠ACB即可.(3)设BD=x,利用△BCD∽△BAC,得BCBA =D BBC,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A=40°,∠B=60°,∴∠ACB=80°,∴△ABC不是等腰三角形,∵CD平分∠ACB,∴∠ACD=∠BCD=1∠ACB=40°,2∴∠ACD=∠A=40°,∴△ACD为等腰三角形,∵∠DCB=∠A=40°,∠CBD=∠ABC,∴△BCD∽△BAC,∴CD是△ABC的完美分割线.(2)①当AD=CD时,如图2,∠ACD=∠A=48°,∵△BDC∽△BCA,∴∠BCD=∠A=48°,∴∠ACB=∠ACD+∠BCD=96°.②当AD=AC时,如图3中,∠ACD=∠ADC==66°,∵△BDC∽△BCA,∴∠BCD=∠A=48°,∴∠ACB=∠ACD+∠BCD=114°.③当AC=CD时,如图4中,∠ADC=∠A=48°,∵△BDC∽△BCA,∴∠BCD=∠A=48°,∵∠ADC>∠BCD,矛盾,舍弃.∴∠ACB=96°或114°.(3)由已知AC=AD=2,∵△BCD∽△BAC,∴BCBA =D BBC,设BD=x,∴)2=x(x+2),∵x>0,∴1,∵△BCD∽△BAC,∴CDAC =D BBC=,∴CD=×2=6﹣2.【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分类讨论思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2016•淮阴区一模)在Rt△ABC中,∠C=90°,AB=10,AC=8,点Q在AB上,且AQ=2,过Q做QR⊥AB,垂足为Q,QR交折线AC﹣CB于R(如图1),当点Q以每秒2个单位向终点B移动时,点P同时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AB﹣BC﹣CA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