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育教案大全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 1、指导学⽣利⽤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采⽤绘制、剪贴等⽅法对玩具进⾏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励学⽣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教具学具:纸盒、吸管、⼩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授新课: 1、导⼊: 看书中的作品图⽚,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法及步骤。
看⼀看,找⼀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个会转动的⼩玩具,并⽤画、剪贴等⽅法进⾏简单的装饰。
三、学⽣作业,教师辅导: 四、⼩结:将⾃⼰做到的玩具进⾏实验,⽐⽐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研。
由于像纸风车这样的玩具⼤多在幼⼉园做过,可以让学⽣间相互学习。
不会制作的,可以让学⽣利⽤拆解的⽅法探究制作⽅法。
2.⼩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参考交通图的表达⽅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能够画出⼀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清晰地⼝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向。
2、引导学⽣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导⼊: 师:⼩朋友,在我们⽣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住的地⽅来上学,你住的地⽅⼜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等) 师⼩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个陌⽣的地⽅,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先你要能说出⾝边环境中的⼀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较⼤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最新5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最新5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课前准备:教学光盘、饮料瓶、各种豆、火柴棍、彩泥教学目标:1、了解镶嵌艺术,在设计制作中体会其美感。
2、能过用镶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装饰得更美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授新课1、欣赏光盘中蛋皮、贝壳镶嵌画,镶嵌工艺日用品等。
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组分析书中作品。
然后回答怎样包裹彩泥才会是饮料瓶耳目一新?那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镶嵌物。
色彩搭配上要注意什么?3、学生分组创作完成。
裹泥钱可以在饮料瓶上缠绕线绳,增强附着力。
采用泥块堆花瓶时,提示学生形体要简单敦实,一边镶嵌。
三、课后小结鼓励有创新的学生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学会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装饰画图片、相关制作材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朗诵歌谣,新课导入师:小小瓶盖别丢掉,排列组合多巧妙。
妙用以后就知道,变费为美真奇妙。
瓶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其实我们把它巧妙地组合起来,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想一想平时我们用过之后都会把他们随手丢掉,是不是很可惜呢,今天我们将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瓶盖利用起来,引出课题《巧用瓶盖》。
(二)交流讨论,新课教学1、师:现在大家将自己上课之前收集起来的瓶盖摆在桌上,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找到的瓶盖与其他同学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瓶盖的颜色、纹理、材质等)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虽然大家收集的瓶盖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我们发现瓶盖都是圆形的。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还能说出哪些圆形的事物呢?(太阳、花朵、小动物的头、电风扇、花盆等)。
综合艺术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综合艺术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美术基本技巧和材料的使用。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以观察、实践、探索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色彩的奥秘1.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习色彩的搭配技巧和运用。
第二单元:形状的世界1. 认识和掌握各种形状的画法。
2. 学习形状的组合和创意。
第三单元:纹理与质感1. 了解纹理和质感的概念。
2. 学习如何表现纹理和质感。
第四单元:故事漫画1. 学习漫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则。
2. 通过创作漫画,培养学生的故事表现能力。
第五单元:手工制作1. 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安排第一单元:色彩的奥秘(4课时)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课时)2. 色彩的搭配技巧和运用(2课时)3. 色彩练习和作品展示(1课时)第二单元:形状的世界(4课时)1. 认识和掌握各种形状的画法(1课时)2. 形状的组合和创意(2课时)3. 形状练习和作品展示(1课时)第三单元:纹理与质感(4课时)1. 了解纹理和质感的概念(1课时)2. 如何表现纹理和质感(2课时)3. 纹理与质感练习和作品展示(1课时)第四单元:故事漫画(4课时)1. 漫画的基本技巧和构图原则(2课时)2. 创作故事漫画(2课时)第五单元:手工制作(4课时)1. 学习各种手工制作技巧和工艺(2课时)2. 创作手工制品(2课时)四、教学评价过程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
2.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和创意表现。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探究性的人物简单动态造型学习课,通过“你的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启发学生说说所观察到的父母在工作中忙碌的样子,学习人物服饰、简单动态及活动场景的描绘。
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用多种工具描绘父母工作、生活的作品,启发学生用多种绘画创作手段和方法。
本课也是一堂情感教育课。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情感,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
当然本课教学时也应注意对单亲家庭孩子创作情感的健康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1、演演、看看、猜猜、说说,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爸爸妈妈》。
(2)复习有关人物特征的旧知识:请一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父母的容貌特征,说说自己的模样什么地方像爸爸妈妈,并简单表演父母最有代表性的神情及有趣的样子。
(3)教师出示课件“我的父母相册”,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父母照片,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父母。
(4)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
2、出示课题,情景表演,观察感受。
(1)出示补充课题:《爸爸妈妈真忙》。
请学生介绍父母忙碌的生活。
提出问题:父母忙碌时是怎样的?(2)请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忙碌的样子,并表演一下。
(3)学生分成4人小组,互相表演,并猜猜各自父母的职业,说说自己喜爱父母的原因,夸夸自己的父母。
3、探究学习。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二、新授: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学生表演,教师画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材料相同:紫沙泥。
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学生回答(略)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篇二】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优秀10篇)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优秀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岭南版,欢迎借鉴。
岭南版美术教案篇一一单元画家笔下的生命赞歌第1课阳光下的世界一、教学目标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从名家的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间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三、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兴趣点:①与同学一起欣赏讨论、评述、交流、创作等学习活动。
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通过欣赏各种阳光下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亮丽的景色。
用画笔表现阳光下多彩的世界,是画家终身追求的目标。
引导学生去探讨一些艺术家们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2、欣赏探密一——莫�想一想:你对莫奈作品有何感受?你欣赏他吗?议一议:为什么欣赏或不欣赏?说一说:你对莫奈作品《麦草堆》系列作品的欣赏小评论。
能从构图、色彩上分析作品的成功之处,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欣赏探密二——中国画技法如何表现阳光?看一看:作者用什么方法表现阳光下沐浴的三个游泳者?(淡墨、淡色块与空白交错的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择较难表现阳光的中国画技法?(作者是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的结果,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着他。
)说一说:你对作者大胆创新的做法联想到什么?重在启发学生如何善于学习作者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追求,对困难不示弱的精神。
4、拓展欣赏——阳光下的世界,真美!看一看:课外收集的阳光下的世界(绘画作品、摄影作品等)说一说:充满活力的阳光,不仅孕育着生命,也给世界带来温暖和亮丽的景色,你在生活中对阳光的感受如何?画一画:把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阳光画面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板书设计:欣赏评述——欣赏探密二——拓展欣赏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阳光下的世界的感受;能观察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段阳光照射下的变化或画一幅表现阳光的作品。
二年级湘版美术教案通用5篇

二年级湘版美术教案二年级湘版美术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湘版美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湘版美术教案1第1课神奇的小画册教学目标: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
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第2课三个小伙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育教案大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
1. 掌握基本色彩的运用和认识。
2. 研究不同画笔和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3. 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技法,如水彩、丙烯等。
4. 研究常见的艺术形式,如素描、剪纸等。
5. 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如画家、经典艺术作品等。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介绍基本色彩
1.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演示,介绍基本色彩的名称和特点。
2. 给学生发放彩色纸和颜料,让他们通过混合颜料实现色彩变化。
第二课:研究不同画笔和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1. 介绍常见的画笔和绘画工具,如毛笔、油画刷等。
2. 指导学生正确握笔和运用不同画笔绘画。
第三课:研究绘画技法
1. 讲解简单的绘画技法,如水彩画的湿画法、干画法等。
2. 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绘画材料,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创作作品。
第四课:了解常见艺术形式
1. 介绍素描、剪纸等常见艺术形式的定义和特点。
2. 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素描和剪纸作品,引导他们欣赏和分析作品。
第五课:了解基本美术知识
1. 介绍一些知名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 讲解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其创意和技巧水平。
3.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知识测试,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美术教育教案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