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嫦娥奔月计划简介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秋教案《嫦娥奔月》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中秋教案《嫦娥奔月》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中秋教案《嫦娥奔月》课程设计与实施一、导言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而《嫦娥奔月》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传说之一。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通过讲述《嫦娥奔月》这一美丽的传说,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情感。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园中秋教案《嫦娥奔月》课程。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1.1 能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

1.2 能够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1.3 能够通过歌曲、手工等形式,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和祈愿。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利用多种形式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

2.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3. 教学内容3.1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

3.2 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歌曲、诗词等。

3.3 制作中秋节手工作品,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

4. 教学活动安排4.1 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4.2 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吸引幼儿的注意。

4.3 学习中秋节相关的歌曲和诗词,让幼儿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4.4 制作中秋节的手工作品,比如月饼、灯笼等,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

三、实施过程1. 故事讲述在教学前期,教师可以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师可以利用图画、玩偶等教具,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想象力去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 中秋节歌曲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中秋节相关的歌曲,比如《月儿明》、《嫦娥》等。

在学习歌曲的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歌曲的由来和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

3. 制作手工作品利用儿歌、情境教学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中秋节的手工作品,比如做月饼、做灯笼等。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表达对中秋节的祝福和祈愿,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中秋节的美好和快乐。

中秋节嫦娥奔月活动方案

中秋节嫦娥奔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而嫦娥奔月的故事更是中秋节的象征。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举办“中秋节嫦娥奔月”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 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和对月亮的美好祝愿。

3. 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周六)上午9:00-11:30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及家长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欢迎家长和孩子们参加。

2. 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讲解由专业讲师为孩子们讲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嫦娥奔月的传说。

3. 手工制作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中秋节的特色手工作品,如嫦娥奔月灯笼、月饼等。

4. 绘画比赛以“中秋月圆人团圆”为主题,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的中秋画作。

5. 亲子互动游戏组织亲子互动游戏,如“月亮猜猜看”、“团圆拼图”等,增进亲子感情。

6. 结束语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感谢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

七、活动准备1. 场地布置:布置好活动场地,摆放好座位、桌椅等。

2. 物料准备:准备制作嫦娥奔月灯笼、月饼等手工作品的材料,以及绘画比赛的绘画工具。

3. 人员安排:安排好主持人、讲师、志愿者等工作人员。

八、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过程中,请家长和孩子们注意安全。

2. 活动期间,请家长配合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3. 请孩子们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活动。

4. 活动结束后,请家长和孩子们有序离场。

通过本次“中秋节嫦娥奔月”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亲子感情,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幼儿园表演游戏《嫦娥奔月》

幼儿园表演游戏《嫦娥奔月》
二、过程指导:
(一)观看PPT,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故事。
1.嫦娥为什么会吞下仙丹?
2.嫦娥被蓬蒙抢仙丹的时候会说什么话?
3.后羿知道蓬蒙是坏人的时候表情是怎么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表示?
引导幼儿学习角色之间对话。
(二)学习嫦娥和蓬蒙、后羿的对话。
(三)学习后羿和嫦娥的语言。
三、幼儿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指导。
游戏推进:
小朋友说:“我们可以用区角的时间,先把故事熟悉,到表演游戏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了。”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成,回到班级以后,好几个幼儿非常有兴趣地利用区域和餐点后的时间进行绘画剧情。于是本次游戏,我们就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戏。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将幼儿进行分组,注重角色的表演性幼儿一组,随意发挥表演的幼儿一组,这样就不会像之前一样出现干扰的问题了。
四、游戏评价:
(一)组织幼儿围绕游戏主题进行讲评。
(二)组织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第二次:9月10日下午
情况反馈:
上次游戏幼儿能初步应用故事对话进行表演。在分大组进行表演时有的幼儿对话还是不够熟练,还要更多时间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但是比较记事的幼儿基本上也不引导。个别幼儿在活动时不能将台词掌握好,断断续续的,需要老师引导,还不能很独立地进行表演。在表演前穿脱表演服装等道具时比较困难,需要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或者老师进行帮忙。游戏后收拾材料还做得不够到位、主动,表演头饰不够。
不足:幼儿对于故事环节熟悉了,对于语气语调的处理以及动作虽然都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也还是有存在不足的地方,大胆表现的幼儿还是占小部分,多数幼儿还是比较局限,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练习。
措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的表情、语气的表现。鼓励幼儿对一些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加工,使游戏更加有情趣和创造性。孩子自己创编出来的故事他们能够更加大方的表现出来。

嫦娥奔月教案:学习神话传说知识

嫦娥奔月教案:学习神话传说知识

嫦娥奔月教案:学习神话传说知识学习神话传说知识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中小学生作为民族的传承者和未来的建设者,应该了解和熟悉这些神话传说,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对于促进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嫦娥奔月为例,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展示学习神话传说知识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神话故事简介嫦娥奔月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讲述了仙女嫦娥飞升到月宫中成为月神的故事。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被赐予了不死的蜡丸以及射日神弓和百步穿杨的箭,使得他成为了天下无敌的弓箭手。

后羿为了保护人类,第一次使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平衡了天地之气。

但是,这种行为不受玉帝的欣赏,被迫下放尘凡。

他留下的蜡丸则被他信任的妻子嫦娥收了起来。

后来,嫦娥无意间吞下了蜡丸,飞升到了月宫之中,成为了月亮上的美丽星神。

在月宫中,她遇见了另一个仙女,她也是被迫下凡的后羿妻子的妹妹。

她告诉嫦娥,她可以拥有永生,但是却失去了回到人间的机会。

嫦娥感到十分的难过,因为她想和丈夫在一起,回到人间和人民在一起。

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力量,飞回人间去和她的丈夫重逢。

二、学习神话传说的必要性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就作为文化遗产被人们传诵,它深深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

学习神话传说的必要性不可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并传承民族文化。

神话传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地理、人物、思想、风俗等方面。

学习神话传说,可以加深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得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体现。

2、拓展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神话传说往往包含了人类的智慧和对世界的思考,它总是能够打破人们的常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神话传说,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综合发展。

嫦娥奔月计划进展

嫦娥奔月计划进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嫦娥奔月计划进展篇一:中国嫦娥奔月计划简介中国嫦娥奔月计划简介在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同时,中国亦开展嫦娥奔月工程。

登月工程亦分三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第一颗绕月探测星将于二○○七年升空;二期工程为「落」,约于二○一二年发射一颗月球软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陆及自动巡视勘测;二○一七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即发射一颗月球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

为落实太空蓝图,中国已着手研制运载能力更强的新一代火箭,新型火箭采用没有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氢为推进剂,载重可达到二十吨,是神六载重(八吨)的两倍多,足以将各类航天器射入距地球四十万公里的月球上去。

培养女太空人接班监于现役太空人均已四十岁左右,为培养接班人,中国亦制订新一轮太空人选拔方案,包括女太空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太空人系统总指挥陈善广昨透露,新选拔标准注重候选人政治与思想品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女性太空人还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特点作相应的调整。

新太空人选拔范围可能拓宽,不再仅从空军飞行员中吸收。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坚称太空探索用于和平目标。

不过,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既能将各类航天器准确射入太空轨道与指定地点,如果在航天器上加上弹头,也就具备了太空袭击及拦截的能力。

中国军方近年已提出「天军」概念,支援空中、地面、海上作战,而现有的战略火箭军、战略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将成为未来「天军」的主体篇二:嫦娥奔月计划简介嫦娥奔月计划简介第一版绕月探测工程简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

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

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

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嫦娥奔月计划简介

中国嫦娥奔月计划简介

中国嫦娥奔月计划简介
在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的同时,中国亦开展嫦娥奔月工程。

登月工程亦分三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第一颗绕月探测 星将于二○○七年升空;二期工程为「落」,约于二○一二年发射一颗月球软 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 陆及自动巡视勘测;二○一七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即发射一颗月球 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

为落实太空蓝图,中国已着手研制运载能力更强的新一代火箭,新型火箭采用没有污染的液氧煤油和液氢为推进剂,载重可达到二十吨,是神六载重(八吨)的两倍多,足以将各类航天器射入距地球四十万公里的月球上去。

培养女太空人接班监于现役太空人均已四十岁左右,为培养接班人,中国亦制订新一轮太空人选拔方案,包括女太空人。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太空人系统总指挥陈善广昨透露,新选拔标准注重候选人政治与思想品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女性太空人还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特点作相应的调整。

新太空人选拔范围可能拓宽,不再仅从空军飞行员中吸收。

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坚称太空探索用于和平目标。

不过,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既能将各类航天器准确射入太空轨道与指定地点,如果在航天器上加上弹头,也就具备了太空袭击及拦截的能力。

中国军方近年已提出「天军」概念,支援空中、地面、海上作战,而现有的战略火箭军、战略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将成为未来「天军」的主体。

嫦娥奔月简介

嫦娥奔月简介

嫦娥奔月简介嫦娥奔月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早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就有人们对嫦娥奔月的各种传说和神话。

嫦娥奔月的故事主要是讲述了嫦娥为了追求自由与永恒的爱情,最终选择了奔月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

丈夫名叫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他们生活在一起非常幸福美满,是村庄里的模范夫妻。

然而,他们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有一天,天宫的玉帝派来了十个太阳,使得人间的百姓们生活在炎热的火焰之下,无法耕种和生活。

后羿是一个勇敢的射箭高手,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救人们。

于是,他挺身而出,一箭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的百姓们。

然而,后羿的英勇行为引起了天宫玉帝的愤怒。

玉帝为了惩罚后羿,将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剥夺了他的神力。

后羿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后,感到非常悲伤和无助。

他一直想要找回自己的神力,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与此同时,嫦娥也被玉帝看中了。

玉帝觉得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于是将她带到了天宫,让她成为了月宫的仙女。

嫦娥在月宫里过上了仙女般的生活,但她却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后羿。

在一个月圆之夜,嫦娥忍受不住对丈夫的思念,决定要回到人间去寻找后羿。

她请求玉帝能够让她回到人间,可是玉帝却不同意。

于是,嫦娥找到了玉兔和白兔,请求它们帮助自己回到人间。

玉兔和白兔听到了嫦娥的请求后,答应了她。

它们带着嫦娥来到了人间,找到了后羿。

嫦娥与后羿重逢之后,非常高兴,他们决定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玉帝得知了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他派来了天兵天将抓住了嫦娥和后羿。

后羿为了保护嫦娥,与天兵天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尽管他尽力保护嫦娥,但最终还是被天兵天将制服了。

嫦娥看到后羿为了自己而受伤,非常心痛和内疚。

她决定为了保护后羿,再次回到月宫。

嫦娥回到月宫后,玉帝给了她一颗不死之药,让她永远生活在月宫中。

于是,嫦娥成为了月宫的仙女,每当月圆之时,人们都能够看到她在月亮上的身影。

嫦娥奔月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法被束缚的。

嫦娥奔月故事简介

嫦娥奔月故事简介

嫦娥奔月故事简介
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名叫嫦娥的美丽女子,她的丈夫名叫后羿,是一位英俊而勇敢的射手。

他们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天上的十个太阳同时出现,这使得大地干旱,百姓们生活艰难。

后羿决定去天上射下九个太阳,拯救大地。

在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的时候,他得到了王母娘娘的赏赐,那就是长生不老的仙丹。

后羿并没有急着食用仙丹,而是将它交给了他的妻子嫦娥保存。

可是,有一天,一个名叫严君的小贼偷偷溜进了他们的家,企图偷走仙丹。

嫦娥知道后,便将仙丹吞下肚子,这样就保住了仙丹,但是她也因此飞升到了月宫。

在月宫里,嫦娥过着快乐的生活,她每天都能看到地球上的一切。

然而,她心里却始终牵挂着自己的丈夫后羿。

于是,她决定偷偷回到人间去看看自己的丈夫。

她找到了一种叫做月饼的食物,将其中的仙丹研磨成粉末,然后放进月饼里。

她将这些月饼送给了后羿,后羿吃下月饼后,便变得非常健康,精力充沛,人们也从此学会了吃月饼,以此来纪念嫦娥。

然而,王母娘娘发现了嫦娥的行为,便派遣了玉兔和吴刚来抓
捕她。

嫦娥只好返回月宫,与丈夫分隔两地。

后羿得知妻子的遭遇后,非常伤心,他每年都在中秋节这一天向月亮祈祷,希望能与妻子团聚。

从此以后,人们每年的中秋节都会吃月饼、赏月,以此纪念嫦娥奔月的故事。

这个古老的传说,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传承了数千年,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传统。

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教导了人们要忠贞不渝,珍惜眼前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嫦娥奔月计划简介嫦娥奔月计划简介第一版绕月探测工程简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

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

开展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的重大举措。

实现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

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第二版绕月探测工程计划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月球探测的第一期工程,即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该星将环绕月球运行,并将获得的探测数据资料传回地面。

该工程由探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

现已确定探月卫星主要利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运载火箭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场选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探测系统利用现有航天测控网,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开发。

具体计划是,“长征三号甲”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起飞,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实现星箭分离,卫星最后进入环绕月球南、北极的圆形轨道运行,并对月球进行探测,轨道距离月面的高度为200公里。

设计寿命为1年的“嫦娥一号”卫星,将携带立体相机、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太阳宇宙射线检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月球进行探测。

它在环月飞行执行任务期间,主要获取月面的三维影像,分析月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检测地月空间环境。

其中前3项是国外没有进行过的项目,第4项是我国首次获取8万公里以外的空间环境参数。

此外,美国曾对月球上的5种资源进行探测,我国将探测14种,其中重要的目标是月球上的氦—3资源。

氦—3是一种安全高效而又清洁无污染的重要燃料,据统计,月球上的氦—3可以满足人类1万年以上的供电需求。

月球土壤中的氦—3含量可达500万吨。

嫦娥工程是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工程,也是我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

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目前已经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产品研制和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系统的建设。

2007年年内择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高风险的工程,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为48%。

第三版绕月探测工程目标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将完成以下四大科学目标: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

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3、探测月壤特性。

探测并评估月球表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

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由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组成的绕月探测工程系统届时将实现以下五项工程目标:⊙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第四版绕月探测工程方案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

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4月发射。

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07年至2010年。

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

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化学与物理参数。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

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

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月球探测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5个科学目标:(1)探测区月貌与月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利用着陆器机器人携带的原位探测分析仪器,获取探测区形貌信息,实测月表选定区域的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分析探测区月质构造背景,为样品研究提供系统的区域背景资料,并建立起实验室数据与月表就位探测数据之间的联系,深化和扩展月球探测数据的研究。

探测区月貌与月质背景的调查与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包括:1)探测区的月表形貌探测与月质构造分析;2)探测区的月壤特性、结构与厚度以及月球岩石层浅部(1~3 km )的结构探测;3)探测区矿物化学组成的就位分析。

(2)月壤和月岩样品的采集并返回地面月球表面覆盖了一层月壤。

月壤包含了各种月球岩石和矿物碎屑,并记录了月表遭受撞击和太阳活动历史;月球岩石和矿物是研究月球资源、物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主要信息来源。

采集月壤剖面样品和月球岩石样品,对月表资源调查、月球物质组成、月球物理研究和月球表面过程及太阳活动历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月壤岩芯明岩样品的采集并返回地面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1)在区域形貌和月质学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着陆器上的钻孔采样装置钻取月壤岩芯;2)利用着陆器上的机械臂采集月岩/月壤样品;3)在现场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样装置选择采集月球样品;4) 着陆器和月球车都进行选择性采样,月球车可在更多区域选择采集多类型样品,最后送回返回舱。

(3)月壤与月岩样品的实验室系统研究与某些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评估月壤与月岩样品的实验室系统研究与某些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评估任务主要内容包括:1)对返回地球的月球样品,组织全国各相关领域的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如物质成分(岩石、矿物、化学组成、微量元素、同位素与年龄测定)、物理性质(力学、电学、光学、声学、磁学等)、材料科学、核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实验室分析研究;2)月球蕴含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进行重要资源利用前景的的评估,是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前导性工作,可以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人类未来月球基地建设进行必要的准备;根据月球蕴含资源的特征,测定月球样品中He-3、H 、钛铁矿等重要资源的含量,研究其赋存形式;3)开展He-3等太阳风粒子的吸附机理和钛铁矿富集成矿的成因机理研究;4)开展He-3 、H 等气体资源提取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4)月壤和月壳的形成与演化研究月壤的形成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研究大时间尺度太阳活动的窗口。

月球演化在31 亿年前基本停止,因此月表岩石和矿物的形成与演化可反映月壳早期发展历史;月球表面撞击坑的大小、分布、密度与年龄记录了小天体撞击月球的完整历史,是对比研究地球早期演化和灾变事件的最佳信息载体。

(5)月基空间环境和空间天气探测太阳活动是诱发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人类的航天等活动有重大影响。

在月球探测三期工程中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探测包括以下内容1)空间环境探测器记录宇宙线、太阳高能粒子和低能粒子的通量和能谱,分析与研究太阳活动和地月空间环境的变化;探测太阳风的成分与通量,为月壤成熟度和氦-3 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依据。

2)甚低频射电观测在月面安置由两个天线单元组成的甚低频干涉观测阵,长期进行太阳和行星际空间的成图和时变研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观测甚低频电磁辐射的长久设施。

当“绕、落、回”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

第五版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工程五大系统介绍卫星系统“嫦娥一号”卫星嫦娥1号探月卫星,选用的科学探测仪器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这些设备在中国都属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创。

运载火箭系统“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承担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任务的,是成功发射上百次,被授予“金牌火箭”称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根据设计,嫦娥1号的运行轨道近地点为200千米,远地点为51000千米,属于大椭圆轨道。

火箭必须精确地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才能准确完成预定探测任务。

为满足探月卫星的特殊要求,长征3号甲火箭控制系统增加了单机和线路备份,确保飞行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偏差,万无一失。

发射场系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嫦娥工程重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过20年的建设,已成为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将在我国“嫦娥工程”中承担重任,负责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号称“月城”的西昌被誉为“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发射场地选择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测控系统我国的航天测控网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测控通信系统将立足现有的“统一S波段(USB)”航天测控网和我国天文台的甚长基线射电干涉网(VLBI系统),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满足“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各飞行阶段的遥测、遥控、轨道测量和导航任务。

统一S波段(USB)航天测控网是指使用S波段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这里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是指利用公共射频信道,将航天器的跟踪测轨、遥测、遥控和天地通信等功能合成一体的无线电测控系统。

微波统一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各种信息先分別调制在不同频率的副载波上﹐然后相加共同调制到一个载波上发出;在接收端先对载波解调﹐然后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将各副载波分开:解调各副载信号使得到发送时的原始信息。

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一般由天线跟踪角测量系统、发射系统、接收系统、遥测终端、遥控终端、测距测速终端、时频终端、监控系统、远程监控或数据传输设备以及其它附属设备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