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合集下载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起始章。

长话短说,目标时间2025年左右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总投资成本150亿美元左右。

方案章。

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并发射月球轨道空间站,再以月球空间站为基本节点展开载人登月行动。

一,飞船部分。

完全基于神舟飞船平台研制月球轨道版本。

重16吨左右,轨道舱不变,返回舱加大防热底,但推进舱要大幅度加大,装更多燃料,以应对地月轨道长时间的运行需要。

二,火箭部分,完全基于YF100与YF77发动机研制,如果坐等500吨煤油机研制完成再进行,时间将来不及,也完全没必要,而经济预算更要大幅度超支。

长征5HA,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再捆绑4台3.35米助推器,起飞推力1440吨,第二级再接用目前版本长五的YF77低温主芯级,第三级照搬目前版本长五的YF75上面级了事,但运力必须达到能够将神舟飞船月球版本一箭直接射入月球轨道为止。

同样,这一火箭也可以用于发射“月宫空间实验室”,小型月面居住工作舱(6吨级,可以支援2人10天月面工作生活)与单独发射载人月球车。

长征5HB,同样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但学习德尔塔4H与猎鹰9H的路子搞CBC方案,这样3个CBC推力1440吨与长五HA相同,但5个CBC推力达2400吨,LEO运力达70吨左右,目标就是为了发射无人的登月舱到月球轨道与月宫空间实验室对接,并直接发射中型月面居住工作舱(10吨级,支持2人20天月面工作生活)到月球表面。

长征5HB由于发射时不载人,起飞级使用多达20台YF100也无妨。

而且现在还有特斯拉老板的猎鹰9H在前面进行技术开路,美国人搞成功我们照搬现成方案就是了。

月球空间实验室部分。

照搬目前的天宫实验室搞个月球版本的“月宫空间实验室”,但必须要有至少两个对接口。

一个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一个用于对接登月舱或者货运飞船。

之所以必须要搞月宫空间实验室,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有了月宫空间实验室后,可以大大放宽神舟飞船发射的时间限制。

中国的登月计划分几步

中国的登月计划分几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的登月计划分几步篇一:中国载人登月计划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第一步为“探”,包括“绕、落、回”小三步;第二步则为“登”,即实现人登上月球再回来;第三步为“驻”,就是要在月球上停留一段时间。

罗格透露,目前探月工程的二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项目正在向中央和国务院报批。

他预计,二期将在明年启动。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XX-20XX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XX-20XX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XX-20XX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篇二:中国首次登月计划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XX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

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

登月计划成功!中国首次登陆月球的壮举

登月计划成功!中国首次登陆月球的壮举

2023年,中国航天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中国成功实施了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的国家。

这一壮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了21世纪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登月计划是中国深空探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筹备和努力,中国航天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此次任务由一枚巨型火箭搭载着三名精选宇航员,于当地时间凌晨23时14分成功抵达月球表面。

随着舱门缓缓打开,中国宇航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成为了继美国宇航员之后登上月球的第二个国家的宇航员。

这次成功的登月壮举不仅仅是中国航天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迈出的坚实步伐,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全球航天探索的重要一员,中国在未来将继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为人类探索宇宙、探索未知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次成功的登月壮举也将进一步激励中国的科技人才,激发更多年轻人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向往。

中国的航天精神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扬光大,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

此次登月壮举也为全球航天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表明了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无尽渴望和勇气。

中国的成功,将为全人类在太空探索、科学研究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开拓出新的可能性和方向。

在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们向所有为中国航天事业付出辛勤努力的科研人员、工程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正是因为您们的不懈奋斗和顽强拼搏,才有了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壮举。

中国的首次成功登月,将永远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丰碑,为全球航天事业树立了嶙峋的丰碑。

中国将始终秉持着和平利用太空、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太空事业的繁荣和人类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具体情况)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具体情况)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具体情况)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目前,我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是:采用两枚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

其后,月面着陆器将下降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登上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在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将乘坐着陆器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并携带样品乘坐飞船返回地球。

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载人月球车等装备。

载人登月成功的有哪些国家成功登月的国家只有五个,分别是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印度。

美国:美国是第一个在1969年成功将人类送到月球表面的国家,先后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任务。

苏联:苏联是第一个在1966年成功将无人探测器送到月球表面的国家,之后还进行了3次无人探测任务。

中国:中国于20XX年成功地在月球表面实现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任务。

日本:日本于1990年代成功地向月球发射了“轨道探测器HALCA”的任务。

印度:印度于2019年成功地将“月船2号”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随后开展了“维克拉姆”着陆器的任务,但是由于未能成功着陆,因此称为半成功。

人类登月有何意义象征意义的价值的确载人登月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因为载人登月可以充分显示科学技术的领先和国家的强盛发达,如果成功会令国人倍感自豪、扬眉吐气,会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也是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最好宣言。

世界上目前只有美国这唯一的超级大国实现过,这一壮举对世界的影响力极其重大,其效果有目共睹,美国一跃成为世界最重要和最发达的国家。

这还只是象征方面的意义。

科学价值虽然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载人登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更多的是意识形态之争,并且因为科学目标不明确、耗资巨大引来很多质疑,但由此对科学技术到底有多大的促进,对人类文明进步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还真不好估计。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表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表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表2010年5月10日上午9时,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嫦娥”号月球探测器。

“嫦娥”号是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

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软着陆、月面自动巡视探测和返回地球。

嫦娥一号计划于2010年前后发射升空,实现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和月面自动巡视探测任务。

2012年12月24日23时30分左右飞行至近地点高度约4800公里处。

期间进行了交会对接;3次轨道交会对接;进行科学实验和载荷试验等。

将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升空进行为期3天的工作试验。

月球探测器是中国目前研制的空间飞行器中研制和发射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性能指标最优、研制周期最短的一种航天器。

是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国家。

预计可实现年往返30天左右的飞行能力;并将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交给中国人;首次月球采样返回活动从2008年开始至2020年完成;开展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后续重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研制新一代载人航天飞船总设计师周建平任嫦娥3号任务总设计师等重大技术突破和工程关键技术突破。

预计2020年左右发射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三号飞船、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并搭载2名飞行乘员,实现载人飞行首次任务目标,于2016年前后实施第一个货运任务。

首飞任务完成后将择机实施第二次(即与嫦娥四号发射交会对接);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载人登月和月球探测相关后续实验验证工作,逐步实现对月球及火星殖民探测和空间开展科学研究等目标。

中国载人飞船计划于2012年发射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至36个月之间进行多次太空轨道飞行,完成舱段转移等关键技术试验和飞行任务。

2018年6月29日17时06分我国天宫一号与神舟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探测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9年5月12日完成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返回地面的过程为发射时间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84年起,中国已成功进行了6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实现了3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发射技术的突破。

中国登月计划

中国登月计划

2024年嫦娥六号将再返月球2030年左右中国人要登月,中国探月工程“六战六捷”,“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回答了几个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吴伟仁院士表示,2024年,按计划,嫦娥六号将采样返回地球;2030年左右中国人应该可以把脚印放到月球上去了。

另外,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应该是在2030年前后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据吴伟仁院士介绍,未来在月球上也可以玩手机,但需要先建成月球联网,该网络包括地月空间、月球空间、地月空间和行星际空间。

据了解,我国目前正在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未来将承担起载人登月、火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

其中,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将把我国运载地月转移轨道发射能力提升至50吨,支撑月球开发活动。

按照吴院士的说法,这说明了我国登月计划已经定了。

目前是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中,看来目前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大推力发动机,以及太阳能蓄电池未来都可以在登月时用得上。

按现在的情况是万事俱备,但我觉得我国不慌不忙的是为了求一个稳字。

我国考虑的应该是登月以后,下一步如何建设科研站的事情了。

未来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领导打个电话。

然后来个自拍发个朋友圈,相信这一切都会实现,为中国科研人员点赞,加油。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初步方案公布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初步方案公布

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初步方案公布2024年,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初步方案正式公布,宣告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新的里程碑。

这是中国航天发展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

背景与目标2020年,中国成功完成了嫦娥五号任务,首次实现了从月球返回地球的动作,并带回了土壤样本。

这一重大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启动了载人登月计划,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初步方案于2024年公布,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目标是实现人类登月探测技术的全面突破与发展,并为人类未来深空探测和登陆火星等其他星球打下基础。

此次登月任务旨在通过载人探测,收集月球表面、月壳、月核等多方面的重要数据,为深入研究月球及其资源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准备在此次任务中测试和验证火箭、航天器、舱艇、着陆器等载人航天装备的关键技术,为今后更远的深空行动做好准备。

任务设计与要点登月任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轨道器、着陆器和返回器。

首先,发射一枚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将载人轨道器送入轨道,再由轨道器搭载着陆器进入月球绕轨飞行。

第二阶段,轨道器与着陆器分离,并由轨道器控制返回和着陆器的着陆。

最后,载人着陆器在月球表面进行一段时间的科学考察,采集样本,并在预定时间返回轨道器,然后返回地球。

在任务设计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力争实现载人登月技术的全面突破。

例如,航天员的生命保障技术、月面、空间太阳辐射防护技术和月面人居环境支持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改进。

此外,中国将大力发展和应用载人登月的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航天装备和空间探测。

重要意义与影响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公布,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争取在2025年左右实现“中国人踏上月球”的目标,将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从“追赶者”转变为“领跑者”,并有望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完成载人登月任务的国家。

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前哪一步了

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前哪一步了

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前哪一步了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前哪一步了?中国正式启动了载人月球探测登月阶段任务,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的首次登陆月球。

这次探测将引领月球科学考察和相关技术试验,并突破关键技术,实现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任务。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并建设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这标志着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成为了拥有独立自主技术的载人月球探测国家。

中国探月工程发展史1991年 1991年,我国航天专家提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8年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2004年 2004年,绕月探测工程批准立项。

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同时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XX年 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发射成功。

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进入月球轨道。

11月26日9时40分许,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从月球轨道传回。

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发布。

20XX年 20XX年11月12日,由嫦娥一号拍摄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是当时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XX年 20XX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10月29日,嫦娥二号卫星圆满完成对月球虹湾区成像任务。

20XX年 20XX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2月14日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着陆区”)。

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XX年截至20XX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已在月面顺利工作三周年,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的最长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培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25日,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南京演讲。

期间,他表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凭借“阿波罗”计划率先登上月球。

时隔半个世纪,为什么中国还一定要登月?叶培建表示:“联合国月球公约上说:…月球是全人类的‟,这很好,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谁开发谁利用‟。

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今天不去,将来想去都去不了,所以在能去的时候一定要去,所以中国一定要去。


叶培建表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前4个载人飞船是无人的,“神五”时杨利伟上天,实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梦想,虽然比“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晚了几十年,但两个不是一个数量级。

加加林只飞了一个小时,是伞降;杨利伟飞了一天,是软着陆,返回舱已达到“容3个人7天往返”标准。

加加林落地偏差达400公里;杨利伟落地时,落在中国内蒙古,当时设计“100乘以90公里着陆”都算准确着陆,但最终落地偏差只有10公里,后来“神六”、“神七”落地误差只有1公里,3条飞船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全部任务。

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叶培建说:“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最近几天,我们就会打…神八‟,打上去以后,…神八‟和…天宫一号‟要实现远程交会对接,对接后,组合体会在太空运行12天,科学家要进行动力学、姿态控制等验证。

…天宫一号‟里面没人,但是按照有人生活来设置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指标都要进行检测,为解决将来人进去的问题。

二体对接后,还要再分开,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主要是为了掌握实践经验,最后实现2次无人交会对接后,将实现有人交会对接任务,验证组合体飞行、人能在其中生存等问题。


“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先向太空打出核心舱段,再打很多舱口与其对接,用太阳翼进行发电。

2020年,中国将建立60吨级的空间站,并且,不需要宇航员那样严格的身体条件,只要有基本身体条件就可以去,有钱大佬突发奇想上天空转转,也可以去。

好像到2020年,天上只有中国的空间站,美国的、国际的都没了。

这是因为,到时候,现有的空间站寿命到了,新兴国家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中国的。

”叶培建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