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及答案)(1)解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含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因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堞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1688年政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与哪位人物进行技术革新有关?“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指出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历史事件。

2.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改编自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根据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全球化的表现。

2.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曾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及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

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三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当时,最先为此实践的是哪两个国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大多数专家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历史复习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改变不过是四十年代英国革命的完成。

显然,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是他们之间尖锐斗争的产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图采用和平的手段和合法的形式把王权改造成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改变后,英国的资产阶级专政稳定下来,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一百年间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庄建镶《评英国1688年政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王权的妥协》材料二: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

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因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纺织工业、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堞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有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1688年政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与哪位人物进行技术革新有关?“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指出标志着铁路时代开始的历史事件。

2.近代化国家崛起与发展的因素值得借鉴。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它的殖民地遍及东、西半球,有“日不落国”之称。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创新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灵魂。

资产阶级思想的出现是思想创新,社会体制变革是政治创新,生产关系变革是经济创新,发明创造涌现是科技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思想创新)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上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并且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它”指的是哪一思想运动?(政治创新)材料三: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的分割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力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四: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和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敌人;英国新兴贵族并未因革命是丧失权利,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哪三个事件。

(4)美法两国“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文件宣扬的共同的思想”是什么?这“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的爆发”表明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

(科技创新)材料五: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大国崛起》解说词(6)材料五中所说的“崭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材料六:(7)图1的改进者是谁?图1与图2存在着怎样的关系?(8)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部编版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

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航海家们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们远渡重洋,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寻找黄金,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因此,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

——摘编自程佩璇《近代西欧国家现代化与文艺复兴之关系探析》(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的理解。

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的四位航海家及其探寻新航路的重大成果?(2)根据材料,简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图二:(3)图中所示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贸易被称为“_________”(4)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也开始从事贩买非洲______活动。

从17世纪下半叶起,它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帝国3.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曾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

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

这个在世界上,它是第一个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训练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材料分析题解题训练附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保证“体人民”掌权,当时雅典设立的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是什么?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雅典的民主政治对后世有何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法典对今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君权)在英国《权利法案》中的突出体现。

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推动欧洲步入近代社会。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说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

从达·芬奇个人角度,谈谈其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从活动区域方面,概括人类交往的发展趋势。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战前英国输入中国鸦片一览表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材料3:(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上道光帝书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数量急剧增加。

(2)材料2上谁的上书?上书者主张什么?答:林则徐的上书,他主张严禁鸦片。

(3)综合材料2、3说明上述问题给中国造成的最主要危害是哪两方面?答: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吸食鸦片者的体质受到严重摧残。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

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作法兰西,另一个叫作英吉利。

——――雨果(法)材料2:以下是英国侵略军头目额尔金所作的声明:“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此举足以使中国及其皇帝产生极大的震动”―――雨果(法)请回答:(1)材料1中提到的两个强盗是谁?夏宫指的是什么?答:法国、英国、圆明园。

(2)雨果为什么认为这两个强盗将来要交付审判?材料2“最为可行”一说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答::因为这两个强盗不仅抢劫了财物,而且把圆明园付之一炬,这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是对中国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其真实目的是用极其险恶野蛮发手段迫使中国就范任其宰割。

(3)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一核感受?答:西方列强是一伙地道的强盗魔鬼,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

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自欺欺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及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法庭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分析材料一中庄园法庭的档案记录,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庄园法庭的信息?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什么?反映此时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三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所发生的事情,尽管进程缓慢,但权力逐渐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城市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封建领主们却越来越贫穷。

后者总是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于是只好不断地出让行政权力来换取现金。

城市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愿意收留那些逃难的农奴,这些人只要在当地住满几年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并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

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4)根据材料四,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请用图示法画出此活动的路线图。

材料四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

(4)根据材料四,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材料五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根据材料五,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一战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通过探究英国的兴衰史,你有什么感想?3.材料一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

新兴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

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封建统治相对薄弱的意大利悄然兴起。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

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1)材料一所说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先驱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谁在这一时期创作了30多部戏剧,请列举他的一部代表作?(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葡萄牙航海家谁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产生了怎样的世界历史影响?(4)材料一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三的新航路开辟有何共同影响?4.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阐述了什么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美国人设计出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材料二: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春,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它是为法国的一位伟人而作,这位伟人带领法国人民击败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民主共和……很快贝多芬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这位伟人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百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位伟人是谁?促使贝多芬由“把他视为英雄”到大骂他为“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分析贝多芬具有什么思想?材料三:每年10月或11月,英国国会有一个开幕仪式。

开幕式在上议院举行,待英女王在皇位上落座后,一位被称为“黑杖礼仪官”的绅士,要手持一根顶端镶着金色狮头的黑色木棍(代表女王授权),到下议院去请议员们到上议院来聆听女王宣读治国方略。

当他郑重其事地一步步地即将迈进下议院大门的一瞬间,议事厅大门“哐当”一声合拢。

“黑杖”被关在了门外。

此后,“黑杖”被获准进入下议院,但按照“祖上的规矩”,他不能越过一条白线……这样的仪式每年一次,不知重复了多少年……——改编自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黑杖”被关在门外的寓意是什么?据此回答,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材料四:(4)填出字母A、B处对应年代发生的事件。

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并指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运动兴起于意大利并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它的实质并不是复古,而是新文化的思想创新。

其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肯定现实生活。

这次运动在文学、艺术、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大批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巨人……材料二: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14~15世纪,欧洲各国君主为了强化王权,积极扩张……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的两条线路的海上探险。

材料三:材料四: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伟大航海家是谁?(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的影响是什么?最早的殖民国家有哪些?(4)根据材料四概括殖民扩张的影响是什么?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

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贸易,时间长达三四百年。

材料二: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1)材料一图片四新航路开辟中,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谁?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2)材料一图片五示意图是什么路线示意图?中程运输的货物是什么?(3)根据材料一,分析美洲当地劳动力锐减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

7.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生长,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变化。

材料二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

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英国变成了“世界工厂”。

同时,英国成为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在利物浦市,这里的商业发达,堪称繁华富足,可是工人们只能生活在航脏的环境中。

全市人口中有五分之一,居住在狭窄、阴暗、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里。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

——《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简述它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所具备的条件。

8.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史进行探究,初步把它分为三个阶段,请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阶段:封建社会瓦解,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时间:15~16世纪。

第二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时间:17~18世纪。

这一时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