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区别

合集下载

有氧铜和无氧铜的使用性能区别在哪里

有氧铜和无氧铜的使用性能区别在哪里

有氧铜和无氧铜的使用性能区别在哪里
来源:特种电缆
一无氧铜是上引法生产的,含氧量小于200PPM,好的上引法生产的一般在100个PPM左右,如果是国内设备如海军的一般也在在0.12mm以上比较好拉,如果国外奥托昆普或尼霍夫的设备生产的可以拉到0.02mm,低氧铜是连铸造加钆工艺生产,现在多为美加南线公司的SCR生产的,含氧量小于400PPM,质量稳定,0.08以上比较好拉。

低氧铜不好拉应该是用的再生铜,在广东大家叫低氧铜,其实和南线生产的低氧铜杆是两个概念,这种再生铜是废未经提纯回炉冶炼的(有上引法,也有热连钆法),电阻不达标、杂质多不好拉,一般只能拉到0.14mm。

其实最好用的就是南线生产的低氧铜,质量稳定,电阻合格,拉线稳定。

上引法无氧铜含氧低,适合用于透明线,拉极细线最好用国外上引法设备的。

铜线氧化是生产工艺问题,我可以把再生铜线做得比别人无氧铜线抗氧化性能还好,当然材质也是有区别的,含氧量越高越容易氧化,而且是扩散性的,关键是看各个厂家用什么样工艺来控制它。

二看电阻率(国标0.017241Ω.mm2/m)
无氧铜:电阻率0.0165左右
低氧铜:电阻率0.0168左右再生铜:电阻率0.0185以上。

各厂家各批次相无氧铜和低氧铜,主要还是铜中间氧含量多少的问题,最实际的做法就是测电阻,无氧铜的电阻比低氧铜的低。

新型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

新型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

新型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导语:低氧铜杆是一种高纯度的铜材料,具有很强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电力、电力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新型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

一、低氧铜杆的原材料准备低氧铜杆的主要成分是纯度高达99.95%以上的电解铜。

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烘干等步骤,确保原材料的表面干净,无任何杂质。

二、铸造将经过预处理的铜材料放入熔炉中熔化,熔化温度在1080℃到1100℃之间。

在熔化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如镍和硅,以提高铜杆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熔炼完毕后,将熔融的铜液倒入铸型中,冷却成型。

三、锭坯加工冷却成型后的铜锭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包括锯切、研磨和拉拔等步骤。

首先,将铜锭坯锯切成一定长度的小块,然后进行研磨,去除表面的氧化皮;接下来进行拉拔,将铜坯逐渐拉薄、拉长,直至达到所需的直径和长度。

四、退火处理拉拔完毕后的铜杆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铜杆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退火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常用的退火温度在300℃到500℃之间。

退火处理后,铜杆的结构更加均匀,内部晶界得到改善。

五、表面处理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低氧铜杆,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通常采用镀锡、镀银、镀金等方法,通过在铜杆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氧化和腐蚀。

六、检验和包装完成表面处理后,对铜杆进行全面的检验,检查尺寸、形态、化学成分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铜杆将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方法包括用塑料薄膜包覆、用塑料管套等方式,以便储存和运输。

结语:以上是新型低氧铜杆的生产工艺介绍,通过合理的原料准备、铸造、锭坯加工、退火处理、表面处理和检验包装等工艺步骤,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低氧铜杆,满足各种领域的需求。

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氧铜杆的质量和性能。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性能的区别专业帮扶“2021年专项整治”全员能力提升服务导读:由于生产铜杆的两者的工艺不同,所生产的铜杆中的含氧量及外观就不同。

上引生产的铜杆,工艺得当氧含量在10ppm以下,叫无氧铜杆;连铸连铸生产的铜杆是在保护条件下的热轧,氧含量在200-500ppm范围内,但有时也高达700ppm以上,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生产的铜外表光亮,低氧铜杆,有时也叫光杆。

铜杆是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料,生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连铸连轧法和上引连铸法。

连铸连轧低氧铜杆的生产方法较多,其特点是金属在竖炉中融化后,铜液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从浇管进入封闭的模腔内,采用较大的冷却强度进行冷却,形成铸坯,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生产的低氧铜杆为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含氧量一般为200~400ppm之间。

无氧铜杆国内基本全部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金属在感应电炉中融化后通过石墨模进行上引连续铸造,之后进行冷轧或冷加工,生产的无氧铜杆为铸造组织,含氧量一般在20ppm以下。

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所以在组织结构、氧含量分布、杂质的形式及分布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别。

一、拉制性能铜杆的拉制性能跟很多因素有关,如杂质的含量、氧含量及分布、工艺控制等。

下面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对铜杆的拉制性能进行分析。

1.熔化方式对S等杂质的影响连铸连轧生产铜杆主要是通过气体的燃烧使铜杆熔化,在燃烧的过程中,通过氧化和挥发作用,可一定程度减少部分杂质进入铜液,因此连铸连轧法对原料要求相对低一些。

上引连铸生产无氧铜杆,由于是用感应电炉熔化,电解铜表面的“铜绿”“铜豆”基本都熔入到铜液中。

其中熔入的S对无氧铜杆塑性影响极大,会增加拉丝断线率。

2.铸造过程中杂质的进入在生产过程中,连铸连轧工艺需通过保温炉、溜槽、中间包转运铜液,相对容易造成耐火材料的剥落,在轧制过程中需要通过轧辊,造成铁质的脱落,会给铜杆造成外部夹杂。

而热轧中皮上和皮下氧化物的轧入,会给低氧杆的拉丝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什么电线电缆导体偏爱低氧铜杆

为什么电线电缆导体偏爱低氧铜杆

为什么电线电缆导体偏爱低氧铜杆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电线电缆导体行业对低氧铜杆偏爱有加?想必很多人都在平时的生产或者销售的过程中遭遇诸如此类的问题。

希望通过此文能简明扼要的向大家说明这些问题。

一、简要说明表1是从国家标准——《GB/T 3952-2008 电工用铜线坯》中摘取的2号铜线坯主要性能参数,T2表示2号低氧铜,TU2表示2号无氧铜,从标准中可以看出,国家标准对两种铜线坯的参数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说对于电工用铜线坯,两者都是一样的。

公司目前生产的FRHC铜杆(火法精炼高导铜杆)属于T2号铜线坯,各项性能都优于国际标准。

人们之所以会提到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的概念,主要是因为两种铜杆的生产工艺不同。

表1 铜线坯主要性能参数表二、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的主要区别1.氧含量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当然还是氧含量,无氧铜杆的氧含量在20ppm(ppm是英文parts permillion的缩写,表示百万分之几),低氧铜杆氧含量在20~200ppm。

2.工艺装备不同无氧铜杆大多采用上引法,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电炉、上引机、结晶模等;而低氧铜杆采用连铸连轧法,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精炼炉、铸机、轧机等。

3.金相组织不同无氧铜杆内部晶粒较粗;低氧铜杆晶粒较细。

4.拉丝退火不同无氧铜杆比较硬,拉丝放线时噪声大,尖锐刺耳,退火温度高一些。

低氧铜杆韧性好,柔软些,拉丝更易,拉丝放线时噪声小。

三、使用性能无论是无氧铜杆还是低氧铜杆,都可以在电线电缆行业作为铜线坯使用。

经过拉丝后,得到各种规格的单线,再根据要求制取相应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低氧铜杆广泛用于电线电缆行业,无氧铜杆较多用于拉0.1mm以下的细线,如漆包线的导体线芯。

低氧铜和无氧铜生产工艺

低氧铜和无氧铜生产工艺

低氧铜和无氧铜生产工艺
**《低氧铜和无氧铜生产工艺》**
嘿,你知道吗,铜可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呢!今天咱就来聊聊低氧铜和无氧铜的生产工艺。

先说说低氧铜。

生产低氧铜的时候,那可是有一套精细的流程。

原材料得精心挑选,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熔炼过程。

在熔炼中,温度的控制特别关键,得恰到好处,不能高也不能低,不然就达不到要求啦。

而且呀,还得加入一些特定的添加剂,来让铜的性能更好。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在给铜做一次精心的“梳妆打扮”,让它变得更优秀。

再讲讲无氧铜。

无氧铜的生产就更讲究啦!它需要在一个特别的环境中进行,要尽量避免氧气的进入。

这就像是给它打造了一个专属的“无氧小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每一个环节都得紧密配合,不能出一点差错。

从原料的处理到最后的成型,每一步都凝聚着工人师傅们的心血和汗水。

我觉得呀,不管是低氧铜还是无氧铜,它们的生产工艺都特别神奇,也特别重要。

这些工艺让铜有了各种各样的用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区别

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区别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由于制造方法的不同,致使存在差别,具有各自的特点。

1)关于氧的吸入和脱去以及它的存在状态生产铜杆的阴极铜的含氧量一般在10—50ppm,在常温下氧在铜中的固溶度约2ppm。

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因此氧的进入是在铜的液态下吸入的,而上引法无氧铜杆则相反,氧在液态铜下保持相当时间后,被还原而脱去,通常这种杆的含氧量都在10—50ppm以下,最低可达1-2ppm,从组织上看,低氧铜中的氧,以氧化铜状态,存在于晶粒边界附近,这对低氧铜杆而言可以说是常见的但对无氧铜杆则很少见。

氧化铜以夹杂形式在晶界出现对材料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无氧铜中的氧很低,所以这种铜的组织是均匀的单相组织对韧性有利。

在无氧铜杆中的多孔性是不常见的,而在低氧铜杆中则是常见的一种缺陷。

2)热轧组织和铸造组织的区别低氧铜杆由于经过热轧,所以其组织属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在8mm的杆时已有再结晶的形式出现,而无氧铜杆属铸造组织,晶粒粗大,这是为什么,无氧铜的再结晶温度较高,需要较高退火温度的固有原因。

这是因为,再结晶发生在晶粒边界附近,无氧铜杆组织晶粒粗大,晶粒尺寸甚至能达几个毫米,因而晶粒边界少,即使通过拉制变形,但晶粒边界相对低氧铜杆还是较少,所以需要较高的退火功率。

对无氧铜成功的退火要求是:由杆经拉制,但尚未铸造组织的线时的第一次退火,其退火功率应比同样情况的低氧铜高10——15%。

经继续拉制,在以后阶段的退火功率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和对低氧铜和无氧铜切实区别执行不同的退火工艺,以保证在制品和成品导线的柔软性。

3)夹杂,氧含量波动,表面氧化物和可能存在的热轧缺陷的差别无氧铜杆的可拉性在所有线径里与低氧铜杆相比都是优越的,除上述组织原因外,无氧铜杆夹杂少,含氧量稳定,无热轧可能产生的缺陷,杆表氧化物厚度可达≤15A。

在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如果工艺不稳定,对氧监控不严,含氧量不稳定将直接影响杆的性能。

利用紫杂铜生产低氧铜杆的工艺与设备探究

利用紫杂铜生产低氧铜杆的工艺与设备探究

利用紫杂铜生产低氧铜杆的工艺与设备探究摘要:低氧铜杆可以经过拉丝加工后制备不同规格的铜线芯,进而生产电线和电缆产品。

随着国家的工业和信息不断发展,铜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作为铜资源消费大国和存储不足的困境,利用紫杂铜生产低氧铜杆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本文结合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对工艺和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以便更好的促进该工艺推广应用。

关键词:紫杂铜连铸连扎低氧铜杆1引言一般而言,铜杆是公称直径为8-25mm的实心铜杆,含铜量不低于99.99%,主要用于生产电线电缆。

铜杆经过拉丝处理,可以制备成不同尺寸的铜线芯,然后再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表层涂覆,进而生产各类电线电缆产品。

通过紫杂铜再生的铜杆,产量较大,主要用于生产规格较大的产品,但对于质量要求较高,规格小的电磁线生产方面则较少。

尽管通过紫杂铜生产的铜杆杂质中含量较高,但可以满足相关需求。

2无氧铜杆与低氧铜杆的特点按照材料中的含氧量不同,铜杆分为无氧铜杆和低氧铜杆。

其性能存在差别,具体性能如下:(1)含氧量,无氧铜杆中的氧含量为20*10-6,低氧铜杆中的氧含量为100*10-6左右。

(2)工艺装备,对于无氧铜杆加工,主要采取引法工艺,主要设备为上引机;对于低氧铜杆加工,主要采取连铸连轧法,主要设备为铸机和轧机。

(3)金相结构,无氧铜杆内的金相组织为粗晶粒;低氧铜杆内的金相组织为细晶粒。

(4)拉丝退火,无氧铜杆材质强度高,拉丝防线时的噪音较大,拉丝退火温度较高;低氧铜杆材质韧性好,拉丝防线时的噪音较小,中间退火次数少。

3生产原料与典型设备按照再生铜的来源不同,再生铜资源主要分为两种:铜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资源(新资源)、各类工业含铜产品和配件中的铜制品(废旧资源)。

世界范围内,以废旧铜为原料回收的阴极铜已占到全世界阴极铜的30%。

在许多发达国家,国家的铜资源消耗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再生铜熔炼,美国再生铜的消耗量占到全国铜资源消耗量的48%,而在日本,此比例更是达到99%,基本上所有的需求都来自于再生铜。

为什么越来越多缆企采用无氧铜杆作为原材料

为什么越来越多缆企采用无氧铜杆作为原材料

为什么越来越多缆企采用无氧铜杆作为原材料?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缆企业倾向于采用无氧铜杆作为制作电缆的原材料。

与普通铜杆相比,无氧铜杆在性能上有哪些优势呢?“相较普通铜杆,无氧铜杆拥有更优异的延展性和更高的导电率,是电线电缆、电工电气行业的最理想原材料。

”一位资深无氧铜杆制造商这样表示。

只有氧含量在20ppm以下的铜杆才能称为无氧铜杆。

因无氧铜杆的电阻率和加工性能都要强于普通铜杆,所以重视质量的厂家会更愿意使用无氧铜杆做原材料。

与无氧铜杆相比,普通铜杆有着难以拉制低于0.5mm以下细丝的缺点,所以无氧铜杆尤其受到漆包线等细线制造厂家的欢迎。

根据铜杆含氧量的高低,铜杆的特性是不同的。

普通铜杆中往往有相当部分的氧化铜杂质,会对材料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品质优良的无氧铜杆中几乎没有杂质的存在,具有优良的韧性。

而且,优良的无氧铜杆组织均匀、晶体粗大,不但克服了普通铜杆中最常见的多孔性缺陷,还拥有着在所有线径里最为优越的可拉性。

相较于普通铜杆,无氧铜杆具有纯度高、含氧量低、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好等优良特性,且外观光洁,表面圆整,无毛刺、裂纹、起皮及夹杂缺陷,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那么,拥有如此优异性能的无氧铜杆是否意味着高昂的价格呢?业内人士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一方面目前国内制作无氧铜杆主要采用的是上引法,这种主流工艺本身就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材率高、成本低、投资少等优点,所以无氧铜杆的价格相较普通铜杆的价格不会高出太多;另一方面无氧铜制作工艺历经近20年的发展,操作方法和工艺等均有诸多改进,如在上引法生产程序中增加精炼工序,利用上引法工频炉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铜线,免除了额外的加工费和运输费。

凭借完善的技术工艺和生产流程,一家成熟的无氧铜杆制造完全可以让无氧铜杆与普通铜杆的成本相差无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低氧铜杆T1:含氧量为450PPM以下为合格。无氧铜杆TU1:含氧量为10PPM以下为合格。
(3)低氧铜杆T2:含氧量为500PPM以下为合格。无氧铜杆TU2:含氧量为10PPM以下为合格。
(4)无氧铜杆实际的含氧量一般在4~7PPM,低氧铜杆的含氧量最少在300PPM以上。
2.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因是铜线坯,标准要求较低,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都能达到。
因高纯电解铜和2#电解铜市场上很少,一般都用1#电解铜为原料,所以一般低氧铜杆的牌号为:T2R。
2.无氧铜杆:
(1)无氧铜杆的牌号有二种,TU1、TU2。
ATU1:用高纯电解铜为原料生产的无氧铜杆。
BTU2:用1#电解铜生产的无氧铜杆。一般的无氧铜杆都是1#电解铜生产的,所以牌号为TU2。
(2)无氧铜杆又分为软和硬二种状态,软状态的代号为R,硬状态的代号为Y。
一、牌号比较:
1.低氧铜杆:低氧铜杆的牌号有三种,T1、T2、T3,低氧铜杆都为热轧,所以为软杆,生产的低氧铜杆。
(2)T2:用1#电解铜为原料(含铜量大于99.95%)生产的低氧铜杆。
(3)T3:用2#电解铜为原料(含铜量大于99.90%)生产的低氧铜杆。
A.软状态:直接从上引机组生产出的铸杆或经过退火的铜杆。牌号为:TU2R。
B.硬状态:上引机组生产出的铸杆,经过进一步机械加工的铜杆。牌号为:TU2Y。
二、性能比较:
根据标准规定,铜杆性能分为:化学成分、尺寸及允许偏差、力学性能、扭转性能、电性能、表面质量六个方面。
1.化学成分:
(1)低氧铜杆T1、T2与无氧铜杆TU1、TU2的化学成分除含氧量不同外,其它都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