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无氧铜是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熔体用煅烧木炭覆盖,熔炼、铸造在密封条件下生产的含氧量在3010-6以下的紫铜。

纯铜:就是含铜量最高的铜,普通纯铜是铜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99、7%,杂质量极少的含氧铜,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主要牌号有T

1、T

2、T3。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用途:纯铜:T1和T2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元器件,如导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航空工业多用T2。T3主要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如制作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各种导管等;也用于不太重要的导电元件。

无氧铜:主要用于电真空仪器仪表用零件。广泛用于汇流排、导电条、波导管、同轴电缆、真空密封件、真空管、晶体管的部件等。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化学成分对照:牌号

Cu+AgPAgBiSbAsFeNiPbSnSZnO杂质总和纯铜T1

99、9

50、001--0、00

10、00

20、00

20、00

50、00

20、00

30、00

20、00

50、00

50、0

20、05T2

99、90----0、00

10、00

20、00

20、005--0、005--0、005----0、1T3

99、70----0、002--------0、01--------0、3无氧铜TUO 99、9

90、000

30、002

50、000

10、000

40、000

10、00

10、00

30、000

20、001

50、001

50、000

10、01Se:0、0003 Te:0、0002 Mn:0、0005 Cd:0、0001TU1 99、9

70、002--0、00

10、00

20、00

20、00

40、00

20、00

30、00

20、00

40、00

30、00

20、03TU2

99、9

70、002--0、00

20、00

20、00

40、00

20、00

40、00

20、00

40、00

30、00

30、05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热性能对照:熔点熔化潜热沸点比热容热导率纯铜T110

84、5℃2

12、5kJ/kg2350-2600℃385-420J/(kgK)--T21065-10

82、5℃--T31065-1082℃>>----C110001083℃205、

4kJ/kg20℃时,385J/(kgK)20℃时,388W/(mK))C125001085℃--20℃时,377W/(mK)无氧铜1802、5-1083℃----20℃

时,391W/(m℃)20℃时, (kg℃)无氧铜和紫铜的质量特性区别:(1)无氧铜的质量特性:无氧铜20℃,凝固时的收缩率为4、92%,密度为8、94g/cm3

(2)紫铜的质量特性:20℃时,

99、999%加工纯铜的密度为8958kg/m3,铸态电解精铜的密度为8300~8700kg/m3(可取平均值8500kg/m3),铸态无气体的电解精铜的密度为8850~8930kg/m3(可取平均值8920kg/m3),C11000与C12500的密度为8890kg/m3。无氧铜和紫铜的磁性区别:(1)无氧铜的磁性:无氧铜为抗磁性,室温磁化率为-0、08510-6。

(2)紫铜的磁性:紫铜为抗磁性物质,室温磁化率为-0、08510-6,温度对其磁化率的影响不大。铁磁性杂质(特别是铁)若在铜中呈不溶状态,则使铜显铁磁性。无氧铜和紫铜的工艺性能区别:

(1)无氧铜的工艺性能:

①无氧铜的熔炼与铸造工艺性能:无氧铜主要使用工频有芯感应电炉熔炼。为保证无氧铜质量,要做到“精料密封”,即:原料选用含w(Cu)>

99、97%及w(Zn)<0、003%的电解铜,熔炼时必须注意减少气体的来源,并使用经煅烧处理的木炭覆盖,也可添加微量磷作脱氧剂。采用氮气保护或宴会覆盖下的半连续铸造工艺浇注铸锭。铸造温度为1150-1180℃。

②无氧铜的成型工艺性能:无氧铜的冷热加工性能均极好,可以拉伸、压延、挤压、弯曲、冲压、剪切、旋压、镦锻、旋锻、锻造、螺纹压制、滚花、缠绕,可锻性极好为锻造黄铜的65%。热加工温度在800-900℃进行。

③无氧铜的焊接工艺性能:易于进行熔焊、软钎焊、硬钎焊、气体保护钨弧焊、气体保护金属弧焊,其氧燃料气焊的性能良好,不推荐保护金属弧焊和大多数电阻焊方法。

④无氧铜的切削加工与磨削性工艺性能:无氧铜的切削加工性为易切削黄铜HPb63-3的20%。

(2)紫铜的工艺性能:

①紫铜的熔炼与铸造工艺性能:采用反射炉熔或工频有芯感应炉熔炼;采用铜模或铁模浇铸,熔炼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气体来源,并使用经煅烧过的木炭作熔剂,也可用磷作脱氧剂。浇铸过程在氮气保护或覆盖烟灰下进行,建议铸造温度为1150-1230℃,线收缩率为2、1%

②紫铜的成型工艺性能:有极好的冷、热加工性能,能用各种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如拉伸、压延、深冲、弯曲、精压和旋压等。热加工时应控制加热介质气氛,使呈微氧化性。热加工温度为800-950℃。

③紫铜的焊接工艺性能:易于锡焊、铜焊,也能进行气体保护焊、闪光焊、电子束焊和气焊,但不宜进行接触点对焊和埋弧焊。

④紫铜的切削加工与磨削性工艺性能:紫铜的切削加工性为20%。

无氧铜和紫铜的区别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来说下无氧铜和有氧铜的区别?

1、无氧铜是上引法生产的,含氧量小于200PPM,好的上引法生产的一般在100个PPM左右,如果是国内设备如海军的一般也在在0、12mm以上比较好拉,如果国外奥托昆普或尼霍夫的设备生产的可以拉到0、02mm,低氧铜是连铸造加钆工艺生产,现在多为美加南线公司的SCR生产的,含氧量小于400PPM,质量稳定,0、08以上比较好拉。

2、低氧铜不好拉应该是用的再生铜,在广东大家叫低氧铜,其实和南线生产的低氧铜杆是两个概念,这种再生铜是废未经提纯回炉冶炼的(有上引法,也有热连钆法),电阻不达标、杂质多不好拉,一般只能拉到0、14mm。其实最好用的就是南线生产的低氧铜,质量稳定,电阻合格,拉线稳定。

3、上引法无氧铜含氧低,适合用于透明线,拉极细线最好用国外上引法设备的。铜线氧化是生产工艺问题,我可以把再生铜线做得比别人无氧铜线抗氧化性能还好,当然材质也是有区别的,含氧量越高越容易氧化,而且是扩散性的,关键是看各个厂家用什么样工艺来控制它。

4、有氧铜和无氧铜的电阻率区别:

国标0、Ω、mm2/m

无氧铜:电阻率0、0165左右

低氧铜:电阻率0、0168左右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无氧铜是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熔体用煅烧木炭覆盖,熔炼、铸造在密封条件下生产的含氧量在3010-6以下的紫铜。 纯铜:就是含铜量最高的铜,普通纯铜是铜的质量分数不低于 99、7%,杂质量极少的含氧铜,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主要牌号有T 1、T 2、T3。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用途:纯铜:T1和T2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元器件,如导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航空工业多用T2。T3主要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如制作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各种导管等;也用于不太重要的导电元件。 无氧铜:主要用于电真空仪器仪表用零件。广泛用于汇流排、导电条、波导管、同轴电缆、真空密封件、真空管、晶体管的部件等。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化学成分对照:牌号 Cu+AgPAgBiSbAsFeNiPbSnSZnO杂质总和纯铜T1 99、9

50、001--0、00 10、00 20、00 20、00 50、00 20、00 30、00 20、00 50、00 50、0 20、05T2 99、90----0、00 10、00 20、00 20、005--0、005--0、005----0、1T3 99、70----0、002--------0、01--------0、3无氧铜TUO 99、9 90、000 30、002 50、000 10、000 40、000

10、00 10、00 30、000 20、001 50、001 50、000 10、01Se:0、0003 Te:0、0002 Mn:0、0005 Cd:0、0001TU1 99、9 70、002--0、00 10、00 20、00 20、00 40、00 20、00 30、00 20、00 40、00 30、00 20、03TU2 99、9 70、002--0、00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 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

无氧铜芯的优缺点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2063254.html, 无氧铜芯的优缺点分析 1.导体采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无氧铜,高精度的无氧铜同时也满足国标要求,柔软性好,电阻低,电力传输损耗小,长期使用寿命长,表面镀锡使铜材抗腐蚀性、抗氧化性能更加优良。 2.采用优质无卤低烟阻燃防火的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在满足绝缘电阻大,耐电压性好,耐击穿性能好外,满足无卤低烟环保性能要求,使用安全放心; 3.采用优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无氧铜作为外护套,是特殊用材决定了高机械强度,其次是电缆受外力压扁至原电缆直径2/3时,仍能保持载流面不变。 4.由于组成电缆的材料都是无机物(铜和氧化镁),无任何可助燃介质,电缆在接近铜的熔点温度仍能保持短时正常通电,防火性能优异,因而是消防系统及要求安全场所取代阻燃、耐火类电缆的趋势性产品品。 5.铜护套是由无缝铜管拉制而成,因而水份无任何途径可进入电缆内部,防水性能优异,是地铁、隧道等潮湿气较大的地下场所的理想选择。 6.电缆允许长期工作温度可达250℃,短时间或非常时期允许接近铜的熔点温度,远高于塑料类"高温电缆",是钢厂、铜厂、铝厂等有高温作业区的最佳选择。 7.产品经辐射后绝缘材料电阻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是核设施中理想的配线电缆。同时该电缆铜护套形成了一个自然而又最佳的屏蔽层,是计算机房、电力调度和控制室等关键场所的经济安全型产品. 8.和普通电缆相比,此类产品体积减少60%,重量减轻30%。因其耐腐蚀性强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决定了本产品具有寿命长的特点,其寿命在100年以上。 9.与相同截面的塑料电缆相比较,氧化镁电缆载流能力可以提高一个截面等级以上。同时能承受相当大的过载,其过载能力可达正常载流的100倍以上。 10.铜护套可提供良好的低接地电阻,起到接地作用而省去单独的接地线芯。

无氧铜材料介绍

关于无氧铜和无氧铜为基体的铜合金材料技术介绍 一、前言 上海大学钢铁冶金实验室近几年来承担完成六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脱氧和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以国际领先的水平率先生产无氧铜和无氧铜为基体的铜合金材料。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高中国铜基材料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由上海众鑫城建开发集团总公司、上海大学、专利自然人持股组建的有限公司上大众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积极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尽快实现高水平的规模化生产。此项专利技术和上大众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计划引起了相关行业和科技创新基金等的极大兴趣,关注并愿意追加投资,加速开发无氧铜和无氧铜为基体的铜合金材料。 二、基础研究的主要技术特点 连铸、凝固、电磁场在冶金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已完成项目有: a.现代电磁连铸技术理论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b.超导强磁场在共晶凝固中诱生增强纤维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c.无弯月面电磁连铸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d.交流悬浮电磁铸造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e.电磁场作用下,凝固生成复合工件的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f.水冷坩埚悬浮熔炼过程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 g.连铸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技术及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h.铝方坯在线自控电磁铸造的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i.超导强磁场作用下的金属凝固——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 j.高新材料制备技术—软接触结晶器电磁连铸技术研究——上海市重大

科技项目 k.液态金属中颗粒和纤维在电磁场中的分布及其应用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 l.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 三、应用专利技术进行工业性批量试验的结果 目前利用国内企业现有大生产装备,分别在上海、江苏、浙江的国有、合资或民企进行本项目有技术的试生产,生产直径为φ160、φ180的无氧铜坯20吨。技术质量水平经上海材料研究所机械工业检测中心、上海冶炼厂、上海中鑫铜管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大学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机构检测:氧含量为:0.0006~0.001%(6~10ppm) 氢含量为:0.0001~0.0003%(1~3ppm) 铜含量为:99.97%以上。达到了美国C101~C104材料的水平 另铸锭密度为:8.92~8.94g/cm3,铸态组织近乎为全等轴晶;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达到普通铜连铸经热挤压加工后的水平。 产业化试生产了供国家重粒子加速器中电源冷却系统的无氧铜空芯导线管外方内圆12×12×φ6×72000mm管,共计约2000kg以上,其导电率等指标超过了进口产品(芬兰奥托昆普)。 试生产了φ40×2.6的无氧铜磁控管样品,经日本松下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检测,含铜量达到99.988%,尺寸公差与力学性能均达到优等水平;高温真空下测出的气体排放总量为5.6mPa?m3 /g ,比日本产品低一倍以上(气体排放总量越少越好,日本以气体排放量来检测氧的含量),达到最先进水平;高温真空下热处理后的金相显微组织明显区别并优于日本产品。日本松下电子应用机器株式会社将本公司供应的无氧铜磁控管装在8台微波炉上,经检测全部合格。在日本本土增量供货130台磁控管进入装机试验阶段。另又供应了φ19.4×17.9,φ16.5×14.5进行疲劳寿命试验。 试生产了φ40×2.6的无氧铜磁控管样品,供格兰士公司进入了增量供货100台磁控管试验阶段。

无氧铜

无氧铜(OFC)——就是高纯度、含氧量和其它杂质都极少的铜,有更低的内阻,不易氧化,导电率较一般TPC铜材高出0.5%~2%,其纯度有所谓的4N、5N、6N、7N、8N铜,其实能真正达到4N(99.99%)铜就非常不错了,因为一般的仪器不容易测量出来,所以难以判断是几个N。按晶体结构分,还有多结晶铜、大结晶铜(LC-OFC)、单晶铜(OCC),都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电阻量,减少晶越效应。但价格不菲,普通消费者鲜有问津。 无氧铜中氧标准物质及制备方法。 无氧铜纯度高、有板材、圆棒、原厂保质书本公司经营TU2价格、铅黄铜,纯铜,模具钢,质量保证,欢迎咨询洽谈。TU2供应TU2无氧铜纯度高、有板材、圆棒、TU2无氧铜纯度高TU2无氧铜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无"氢病"或极少"氢病";加工性能和焊接、耐蚀、耐蚀性均好。TU2无氧铜用于电真空器件和仪器、仪表用。 一种无氧铜中氧的标准物质及制造方法,其主要特征是该标准物质中氧含量的定值不大于10ppm,实施例的定值为3.0±0.7ppm。制备该标准物质的工艺,由从无氧铜杆中严格选杆,多次拉轧,均匀性测定,剪切成样,机械去皮和化学抛光等步骤组成。经用各种分析方法和仪器测定,证明其氧含量均匀,定值数据可靠,标准偏差小,样品表面光洁,取样方便和价格低廉,单次分析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13,适于无氧铜生产厂家及用户检测产品时使用。 无氧铜板带材是由真空行业的关键材料,由于电真空器件如大功率发射管、磁控管、行波管、真空电容器、真空开关等,均需要在920 ℃的高温下,在氢气氛中进行钎焊,此时氢气与铜中的氧会发生Cu 2 O+H 2 → Cu+H 2 O 反应,所产生的水蒸气将会导致铜材的晶间裂纹,从而引起真空品件泄漏,因此世界各国都专门规定有无氧铜专门品种,对氧含量作了严格规定,我国零号、 1 号、 2 号无氧铜中氧含量分别规定为5ppm 、20ppm 、30ppm ,而一般紫铜含氧量规定为200ppm ,美国ASTM 标准中电真空用无氧铜规定了2 个牌号,其氧含量分别为5 ppm 和10 ppm ,除此之外,由于在高真空的条件下(≤ 10 -8 /t ),铜中易蒸发的元素会破坏真空环境,所以都要严格控制,特别是Zn 、P 、Mn 、As 、Sb 、Bi 等元素,为确保无氧铜的高导电性能,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无氧铜中的铜含量国家标准中规定零号、 1 号、 2 号无氧铜中铜含量分别规定为99.99 、99.97 、99.95 ;无氧铜制品的导电率应达到100%IACS 。 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OFC (无氧铜):纯度为99.995% 的金属铜一般用于音响器材、真空电子器件、电缆等电工电子应用之中其中无氧铜中又有LC-OFC(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和OCC(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OCC和UP-OCC 等无氧铜C1020铜合金化学成分:牌号俗称代号化学成分(%)重量杂质总和(%)(重量) 铜+银其它C1020 二号无氧铜TU2 ≥99.90 磷0.005-0.012 ≤0.05 产品名称性能特点与使用说明C1020 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多用作电真空仪器,仪表,器材无氧铜C1020铜合金技术参数;力学性能牌号电导率%IACS 密度g/cm3 软化温度℃晶粒度硬度HV R角C1020 ≥90 8.95 260 0.075 80 0.5 无氧铜C1020铜合金技术参数;力学性能: 无氧铜C1020铜合金特性及用途:牌号无氧铜C1020铜合金特性及用途C1020 特性用途无氧铜该产品表面光洁,延展性好,无氧化、划伤、凹坑、平直度好,尺寸偏差小,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是客户理想的环保材料广泛用于IT电子、PC散热、高中低压电器、电工桥架、铁路通讯、五金制锁、建筑装潢、仪器仪表等行业C1020铜线:牌号俗称代号C1020铜线化学成分(%)重量C1020铜线杂质总和(%)(重量) 铜+银其它C1020 二号无氧铜TU2 ≥99.90 磷0.005-0.012 ≤0.05 产品名称C1020铜线性能特点与使用说明C1020 纯度高,导电,导热性极好,多用作电真空仪器,仪表,器材C1020无氧铜C1020

无氧铜、纯铜区别

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但实际上还是含有非常微量氧和一些杂质。按标准规定,氧的含量不大于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根据含氧量和杂质含量,无氧铜又分为一号和二号无氧铜。一号无氧铜纯度达到99.97%,氧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3%;二号无氧铜纯度达到99.95%,氧含量不大于0.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OFC(无氧铜):纯度为99.995% 的金属铜。 镀银纯铜/紫铜/红铜导电率/电导率是多少? 紫(红)铜的电阻率为0.01851mm^2/m,导电率为54.02485 紫(红)铜的电导率为1.6730×10-6Ω·cm 由于镀银铜的镀银程度不同,所以导电率/电导率没有实测值,只有范围系数。 牌号:T2纯铜标准:GB/T 4423-1992 产地:国产 特性及适用范围: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钎焊。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化学成份:铜+银 CuAg:≥99.90 铋Bi:≤0.001 锑Sb:≤0.002 砷As≤0.002 铁Fe:≤0.005 铅Pb:≤0.005 锡Sn:≤0.002 硫S硫S:≤0.005 注:≤0.05(杂质)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27伸长率δ10 (%):≥5伸长率δ5 (%):≥10 硬度:55~120HV注: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40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900~1050℃;退火温度500~700℃;冷作硬化铜的再结晶开始温度200~300℃。 用途: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用、化工用蒸发器、贮藏器及各种管道。

无氧铜与纯铜的区别

无氧铜:无氧铜是以高纯阴极铜为原料,熔体用煅烧木炭覆盖,熔炼、铸造在密封条件下生产的含氧量在30×10-6以下的紫铜。 纯铜:就是含铜量最高的铜,普通纯铜是铜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7%,杂质量极少的含氧铜,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主要牌号有T1、T2、T3。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无氧铜和纯铜的区别之用途: 纯铜:T1和T2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元器件,如导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航空工业多用T2。 T3主要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如制作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各种导管等;也用于不太重要的导电元件。 无氧铜:主要用于电真空仪器仪表用零件。广泛用于汇流排、导电条、波导管、同轴电缆、真空密封件、真空管、晶体管的部件等。 无氧铜和紫铜的质量特性区别: (1)无氧铜的质量特性:无氧铜20℃,凝固时的收缩率为4.92%,密度为8.94g/cm3 (2)紫铜的质量特性:20℃时,99.999%加工纯铜的密度为8958kg/m3,铸态电解精铜的密度为8300~8700kg/m3(可取平均值8500kg/m3),铸态无气体的电解精铜的密度为8850~8930kg/m3(可取平均值8920kg/m3),C11000与C12500的密度为8890kg/m3。

(1)无氧铜的磁性:无氧铜为抗磁性,室温磁化率为-0.085×10-6。 (2)紫铜的磁性:紫铜为抗磁性物质,室温磁化率为-0.085×10-6,温度对其磁化率的影响不大。铁磁性杂质(特别是铁)若在铜中呈不溶状态,则使铜显铁磁性。 无氧铜和紫铜的工艺性能区别: (1)无氧铜的工艺性能: ①无氧铜的熔炼与铸造工艺性能:无氧铜主要使用工频有芯感应电炉熔炼。为保证无氧铜质量,要做到“精料密封”,即:原料选用含w(Cu)>99.97%及w(Zn)<0.003%的电解铜,熔炼时必须注意 减少气体的来源,并使用经煅烧处理的木炭覆盖,也可添加微量磷作脱氧剂。采用氮气保护或宴会覆盖下的半连续铸造工艺浇注铸锭。铸造温度为1150-1180℃。 ②无氧铜的成型工艺性能:无氧铜的冷热加工性能均极好,可以拉伸、压延、挤压、弯曲、冲压、剪切、旋压、镦锻、旋锻、锻造、螺纹压制、滚花、缠绕,可锻性极好为锻造黄铜的65%。热加工温度在800-900℃进行。 ③无氧铜的焊接工艺性能:易于进行熔焊、软钎焊、硬钎焊、气体保护钨弧焊、气体保护金属弧焊,其氧燃料气焊的性能良好,不推荐保护金属弧焊和大多数电阻焊方法。 ④无氧铜的切削加工与磨削性工艺性能:无氧铜的切削加工性为易切削黄铜HPb63-3的20%。 (2)紫铜的工艺性能: ①紫铜的熔炼与铸造工艺性能:采用反射炉熔或工频有芯感应炉熔炼;采用铜模或铁模浇铸,熔炼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气体来源,并使用经煅烧过的木炭作熔剂,也可用磷作脱氧剂。浇铸过程在氮气保护或覆盖烟灰下进行,建议铸造温度为1150-1230℃,线收缩率为2.1% ②紫铜的成型工艺性能:有极好的冷、热加工性能,能用各种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如拉伸、压延、深冲、弯曲、精压和旋压等。热加工时应控制加热介质气氛,使呈微氧化性。热加工温度为800-950℃。 ③紫铜的焊接工艺性能:易于锡焊、铜焊,也能进行气体保护焊、闪光焊、电子束焊和气焊,但不宜进行接触点对焊和埋弧焊。 ④紫铜的切削加工与磨削性工艺性能:紫铜的切削加工性为20%。 无氧铜和紫铜的区别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来说下无氧铜和有氧铜的区别? 1、无氧铜是上引法生产的,含氧量小于200PPM,好的上引法生产的一般在100个PPM左右,如果是国内设备如海军的一般也在在0.12mm以上比较好拉,如果国外奥托昆普或尼霍夫的设备生产的 可以拉到0.02mm,低氧铜是连铸造加钆工艺生产,现在多为美加南线公司的SCR生产的,含氧量小 于400PPM,质量稳定,0.08以上比较好拉。 2、低氧铜不好拉应该是用的再生铜,在广东大家叫低氧铜,其实和南线生产的低氧铜杆是两个 概念,这种再生铜是废未经提纯回炉冶炼的(有上引法,也有热连钆法),电阻不达标、杂质多不好拉,一般只能拉到0.14mm。其实最好用的就是南线生产的低氧铜,质量稳定,电阻合格,拉线稳定。 3、上引法无氧铜含氧低,适合用于透明线,拉极细线最好用国外上引法设备的。铜线氧化是生 产工艺问题,我可以把再生铜线做得比别人无氧铜线抗氧化性能还好,当然材质也是有区别的,含氧量越高越容易氧化,而且是扩散性的,关键是看各个厂家用什么样工艺来控制它。 4、有氧铜和无氧铜的电阻率区别: 国标0.017241Ω.mm2/m 无氧铜:电阻率0.0165左右 低氧铜:电阻率0.0168左右

高强高导铜合金

近年来,熔体过热处理理论和工艺的发展为改善材料性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熔体过热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新工艺的研发”是一项基于该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在当前合金化及“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基础上,引入熔体过热处理新工艺进行高强高导型Cu-Cr-Zr系、高强中导型Cu-Ni-Si系等高强高导铜合金生产线的研制与开发。 制得的高性能铜合金在保持优异的导电性能的同时,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以及良好塑性等多样综合性能,是一类具有优良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功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重要的应用领域有: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材料、高速电力机车架空导线、点接触头和焊接材料、发电机组、锅炉衬料等,市场前景广阔。 与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合金化及“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备工艺方法相比,本项目从熔体热历史角度出发,制备过程采用熔体过热工序改善合金熔体结构,并结合水冷连续铸造快速凝固,进一步提高铜合金的高强、高导等多样综合性能,其主要创新性如下: (1)开发了熔体过热制备高性能铜合金的新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低见效好。其优点主要有:①熔体过热处理增大Zr、Cr、Ni等在铜液中的饱和固溶度,可进一步提高合金元素固溶强化和沉淀强化效果。②熔体过热处理对合金的凝固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经过过热处理组织变得更加均匀,晶粒大大细化,冶金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③熔体过热处理的最大优点是在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变质剂,从根本上防止添加剂元素混入铜合金是所产生的副作用,尤其是降低其导电性能。 (2)由于采用了快速水冷连续铸造,熔体的凝固是在极大过冷度下完成,从而使合金中固溶度较低的合金元素有效的保留下来,同时合金铸锭的组织较致密。由于结晶一直保持顺序结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消除了缩孔、缩松等缺陷。由于合金铸锭较长,可根据加工车间工艺要求的需要,进行合理锯切,从而减少了切头、切尾的消耗。与铁模相比,该工艺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 部分项目内容现已通过小试阶段,小试制成的Cu-Cr系铜合金经过熔体过热处理后,与未处理前相比其抗拉强度提高近20%以上,导电性能IACS及塑性均有一定上升,其性能及性价比较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一定优势。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有效弥补我司在铜合金高端市场上的不足,开拓并掌握市场先机。 一、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阐明项目背景和起源,其实际意义及创新点所在,有必要对其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做简要分析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