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验收员根据“随货同行单”对中药饮片的品名、规格、产地、数量、包装、等级、外观质量、生产日期等项目逐一进行验收。

2.验收时要检查中药饮片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质地、气味等方面的要求。

3.检查中药饮片的包装是否严密、规范,标签是否清晰、完整,并核对数量和批次号。

4.验收过程中要保持谨慎,避免破损、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5.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验收员需要及时记录并上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总之,中药饮片质量验收是中药材进入流通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饮片 中药材验收标准

中药饮片 中药材验收标准

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省局制定了《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对申请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专营企业的,省局将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审批。

对符合《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的,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仅限中药材、中药饮片。

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专营企业如需增加经营范围,必须按照新开办药品批发企业的规定,重新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陕西省开办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发企业验收标准第一章机构与人员第一条应建立完整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质量管理组、质量验收组。

第二条质量管理机构应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三条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人员无《药品管理法》第76条、83条规定的情形。

第四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五条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必须是执业药师(中药),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专业知识。

第六条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中药),具备三年以上(含三年)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管理工作经验,有丰富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职在岗,不得兼职。

.第七条从事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大专(含)以上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同时应具有三年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鉴别大部分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并经相应的中药材专业培训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以上人员应在职在岗,不得为兼职人员。

第八条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购销人员,应熟悉中药材的采购加工、中药饮片炮制等知识,并经岗位技能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店等单位对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

三、验收人员1. 医院药房的中药饮片验收由药剂科专业人员进行;2. 药店的中药饮片验收由具备相应药品专业知识的药师进行。

四、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1. 外观特征:中药饮片无杂质、表面无霉斑、整齐完整、粒形饱满、无明显破损;2. 气味特征:无异味,符合药材应有的特有气味;3. 不合格中药饮片的验收标准:如发现有霉斑、异味等异常情况,即为不合格。

五、验收程序1. 接受供应商的中药饮片交货时,验收员应检查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成分等情况,并核对发货数量和实收数量是否一致;2. 验收员应对外观特征和气味特征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供货商提出异议,并标注不合格品;3. 如发现不合格品,验收员需立即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4.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要求供应商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退换货,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和文件,以备追溯使用;5. 合格品应当立即清点入库,并填写入库登记表;6.验收员应按规定对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六、验收记录和文件资料的保存1. 验收员应将验收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3年;2. 验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入库登记表等所有文件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保证清晰、完整。

七、验收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验收管理属于医院或药店的质控工作范畴,应由质控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2. 质控部门应该将验收管理情况纳入质控考核内容,对验收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整改督导。

八、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存放,以便后续处理;2. 验收员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登记表,并向供应商反馈;3. 不合格品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督促供应商进行处理或退货;4. 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验收

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验收
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 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几种药材水试法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
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
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2)、理化鉴别 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 表药材的质量。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 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7、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验收
几种药材水试法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 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 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 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 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 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 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 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 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 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 验收养护
中药材的验收内容
供应商资质 外包装标准 药材外观标准 药材气味标准 药材纯度标准 干湿度标准 药材真伪标准 药材含量标准
中药材验收方法
查资质合同
查包装标签完整性、合法性 五看四试一闻:看形状、大小、色泽、表面、
断面,手试、口试、水试、火试,气味 杂质、水份、灰份检查 显微、理化鉴别 含量测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 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 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 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 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 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1、必须建立完善、真实的验收记录 2、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购进日期、商品名称、 产地规格、数量、 生产企业、供货企业、批准文号、质量状况、 验收人员等内容 3、验收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三年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内容
验收的内容 1、外包装的验收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 (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 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 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主要项目和要求、常规鉴别项目、入库验收记录表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主要项目和要求、常规鉴别项目、入库验收记录表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主要项目和要求、常规鉴别项目、入库验收
记录表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主要项目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外观要求:饮片应干燥、无霉变、无异味、无蛀虫、无变色、无混杂物等。

2.含水量: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3.化学成分分析:检查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4.微生物检验:检查中药饮片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是否
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数量。

5.重金属、农药残留检验:检查中药饮片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
留是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定数量。

6.其他检验项目:根据具体中药饮片的特点,可包括灰分含量、糖皮质激素残留、毒物质含量等检验。

常规鉴别项目主要包括外观特征、组织形态、气味、味道、颜色等方面的鉴别。

入库验收记录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中药饮片名称、产地、批号、规格等基本信息。

2.验收日期和验收人员。

3.外观质量的检查结果。

4.含水量、化学成分分析、微生物检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验结果。

5.其他检验项目的验收结果。

6.复验、抽样检验结果,如需复验的则记录复验结果。

7.验收结论。

8.备注。

(如有特殊情况或需要补充说明等)
入库验收记录表应进行签字确认,以作为中药饮片质量验收的有效证据。

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

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

中药材检查验收试行标准一、购进中药材均必须是真品,应符合《中国药典》一部该品种项下【来源】、【性状】、【鉴别】等检查的相关规定,不符合者按假货处理。

二、中药材中不得搀假,混杂伪品,一经发现,作假货处理。

三、水分检查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见附表),超过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部分。

对超过标准5%以上,且在近期不能使用的、不利于长时间贮藏的品种应即时退货、换货,以防霉变等。

四、统货类中药材中的泥沙、杂质及非药用部位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2%,叶类≤3%,全草类、根茎类≤5%。

矿物类≤5%。

饮片类中药材应符合下列标准:花类、果实类、种子类、菌类应≤1%,叶类≤2%,全草类、根茎类≤3%。

矿物类≤3%。

对于药典规定必须加工的根茎类药材(如白芍、丹皮、山药等)应≤1%。

对贵细药材(如人参、三开、川贝母等)≤1%,超出标准按规定扣除超出的部分。

五、中药材不得有霉烂变质现象,争取采购新货(1年以内)。

当场发现霉烂变质、走油、变色、泛糖、虫蛀等情况超过≤5%,应作退货、换货处理(若≤5%,车间容易挑选的,可折扣使用)。

六、购进的中药材原则上应是统装货,低于统装货标准的,尚能勉强使用的,可作为退货、换货或降级处理。

个别根茎类药材(如甘草),其须根量(甘草≤0.6cm)应不得过20%,如超过者应作退货、换货处理。

在20%以内的部分按降格处理。

七、山茱萸、牡丹皮、薄荷脑、益母草、人参、厚朴采购质量含量要达标。

八、对于特殊药材的采购按约定执行。

九、所有购进药材标识、标牌必须完整,包装必须完好、无破损。

QA。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首先,中药饮片的外观特征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特征包括形状、色泽、气味等方面。

中药饮片应该整齐、完整,无明显异物、霉变、虫蛀等现象,色泽应符合药典规定,气味应正常,无异味。

其次,中药饮片的理化性质也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理化性质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挥发油含量等。

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符合药典规定的理化性质标准,水分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灰分含量应符合规定,挥发油含量应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

此外,微生物限度是评价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限度包括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微生物限度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指标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另外,农药残留是评价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药残留包括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等。

合格的中药饮片应该农药残留量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重金属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各生产企业和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认识和执行,确保中药饮片
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第一篇: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精选)中药材饮片验收标准中药材饮片验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 ② 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 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 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 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

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 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明原因。

② 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

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 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

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4.3 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

外观鉴别发现有异样,应及时抽样送质检中心室,进行显微和理化鉴别。

通过对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

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

2中药材、中药饮片具体验收的内容如下.4.3.1 外观杂质的验收:① ② ③ ④ 检变质:虫蛀、发霉、走油、变色、分解、挥发、风化潮解、腐烂等现象。

检药用部位:检查药用部位是否正确,是否除了非药用部位。

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4-6%之间;中药饮片的药屑、杂质:a.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b.果实、种子类、树脂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 3%。

4.3.2、干湿度的验收:① ② 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 10—15%之间。

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菌藻类应在5—10%之间,其余应在7—13%之间。

4.3.3、中药饮片片型的验收: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

表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 15%。

4.3.4、中药材饮片真伪的鉴别:除了上述的验收外,还要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真伪进行定,这是整个验收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中药材饮片标本的样本作用,通常运用下列方法。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形、拳形、团块状等。

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可以药材标本做对照。

3(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3)看色泽: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

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

色泽的变化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系很大。

药材品种不同,加工不当,贮藏时间长短,也会改变药材原有的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下降。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下进行,最好自然光线下或日光下进行。

对颜色描述时,如果是两种以上色调复合描述,应以后一种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乌黑色。

对光泽的描述,一般采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如石膏绢丝光泽,自然铜,金属光泽。

元胡蜡样光泽。

(4)看表面:看药材的表面或表面的具体特征,如光滑、粗糙、皮孔、皱纹等,表面特征有的有无和程度,常是识别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点状环等。

(5)看质地:看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粗糙或粉性等特征。

松泡:质轻而松,如南沙参;4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山药、葛根、甘草;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玉竹、当归、独活;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已糊化呈半透明状,如郁金等;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质量:表示单位体积内重量较大,如矿物质。

(6)闻气:有的中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而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些气可作为识别药材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麝香、阿魏、薤白、白藓皮等。

(7)水试:利用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来识别,如西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黄色,花不褪色,秦皮用水浸泡后,出现蓝色荧光,蟾酥与水后呈乳白色。

(8)火试:有些藤木,树脂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于识别药材,如降香微有气味,点燃则香气深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无残渣,海金砂易点燃,而发爆呜声及闪光。

4.3.5 显微鉴别方法:显微鉴别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注意与药材标本的比较。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5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4.3.6 理化鉴别方法: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表药材的质量。

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4.3.7 一些中药饮片的具体鉴别要求:如购进是饮片、半成品,应对重点对炮制质量验收。

炮制是否合格,关系到中药制剂的安全和疗效以及毒副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1)中药材炮制品色泽均匀,虽经切制或炮制但应具有原有的气味,不应带异味或气味消失。

(2)炒制中药饮片其生片、糊片等不得超标,炒炭存性;(3)蜜炙、醋炙、盐炙、姜汁炙等中药饮片应具有辅料香气;(4)蒸制过的中药饮片内无生心,色泽黑润;(5)锻制中药饮片内外色泽一致,酥脆易碎,不得碳化等;(6)验硫熏:适度硫熏可杀虫害,有利于仓储保管。

但硫磺为有毒物质,检测是否过度硫熏:一看色泽(过度增白)、二嗅气味(酸味增重);(7)验老嫩:检老嫩的目的在于确定采收季节是否适宜;(8)对有浸出物含量或其他成分含量测定的药材即使性状项目符合标准要求,也要送质检中心进行浸出物和含量测定,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入库。

(9)其他特征验收。

5、入库办理经过上述检查后,如一切完好,供货厂家完全按照合同执行。

保管员则在送货凭单的回执上签收,并填写物料到库接收记录,写明物料名称、物料代码及进厂编码、6 接收日期、供应商和生产商名称、批号、件数、重量和有关说明(如外包装状况、验收情况)等。

6、物料编码 6.1 依据物料产品编码管理规程对进厂中药材、饮片进行编号。

6.2 将中药材品名、编码、入库日期等信息填写在货卡上。

6.3 依中药材进厂顺序填写原材料台账。

及时请验。

7、请检取样 7.1 质量部质检员接到请检单后,对中药材进行取样。

7.2 取样执行《原辅料一般取样规则》。

7.3 取样后的中药材复原包装后,填写取样证,贴在取样的药材外包装上。

8、入库待检取样后的中药材进入仓库已清洁货位,挂上黄色状态标记,表示待检。

9、中药材接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处理9.1 异常情况及处理9.1.1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如设备、设施或中药材质量发生异常均属异常情况。

9.1.2 在中药材接收过程中发现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果断的措施,以避免异常情况的扩大。

9.2 异常情况的报告程序 9.2.1 异常情况发生或发现后,立即向仓储部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异常情况记录。

9.2.2 仓储部负责人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向质量部报告或根据异常情况原因与有关部门联系。

9.3 质量部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立即派质检员到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填写异常情况记录,写明异常情况原因及处理意见,请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字后,由仓库执行。

7 9.4 如只属设备、设施异常,对中药材质量并无影响,则报告设备部。

设备部派人到现场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修复,并填写检查修复记录,若异常尚未影响中药材质量,则中药材接收操作可继续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签署处理意见。

10、中药材饮片拒收 10.1 10.2 10.3 10.4 10.5 物料与收货凭单及订货合同项目不符的应拒收。

物料的外包装无明显标记,难于区分的应拒收。

包装破损严重,引起物料污染的应拒收。

拒收的物料应请质量部验收检查员检查确认后执行。

凡物料的外包装有破损、水渍、受潮、虫蛀、霉变、鼠咬等,但内包装、物料未受到污染及破损的应请质量部验收检查员决定是否拒收。

10.6 经验收或检验不合格者,根据验收、检验所发检验报告书通过业务部门办理退货手续。

对验收中查出的伪劣或质量问题的药材应及时记录。

并单独存放不合格区。

标志要明显,妥善保管。

10.7 拒收物料按规定及时处理,做好记录。

第二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订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2011.12.02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订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2011年12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订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6月1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防止中药材粗加工过程中滥用或者过度使用硫黄熏蒸的问题,保证中药质量和安全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订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并由国家药典委员会自6月1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山药、牛膝、粉葛等11种传统习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 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