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第三章知识要点与复习提纲班级姓名1.天气是一个地区(长、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的。

气候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

2.风向是指。

东北风是指风从向刮的。

3.风力是指。

风尾上的一条短线代表风力级。

4.西北风六级的符号是。

5.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

6.在相应的天气符号的下面写出其名称:7.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健康有害。

9.汽车尾气的污染严重,解决的措施有:。

10.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气温和气温。

气温的常用单位是。

11.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以为周期的气温的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1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作。

13.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上,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14.一年中,南半球大陆上,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上,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15.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作。

16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

17.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1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发现: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向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向递减。

据此可以归纳:气温大致由向递减。

19.世界年平均气温在200C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分布在之间的(温度带)。

20.世界最炎热的大陆是洲,最寒冷的大陆是洲。

21.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22.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23.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

24.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

降水量的基本单位是。

25.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等不同等级。

2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人教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提纲 人教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的概念、描述词语、特点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经常用、、等来描述。

它有两个特点:(1)时间短,变化快。

如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

(2)影响范围小。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百米不通风”、“隔道不下雨”等。

2、天气与生活、生产的关系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等,此外天气还与农业生产(农、林、牧、渔)、交通、体育、娱乐、商业、军事乃至身体健康等有关。

世界上第一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有关。

3、天气预报的内容、识读和记忆(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2)根据云量多少,有多云、阴天和晴天。

(3)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

(4)温度是冷热的程度。

风向是风的。

风力是风的,共分级。

(5)通常一个风尾表示级风,一个风旗表示级风。

(6)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白色表示,绿色表示,还表示是天。

(7)识记课本46页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

我们不但需要好的天气,也需要洁净的空气。

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来表示。

人吸入污染物,会直接到达和,引起多种疾病。

5、记忆下列关系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1--50 一级优51—100 二级良101—200 三级轻度污染201—300 四级中度污染>300 五级重度污染6、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的影响。

后者的影响尤为重要。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观测观测工具:;放置地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米。

2、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的计算日均温=一天观测到的气温之和(一般四次)÷观测的次数月均温=每天的日均温之和÷这个月的天数年均温=月均温之和÷123、举例说明气温与生活(衣食住行等)和农业生产、交通等的关系4、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气温的日变化: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七年级上地理辅导复习提纲-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七年级上地理辅导复习提纲-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天气气候概念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短时间经常变化,同时不同地天气差异可能大长时间.变化不大描述内容阴晴、降水概率、风向、风力大小、气温气温、降水、气压、风(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

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词语判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3.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4.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质量级别和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空气质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单位:℃(摄氏度)。

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2.气温的变化:⑴气温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气温-(该天)最低气温。

一天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7月最低;海洋上2月,8月最低)3.气温分布规律: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不同纬度)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同纬不同海陆)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知识点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知识点新人教版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⑷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克里米亚战争有关。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降水概率、气温、风向、风力。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⑴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一级1~50 优二级51~100 良三级100~200 轻度污染四级200~300 中度污染五级>300 重度污染⑵空气质量的高低,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燃烧秸秆、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污染等)。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测量工具:温度计。

一天观测4 次:(8时、14时、20时、2时)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P51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复习提纲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3.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复习提纲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赤道地区)、地形雨(乞拉朋齐)、锋面雨(我国南方).台风雨.
3.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地球的雨极.世界干极是阿塔卡玛沙漠.
4.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5.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②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海陆位置)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影响)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多,北坡降水少;台湾火烧寮.
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叫等温线。(原理同等高线)
1)等温线是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反之,形成高温中心。
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Biblioteka 3 二、气温的变化:
1)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看图3.12)27月
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3 4 产生结果: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变化最小)
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显著)
寒带(终年气温很低)
二 气温的分布
水平方向的分布:用等温线表示。(教材P52图3.15)
3)同一地方,不同时刻天气不同。如“东边日出西边雨”、“十里不同天”。
三 天气预报:
1) 目的: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状况,就可以及早的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
2) 内容:需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 读懂卫星云图:(教材P46)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的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雨、雪、冷、热等大气状况。
二 天气的特点:、
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不同:如某一时刻“现在正在下雨”,一天如“今天很闷热”,几天如“这几天阴雨连绵”。
4) 常用的天气符号:(教材P46)寻找规律记忆。填空或识图题。
5) 风的表示方法:风力(它是风的强弱,分0~12共13个等级)。风力符号及风向。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 什么是气温
1)什么是气温:一天内,大气的温度称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复习资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0无雨。

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3、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4、★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是阴雨区。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

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燃烧秸秆、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的烟尘等。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7、★空气质量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

单位:℃(摄氏度)。

2、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3、★气温的变化:⑴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地区小,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少,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小。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4、★气温分布规律:⑴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纬度因素)⑵同纬度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⑶同纬度相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海洋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地形因素)⑷世界最低气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气温在西亚巴士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的定义: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雨、雪、冷、热等大气状况。

二天气的特点:
时间短、变化大
天气:刮风下雨雷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天大风降温
气候: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秋高气爽
三天气预报:
1)目的: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状况,就可以及早的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的危害。

2)内容:需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读懂卫星云图:(教材P49)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4)常用的天气符号:(教材P49)
5)风的表示方法:风力(它是风的强弱,共18个等级)。

风力符号及风向。

(P48)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西北风4级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什么是气温
1)什么是气温:一天内,大气的温度称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2) 气温的测定:日测3~4次(时间为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3)气温的描述: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二、气温的变化:
1)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月最高平均气温和月最低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
气温出现在1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4)气温变化特点:纬度不同,气温不同: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产生结果: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变化最小)
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显著)
寒带(终年气温很低)
5)绘制气温曲线变化图: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代表气温
三.气温的分布
水平方向的分布:用等温线表示。

1、等温线定义: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在图上用线连接起来,叫等温线。

(原理同等高线)
2、等温线的特点:
1)等温线是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形成低温中心,反之,形成高温中心。

2)同一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3)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越密集,温差越大,越稀疏,温差越小。

4)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相等。

四.影响气温的因素
(读图3.17可得出结论: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年平均气温高于20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零下10摄氏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什么是降水
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霜、露、冰雹等,统称为降水(自然降水)。

还有人工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表示方法:日月年降水量。

会画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懂。

读降水量柱状图,想得出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看两点:
(1)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2)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份,而哪个季节降水又少
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读图3.24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海陆位置:大陆东岸多雨,大陆西岸少雨。

温带地区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多雨,大陆地区少雨。

山地(或地形)因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
影响因素气温降水
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冬季陆地气温低,海面气温高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面气温低
沿海多于内陆
地形(地势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