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一、主题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的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中国气候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知识要点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雨热同期中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冬季寒冷干燥。
因此,雨热同期成为显著特点。
(3)气候类型多样中国地域辽阔,跨越不同纬度、海拔和地形,因此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高山气候等。
2、中国气候的形成原因(1)地理位置和纬度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濒临太平洋,这种地理位置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跨越的纬度范围广,从热带到温带,也使得气候具有多样性。
(2)季风环流与地形影响季风环流使得中国在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此外,地形对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如青藏高原对全国气候的影响。
3、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等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对气候变化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
三、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季风特征?请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2、中国的雨热同期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请提出至少两种受此影响的农作物。
3、请简述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及其原因。
4、气候变化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5、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请提出至少三条具体建议。
四、结论与展望中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既与地理位置、纬度、季风环流和地形等因素有关,也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
气候变化给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加强生态保护等。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复习目标】1•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地区和影响3•形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法【复习重难点】1•中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2•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复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 等。
2.常见的天气系统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禾口___________3・降水的主要类型有一、一、和。
二•复习内容1・我国的气候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中国气W矣类型去蒂犬址性宅椁:!■I_|拱笊军臥气皑(1)在图中相应的地区填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以下的山脉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画出来。
(4)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有:_ 一、 _ 一和二_ _2、季风气候显著(1)读图,完成“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比较”表格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外都受影响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风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2)3•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读我国总结部:也我不的冬份的雨带分布图,完成(1)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__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__(2)写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到达时间所对应的地区四、五月份 _________________ ,六月份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月份 __________________ ,九月份____________⑶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南方雨季开始_______ 纟结束_ 一;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 _________ ,吉束__________ ,雨季。
中国气候__复习学案

第十三周双休日生活指导一、本章地图二、本节考点清单1、南北气温的差异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越往北气温就越。
原因:主要受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等地区外,全国普遍,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
原因:主要受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10℃的活动积温,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2、东西干湿的差异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最少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
3⑴季风气候显著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
降水稀少,全年较旱。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⑵气候复杂多样:①东部:。
②西北部:。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
4、我国气候的影响①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②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 _______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_____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中国的气候》巩固提升作业【2009中山市中考真题】1.右图所示城市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在该城市生活的人们,其主食通常是()A.面食B.米饭C.糌粑D.肉奶【2010广东省湛江市中考真题】3、我市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一般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10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真题】4、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A、横断山脉B、天山—阴山一线C、巫山—雪峰山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学案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学案引言: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和变化规律。
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制定环境保护政策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的气候进行复习,包括气候带分布、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等方面。
一、气候带分布中国位于东亚大陆,其气候受到亚洲季风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的不同,中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热带四个气候带。
1. 寒温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边缘地带,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这一气候带具有严寒干燥的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2. 温带:位于寒温带以南,包括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这一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3. 暖温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地区。
这一气候带夏季炎热湿润,冬季温暖而潮湿。
4. 热带: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省南部,具有炎热湿润的特点,全年温暖潮湿。
二、主要气候类型根据气候因素的不同影响,中国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严寒气候、温带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1. 严寒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稍短而凉爽。
该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限制。
2. 温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四季分明,夏季热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田和森林资源的开发。
3. 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全年温暖潮湿,降雨量充沛。
该气候类型适宜水稻等作物的种植。
4.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在夏季。
该气候类型适宜热带作物的种植。
5. 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气温较低,日温差大。
该气候类型适宜高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三、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差异明显。
1. 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降雨较少。
丰收季节阳光充足,适宜农业生产。
中国气候复习学案(学生用)

第三部分中国气候复习学案1、考纲浏览:2、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4、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5、气候的主要特征。
6、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提示: 我国各地气候对农业业生产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国的气候2.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低值出现在哪里?原因有哪些?二、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1.划分依据:我国根据______________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 即______带、_____带、____带、____带、等)2.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很强, 为什么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且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制约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练习: 1.在下图上用彩笔绘出各温度带的界线、填写各温度带的名称, 观察各温度带所包括的主要地形区。
2、绘出1月份0℃等温线, 并标注名称:3.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4.: (时间), 常有强冷空气从一带侵入我国, 造成大幅度的降温天气, 叫做寒潮。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寒潮的影响, 只有、地区受影响较小, 试分析其原因。
5.试分析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的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形成原因。
6.读下图回答图11 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气温变化图(1)、判断A.B.C.D4幅图分别是哪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 并完成下表。
城市图号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2)、根据上面的图表分析, 说出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名称内容空间分布规律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逐渐渐少.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____季风和____季风的影响大, 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____风影响不明显, 降水稀少东南部湿润, 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时间变化季节变化降水季节分配_____, 降水集中在__月到__月的____季节夏季受来自____的湿润气流影响, 降水______;冬季受来自_____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____使我国____灾害频繁, 夏季风强或来的早, 北___南___;夏季风弱或来的晚, 南___北[注意]关于降水分布, 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1.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它大致经__________东南边缘, 然后折向东, 沿___________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 为_______区。
2.2中国的气候(课时2)学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班级:年级班姓名:学号:【课堂笔记】【小试牛刀】1.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气候的分布。
2.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掌握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巩固提高】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序号表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限的是()A.①B.②C.③D.④2.根据中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推移规律,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③地区(长江流域)的时间大致是()3.如果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②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读右边我国某地降水柱状和气温曲线图,完成4~5题。
4.对该地的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全年低温少雨 D.全年降水较少,气温季节变化大5.形成该地气候的成因主要是()A.位于沿海位置 B.纬度位置偏南C.深居温带内陆 D.海拔高度很高读影响我国的某种天气现象路径示意图,回答6~9题。
6.图示天气现象是()A.台风 B.寒潮 C.梅雨 D.沙尘暴A.冬春 B.春夏 C.夏秋 D.春秋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低温冻害D.黄沙滚滚“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图4是2019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 题。
10.图示“回南天”现象发生在()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秦淮地区 D.两广地区11.“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A. B.C. D.12.“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A.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B.多暴雨,造成城市内涝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
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气候复习学案公开课导学案教学设计(带达标测评带答案)

【复习目标】能够读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以及温度带的分布。
1.运用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
2.能够读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明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以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复习重难点】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我国气候的成因分析【过程与方法】一、了解本节知识结构,把握整体:气温: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及温度带降水:时空分布及干湿地区的划分气候气候 1.复杂多样(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2.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3.雨热同期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熟悉教材,梳理归纳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由南向北,气温逐渐。
(2)时间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2.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分布着5个温度带即:、、、、。
3.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1)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空间分布:总体趋势是;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4、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2)(3)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除地区外,习惯上以---- ---- 、为界。
6.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带来的。
雨带移动规律结论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由此可知:由北向南,我国雨季越来越6月,长江中下游进入雨季长,降水量越来越多→河流汛期增长,7、8月,华北、东北进入雨季水量增大。
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9.长江中下游地区两种特殊的天气:夏初(6月)-----梅雨季节; 7、8月-----伏旱7.气象灾害:(1)天气灾害:寒潮、台风、沙尘暴等(2)气候灾害:干旱、洪涝,(对农业影响最大)三、图释地理,显学科特色(一)干湿地区1.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
2.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干湿地区并注意其分界线。
A B C D(二)冬、夏季风与季风气候(三)中国气候分布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名称A BC D E四、记忆方法1我国南北温差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青藏东秦淮,零度等温划。
专题16 中国的气候(学案)

中国的气候一、季风气候显著 1.冬、夏季风的性质及影响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1)写出下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A 区;B 区。
山脉:① 、② 、③ 、④ 、⑤ 。
字头记忆法: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可以简记为:大-阴-贺-巴-冈。
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境:阴天阴得很沉(大阴),下得雨很多,能喝够八缸水(贺巴冈)。
(2)季风区受影响显著,降水;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全年都比较干旱。
我国的区面积广大。
(3)季风异常与我国的旱涝灾害的强弱、进退还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
①正常年份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②读下图,回答:③异常年份夏季风很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
可见导致我国灾害频繁。
④降水分布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容易引发灾害;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于西部,南方于北方,年降水量呈现出的规律。
二、气候复杂多样(一)温度带1.冬季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分布特点:。
我国冬季气温差别很大的原因。
原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主要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2.夏季分布特点:除 等地外,我国 。
最低气温在 (地势高);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地势最低;盆地不易散热)。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地区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长。
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是短,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温度带(二)干湿地区1.“雨极”和“干极”“雨极”——,“干极”——;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干湿地区:①、②、③、④。
①、②分界线大致接近 mm等降水量线;②、③分界线大致接近 mm等降水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气候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地区和影响
3.形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法
【复习重难点】
1.中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2.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的成因
【复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等。
2.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和。
3.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和。
二.复习内容
1.我国的气候
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
〔1〕在图中相应的地区填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以下的山脉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中画出来。
〔4〕影响我国的三种季风气候有: _______、_____和______
2.季风气候显著
〔1〕读图,完成“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比拟〞表格
冬季风夏季风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
外都受影响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
山一风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
〔2〕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3.中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
读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分布图,完成归纳总结:我国的冬夏季风记忆图示
(1)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____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雨。
(2)写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到达时间所对应的地区
四、五月份____
,六月份____,
七、八月份____,九月份____
(3)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异?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____,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____,雨季____。
(注:填“早/晚/长/短〞) (4)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常形成____天气。
而这种天气过后,受
单一的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形成____天气。
(5)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c、d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是:
4.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1)寒潮
寒潮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次年初春之间,是造成大范围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
1.读图,强冷空气的源地是,是〔干冷/暖湿〕的空气,它大致沿方
(填方向)运动。
2.寒潮能影响我国除了外的大局部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变化
是。
3.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2〕台风
材料: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气旋,它在每年的6月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会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归纳总结:见上图标出东部锋面雨带到达的地区和对应的时间,以及灾害性的天气。
归纳总结: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灾害
天气
地区时间形成原因主要危害和措施
旱涝
灾
我国大局部
地区
春夏旱
夏秋涝
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
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②经济财
产受损
梅雨春末
夏初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天气。
降水多,排水
伏旱长江中下游
地区
月梅雨过后,受单一的
控制
天气,需抗旱
寒潮除
以外
广阔地区
秋末、冬
季和初春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降温,大风,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
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沙尘
暴
春冬季,
以春季严
重
季风吹扬干旱
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扩
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
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
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台风夏秋热带海面上形成的一
种强烈的热带
、和风暴潮。
监测和预报,
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抗灾意识
5.合作探究:季风气候对我们生活和生产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思维导图】
【达标检测】
1.以下图中的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
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④③②①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24681012141618昆明贵阳百色成都西南四城市11-2月平均气温
气温
今年11-2月常年
102030405060708090昆明贵阳百色成都西南四城市11-2月降水量统计图
降水量m m
今年常年
2.图3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台风大气运动状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读以下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材料
图9
材料二:去年9月份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都遭遇持续干旱,局部地区降水比往年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之少创历史之最。
秋、冬、春连旱使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
我国南方旱区主要城市的降水量及温度统计
图10
〔1〕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 ;〔4分〕
〔2〕我国西南地区夏季主要受风影响,冬季受〔天气系统〕控制,降水较多;而2021秋至2021年春却出现特大旱灾,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②、③。
这主要与风的减弱有极大的关系。
〔12分〕
〔3〕此次特大旱灾对西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很大,请你谈谈应对这种灾害有哪些可行的措施?〔4分〕
【拓展训练】
除了我国,南亚和东南亚受季风的影响也很大,请你列表比拟我国和南亚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性质和成因。
附:我国的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中国的气候参考答案:二.复习内容
1(2)1.类型复杂多样 3.雨热同期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2〕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1)夏季锋面
(2)夏季风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到达长江流域到达东北、华北撤到长江以南
(3)早晚晚早短
(4)梅雨副热带高气压带伏旱/炎热枯燥
〔5〕C
4.
1.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2. 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局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
寒潮到达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3.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方法来预防寒潮。
寒潮影响不到:这是由于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入侵。
5.--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
--夏季气温高,有利喜温作物生长
--气候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
达标检测
1.D
2.C
3.〔1〕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分〕,新疆西部略增多〔2分〕
〔2〕西南季昆明准静止锋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江河径流量减少西南季〔12分〕
〔3〕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大水利根底建设,改良用水技术;合理调配使用水资源;开展节水农业;〔有理即得分〕〔4分〕
考点四.我国的常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