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合集下载

脊蛙反射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脊蛙反射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脊蛙反射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反射弧分析【实验目标】通过实验分析组成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实验原理】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的结构或功能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均不出现。

【实验对象】青蛙。

【实验用品】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铁支架、双凹铁夹、电子刺激器、小烧杯、培养皿、滤纸片、药用棉球、0.5%和1%H2SO4、清水。

【实验方法】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伸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铁夹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此外,也可用探针由枕骨大孔刺入颅腔捣毁脑组织,以一小棉球塞入创口止血制备脊蛙。

一、用培养皿盛0.5%硫酸溶液,将青蛙左侧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观察屈腿反射有无发生。

然后用烧杯盛自来水洗去皮肤上的硫酸溶液(图2-1)。

二、绕左侧后肢在趾关节上方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重复步骤一,观察有无反射发生。

三、按步骤一的方法以硫酸溶液刺激右侧脚趾尖,观察反射活动情况。

四、在右侧大腿背侧剪开皮肤。

在股二头肌和瓣膜肌之间分离找出坐骨神经并将其剪断。

重复步骤三。

观察有无反射发生。

五、用镊子夹取浸泡硫酸溶液后的滤纸片贴于青蛙腹部,观察四肢搔扒反射有无发生。

用清水洗去皮肤上的硫酸溶液后擦干该处。

六、以探针捣毁青蛙之脊髓后,重复步骤五,观察反射情况【实验讨论】( l)感受器的分析。

剥去右后足底部的皮肤,分别用硫酸刺激两只后足底部,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右后肢无反应。

说明搔扒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右后足底部皮肤去掉,故无反应。

( 2)传入神经的分析:用线拉出右后肢分离好的坐骨神经,将其剪断,静置,待后肢伸展后分别刺激两只后足的足背,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右后肢无反应,说明坐骨神经中有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将其剪断,不能出现反射( 3)传出神经的分析:刺激蛙背部的左侧,可见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

刺激蛙背部的右侧,右后肢大腿部分出现反射性运动,小腿部分和足不动。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 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

青蛙解剖实验报告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实验动物青蛙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药品 %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搔扒反射:将浸以%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扩展2-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扩展2-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扩展: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探究
浙江省龙游中学 柯其昌
Part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
实验材料:牛蛙
雄蟾
雄蟾
雌蟾
婚垫
雄性蟾蜍:皮肤光滑,前肢趾上有黑色婚垫,会鸣叫。 雌性蟾蜍:皮肤粗糙,无婚垫,不会鸣叫。
实验器材:剪刀、镊子、探针、带有钩子的铁架台、0.5%盐酸、蒸馏 水、小纸片、培养皿、 任氏液。
为 感受器被破坏 。
(2)如果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处,过一会
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将无反应。这时,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背部,脊蛙出
现①搔从扒背反部射的。感这受说器明到脊:髓的传入神经纤维功能完好,②支配后肢的传出神经纤维没
有被麻醉。再过一会,搔扒反射消失,这说明
被麻醉。可见坐骨神经
要时间
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 感受器受损
(2)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
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十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
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

。若取上述一段神经,用某种药物处理阻断了
时发生的实验思路是
。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
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若某反射从刺
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

。若用5% 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
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

实验思路: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一侧后肢的趾尖,测定刺激感受 器开始到出现屈腿的时间,有时间差,说明不是同时发生的。 原因分析: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破坏脊髓:去除神经中枢。用解剖针插入牛蛙椎管,破坏脊髓。

蛙反射弧分析实验报告

蛙反射弧分析实验报告

蛙反射弧分析实验报告蛙反射弧分析实验报告引言:蛙反射弧是指蛙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射动作。

这一反射弧在蛙的神经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蛙反射弧的过程,探究蛙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蛙、实验箱、刺激器、计时器、摄像设备等。

首先,将蛙放置在实验箱中,并保持其舒适。

然后,使用刺激器对蛙进行刺激,例如轻轻触碰蛙的皮肤。

同时,使用计时器记录下刺激开始和蛙做出反应的时间。

最后,使用摄像设备对实验过程进行拍摄,以便后续观察和分析。

结果与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蛙的反射弧。

一般情况下,当蛙受到刺激时,会迅速做出反应。

这一反应包括四个阶段:刺激、感觉、传导和反应。

首先,当蛙受到刺激时,刺激器会触碰到蛙的皮肤,引起神经末梢的兴奋。

接着,这一刺激信息会通过感觉神经元传递到蛙的中枢神经系统,即脊髓。

在脊髓中,刺激信息会被处理和解码。

最后,脊髓会向蛙的肌肉发送指令,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收缩肌肉或者跳跃。

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蛙反射弧的反应时间与刺激的强度和类型有关。

当刺激强度较弱时,蛙的反应时间相对较长;而当刺激强度较强时,蛙的反应时间相对较短。

这说明刺激强度对蛙的反应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不同类型的刺激也会对蛙的反应时间产生影响。

例如,当刺激是突然出现时,蛙的反应时间相对较短;而当刺激是逐渐增强时,蛙的反应时间相对较长。

这表明刺激类型对蛙的反应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蛙反射弧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蛙反射弧是蛙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模式之间的重要联系。

刺激强度和类型对蛙的反应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我们理解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蛙的行为和神经系统提供了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虽然本实验对于蛙反射弧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分析,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理实验四 蛙反射弧的分析

生理实验四 蛙反射弧的分析
• 放入蛙心,改变蛙心的朝向和与不同鳄 鱼夹的距离,观察描记出的曲线的变化 体会“心电向量”的含义,
注意事项
• 使用时要确实接好地线,如有杂波干扰,必 须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
• 剪取心脏时,切忌伤及静脉窦 • 容积导体实验,电极要与溶液接触好 • 蛙心离体时间不宜太长
结果及实验报告
• 保存并打印实验结果,做好标记,并进行详 细分析,
• 打开系统,选择项目:心电图记录,根据对话框连接电极, • 描记正常心电图, • 变换电极位置,描记正常心电图 • 结扎,并取出蛙心,观察描记出的曲线的变化 • 放回蛙心,观察描记出的曲线的变化 • 将蛙心倒置放入心腔,观察描记出的曲线的变化
离体心电图描记
• 用培养皿盛一些任氏液,将心电引导线 的三个鳄鱼夹夹在培养皿边缘的不同位 置
实验四 蛙反射弧的分析、蛙心 电图的描记及离体蛙心容积导体
实验
蛙反射弧的分析
目的:1.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2. 明确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原理: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所需的结构基础,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个环节, 反射弧完整性 ——功能
步骤
• 制备脊蛙 • 将蟾蜍悬挂在铁支架上 • 分别将左右后肢趾浸入剩有浓度为1%的硫酸的玻璃皿内
分析:腹部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反的射弧,可引 起屈腿反射,
• 损毁中枢:以探针捣毁蟾蜍的脊髓 结果:刺激躯体任何部位都无反射活动出现, 分析:神经中枢破坏,反射弧不完整,
注意事项
• 剥皮时,必须将脚趾皮肤剥干净 • 脚趾浸入硫酸溶液时,每次浸入面积要一致 • 用硫酸刺激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纱
结果:有屈腿反射 分析:因切口上方的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反的射 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反射弧的分析

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题目: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目的:略
实验原理:略
பைடு நூலகம்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步骤:1)制备脊蛙
2)连接装置
3)观察项目及结果分析
观察项目
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
用少许1%硫酸溶液浸蟾蜍左后肢脚趾尖
左后肢出现屈腿现象
反射弧结构完整,反射正常。皮肤感受器受刺激,肌肉效应器收缩。
剥尽左右肢足趾的皮肤,用少许1%硫酸溶液浸蟾蜍左后肢脚趾尖
无屈腿现象
皮肤感受器受损,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无反射活动
用少许1%硫酸溶液浸蟾蜍右后肢脚趾尖
右后肢出现屈腿现象
反射弧结构完整,反射正常。皮肤感受器受刺激,肌肉效应器收缩。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用少许1%硫酸溶液浸蟾蜍右后肢脚趾尖
无屈腿现象
坐骨神经有反射弧传入神经成分,受损后,神经冲动无法传入,无反射
用1%硫酸滤纸片贴于脊蛙靠近大腿的腹部皮肤上
右后肢大腿运动而小腿不动
左后肢出现搔扒反射
坐骨神经中有分布到小腿以下的传出神经成分,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左肢反射,右肢传出神经损坏,小腿以下部分无反射,大腿有反射。
捣毁脊髓,用1%硫酸滤纸片贴于脊蛙靠近大腿的腹部皮肤上
左右后肢均无反射
脊髓破换,中枢神经受损,反射消失
直接电刺激右侧腓肠肌
腓肠肌收缩
反应无需中枢神经参与,肌肉受刺激后可进行收缩反应

《人体解剖生理学》 青蛙解剖实验过程与报告

《人体解剖生理学》 青蛙解剖实验过程与报告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

反射弧的任何部分受破坏,都不能实现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机体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只是单纯的脊髓反射。

(三)材料与方法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1.3 药品0.5%硫酸,1%硫酸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 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
目的通过用脊蛙分析屈肌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方法在脊蛙上分别做搔扒反射,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测定反射时,观察正常脊髓反射情况,再分别观察剥离脊蛙皮肤后做反射,刺激坐骨神经,破坏脊髓后再刺激坐骨神经,刺激腓肠肌后各个反射活动的情况
结果正常脊髓反射观察时出现搔扒反射、屈肌反射并测出反射时;在反射弧分析中,分别通过剥去左脚踝皮肤、刺激右肢、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刺激神经两端、破坏脊髓后再刺激坐骨神经两端、刺激腓肠肌等不同的处理后出现相应反应活动。

结论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受到破坏,均不能实现完整的反射活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

反射弧的任何部分受破坏,都不能实现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后,机体产生的各种反射活动只是单纯的脊髓反射。

现今交通和一些意外事故造成人体的伤害,以至于人们无法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技能,对于危害不能及时躲避等。

在这里我们研究反射弧,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对其传导的影响,希望能对病人恢复和医学发展有所帮助。

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青蛙
1.2试验器材和药品
1.2.1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2.2药品 0.5%硫酸,1%硫酸
2.试验步骤
2.1制备脊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2.2.1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2.2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发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按上法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此值即为反射时。

2.3将两对电极连接到刺激器
2.4反射弧的分析
2.4.1剥去左肢皮肤在左侧后肢趾关节上方,将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剥掉。

2.4.1.1 1%硫酸刺激左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4.1.2 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情况。

2.4.1.3 1%硫酸滤纸片贴在左小腿切口上面的皮肤上,观察活动情况。

2.4.2分离右侧大腿背侧坐骨神经干,两侧结扎,中间剪断,1%硫酸刺激右趾尖,观察腿部活动。

2.4.3刺激神经两端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4.4破坏脊髓以探针捣毁青蛙脊髓后,以连续方式分别刺激右侧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腿部反应。

2.4.5刺激腓肠肌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观察有何反应。

3.实验结果
3.1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
3.11 搔扒反射:四肢向贴滤纸处搔扒。

3.12 屈肌反射及对侧伸肌反射并测定反应时
表1反射时的测定
硫酸浓度刺激部位项目结果(s) 平均值
1 2 3
0.5% 左脚趾屈肌反射 6 10 5 7
1% 左脚趾屈肌反射 7 5 3 5
3.2 反射弧的分析
表2 剥去左脚踝皮肤至脚趾后的观察
处理项目观察结果 1%硫酸刺激左脚尖无反应
1%硫酸刺激右脚尖屈肌反射
1%硫酸滤纸并贴在左小腿切口上皮肤屈肌反射
表3 不同处理方式的活动观察
处理项目观察结果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刺激右趾尖无反应
先单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无反应
后单刺激坐骨神经外周端反应
破坏脊髓,重复上面步骤的单刺激均无反应
刺激右侧腓肠肌反应
4.实验讨论
4.1针对结果1,我们讨论得知,在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驰缓,称为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具有保持性意义。

屈肌反射的强度也刺激强度有关,试验中用0.5%硫酸给以左脚趾尖微弱刺激,引起屈肌反射。

如果刺激强度加大,则膝关节及髋关节也可发生屈曲。

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以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向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直
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是姿势反射的之一,具有维持姿势的生理意义,动物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

屈肌反射是一种多突触反射,其反射弧传出部分可通向许多关节的肌肉。

实验用0(5,硫酸刺激脊蛙时,会出现防御性屈腿反射,即为搔扒反射。

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证明无头青蛙的脊髓存在反射活动
4.2针对表2中结果,得知典型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引起反射的首要条件是反射弧必须保持完整。

把左侧足部皮肤剥掉后,破坏了脚掌和脚趾皮肤中的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屈腿反射。

1%硫酸刺激右脚趾有屈腿反射且反应快,是因为右侧腿的反射弧完整。

在切口上方皮肤贴硫酸滤纸,因切口上方的感受器完好,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引起屈腿反射。

4.3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用1%的硫酸连续刺激右趾尖,我们可以观察到无屈腿反射,这是由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破坏,造成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完整的反射活动。

4.4连续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后外周端,增加强度,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未捣毁脊髓时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时无反应但对侧出现收缩反射,说明坐骨神经是传入神经。

刺激中枢端因为传出神经被剪断反射弧不完整,所以无屈肌反射活动出现。

刺激后外周端的时候,下肢部分有反应而无反射。

发生反应是因为腓肠肌是由腓神经直接支配,是腓神经的传出神经。

不能发生发射是因为传入神经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

这两个实验说明了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可传出又可传入。

4.5以探针捣毁牛蛙的脊髓,重复电刺激,分别先后刺激坐骨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均无反应,这是由于简单的反射痣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就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反射需要较高级中枢部位整合才能完成。

当脊蛙捣毁脊髓后,故均不能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反射。

4.6 直接刺激右侧腓肠肌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反应,
但不是完整的反射,因为刺激直接传入效应器,而不是沿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完整的路径完成屈肌反射的,所谓的反射应包括以上路径的五个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