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气装的设计安装和检验
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

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1. 引言1.1 概述低压电气装置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下的电气设备和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以及民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成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电气设备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概述、目的以及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探讨了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原则和要素,以及设备选择与布置,包括具体的步骤和技巧。
第三部分详细说明了低压电气装置的检验方法,并介绍了相应的检验标准、检测设备和仪器以及实施检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四部分强调了安全措施与风险防范,在该部分中列举了低压电气装置的安全要求、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同时也提及了应急处理措施与演练。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主要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并给出了对低压电气装置设计、安装和检验的启示,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有关低压电气装置设计安装和检验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
通过阐述相关标准、方法和注意事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掌握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流程和操作要点,增强其在设计、安装和检验过程中的能力与水平。
此外,文章还将着眼于安全问题,介绍常见的安全隐患和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低压电气装置运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性。
2. 设计安装2.1 设计原则和要素在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考虑一些重要要素。
首先,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需求来确定设备的功能和性能。
同时,还应考虑与其他设备的配套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因素。
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要素:(1) 设备功率需求:根据所需供电负荷来确定设备的额定功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正常运行时所需的电能供应。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 额定电压1200V 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 及以下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铭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4)设备基础和构架应达到允许设备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基础槽钢应固定可靠。
(5)预埋件及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低压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和检验

第一章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当人体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时电位差使电流流经人体,称之为电接触。
视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它对人体有不同的效应。
电流小时于人体无害,如用于诊断和治病的某些医疗电气设备,接触人体时,通过微量电流还对人体有益,这种电接触被称作微电接触。
如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持续时间过长,则可使人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这种电接触被称作电击。
电击危及人身,因此电专业人员应了解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第一节几个有关电气安全的电流效应阈值IEC60479《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标准根据测试结果规定电压不大于1000V,频率不大于l00Hz的交流电流通过人体时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效应阈值:感觉阈值——人体能感觉出的最小电流值,一般为0.5mA,此值与电流通过的持续时间长短无关。
摆脱阈值——当人用手持握带电导体时,如流过手掌的电流超过此值,手掌肌肉的反应将是不依人意地紧握带电导体而不是摆脱带电导体,从而使电流得以持续通过人体。
导致此效应的最小电流称作摆脱阈值,此值因人而异,IEC取其平均值为10mA。
如不能摆脱带电导体,在较大电流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将遭受伤害甚至死亡。
人体其他部位接触带电导体时可瞬即摆脱带电导体,不存在电击致死的危险,但可能引起二次伤害.例如因电击自高处坠地而招致伤亡。
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以下简称心室纤颤)。
此阈值与通电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人体条件、心脏功能状况、电流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等有关,但与人的性别、肤色、种族无关。
IEC 60479标准测试得出的导致心室纤颤的15至100Hz交流电流I b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1-1曲线c所示。
图中各区域的含义:①区——直线a左侧的区域,通常无感觉;②区——直线a与折线b之间的区域,有电的感觉,但无病理反应;③区——折线b至曲线c之间的区域,通常无器官损伤,可能出现肌肉收缩、呼吸困难、心房纤颤、无心室纤颤的短暂心脏停跳,此等病理反应随电流和时间的增大而加剧;④区——曲线c右侧的区域,除出现③区的病理反应外,还出现导致死亡的心室纤颤以及心脏停跳、呼吸停让、严重烧伤等反应,它随电流和时间的增大而加剧。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低压电器篇

第七篇低压电器篇第一章总则第 1.0.1 条本篇合用于交流(50 赫)和直流系统中,普通用途的低压电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单体安装和调整试验。
不合用于日用电器及电力系统保护继电器的安装试验。
盘、柜上的电器安装应符合本规范“配电盘、成套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的有关规定。
第 1.0.2 条低压电器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 1.0.3 条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国家有关物资的运输保管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的规定。
第 1.0。
4 条凡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或者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 并具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第 1.0。
5 条所有电气设备及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下列验收检查:一、开箱检查清点,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二、电器的技术文件齐全;三、按本篇要求作外观检验。
第 1。
0.6 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遵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
第 1。
0。
7 条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造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第 1.0。
8 条低压电器安装前,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拆除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场地清理干净;二、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三、设备基础和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焊接构件的机械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四、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坚固。
第 1.0.9 条电器安装结束后,施工中造成的建造物损坏部份应修补完整.第 1。
0.10 条低压电器装置在施工及交接验收时,应进行下列检查:一、竣工的工程是否符合设计 ;二、工程质量是符合规定;三、调整、试验项目及其结果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四、按本篇规定提出的技术资料和文件是否齐全。
第二章普通规定第 2.0.1 条低压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外壳、漆层、手柄无损伤或者变形;二、内部仪表、灭弧罩,瓷件等无裂纹或者伤痕 ;三、附件齐全、完好。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ow-voltage apparatus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 50254—961 总 则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 额定电压1200V 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 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来源:恒邦(北京)发布时间:2008-8-6 字号:大中小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1 总则1.0.1 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 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 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 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7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1.0.7.1 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 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 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 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9.1 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 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对电器安装有妨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除,场地应清扫干净。
(3)室内地面基层应施工完毕,并应在墙上标出抹面标高。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6年12月1日关于发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6]337号根据XXX计综[1986]XXX(91)建标技字第6号文的要求,由电力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四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96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七篇“低压电器篇”、第六篇“硅整流装置篇”、第八篇“起重机电气装置篇”、第十六篇“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气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电力产业部负责管理,详细解释等工作由XXX 负责,出版发行由XXX负责组织。
XXX一九九六年六月五日1总则1.0.1为保证低压电器的装置质量,促进施工装置手艺的进步,确保设备装置后的安全运转,制订本标准。
1.0.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请求时,应符合产品手艺文件的请求。
1.0.5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low-voltage apparatus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GB50254—961总则1.0.1为保证低压电器的安装质量,促进施工安装技术的进步,确保设备安装后的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1200V及以下、直流额定电压为1500V及以下且在正常条件下安装和调整试验的通用低压电器。
不适用于无需固定安装的家用电器、电力系统保护电器、电工仪器仪表、变送器、电子计算机系统及成套盘、柜、箱上电器的安装和验收。
1.0.3低压电器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4低压电器的运输、保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5低压电器设备和器材在安装前的保管期限,应为一年及以下;当超期保管时,应符合设备和器材保管的专门规定。
1.0.6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1.0.7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做下列验收检查:1.0.7.1包装和密封应良好。
1.0.7.2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装箱清单。
1.0.7.3按装箱清单检查清点,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应齐全。
1.0.7.4按本规范要求做外观检查。
1.0.8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0.9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0.9.1与低压电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当设备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其要求。
1.0.9.2低压电器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屋顶、楼板应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当人体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时电位差使电流流经人体,称之为电接触。
视电流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它对人体有不同的效应。
电流小时于人体无害,如用于诊断和治病的某些医疗电气设备,接触人体时,通过微量电流还对人体有益,这种电接触被称作微电接触。
如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持续时间过长,则可使人受到伤害甚至死亡,这种电接触被称作电击。
电击危及人身,因此电专业人员应了解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第一节几个有关电气安全的电流效应阈值IEC60479《电流通过人体时的效应》标准根据测试结果规定电压不大于1000V,频率不大于l00Hz的交流电流通过人体时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效应阈值:感觉阈值——人体能感觉出的最小电流值,一般为0.5mA,此值与电流通过的持续时间长短无关。
摆脱阈值——当人用手持握带电导体时,如流过手掌的电流超过此值,手掌肌肉的反应将是不依人意地紧握带电导体而不是摆脱带电导体,从而使电流得以持续通过人体。
导致此效应的最小电流称作摆脱阈值,此值因人而异,IEC取其平均值为10mA。
如不能摆脱带电导体,在较大电流长时间作用下人体将遭受伤害甚至死亡。
人体其他部位接触带电导体时可瞬即摆脱带电导体,不存在电击致死的危险,但可能引起二次伤害.例如因电击自高处坠地而招致伤亡。
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以下简称心室纤颤)。
此阈值与通电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人体条件、心脏功能状况、电流在人体内通过的路径等有关,但与人的性别、肤色、种族无关。
IEC 60479标准测试得出的导致心室纤颤的15至100Hz交流电流I b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1-1曲线c所示。
图中各区域的含义:①区——直线a左侧的区域,通常无感觉;②区——直线a与折线b之间的区域,有电的感觉,但无病理反应;③区——折线b至曲线c之间的区域,通常无器官损伤,可能出现肌肉收缩、呼吸困难、心房纤颤、无心室纤颤的短暂心脏停跳,此等病理反应随电流和时间的增大而加剧;④区——曲线c右侧的区域,除出现③区的病理反应外,还出现导致死亡的心室纤颤以及心脏停跳、呼吸停让、严重烧伤等反应,它随电流和时间的增大而加剧。
从图1-1可知,如电击电流和其持续时间在④区内,人体就有死亡危险。
但在制定电气安全措施时,尚需为其他一些外界影响条件留出一些裕量,通常以③区内离曲线c一段距离的曲线L作为人体是否安全的界限,如图1-1所示。
从曲线L可知,只要I b小于30mA,人体就不致因发生心室纤颤而电击致死。
据此国际上将防电击的高灵敏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RCD)的额定动作电流值取为30mA。
第二节不同潮湿环境条件下的不同接触电压限制电流I b因施加于人体阻抗Z t上的接触电压而产生。
接触电压越大,I b也越大。
在设计电气装置时计算I b很困难,而计算接触电压比较方便。
为此IEC又提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条件下相应的预期接触电压U t—时间曲线L1和L2,如图1-2所示。
应该说明,图1-2曲线L1和L2非自图1-1曲线L按欧姆定理推算求得,因人体阻抗是随接触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故此曲线也系测试求得。
还需说明,在防电击的计算中求出的是预期接触电压U t,对于从手到足的电击电流通路而言,它是施加于人体、鞋袜、地面等阻抗之和上的电压,故人体实际接触电压常小于预期接触电压U t。
但在诸如赤足和导电地面之类的情况下,鞋袜和地面电阻可不计,这时实际接触电压即为预期接触电压,故预期接触电压为最大的接触电压。
为确保电气安全和简化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接触电压都采用预期接触电压U t。
由图1-2可知,在干燥条件下当U t不大于50V时,人体接触此电压不致发生心室纤颤,所以在干燥环境条件下将预期接触电压限值U L取为50V。
据此,IEC将干燥环境条件下特低电压设备的额定电压定为48V(我国现仍沿用过去的36V)。
在潮湿环境条件下,例如在施工场地、农场等处,由于人体皮肤阻抗降低,大于25V的U t即可导致引起心室纤颤的30mA以上的接触电流I b,据此IEC将潮湿环境条件下的U L值规定为25V,而特低电压设备的额定电压则规定为24V。
在水下或特别潮湿环境条件下,例如在浴室或游泳池等场所内,出于皮肤湿透,特低电压设备的额定电压IEC规定仅为12V或6V。
需要注意,尽管不同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接触电压限值各不相同,但导致人体心室纤颤的电流阈值都为30mA。
这正是在不同潮湿环境条件下,IEC都规定装用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瞬动RCD的原因。
这一问题在第二十三章第一节中还将作进一步的叙述。
第二节电流通过人的效应与局防护电器选用的关系从图1-1可知,人体遭受电击时发生心室纤颤致死的危险程度,是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的。
由此可知,手持式设备(例如手电钻)和移动式设备(例如落地灯)比固定式设备具有更大的电击致死的危险性。
因在持握这类绝缘损坏的设备时,如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30mA,由于已超过摆脱电流阈值10mA,所以人体不能脱离与电的接触。
若切断电源的时间较长超过图1-1的发生心室纤颤阈值,即有可能电击致死。
因此对于手持式和移动式设备,必须在图1-1曲线L左侧的相应时间内切断电源。
对于固定式设备和配电线路,因不存在手掌紧握故障设备不能摆脱的问题,可在5s内切断电源。
这也正是要求在接用手持式、移动式设备的插座回路上装用瞬动RCD的原由。
第二章供电系统的接地第一节供电系统的两个接地任一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都需处理两个接地问题:一个是系统内电源端带电导体的接地;另一个是负荷端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
就低压供电系统而言,前者通常是指变压器、发电机等中性点的接地,称作系统接地;后者通常是指电气装置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布线金属管槽等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称作保护接地,如图2-1所示。
第二节系统接地的作用系统接地的作用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当雷击时,地面强大的瞬变电磁场使架空线路感应幅值很大的瞬态过电压,它持续时间极短,以微秒计,但过电压幅值和上升陡度很大,使设备和线路承受危险电涌电压的冲击。
作系统接地后线路感应的雷电荷获得对地泄放的通路,大大降低了这一瞬态过电压,减轻了设备和线路绝缘被击穿的危险。
又如高、低压共杆的架空线路,如果发生高压线路坠落在低压线路上的故障,如有系统接地,高压侧故障电流可通过低压系统的系统接地返回电源,使高压侧继电保护动作面迅速切断电源.从而避免或减轻故障的危害。
如果不做系统接地,则当系统中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另两相对地电压将由原来的220V升高为线电压(380V),如图2-2所示。
由于没有返回电源的导体通路,故障电流仅为极小的线地间的电容电流,保护电器不动作,此过电压将持续存在,人体如接触无故障的相线,接触电压将高达380V,对设备及线路绝缘的安全也是很不利的。
但是,也有不做系统接地的低压系统,这种系统的应用是为了特殊的需要,它需补充一些安全措施,这在下文中将予以叙述。
第三节保护接地的作用保护接地是电气装置内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如图2-1中R A所示。
发生图中所示的相线碰设备外壳接地故障后如未作保护接地,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U f 即为相电压220V,人体若接触此电压电击致死的危险很大。
作保护接地后,U f 仅为图中PE线和R A上故障电流I d产生的电压降,仅为220V的一部分。
R A还为I d提供返回电源的通路,从而使防护电器动作而切断电源,起到防人身电击和接地故障火灾的作用。
保护接地对电气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除特殊规定者外必须保证接地通路的导通。
IEC规定图2-1中的PE线上(包括PEN线)不允许装设开关以杜绝其开断。
第四节10/0.4kV配电变电所内的两个接地10/0.4kV配电变电所既是低压系统的电源端,也是10kV系统的负荷端。
因此它既有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系统接地,也有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
在过去10kV网络不接地系统中,这两个接地通常是合一的。
现在大城市10kV 网络逐渐改用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变电所内这两个地的分合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第十二章将作讨论。
第三章带电导体系统和接地系统的分类我国有些电气人员将设有专门的PE线的供电系统,三相的称作三相五线系统,单相的称作单相三线系统,这都是不规范的称渭。
名不正则言不顺,称谓上的错误难免导致技术上的错误。
按IEC标准配电系统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带电导体分类,另一是按接地系统分类。
我国上述不规范的称谓混淆了这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配电系统。
本章将按IEC标准介绍这两种配电系统的分类。
第一节带电导体系统分类带电导体指工作时带电的导体,相线(L线)和中性线(N线)是带电导体,保护接地线(PE线)不是带电导体。
带电导体系统按带电导体的相数和根数分类,在根数中都不计PE线。
IEC规定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带电导电系统:单相两线系统——例如我国供电给单相电器的一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的系统,如图3-1所示。
单相三线系统——这种系统在某些发达国家应用较多,例如在美国用一单相降压变压器给住宅楼以240/120V电压供电,变压器二次绕组电压为240V,自绕组的中点抽出一接地的中线,从而引出240V和120V两种电压,如图3-2所示。
240V电压供电热等大负荷用电,120V电压则供照明和小家用电器用电。
它是单相系统,但有三根带电导体。
两相三线系统——例如我国为减少线路电压降自三相变压器引出两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给厂区或庭园照明供电的配电系统,如图3-3所示。
两相五线系统——这是一种如图3-4所示的配电系统,它是由两个相位相差90°,中点相连的单相电源绕组的引出线构成。
由图可知,它有四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共五根带电导体。
这种系统国外曾经使用过,现在已很少应用。
三相三线系统——例如给三相电动机供电的系统,如图3-5所示。
三相四线系统——这是国际上和我国广泛应用的具有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的配电系统。
不论有无PE线它都被称作三相四线系统,如图3-6所示。
第二节接地系统分类接地系统分TN、TT和IT三种类型,这些接地系统的文字符号的含义是: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与大地的关系:T:电源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大地”一词法文Terre 的第一个字母)。
I:电源与大地隔离或电源的一点经高阻抗(例如1000Ω)与大地直接连接(I 是“隔离”一词法文Isolation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说明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
N: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与接地的电源中性点的连接而接地(N是“中性点”一词法文Neutre的第一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