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心房纤颤的诊断及处置

医院进行《心房纤颤的诊断及处置》
相关知识培训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心房纤颤的诊治水平,我院医务科根据《XX年XX继续教育项目》要求,XX年XX月XX日,在XX对XX 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心房纤颤的诊断及处置》相关知识培训,此次培训由XX主讲,共计约XX人参加。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非瓣膜病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
在瓣膜病中,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 40%。
其次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
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预防房颤相关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XX围绕房颤的概述、诊断、评估、危险分层及治疗相关内容,详细讲解了导致该疾病的危险因素、疾病的发展过程、发病后临床表现,重点讲解了房颤发生后应该怎样控制心室率、复律、抗凝、导管消融等治疗原则。
掌握心房纤颤的诊断及处理流程,提高本院医护人员对房颤患者病情的评估、诊治、及时有效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培训,使本院医护人员对房颤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等有了进一步认识,提高了对患者病情评估、用药选择以及电复律的判断
能力,对提升我院整体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何对待心房纤颤

注 射液 2 o 升 中静 脉点 滴 。 0毫
六 、对 持 续 性 心 房 纤 颤 或 虽
患 者 心 功 能 较 好 、心 脏 无 明 显 扩
调整 抗 凝 药 物 的剂 量 。 虽 然 心 房 纤 颤 是 常见 的 心 律 失 常 , 在 防治 上 要 因人 而 异 。患 但
者 应 积 极 配 合 医 生 ,采 取 恰 当 的 方 法 对 待心 房纤 颤 。
射 。使 用 洋 地 黄 类 强 心 药 物 的优 术 相 结 合 ,利 用 射 频 能 量 消 融 心 脏 病 理 的传 导 组 织 ,达 到 根 治房 颤 的 目的 。该 方 法 成 功 率 可 高 达
9 %以上 , 其适 用 于 合并 其 他需 0 尤 要手 术 治疗 的心 脏疾 病 的患 者 ,
既 又 根 据 发 生 心 房 纤 颤 的具 体 情 点 是 , 可 减 缓 心 率 , 可 加 强 心 况 , 采 取 相 应 的对 策 。 要
一
肌 的收 缩 力 。 2 .异 搏 定 5 1 毫 克 加 5 % ~0 0
、
对 原 因不 明 、 发 的 、 偶 短
暂性 心房纤颤 , 果心率 不快 , 如 症
2永 久 性 起 搏 器 和 除 颤 器 : . 体 内植入 永 久性 起搏 器 或除 颤器 ,
基 本 病 因 并 加 以 治 疗 , 如 矫 正 心 并 存 且 症 状 明 显 者 ,出 现 肺 水 肿 除 掉 心 房 纤 颤 的 同 时 还 可 预 防 心 脏瓣 膜 病 变 , 善 心 脏 功 能 、 疗 时 可 选 用 : 改 治 心 肌 缺 血 ,控 制 甲 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用 该 药 ) 。
3 普 罗 帕 酮 7 毫 克  ̄ 5 %葡 . 0 no
心房纤颤患者需全面评估和综合治疗

电击 复律 的成 功率也较高 。 用 于静 脉药物转律 的有氟卡胺 、 多 非利特 、 普罗帕酮、 伊步利特和胺碘酮等。如果 药物转复失败
应该尽快改为 电击复律 。 及 时和有效复律可 以消除症状 , 减轻
其他系统的疾病。对 某些患者 , 还需 要进行 2 4 h动态心 电图 运 动试 验 , 经 食管超声 心动图和 电生理 检查等 。③ 通过上述 检查确认基 础疾病 和诱发 心房纤颤 的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 病, 如 甲状腺 功能亢进 , 心脏瓣膜 病 , 冠状 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 脏病 ( 冠心病 ) , 高 血压 , 心力衰竭 , 纠正慢性 阻塞性肺 部疾病 的低氧 血症 等 , 都 有助 于心 房纤颤 的治疗 和预防 。据 心血管 网报 道 , 高血压 患者 中约有 1 4 %合并 心房 纤颤 , 近 年来不 少
匡堇盘查 2 3 堡2a l M e d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F e b n l a r y 2 0 1 3 , V 0 1 . 2 0 , N o . 2
-
1 5 9 ・
・
讲
座・ ’
美托洛尔 、 阿替 洛尔 。 洋地 黄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
仅可 引起 不适感而 影响生活质量 , 快速 的心率还会损 伤心房 或心室 , 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 加重原有 的心脏病并可导致 明显 的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使左心房血流淤滞 , 促 使血 栓栓 塞 , 其 中主要 多见于脑部栓塞 , 因心房颤动引起 的脑栓塞 占各 种栓 塞的 1 / 5到 1 / 4 , 并有 较高 的致残率 和病死率 , 给 社会和家庭
心房纤颤患者需全面评估和综合治疗
山西省忻州市人 民 医I  ̄( 0 3 4 0 0 0 )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 人 口老龄化 的改 变 , 心房颤动不 张晋喜 张美平
心房纤颤的起搏治疗 刘怀霖

新的起搏程序
•起搏调控 •抑制早搏 •预防再诱发 •频率平稳 •长短周期现象抑制 •运动后频率骤降抑制
和一致的传导路径和不应期。在心房起搏时, 心房激动在同一部位及稳定的频率有助于减少 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起搏调控”以稍高 于自身心率的频率调节心房起搏频率,以保证 心房在95%的时间是起搏的。 此程序功能与美国圣犹达起搏器的动态心房超 速起搏程序(DAO)、Guidant起搏器和美敦力起 搏器的心房优先起搏程序(APP)的功能相似。
频率平稳
“频率平稳”是以稍高于窦性心率的频 率超速起搏心房来预防房性心动过速的 发生。因此,它的功能和“起搏调控” 相似,但是心率增加幅度不是很大。在 检测到窦性心律时,起搏频率在窦性频 率的基础上增加3次/分,然后缓慢地下 降直至出现窦性心律或达到低限频率。
长短周期现象抑制
起搏器通过控制一个房性早搏后第一和第二心 房激动,从而消除长短周期。当起搏器感知到 房早时,就启动PPR,起搏器首先以PPI周长起 搏心房,PPI=(房早的联律间期+房早前的窦性 周长)/2,然后以生理心率周长起搏,最后恢 复至房早之前的工作状态。 Ela公司的Chorum和Talent起搏器的房早后长 间歇抑制起搏(PEPS)程序有相似的功能。
不同的观点
Kindermann等(Kindermann M PACE 2000)比较了存 在房间传导阻滞的患者,右房间隔起搏、传统右房起 搏以及心房多部位起搏对房间传导顺序的影响。研究 显示间隔起搏时并不是左右心房机械功能的同步,靠 近冠状静脉窦远端的间隔起搏使右到左的激动顺序变 为左到右的激动顺序,而房间传导时间的绝对值却并 没有改变。相反,多部位起搏(高位右房+间隔、高 位右房+冠状静脉窦远端)却使双房同步化,同时使P 波和房间传导时间缩短。因此房间隔起搏的确切疗效 尚需更多的临床试验以及长期的随访来证明。
心房纤颤的治疗措施

[1]陈培鸿;156例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2]焦珍珍;杜昕;马长生;方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年06期.
[3]陈培鸿;156例心房颤动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2期.
2.3抗凝治疗
2.3.1脑卒中的危险评估因为10%~20%的房颤患者将在未来发生严重的致残性脑卒中,脑卒中是房颤患者最大的威胁,推荐采用脑卒中的危险来决定是否采用抗凝策略。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血栓栓塞病史(包括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其他部位的栓塞病史)、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和瓣膜置换术后;中度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75岁以上、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EF≤0.35)或糖尿病患者;未证实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在65~74岁、女性、冠心病和甲状腺毒症。
2.3.2选择抗凝方法除非患者为孤立性房颤或存在禁忌证,所有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均应进行抗凝治疗。
有任何一种高危因素和≥2种中度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选择华法林抗凝(目标INR2.0~3.0)。1种中度危险因素或≥1种未证实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81~325mg)或华法林(INR2.0~3.0)。对于没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推荐采用81~325mg的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建议置换金属瓣膜的房颤患者维持INR在2.5之上。已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其抗凝的需要。年龄小于60岁、没有心脏疾病或任一种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不推荐应用华法林预防脑卒中。房扑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和房颤一样。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心房纤颤46例,其中男女各23例,平均年龄45岁。
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关于《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室是心脏之中较为精致的构造室内空间,心室的作用是短时间聚集血液人,随后根据心脏强劲的驱动力将血液泵至全身各部,因而,心室的尺寸容积针对心脏工作能力的高矮有关键的影响。
可是心室也是心脏病的多发位置,非常是心房纤颤这类状况是造成病人心脏疼痛或是心脏乏力的关键原因,一旦出現心房纤颤得话就需要马上开展救治医治,不然会短期内内威协人身安全,下边就讨论一下心房纤颤医治如何做的解读吧。
心房纤颤(AF)是最普遍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室呈混乱兴奋和失效收拢的房性规律,是由心室-核心折回环造成很多小折回环造成的房律混乱,在老人中十分普遍。
由此可见于全部的器质心脏病病人,在非器质心脏病病人也可产生房颤,患病率高持续时间长,还可造成比较严重的病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
造成患者残废或致死率提升。
1.发病原因医治房颤的发病原因医治尤为重要,积极主动医治原发性心脏病才非常容易使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使之转复后长期性保持,即便医不好发病原因,能消除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也很重要。
在脑缺血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引发房颤者,当心肌缺血改进,心衰改正,血压控制优良的状况下,房颤转复的机遇提升,并能长期保持窦性心律。
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房颤病人,推行手术治疗除去发病原因后很多病人能在复律后长期性保持窦性心律。
2.用药治疗包含药品复律、控制心室率及抗凝医治。
3.消融手术医治消融手术关键运用于抗心律失常药品失效,或有显著病症的阵发性房颤病人及心室率不易控制的持续房颤病人。
最开始选用的是房室结消融术,导致永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后相互配合起搏医治,改进患者病症和血流动力学效用。
近些年,进行消融手术医治获得了一定的进度,功效慢慢提升,早已变成房颤治疗的一个关键方式。
心房纤维颤动的健康指导

心房纤维颤动的健康指导心房纤维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使心脏跳动不规律并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以下是一些健康指导,可帮助管理心房纤维颤动并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保持健康体重对于管理心房纤维颤动至关重要。
过重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体重过轻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建议与医生合作,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减重计划或增重计划。
规律有规律的锻炼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并确保坚持进行。
但记住,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发作。
饮食健康均衡营养的饮食对于保持心脏健康和管理心房纤维颤动至关重要。
建议少食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并将蔬菜、水果、全麦食物和低脂蛋白质纳入日常饮食。
控制血压和胆固醇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心房纤维颤动的风险因素之一。
请与医生合作,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时服用处方药物。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心脏健康不利,尤其是对于患有心房纤维颤动的人群。
戒烟和限制饮酒量对于预防心房纤维颤动的发作非常重要。
如果需要帮助,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加入戒烟/限酒支持小组。
管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对心脏健康有负面影响。
尝试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呼吸练、冥想或参加心理辅导。
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有助于应对压力。
定期复诊和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诊非常重要。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请注意,这些健康指导仅为参考,具体的健康计划应与您的医生讨论制定。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
急救技巧脑卒中患者突然发生心房纤颤的应急处理方法

心房纤颤可能导致血 流动力学不稳定,增 加血栓栓塞的风险。
患者常有高血压、糖 尿病等基础疾病,增 加了心房纤颤的风险 。
03 急救处理与紧急应对措施
立即就医: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生 患者情况,请求尽快派车。
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耽误 急救时间。
电除颤器应遵循操作说明,正确放置电极片,选择合适的能量档位进行 电击。
电除颤后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心电图变化,如有 必要可再次进行电除颤。
急救过程中的心理支持与疏导
在急救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与疏导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信 心和配合度。
急救人员应保持冷静、专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急救措施的必要 性和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
将双手交叠放在受害者胸骨的下半部 分,并用力向下按压,下压深度 5~6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 全回复。
人工呼吸
捏住受害者的鼻子,然后对自己的嘴 巴和受害者的嘴巴进行密封,吹气两 次。每次吹气都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 使胸部隆起。
电除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电除颤器前应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位置,避免周围环境存在障碍物 或金属物品,以免发生意外。
气短
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 难。
03
乏力
感到疲倦和虚弱。
04
头晕或晕厥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部 供血不足。
心房纤颤的鉴别诊断
室上速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突发突止,持续时间短,多无明显症 状。
多见于房颤患者,QRS波形态多变。
房扑
心房率常在250次/分左右,心室率规 则或不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2
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的禁忌征
短期内可自然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 者不应进行电复律
复律后尽管进行了预防性的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但患者仍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短期内房颤复发者不应再次进行复律治 疗
ppt课件
13
维持窦性心律
维持窦性心律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预防心动 过速诱发的心肌病。
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的发生率 约为非房颤患者的17倍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当某种药物对患者有促心律失常的副作用时, 不应再使用该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而又未安置起搏器者 不应给予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
ppt课件
16
控制心室率
对于AF采取节律或室率控制历来有争议。近 年 已 有 几 个 临 床 研 究 , 如 : RACE 、 PIAF 、 AF-CHF、AFFIRM等实验比较了节律和室率 控制的远期目标,二者大致相同
通常在电复律前先进行药物复律。目前尚无证 据表明两者发生血栓拴塞的危险性存在差异。
药物复律的效果较电复律差,药物复律对发作 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的房颤患者较为有效,对 持续性房颤效果较差。
ppt课件
9
在直流电复律前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 诸多优点:
药物本身有复律效果 减慢心室律 药物能增加电转复的成功率 减少复律后AF复发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AF治疗策略的发展过程
早期,用洋地黄减慢AF患者的心室率是唯一的治疗; 若AF心室率不快,可不治疗
上世纪50年代起,在采用洋地黄的基础上,用奎尼丁 转复心律,但因此种方法促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大, 现已少用
60年代起,逐渐推广了直流电复律(DCC) 90年代起,强调了AF的抗凝治疗,又试探着消融、手
AF的处理首先作室率控制,待病情稳定 后作进一步处理
ppt课件
21
AF伴房室旁路前传,如有晕厥、休克、极快 心室率,应予DCC;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静 脉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依不 利特,使旁路不应期延长,室率减慢,同时也 可能复律;发作终止后可作旁路消融。 ß受体 阻滞剂、洋地黄或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在AF伴房室旁路前传时不宜选用。
7
心房纤颤的处理
对心房纤颤的处理主要包括对心律失常 本身的治疗及预防血栓拴塞两方面。
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后, 治疗上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恢复窦律、 维持窦律(节律控制);或保留房颤、 控制心室率 (室率控制)
ppt课件
8
复律
复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他们各有 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如果采取了复律 治疗,必须要进行窦律的维持。在药物的选择 方面,既要考虑安全性,又要考虑有效性,并 对能纠正的病因或诱因尽力治疗
术和起搏治疗,企图根治AF
ppt课件
5
房颤的分类
初发房颤(first-detected episode of AF)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孤立性房颤(lone AF)
ppt课件
6
ppt课件
心房纤颤的处理策略
ppt课件
1
正常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约为0.4%,并随年 龄增长而增加
40岁以下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不到0.1%,而 80岁以上女性中房颤的发生率已增加至超过 1.5%, 80岁以上男性中房颤的发生率超过 2.0%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猝中发生率 约为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肺部疾病急性AF发作时,除原发疾病治疗外, 应作室率控制,最好用钙拮抗剂
ppt课件
22
预防血栓拴塞
ppt课件
23
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分层
高危: 有血栓拴塞史或TIA 高血压者SBP>160mmHg 心力衰竭 高龄:>75岁,尤其是女性 有瓣膜病或安置了人工瓣膜
ppt课件
18
Summary of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Pharmac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he Rate of Ventricular Response to Atrial Fibrillation
ppt课件
19
下列情况建议作室率控制治疗
AFFIRM试验(4060例),平均随访3.5年,结 果显示二者在总死亡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由此, AFFIRM 试 验 结 果 认 为 : 室 率 控 制 也 是 AF 的 一线治疗
ppt课件
17
控制目标:静息状态----60~80次/分 中量活动后----90~115次/分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房室结消融术&荐用于复律的药物
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氟卡胺、 依布利特、普罗帕酮、胺碘酮、奎尼丁
效果较差或未经证实的药物:普鲁卡因 胺、地高辛、索他洛尔
ppt课件
11
药物复律或电复律的绝对适应征
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如阵发性快室率 房颤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有症状的低血 压、心绞痛或心衰者,对药物治疗不敏 感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
永久性AF患者 阵发性或持续性AF,心室率快,首先作
室率控制,必要时静脉用药 阵发性AF,抗心律失常药不能有效预防
复发eg. 试用>3种抗心律失常药,一年内 AF复发>3次
ppt课件
20
对下列情况建议首先作室率控制治疗
严重心衰伴发的AF AF高龄患者 急性AF发作,除对原发疾病治疗外,对
ppt课件
14
Table 10. Typical Doses of Drugs Used to Maintain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ppt课件
15
药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适用于房颤发作时症状 明显不能耐受的患者作为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