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的最新药物治疗

心房纤颤的最新药物治疗
心房纤颤的最新药物治疗

心房纤颤的最新药物治疗

【摘要】本综述重点介绍新的房颤药物治疗策略,包括:1)特异抑制心房IKur、IK-ACh或INa的药物;2)影响非离子通道的上游治疗;3)原有的抗房颤药物安全性改进后的新药;4)在不影响钠通道的情况下改善传导的G连接治疗。

【Abstract】This review focuses on new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AF,Including:1)Agents that produce atrial specific or predominant inhibition of IKur, IK-Ach or INa; 2) “Upstream therapies” ; 3) Derivatives of “old” anti-AF drugs with an improved safety pharmaclolgical profile; and 4) Gap junction therapy aimed at improving conduction without affecting sodim channels.

【Key words】Atrial fibrillation;Antiarrhythmic drugs;Electrophysiology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虽然在过去的十年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使用率明显增加,药物治疗仍是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1]。胺碘酮是一种复杂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广泛用于窦性节律的长期维持,而不是用于急性房颤的转复,但长期口服胺碘酮存在多种副作用[2]。

因此,需要比目前药物更安全、更有效的抗房颤药物。近几年,旨在提高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已提出,并被临床和\或试验研究证实。

1心房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1.1 心房特异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焦点集中于心房特异的离子通道阻滞剂的开发,此类药物能避免目前药物的致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此类药物包括超速延迟重整钾电流(IKur),乙酰胆碱相关的内向重整钾电流(IK-ACh),持续活化的IK-Ach,以及connexin 40[3]。这些IKur和IK-ACh通道主要存在于心房,在心室极少或无,因此这些通道通常对心房是特异的。

IKur阻滞剂是被广泛研究的治疗房颤的心房特异药物。能阻滞IKur的药物(如A VE0118、A VE1231、S9947、S20951、ISQ-1/DPO-1、vernakalant、AZD7009、NIP141、NIP-142、acacetin)已被证实能选择性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因此能有效终止房颤和/或预防发作[4,5]。然而大多数此类药物,在有效抑制房颤的同时,也潜在的阻滞其他电流(如INa被vernakalant和AZD7009抑制)[5]。实际上,IKur或INa是否在心房选择性和抗房颤方面起重要作用并不清楚,虽然INa阻滞剂能选择性延长心房ERP和有效抑制房颤[6]。A VE0118和A VE1231对短暂外向钾电流(Ito)和IK-Ach的抑制也证实IKur在终止房颤中的重要作

第二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二十三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选择题 A型题 1.请指出在强心苷的化学结构中含羟基最少的药物: A.地高辛 B.洋地黄毒苷(口服吸收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半衰期长) C.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D.毒毛花苷K E.以上都不是 2.关于强心苷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洋地黄毒苷肝转化率最高,是因其结构中羟基的数目最多 B.强心苷是由苷元和糖组成,其中苷元部分是发挥正性肌力的基本结构 C.有肾功能不良的病人慎用地高辛 D.老年人易发生地高辛中毒 E.地高辛的半衰期约33~36h 3.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于心源性哮喘? A.吗啡 B.毒毛花苷K C.氨茶碱 D.硝普钠 E.异丙肾上腺素 4.强心苷中毒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下述哪一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 A.停药 B.给氯化钾 C.用苯妥英钠 D.给呋塞米 E.给考来烯胺,以打断强心苷的肝肠循环 5.强心苷中毒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A.ECG出现Q-T间期缩短 B.头痛 C.胃肠道反应 D.房室传导阻滞 E.低血钾 6.下列哪种强心苷口服吸收率最高? A.洋地黄毒苷 B.毒毛花苷K C.地高辛 D.西地兰 E.铃兰毒苷 7.关于米力农,下述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B.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 C.可增加心肌收缩性和扩张血管 D.促进Ca2+内流,但抑制Na+通道和K+通道 E.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8.下列哪个药物能增强地高辛的毒性? A.氯化钾 B.考来烯胺 C.苯妥英钠 D.螺内酯 E.奎尼丁 9.血浆半衰期最长作用最为持久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毒毛花苷K C.洋地黄毒苷 D.西地兰 E.铃兰毒苷 10.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选用: A.氯化钾 B.阿托品 C.利多卡因 D.肾上腺素 E.吗啡 11.地高辛的t1/2为36h,若每日给予维持量,则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约需: A.10d B.12d C.9d D.2~3d E.6~7d 12.强心苷治疗心衰的原发作用是: A.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 B.降低心肌耗氧量 C.减慢心率 D.正性肌力作用 E.减慢房室传导 13.强心苷对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疗效良好? A.高度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衰 B.肺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C.由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D.严重贫血诱发的心衰 E.甲状腺功能亢进诱发的心衰 14.强心苷中毒出现哪种情况不宜给予氯化钾?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解救)

胺碘酮与洋地黄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比较

胺碘酮与洋地黄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3-08-16T11:37:47.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敏 [导读] 通过上述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显著有效37例(86.05%),有效5例(11.63%),无效仅1例(2.32%); 王敏(大连辽渔医院 116113)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158-02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与洋地黄两种药物在临床治疗心房纤颤的效果,为今后心房纤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后由门诊医师收住入院的心房纤颤患者共86例,将86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采用胺碘酮治疗的43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其余患者用洋地黄治疗设置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著有效37例(86.05%),有效5例(11.63%),无效仅1例(2.32%);对照组患者显著有效为29例(67.44%),有效7例(16.28%),无效7例(16.28%)。结论胺碘酮与洋地黄两者在治疗心房纤颤时前者效果明显优于后者。 【关键词】胺碘酮洋地黄心房纤颤疗效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即便在正常人群中偶尔也会出现短时间的心房纤颤。一般来说,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心房纤颤发病的几率也随之增高[1]。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各种心脏器质性疾病等,都可引发心房纤颤。临床治疗心房纤颤主要有胺碘酮及洋地黄类药物,本次研究主要旨在讨论两者对心房纤颤的效果,现将实验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从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后由门诊医生收住入院的86例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仅为32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是(56.4±4.8)岁,按照病因分高血压性心脏病有18例(20.93%),风湿性心脏病23例(26.74%),冠心病26例(30.23%),扩张型心肌病15例(17.44%),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4.65%)。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心房纤颤,且均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等。将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选择胺碘酮治疗,每次静脉注射300mg1200mg,对于静注后没有转为窦性心律患者可口服胺碘酮继续治疗,每次口服剂量为0.2g-0.4g,每天3次。43例患者在用药一周后均改为口服胺碘酮,剂量改为每次0.2g,每天2次,在口服治疗2周以后,再将剂量改为0.2g,并每天服用一次;对照组患者选择洋地黄治疗,每次静脉注射西地兰0.2mg~0.4mg,每天一次,对于静注后没有转为窦性心律患者可口服地高辛继续治疗,每次口服剂量为0.125mg-0.25mg,每天1次,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有毒性反应,需立即通知医生并停止给药,继续观察若病情严重及时抢救。 1.3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著有效标准:心房纤颤转为稳定窦性心律,或者是持续心房纤颤转为阵发性心房纤颤,偶有发作;有效标准:心室率降低,持续性心房纤颤转为阵发性心房纤颤;无效标准:房颤未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降低不明显,持续性心房纤颤也没有转为阵发性心房纤颤。 1.4统计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取得数据分析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心房纤颤治疗效果对比,具体数据整理制成表格,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心房纤颤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显著有效有效无效 实验组 43 37(86.05%)* 5(11.63%)* 1(2.32%)* 对照组 43 29(67.44%) 7(16.28%) 7(16.28%)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越来越多,临床上因心房纤颤来就诊的患者人数处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40岁以下心房纤颤患者也不断增加[2]。由于心房纤颤患者通常伴有较为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变,心脏排出量明显降低,经常感觉到心悸[3],乏力及气短等一些临床表现,所以对心房纤颤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上治疗心房纤颤主要选用的药物有洋地黄和胺碘酮两种,对于治疗心房纤颤效果都有不错的疗效,但是两者作用机制不同,洋地黄主要是降低心房纤颤患者房室结以及房室束传导速度[4],而胺碘酮则是通过有效的抑制窦房结传导来减慢心率,从而将心房纤颤转为正常窦性心律。通过上述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显著有效37例(86.05%),有效5例(11.63%),无效仅1例(2.32%);对照组患者显著有效为29例(67.44%),有效7例(16.28%),无效7例(16.28%),可见实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有研究表明,胺碘酮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5],因此在治疗心房纤颤患者时胺碘酮成为首选药物之一,为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作出较大贡献。 综上所述,胺碘酮和洋地黄药物对于治疗心房纤颤效果均良好,但胺碘酮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谢干平.胺碘酮与洋地黄治疗心房纤颤的疗效比较[J].内科,2011,06(3):220-222. [2]胺碘酮与洋地黄治疗快速型房颤疗效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213-1214. [3]杨春,杨艳萍.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纤颤86例的疗效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7):1338-1339,1342.

2019欧洲心房纤颤指南(解读)_2

2019欧洲心房纤颤指南(解读) 欧洲 ESC(201 0)房颤管理指南解读 201 0 年 9 月在瑞典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大会公布了最新房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 [1 ] ,该指南是欧洲心脏病学会单独发布的指南,之前他们均与 AHA/ACC联合发布指南,可能今后世界上只有一个指南的格局将发生改变。 新版指南较 2006 年 AHA/ACC/ESC联合公布的房颤指南(以下简称 2006 版指南) [2]相比,流行病学、抗凝、室率控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面笔者简要解读如下: 第一部分流行病学 1 .1 降低再住院率-房颤管理的新目标指南将降低死亡率、再住院率、卒中、提高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及改善左室功能作为房颤管理的主要目标。 与 2006 版指南相比,首次把降低再住院率作为房颤管理的目标。 指南提出: 房颤占所有再住院原因的 1 /3,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加重、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其主要原因。 对房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抗凝和控制室率。 1 . 2 遗传因素-房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指南首次将遗传因素作为房颤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文中指出:

房颤,尤其是特发性房颤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ANP、 PITX2、SCN5A等[3-5]基因均与房颤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第二部分房颤的分类及分级 2.1 房颤的分类目前国际上房颤的分类很多,新版指南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将房颤分为 5 类: 首发房颤(首次发现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小于 48 小时,可以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 7 天)、持久性房颤(持续超过 1 年)、慢性房颤(患者已处于适应状态)。 除此之外,因脑血栓或其他原因住院而发现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的房颤定义为沉默性房颤。 与 2006 版指南相比,增加了持久性房颤和慢性房颤,分类更加细致,便于临床管理。 2.2 EHRA score-房颤危险度分级,房颤中的NYAH 分级指南中指出: 房颤的急性期管理应该包括缓解症状,评价相关危险因素。 因此指南提出了房颤危险度分层的概念,主要依据患者症状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分为四个等级,即: EHRA Ⅰ : 无症状EHRA Ⅱ : 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限制EHRA Ⅲ: 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EHRA Ⅳ:

心房纤颤患者需全面评估和综合治疗张晋喜

实用医技杂志2013年2月第20卷第2期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February2013,Vol.20,No.2 ·讲座·心房纤颤患者需全面评估和综合治疗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034000)张晋喜张美平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心房颤动不仅可引起不适感而影响生活质量,快速的心率还会损伤心房或心室,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加重原有的心脏病并可导致明显的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使左心房血流淤滞,促使血栓栓塞,其中主要多见于脑部栓塞,因心房颤动引起的脑栓塞占各种栓塞的1/5到1/4,并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对心房纤颤的认识以及治疗至关重要,也是亟需解决的一种疾病。详细了解心房纤颤的病史,包括发作病程、间期、频繁程度、持续的时间,用药情况及疗效,发生时伴随的症状、血压情况、有无心绞痛及心功能状况;以及了解心房纤颤的病因:如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急、慢性心肌病或肺部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均是其常见的病因。心房纤颤中80%有器质性心脏病[1],少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孤立性心房颤动)多发生于中青年患者,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也成为心房颤动的常见病因需引起重视。 1心房纤颤 治疗前的综合评估包括:①详细询问病史,确定心房纤颤的类型、发作的频繁程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症状、诱发因素、发作和终止方式等。②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对某些患者,还需要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电生理检查等。③通过上述检查确认基础疾病和诱发心房纤颤的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纠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低氧血症等,都有助于心房纤颤的治疗和预防。据心血管网报道,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4%合并心房纤颤,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减少新发生的心房纤颤,支持心律失常药合用,可增强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效果,这可能与这二类药物对心房组织重构的有益作用有关。 2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 2.1用于控制频率的药物 频率控制的目的是使心房纤颤时的心室率(不管是在静息时还是在运动时)都能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但一般认为目标应该静息时60~80次/min,运动时90~115次/min,能有效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都可以有效控制心室率,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和地高辛等都可单独或联合应用于心房纤颤心室率的控制。其中β受体阻滞剂是最有效、最常用和可单独应用的药物,尤其对于有高肾上腺素能状态表现的 患者。对于心房纤颤患者可采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进行心室率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记实。在心室率过快需要紧急控制时可采用静脉用药的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洋地黄一直被认为是在紧急情况下控制心房纤颤心室率的一线用药,但目前认为其效果并不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好。胺碘酮由于有β受体阻滞作用,故也可降低心房纤颤时间的心室率,但目前的指南认为其仅作为二线用药,而且不建议用于慢性心房纤颤时的长期心室率控制。只是在其他药物控制无效或禁忌时,在心房纤颤合并心力衰竭需紧急控制心室率时可首选胺碘酮与洋地黄合用。在心房纤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时也可作为首选用药。 2.2用于控制节律的药物 心房纤颤持续的时间是选择转律方法和时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新发生的心房纤颤,因其在48h以内的自行转复窦性的比率很高,因此可以先观察,也可用普罗帕酮(450~600mg)顿服的方法。据心血管网心律失常药物新策略特刊报道,转复成功率为70%~80%,转复时间多在4h内。 如果心房纤颤已经持续>48h而<7d者则需要在食管超声评价左心房血栓的基础上尽早住院和复律。其中同步直流电击复律的成功率也较高。用于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步利特和胺碘酮等。如果药物转复失败应该尽快改为电击复律。及时和有效复律可以消除症状,减轻心房电重构以防止心房纤颤复发后趋于持续性。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步利特、多非利特等。 2.3用于预防心房纤颤复发的药物 对于心房纤颤的预防复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和清除症状,能有效地降低心脏死亡、各种血栓的形成、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危险性。不管对于哪种心房纤颤选择药物的节律控制都意味着复律后需要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少和预防心房纤颤的复发。下面简介几种: 2.3.1普罗帕酮:普罗帕酮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2006年发布的心房纤颤治疗指南,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心房纤颤患者,IC类药物可以作为一线治疗。一些试验已经证实普罗帕酮和氟卡胺都有良好的耐受性、低毒性和相似的疗效。普罗帕酮常见有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如恶心;轻度神经系统症状和转复后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导致晕厥甚至猝死。因此,对于心房纤颤时心室率很快而提示可能有房室结加速传导特性的患者,应用普罗帕酮转律的同时建议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2.3.2胺碘酮:胺碘酮不管是对心房纤颤的转复还是预防复发都是最有效的药物,尤其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有效降低 159 ··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的临床药学监护 地高辛属于洋地黄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心房颤动、心房扑通的心室率,是较常用的经典药物之一。但是此药物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合并用药不当可诱发或加重洋地黄中毒,临床上需要进行药物监测。近年来,随着治疗药物监测的开展,不良反应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地高辛的合理使用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电解质水平的监测,二是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三是积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注意电解质水平的监测 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电解质水平的监测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地高辛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转而促进Na+-Ga2+交换,细胞内Ga2+水平随之升高,而有正性肌力作用。在有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药物浓度尽管在2ng/ml(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在0.8-2ng/ml)以下时毒性反应仍可能发生。因为K+或Mg2+的缺失增加了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治疗的患者,最好保持正常的血清K+和Mg2+的浓度。这些电解质的缺乏可能会导致腹泻及呕吐等地高辛中毒的消化道症状。我们临床上已观察到几例老年患者就是在地高辛浓度不高的情况下,由于电解质紊乱而出现了这样的典型情况。因此在合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两性霉素及可的松等时应尤其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并且在使用地高辛时,血钾浓度维持在3.8mmol/ml以上较安全。 2、关注地高辛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在住院患者中,地高辛的应用以老年患者居多,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导致联合用药十分普遍。多种药物都可以与地高辛发生相互作用。下面列出需要特别注意且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一些药物,供医生参考。 2.1地高辛与大环内酯类 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磷糖蛋白(p hosphor-glycoprotein,P-gp) 抑制剂,而地高辛为P-gp 底物,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抑制P-gp介导的地高辛跨细胞膜转运,增加其在小肠的吸收,减少其在肾脏的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50 %。

2006年AHA.ACC.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已阅)

2006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脏协会(ESC)共同修订了心房颤动的治疗指南,以下是该指南关于心房颤动治疗的主要建议。 一、药物控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心室率 I类建议 1.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测量静息状态和服药后的心室率(?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B) 2.如果患者没有预激,紧急情况下建议静脉应用?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减慢心室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或心力衰竭。(B) 3.没有旁道的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建议静脉应用地高辛或胺碘酮以控制心室率。(B) 4.活动时有房颤症状的患者,应评估运动时心室率是否合适,调整药物剂量以使心室率保持在生理范围。(C) 5.口服地高辛能够有效控制房颤患者的静息心率,可用于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和惯于久坐的患者。(C) IIa类建议 1.地高辛与?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合使用控制房颤患者的运动和静息心率是合理的。药物选择应个体化,注意药物剂量避免出现心动过缓。(B)

2.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严重时,可以考虑房室结或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以控制心室率。(B) 3.当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有禁忌证时,可静脉应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C) 4.对于有旁道的房颤患者电复律不是必须的,静脉应用普鲁卡因胺或伊布利特是合理的替代选择。(C) IIb类建议 1. ?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或地高辛,单用或联合应用,均不能充分控制患者的静息和运动心室率时,建议口服胺碘酮。(C) 2. 血流动力学稳定经旁道传导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静脉应用普鲁卡因胺、丙吡胺、伊布利特或胺碘酮。(B) 3.当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可以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C) III类建议 1.不应单独使用洋地黄控制阵发性房颤的心室率。(B) 2.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C) 3.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伴房颤患者,静脉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能会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不建议使用。(C) 4.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患者静脉应用洋地黄类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能会加速房室传导,不建议使用。(C) 二、预防血栓栓塞

药理学第二十二章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第二十二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一、名词解释 1.强心苷 2.全效量 二、单选题 1.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 A.地高辛B.米力农C.氯沙坦D.普萘洛尔E.硝普钠 2.地高辛治疗心房纤颤的机制是通过( ) A.抑制Na+--K+--ATP酶B.增强迷走神经效应,抑制房室结传导 C.延长不应期D.降低自律性E.缩短不应期 3.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初始作用是( ) A.缩小心室容积B.负性频率C.降低心肌的耗氧量D.正性肌力作用E.负性传导 4.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佳适应证是( ) A.严重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力衰竭 B.高血压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纤颤 C.甲亢诱发的心力衰竭 D.重度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 E.肺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 5.地高辛对心肌自律性的影响( ) A.窦房结降低,浦肯野纤维提高B.窦房结提高,浦肯野纤维提高 C.窦房结降低,浦肯野纤维降低D.窦房结提高,浦肯野纤维降低 E.以上均不是 6.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久的强心苷类药物是( ) A.地高辛B.去乙酰毛花苷C.毒毛花苷K D.洋地黄毒苷E.铃兰毒苷7.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最好选用( ) A.苯妥英钠B.奎尼丁C.胺碘酮D.普萘洛尔E.地尔硫卓 8.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急症状应选用( ) A.洋地黄毒苷B.毒毛花苷K C.地高辛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碱9.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宜选用( ) A.阿托品B.奎尼丁C.普萘洛尔D.维拉帕米E.氯化钾 10.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不宜用氯化钾的是( ) A.房室结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房性早搏D.房室传导阻滞E.房性心动过速 11.能同时扩张动静脉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是( ) A.硝酸甘油B.硝酸异山梨酯C.哌唑嗪D.肼屈嗪E.地高辛 12.能降低地高辛血浓度的药物是( ) A.奎尼丁B.胺碘酮C.硝苯地平D.普罗帕酮E.苯妥英钠 13.久用不易使作用效果减弱的血管扩张药是( ) A.卡托普利B.硝普钠C.硝酸甘油D.哌唑嗪E.普萘洛尔 14.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β受体部分激动剂( ) A.多巴酚丁胺B.卡维洛尔C.米力农D.地高辛E.普萘洛尔. 15.能提高地高辛血浓度而增强其疗效的抗生素是( )

药理题库 第26-29章

第二十六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A型题】 1.临床上最常用的强心苷是() A.洋地黄毒苷 B.地高辛 C.毒毛花苷K D.毛花苷C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关于地高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增强迷走神经的活性 C.主要经肝脏代谢 D.口服有效 E.能通过血脑屏障 3.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药理作用是() A. 降低心肌耗氧量 B. 正性肌力作用 C. 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 D. 减慢心率 E. 扩张血管 4.治疗剂量强心苷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原理是() A. 激动心脏的β1受体 B. 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 C. 抑制磷酸二酯酶 D. 抑制Na+-K+-ATP 酶的活性 E. 阻断心脏的M2受体 5. 下列关于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迷走神经,促K+ 外流,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B. 减慢心房传导速度 C.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 D. 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 E. 增加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缩短其有效不应期 6. 下列关于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缩短浦肯野纤维的有效不应期 B. 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C. 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D. 降低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性 E.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 7. 地高辛对心肌自律性的影响是() A.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 B.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 C.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 D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

E. 窦房结↓ ,浦肯野纤维不变化 8. 治疗量的强心苷对心脏传导抑制最明显的部位是() A. 心室肌 B. 心房肌 C. 浦肯野纤维 D. 房室结及房室束 E. 窦房结 9. 强心苷治疗心房纤颤的机制是() A. 延长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B. 降低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 C. 减慢房室传导 D. 抑制窦房结 E. 加快房室传导 10. 强心苷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 A. 抑制抗利尿素的分泌 B. 抑制肾小管Na+-K+-ATP 酶 C. 改善肾血流动力学 D. 增加交感神经活性 E. 抑制碳酸酐酶活性 11. 下列关于强心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正性舒张作用 B. 安全范围小 C. 有正性肌力作用 D. 有负性频率作用 E. 有利尿作用 12. 下列适应证中,采用强心苷治疗疗效最好的是() A. 舒张功能障碍伴有心室纤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B. 收缩功能障碍伴有心室纤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C. 收缩功能障碍伴有心房纤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D. 舒张功能障碍伴有心房纤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E. 收缩和舒张功能都障碍伴有心房纤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13. 下列适应证中,采用强心苷治疗疗效最好的是() A.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 B. 高度二尖瓣狭窄诱发的心衰 C. 高血压性心衰伴有房颤 D.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衰 E. 扩张性心肌病 14. 强心苷最大的缺点是() A. 肾损害 B. 肝损害 C. 给药不便 D. 安全范围小 E. 听力损害 15. 轻度强心苷中毒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给予()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指南解读(最全版)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指南解读(最全版)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的房颤指南(以下简称2012 ESC指南)的统计数据[1],估计发达国家房颤患病率为1.5%~2.0%,患者平均年龄75~85岁,且患病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在我国,根据2004年的发布数据,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但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为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各国新版房颤抗凝指南,了解全球各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各国指南包括:2012 ESC指南,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联合发布的房颤患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4 AHA/ACC指南)[2],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发布的房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2014 NICE指南)[3],2014年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发布的房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4 CCS 指南)[4],以及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发布的第9版抗栓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指南(以下

心房纤颤护理

心房纤颤护理 【一般护理】 1.保证充分休息与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2.给予心理护理。房颤病人大多有心悸、头晕、疲乏等症状,许多病人精神忧虑,心理负担较重。应注意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讲解有关房颤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提高病人的自控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 【病情观察】 1.房颤发生的诱因。 2.房颤持续时间长短。 3.房颤发作时的心室率、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4.房颤发作时伴随症状,如出汗、尿量、意识状态、头晕、黑矇等情况。发现上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置。 【并发症护理】 房颤病人严重的并发症有脑梗塞、肺栓塞、肢体动脉栓塞、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脑供血不足、血压下降等。 1.房颤的最大危害是导致栓塞性卒中的发病率增高。栓子来自左心房,多在左心耳部,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护士应了解这些并发症的表现形式,观察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包括机体的活动能力、咳痰、肺部罗音、浮肿、尿量情况、肢体局部温度、色泽、疼痛、肿胀、肢体运动功能、意识、语言、血压、心电图等。栓塞时备抗凝溶栓药。2.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吸氧,备强心、利尿剂,按心功能不全护理。 【用药护理】

1.抗凝药物。华法令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通过干扰维生素K环的互变产生抗凝作用。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能被低剂量的维生素K 拮抗。华法令也有一些副作用,如皮疹、胃肠 1 道反应等,严重者导致大出血,故有溃疡病史、高血压病史、血液病等疾病的房颤应慎用或禁用。在护理过程中,向病人介绍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及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定期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作为调节指标,预防出血倾向。一般INR应保持在1.8-2.5之间。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粘膜的出血倾向。影响华法令药物疗效的有保太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肝素钠、奎尼丁和苯妥英钠可加强其作用;反之,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物、巴比妥类和利尿剂能对抗华法令作用。 2.抗心律失常药物。严格按照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胺碘酮可以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因Q-T间期过度延长而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应用期间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时复查心电图,并测量Q-T间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患者常出现多汗、恶心、乏力、食欲减退、一过性转氨酶增高等,部分病人可出现甲亢或甲低。 (2)静脉用乙胺碘呋酮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易导致静脉炎。为此应选择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必要时选择深静脉用药。可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确定成功后再使用乙胺碘呋酮。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肿胀。如局部出现红、痛等症状时,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立即予50%硫酸镁或0.1%依沙吖啶液外敷。 【健康指导】 1.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戒烟、酒。 2.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每日自测脉搏2-3次,每次1分钟,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3.对于口服华法令的患者应加强宣教。 (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用药剂量应准确,不可随意增加药量或其他药物。 (2)定期监测INR。华法令应用的个体差异很大,同一个抗凝水平(INR)服用剂量可以相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

---------------------------------------------------------------最新资料推荐------------------------------------------------------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房颤抗凝治疗指南最新修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阶段。 心房颤动(房颤, AF)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而由房颤所致的脑栓塞带来的致残率(高达 60%)和致死率(高达20%)也随之升高。 因此,通过抗凝治疗预防卒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 早在 2010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颁布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房颤的抗凝治疗摆在了房颤治疗的三大方面之首,这足以显示抗凝治疗在整个房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而刚刚在德国慕尼黑落下帷幕的 2019 年的 ESC 大会,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房颤指南更新的颁布,此次指南更新主要对房颤抗凝治疗的部分进行了修订,内容如下: 1 肯定了以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工具近年来,卒中风险评估系统的细化与严格化在房颤的整体治疗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 早在 2006 年, ACC/AHA/ESC 颁布的房颤指南中就已推荐使用CHADS2 评分系统,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史,年龄75 岁,糖尿病史各为 1 分,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 2分,总分 1 / 5

为 6 分。 而后,在对 5 项房颤卒中的风险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中(AFASAK, SPAF, BAATAF, CAFA 和 SPINAF)一致发现,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以成为卒中独立预测因子。 而对 3 项房颤卒中风险分析的随机对照研究(AFI, ATRIA,APAF)以及 Framingham研究,欧洲心脏调查及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研究中均提示,女性性别因素也是房颤卒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 2010 年的 ESC 房颤指南中,把 CHADS2 评分系统改进为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 该系统增加了血管性疾病(1 分),年龄 65-74 岁(1 分)以及女性性别(1分),并将年龄75 岁的分值提升为 2 分,总分增加到 9 分。 该评分系统相比既往的 CHADS2 评分系统,在高危风险组患者中抗凝治疗指征的确立更具优势,同时也能更加准确地指导评估真正意义上的低风险患者。 2019 年的 ESC 房颤指南中,进一步推荐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工具(I A 类推荐)。 对于CHA2DS2-VASc 评分为 0 分的无卒中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如年龄65岁的孤立房颤患者),不推荐抗栓治疗(I A 类推荐);对于CHA2DS2-VASc 评分≧2 分的房颤患者,除有禁忌症,推荐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抗凝治疗(I A 类推荐);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 1 分的患者,根

第二十六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一、选择题 A型题 1.对强心苷药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性频率作用 B. 负性肌力作用 C. 有利尿作用 D. 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E. 加快房室传导 2.digoxin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是: A.激活心肌细胞膜的Na+- K-ATP酶 B.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C.减慢房室传导 D.抑制心肌细胞膜的Na+- K-ATP酶活性E.缩短ERP 3.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强心苷类药物是: A.地高辛B.米力农 C.氯沙坦D.普萘洛尔 E.硝普钠 4.关于地高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增强迷走神经的张力 C.主要经肝脏代谢 D.口服t1/2为36小时 E.属于中效强心苷 5.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A. 正性肌力作用 B.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 C. 增强迷走神经的活性 D. 对心衰者有利尿作用 E. 治疗量可轻度抑制Na+- K-ATP酶, 6.地高辛治疗心房纤颤的机制是通过: A.抑制Na+- K-ATP酶 B.兴奋迷走神经,抑制房室结传导 C.延长不应期 D.降低窦房结自律性E.缩短不应期 7.地高辛的t1/2为36h,若每日给予维持量,达到稳步血浓度约需: A.10天B.12天C.9天D.3天E.6天 8.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是: A.缩小心室容积 B.减慢心率 C.降低心肌耗氧量 D.正性肌力作用 E.负性传导9.地高辛中毒与下列哪种离子变化有关? A. 心肌细胞内K+浓度过低 B. Na+农度过低 C. Ca2+浓度过低 D. 心肌细胞内Ca2+浓度过高,K+浓度过低 E. 心肌细胞内K过高,Ca2过低

电大形成性考核-药理学03任务-0018

03任务_0018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得分:20 1. 下列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降压药是( ) A. 硝苯地平 B. 肼屈嗪 C. 卡托普利 D. 可乐定 E. 哌唑嗪 满分:1 分 2. 长期应用能引起红斑狼疮样症症状的药物是( ) A. 奎尼丁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普鲁卡因胺 E. 苯妥英钠 满分:1 分 3. 吗啡急性中毒引起呼吸抑制,下列解救药物是( ) A. 尼可刹米 B. 甲氯酚酯 C. 哌醋甲酯 D. 乙酰氨基酚 E. 吲哚美辛 满分:1 分 4. 排泄最慢作用最持久的强心苷是( ) A. 地高辛

B. 洋地黄毒苷 C. 毛花苷丙 D. 毒毛花苷K E. 铃兰毒苷 满分:1 分 5. 临床口服最常用的强心苷是( ) A. 洋地黄毒苷 B. 地高辛 C. 毛花苷丙 D. 毒毛花苷K E. 铃兰毒苷 满分:1 分 6. 口服生物利用度最高的强心苷是( ) A. 洋地黄毒苷 B. 毒毛花苷K C. 毛花苷丙 D. 地高辛 E. 铃兰毒苷 满分:1 分 7. 普鲁卡因胺主要用于( ) A. 心房纤颤 B. 心房扑动 C. 窦性心动过缓 D. 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室性早搏

满分:1 分 8. 洋地黄引起的室性早搏首选( ) A. 利多卡因 B. 奎尼丁 C. 普鲁卡因胺 D. 普萘洛尔 E. 溴苄铵 满分:1 分 9. 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窒息、呼吸抑制,可选用下列药物是( ) A. 甲氯酚酯 B. 山梗菜碱 C. 哌醋甲酯 D. 吲哚美辛 E. 乙酰氨基酚 满分:1 分 10. 易引起耐受性的抗心绞痛药是( ) A. 硝苯地平 B. 维拉帕米 C. 普萘洛尔 D. 硝酸甘油 E. 地尔硫草 满分:1 分 11. 伴心动过速的高血压患者应选用( ) A. 可乐定 B. 肼屈嗪

心房颤动患者须知

1 健康人心脏的工作方式 健康人心脏的激动是从窦房结开始的,窦房结发出节律整齐的激动(60~100次/分),然后激动依次通过心房、房室结传至心室,使整个心脏规律协调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种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2.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0.4%,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间,60岁以下的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整,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窦性心律快得多,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3.心房颤动的原因或伴发因素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脏外科手术 ?瓣膜病 ?慢性肺部疾病 ?心力衰竭 ?心肌病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甲亢 ?心包炎 ?合并其它类型心律失常 ?其它:可能与饮酒、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有关。 4. 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 ?心悸――感到心跳、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 ?体力疲乏或者劳累 ?眩晕――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胸部不适――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虽然一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但危害仍然存在!(血栓栓塞并发症) 5. 心房颤动主要危害 ?血栓形成与栓塞: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 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在不伴有其它疾病年龄小于60岁的房颤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左右,而在60~75岁以上的病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如果伴有其它栓塞高危因素,则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可达4%。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房扩大、年龄超过65岁等。 ?心率快和节律不整齐可使病人感到心悸。 ?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导致心力衰竭。 ?增加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 6. 诊断心房颤动的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这种检查简单易行。对于房颤短暂发作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7. 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2.抗心律失常治疗(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 ?主要非药物治疗 1.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 2.射频消融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3.堵闭左心耳(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8. 心房颤动治疗的目的 ?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最佳结果。只有恢复窦性心律(即正常心律),才能 达到完全治疗房颤的目的;所以对于任何房颤病人均应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的治疗方法。 ?控制快速心室率:对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病人,可以应用药物减慢较快 的心室率。 ?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在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和中风的发生。 9. 根治房颤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021年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四章抗心力衰竭药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四章抗心力衰竭药 一、A 1、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衰患者心肌重构药物是 A、地高辛 B、多巴酚丁胺 C、米力农 D、氢氯噻嗪 E、依那普利 2、对于ACEI类药描述错误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 B、唯一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药物 C、明显减少全身血管阻力 D、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 E、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3、关于应用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描述中,错误是哪一项 A、与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关于B可逆转心室肥厚C可明显减少病死率D、肾血流量减少E、可引起低血压及肾功能下降 4、卡托普利重要通过下列哪项而起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A、利尿降压 B、扩张血管 C、拮抗钙 D、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E、阻断α受体 5、应用强心苷治疗心律失常描述哪一项是错误 A、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用于治疗心房扑动 C、用于治疗心房纤颤 D、可使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 E、可加快房室传导 6、关于强心苷临床应用描述,不对的说法是哪一项 A、对瓣膜病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 B、对高血压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 C、对继发于严重贫血慢性心功能不全效果良好

D、对甲亢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较差 E、对肺源性心脏病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差 7、下列哪一点关于强心苷心肌电生理特性说法是错误 A、治疗量强心苷对心脏不同部位作用不同 B、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 C、使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升高 D、加快房室结传导性 E、缩短心房和浦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 8、强心苷减少衰竭心脏耗氧量,与下述哪种因素无关 A、心室容积减小 B、室壁张力下降 C、心脏频率减慢,得到较好休息 D、加强心肌收缩性 E、强心苷减少交感神经活性,使外周阻力减少 9、下列哪种药对洋地黄中毒引起迅速型心律失常疗效最佳 A、苯妥英钠 B、阿托品 C、普鲁卡因胺 D、普萘洛尔 E、奎尼丁 10、下列哪项不是洋地黄中毒浮现症状、体征 A、色视障碍 B、消化道功能障碍 C、二联律 D、锥体外系反映 E、室性心动过速 11、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机理是什么 A、增长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量 B、增强心肌物质代谢 C、增长心肌能量供应 D、影响心肌收缩蛋白 E、影响心肌调节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