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

关于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5-17T11:12:44.73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期作者: 1.王媚2崔娟3冯辉[导读] 公共气象服务不仅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的出行1.王媚2崔娟3冯辉1.长治市潞城区气象局2.长治市潞城区气象局3.山西省壶关县气象局摘要:公共气象服务不仅能极大地便利公众的出行,还能有效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
越来越多的相关从业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创新优化基层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
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现阶段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又分析了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无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优化县级气象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优化策略1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1.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县级气象服务从业者,无论是基础员工,还是部门领导,对于公共气象服务于基础农业的意识不断增强。
秉承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丰富、拓展预警信息向外发送的形式与渠道,通过与各大媒体之间的深入合作,及时将重大灾害性天气变化情况向社会各界发布;此外,不断加强对各媒体机气象信息发布情况的监管,及时补充或订正相关信息,确保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的严谨性、规范性;逐步加强气象灾害信息传递相对薄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号发布系统,确保多种信息传递方式互备,做到灾难发生时,预警信息至少通过一种发布渠道送达到农村。
1.2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就近几年来公共气象服务对农业的服务来看,服务对象已经不局限于对大众农业提供泛泛服务,更多的是因地制宜,不断调整思路与做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1]。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趋利避害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为了向农业抗旱灌溉提供有效气象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建设。
新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例

其次 ,公 共气 象服 务可 以通 过认 证 或者是 定期发 送相 关知识 的信 息 ,从 而
并提高 公众 的气象 知识运 用 能力 ,特别
共权益保障 、满足公共服务增长的内在需 性 的,单 向性传播 ,缺乏互动设计 ,同时 账号 ,提供基础性 的气象知识查询服务 ,
求。而公共气象服务 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借 也 不 利 于 气象 知 识 的普 及 。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新媒 体 ;互动 信息
公共 气象 服务指 气象 事业部 门使 用 无法有效的覆盖移动人群 ,随着社会 生产 媒体 ,占据信息发布阵地 , 可 以通过设 立 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 ,向政府决策部 节奏 的不断加快 ,在移动中获取信息已成 认证账号 、与运营商合作等形式 ,免费地
供 了一个 固定 的获取 气象信 息 的渠 道 ,
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实现了双 向信息交流。 的极 端气象 情况 ,可 以通 过发 布 即时气
极 大地方便 了广 大公众 的 出行 与生产 安 3 新媒体在公共气 象服 务领域 中的应用 象预 警等 方式 ,对 人群 进行 全覆 盖。虽
众覆盖。因此 ,在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 的今 的 发展 趋 势
助媒体 的传播 ,才能够实现最大限度 的公 2 新 媒 体 的 兴 起 与 公 众 的 信 息 接 收 模 式 进 一步提升公众对气象服 务价值的认识 , 天 ,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特性开展公 共气象服务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决策 、 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服务过程 。 坡等 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 ,一旦人们没有 性化需求 ,编制数据库 ,使得人们可以 自
就无法通过传统媒体接收信息 我订制个 l 生化的气象服务数据 。 由上述定义可知发展公共气象服务 ,不仅 固定终端 ,
气象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

气象公共服务的意义作用本文阐述了气象公共服务的内容及气象公共服务发展原则,着重探讨气象公共服务重要意义作用,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标签:气象公共服务;内容;意义;发展策略当前气象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大众对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则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际上,在进行气象观测以及预报数据的过程中对测报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枯燥的数值预报缺乏针对性。
此时气象公共服务产品就应运而生,凭借气象公共服务产品能够让气象测报结果转换为公众更易读懂、便于社会各个领域使用,同时也能为政府部门决策时给予参考依据。
现阶段,可以将气象公共服务划分为四个类型:公众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及专业气象服务。
其中传播气象服务媒介主要包括有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网络、新闻报纸等。
而为政府部门提供的专项气象服务及重大天气气象服务则在气象防灾减灾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强有力服务保障。
一、气象公共服务产内容气象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气象部门在社会中公布气象信息,通过不断完善气象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社会大众更好的提供气象信息。
公益性是气象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气象公共服务主要受到气象部门职权的影响,向人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并监督好政府部门及人民群众做好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近年来,气象公共服务逐渐受到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依据公众实际需要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气象部门在对气象观测信息实时监控和预报预警过程中,完善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信息及灾害性天气预警过程中主要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微信、微博、QQ、收音机、电视、报纸等多媒体平台,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推动下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应对气候在产业建设过程中,专业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几乎涵盖了交通、林业、水文、农业、环境、卫生、旅游等行业,為公众提供了极大便利条件。
气象服务方案

3.设备设施完善: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气象数据的质量。
六、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3.《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4.《气象观测资料共享管理办法》
七、实施策略
1.组织实施:各级气象部门要明确分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2.专业气象服务
-农业:针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提供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候区划等服务。
-交通:针对不同交通方式,提供道路、铁路、航空气象条件预报等服务。
-城市运行:针对城市供水、供电、供暖等需求,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3.定制化气象服务
-根据用户特定需求,提供个性化气象信息及风险评估服务。
-为企业、政府部门提供气候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服务。
2.监督评估:对气象服务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及时评估服务效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宣传推广:加大气象服务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度和使用率。
4.持续改进:根据监督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优化气象服务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气象服务,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气象部门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2.互联网服务: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发布气象信息。
3.移动通信服务:通过手机短信、手机应用等移动通信手段推送气象信息。
4.专业咨询服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气象咨询服务。
五、服务保障
1.人才培养: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2.技术支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气象观测、预报技术,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推动气象服

20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2, Vol.12 No.12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Services Promoted by New Media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LI Chen (Zheng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Henan 450005)Abstract With the rapid rise of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the new media era has arrived,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dia in the field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 the field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t not only injects new vitality into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work.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of using new media to promote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advantages,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o use new media relate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novation,mainlyincludingawareness,innovation system, and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servi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create syner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s.Key words Internet+; New media; Mete-orological services“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推动气象服务持续发展分析李 辰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 450005摘要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分析

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在气象科普宣传中,新媒体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知识,还能够提高公众对气象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
本文将从传播速度、穿透力、互动性和多样性等方面,分析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
一、传播速度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气象信息传达给公众。
传统媒体例如报纸、电视等需要一定的制作和传播时间,而新媒体则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实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这种快速传播可以让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气象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穿透力新媒体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覆盖范围广。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大众还是特定群体,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气象知识。
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获取气象信息,这大大提高了气象科普宣传的穿透力。
三、互动性新媒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到气象科普宣传中来。
一些气象部门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气象知识,公众可以通过评论提出问题或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良好的气象科普互动氛围。
这种互动性不仅可以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增强公众对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四、多样性新媒体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气象科普宣传内容。
相比传统的文字、图片媒体,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可以更好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通过多样的表现方式,可以让气象科普宣传更加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更容易被接受和记忆。
以上就是气象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优势分析。
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气象科普宣传的效率,而且可以吸引更多公众的关注,增加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
也需要注意新媒体在使用中应注意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造成误导和恐慌。
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

工 作 研 究2021年第15期新农民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尹小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300)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如今,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微信平台为人们提供快速,准确和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是一种普遍的趋势。
得益于微信良好的沟通,交流和传播优势,天气业务也可以不断发展和升级。
微信平台将在改善气象服务模式的同时,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积极推动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微信;气象服务;应用;发展0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断增加对天气信息的依赖。
在日常旅行中,您应该注意天气预报。
过去,人们使用电视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大部分时间使用手机,对电视的使用逐渐减少。
现在,越来越少的人通过电视了解天气信息。
这就要求我国的气象部门要把握当下最新动态对气象工作及时作出调整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1 微信应用于气象服务中带来的优点分析1.1 有利于气象服务的多样性过去,天气信息和公共服务的传输基本上以电视广播天气预报的形式进行。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以及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这些气象服务已不能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如果您对天气服务有需求,并使用微信提供天气服务,不仅会为天气服务增加新的形式,而且微信天气预报更可能使人们感到认同。
可以通过微信语音提供气象服务。
完成气象服务和预测警告,而且文本功能,视频功能等的功能既方便又直观,可以帮助用户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
1.2 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过去,如果人们错过了天气预报广播,他们可能不得不向其他人询问天气信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收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电视天气预报的普及能力持续下降。
通过将微信应用到气象服务,微信群转功能可以让您及时向所有微信用户的微信发送天气情况。
即使发生突然的天气灾难,对于一些不及时通过微信知道的用户来说也不是问题。
微信公众号营销案例分析与应用

微信公众号营销案例分析与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快速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变化的进程中,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推广成为了其中最为显著的象征。
作为智能手机上最常用的应用程序之一,微信一直以来扮演着社交、娱乐、资讯、生活服务等多重角色。
基于微信的一系列互动、沟通、传递信息等特点,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文将就微信公众号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并对营销策略进行探讨和应用。
一、微信公众号营销案例分析1. 洋葱数学洋葱数学是一家专注于为小学、初中学生提供在线数学辅导的企业。
其采取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自己的服务。
在微信公众号上,洋葱数学将自己打造成了小学、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好伙伴。
通过在公众号上推送数学知识、数学习题、课程更新等内容,不仅为受众提供了学习辅导,也让受众在学习中愉快地与洋葱数学公众号互动,从而便于提高品牌认知度。
2. 丹麦蜗牛丹麦蜗牛是一家丹麦产婴童用品的品牌,其在微信公众号上采取将自己打造成妈妈们的好朋友的策略。
通过在公众号上提供相关育儿知识、婴童用品介绍、亲子活动等内容,让受众了解、感受丹麦蜗牛“关爱婴童、呵护健康、贴心服务”的品牌形象。
3. 上海气象局上海气象是一家公共服务企业,其在微信公众号上的营销则主要以为受众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为主要目的。
通过推送实时天气、天气预报等内容,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天气状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增强了上海气象局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二、微信公众号营销策略探讨1. 定位精准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从而针对不同的受众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例如,针对青少年学生,洋葱数学提供了数学学习辅导;针对年轻妈妈,丹麦蜗牛提供了育儿知识及相关用品介绍。
不同的受众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有机制地满足到这些需求,才有可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进而提升品牌影响力。
2. 互动营销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是营销的核心所在,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互动活动、问卷调查、话题讨论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公众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
应用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及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推动了微信的发展,现阶段微信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
随着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等功能的不断
完善,微信发展成为政府等部门开展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
政府等部门将相关信
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出去,人们通过微信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关资讯。
本文围绕公共气象服务展开论述,分析了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及公共气象服务
对微信公众号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出了气象服务微信公众号的优化措施,以不
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公共气象服务;应用;
引言
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利用各种公共资源及公共权力,为政府决策部门、
社会大众等提供气象信息和气象技术的过程。
气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公共气象服务为大众提供了精确的气象信息服务。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
途径不断拓展,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气象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
开展公共气象服务,能够有效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的时效性。
随着微信平台
各项功能的不断完善,气象部门应充分研究、分析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优势,以不
断加深公共气象服务对微信公众号的应用,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服务。
1微信公众号的优势
1.1传播范围广
微信作为重要的通信工具,拥有较大的用户量,2023年第一季度微信活跃用
户数量达到了13.19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微信
公众号开通量也在增长。
气象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共气象服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能够将气象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群,加大了公共气象的服务范围。
1.2传播速度快
传统媒体下,气象部门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传递气象信息,但由于电视和报纸等传播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气象信息的传递具有延时性。
气象部门开通气象微信公众号,及时将监测到的气象信息编辑后上传至公众号中,大众通过微信平台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提高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
1.3信息传播安全可靠
人们在制定出行及生产计划时都会先查询气象信息,以保证各项计划的安全顺利,因此保证气象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气象部门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气象信息前,会对天气预报数据进行严格地审核,以确保天气信息的准确性。
微信公众号具有信息加密的功能,气象部门在发布气象信息时,需要先验证运营者的身份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微信公众号的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天气信息传播的安全性,避免了账号泄露造成信息失真。
2微信公众号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2.1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发布
气象部门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推送给微信公众号关注者,使其及时了解天气状况。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气象信息的时间有一定限制,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气象信息的发布较为灵活,特别是针对灾害性天气信息的发布。
气象部门一旦监测到冰雹、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将灾害性天气的覆盖范围、预计发生时间及强度等相关信息发布至微信公众号,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对灾害信息进行更新,以及时通知信息使用者。
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更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天气信息的传播,也方便了信息需求者对天气信息的获取。
2.2气象科普
气象部门的微信公众号除了发布气象信息外,还能够不定时发布一些气象知识,使公众号关注者能够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并学习气象防灾减灾方法等。
同时,气象微信公众号关注者在想了解有关气象的原理及现象等知识时,也可以通过微
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也逐
渐变广,微信公众号发布气象科普知识,有助于社会大众对气象灾害等知识进行
全面的了解,以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降低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3沟通互动
气象微信公众号打通了气象部门与社会大众沟通互动的通道。
气象部门可以
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互动模块,以方便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互动模块,
用户可以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及建议,气象部门对用户的需求和建议进行汇总分析,从而认识到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以不断丰富微信公众号的发布信息,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同时,天气变化莫测,特别是灾害性天气事件,灾害性的
天气发生过程中,天气状况随时会变化,气象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功能与
受灾区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最新的天气状况,并提供有效的灾害预防和
自救知识,从而制定更高效的防灾救灾措施。
3微信公众号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思考
3.1完善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
3.1.1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现阶段,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能够对不同地区用户进行针对
性推送,但是并没有深入考虑用户对天气信息的具体需求。
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
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更精细的模块,通过用户的信息查询及浏览记录,对用户
的信息需求方向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
更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
3.1.2强化交互功能
气象部门要强化微信公众号的交流互动功能,不断完善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
应通过微信公众号与用户实现沟通交流,及时解答他们对气象信息的疑惑,提供
精确的气象信息。
同时,根据用户提出的意见建议,改进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气象信息。
灾害性天气分享是交互功能带来的其中一项优势,气象部门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其将区域内发
生的灾害性天气信息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以拓宽气象信息的获取途径。
3.2深化气象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功能
气象部门开通的气象微信公众号是为大众提供公共气象服务,具有权威性、
科学性,发布的天气信息更精确。
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更方便、快捷,能够实现
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同时由于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
更广。
因此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加强微信公众号对气象信息的推广力度,保障用户能够及时获取精准的气象信息,从而合理安排生产和出行计划,或者做
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3.3加强对气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
气象部门在运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共气象服务时,需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运
营管理,以保证公共气象服务的效果。
气象部门应建立专业的气象微信公众号运
营团队,对微信公众号的模块进行合理开发、设置,以保证公共气象的各项服务
能够实现。
微信公众号要具有基本功能模块、管理模块、统计模块及设置模块,
各模块的开发使用能为用户提供天气信息,并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开展更
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同时还能够保证账号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另一方面,微信
公众号运营团队要加强对公众号的宣传和推广,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结语
目前,微信成为大众通信的重要工具,气象部门要认识到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将其发展成气象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气象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不
断扩展,能够快速传播气象信息,向社会大众宣传气象科学知识,并实现了气象
微信公众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气象部门应加强对微信公众号在公共气象服务领
域应用的深入思考,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更为完善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 尹婷,张永锋,梁潇,等.浅谈微信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J].新
闻研究导刊, 2016, 7(18):2.DOI:CNKI:SUN:XWDK.0.2016-18-174.
[2] 王祎婧.微信公众号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创新——以"漳州气象"
为例[C]//福建省科协;福建省气象学会.福建省科协;福建省气象学会, 2016.
[3] 曾莉茗,严龙.微信服务号在公众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探索——以"梅州
天气"为例[C]//201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广西气象学会, 2018.
[4] 陈金娃王浩宇何梓萌.微信公众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 2018, 000(004):1-1.
作者简介:赵钰,(1970.10),男,汉族,山西省朔州市人,本科,副高,从事工作: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