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第10单元 第8课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考点二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 (1)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比较
类型 目的 水平
生殖性克隆 _产__生__独__立__生__存__的__新__个__体__
_个__体__水__平_
治疗性克隆 治__疗__疾__病__ 细__胞__水__平__
联系
都属于无性生殖;产生新个体或新组织,遗传信息相同
2.《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1972年4月,苏联、美国、英国分别在其首都签署了《_禁__止__生__物__武__器__ 公约》,并于1975年3月生效。 (2)1984年11月,我国也加入了这一公约。 (3)1998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重申了在任何情况下_不__发__展__、__不__生__产__、__不__ 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4)2010年,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政府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 生物武器等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考点三
禁止生物武器
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
1.生物武器的种类和特点
(1)种类
致病菌类
生化毒剂类
(2)特点 ①致病性强;传染性强;人易感。 ②较隐蔽:不易被发现;易传播(如气溶胶),发病有潜伏期,污染面积 大、危害时间长。 ③易得到:制备容易,花费小。 ④传染途径多,治疗困难。 ⑤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①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 ②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③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 (2)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 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_坚__持__依__法__ 监管。
专题 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解析】B中可能有许多生物以这些农作物为食,仍可危及其他生物。
【答案】 B2.(2010年靖江模拟)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答案】 C3.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B4.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答案】 D5.炭疽杆菌造成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产生两种成分为蛋白质的肉毒素。
有科学家将该菌的大型环状DNA分子破坏,该菌仍能产生肉毒素。
据此下列对炭疽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炭疽杆菌合成的肉毒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B.控制肉毒素合成的基因位于炭疽杆菌的拟核中C.如将炭疽杆菌用于军事用途或恐怖活动,则属于生物武器D.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答案】 B6.(2010年济宁模拟)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C.克隆人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解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克隆人,基因检测可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设计试管婴儿的性别只是对性别比例有影响,不会冲击伦理道德。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7)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
【答案】 (1)A (2)有丝分裂 (3)囊胚
(4)①②③ (5)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相同
(6)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 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 移植的疾病
(7)会破坏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伦理 道德
(对应学生用书P272)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 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 组的。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转 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分析。解答本题时可运 用辩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讨论。从转基因 生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不会富集,转 基因产品中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在环境中传播, 转基因生物能否成为外来物种,是否对环境造 成破坏,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等方 面切入,来解答本题。
()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克隆人 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答案】 C
4.“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 精子和卵子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 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 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 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 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②是否引起基因歧视及其他危害。
(1)重组的新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 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技术。
(2)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 植,图中患者是O型血,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 AB 型 血 , 则 骨 髓 移 植 成 功 后 患 者 的 血 型 是 ________型。
【答案】 C
2.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 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 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 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伦理问题和生态工程知识点总结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
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
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
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三)生物武器(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复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三、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 致病菌:鼠疫菌、炭疽杆菌等 病毒:天花病毒、痘病毒等 1.生物武器种类 生化毒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组流感 病毒、新型鼠痘病毒 2.我国政府观点 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 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为什么要反对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呢?请你写出一条理由: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 考查实质: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解题关键:(1)明确图中A过程为核移植过程,C过程为细胞分化。
明确移植的组织器官来自自身,不会产生排异反应。
【互动探究】(1)为什么选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提示:卵母细胞中存在大量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分析:卵母细胞中存在的物质可使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相对容易些。 治疗性克隆与克隆人在操作技术上的区别?
提示:克隆人形成过程将早期胚胎培育成个体,而治疗性克隆将早期胚胎定向分化成特定的组织器官。
分析:治疗性克隆需要的是组织器官,而生殖性克隆结果是形成新个体。
如果以玉米的叶肉细胞作为重组DNA的受体细胞,则需要通过________技术培育成工程植物。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叶绿体DNA中,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含有该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玉米螟的玉米就是无虫玉米,不必防治害虫。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可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你列举出三条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环境安全
②重组的微生物可能造成二次污 染;
②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可减少农药 的使用;
③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通过 ③抗除草剂作物的种植,可保护农田土
食物链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壤环境
2.转基因生物的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转基因动物方面 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 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 (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3)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为研究该疾病的 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3.转基因植物方面 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
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 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的差异,决定 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因此对于转基因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 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争论。
自我检测 1.转基因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 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灾难。判断下列有关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的表述是否正确。 (1)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是基因工程中研究最早、最广泛和取得成果最多 的领域。( √ ) (2)转基因啤酒酵母可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 √ ) (3)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可以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 (4)种植转基因植物不会造成基因污染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考量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考量1. 引言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而强大的科技手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伦理和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篇报告将从伦理和安全两个方面探讨生物技术的考量及应对措施。
2. 伦理考量2.1 人类尊严与生命权的保护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医疗和生命科学的突破,如基因编辑、人工生殖等。
然而,这些技术也涉及到伦理道德的问题。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是否滥用,是否违反了人类尊严和生命权,是否侵犯了人类的自主权和隐私权等。
因此,在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伦理原则,确保技术应用与人类尊严和生命权的保护相一致。
2.2 公平和公正性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社会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
例如,某些高级生物技术可能只能被富裕地区或者发达国家使用,增加了全球的不平等。
因此,确保生物技术的应用与资源的公平和公正性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考量。
领导和相关机构应该采取措施,确保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普惠于全人类,确保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
2.3 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需要负责任的科学家和研究者。
他们应该严格遵守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确保科学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客观性。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避免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只有在科学家和研究者秉持道德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生物技术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3. 安全考量3.1 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生物技术的发展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基因突变的导致的不良影响、生物战剂的滥用、基因编辑技术的误用等。
因此,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机构和研究者应该对生物技术的使用和应用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2 伦理和法律的规范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和个人权益,需要制定相关的伦理和法律规范来对生物技术进行管理和监督。
这些规范应该涵盖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等方面。
生物技术伦理与生物安全

生物技术伦理与生物安全【Introduction】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伦理和安全性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伦理与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伦理问题】1. 遗传工程的伦理挑战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遗传工程,它涉及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
这引发了许多伦理挑战,如何确保在动植物实验中保障动物权益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如何避免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不必要或不道德的干预等。
2. 克隆技术的伦理考量克隆技术的兴起也引起了一系列的伦理考量。
例如,是否应该克隆人类,以及克隆是否会导致人类身份与个体独特性的混淆。
排除伦理问题是确保生物技术应用合法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3. 知情同意的重要性对于涉及人类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而言,知情同意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个人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是尊重个人权利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步骤。
【生物安全】1. 生物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生物安全是指防范生物技术和生物物质的意外释放或滥用所导致的健康和环境风险。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
2. 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
这包括建立严格的实验室标准和规范,确保生物材料的正确处置和销毁,以及建立监测体系和早期预警机制。
3. 国际生物安全合作生物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安全威胁。
国际间的信息共享、技术转让以及共同制定的生物安全标准和准则都是提高全球生物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伦理与生物安全的关系】1. 伦理与生物安全的共同目标伦理和生物安全都致力于保护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安全,并确保生物技术的合理和可持续应用。
伦理与生物安全的合理协调有助于平衡科学发展和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
2. 伦理与生物安全的冲突案例然而,伦理和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存在冲突。
例如,为了确保生物安全,一些限制性措施可能会对遗传工程研究的自由进行限制,从而引发伦理上的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基因的结构____、___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_基因的调控机制_____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异种生物__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_宿主基因组___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
探究点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_主要成分_____,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滞后效应____,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_____,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新的过敏原____;担心__营养成分____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_代谢途径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②不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_起点___,而不是__终点______;多环节、严谨_的安全评估_____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但是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若干年来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探究点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①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_野生种类____;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殊性状成为“_入侵的外来物种_____”,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_某些细菌___或_病毒____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 _病原体____;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_超级杂草_____”。
②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_死亡_;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_水、肥_等条件,以及配套的__种植技术_;由于存在_生殖隔离_,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许多农作物花粉的__传播距离_和_存活时间_是有限的。
探究点三、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①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DNA组合在一起,转移到某种生物中,势必会打破_自然物种_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_能量流动_和_物质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_中间产物__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_病原微生物_;某些_有毒蛋白_或_过敏蛋白__会通过_食物链__的传递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
②不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_分类地位_;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_农药的施用
量_;种植抗除草剂作物,既可以使农田管理容易,又保护了_农田土壤环境__。
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
等)用于治疗性移植。
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克隆人
克隆人 1)有人认为: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克隆人,伦理道德观念可以改变 2)伦理学家: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是在人为制造不健全的人
争论 3)生物学家: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隆出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4)坚持做克隆人的科学家:技术性问题可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得到解决
5)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
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概念: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在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
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某些遗传学检测。
当检测结果符
合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
_设计_试管婴儿 1)有人认为: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争论不尊重;抛弃或杀死配型不合适的胚胎无异于“谋杀”。
2)很多人认为:这符合人类伦理道德,体现了父母强烈的爱子
之心;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之一;提供骨髓中造血
干细胞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概念:把个人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检测出来,记录在磁卡上,做成个
人基因身份证。
基因身份证 1)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认识,
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困难;多基因病与基因、
环境和生活习惯都有关;正常基因在加工或修饰中出
现错误而致病;许多遗传病还没有有效治疗办法。
反方 2)个人基因资讯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导致失业、婚姻
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
争论 1)通过基因检测可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治疗,挽救患
者生命
正方 2)对于基因歧视可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
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三、禁止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种类:包括病毒、病菌、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2、病原体散布途径:直接或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
3、生物武器危害:二战中:日军建细菌武器工厂,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用细菌武器,使几十万中国百姓死亡。
二战后:某些国家发展细菌武器、生化毒剂,如炭疽杆菌(传染性极强,感染者死亡率极高)、细菌武器、生化毒剂(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而引起肌肉麻痹,极少量就能使人致死)、天花病毒等。
目前:有些国家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全新致病菌,使感染者突然发病,无药可医,受害国极度恐慌,机构瘫痪。
如新型鼠痘病毒,转基因蜡状杆菌,含毒素基因的流感病毒等
4、禁止生物武器:签署《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美联合声明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专题五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生态工程。
它是一个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
料,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N、P、K等元素的循环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同时,系统的生产力越高。
(如“三北防护林”虫害、珊瑚礁区的生机)
3、协调与平衡原理:要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要适应当地的环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太湖等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和藻类疯长现象;西北衰败的杨树和繁茂的当地树种间的大反差。
4、整体性原理:生态工程建设,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可靠性: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三、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