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的组成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答题

润滑油基础知识简答题

1、润滑的类型?答:流体润滑;边界润滑;无润滑或干摩擦。

2、润滑油的组成?答: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3、什么叫润滑脂?答:在常温高压下呈半流状态,并且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

4、润滑油更换原因?答:①使用中受到温度,压力的影响,以及空气的氧化作用等润滑油氧化变杂,产生有机酸和沉淀物。

②润滑中添加剂消耗,分解,使油品质量下降;③混入燃料,切削液、水份、金属等机械杂质。

5、换油应注意事项?答:①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良好润滑的前提下,要设法延长油的使用期;②尽量结合检修换油;③换油时对润滑部位和油系统要进行检查和清洗;④换下的油应可能再生,利用到次要设备上。

6、润滑材料的选择重要性?答:润滑料材选择正确与否对被润滑零件的工作状态,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对润滑材料选用不当会使零件使用寿命缩短十几倍,甚至更严重。

7、润滑材料的分类?答:①气体润滑材料;②液体润滑材料;③半固体润滑材料;④固体润滑材料。

8、润滑材料的基本性能?答:①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以便于形成隔离摩擦表面的油膜或油楔;②具有较好的润滑性或油性以适应边界润滑的条件,使润滑材料能贴附在摩擦表面上,不致于挤压脱开影响润滑作用;③抗乳化能力强,抗泡沫性好,不易乳化,不易起泡沫,以免降低润滑效果;④较高的纯度和较高化学稳定性,在使用中不致于迅速氧化变质;⑤较低摩擦系数,较好的导热能力和较大的热容量;⑥腐蚀性能低,使金属的零件表面不受腐蚀损害。

9、润滑油的作用?答;①减少摩擦;②减少磨损;③降低温度;④防止锈蚀;⑤冲洗磨屑;⑥阻尼振动。

10、润滑“五定”。

答:①定人:定生产设备和润滑工作的执行者;②定时:定加油和换油期保证及时润滑;③定量:一次用油量,定加油或换油量,防止漏油,并节约用油;④定点:熟悉每台生产设备润滑部位、方法,配润滑装置或润滑工具;⑤定质: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应加什么样的润滑油(脂)品种、牌号,允许代用品种及使用时的处理要求。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3.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有多种,PAO主要采用乙烯齐聚的C8、C10馏分的聚合油; 酯类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天然气采用(费一托合成技术,即GTL技术)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 基础油。
在本质上,合成油具备了润滑油中最好的成分,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 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合成 型基础油的价格还是太高,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润滑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合成油 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合成油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
酸值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酸值(又称中和值),以mg KOH/g油表示。
破乳化性能
在规定时间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 化时间,以min表示。
感谢聆听
THANKS YOU FOR WATCHING!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不同原油生产的基础油性能对比
国标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
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Ⅰ类 粘度指数 80-120 饱和烃 % <90 硫含量% >0.03
Ⅱ类 80-120 ≥90 ≤0.03
Ⅲ类
Ⅳ类
>120
≥90
聚α烯烃
≤0.03
Ⅴ类
酯类或除Ⅰ-Ⅳ 类外
Ⅰ类基础油由溶剂精制加工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50SN 400SN 650SN Ⅱ类基础油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00N 150N 500N Ⅲ类基础油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GROUP Ⅲ Yubase 2/4/6/8 Ⅳ类基础油是合成基础油 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为Ⅴ类油

润滑油组成介绍成分分析

润滑油组成介绍成分分析

润滑油的主要组成——基础油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随润滑油的品种和质量不同而异,一般都在80%以上。

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好坏。

基础油——既是润滑油添加剂的“载体”,同时也是润滑的主体,润滑油性能能否正常挥发,基础油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按来源不同,基础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

接下来飞秒小哥向你介绍一下:什么是矿物基础油?什么是合成基础油?
所谓矿物基础油是指天然原油经过减压蒸馏和一系列精制处理而得的基础油,它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相对分子质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而合成基础油一般是由于低分子组分经过化学合成而制备的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它又分为合成烃润滑油、有机酯和其他合成油三大类。

理想的润滑油基础油,应具有以下性能:(1)适当黏度和好的黏温性能;(2)低的蒸发损失;(3)优良的低温动性;(4)良好的氧化安定性;(5)适宜的对氧化产物及添加剂的溶解能力;(6)好的抗乳化性能及空气释放值。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
定期更换润滑油
根据设备制造商推荐的更换周期,及时更换润滑油,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
正确存储润滑油
在存储过程中,要避免润滑油暴露在阳光、高温和污染物中,以确保油品质量。 同时,存储容器要保持密封和清洁,以防油品泄漏和污染。
04 润滑脂的选用与使用
如何选择合适的润滑脂
根据设备要求
01
某风电场在齿轮箱上使用润滑油,通过定期监测润滑油性 能和更换润滑油,有效延长了齿轮箱使用寿命,提高了风 能利用率。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1 2 3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某汽车4S店在发动机上使用润滑油,通过选用高 品质润滑油并定期更换,有效延长了发动机使用 寿命,提高了汽车性能。
汽车润滑油应用案例
某出租车公司在车辆保养中定期更换润滑油,有 效减少了发动机故障和维修成本,提高了运营效 率。
润滑脂的组成与分类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 增稠剂和添加剂组成。
根据用途和使用条件, 润滑脂可以分为工业 润滑脂和汽车润滑脂 等。
根据增稠剂的不同, 润滑脂可以分为皂基 脂、烃基脂和无机脂 等。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
基础油的粘度、闪点、倾点等 性能指标对润滑脂的性能有重 要影响。
增稠剂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润 滑脂的锥入度、滴点等性能。
闪点
闪点是表示润滑油加热后产生蒸汽的 温度。闪点越高,润滑油的安全性能 越好。
润滑油的应用场景
工业润滑油
用于各种工业机械设备,如机床 、减速机、电动机等,起到润滑 、冷却、防锈等作用。
车用润滑油
用于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起 到润滑、冷却、清洁等作用,提 高汽车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
02 润滑脂基础知识
05 润滑油与润滑脂的常见问 题及解决方案

润滑油基本常识

润滑油基本常识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 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第
Ⅲ类加氢基础油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加氢工艺的开发中 尚有一定的潜力。以便得到倾点较低的油。在技术上,第Ⅱ类和第 Ⅲ类的加氢工艺几乎可以相互转换。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正向 着加氢方法生产第Ⅱ类、第Ⅲ类方向发展。
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 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

••Leabharlann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 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 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流动能优于Ⅰ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 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 性能上远远超过Ⅰ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 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 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 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饱和烃含量 100%,无S、P和金属,异构烷烃较多,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 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是价格在第Ⅲ类25倍 以上。
矿物基础油
• 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油就是从石油当中提炼出来的矿物润滑油。 矿物润滑油的产量达到四千万吨以上,约占全部润滑油的97%。 一般取自石油中沸点高于300度或350度的馏分,或者烃类分子 中碳原子数20—40的各种烃类。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 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 补充精制。 • 优点:原料充足,价格相对比较低廉,质量上能满足各种机械 设备的使用需求,且可以利用加入各种添加剂的方法,进一步 提高质量。 • 组成:复杂的含有各种碳氢的化合物,也被称作“烃类”的混 合物,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

润滑油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 润滑油组成

一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最基本的润滑作用是由基础油提供的,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特征,取得最佳的润滑效果。

二基础油分类
(1)矿物油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脱蜡、脱沥青溶剂精制等处理得到的基础油(2)半合成油
矿物油再经加氢精制
(3)合成油
经过各种化学处理工艺(如各种聚合工艺)而得到的基础油
(4)矿物基础油
基础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
石蜡基:高粘度指数,氧化安定性好
环烷基:低倾点,低粘度指数
芳香基:氧化安定性差,溶解性能好
(5)合成基础油
主要类型有聚烯烃、烷基苯、双酯等,其中聚烯烃应用最广(PAO)。

合成基础油的特点
a.倾点低,低温性能好
b.粘度指数高,粘温性好
c.高温蒸发损失小
d.高温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好
三主要添加剂种类
四常见的润滑油
最常见的润滑油:液压油、齿轮油、压缩机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空压机油、冷冻机油、真空泵油)、变压器油、导热油等
五常用选择
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
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六注意事项
含锌油对钢/钢摩擦副来说,抗磨性特别优秀。

对含银与铜部件有腐蚀作用。

无灰油的抗磨极压剂主要是硫化物与磷化物,与含锌油比,在水解安定性、破乳化性、过滤性、氧化稳定性方面有明显优势。

润滑油分子结构

润滑油分子结构

润滑油分子结构
1 结构
润滑油分子的结构主要由碳、氢和少量其他原子(如氧、氮、硫等)组成。

润滑油分子通常是由烷基、烯基、芳香基等基团构成,这
些基团的结构、数量和排列确定了润滑油的性能。

2 烷基结构
烷基是润滑油分子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它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
个氢原子组成的基团。

烷基分子在润滑油中主要起到润滑和防腐作用。

3 烯基结构
烯基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双键的结构单元。

它比烷基具有更好的
抗氧化性能和极压性能。

烯基分子在润滑油中可以提高润滑效果、增
强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4 芳香基结构
芳香基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环状结构的结构单元。

它比烯基和烷
基更具有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芳香基分子在润滑油中可以提高润
滑效果、增强极压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洁性能。

5 多分支结构
多分支结构是润滑油分子中含有多个侧链的结构单元。

它具有良
好的溶解性和流动性,可以提高润滑效果和降低摩擦损失。

6 总结
润滑油分子的结构对润滑油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结构的润滑油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和适用范围,选择适合的润滑油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

润滑油的组成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的主要组分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1)基础油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

矿油是指通过润滑油加工工艺得到的润滑油高、低粘度组分,中国的行业标准按粘度指数(VI)分为五类:①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LVI,VI < 40)②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MVI,VI = 40-80)③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HVI,VI ≥ 95)④很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VHVI,VI ≥ 120)⑤超高粘度指数基础油(代号UHVI,VI ≥ 140)。

基础油粘度等级采用赛氏通用粘度(秒)划分:①低粘度组分称为中性油(Neutral),以100℉(37.8℃)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N等;②高粘度组分称为光亮油(Bright Stock),以210℉(98.9℃)赛氏通用粘度(秒)表示,如150BS等。

合成油是指采用有机合成方法制得的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基础油。

目前已广泛采用的合成基础油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合成烃:采用乙烯聚合和以石蜡裂化所得的低分子烯烃聚合而得的合成烃油。

合成烃具有液体温度范围宽、粘 温性能好、粘度指数极高(可达135~145)、氧化安定性好(240℃)、热安定性好(可达340℃)、润滑性能好、挥发度好和抗剪切安定性好等优点。

②脂肪酸酯:是有机酸和醇的反应产物。

依醇或酸分子的大小或元素的不同,可生成各种各样的脂肪酸酯。

用作合成油的主要有:二元酸酯(双酯)、新戊基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酯)和复酯(二元酸与乙二醇的反应产物)。

脂肪酸酯具有优良的粘-温性、高温性和优异的低温性,以及较好的抗磨性、氧化安定性等。

③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包括带或不带烷基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醚。

这些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而且具有凝点低、粘 温性和氧化安定性好等优点。

(2)添加剂添加剂一般为各种极性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和含有硫、磷、氯等活性元素的化合物。

在基础油中加入少量的这些化合物,使其各种性能呈现崭新的特性,得到更为满意的油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主要试验项目及方法
试验项目 比重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粘度指数 试验方法 ASTM D941 D445 D2983 D2270
闪点
开口 闭口 流动点 (倾点) 蒸发损失 (诺亚克法) D92 D93 D97 D5800
中和值
D974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
润滑油主要试验项目及方法
试验项目
残炭 (康氏残探值) 皂化值 铜片腐蚀 防锈性能 抗乳化性 密封适应性 氧化安定性 润滑性(四球机) 水分(蒸馏法) 试验方法
固体润滑剂 石墨粉、二硫化钼粉 气体润滑剂 空气、油雾等 液体润滑剂 矿物性液体润滑剂 ---- 各种润滑油 合成液体润滑剂 ------- 合成润滑油 非石油基润滑剂 ------- 剎车油等 动植物油脂 ------------- 牛油、猪油等 半固体润滑剂 润滑脂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3
润滑油的组成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1. 基础油 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类别 I :溶剂精制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 II :加氢处理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 类别 III: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 类别 IV:聚α-烯烃油(PAO)。 类别 V :不包括在I-IV类的其它基础油。 2. 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 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而能独立研究开发具有专利的创新添加剂与配方,并根据润滑油要求的品质和性 能,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品质的决胜关键。
150° C高温 高剪切 最低粘度(cP)
— — — — — — 2.6 2.9
0W 5W 10W 15W 20W 25W 20 30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4
车用机油SAE粘度标准 (J300)
SAE粘 度等级 低温粘度 低温(at ° C)曲动 最高粘度b (cP) — — — — 低温(at ° C)泵动 最高粘度 (cP) — — — — 100° C动粘度d (cSt) 最低 12.5 12.5 16.3 21.9
最低 3.8 3.8 4.1 5.6 5.6 9.3 5.6 9.3 最高 — — — — — — <9.3 <12.5
低温(at ° C)泵动 最高粘度 (cP)
60,000 at -40 60,000 at -35 60,000 at -30 60,000 at -25 60,000 at -20 60,000 at -15 — —
车辆润滑油简介 及使用中常见问题及分析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五一五精致保养特约连锁店 教育训练课程讲义
原油的来源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1. 亿万年以前动植物埋藏于地下,受高温高压作用变化而成。 2. 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绝氧和金属催化条件下,氢和碳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 应而成。
原油的种类
1. 石蜡基原油 2. 环烷基或柏油基原油 3. 混合基原油 4. 芳香基原油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ASTM D189 D94 D130 D665 D1401 D471 D943 D2783 D95
API-ASTM车用机油分类标准
汽油车 (以S为首之等级表示)
等级 SA SB SC SD SE SF 引擎作业分类标准 适合老式引擎;没有效能要求。惟有制造厂特别建议时才可使用。 适合老式引擎。惟有制造厂特别建议时才可使用。 适合1967年前之引擎。 适合1971年前之引擎。 适合1979年前之引擎。 1980年以后汽油引擎制造厂商修护作业在引擎制造厂商推荐之修护作业程序下之1980年以后客车及 部分卡车汽油引擎作业典型。这种机油较SE级油料具有更之氧化稳定性及更佳之抗磨耗性此油 对引擎积垢锈蚀及腐蚀具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车用机油SAE粘度标准 (J300)
SAE粘 度等级 低温粘度 低温(at ° C)曲动 最高粘度b (cP)
3250 at -30 3500 at -25 3500 at -20 3500 at -15 4500 at -10 6000 at -5 — —
高温粘度 100° C动粘度d (cSt)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高温粘度 150° C高温 高剪切 最低粘度(cP) 2.9 (0W-40, 5W-40, 10W-40 grades) 3.7 (15W-40, 20W-40, 25W-40, 40 grades) 3.7 3.7
最高 <16.3 <16.3 <21.9 <26.1
40 40 50 60
原油炼制
1. 真空蒸馏 2. 脱蜡 3. 脱柏油 4. 溶剂精炼 5. 白土处理 6. 加氢处理 7. 加氢精炼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
原油炼制
汽油
烷化 蒸气回收 石油化学工业原料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芳香烃回收
柴油 煤油 重组
航空用燃料油
触媒裂解室 工业用 燃料油
储槽 原油 锅炉 溶剂精炼
蜡 润滑油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6
API-ASTM车用机油分类标准
汽油车 (以S为首之等级表示)
等级 SG SH 引擎作业分类标准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用于1989年以后车型之小客车、旅行车、小货车等汽油引擎之润滑,对引擎内沈积物之控制、抗氧 化性及减少引擎之摩损较前等级为佳。可取代SF及以前等级之机油。 适合1996年前之引擎。于特定的C等级公布之前仍有效。
油脂
柏油路
沥青
结晶化
五一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润滑油、脂的定义 功能
减少摩擦 减少磨损 降低温度 防止腐蚀 洗净 液压传动 防震 密封 热传导 绝缘
※ 机密文件:不提供复印
只要是介于两个相户运动物体的接触面之间,具有能减低两个物体因接触而生之摩擦的功能 者,称之为润滑剂(Lubricants)。
润滑剂的种类
SJ
API SJ性能标准制定于1996年,并于’97年开始授权认证。SJ机油可用于目前或更早期汽油引擎车 型,包括小客车、旅行车、轻型货车或其它制造厂推荐使用SJ机油之车型。SJ机油对XW/30或 XW/20等低黏度机油,在机油耗损、氧化稳定性及(排气)触媒转化器兼容度等方面优于SH 级机油, 可用来取代SH或更早期等级之机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