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HBY QF0001-2016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采用两步法免疫检测,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技术与灵活的检测模式的结合,测定人血清和血浆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第一步,将样本、项目稀释液和TPo包被的顺磁微粒子混合并孵育。
将样本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包被的微粒子结合。
冲洗后进入第二步,加入口丫噬酯标记的抗人IgG 抗体结合物。
再次孵育冲洗后,将预激发液和激发液加入反应混合物中;测量产生的化学发光反应,以相对发光单位(RLUS)表示。
样本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含量和ARCHITECTi光学系统检测到的RLUs值成正比。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2.1试剂盒微粒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重组体)包被的微粒子,储存于含有蛋白(牛)稳定剂的2-(N-吗啡咻)乙磺酸(MES)缓冲液中。
最低浓度:0.10%固体物质。
防腐剂:抗菌剂。
结合物:口Y咤醋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G(IgG)(小鼠、单克隆)结合物,储存于含有蛋白(牛)稳定剂的2-(N-吗啡咻)乙磺酸(MES)缓冲液中。
最低浓度:80.0ng∕mL.防腐剂:抗菌剂。
项目稀释液:项目稀释液,储存于2-(2吗啡咻)乙磺酸(MES)缓冲液中。
防腐剂:抗菌剂。
2.2需要但未提供的试剂预激发液:预激发液含有1.32%(W/V)过氧化氢激发液:激发液含有0.35N氢氧化钠浓缩清洗缓冲液:浓缩清洗缓冲液含有磷酸盐缓冲液。
防腐剂:抗菌剂。
3.样本要求:血清和血浆样本中应不含纤维蛋白、红细胞或其他颗粒物质。
可保存72小时;-10℃以下可保存30天。
样本应避免反复冻融。
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雅培i1000标准操作规程)5.参考范围检验结果的解释1.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项目通过四参数Logistic曲线拟合数据约简法(4PLC,Y加权)生成一条校准曲线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抗体测定是多标准诊断程序上的一个参数。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应该结合多种诊断方法的同时参考临床症状。
标准操作规程(SOP)——流感禽流感微量中和抗体检测

标准操作规程(SOP)——一、目的微量中和试验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血清学方法,用于测定血清中的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本文件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流感/禽流感微量中和抗体检测实验,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二、范围适用于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流感/禽流感微量中和抗体检测。
三、责任进行流感/禽流感微量中和抗体检测的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四、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H5,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2N2亚型流感病毒的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3级(BSL-3)实验室中进行。
其余流感病毒的操作需要在生物安全2级(BSL-2级)实验室中进行。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实验室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二)材料1.中和反应实验材料(1)病毒:一般采用接种鸡胚尿囊腔后收获的流感/禽流感病毒液,在-70℃中保存,并且注意避免反复冻融。
进行中和试验之前,需先进行病毒滴度(TCID50)的滴定。
具体步骤如下,1)病毒的稀释:可采取对数或者半对数稀释的方法。
以下介绍半对数稀释法。
取1管冻存病毒尿囊液,用病毒培养液进行1:100稀释。
第一列4个孔每孔加入146μL 1:100稀释过的病毒液,其它各列每孔加入100 μL 病毒培养液。
然后用多道加样器从第一孔吸46μL 至第二孔,做系列半对数稀释,使之成为10-2、10-2.5、10-3、10-3.5……10-7。
每孔含有100μL 病毒液。
2)每孔加入100μL MDCK 细胞悬液(1.5×104细胞/孔),37℃,5%CO 2培养箱孵育18~22h 。
每一滴度作平行4孔。
3)细胞固定、ELISA 操作如下述。
4)OD 值 〉2倍MDCK 细胞对照OD 值判定为阳性5)病毒滴度计算见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滴定SOP 。
(2)血清样品:包括待检血清、阳性及阴性血清对照。
如果待检血清有可能需要多次检测,则需将待检血清进行小量分装,-20℃至-70℃保存均可,避免多次反复冻融。
临床免疫学检查操作规程

临床免疫学检查操作规程传染病免疫学检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一M)检测【方法】ELISA法。
【试剂】国内有商品化试剂盒供应。
但必须按规定使用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并贴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字样的防伪标签的试剂。
【操作】按试剂盒内说明书书进行。
【附注】1.试剂盒应置冰箱中保存,取出后平衡至室温方可使用,未用完的微孔条须密封保存;2.每次应设空白1孔(不加标本及标酶试剂,其余各步相同),阴性对照3孔,阳性对照2孔;3.洗涤液须用蒸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洗涤时各孔均应加满洗液,以防孔口内边缘有游离酶残存不能洗净;4.用洗板机洗板,每次洗板反复5遍,最后一次要求微孔内不残留洗涤液,如达不到要求,需扣干;5.洗板机洗板时应设定30~60秒的浸泡时间;6.滴加试剂前应将滴瓶翻转数次,使液体均匀并弃去一滴。
滴加时瓶身应保持垂直,以使滴量准确,注意勿将试剂滴在孔壁上;7.37℃温育须采用水浴箱,不可使用37℃干式恒温箱,且微孔条必须接触37℃水浴水面,不可悬空;8.不同批号试剂不可混合使用。
【结果判断】酶标仪双波长450/630nm比色测定;1.HB S Ag、抗—HB S、HBeAg;临界值(C.O)=阴性对照孔A值的均值N×2.1(阴性对照A值<0.05时按0.05计);标本A值S/C.O≥1为HBsAg,抗—HBs、HBeAg阳性(S/N ≥2.1);标本A值S/C.O<1为HBsAg、抗—HBs、HBeAg阴性(S/N <2.1)。
2.抗—HBe、抗一HB C;临界值(C.O)=阴性对照孔A值的均值N×0.5;标本A值S/C.O≤1者为抗—HBe、抗一HB C阳性(S/N≤0.50);标本A值S/C.O>1者为抗—HBe、抗一HB C阴性(S/N>0.50)。
抗甲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M(Anti-HAV-IgM)测定【方法】ELISA法。
【试剂】市售合格试剂、要求同HBV两对半;【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要求进行,要求可参考HBV两对半;【结果判断】要求同HBV两对半中HBsAg。
糖尿病快速抗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糖尿病快速抗体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 简介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糖尿病快速抗体检测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检测设备和试剂准备- 检测设备:包括快速抗体检测仪、试管架、离心机等。
- 试剂准备:根据检测设备使用手册和试剂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准备所需试剂,确保试剂在适当的温度和存储条件下。
3. 样本采集和处理-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样本采集方法,常见的包括血液、尿液等。
- 采集样本时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 样本采集完毕后,需及时进行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清。
4. 标本处理和试剂添加- 使用离心机对样本进行离心,使血液分离为血清和红细胞。
- 将离心后的血清移至试管中,根据试剂使用说明书添加相应试剂。
- 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避免试剂相互干扰。
5. 快速抗体检测操作- 将试管插入快速抗体检测仪,并启动设备。
- 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指引,完成设备的设置和测试参数的调整。
- 将试管中的样本插入仪器中,按照设备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模式。
- 等待设备完成测试,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
6. 结果解读- 根据设备和试剂的说明书进行结果解读,判断病人是否存在糖尿病抗体。
- 结果应根据标准值范围判断是否正常、阳性或阴性。
- 记录结果和相应的解读,并与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比对。
7. 结果报告和记录- 将测试结果整理成报告并记录,包括样本信息、测试日期、结果和解读等。
- 确保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和机密性。
- 根据机构要求,将结果报告发送给相应的部门或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8. 设备和试剂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洗、校准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 存储试剂时,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试剂变质影响检测结果。
9. 不良事件和质控措施- 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应及时记录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质控措施,确保错误不再发生。
- 定期进行质控检测,包括使用标准品、内部质控品和外部质控品等。
10. 总结本操作规程为糖尿病快速抗体检测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实验人员准确、高效地完成检测工作,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进一步指导治疗和康复工作。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标准操作规程1.产品名称: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2.包装规格:24人份/盒 48人份/盒3.预期用途:用于检测试验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IgM/IgG)4.检验原理:用幽门螺杆菌抗原固相硝酸纤维素膜,应用渗滤式间接法原理,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
5.主要组成成份:反应板 24份或48份试剂Ⅰ 1瓶 0.02mol/L PH 7.4 PBS试剂Ⅱ 1瓶胶体金标记物6.储存条件及有效期:产品应储存在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24个月。
7.样本要求:血清样品不能溶血,应为新鲜血清或2℃~8℃条件保存不超过一周。
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8.检验方法:滴入二滴试剂Ⅰ于反应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滴入100μl血清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滴加三滴试剂Ⅱ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渗入三滴试剂Ⅰ于反应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9.结果解释:阳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出现红色圆斑,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阴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不出现红色圆斑,为幽门螺杆菌抗体阴性。
失效:反应板孔中C端不出现红色圆斑,或C端、T端均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试剂盒失效。
10.检验方法的局限性:本试剂试验仅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而非直接检测幽门螺杆菌,因而阳性结果并不能确诊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
部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的抗体。
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培养基进行培养确诊。
11.产品性能指标: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12.注意事项:本产品尚未获得产品注册证号,仅供研究,不用临床诊断。
试验一旦开始操作,应按操作步骤连续进行,直至结束。
抗体效价测定操作规程

抗体效价测定操作规程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抗体效价测定操作规程操作步骤:一.IgG类1.IgG类抗体效价滴定,须取适量血清200μL加等体积2—Me溶液混合,封口,置37℃水浴箱作用60分钟,先稀释血清:200L病人血清600L生理盐水备用,排列6支试管按顺序编号。
第二管开始到第六管加样枪各加生理盐水200L,在第一管和第二管中各加入稀释血清200L,第二管混匀后移出200L转至第三管,以同样操作第六管,从第六管吸出200L暂时保留在另一试管中(可做为第七管),以备必要时作进一步稀释。
这样从第一管到第六管的血清稀释度依次是1:8,1:16,1:32,1:64,1:128,1:256。
2.加红细胞悬液(自配红细胞悬液同反定型试剂)每管各加2%相应红细胞悬液200L,混匀。
(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A,则加入A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抗体为抗B,则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如待检血清中既有抗A又有抗B,则倍量稀释两份血清,一份加入A型标准红细胞悬液,另一份加入B型标准红细胞悬液;)3.先直接观察离心结果,之后在每管分别加入凝聚胺试剂盒中的R1液3d,混合30S均匀后,在各加R2液2滴,操作方法同凝聚胺交叉配血法,然后判读结果。
通常以肉眼观察到的第一个“±”的凝集管作为判断的终点,终点血清稀释度的倒数为效价(Titer),或称滴度。
二.IgM1.血清连续倍量稀释法先稀释血清:100L病人血清+700L生理盐水备用,排列6支试管按顺序编号。
第二管开始到第六管加样枪各加生理盐水200L,第一管和第二管中各加入稀释血清200L,第二管混匀后移出200L转至第三管,以同样操作第六管,从第六管吸出200L暂时保留在另一试管中(可做为第七管),以备必要时作进一步稀释。
这样从第一管到第六管的血清稀释度依次是1:8,1:16,1:32,1:64,1:128,1:256。
不规则抗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不规则抗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
不规则抗体检测标准操作流程(SOP)
目的:输血前进行检验查,可对有妊娠史,多次输血史,大量输血的病人进行不完全抗体的初选.
操作:
1、取3—5名“O”型正常人抗凝血(新鲜血常规抗凝血)进行等量混合。
2、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5次。
3、配制成2%红细胞悬液(上述离心沉淀红细胞1ml加生理盐水49mL混匀)待用。
4、取病人(受血者)血清或血浆100mL和2%红细胞悬液100mL等到量混合,然后离心,侄去上清液,混匀,倒在玻片上,显微镜观察是否凝集。
5、如有凝集,说明该受血者体内存在不规则抗体,毅然交叉配血不能进行。
6、如无凝集才能配血。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检验科标准操作规程项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方法(双抗原夹心法)文件编号CZYY-NQ-JYK-SOP-MY-008版本第1版编写者:郑昕审核者:陶良萍批准者:谢瑞玉批准日期:20161101 本规程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每3年复审一次复审人:复审日期:文件分发部门和/或个人:医务科保管者院长办公室保管者院档案室保管者检验科主任临床免疫室√规程修订记录:修订号修订内容修订人修订日期1.原理采用双抗原夹心两步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型抗体。
在微孔板预包被基因重组HIV(1+2)型抗原,当加入的待测样本中存在HIV抗体时,将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加入的酶标记基因工程HIV(1+2)型抗原反应,最后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酶标记HIV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形成显色反应。
2.样品要求2.1病人准备事项准备事项具体内容禁食/特种饮食不要求禁食,但由于重度脂血可能干扰检测,禁食样品最佳。
病人的准备事项安静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样品采集特殊要求采血时应一针见血,切忌反复穿刺,避免溶血2.2样品类型及处理方法样品类型血清或肝素、枸橼酸钠、EDTA抗凝血浆样品量最佳量5ml最少量3ml收集容器肝素抗凝管(绿帽)运输要求室温稳定性及储藏要求室温2小时冷藏温度(2-8˚C)4天-20︒C 1月-70︒C 6月标本制备4000转/分离心 5分钟制备血清/血浆标本拒收拒绝采集量不足、肉眼观察有溶血及抗凝剂类型不符的样品3.试剂名称规格储存条件有效期HIV预包被微孔板(包被基因工程HIV96人份2℃~8℃避光保存12个月抗原)HIV酶标抗原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RP标记基因工程HIV抗原)HIV-1型阳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IV-1型抗体)HIV-2型阳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含HIV-2型抗体)HIV抗体阴性对照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正常人血清)浓缩洗涤液2瓶2℃~8℃避光保存12个月(PBS-T缓冲液)底物A(含H2O2) 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底物B(含TMB)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终止液(含H2SO4)1支2℃~8℃避光保存12个月4.仪器名称厂家型号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北京天石SM-35.方法性能5.1 特异性:阴、阳性参考品检出情况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HBY
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前 言
本规范由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杭州博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因来、徐东鑫、陈浙、潘剑用。
本规范于2016年7月27日首次发布
编制人陈浙日期2016.07.26部门抗体研发部审核人徐东鑫日期2016.07.27部门质量部
批准人潘剑用日期2016.07.27部门抗体研发部发放编号Q/HBY QF0001‐2016生效日期2016.07.27
抗体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对单克隆抗体成品的检验操作做出规定,以保证成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下述第6条“合格标准”表格中所列抗体成品的效价测定。
3.职责
操作人员依据本规程进行抗体检验。
4.材料与设备、试剂与溶液
见下述相关文件。
5.检验方法
5.1外观
包装完好,无漏液现象,标签准确。
5.2物理性能
自然光下目测,观察产品溶液是否澄清、是否有沉淀或悬浮物。
5.3浓度
按QC-0004《抗体浓度测定(A280)标准操作规程》测定样品的浓度。
5.4纯度
将样品稀释到1mg/ml,按QC-0003《蛋白SDS-PAGE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作记录。
其中,样品缓冲液含DTT或β-巯基乙醇,样品应加热处理,浓缩胶浓度为3%,分离
胶浓度为12%,染色方法为考染。
5.5效价
按QC-0002《效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6.合格标准
项目
产品
M010101M010102
外观包装完好,无漏液现
象,标签准确
包装完好,无漏液现
象,标签准确
物理性能无色澄清液体、无沉
淀、无悬浮物
无色澄清液体、无沉
淀、无悬浮物
浓度≥3mg/ml,且偏差±
5%
≥3mg/ml,且偏差±
5%
纯度≥95%≥95%
效价 1.28ng/ml 1.28ng/ml 7.相关文件
QC-0002《抗体效价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QC-0003《蛋白SDS-PAGE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QC-0004《抗体浓度测定(A280)标准操作规程》
8.相关记录
QF-0001-RE-01《抗体检验报告》
QF-0002-RE-01《抗体效价检测记录》
QC-0003-RE-01《蛋白SDS-PAGE检测记录》
QC-0004-RE-01《抗体浓度测定(A280)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