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继发性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外科学课件)

头皮撕脱伤的处理:
处理原则: ①尽快覆盖创面、压迫止血、止痛、
抗休克。 ②争取在12小时内行清创、缝合。 ③抗感染和注射TAT。
手术方法: ①头皮瓣复位显微外科再植。 ②清创后自体中厚皮片植皮。骨膜撕脱
脑脊液含糖而鼻腔分泌物不含糖,用尿 糖试纸测定。
颅底骨折伤及颞骨岩部,且骨膜及脑膜 已破但鼓膜完整,CSF经耳咽管流至 咽部而咽下有腥味的液体。
诊断、治疗
临床表现确诊,X线、CT协助诊断。 治疗:
• 颅底骨折本身无须特殊治疗,着重处理合并的 脑损伤、 CSF 漏。
• CSF漏1-2周自愈,≥4周应手术修补硬脑膜。 • 耳鼻出血及CSF漏禁填塞、冲洗,以免逆行感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发生率占10~20%,仅次于四 肢损伤,其死亡率、致残率高
颅脑损伤的中心问题是脑损伤
颅脑 损伤
hea d injur y
分类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颅骨损伤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脑损伤
原发性:脑震荡、脑挫裂伤
继发性:硬脑膜外、下血肿, 脑内血肿
不能再植,可外板钻孔达板障,待肉芽生长后再植 皮
③晚期创面植皮。
颅骨损伤 skull injury
颅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skull)是指 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
临床意义不在颅骨本身,而主要在于并 发脑膜、血管、脑和颅神经损伤。
分类: 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比例4:1 线型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简介PPT

继发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目前是世界性 的难题, 是对神经系统的二次打击,可显 著恶化原发性损伤造成的损害,病情突然 加重,死亡率高。主要包括:弥漫性脑肿 胀、脑梗塞、迟 发性颅内血肿、脑疝 。
Morley EJ, Zehtabchi S . Mannitol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earching for the evidence. 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 52 (3): 298–300.
关于自由基清除剂
1、替拉扎特tirilazad被认为是一种很强的自由基清除剂。美国 等对17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它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无显著疗效。 2、聚乙烯包裹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是另一种强大的 自由基清除剂。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Muizelaar报告PEG—SOD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有效。但随后美国29个中心对463例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伤后3个月随访结果 显示:1万U/kgPEG—SOD治疗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提 高7.9%,伤后6个月时提高6%,但其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剂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其他类型自由基清除剂疗效有待评价。
颅脑损伤患者不应使用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2.建议不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常规应用。
中枢性发热特点
1 突然高热, 体温可直线上升, 或体温突然下降。 2 躯干温度高, 肢体温度次之, 双侧温度可不对称。 3 中毒症状不明显。 4 无颜面及躯体皮肤潮红等反应。 5 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 6 无感染证据。 7 体温整合功能障碍, 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 8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如乙酰水杨酸等) 无效,氯丙 嗪及冷敷有效。
颅脑损伤-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骨膜下血肿
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张力高,大者可有波 动感, 常伴有颅骨骨折
头皮血肿的处理
① 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 ② 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和加压包扎, 后期可穿刺 抽出积血 ; ③ 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 ④ 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容 量不足时,可输血治疗。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重型:(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1)深昏迷,昏迷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2)有 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明显改变。
特重型:(指重型中更急更重者)1)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 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脏器伤、休克等;2)已有晚期脑疝,包括 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③ 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骨 折 (open fracture ) 与 闭 合 性 骨 折 (closed fracture)。
颅骨骨折分类 (图示)
颅盖骨折
大多系外力直接作用颅骨所致,可单发或 多发,发生率高,一般需要依靠X线摄片确诊, 但要警惕合并颅内出血及脑损伤。
注意合并症: 临床上颞骨骨折易并发硬膜外血肿; 枕骨骨折多并发额颞叶对冲性脑挫伤; 气窦处骨折易并发颅内积气。 颅盖线形骨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挤压性损伤
挤 压 性 损 伤 (crush injury)头部两侧同时挤 压所致脑损伤。如婴儿 的产伤,头颅变形引起 颅内出血。
挥鞭样损伤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头部运动落后 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
传递性损伤
如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传导 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颈交界处损伤(Craniocervical junction injury),重者当场毙命。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_ppt课件

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检查由于能直接观察到闭塞的血管,对早期脑 梗死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脑疝
颅脑损伤后继发脑疝患者的伤后反应包括生 理、病理生理及病理等的 最初反应,而且在不同类别的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所产生的反应性变化 各有不同。心血管的功能变化早于其他生理变化,最初表现为心搏缓 慢和低血压,接着平均动脉压轻度增高,然后有呼吸不规律和呼吸短 暂停止期,最后丧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较严重的外伤患者意识 改变早于心肺功能的改变,而脑干损伤者表现为昏 迷及瞳孔反应丧失, 其中丧失平面较高者有动脉压的增高,丧失平面较低者表现为低血压。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病死率高、预后差。
治疗
保守治疗适应证:神志清楚,GCS 13~15分,CT 示脑挫裂伤轻,血肿体积<10 mL,环池、基底池 显示清楚,脑干无变形,中线无移位或移位<2 mm。
手术适应证:意识呈嗜睡至昏迷状态,双瞳孔等 大或不等大,GCS<12分,CT示脑挫裂伤灶位于 侧裂区或位于其他部位但合并脑内血肿,着力部 位有硬膜外血肿,血肿体积>10 mL,环池显示清 /不清,基底池显示不清,中线移位>3 mm。
手术时机
双侧瞳孔散大时间少于30 min者行手术治疗, 大部分可挽救生命。双侧瞳孔散大时间超 过3 h均死亡。脑挫伤致颅内高压及双侧瞳 孔散大持续1.5 h,则接近意识恢复不可逆 时间的极限。因此,在1.5 h内行开颅减压 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颅脑损伤-PPT课件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
头部运动落后于躯 干所致的脑损伤
胸部挤压伤
胸部挤压伤:又称创 伤性窒息,胸内压 ↑→静脉压↑→脑损伤
(二)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是GCS分类法
• ⑴轻型:13~15分,昏迷<20分钟
• ⑵中型:9~12分,昏迷20分~6h
• ⑶重型:3~8分,昏迷>6h
• ⑴头位、体位:头部抬高15、翻身。
• ⑵呼吸道通畅:吸痰、气管切开、呼吸机
• ⑶营养支持:IV给予脂肪乳、氨基酸;鼻饲肠 内营养,水、电解质平衡。
• ⑷躁动和癫痫的处理:躁动应查明原因、警惕 脑疝前兆;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 ⑸高热的处理:冬眠低温
• ⑹脑保护、促醒和功能恢复治疗:巴比妥类药物;神 经节苷脂、胞二磷胆碱、乙酰谷酰胺、能量合剂等; 高压氧治疗。
• 多由锐器或钝器所致,头皮血运丰富,出血多 →休克
• 处理: • 清创缝合、止血。 • 1.清创时 注意检查有无骨折或碎骨片,如发
现有CSF或脑组织外溢应按开放性颅脑损伤处 理,硬脑膜修补。 • 2.清创缝合时限可放宽至24小时。 • 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三、头皮撕脱伤 scalp avulsion
• 3、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 4、手术治疗
• 指征:①继发性脑水肿严重,脱水无效。
•
②颅内血肿清除后,脑压持续增高。
•
③脑挫裂伤灶或血肿清除后,病情加重脑疝者
• 手术方法:挫裂伤灶清除、额极或颞极切除、颞肌下 减压或去出骨瓣减压。
三、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 定义: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 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 特征的损伤。占中型脑损伤的28%~50%。预后 差。
【医学课件】颅脑损伤

一般不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优于 CT,如对脑干、胼胝体、小脑的显示,对微小脑挫伤 灶、轴索损伤及早期脑梗塞的显示,以及等密度血肿 等具有优势。
三、弥漫性轴索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头部在遭受加速旋转外力作用,因剪应力而造成有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 为主要特征的损伤,占重型伤28%~50%,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 病理
第四节 脑损伤(brain injury)
原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 脑挫裂伤(Cerebral contusion) 脑干挫伤(Brain sten injury)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
脑水肿(Cerebral edema) 脑胀肿(Brain swelling) 颅内血肿
好发于神经轴索聚集区,如胼胝体、脑干、灰白质交界处、小脑、内囊和基 底核。轴索断裂。
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即刻发生长时间的严重意识障碍。早期出现脑干症状和去大 脑强直,死亡率高,预后差。
颅脑损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第一节 概述
损伤方式
直接损伤(Direct injury): 暴力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
间接损伤(Indirect injury): 暴力作用于身体其它部位, 然后传导至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间接作用
1. 直接损伤(Direct injury)1
(3)逆行性遗忘; (4)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无红细胞,CT正常。
治疗
二、脑挫裂伤
病理
轻者皮层散在点片状出血,重者脑皮层及深部白质广泛挫碎、 破裂、环死,局部出血、水肿,形成血肿。可发生在脑深部。 显微镜下可见脑组织出血、皮质分层不清,神经元胞质空 泡形成,尼氏体消失,核固缩、碎裂、溶解,轴突肿胀、断 裂髓鞘,崩解;胶质细胞肿胀;cap充血,细胞外间隙水肿。 最终由小胶质细胞清除并由星形细胞增生所修复。伤灶小者 留下单纯的疤痕,巨大者则成为含有脑脊液的囊肿,形成癫 痫灶。如蛛网膜与软脑膜粘连,脑脊液吸收障碍,形成外伤 后脑积水。较重的脑挫裂伤伤后数周,多有普遍性脑萎缩, 脑室相应扩大。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简介ppt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概述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诊断与评
估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预防与康
复
01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在 颅脑损伤后,由于颅内压升高、 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等原因 引起的脑组织进一步损伤。
脑水肿
01
02
03
04
脑水肿是指颅脑损伤后脑组织 内水分异常增多,导致脑体积 增大和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状态
。
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血 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细胞代谢障碍等。
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严 重时会引起脑疝,威胁患者生
命。
治疗脑水肿的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
。
颅内压增高
脑干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 挫裂伤等。
治疗脑干损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命支 持等。
03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诊断与评
估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 体征以及伤后意识状态、 颅内高压和脑疝等表现, 进行初步诊断。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 学检查,观察脑实质、脑 室、脑池、脑沟等结构的 变化,进一步确诊。
05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预防与康
复
预防措施
保持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颅脑 损伤的认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规范急救流程
建立完善的急救体系,确保颅脑损 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定期检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颅脑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颅脑损伤风险。
医学课件颅脑损伤ppt课件

(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同前但出血速度较前者慢。 症状与诊断:症状同急性硬膜外血肿但 出血时间晚。 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与脑挫裂伤脑水肿 难以区别血管造影、CT、MRI检查即可确 诊。
(三)慢性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脑表面的小静脉、桥静脉, 出血速度慢。 症状与诊断:此类病人年龄较大,脑损 伤轻或不明显,类似脑肿瘤,如受伤史 明确。 脑血管造影、CT、MRI可确诊。 治疗:颅内血肿主要以手术清除血肿为 主。
颅脑损伤
Craniocerebral injury
2019/3/9
1
概念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 用下所致的损伤,无论在和平或战 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损伤性 疾病,其中心问题是脑损伤,且往 往与头皮、颅骨损伤同时发生,因 此学习时,既要根据头皮、颅骨、 脑三者的各自解剖特点、受伤机理 分别分析,也要系统全面的整体理 解。
二、硬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脑挫裂处,脑表面大血管破裂处
(一)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与诊断:此种血肿的患者一般脑挫裂 伤重,因而原发损伤(脑挫裂伤)常重于硬膜 外血肿,常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 期,血肿的部位常与脑挫裂伤的部位一致,症 状与其他类型颅内血难以区别,亦不能合并其 他类型血肿。 脑血管造影头颅CT,MRI检查可确诊。
可明显 可显著 严重紊 紊乱 紊乱 乱 可不等 可不等 散大固 大 大 定 正常或 正常或 消失固 减弱 减弱 定 27
四.脑损伤的治疗
(一)一般处理:严密观察血压、
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重型病人应 采取头高位 15 ° — 30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水电介质平衡等。
(二)降颅压处理:
2019/3/9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发性颅脑损伤继发性颅脑损伤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病机制
多见于额颞、颞顶骨折合并脑膜中动脉破裂的患者。
颞骨骨折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和硬脑膜剥离是血肿形成的必要条件。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症状及体征
多有典型的昏迷~清醒或好转~昏迷的意识演变过程。
早期少有神经系统受累体征,至血肿形成后,出现脑受压和颅压高体征如偏瘫、失语和Cushing三主征。
可有伤侧颞部的头皮肿胀,再后出现脑疝的体征。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诊断与治疗
诊断:典型的意识演变经过,脑受压症状,颞部头皮肿胀,X线平片见颞骨骨折,结合CT检查。
治疗:对血肿大于30ml、CT中线移位超过
0.5cm、意识障碍重者均应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血肿。
如意识好、血肿较小、脑受压轻,可在严密观察下给予脱水、激素、止血等保守治疗。
但应警惕血肿增大,所以应及时进行CT复查。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病机制
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的硬脑膜下血肿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因多由脑挫裂伤发展而来,故加速性损伤血肿位于伤处硬脑膜下,而减速性损伤血肿位于对冲部位,后者尤为主要。
少数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源于桥静脉的破裂出血。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症状与体征
症状似脑挫裂伤,但有进行性的颅内压增高。
昏迷时间长或意识进行性恶化,少有中间清醒期。
生命体征变化明显;
依血肿的部位尚可有肢体瘫痪、失语、癫痫等。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与治疗
诊断:原发昏迷时间长或昏迷逐渐加深,有脑受压症状和局灶体征,CT在额、颞部硬脑膜下可见高密度出血影,典型为新月形表现。
治疗:病情急重者,一经诊断尽早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或钻孔引流。
如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颅压高症状不突出、血肿小于40ml、中线移位小于1.0cm、脑受压
表现不显著者,也可在严密观察下给予脱水、激素、止血等非手术治疗。
练习题:
头部外伤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时间定义
A.3天内
B.1周内
C.3天-3周内
D.3周-数月内
E.1年以后
『正确答案』D
硬脑膜外血肿好发部位是
A.额顶部
B.枕顶部
C.颞部
D.矢状窦旁
E.额极旁
『正确答案』C
男性,21岁,车祸头部外伤,昏迷30min后清醒,查体:神志清楚,右颞头皮血肿。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入院观察,5h后又转入昏迷,伴右侧瞳孔逐渐散大,左侧肢体瘫痪,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
A.脑挫伤
B.脑内血肿
C.脑水肿
D.急性硬脑膜下积液
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正确答案』E
一建筑工人从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应首先考虑
A.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极挫裂伤
E.小脑血肿
『正确答案』C
女性,35岁,35min前从自行车上跌下,左枕部着地,伤后昏迷未醒,枕部头皮挫伤,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弱,四肢强直,双下肢病理征阳性,急诊室输液20%甘露醇250ml后,左瞳孔缩小,进一步急救措施是
A.左侧颞肌下减压
B.右侧颞肌下减压
C.枕部开颅减压术
D.右额开颅血肿清除
E.左额开颅血肿清除
『正确答案』B
男性,35岁,左颞部遭棒击后昏迷半小时后清醒,3h后又转入昏迷状态,头颅CT示左颞颅骨内侧双面凸透镜形高密度影,下列哪项诊断可以成立
A.左颞硬脑膜外血肿
B.左颞硬脑膜下血肿
C.左颞骨膜下血肿
D.左颞帽状腱膜下血肿
E.左颞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