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昆明太平新城简介教学教材

昆明太平新城简介教学教材

太平新城发展计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太平新城发展计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0个重点公共服务项目)
太平新城发展计划\产业配套发展(6个重点项目区)
石安路北侧商贸物流产业区
北部商业集中区 安化军民结合信息产业园
太平白族都市农庄 玉龙湾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区
新城东部休闲旅游产业带
Part 3:太平新城投资优势
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010年至2012年年均增长9.4%,
2012年是2010年的1.19倍,2013 年上半年完成16.1304亿元,超任务 数1099万元 。
45693.14
378675
安宁市及太平新城基本概况\太平经济
5、招商引资工作 (措施得力、服务到位、连续三年名列前茅)
安宁市及太平新城基本概况\太平经济
安宁市及太平新城基 本概况\太平交通
太平新城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昆安高速、安晋高速、昆明西北绕城 高速公路、碧土高速、石安公路、成昆铁路、昆玉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穿境而 过形成太平新城纵横交错的路网。北部的昆安高速公路向东可抵达昆明主城 区,向西可直达安宁市区,通过西部的安晋高速公路可到达晋宁,沿安晋高 速可至昆玉高速直至玉溪、普洱、西双版纳,经东部的高海路可抵达海口工 业区,交通便捷。太平新城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咽喉地”,也是连接现代 新昆明的“桥头堡”。
6、融资工作
类型 金额
安宁市及太平新城基本概况\太平经济
7、启动土地一级市场开发,强化二级开发联动
2011年9月15日,太平新城投 资有限公司独资成立子公司云南 融创置地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市 场化运作方式,主动参与太平新 城的开发建设。
依托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土地开 发综合利用工作, 加速完成土地 一级开发,创造二级上市条件。

安宁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案例分析

安宁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案例分析

安宁市主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案例分析摘要:安宁市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通过管网排查、改造、空白区建设、排口治理等一系列工程措施,达到消除中心城区建成区污水直排口,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实现非黑臭水体水质进一步提升,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提升的目标,可以为其他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提供成功经验。

关键词:提质增效;直排口;空白区一、安宁城区污水处理系统(一)基本情况安宁建成区范围37.39km2,人口27.3万,共有水体17个。

近年新建管网采用雨污分流形式,老城区采用雨污合流形式,螳螂川沿线大部分采用节流式合流制。

(二)污水处理设施安宁市主城内有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提升泵站7座。

其中第一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50.8亩,设计处理规模5万m³/d,处理工艺采用SBR活性污泥法。

主要服务主城区、宁胡片区、温泉片区,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安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63.3亩,设计污水处理规模3万m³/d,采用A2O+深度处理工艺,主要服务昆钢片区、大小菜园片区,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三)存在问题1.3.1 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未完全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未完全消除,主城区现有空白区5个,面积共计为1.5km2。

图1.3-1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统计图1.3.2 生活污水直排口未完全消除安宁市城市建成区螳螂川沿线已基本消除大范围生活污水直排口。

但是,在巡查中仍发现有螳螂川沿线未消除的零星生活污水直排口,总共56个(其中东岸32个,西岸24个)。

1.3.3 排水管网混接错接现象严重,部分管网年久失修,不满足现状排水能力;根据管网探测阶段性成果,存在混接、错接点;排水管网存在大量的功能性缺陷及结构性缺陷;部分管网年久失修,存在渗入外水及污水外漏现象;这都是直接导致污水厂进水BOD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安宁基本情况介绍

安宁基本情况介绍

安宁市基本情况介绍安宁市是昆明市下辖的唯一县级市、滇中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离昆明市28公里,市域面积1301平方公里,1995年安宁撤县设市,实现了农政管理体制向市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跨越。

现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省级职业教育园区、5个管委会及连然、金方、太平、青龙、草铺、禄脿、八街、温泉、县街9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6.7万,建成区面积37.3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5.8%。

环比滇中县级城市,安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水平较好。

安宁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聚集了包括中石油、昆钢、云天化、云南能投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内的10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同时,以奥特莱斯·砂之船、南亚国际陆港为代表的商贸业、物流业,以温泉旅游小镇为代表的旅游业,以纽米科技为代表新材料,以惠嘉集团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西部工业经济区”“中东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南北生态经济区”多极拉动、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2017年,安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位列昆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迈上600亿元和100亿元新台阶,分别完成623.12亿元和126.55亿元,增长50.7%和39.2%,占昆明市比重分别达到18%和12%;地方财政总收入28.88亿元,同比增长15.5%,为近六年最好水平。

接连进入2017年度全国百强县(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国县级城市小康经济指数前100等5个全国“百强榜”,在云南省“10强县”中名列榜首。

二是创建成果丰硕,文明和谐宜居。

安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一手抓经济发展、打牢物质基础,一手抓文明创建、提升软实力。

自1999年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以来,先后于2002年、2005年、2008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并在2011年和2014年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于2017年成功创建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安宁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安宁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安宁市历史⽂化保护规划历史⽂化保护规划安宁市地处昆明西郊,是昆明通往滇西⼋个地州以及缅甸的交通咽喉。

温泉镇位于安宁市城北7公⾥,距省城昆明42公⾥。

安楚⾼速公路从温泉镇两公⾥处通过,安楚公路东连昆明,西接⼤理,可辐射滇西地区,但⽬前在温泉镇没有设⾼速路出⼝。

成昆线通过镇区,有四个站台:温泉站、秋⽊园站、牧⽺村站、奶姆庄站。

温泉镇历史悠久,汉武帝元封2年(前109年)始建连然县(今安宁);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曾在螳螂川⽴铜柱定界;东汉明帝永平13年,马援属下将军苏⽂达在此地发现温泉并开始利⽤;此后,历史名⼈不绝于此,⽂物古迹众多。

除上述曹溪寺诸多古迹外,还有天下第⼀汤、三潮圣⽔、珍珠泉、云崖摩崖⽯刻、⽯淙精舍和杨⽂襄公故⾥、九曲龙窝和七窍通天、⿊龙泉、三绝碑、三桂井、唐代苏先王祠、宋⼤理国⽕龙寺等。

温泉汤⽂化:根据史志记载和民间传说,安宁温泉的开发利⽤可以追溯到东汉建武⼆⼗年(公元44年),此后温泉逐渐开发。

镇因温泉⽽得名,最迟⾄15世纪初,明代时已有关于“温泉⾥”(温泉镇)的明确记载。

明代嘉靖年间杨慎题碧⽟泉为“天下第⼀汤”;⾃清代康熙年间,温泉开始较⼤规模的修建,以迄于民国,温泉镇成为名⼈荟萃的旅游胜地。

解放以后,安宁温泉更成为云南著名旅游地,接待了⼤批中外国家领导⼈。

宗教⽂化:龙⼭有历史约1000年的曹溪寺,国家⽂保单位;亚洲和全国唯⼀的,集汉传、藏传、南传佛教为⼀体的云南佛学院。

民国⼈物云集,温泉镇是中国近现代⾰命风云的见证:著名民国⼈物李根源、蔡锷、李烈均、洛佩⾦、赵康时、刘存厚、⽅声涛、缪嘉寿、章太炎、程潜、龙云、卢汉、陈钟书、蒋介⽯等都曾在此游览、居住、活动过。

现存⽯刻、龙⼭别业(⼭茶花馆)、万花⾕、卢汉别墅、龙云公馆等遗迹遗址多处。

温泉镇可供进⼀步发掘和开发利⽤的重点历史⽂化资源1、以杨⼀清、杨慎为代表的古代历史名⼈和以民国时期名⼈别墅群为主的名⼈⽂化;2、以曹溪寺为主的宗教建筑⽂化;3、以环云⼭摩崖⽯刻为主的诗词碑刻⽂化。

兰州市安宁区经济状况及投资环境分析

兰州市安宁区经济状况及投资环境分析

兰州市安宁区经济状况及投资环境分析首先,从经济状况来看,兰州市安宁区的经济发展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安宁区的GDP总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步增
长的态势,这得益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

目前,该区的主要经济产业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为主,其中,制造业
是该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涵盖了机电设备制造、精密机械制造、食品
加工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服务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涉及金融、IT、
商贸、物流等领域。

农业方面,安宁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产品的种
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农业发展成为该区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其次,安宁区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陆续吸引了大量的内外资企业入驻。

首先,政府在投资环境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

比如,安宁区积极推行"放管服",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办事流程和高质量的
服务。

其次,安宁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安宁区距离兰州市中心
较近,与兰州市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连接密切,方便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

再次,安宁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这为企业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安宁区的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能力较强,这也为
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总结起来,兰州市安宁区具有良好的经济状况和投资环境。

该区的经
济持续发展,主要产业有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这些产业在本区占据重
要地位。

此外,安宁区在投资环境上积极推行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和便利条件。

因此,投资安宁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云南安宁温泉小镇调研报告

云南安宁温泉小镇调研报告

云南安宁温泉小镇调研报告云南安宁温泉小镇调研报告一、介绍云南安宁温泉小镇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是一个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小镇。

小镇周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温泉养生和休闲度假。

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宁温泉小镇的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发展现状安宁温泉小镇目前已经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包括温泉酒店、温泉浴场、温泉度假村等各类经营场所。

小镇的温泉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疗养价值和收费水平。

同时,小镇还拥有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项目。

三、优势与问题安宁温泉小镇具有以下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昆明市区仅3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2. 温泉资源丰富:水质好、温度适宜,有利于养生和保健。

3. 环境优美:小镇周围山水相连,空气清新,风景宜人。

与此同时,安宁温泉小镇也存在一些问题:1. 温泉设施老化:部分温泉场所的设施陈旧,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2. 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经营者对于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3. 缺乏多元化发展:目前小镇主要依靠温泉产业,还未开发其他旅游资源。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温泉设施改造:加大对既有温泉设施的维护力度,投入资金进行设施更新改造,提升游客体验。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与引导,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化水平。

3. 开发其他旅游资源: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举办文化演出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拓宽小镇的旅游发展路径。

五、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温泉旅游不断受到游客的青睐。

云南安宁温泉小镇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温泉资源,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小镇的不断完善和营销推广,预计未来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度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总结云南安宁温泉小镇作为一个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小镇,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然而,也需关注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昆明安宁气象数据及发电量估算

昆明安宁气象数据及发电量估算

昆明安宁气象数据收集1.项目背景1.1编制背景在2008年召开的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如此描绘昆明的蓝图: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座大城市,昆明市要站在更高起点上建设国际化城市,不断提高昆明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现代新昆明基本建设成为,以“一湖四环”、“一湖四片”、“一城四区”为载体,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为标志,三大板块协调发展,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1.2 城市概况1.2.1行政区划昆明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处东经102° 10′至102°37′,北纬24°31′至25°06′之间;南北长约66.5公里,东西宽约46.5公里;总面积1321平方公里。

安宁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

市境东北与西山区相连,东南与晋宁县接壤,西与易门、禄丰县毗邻,由昆明市代管。

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4.7C。

1995年撤县设市,辖7镇、2街道办事处,有66个村民委员会,348个村民小组,3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8个居民小组,人口31万。

安宁地理优越、交通发达,320国道直通缅甸,昆安、安楚高速,成昆铁路等穿境而过,安晋高速、昆广铁路复线已开工建设,柏油路直达各行政村。

安宁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

市境东北与西山区相连,东南与晋宁县接壤,西边与易门、禄丰县毗邻。

安宁历史悠久,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王朝在此置连然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称安宁县。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称安宁州。

做强产业支撑打造滇中新城-安宁市实施产城联动发展战略纪实

做强产业支撑打造滇中新城-安宁市实施产城联动发展战略纪实

做强产业支撑打造滇中新城安宁市实施产城联动发展战略纪实安宁市地处滇中高原中部,面积1301平方公里,距昆明28公里,是昆明市下辖的唯一县级市,也是云南通往滇西八州市和南亚、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处于云南省“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群构建和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三大战略的叠加区域。

自西汉元封二年置连然县始,安宁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素有“连然金方、螳川宝地”的美誉。

1995年安宁撤县设市,实现了农政管理体制向市政管理体制的历史跨越。

目前,全市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4.4万人,建成区面积2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8.4%。

一以“231”产业格局为主导,市域发展结硕果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环境立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一园一港六基地”建设为主战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做优第一产业,形成了“工业主导、现代服务业多元、高效农业特色”的“231”经济发展格局。

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名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是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和工业十强县(市)。

“十一五”期间,安宁市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倍、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倍,累进引进项目310个,实际到位内资237亿元、利用外资1.88亿元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年均完成投资近50亿元。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人均GDP达4895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8.85亿元、99.25亿元和59.67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3:59.2:3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21.4亿元,三年时间实现翻番;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户,完成增加值87.13亿元,其中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户,完成增加值78.32亿元,分别占全市83.91%和90.38%;全社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达118.52亿元;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61.89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3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宁市基本情况
一、安宁市简介:
1、地理区位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总面积1321平方公里。

安宁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

市境东北与西山区相连,东南与晋宁县接壤,西边与易门、禄丰县毗邻。

2、人口经济
安宁市2008年末常住人口32.01万人,比上年增长0.8%,人口自然增长率5.71‰,城镇化率56.7%。

安宁市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0%,一般预算收入跃上10亿元台阶,达10.85亿元,增长27.1%。

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达406亿元,增长23.6%。

农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达10.94亿元,增长6.8%。

连续3年位列全省县域经济十强。

3、道路交通
安宁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320国道直通缅甸,昆安、安楚高速,成昆铁路等穿境而过,安晋高速、昆广铁路复线已开工建设,柏油路直达各行政村。

至2009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5.2万辆。

(登记在册数5.2万,实有近6万辆)
二、成品市场
1、加油站数量
安宁市现有加油站26座,其中中国石油拥有8座(包含强林4座),占30%;中国石化拥有9座,占35%;社会拥有9座,占35%。

太平新区新规划5座加油站全部由中石油开发,已于今年五月列入安宁市重点推进项目,由昆明市政府目标督促办公室负责推进。

该地区中石化拥有的太平加油站平均日销量22.5吨。

2、成品油需求量
2009年安宁市成品油需求量为14.44万吨,柴气比3.2:1 ,增长速度达到8%。

全市加油站站均年销售成品油5553.85吨,日均单站销售量15.22吨。

3、市场份额
2009年安宁市成品油需求量为14.44万吨,其中中石油销售成品油5.98万吨,占42%,中石化销售成品油6.83万吨,占47%,社会销售成品油1.59万吨,占11%。

三、发展规划
按照《昆明市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修编》(2007~2020),安宁市2010年加油站总数达到36座,2015年达到42座,2020年达到45座。

根据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至2015年,我公司在安宁市新增加油站21座,总数达到29座,其中2010年1座,2011年6座,2012年6座,2013年4座,2014年2座,2015年2座。

具体详见下表:
2010~2015年加油站发展规划表
单位:座
安宁政务网站相关资料
人口状况: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01万人,比上年增长0.8%。

全市户籍人口26.55万人,比2007年末减少0.8%。

其中:农业人口12.50万人,占总人口的47.1%;非农业人口14.05万人,占总人口的52.9%。

在总人口中,男性为13.68万人,女性为12.87万人,所占比重分别为51.5%和48.5%。

0~14岁人口4.11万人,15~64岁人口19.63万人,65岁以上人口2.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5.5%、73.9%和10.6%。

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35470人。

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有白族10894人,彝族12872人,苗族3676人,回族3166人。

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的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65‰;死亡率为
4.92‰,自然增长率为
5.73‰。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继续得到改善。

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008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3.61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
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住房质量继续得到提高,住房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重达到55.9%。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4566人,全年共发放保障金2579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3750人次,全年共发放保障金372万元;全市办社会福利院5个,病床286张。

5.7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初步实现。

收入消费:2008年,全市在岗职工年末人数为59927人,比2007年减少2.6%;工资总额为18.35亿元,比2007年增长19.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556元,比2007年增长2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7元,比2007年增长18.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比2007年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462元,比2007年增长12.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3元,比2007年增长19.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比2007年增长10.1%;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89元,比2007年增长2.2%。

地理方位:安宁地处昆明西郊,距昆明主城区28千米。

介于东经102°8'~102°37'和北纬24°31'~25°6'之间。

南北长约66.5千米,东西宽约46.4千米,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

东面和东北面与西山区接壤,西面和西北面与禄丰县交界,南面和东南面与晋宁县相连,西南面与易门县毗邻。

地形地貌:安宁地形南窄北宽,东南高、西北低。

有连然、八街、禄脿三个山间盆地,其余均为山区、半山区,属于山地、中山、中切割地貌,市域平均海拔1800米。

气候条件:安宁属中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季节温差不大,干湿度分明。

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月最大降雨量208.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53.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

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毫米。

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

相对湿度76%。

自然资源:安宁市自然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主要有磷、盐、铁、钛、锡、铜、锌、铝、硅、铝土矿、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及花岗岩等诸多矿藏。

境内盐矿储量居全国内陆型盐矿第二,平均品位58.8%,仅次于青海;钙芒硝储量76亿吨,平均品位约23.3%,居全国储量前列;磷矿储量9.2亿吨,铁矿储量5200亿吨。

安宁市属高原红土壤区,土壤构成与昆明市域整体相同,经济林木、农作物品种、植物资源和昆明市域多数地区类似。

森林以云南松、滇翠柏、油松、华山松及针叶树为主,花卉品种繁多。

其中,滇翠柏为安宁市市树,梅花为安宁市市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