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安宁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农业与都市的高效对接——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扫描

大力发展安 全农业 , 构建从 田头 到餐 桌 的食 品安全链 条 , 是保证 城 乡 消 费者消 费安全 的需 要 , 也是 对都 市 型现代农业 的客观要求 " 20 1 3 年 5 月2 日, 家乐福 超市在 昆 明市 以及全 省其他 州市 的门店 首 次推 出直采 果蔬 二 维码 农 产 品 溯 源 系统 " 消 费者购买蔬 菜水 果时 , 只要 用手 机 扫一 扫水果或蔬 菜包 装上 的二维 码 标 签 , 马上就能查 出所选 购 的水 果 !蔬 菜 的产 地 , 生产 者 的营业执 照 以及相 关 销售证明等信息 " 走进 昆明青美农产 品有限公 司
综述 # 摹 曝 辨 摹 { 舞 峨
酬颤 瓣 撇 蹦 黝鬓 髓
酬 觑撇耀 >鹭
)
昆 明市 都市 型现代ຫໍສະໝຸດ 业 发展 扫描花卉有限公司运用科学技术 , 另辟 蹊径 开辟 出的一条花卉产业发展新路子 " 在石林台湾农 民创业 园内 , 一大批 高科技农业项 目正在孕育 " 石林爱生行 生物科技 有限公 司 即将 建成投 产的微 藻生产基地 , 规模堪称亚洲最大 " /微藻 是一种营养 丰富 ! 光合利用度高 的 自养 植物 , 其细胞 代谢产生 的多糖 蛋 白质 ! 色素等 , 可广泛运用于食 品 !医药 !生物 技术 !液体燃料 等领域 , 市场 前景 十分 广阔 " 0 该公 司技术总监潘思宇介绍 " 目前 , 石 林 台创 园引进 培育 了许 多像爱 生行生物科 技有 限公 司这样 的 科技 型企 业 , 多家 企业还 承担 了国家 科技部 ! 省科技厅 以及 昆明市科 技局 的科技项 目, 已具 备 了一 定 的 自主创 新能力 " 此外 , 园 区正在搭建 的农 产品 交易 电子商务平 台 , 将对 昆 明乃 至全 省农业生产发挥示范带 动作用 " 高科 技农业是 都市型 现代农业 的 最重要 内容 , 也 是未来 农业 发展 的希 望所在 " 作为省会城市 , 昆明市都市型 现代农业 发展 注重汲取农 业科 学技 术 最新成果 , 让 高科 技带来高效益 " 品牌农业潜 力无限 在现代市场 经济条件 下 , 品牌是 一个 产业发 展的先 决条件 , 农业 产业
安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安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晏宏伟来源:《南方农业·下》2022年第04期摘要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以云南省安宁市为例,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安宁市乡村主导产业不明确、规模不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集体经济创收的“造血”功能较差、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针对上述问题,从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及农民收入3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农村产业;云南省安宁市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2.08.04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又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新的层次,农民满足感明显提升,农村呈现出新的面貌,同时农村公路、教育、医疗、社保及文化等都得到了改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三农”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如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各种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各种资源短缺难以留住人才,而且农村地区产业规模尚未形成,基础薄弱,集体经济缺乏“造血”功能,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仍是外出务工。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三农”问题依然突出。
基于此背景,结合云南省安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 现状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总面积1 321 km2,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昆明市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
2021年,安宁市有农村集体经济共80个村(居)民委员会、482个村(居)民小组,年末农村总户数49 591户、总人口158 821人。
关于加快昆明发展都市型农业 打造农业龙头总部经济的思考

关键词 : 都市型农业 ;农业龙头总部经济 ; 昆明现代农业
中 图分 类 号 : S一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t0 4 16 (0 0 — 0 6 0 0 — 8 2 1 )6 0 7 — 3 1 1 1
1 昆 明 农 业 发 展 概 况 及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昆 明 是 云 南 的省 会 , 南 省 的政 治 、 济 、 化 、 云 经 文 社
展 , 成 了粮 、 、 、 、 、 果 等 6大 支 柱 产 业 。 形 烟 畜 莱 花 林 特
别是 近 几 年来 , 市 农 业 农村 工 作 按 照市 委 、 政 府 全 市 “ 化 ” “ 农 ” “ 农 ”服 务 “ 农 ” 发 展 思 想 , 三 化 三 带 三 、 三 的 依 托 农 业 园 区建 设 , 力 发展 都 市 型 现代 农 业 , 市 大 全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呈 现 良性 发 展 势 头 。 2 0年 完 成 农 业 总 产 值 2 5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01 0 8% , 现 农 业 增 加 值 1 实 9亿 元 , 比 增 长 8 : 民 1 同 % 农 人 均纯 收 入达 到 5 0 5 0元 , 同 比 增 长 8% 。 招 商 引 资 4 1 0 万 元 , 完 成 任 务 的 1 .3 , 其 中 外 资 1 7 76 % 1
人 , 成 技 能 培 训 鉴 定 25 完 .3万 人 , 类 农 业 专 业 合 作 各 经 济 组 织 5 1个 , 中 省 、 扶 持 农 民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7 其 市
1 9个 : 0 0 年 全 市 农 村 劳 动 力 专 业 培 训 2 6 0 8 4 21 7 5 人 , 现 农 村 劳 动 力 新 增 转 移 就 业 2 7 2 7人 , 增 实 4 8 新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区域经济农业在云南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生产的同时,出现许多的问题,由于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等化学物质,造成耕地肥力下降,农业资源被破坏等问题出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有限,负担加重,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1.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2010年云南省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800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可达896亿元,增长3%,林业产值可达208亿元,增长7%,牧业产值可达588亿元,增长8%,渔业产值可达45亿元,增长10%,农业服务业产值可达63亿元,增长5%。
农业增加值1100亿元,增长5%,对GDP的贡献为16%左右。
据16个州(市)统计预计,增长幅度分别为:德宏8.2%、西双版纳8%、普洱7.1%、临沧7%、丽江6.8%、曲靖6.5%、保山6.5%、怒江6.3%、大理5.9%、红河5.8%、迪庆5.7%、昆明5.5%、文山5.5%、昭通5.4%、玉溪5.3%、楚雄2.2%。
粮食总产量达到165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左右,实现连续8年增产。
夏粮因旱灾减产45%左右,产量为128万吨,仅占全年粮食的14%左右,据各州市统计,秋粮除大理、玉溪、楚雄、昆明减产外,其余州(市)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粮食生产份额较大的曲靖增产2%,其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6强,另外粮食产量排前4位的曲靖、昭通、红河、文山四州市累计产量占全省45.5%,均保持了1-2%的增长幅度,为全省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2.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恶化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许多山区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较低水平的面积扩张和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忽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了水土流失、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浅谈云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云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及对策引言休闲农业是以产业化、大规模、高效益为目标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等方式,将农业与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提供给游客更多种类的农业活动及体验,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云南省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浅谈云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云南省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旅游资源丰富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境内分布着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多个旅游景点,如丽江古城、石林风景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
这些旅游资源为云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空间广阔云南省地理条件独特,气候多样,地势高低起伏,使得云南省的农业种植业多样性丰富。
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都是云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种植规模庞大。
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休闲农业能够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休闲农业的政策措施。
政府投入资金用于农业景观改造、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为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也为休闲农业提供了一定的优惠。
云南省发展休闲农业面临的问题缺乏专业人才云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但目前云南省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支持。
缺乏经验且了解休闲农业的人才,导致农业景观设计、游客体验等方面的不足。
基础设施不完善云南省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缺乏差异化经营策略由于休闲农业发展的蓝图并不完善,云南省休闲农业项目之间缺乏差异化。
同质化的休闲农业项目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游客,限制了云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加强人才培养云南省可以通过设立相关专业的培训机构,如休闲农业研究院,培养休闲农业的专业人才。
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设施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农业,它是通过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操作管理,人为控制环境因素,为作物创造一个较适宜的生长发育空间,摆脱传统农业自然环境的制约,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
设施农业生产水平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比较迅速,设施规模在不断扩大,设施规格也在相应提高。
但也暴露出在宏观管理上无序状态的问题,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也不乏盲目性,缺乏总体规划、规范化和标准化。
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我国设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管理的意见和措施,以便为主管部门制订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和宏观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据,从而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农业创造条件。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城市,也是滇中农业示范区,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较快,但就其规模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有我们的注意。
关键词:设施农业类型结构性能应用现状对策Abstract:Facilities for intensive agriculture is a high degree of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t is through certain facilities and technic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artificial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create a more suitable for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 thus facilit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quality, high yield and efficient. Facilities,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mparison of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facilities growing in size, facilities specifications are also increased accordingly. But also exposed the state of disorder in the macro-management issues,to develop infrastructure in agriculture, but also no lack of blindness, the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herefore necessary to study in depth investiga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based on the views and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macro-management approach and policy documen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to 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ility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e. Kunming is the capital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Yunna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Zone is also, in recent years,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frastructure, but in its scale and level, with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reas is still relatively larg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are some issues can not be ignored, should arouse our attention there.Key words:Agricultural facilities Type Structure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Status Strategy一、昆明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为20万亩左右,其中:钢架大棚(含复合材料大棚)占总面积的10~15%左右;简易竹竿大棚、小拱棚占85~90%。
未来昆明安宁的发展趋势

未来昆明安宁的发展趋势
未来昆明安宁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昆明安宁将逐渐实现城市化。
城市化将带来基础设施的完善、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经济结构调整:昆明安宁将逐渐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这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3.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未来昆明安宁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可能包括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广绿色产业和生活方式等。
4. 城市规划和建设:未来昆明安宁将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形象。
这可能包括城市更新、建设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交通网络等。
5. 环境改善:昆明安宁将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未来昆明安宁将朝着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环境改善等方向发展。
这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居民带来更
好的发展和生活条件。
关于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昆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考摘要论述了都市农业的内涵,阐述了昆明都市农业的现状,指出了昆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昆明发展都市农业的指导思想,总结出了昆明发展都市农业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都市农业;现状;制约因素;指导思想;保障措施;云南昆明20世纪90年代都市农业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应运而生。
近年来,昆明都市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现将昆明都市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保护措施总结如下。
1都市农业的内涵1.1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是指都市内部及外围充分依托都市的科技、经济和市场,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
1.2都市农业的特征(1)都市农业是城乡融合的农业。
现代都市经济对周边农村不断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吸纳作用,尤其对城市毗邻地带影响最大,使其农业产业越来越带有都市色彩。
都市农业依托城市、服务城市,是功能、布局纳入都市发展规划,与城市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融为一体的农业。
(2)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前沿农业,它直接面向都市市场,并以都市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现代设备为基础。
都市农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实现了农业同工业的高度结合,与一般农区农业相比,这一区域农业的资本、设施、科技高度密集化,并在生产经营上高度企业化、规模化、市场化。
(3)都市农业是功能多元化的农业。
都市农业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它不仅提供食品性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还建立起绿色屏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成为“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此外,还通过开辟休闲农庄、市民公园等,提供采摘、垂钓、游乐等活动,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和观光休闲的场所。
2昆明市都市农业的现状2.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昆明自1998年起,以“烤烟双控”为契机,拉开了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序幕。
全市逐步培育并形成了粮、烟、畜、菜、花、果、林七大产业和上百户成规模的龙头企业,农、林、牧、渔各业间已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安宁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
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今,城乡的关系发展进步到一定阶段,由此出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了城市的一大看点。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将农业资源用到实处,使农业结构得以优化。
此外,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信息和文化交流。
本文主要分析昆明市安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现状,并给出城市发展的思路,由此推进安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对策思考;安宁市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必然要根据自己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发展具有本地特殊的现代农业模式。
一、昆明安宁市农业发展现状
安宁市位于滇中高原的东部边缘,总面积1321平方公里。
距昆明32公里,是昆明通往滇西8个地州,并经畹町直接与缅甸相连的交通重镇。
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4.7C。
1995年撤县设市,辖9街道办事处,有64个村民委员会,3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口35.7万。
原属于昆明的县级市,2014年3月全面托管给滇中产业新区,成为直辖市。
工业经济一直是安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而今,工业经济依旧占据着其半壁以上的江山。
安宁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比较小,但是,农业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对安宁实施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市化推动三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在安宁未来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
安宁市作为新规划的滇中产业园区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政府提出要把安宁市建设成为滇中产业新区的核心示范区。
近年来,安宁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都市农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以及低污染、规范化的规模养殖小区,着力形成了一批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新亮点,努力打响“高效农业基地”品牌。
截至2012年,安宁市培育建成昆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2家,建设农业园区11个、都市农庄2个,推动农业总产值增至18.15亿元,畜牧业产值占比由47%提高到52%,荣获“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称号。
二、昆明安宁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明显
*首先,安宁由过去的一个县级市成为了统一由省里配置资源的滇中产业新区的“直辖市”。
受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权力下放,目前安宁市各职能部门享有省属厅级单位的审批权力,在新区办理审批手续,安宁的职能部门就可以盖章。
安宁是昆明通往滇西八州市和南亚、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处于云南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群构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三大战略的叠加区域和中心位置。
安宁地理优越、交通发达,320国道直通缅甸,昆安、安楚高速,成昆铁路等穿境而过,安晋高速、昆广铁路复线已开工建设,柏油路直达各行政村。
2.自然条件优越
安宁属中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季节温差不大,干湿度分明。
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
在高原山地的低纬度区,夏季清凉,冬季温暖,霜期短日照长,在较长日照的环境下,多种农作物都适宜生长。
3.政府重视扶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得到发展
安宁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市政府2003年出台农业龙头企业优惠政策,短短几年共投资1278.3万元,使安宁市的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商品
鸡、养猪业成为农民增收发展重点,红梨、鲜销蔬菜、脱水葱、浅水藕等农产品在历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受到青睐,走向了国际市场。
三、昆明安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产空间受到制约
随着大工业强势进入和职教园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城市建设的扩张和生态环境整治,使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加大,农业生产空间将受到制约。
2.产业层次低、品牌性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优质农产品少、产品知名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无公害蔬菜只能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在市内批发上市。
红梨生产果农管理水平低,优质果率低,红梨收益不高。
3.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农民了解掌握的农业科技、市场信息较少,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队伍少,规范程度不高,广大农民群众没有组织起来,仍是以分散的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形势,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致容易造成生产出来的产品销不出去的被动局面;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企业少,经营面窄,辐
射带动能力弱。
4.农民增收渠道少,增收速度缓慢,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受到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产业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非公经济投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也受到了
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多年来,安宁市每年对农业都有一定的投入,但投入的资金都不多。
社会资金和民间融资少,投资渠道不多,受市场信息不畅及农产品附加值低的影响,农民的投资也很少。
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全市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昆明安宁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1.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不断壮大企业龙头。
以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业为重点,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形成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争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建立规范化的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契约农业”等形式,三、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
2.推进土地流转和园区建设,造就一大批农业产业工人
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然选择,要以农业
规模经营为突破口,转移农民,使农民向产业工人方向转移,要大力推进土地的合理流转,促使农业向高附加值、技术型、密集型、集约型方向转变。
3.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有区位优势、适应城市和出口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适应现代化生活潮流的观光休闲农业。
重点发展蔬菜、花卉园艺业、特色水果、畜牧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
4.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大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走向“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地力培养―农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开创生态环境与农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通讯作者:许玉贵
参考文献:
[1] 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学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65-67.
[3] 俞菊生.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创新体系构筑[J].农业现
代化研究,1999(4):207-210.
[3] 郭瑾,李宏.昆明市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1006-4311(2013)19-0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