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全套培训课件1162页)

合集下载

针刀医学概述课件

针刀医学概述课件

物品齐全。
患者准备
03
指导患者做好治疗前准备,如保持良好休息、饮食调整等。
治疗中操作
定位
根据诊断结果,确定针刀刺入的位置、 角度和深度。
消毒
对治疗区域进行消毒,以降低感染风险 。
针刀刺入
按照预定的针刀刺入角度和深度,将针 刀刺入病变部位。
治疗操作
在针刀刺入后,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 如切割、松解、注射等。
优势
适用范围广
针刀医学适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 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创伤小
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针刀医学的创伤 小,痛苦小,恢复快。
效果显著
针刀医学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 果。
操作简便
针刀医学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学习和 实践。
局限
适用范围有限
可能感染风险
尽管针刀医学适用于多种疾病,但对于某些 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佳。
其他应用领域
01
内分泌科
针刀医学可以调节内分泌紊乱,对于糖尿病、甲亢等问题有一定的疗
效。
02
皮肤科
针刀医学中的皮肤针疗法可以改善皮肤病症状,如瘙痒、疼痛等。
03
妇科
针刀医学中的腹针疗法可以调节内分泌失调和痛经等问题。
03
针刀医学的治疗原理
调节内分泌
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机体内部各系统、各器官的功 能活动协调一致,从而达到整体调理机体内环境的目的。
治疗后的护理
压迫止血
包扎固定
治疗后对针刀刺入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以减 少局部出血和肿胀。
对针刀刺入部位进行包扎固定,以保护局部 组织,防止感染。
观察病情
康复指导
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如有异常反应 及时处理。

针刀医学讲座(最终版)PPT参考幻灯片

针刀医学讲座(最终版)PPT参考幻灯片
10
二.针刀医学发展简史:第三阶段
• 2004.11 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 业委员会(首批专业委员会之一)
11
二.针刀医学发展简史:第三阶段
• 2004 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 推广应用的研究鉴定会在京 隆重召开
• 2005 列入国家973课题 (已结题,待鉴定)
• 2006.10.14 朱汉章教授 逝世
(一)何谓“针刀”?所谓 “针刀”是传统针灸“针” 与外科手术“刀”相结合的 微型医疗器械。其粗细类似 针灸针或注射针头,根据不 同规格,其直径为0.5— 1.0mm,针身长40— 80mm,尖端磨削成一小刃 口,另一端安有一小手柄。 它亦针亦刀,“针”、“刀” 一体,既具有“针”的作用, 可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 又有“刀”的作用,可以松 解疤痕粘连,解除对神经血 管的压迫和刺激,恢复正常 的生理功能。
汉章获军官勋章,并开始举办学习班向全国推广。 • 1991.2.14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
会”成立(三级学会) • 1992.《小针刀疗法》出版,“小针刀疗法”形成。
6
二.针刀医学发展简史:第二阶段
• 1992.12 王燮荣提出建立“针刀医学”新学科的建议和构想。 • 1994.1 升格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级) • 1994.7.25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成立 • 2001.国际行星命名局为表彰朱汉章教授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12
二.针刀医学发展简史:第四阶段
2006——后朱汉章时代:继承、发展、创新
13
二.针刀医学发展简史:第四阶段
图(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央军委副主席洪学智上将在接受针刀治疗后与朱 汉章合影 图(二)朱汉章为泰国总司令差霖上将治好多年顽 疾,参加其酬谢宴请

针刀讲座ppt课件

针刀讲座ppt课件
• 疗效可靠 • 治疗模式简单明了 • 适应症广 • 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强
2
针刀医学的历史演变
• 1978年小针刀疗法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重点科研课题,先后组织了严格的 临床实证检验,1984年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1986年江苏省政府批准小针刀 疗法向全国推广。1988年12月,小针刀疗法获第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 览会金奖,朱汉章获“军官”勋章,这是中国人首次获此勋章。2002年3月, 针刀医学经典性著作《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标志着针刀 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形成。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由27所高等中西 医院校的2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会上,确立了“针刀医学”。 2004年由教育部 组织的有四位院士参加的大型鉴定会,确认针刀医学在理论、技术、器械等 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005年,全 国高等中医院校针刀医学系列规划教材(共5本),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标志着针刀医学教材体系基本成熟。2014年,从针刀医学创立至今近三十年, 期间"小针刀疗法"在临床推广的应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理 论、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的创新,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立而科学的新医学体系。

自从针刀疗法被确立以来,国内举办了全国性培训班2000多期。到目前
为止,国内接受针刀科学培训医务人员达20万余人,国外达6000余人。1990
年全国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任主任委员,国
内28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省级学会,2006年成
立了世界性的“世界中联”针刀专业委员会,国外有25个国家和地区也相继
4
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的各种学说
• 一、无菌性炎症学说: • 二、闸门学说: • 三、痹症学说: • 四、筋出槽学说: • 六、气滞血瘀学说: • 七、肌筋膜紧张学说: • 八、筋膜间室综合征学说: • 九、骨性纤维管卡压综合征学说:

针刀医学概述课件

针刀医学概述课件

适用范围
针刀医学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和疑难杂症,如颈椎病、腰椎 间盘突出、关节炎等;传统医 学主要针对常见疾病和急性病

针刀医学与手术治疗比较
创伤大小
针刀医学采用微创疗法,创伤 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 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
恢复期较长。
疗效持久性
针刀医学的治疗效果持久,能够 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手术治疗的 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需要多次 治疗。
针刀医学在未来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 的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而是将融 入更多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如人工智 能、生物技术等,形成多元化治疗趋 势。
03
预防医学趋势
针刀医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医学,通过 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和加强锻炼 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针刀医学的未来应用领域
疼痛管理领域
针刀医学在疼痛管理领域的应用 将越来越广泛,如头痛、颈肩痛 、腰腿痛等,通过针刀治疗可以 有效地缓解疼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刀医学的治疗方 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针刀医学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成为中 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患者注意事项
要点二
医生注意事项
患者在接受针刀治疗时需要注意保持 情绪稳定、避免进食过饱、避免剧烈 运动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个人 卫生,保持施针部位干燥清洁。
医生在进行针刀治疗时需要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 ,医生还需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施针方 法和技巧,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要点三
适应范围广
针刀医学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和疑 难杂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04
针刀医学的实践与效果
针刀医学实践方法

针刀医学简介课件

针刀医学简介课件

2
针刀医学在临床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创 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和 认可。
3
针刀医学的临床应用成果已经通过多中心、随 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得到了证实,其疗效确切可 靠,值得推广应用。
针刀医学的科研成果
01
针刀医学的科研成果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 力学等。
02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未来针刀医学需要在技 术上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 性。
联合治疗
针刀医学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等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综合治 疗效果。
06
结论与展望
针刀医学的临床应用成果
1
针刀医学的临床应用已经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骨折等 。
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
皮肤科疾病
如带状疱疹、荨麻疹等;
其他疾病
如部分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02
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理论
脏腑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 化的基础。
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是 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阴阳五行理论
等效果不佳。
02
术后护理要求高
针刀医学术后需要严格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否则容易导致复发和感染

03
并发症风险
尽管针刀医学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如出血、神经损
伤等并发症。
针刀医学的发展方向
1 2 3
基础研究深入
未来针刀医学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 、疗效评估等方面,提高其理论基础。
技术改进
针刀医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如发现了新的神经反射弧、新的生理病 理现象等,为针刀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刀医学》课件

《针刀医学》课件
《针刀医学》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针刀医学》PPT课件。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医学领域中的针刀 医学,了解它的定义、原理、应用和优势,并探讨其限制和风险。
医学史和现状
1 漫长的历史
2 前沿的技术
医学已经发展了数千年, 经历了从简单治疗到现 代医学的转变。
医学领域不断创新,采 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 改善治疗效果。
针刀医学利用能量传导 原理,通过针或手术刀 上的病理物质影响患者 体内的生理过程。
2 神经调控
针刀医学通过刺激神经 末梢,调控神经系统功 能,促进身体的平衡和 康复。
3 疏通经络
针刀医学通过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畅通,调节身 体各系统的协调运作。
针刀医学的应用领域
疼痛治疗
针刀医学在疼痛管理中起到 重要作用,帮助缓解各种类 型的疼痛。
3 综合疗效
针刀医学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可以同时治疗多个病症,提高整体疗效。
针刀医学的限制和风险
1 专业要求
针刀医学需要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生才能进行。
2 术后反应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反应,如红肿、淤血或暂时的不适症状。
3 效果因人而异
针刀医学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可能效果不明显。
神经疾病
针刀医学可用于治疗神经系 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神经 根痛。
内外科手术
针刀医学在内外科手术中广 泛应用,帮助改善手术治疗 效果。
针刀医学的优势
1 非侵入性
相比传统手术,针刀医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2 个体化治疗
针刀医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域应用
针刀医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针刀医学原理PPT课件

针刀医学原理PPT课件

2021
24
闭合手术的基本理论包括:
• 1、微观解剖学 • 2、立体解剖学 • 3、动态解剖学 • 4、体表定位学 • 5、闭合手术进针刀的四步规程 • 6、手术入路 • 7、手术方法 • 8、手术器械
2021
25
微细解剖学和立体解剖学:
微细解剖是对闭合手术操作中针刀所要准确触及到 的微细结构,比如:需要明确识别冈上下肌与小 圆肌在肱骨大结节上下方不同的附着部位;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的要点是,必须是对伸指总腱附着 处,只有头发丝粗细的一根神经血管束被卡压的 微细变异结构,进行有效松解,才能使外上髁炎得 到一次治愈;
2021
8
软组织定义
软组织是除骨骼、内脏和感觉器官以外的其 它组织。其中包括:
皮肤、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 、筋膜、骨膜、滑膜、滑囊、滑液、软骨 ,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淋巴等等。
2021
9
针刀治疗适应症
• 适应于全身任何部位由于软组织损伤或慢 性劳损,且局部组织已有器质性改变(即 软组织间粘连形成、纤维挛缩、内压增高 、襄壁增厚等病理改变,非手术疗法无效 或症状反复发作)引起的临床症状。
• SMAS网使表情肌相互联系起来并具有张力,起一个中 间腱的传递作用,部分表情肌收缩会通过SMAS的传递作 用牵拉其它肌肉而产生复杂多变、持久的表情。
2021
18
面部皮肤皱纹与肌肉的关系
• 面部表情肌通过SMAS附着于真皮,与四肢和躯 干不一样的是面部皮下脂肪较少,
• 面部的肌肉和SMAS是皮肤的支撑 • 人体活动最多的肌肉应该是面部表情肌,长年
2021
11
针刀治疗
• 一些神经卡压疾病:如偏头痛、腕管综合 征等
• 美容方面:减肥、消除皱纹 • 其它:治疗鸡眼、肛裂、一些难治性皮肤

针刀医学 ppt课件

针刀医学  ppt课件

体液传导系统的综合效应,组成的统一系统——人 体信息反应系统。 经络是人体信息反应系统的主要通道。 穴位是人体信息系统的传输站。
ppt课件
4
针刀的适应症和机理
根据针刀医学的研究,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
是粘连、瘢痕、挛缩和堵塞,最主要的局部症候为 疼痛(或麻、酸、胀)与功能障碍,一般的疗法无 法将粘连松解,因此很难见效,成为临床上老大难 问题,而针刀却可以解决这一类的难题。(具体病 例:梨状肌综合症、腰三横突综合症、肩周炎、肱骨 外上髁炎等等)
ppt课件
10
针刀治疗器械的选择
针刀有0.8mm的刃,在治疗中可以发挥刀的
作用,但它不需要切开皮肤即可进入机体到 达病灶,进行切开、分离、铲拨,割断等闭 合性手术的操作。 在临床治疗中,针刀治疗器械的选择也很重 要。针刀有各种型号和模式,有长的、短的、 细的、弯的、钩状的、螺旋的、剪刀状的等 等。如果我们用错了器械,轻则疗效不佳, 重则造成事故。(图)
针刀医学
康复医学科
ppt课件
1
针刀疗法的定义
针刀医学
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 作用的一切医疗器械,就叫做针刀。针刀疗法是运 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总结现代骨伤科关于软组 织损伤的最新成就,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来 的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它既不同于中医的针刺疗 法,也不同于西医手术疗法,它来源于针刺疗法和 手术疗法,是二者的有本身或软组织应
力过高引起,而压应力过高主要由关节附近肌肉和 韧带紧张、挛缩或松弛引起。因此骨刺的根治需要 针刀将紧张和挛缩的肌肉和韧带松解,使关节周围 软组织的力学状态恢复平衡,再通过手法治疗,使 关节内的压应力恢复平衡。而不是将骨刺割掉。 (比如膝关节骨质增生、跟骨骨刺、颈腰椎骨质增 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4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 会成立,朱汉章教授出任第一届会长。
• 2004年, 主持的科研课题“针刀治疗骨性关节 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 2005年,任总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 校规划教材《针刀医学教材系列》(5本)获准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为针刀医学 专业用书。
• 7、针刀可在短期内反复、多次、连续进行手 术治疗。
四、针刀医学的适应证
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 盘突出、骨性关节病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肌紧张、 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 5、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 6、直线疤痕挛缩。
• 200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开 始招收针刀医学方向本科学生。全国目前己有 20余所中、西医高等院校开设了针刀医学课程。
• 2006年,主持的科研课题成果“针刀治疗颈 椎病临床评价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 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 2006年,主持的科研课题成果“针刀治疗颈 椎病临床评价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 织的科研成果鉴定。
• 2001年,国际行星命名局为表彰朱汉章 教授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将宇宙中小犬星 座一颗星(经纬7hl9m36s赤纬11.l4’)命 名为“朱汉章星。”
• 2002年,专著《针刀医学原理》由人民 卫生出版社出版。
• 2003年,主持的科研课题“针刀疗法的 临床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 科研成果鉴定。国内27所知名大学29名 著名专家参加参加了此次鉴定会。该鉴定 会将“针刀疗法”界定为一门新学科—— 针刀医学。
第一章 针刀医学发展概要
• 1976年发明针刀疗法。 • 1978年江苏省卫生厅将其列为重点医学
科研课题,84年通过江苏省卫生厅鉴定。 • 1987年,首届小针刀疗法培训班在南京
举办,小针刀疗法开始正式向全国推广。
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现称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朱汉章 出任会长。 199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 长城医院成立,该院为针刀专科医院,朱汉章 出任院长。 • 1999年,首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在北 京举行。 • 2000年,朱汉章教授被美国应激外伤专家委员 会聘为专家。
五、针刀医学禁忌症
1、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针刀 治疗的;
• 2006年,发明的“系列闭合性手术针刀”获 得国家发明专利。
第二章 针刀医学简介
一、定义
• 1、针刀 • 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
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都称之 为“针刀”。
2、小针刀疗法
• 小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和现代西医精 细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等知识的 指导下,应用针刀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 法,也称为针刀疗法。
• 2、在闭合性手术理论指导下,针刀把一部分 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 3、以独特的医疗器械---针刀作为主要的治疗 手段,这种器械既能发挥刀的作用,又能发挥 针的作用。
• 4、独特的手术操作方法:针刀在治疗时有四 步八法十一种闭合性手术入路方法,这些操作 方法可保证针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针刀医学
针刀鼻祖朱汉章先生
朱汉章(1949-8-20---2006-10-14)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针刀医学中心主任、美国 创伤应激专家学会高级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 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 员会会长。
1976年发明了中西医结合新疗法 "小针刀疗法", 并因此获得华佗金像奖、第三十七届尤里卡世界科技 博览会金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发 明的系列闭合性手术针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3年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鉴定会上,"针刀疗法"以 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学"。
(一)四个基础理论
• 关于闭合性手术理论 • 慢性软组织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 • 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 • 关于经络实质的一些新认识
(二)六个组成部分
• 病因病理学 • 影像学 • 手法学 • 诊断学 • 治疗学 • 护理学
三、针刀医学特点
• 1、针刀的临床实践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指导, 使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在一些领域融为一体, 逐渐形成了四个基本理论,即关于闭合性手术、 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关于骨质增 生的病因、关于经络实质的新认识。在这些新 观点的指导下,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较完整的 诊疗规范,包括病因病理学、影像学、手法学、 诊断学、治疗学和护理学等方面,能够对疾病 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治疗。
•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 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
3、针刀医学
• 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的部分基础理 论融合在一起,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 医学理论体系。
二、针刀医学理论体系
针刀医学有四个基本理论,可以说 是这一新学科的精髓和基石,针刀医学 的一切诊疗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理论作 为指导和根据,针刀医学之所以对临床 上许多常见的疑难病能取得特殊的疗效, 都是由于这四个基本理论所阐明的新的 病因、病理机制和操作技术的结果。
• 5、有明确的适应症范围:通过二十余年在临 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其适应症范围内的疾病有 肯定的疗效。
• 6、独特的手法配合治疗:针刀治疗后可进行 必要的手法配合,但这种手法不同于传统的手 法。它主要借用中医徒手治病的经验,但不以 经络为基础,而以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 生物力学为理论基础,使手法治疗变得科学、 省时、省力。
• 200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针刀医学中心, 朱汉章教授任该中心主任,正式招收针灸专业 针刀医学方向研究生,并在各学院开设针刀医
学选修课。
• 2003年,主持的科研课题成果“针刀医学(小 针刀疗法)”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
• 2003年,任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由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为医学专业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