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综合课-法理学绪论、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二)

综合课-法理学绪论、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二)

综合课-法理学绪论、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与演进、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二)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2.00)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必须紧抓统治阶级意志性、物质制约性两方面。

A项不符合法的统治阶级意志性。

C、D两项不符合法的物质制约性。

法既执行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的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即社会公务职能。

2.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本题考查法的两个本质之间的关系,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物质制约性)是法的第一层次本质(阶级意志性)的决定因素。

这里要特别注意法的两层次本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是同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并非是并列的,存在反映与被反映、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下列关于法的第一层次本质——国家意志的体现,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B.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被视为法律C.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和其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D.虽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法的内容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法律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这说明法不可能是全民意志的体现,一定具有阶级性,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偏向性、倾向性。

因此,A项说法正确。

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直接等同于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必须要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借助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施行。

因此,B项说法正确。

表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统一性,即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个人的意志,而是经过一定斗争形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2)相关性,即体现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根本经济利益相关的意志;(3)非单一性,即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状况,故在一定情况下,法的内容不仅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反映被统治阶级以及统治阶级的同盟阶级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基础知识

说说你所知道的各种类型的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与法制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的特征及作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的制定和实施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特别
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
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 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
1. 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2. 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 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促进和保障对外经济、政治、文化 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
1. 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理解(见图1-5)。
图1-5 法律制定的概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
法律制定的特点:
(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专有活动,是国家机 关依照法定职权进行活动的法律形式之一; (2)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的活动;
(3)法律制定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
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000年 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
一、法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法律的概念
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上,律有广狭两 层含义(见图1-1)。
图1-1 法律的两层含义
一、法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法律的基本特征
法律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3. 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 范; 4.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 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中考政治-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中考政治-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法律的本质、特征和作用考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1.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具有强制性(3)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2.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 我国法律的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①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聚焦热点: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一、客观题:1. 2008年5月12日,青岛市市北法院启动为期一周的阳光执行行动,一天之中传唤12人,强制传唤10人,执行案款数额达30多万元,3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被司法拘留。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A.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靠人民法院保证实施D. 只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注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强制”、“拘留”。

答案:B。

2. 2008年4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这表明()A. 公民平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B.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 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法律的特征,材料中“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等表明了陈良宇虽然身居高官,违法犯罪后依然受法律制裁,体现了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

答案:D。

3. 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湎于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课件

高中政治第一专题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一框题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课件

• 法的职能: • 第一,法的职能:实际上就是法的作用。 • 首先,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
治的作用。 • 其次,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
共事务的作用。 • 第二,法所执行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政
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中。
【归纳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法也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具 体可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 等方面理解,即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和 保障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精神文 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 随堂巩固训练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主要表现在( )
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
②任何人都必须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任何人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随堂巩固训练
3. 马克思说:“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 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 要求而已。”对于上述材料中对法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B.法的本质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C.法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 D.法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 随堂巩固训练
1、 2016年3月至5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珠海警方赴马来
西亚开展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4天速破“飓风 3号”专案,抓获11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大陆65名、台湾 52名)。这表明( ) 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D.法律具有强制性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你知道“法”字的来历吗?


汉字“法”的古体写作“灋”。 按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当 中的解释,“灋 ”字的三点水, 取意公平和正义。“廌”(zhì )”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也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据说,它能 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 角去触理曲的人。 又有记载云“法”是一种与鹿和 牛类似的神兽,在古代人们将它 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 现多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 把它放出来,它如果用犄角顶谁 ,谁就是罪犯。
随后,法院对米兰达的案子进行了重新开庭,重新选择了 陪审员,重新递交了证据,而米兰达之前的“证言”将不作为 证据使用。而米兰达的女友被作为证人,并提供了对其不利的 证词以及其他证据。米兰达再次被判有罪,并入狱11年。 1972年,米兰达获假释出狱。在此后的1976年,米兰达在酒吧 的一次斗殴事件中被刺身亡。警察逮捕了一位嫌疑犯。在向嫌 疑犯传达了“米兰达警告”以后,嫌疑犯选择保持沉默,警察 无法得到其它更有力的证据。没有人为此而被起诉。 但是联邦最高法院在裁决中并未提供警察和检察官在传达 “米兰达警告”时所用的措辞。但给出了必须得到遵从的方针 和指引。“被怀疑有罪的人在被讯问前,必须被清楚地告知其 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并且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在法庭上都将作为 对其不利的证据;其必须被清楚的告知其有权得到律师的协助, 并有权要求律师在场的权利,如果其因贫困而请不起律师,我 们将为其免费的提供一位律师。”
共同意志的体现。
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 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
3、法的内容的决定因素

(1)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 ,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主要
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的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 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法学概论》PPT课件

《法学概论》PPT课件
53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一国体的含义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征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2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3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4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征54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一政体的含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四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五我国的选举制度55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我国的分配制度56人们作为人凭其自然能力而拥有道德权利不是凭借他们所进入任何特殊秩序或他们要遵循其确定的特定的法律制度而拥有的权利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分类与体系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律) (二)法学的分类与体系 1、理论法学是研究法的基本原理、概念、思想和规律的学科。 2、法律史学是从历史角度研究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的学科。 3、国内部门法学是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法律部门进行研究所形成 的许多学科。 4、外国法学是以外国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国际法学是调整国家之间各种关系而形成的学科。 6、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是把法学与有关的自然科学 或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科。 7、比较法学包括国内法的比较,外国法的比较,不同国家、民 族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的比较,不同法律体系的法律规范的比较。
泰美丝(Themis),古希腊神 話中的正義女神。 Themis,雙眼蒙著,心存 無私。一手持天秤,衡量公平。 一手持劍,擁有權力。
古希腊法哲学思想三豪杰—— 西方法学思想之源

人教版思政选修五 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ppt课件

人教版思政选修五 1.1《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ppt课件
化和社会等领域中。 法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由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 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规定法律上的权利 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 人民当家作主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4-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温馨提示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
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人民 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 实现。
-9-
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 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 式。地理环境、人口状况对阶级意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是,生产方式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 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法是在 最终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经济基础上,在政治、 文化、 历史传 统、民族等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影响和作用中,在人们有目的地、自 觉地创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关于法律的PPT课件

关于法律的PPT课件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 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 事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 行 为主 为 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能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分 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行政的概念,行政法的特征、基本原则
2.行政行为的概念
3.行政救济的概念、主要途径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概念、处罚的种类、
程序
行政
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 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行政法的特征
1. 从内容上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且具有很强 的变动性 2. 从形式上看,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基础理论
1. 2.
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 依法治国的涵义、主要途径
法的产生
制、 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
法的本质
(一)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整
体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内容最终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
定的
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性
人身权的种类
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名誉权 姓名权(自然人) 名称权 (法人) 肖像权 隐私权……
身份权
亲权 配偶权 亲属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 荣誉权 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Ⅲ)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 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4)将国家强制力同人民的自觉遵守结合起来,能提升
2013 年 4 月 2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 201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该法明确规定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规定了旅 游经营者、旅游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违法主体应该受到的处罚。
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与 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政治、文化、历 史传统、民族等)。所以,对于法所体 现的公平正义,还要联系经济以外的其 他社会因素去理解。
4、法的类型 法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 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 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5、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我国当代的法属于社会主义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C
C
C
D
C
答案:(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
体现。在我国,法的实施过程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实现的过程。 所以我国法的实施主要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但不是完全依靠自 觉遵守。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因此我国法的实施也不能没有国 家的强制力,这是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人和违法犯罪分子的强制。
法的特征 1、法是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 向的行为规范。
人们通过法有可能预见到国家对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 后果。
2、法是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 范。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 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三)法的作用: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2、法的本质 法是上升力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根本 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所以法所体现 的公正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 正义。
《唐律疏义》中的“十恶”
《唐律疏义》,十恶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谋反:“ 谋危社稷 二,谋大逆:“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三,谋逆:“谓背国从伪”;四,恶逆,指谋杀家人及 近亲;五,不道,指枉杀无辜三人以上;六,大不敬: “谓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盗及伪造御宝,合 和御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若造御膳,误犯食禁,御幸 舟船误不牢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及对制使而无人 臣之礼”,即对皇家御用器物的盗用及侵犯、损坏;七 ,不孝,指对父母、祖父母供养不周,服丧不敬;八, 不睦,指谋杀亲属;九,不义,指杀害长官及师长;十 ,内乱,指淫乱家人。
(二)法的特点: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保证实话的行 为规范
《说文解字》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把 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 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规 范。 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 范你。能”否根据以上解释归纳法的特点?
法的职能实际上就是法的作用。法的政治职能是指 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 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的概念: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 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体现着由我国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用规定法律 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确认、保护和发展社会主 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请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法的哪些基本特征。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正义女神为什么蒙着眼睛?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象征通常 是一位一手拿天平,一手握宝 剑的女子,称为正义女神。意 思是说:有宝剑而无天平,不 过是暴力;有天平而无宝剑, 只是有名无实的正义,二者相 依相辅,法律才能完全得以实 现。
(一)法的本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 级的共同意志
1、法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是人类社会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私 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你知道“法”字的来历吗?
汉字“法”的古体写作“灋”。按照东汉许慎在《 说文解字》当中的解释,“灋 ”字的三点水,取意 公平和正义。“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 种神兽,也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它见到做事不公正的 人,就会用角去顶他。
又有记载云“法”是一种与鹿和牛类似的神兽,在 古代人们将它作为断案的工具,每当办案时出现多 个嫌疑人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放出来,它如果用 犄角顶谁,谁就是罪犯。
从以上十恶中,我们发现,它以惩治不忠不孝为核心, 而对不忠的惩治在十条中又占了四条之多,它是以维护 君权为第一要义。
3、法的决定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 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 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才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 展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法所体现的公 平正义,归根到底要与一定社会的物质 资料生产方式相适应,不可能永恒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