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检查2

合集下载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

肌力评定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和肌群产生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1.徒手肌力检查(1)概念徒手肌力检查(MMT)是根据受检肌肉和肌群的功能,让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检查体位,然后嘱其分别在去除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进行分级。

(2)特点①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

②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个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比器械肌力测得数值更具有实用价值。

③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

④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3)检查标准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Lovett教授的6级分级法(表3-1)。

表3-1 MMT肌力分级标准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Lovett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表3-2)。

表3-2 MRC肌力分级法(4)人体主要肌肉或肌群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表3-3)表3-3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屈肘肌群坐位,肩外展,上肢放在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同左,肘可主动屈曲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可克服重力屈肘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中等阻力坐位,上肢下垂;前臂旋后(检查肱二头肌)或旋前(检查肱肌)或中立位(检查肱桡肌),肘屈曲,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能抗较大阻力屈髋肌群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可充分完成该动作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 ,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前面,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股骨远端前面,能抗较大阻力伸髋肌群仰卧,试图伸髋时于臀部及坐骨结节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阻力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伸膝肌群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重力伸膝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中等阻力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能抗较大阻力踝跖屈肌群仰卧,试图踝跖屈时可触及跟腱活动同左,踝可主动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能克服重力踝跖屈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中等阻力仰卧,膝伸(测腓肠肌)或膝屈(测比目鱼肌),踝跖屈,阻力加于足跟,能抗较大阻力伸髋肌群仰卧,试图伸髋时于臀部及坐骨结节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髋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可克服重力伸髋10°~15°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中等阻力俯卧,屈膝(测臀大肌)或伸膝(测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伸髋10°~15°,阻力加于股骨远端后面,能抗较大阻力伸膝肌群仰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可克服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2. 器械肌力测定当肌力超过3级时,为进一步作准确的定量评定,可采用器械进行肌力测定。

徒手肌力检查完整版本

徒手肌力检查完整版本
骨科肌力检查方法
骨科李倩
学习目标
1 手法肌力测定的概念 2 MMT肌力分级标准 3 掌徒握手膀肌胱力功评能定训方练法方法
概念--手法肌力测定
• 手法肌力测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是指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感觉受检查肌肉 收缩的力量或观察力,测定肢体运动能力来判断 肌力的一种方法。
肌力评定内容
• 膝关节运动肌力检查
1. 膝关节屈曲肌力(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检查 2. 膝关节伸展肌力(股四头肌)检查
膝关节屈曲肌力(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检查
体位:取俯卧位 方法: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骨
盆,另一手握住踝关节 上方,令其完成膝关节 屈曲,检查者同时施加 阻力。
膝关节伸展肌力(股四头肌)检查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名称
标准
0级 零(Zero,O) 肌肉无任何收缩
1级 微缩(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级 差(Poor,P)
在减重状态下,关节能作水平方向运动
3级 尚可(Fair,F)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级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抵抗部分阻力运动
肩关节外展肌肌力(三角肌和前距肌)检查
体位:取坐位 方法:被检者上肢自然下垂,肘
关节轻度屈曲,手掌向下, 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 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加阻 力,令患者完成肩关节外 展动作。
肌力评定内容
• 肘关节运动肌力检查
1. 肘关节屈曲肌力(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检查 2. 肘关节伸展肌肌力(肱三头肌)检查

徒手肌力测量(MMT)

徒手肌力测量(MMT)

(三)肌肉收缩类型
1.等长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间的 距离不变,即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也不发 生关节运动,但肌张力明显增高。
(2)作用:维持特定体位和姿势。
2.等张收缩:
(1)定义: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 但肌长度发生变化,产生关节运动。
(2)分类:
a)向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缩短,称为向心性收缩。
肌力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物理疗法科 苏国栋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
肌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 效,判断预后。
(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1.原动肌: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原动肌。在一 般情况下徒手肌力评定的对象主要是主动肌。例 如,在做手持哑铃屈肘动作时,起主要作用的肱 二头肌。
b)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点与止点 之间距离逐渐加大,主要作用使动作的快慢或肢 体落下的速度得到控制,称为离心性收缩。
(3)肌肉收缩运动形式区别:
等长运动
等张运动
肌肉长度 不发生变化
肌肉变长或缩短
肌肉张力 加强
不变
关节运动 无

适用 方法
骨折后石膏固定、疼 主动运动、抗阻运
痛、肿胀

肌肉全力收缩并维持 肌肉反复收缩、放
评级: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 髋关节屈曲、外展、 外旋运动者为五级, 能对抗轻度阻力完成 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不得出现髋关节垂直 向上的屈曲)
3级 维持以上体位,检查者固定其骨盆,不施 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者

徒手肌力评估分级

徒手肌力评估分级

徒手肌力评估分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徒手肌力评估分级是一项常用的体能评估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肌肉力量的强弱程度。

通过徒手肌力评估,可以帮助医疗保健工作者快速了解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指导运动康复和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徒手肌力评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握式和抓握式。

手握式徒手肌力评估是通过让受测者用力握住一个固定的器械或物体,然后测量其握力的强度来评估肌力。

握力测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肌力评估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衡量一个人手部和前臂肌肉的力量。

握力测试通常被认为是全身肌肉力量的代表,因为人体的大部分肌肉都能通过握力测试来评估。

根据徒手肌力评估的结果,可以将人体肌力水平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讲,根据握力或挤压力的强度,可以将肌力水平分为弱、中等、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

下面是对这四个等级的详细解释:1. 弱:握力或挤压力低于正常范围的人被认为肌力水平较弱。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缺乏运动、肌肉萎缩、或身体虚弱等情况下。

弱的肌力水平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中的困难,需要通过运动锻炼和康复训练来改善。

2. 中等:握力或挤压力在正常范围内的人被认为具有中等肌力水平。

这种肌力水平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和一般性体能需求,但在一些高强度或专业性运动项目中可能会受到限制。

3. 良好:握力或挤压力在正常范围以上的人被评为具有良好的肌力水平。

这种肌力水平通常出现在定期进行体能锻炼,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人群中。

良好的肌力水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4. 优秀:握力或挤压力远高于正常范围的人被认为具有优秀的肌力水平。

这种肌力水平通常出现在专业运动员或高水平体育运动者中,他们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和运动提高了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第二篇示例:徒手肌力评估是一种常用的身体功能评估方法,通过测试人体肌肉力量的大小和变化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徒手肌力评估分级是根据不同人群的肌肉力量水平设定的标准等级,用来指导日常训练和康复锻炼的方向。

徒手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mrc分级法lovett分级法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法级别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mrc分级法1适应症
徒手肌力检查(MMT)
•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 康复科 • 付丽 • 2014年6月28日
(一)肌力
•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 最大收缩的力量。 • 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 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 能状态。 • 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 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称肌无力。常见于 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 起的肌肉废用等。
43+ 3 32+ 2 21 0
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无肌肉收缩
(二)徒手肌力评定
•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 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 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 行评定。
一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 Lovett分级法 • MRC分级法
5、肌肉收缩类型:离心性收缩时肌力最大,其次 是等长收缩,最小是向心性收缩。 6、关节角度:在等长收缩时,关节角度不同,肌 肉产生的力量也不同。 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 渐下降。男性大于女性。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记录表(2-2)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记录表(2-2)
…0
拇长屈肌、对掌肌
C8、T1
桡侧外展
…60
拇长短伸肌
C7、8
尺侧内收
…0
拇内收肌
C8、T1

屈曲
…125
髂腰肌
L2、3
伸展
…15
臀大肌、股二头肌
L5、S2
外展
…45
臀中肌、缝匠肌
L4、S1
内收
…45
大收肌、长短收肌
L2、3
外旋
…45
臀大肌梨状肌闭孔内外肌
L5、S2
内旋
…45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L4、S1

屈曲
…150
腘绳肌
L5、S1、2
伸展
…0
股四头肌
L2-4

背屈
…20
胫骨前肌、拇趾长伸肌
L4-S1
跖屈
…45
腓肠肌
S1、2
内翻
…35
腓骨后肌
L5、S1
外翻
…25
腓骨长短肌
L4、S1

屈曲
…50
拇趾屈肌群
L5、S1
伸展
…50
拇趾伸肌群
L5、S1
检查次数评价日期评价签名
第次年月日
第次年月日
注ROM用“/”表示,上方为AROM,下方为PROM。
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徒手肌力检查(MMT)记录表(2-2)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诊断
右侧


收缩的主要肌肉
神经支配
节段
左侧
MM-T
ROM-T
ROM-T
MM-T


MP屈曲
…60

徒手肌力检查临床评定技术常规

徒手肌力检查临床评定技术常规

徒手肌力检查临床评定技术常规【目的】一、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程度、范围,对神经损伤进行定位诊断。

二、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三、为制定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四、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方法】一、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二、脱去衣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三、查者必须熟练掌握:1、受检肌肉的解剖位置、神经分布及其功能。

2、检查需固定的部位、加阻力部位。

3、受检者的体位与重力、去重力的关系。

4、该肌肉收缩时应触摸的部位。

四、肌力判断标准及方法。

1、检查者固定关节近端,令患者在抗重力肢位进行主动运动,能完成关节全运动范围为3级。

2、对3级以上的肌力进行抗阻力检查。

在运动终点,阻力加在关节远端肌肉的附着点,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能克服最大阻力为5级,克服中等阻力为4级。

3、对3级以下肌力进行去重力检查。

去重力的方法是使肢体在床面、桌面或滑板上运动在运动,在去重力状态下能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的为2级。

4、去重力状态和患者努力运动情况下关节无运动时,需触摸肌腹有无肌肉收缩,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5、需进一步细分时,则在每级后以加“+”“一”号以补充级数。

五、四肢肌肉肌力测定1、臂丛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测定:(1)前踞肌:①神经:胸长神经,为C5~7根部分支。

②功能:使肩胛骨外展外旋贴近胸壁。

③测定:仰卧位,肩前屈90°,上肢前伸与床面垂直,固定胸部,使肩关节离开床面抬起,阻力加在上臂近肘部,在肩胛下肋面可触及肌肉收缩。

(2)菱形肌:①神经:肩胛背神经,为C5根部分支。

②功能:肩胛骨内收内旋。

③测定:俯卧位,二臂垂于体侧,二肩放松,固定躯干,抬肩并内收肩胛骨,阻力加肩胛骨内侧缘,在肩胛骨与脊柱间可触到肌肉收缩。

(3)冈上下肌:支配神经为肩胛上神经,C4~6臂丛上干分支。

①冈上肌:功能:使肩关节外展15°。

测定:坐位,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固定肩胛骨,肩肱关节外展15°,阻力加于上臂近肘部,在冈上窝可触及肌肉收缩。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是根据人们手的肌肉力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1级:无法完成常见活动,如握笔或用力打开一个罐头。

2级:可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握笔或用力打开一个罐头,但是需要很大的努力。

3级:可以完成轻度活动,如写字、用力打开一个中等大小的罐头。

4级:可以完成中度活动,如握紧拳头、开开关。

5级:可以完成重度活动,如握住重物、开大门。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还可能会因个体差异、体能状况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准确的徒手肌力评定,请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体育教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徒手肌力检查
1
第一节 肌力
2
一.肌力的定义
生理学角度 机能的角度
3
二.肌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运动学分类
按肌纤维分类
按收缩速度与疲劳分类
4
形态学分类
肌肉形态:梭形肌、羽状肌、半羽状肌、 锯状肌、环状肌 肌肉头数: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 肌腹数:二腹肌、多腹肌 关节数: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多关节 肌 肌肉颜色:红色、白色 肌肉大小:大肌、小肌
3.肌力测定法
静态肌力测定法 1)握力 2)背肌肌力 3)下肢肌力 4)屈臂肌肌力 5)徒手肌力 动态肌力测定法 肌爆发力的测定法 肌耐力的测定方法

13
4.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肉的横断面积与组成 每1cm2截断面积可发挥4.5-6.5kg的力量 2.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关节角度 3.肌肉的初长 4.性别与年龄 5.各部位肌力的关系 6.心理的影响
主动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 肌、斜方肌(上部)、头板状 肌、前、中、后斜角肌、胸锁乳 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颈回 旋肌 运动范围:0度开始,450-550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抵抗施加在被检者一 侧的耳上部。

31
32
躯干伸展
主动肌:胸髂肋肌、腰髂肋肌、胸最长 肌、胸棘肌、胸半棘肌、多裂肌、 回旋肌、腰髂间肌、胸髂间肌、 腰方肌 运动范围:00-250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0-5级) 手法:固定被检者的双下肢
14
第二节 检查方法与步骤
定义 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 检查方法

15
目的
1.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2.作为运动性疾患的预后判 定资料 3.作为治疗效果的判定手段
16
优缺点
优点:简便
施加阻力时易实施 缺点:主观性较大
17
徒手肌力检查的顺序
实施前,要进行充分说明 首先确认关节活动度 首先进行被动运动,之后再进行主
动运动 从抗重力位开始检查 记录检查结果
18
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被检者体位的选择:尽可能在同一
体位下检查完所有运动 正确固定,抑制代偿运动 与健侧进行比较 在全活动范围内施加阻力 避免突然施加强大的抵抗 制动检查:在运动终末施加抵抗
19
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施加阻力时,要考虑其年龄、性别、职

5
运动学分类
按功能分:原动机、拮抗肌、协同肌、
(副助肌、中和肌)、固定肌、 按作用分:提肌、下降肌、括约肌 关节运动方向:屈肌、伸肌、内收肌、 外展肌、旋前肌、旋后肌、 内旋肌、外旋肌、对掌肌 按收缩速度分:快肌、慢肌
6
按肌纤维分类
组织学:横纹肌(骨骼肌、心肌)、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滑肌(内脏肌) 按肌红蛋白量:红肌、白肌 按染色:Ⅰ型、 Ⅱ型
24
易混淆的运动
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肩伸展、前 臂旋前。 肘关节伸展:腕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肩关节外旋、指长伸肌收缩。 前臂旋前:肩关节内旋、外展。

25
第三节 各肌肌力测定
颈与躯干肌
26
颈前屈
主动肌:胸锁乳突肌、颈长肌、前斜角 肌 运动范围:0度开始,350-450 检查方法:体位:仰卧位(0-5级) 手法:固定胸廓,用两根手 指 在前额上施加抵抗。 代偿运动:颈阔肌代偿。表现为愁眉苦 脸 的样子

7
三.肌肉的功能
1.肌肉收缩 2.肌力 3.肌力测定法 4.影响肌力的因素
8
1.收缩机制


滑行学学说: 细纤维(肌纤蛋白) 粗纤维(肌凝蛋 白) 肌节收缩 化学变化看: 肌肉内质网放出钙离子 肌肉收缩
9
收缩的基础性质(力学)
单收缩: 强收缩 肌收缩特性: 张力—长度关系 力—速度关系 负荷—伸展关系

10
收缩方式
基础分类 向心性 离心性 静止性 (肌纤维运动) 短缩性 牵张性 等长性 (肌张力一样) 特殊分类 等张性 张力一定 等速性 等长性 速度一定 长度一定
11
2.肌力
1)定义 静态肌力、动态肌力 2)肌爆发力:功/时间=力×距离/时间=力×速 度 3)肌耐力:静态耐力、动态耐力 决定因素:1)肌肉中储存的能量 2)向肌肉搬运氧的能力 3)肌肉中氧的利用能力 4)支配肌肉的神经 12
业等不要过度疲劳 检查者的位置:尽量靠近被检者 设计好施加阻力的方向、位置、时间、 大小 疼痛的评价: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 痛性质(运动痛、负重痛、 安静时痛、持续痛、夜间痛)
20
判定标准(Lovett)分级法
5级 Normal(N) 4级 Good(G) 3级 Fair(F) 2级 Poor(P) 1级 Trace(T) 0级 Zero(Z) 3+与2–的判定





髋关节内收:髋屈曲,髋外旋状态膝屈 曲。 髋关节外旋:对侧骨盆上提。 髋关节内旋:同侧骨盆上提。 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曲。 踝关节跖屈:趾长屈肌、拇长屈肌、长、断腓 骨肌收缩。 踝关节背屈、内翻:拇长伸肌收缩。
23
易混淆的运动



踝关节外翻:足趾伸展。 肩胛骨外展及上方旋转:腰大肌收缩。 肩胛骨内收:肩水平内收。 肩关节屈曲:肩外旋、上举、躯干侧屈。 肩关节伸展:躯干前屈。 肩关节外展:肩外旋、上举、躯干侧屈。 肩关节水平外展:肩胛骨内收、躯干旋转

27
28
颈伸展

主动肌:头最长肌、头半棘肌、颈半棘 肌、斜方肌(上部)、头板状 肌、项髂肋肌、颈棘肌 运动范围:00-300 检查方法:体位:俯卧位(0-5级) 手法:固定上胸廓及肩胛, 一手在头顶后部施加抵抗, 另一手放在被检者下颌下, 防止其颈突然屈曲。 代偿运动:
29
30
颈部回旋

21
易混淆的运动





颈的前屈:向前平移。 颈的伸展:背肌收缩。 躯干前屈:颈前肌的收缩。 躯干旋转:胸大肌代偿。 髋关节屈曲: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躯干后 代偿。 缝匠肌检查:髂腰肌、股直肌代偿。 髋关节伸展:腰椎后弯、膝关节屈曲。 髋关节外展:躯干外侧肌收缩骨盆上提。
22
易混淆的运动

33
躯干伸展
5级及4级:头和上半身置于检查床外,乳 腺平于床边缘。从头前屈位开始,轻松抬 于水平位以上为5级,仅能抬于水平位, 为4级。 3级:被检者双手置于体侧,完成全活动 范围,为3级。 2级及1级:头置于治疗台内,完成全活动 范围,为2级。只能触及肌肉收缩为1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