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素质与科学普及

合集下载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专题讲授PPT课件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专题讲授PPT课件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 个性化培养。开展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 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窗外的雨渐渐的放慢了脚步,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二)原则。
——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
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
社会氛围。
——坚持协同推进。各级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
13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 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学习解读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
主讲人:XXX
窗外的雨渐渐的放慢了脚步,节奏越 来越缓 慢。我 其实是 不太喜 欢下雨 的,因 为我觉 得雨会 影响我 心情, 而阳光 会让我 的心感 到明朗 。

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质和持续创新的互动关系

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质和持续创新的互动关系

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质和持续创新的互动关系摘要:持续创新有赖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普及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科学普及的水平,又赖于科技创新的成果能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而提炼出科学精神。

所以三者的互动关系是急待深入探讨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

本文将着重研究科技馆在推动三者互动中的作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学普及科学素质持续创新科技馆1 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持续创新的互动关系科学普及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

科学素质是指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持续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类对于发现的再创造。

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引起创新群和一系列连续的创新,这就是持续创新过程。

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持续创新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持续创新有赖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科学普及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科学普及的水平,又赖于科技创新的成果能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而提炼出科学精神。

1.1 科学普及在提高科学素质中的作用科学普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科学普及通过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科学普及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二、科学普及可以吸引众多青少年热爱科学事业,为科研大军培养雄厚的后备力量;三、科学普及可促使广大公众自觉地投身于科学事业之中,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肥沃的土壤;四、科学普及还有助于公众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世界观,破除封建迷信、愚昧和伪科学。

1.2 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推动持续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标题: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正文:为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21-2035年》的要求,制定2023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一、加强科学教育1. 加强科学教育的普及,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2. 增加科学教育的课程和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

3. 加强科学教育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二、加强科学普及1.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2.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如科学讲座、科学展览、科学实践等。

3. 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推广科学成果和技术,促进科学成果转化和应用。

三、加强科学素养培育1. 加强科学素养培育,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

2. 建立科学素养评价标准和方法,开展科学素养测试和评估工作。

3. 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推广科学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科学素养教育的质量。

四、加强科学资源管理1. 加强科学资源管理,完善科学资源管理体系,促进科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传承。

2. 建立科学数据库和科学信息平台,为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提供支持和服务。

3. 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建设科学文化场馆和科学文化设施,增强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拓展:1. 加强科学教育的普及,除了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还要加强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的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意识和道德素养。

2. 加强科学普及工作,除了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还要加强科学传播,提高科学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3. 加强科学素养培育,除了建立科学素养评价标准和方法,还要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推广科学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科学素养教育的质量。

4. 加强科学资源管理,除了加强科学资源管理体系,还要加强科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传承,促进科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科学普及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学普及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学普及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科技发展需要广泛的科学普及作为社会基础,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科学普及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普及对科技发展的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促进科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对科学知识的普及抱有一种高度的重视。

科学普及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科学普及可以提高公众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们对科技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更加关注科技的发展。

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让公众了解到科技是如何发展的,有哪些规律和趋势,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这能够增强公众的科技意识,促进大众更积极地投入到科技事业中去。

其次,科学普及可以提高公众的技术素质和创新意识。

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培养公众的技术素质和创新思维意识,使他们更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能够促进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科学普及可以推动科技的应用和普及。

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让公众知道如何使用科技工具,并使用科技工具为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这能够促进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推动科技的发展。

二、科技发展对科学普及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对科学普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也能够破解科学普及中的一些难题。

首先,科技的发展使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

随着科技发展的推进,人们可以使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获取各种形式的科学知识,供公众阅读和学习,使科学知识的传播通道更加广泛和便捷,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科技的发展使科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了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深度,推动科学的进步,促进人们对于科技应用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了人们自主掌握和理解科技知识的能力。

最后,科技的发展也迫使人们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建议加强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建议加强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科学素养

建议加强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个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体现,是当代社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然而,许多人对科学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为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科学素养进行探讨。

一、加强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普及教育能够帮助公众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科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所拥有,每个人都有权利接触并了解科学。

科学普及教育能够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加强科学普及教育还能够增强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强科学普及,普及科学知识,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科学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同时,科学知识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辨别假科学、伪科学,提高科学批判能力,减少误信迷信,从而增强社会整体的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加强科学普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加强学校科学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加强科学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的欲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实验课程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践,并从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和神奇。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科学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2. 加强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除了学校教育,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也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政府、科研机构、科普机构等可以组织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夏令营等活动,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并解答公众关注的科学问题。

此外,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科学宣传和科普知识推广,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科学。

3. 提供科学普及教育资源除了加强科学教育活动,也需要提供丰富的科学普及教育资源。

科普图书、科学杂志、科学动画片等可以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让公众通过阅读、观看等形式学习科学知识。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建议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建议

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建议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建议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素质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素养。

科学素质是指个人能够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一个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呢?下面是几条建议:第一步:推动科学普及教育的开展科学普及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基础科学课程的开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科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科学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科学知识和领悟的平台,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步:提高科学卫生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卫生常识极其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公众在饮食、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等方面如何运用科学知识,从而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传播或加重。

比如,教育人们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物和进行垃圾分类,保护环境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第三步:充实教育课程内容学校教育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许多中小学校中,学生的课业繁重,教育内容单一。

应该扩大教育内容,充实课程。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而有趣的科普知识,使科学知识得到深入学习和掌握。

第四步:倡导科学创新精神推进科学创新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城市和乡村都应该在资源、资金、人才的支持下,加强科技创新和实验室建设,鼓励人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和实践。

同时,应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法律支持和保护。

倡导科学创新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学创新中来。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

通过上述建议,我们可以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实现科学强国的目标添砖加瓦。

弘扬科学精神 注重科学普及

弘扬科学精神 注重科学普及

弘扬科学精神,注重科学普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

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

广泛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新世纪推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建乡中心校是重庆市丰都县一所城区小学。

学校共有学生900余名,教师员工58人,有着近五十年的建校史。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张家营小学在开展课堂内外科技活动和发展学生特长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

在科技教育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也荣获了少许荣誉。

一、强化科技教育的意识意识提高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学校科技教育,不仅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且更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广大教师科技教育意识的转变。

1、领导带头,促进科技教育意识的形成。

一所学校能否很好地开展科技教育,关键在学校领导的意识,关键在能否把科技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我们认为实施科技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使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举措。

为此,我们把办科技特色学校纳入到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中,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来抓实,抓好。

由校长亲自领导,班子具体负责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

辅导员组织开展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

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典型引路,促进科技意识的树立。

对于教师来说,科技教育意识的树立不能靠行政命令,搞齐步走,更不能奢求一步到位。

我们采取典型引路,因势利导,步步深入,把个体闪光点扩展为集体的新思想。

我们抓住科技教育中的典型,宣传他们的做法,从物质和精神给予双重肯定和奖励。

从而诱导全体教师逐步形成科技教育意识。

3、评价导向,促进科技教育意识的发展。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科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创新型军队,难以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营造人人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良好舆论环境,在人民群众中普及科学知识。

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科学知识活动。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通过提高科技教育质量,开展科技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对于企业和社区,可以开展各种科普活动,举办各种科学知识展览,全面提升人们的参与兴趣,实现人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活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工程。

(林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素质与科学普及
科技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用科学观点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具有在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启示指导下养成的科学思维习惯,具有处理与科技问题有关事务的能力。

可以说,科技素质不仅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也是与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相适应的时代素质。

正像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科技素质决定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要特别重视人才科技素质的培养。

考察科学发展史,就是科技进步、科学普及与人类科技素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提高的历史。

因此,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说起科技素质不能不谈及科学普及。

科普的概念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对已有较为高深或者读者尚不熟悉的知识进行通俗性阐释,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社会事业。

科技素质与科学普及,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科技创新的能动作用下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早在科学还未从原始文化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以前,人类发明取火、狩猎、耕种等等原始技术,就是通过“科普”的种种形式自发地传播开来的。

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后,萌芽状态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普”活动,便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愈来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生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传播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科技素质得以空前提高,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当前,人类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全面转变的重要历史过程中,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人类知识的总量正以几何级数递增,尤其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高速增长中,科技素质和知识成分已由20世纪初的5%,上升为今天的80%~90%。

可见,现代科技的空前发展,已将人类推向了一个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新时代———即科学时代。

在这个时代,科技素质最终将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能力,而支撑这些能力的重要基础,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储备和改善、提高结构功能。

毫无疑问,科技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过程不仅是教育和实践的过程,也是科学不断进步和普及的动态过程。

科学普及作为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同学校的科学教育一样,是科技素质形成和提升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学习大竞赛,他们都把提高国民科技素质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比如,美国的一项计划现在正处于试验阶段,大约在2010年将在全美国50个州同时实施新的科学教育计划。

我国于199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在阐述“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时,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可以预计,未来的科普事业将会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节奏在日益加快,尤其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日渐主掌战争舞台的今天,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水准已上升为战斗力的新增长点和主导因素。

据有关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直接参战的军官队伍中95%具有大学以上学历,37.7%具有硕士学位或多学位,师旅指挥机构中科技人员占30%,操纵高技术兵器的军人,有三分之一是科技专家。

美军在《2020联合构想》中,对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科技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明晰的要求;前不久,美军在一份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招募和保留高素质的人员,为军队进入未来的知识军事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最近,国际上有专家呼吁:“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科技投入,不拿出足够的经费进行科技普及,就等于在21世纪的
人才智力战面前进行单方面的裁军。

”因此,我们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对军事变革带来的严峻挑战,也更要珍惜它带来的难得机遇,从而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军事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努力把全面提高科技素质的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