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系统脱敏疗法
行为疗法(一)系统脱敏疗法

4.在上述准备工作后进行系统脱敏。让患者想象、松弛;再想象、再松弛;如此重复多次之后,患者在想象中面对刺激因素时的紧张感觉会逐步减轻。
5.当患者示意在想象中已不再紧张,即算完成一级脱敏。然后逐步升级。
6.在系统脱敏期间和之后,应不断在现实生活中演习。只有当新建立的正常反应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后,脱敏才算成功。
注意事项
同支持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治疗。
肌电生物反馈仪等。
操作程序
1.基本思想:一个曾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再次暴露在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下的患者面前时,会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
2.评定主观不适单位,让患者按一定的标准评定自己的主观感觉,给自己不同情景中的心情一个较为恰当的评分。通常以5分制、10分制、百分制等评分方法。心情极度不适时为最高分,心情平静无不适时为0分。
概述
行为疗法(behaviourtherapy)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种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医学技术。
适应症
处于抑郁阶段,并伴有严重焦虑、恐惧的患者。
禁忌症
拒绝训练或完全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
操作步骤演示
仪器设备
克服恐惧与焦虑——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法——克服恐惧和焦虑Cyan-sea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的人特别害怕某一件东西或者事物:隔壁张阿姨曾经被猫绊倒而跌伤腿,康复后还是特别害怕猫,甚至毛茸茸的东西都怕;楼下小妹妹因为期末考试失败受到打击日后一遇到考试就焦虑紧张得不行。
甚至你的爸爸妈妈也可能因为你的一次相亲失败而泛化到担心你恋爱、婚姻等更多的感情问题。
在对方恐惧、焦虑情况并不严重不构成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你带着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他们总是会有些不太情愿甚至觉得你小题大做,那么你怎么办呢?别着急,系统脱敏法来帮您。
系统脱敏法是心理咨询中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的经典技法。
其核心理念就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和恐惧。
可别小看这么简明扼要的理念,执行起来可是有具体程序的喔。
系统脱敏疗法的创建者美国学者沃尔普将其分为三个主要过程:放松、等级构建、脱敏。
放松训练一般会让有需要的人自然靠在沙发上,找到最舒适的位置,双臂自然下垂,并想象自己处在放松情境中。
在家庭生活运用中,我们可以引导着孩子或者父母等有恐惧、焦虑问题的人回忆最开心的一次游玩、想象最想做的事情。
同时用轻柔、愉快的声音引导对方依次放松头、颈、肩、胸等身体各个部位。
放松练习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反复训练,直至对方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所谓等级构建,也就是建构焦虑等级。
通常在对方说出引起焦虑或恐惧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对方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从小到大,让他自己给刺激物打分。
也就是说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1)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2)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采用五等和百分制来划分主观焦虑程度,每一等级刺激因素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应小到足以被全身松弛所抵消的程度。
脱敏训练中,按照对方反馈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逐级脱敏。
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病人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只能够刺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
通俗地说,通常是以“刺激一放松”反射为适应行为,来取代求助者已经形成的“刺激—异常行为反应”反射,继而强化适应行为,因泛化而使适应行为得到巩固,克服异常行为。
“系统脱敏法”在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
系统脱敏法是主要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常常是用来治疗恐怖症和其他焦虑症状的有效疗法。
它采用层级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害怕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只能够刺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
所以沃尔帕认为去除焦虑的积极方法就是解除恐怖对象,消除焦虑: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符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部分或者全部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
就是采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
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反复训练,直至来访者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就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与发展得。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得情境,并通过心理得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得目得。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得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得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得呈现,她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与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就是系统脱敏疗法得治疗原理。
概念“系统脱敏法”就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与恐惧刺激得同时,施加与焦虑与恐惧相对立得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得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
说到实质上,“系统脱敏法”就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得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1]历史类似系统脱敏法得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也有运用。
据《儒门事亲》载:卫德新得妻子旅途中,在旅舍得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
医师张从正(号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张从正说:“娘子,请瞧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张从正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张从正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得窗子、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得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理论基础系统脱敏疗法得理论基础就是学习理论,即经典得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基本假设:(1)个体就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得行为得。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得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得适应性行为、沃尔帕得“系统脱敏法”第一步:将一只猫关进实验室得实验笼里,先响铃声,后电击它、这样次数多了,猫变得非常焦虑恐惧。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其中系统脱敏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颇具成效的方法。
那系统脱敏法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系统脱敏法是一种用于治疗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他们所害怕或焦虑的情境,同时让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目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些可能对自身构成威胁的事物,比如高度、黑暗、公众演讲等,身体会自动进入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模式。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这些都是身体为了应对潜在威胁而做出的准备。
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度或者在没有实际威胁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就可能发展成为焦虑或恐惧障碍。
那系统脱敏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首先,治疗师会和患者一起构建一个“焦虑等级表”。
这个等级表是根据患者对不同情境的恐惧程度进行排序的。
比如说,对于一个害怕坐飞机的人,等级表可能从想象坐飞机的场景开始,到在机场候机,再到登机、起飞等等,按照恐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接下来,治疗师会教患者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患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便在面对焦虑情境时能够迅速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脱敏过程。
治疗师会从等级表中最低级别的焦虑情境开始,让患者想象或者实际接触这个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同时运用之前学会的放松技巧,使自己保持放松的状态。
当患者能够在这个情境中不再感到焦虑时,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入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情境,如此逐步推进,直到患者能够面对等级表中最高级别的恐惧情境而不再感到焦虑。
系统脱敏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一种相对温和、逐步进行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不会一下子被暴露在极度恐惧的情境中,从而减少了可能的心理创伤。
而且,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逐步的适应,患者能够逐渐改变对恐惧情境的认知和反应,建立起新的、更健康的心理模式。
系统脱敏法例子教资

系统脱敏法例子教资系统脱敏法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应用一、背景介绍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逐步适应并克服特定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许多考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和恐惧,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复习效果,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考试表现。
因此,运用系统脱敏法来管理这些情绪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系统脱敏法的原理基于心理学中的“交互抑制”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如果一个刺激能引起个体的焦虑或恐惧,那么对抗这个刺激的放松状态就可以抑制这种焦虑或恐惧。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逐步暴露于引起焦虑的刺激,并学习如何放松来应对这些刺激,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
三、系统脱敏法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应用假设有一个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我们称她为小李。
小李在之前的模拟考试中表现不佳,对考试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她担心自己无法通过考试,这使得她在备考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
以下是运用系统脱敏法帮助小李的步骤:1.确定小李的焦虑源:首先,我们需要和小李一起确定她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感到焦虑的具体情境和原因。
例如,她可能在想到考试日期、看到模拟试卷或者听到其他考生讨论考试成绩时会产生焦虑情绪。
2 .制定系统脱敏计划:了解了小李的焦虑源之后,我们可以和她一起制定一个系统脱敏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从小李最不感到焦虑的情境开始,例如只是想象一下考试场景。
然后,根据她的反馈,逐渐增加引起焦虑的情境,例如模拟考试、听到其他考生讨论考试成绩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等来帮助小李缓解焦虑情绪。
3 .实施系统脱敏:按照制定的计划,小李需要逐步暴露于引起焦虑的情境中。
例如,她可以先想象一下考试场景,然后在适应这个场景后,逐渐增加模拟考试、和其他考生讨论考试成绩等更真实的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录音或视频来记录她的反应,以便后续反馈和调整。
4 .反馈和调整:在每次暴露于引起焦虑的情境之后,小李需要反馈她的感受和反应。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System Desensitization)和交互抑制原理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用于描述对刺激的逐渐减弱的反应,以及在持续受到刺激时反应的减弱现象。
1. 系统脱敏法:
-定义: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通过逐渐引入适量刺激,使系统逐渐适应并减弱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
-原理:当系统反复受到相同或类似的刺激时,初始的强烈反应会逐渐减弱,系统逐渐对刺激产生耐受性。
-应用:在心理治疗中,系统脱敏法常被用于治疗恐惧症、焦虑症等,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或焦虑的刺激,帮助个体逐渐适应并减轻其负面反应。
2. 交互抑制原理:
-定义:交互抑制原理描述了在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刺激时,其中一个刺激的存在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原理:当两个刺激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其中一个刺激的强烈性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应用: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交互抑制原理被用于解释感知和认知的现象,如视觉上的竞争性抑制。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脱敏法和交互抑制原理可以相互关联。
例如,在治疗恐惧症时,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的刺激,利用系统脱敏法帮助个体逐渐减弱对该刺激的恐惧反应。
同时,如果引入其他刺激以与恐惧刺激竞争,这就涉及到了交互抑制原理,其中竞争性刺激可能会减弱恐惧刺激的影响。
系统脱敏疗法

一.系统脱敏疗法原理简介:系统脱敏疗法,也称交互抑制法或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中的第一个规范化了且至今仍然盛行的一项基本技术,由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于1958年创立的。
这一疗法主要运用交互抑制原理或“对抗条件作用”的原理,在系统的程序下,从轻而重的,逐渐消除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
“交互抑制”的原理认为,个体不可能有相对不同的情绪同时发生,譬如高兴和不快;如有相反性质的情绪反应,这两种情绪就会交互作用而产生抵制和抵消。
也就是说,要消除不安或恐惧的负性情绪反应,就要有相反的正性情绪反应来进行抑制,从而抵消负性情绪。
不过,沃尔普又指出,这种抑制力量是很有限的,通常只能对付比较轻微的焦虑。
所以对恐惧刺激情景的暴露要由远及近、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焦虑程度每次只增加一点,逐步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这种通过渐进性暴露于日益恐惧的刺激情景以逐步消除恐惧反应的治疗方法,就是系统脱敏疗法。
沃尔普采用了全身肌肉放松来作为抑制焦虑或恐惧的反应,即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或恐惧的刺激在来访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来访者以全身肌肉放松来进行对抗,从而使该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或恐惧的作用。
该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除此之外,也适用于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强迫症等。
二.系统脱敏法的治疗程序:1.放松训练让来访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深呼吸后闭眼,并想象可令人轻松的情境,如躺在海边听轻松的音乐等,而后让来访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亦可借助肌电反馈仪来增强训练效果。
反复这样的训练,直至来访者达到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2.建立焦虑(或恐怖)等级表这一步十分关键。
首先要根据来访者的病史及会谈资料找出所有使来访者感到焦虑(或恐怖)的事件。
将这些事件进行相互比较,根据致病作用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
通常可将刺激因素按其可引发来访者的主观焦虑程度,分为五等或采用百分制(0~100),如引起1分主观焦虑或恐怖的刺激为一等,引起2 分的为二等,以此类推,而后将这些不同的刺激因素按其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焦虑(恐怖)等级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主义疗法之系统脱敏法一、系统脱敏法原理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通过诱导求治者缓慢暴露于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用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目的。
该法由沃尔帕创立和发展,他认为神经症是原来不引起焦虑的中性刺激与焦虑反应多次结合而成为较为牢固联结,现在将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不相容的另一种反应多次结合,就逐渐消弱了原来的焦虑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而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就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
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
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二、系统脱敏疗法有三个步骤:(一)将引起病人焦虑反应的具体情景按焦虑层次顺序排列。
例如某一大公司的推销员经常乘飞机来往于国内外各大城市,由于近来飞机失事较多而对乘坐飞机产生了恐怖,患了乘机恐怖症,每逢要乘机外出就表现严重的焦虑。
现将病人的焦虑从可以引起最轻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情景按层次顺序排列如下:1乘汽车去机场,看到一前往机场方向的大指路牌。
2来到民航候机场大门口。
3进入候机大厅。
4办理去某地航班的登机手续。
5进入安全检查口。
6队进入机场检票大门口。
7登上飞机的楼梯。
8进入飞机舱内。
9坐上靠窗口的座位从窗口望见机翼与机场。
10飞机开始启动进入跑道。
11飞机升空,望见地面房屋逐渐变小远离自己。
12飞机进入天空白云之中。
(二)学习放松训练方法。
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方法来对抗恐惧症中的焦虑情绪。
训练时要求病人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感觉上的差别,以便能主动掌握松弛过程,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练,直至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的肌肉。
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
放松法指导语:靠在椅背上,并尽量坐得舒服些,闭上眼睛,请用力弯曲你的前臂,在用力收回,并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约十秒),请不要用力,尽力放松,体验紧张和松弛感受的差异(停顿约5秒)。
1深深吸一口气(约十秒),再慢慢地把气呼出去(停一会儿)。
再深深地吸口气(约十秒),再慢慢地把气呼出去(停一会儿)。
2伸出前臂,攥紧拳头,用力攥,注意手上的紧张感受(约十秒)。
然后放松双手,体验放松后的感受(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3用力弯曲你的手臂,并注意双臂肌肉紧张的体验(约十秒)。
再彻底放松双臂的肌肉,体验放松后的感受(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4紧张双脚,脚趾绷直(约十秒)。
放松双脚(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5放松小腿的肌肉(约5秒)。
把脚尖用劲向上翘,绷紧小腿上的肌肉(约十秒)。
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6放松头部肌肉(约5秒)。
绷紧额头的肌肉。
紧皱额头的肌肉(约十秒),放松(停一会儿),用力闭双眼(约十秒)。
转动眼球,从上至左,从下至右,加快速度,再反方向进行,加快速度。
再放松(停一会儿)。
用力咬紧牙齿(约十秒)。
用舌头顶住上腭,用劲上顶(约十秒)。
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将头用力向后靠沙发(约十秒),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7放松躯干上的肌肉群(约5十秒)。
用力向后扩展双肩(约十秒)。
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8用力提双肩,使其接近耳垂(约十秒)。
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9用力绷紧臀部肌肉,用力上提会阴(约十秒)。
彻底放松(停一会儿)。
重复该过程一次。
休息2分钟,再从头至尾练习一遍。
(三)分极脱敏练习。
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之后,即进入系统脱敏练习。
系统脱敏在求治者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步骤进行:(1)想象脱敏训练。
由施治者做口头描述,并要求对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便伸出一个手指头来表示。
然后,让求治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秒钟左右。
想象要求生动逼真,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一般忍耐一小时左右视为有效。
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怖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
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4个等级,如果在某一级训练中仍出现较强的情绪反应,则应降级重新训练,直至完全适度。
(2)实地适应训练。
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逐级训练,以达到心理适应。
一般均重复多次,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除,方进入下一等级。
每周治疗1至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比如对一个过份害怕猫的人,在治疗中,便先让她看猫的照片,谈猫的事情;等到看惯了,不害怕了,再让她接触形象逼真的玩具猫,再让她靠近笼子里的猫,接着慢慢伸手去摸,最后去抱猫,逐渐除去怕猫的情感反应。
三个案举例A 系统脱敏法治疗学习焦虑一个中学生,他能够很好地完成家庭作业和自学任务。
然而,只要一参加测验,他的大脑就僵住了。
有时在考试前一天,他会因为紧张而想逃学。
考试时过分的焦虑导致许多知识都回忆不起来,结果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很低。
1、告知原理:王,我们已经谈了你在上数学课之前和课上感到非常紧张不安,有时你甚至想逃课。
但你认识到你并不是一直对数学课感到紧张,你对数学课的这种感觉是逐渐形成的。
有一个叫做系统脱敏法的治疗程序可以帮助你化紧张为轻松,最终,上数学课将不再是令人紧张的事。
这个方法已经成功地帮助许多人消除了对某一情境的恐惧。
在脱敏治疗中,你将学习如何放松。
你放松了以后,我会让你想象上数学课的一些事情——从不太有压力的情况开始,逐渐接触更大的压力。
当我们不断这样进行时,轻松将取代焦虑,数学课将不再令你紧张害怕。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2、识别引起情绪反应的情境:咨询者:王,我们谈到数学课的一些情景时你感到焦虑不安。
能具体谈一下吗? 求助者:嗯,上课前,只要想到不得不去上课就会使我烦躁。
有时晚上会感到不安——做作业时不明显,考前复习时则很明显。
咨询者:好。
你能列举出在数学课的那些情境下感到焦虑吗?求助者:考试时总会紧张。
有时当我遇到了难题,不得不请教老师时,也会紧张。
当然,还有老师叫到我的时候,或者叫我到黑板前演算的时候,我也会紧张。
咨询者:很好。
我记得你从前对自由发言也感到紧张。
求助者:是的,也害怕。
咨询者:然而这些情境在其他课上并不使你紧张不安,是吗?求助者:是的。
而且事实上,我在数学课上的感觉从没有像最近一年这样坏过。
我想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临近毕业带来的压力。
我的老师让我不知所措,上课的第一天就被他弄得惊慌失措。
而且我总是对数字有一种恐慌。
咨询者:看来你的恐慌一部分是针对你的老师,而还可能有一部分是由于希望得到较好的毕业成绩。
求助者:是的,虽然我知道我的成绩不会太差。
咨询者:好,你认识到,虽然不喜欢数学而且为之担心,但你还是会以较好的成绩毕业。
求助者:不会比中等差。
咨询者:我希望这星期你能做一件事。
你能否列一个清单,说明发生了哪些关于数学和数学课的事情使你感到紧张?写下有可能使你焦虑的、有关数学和数学课的所有事情。
求助者:好的。
3、构建刺激等级一般刺激等级例证(各个项目按时间来安排):4.做放松训练。
5.进行脱敏想像。
放松训练,使你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后,开始想像0度的考试焦虑情景。
想像要尽可能生动、逼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可以想像,在一个暖暖的春天,自己走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阳光暖暖地洒在你的身上,你尽可能地享受着蓝天、白云、绿草、春风、新鲜的空气,舒服极了。
当想像结束后,比较一下想像前后肌肉放松的状况。
如果觉得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还没有完全放松的话,那就需要对这些部位的肌肉再次放松,直到同时感到全身所有的肌肉放松为止。
反复体验0度时轻松愉快的感受,然后再缓慢进入更高的10度等级。
一边想像焦虑中的情景,一边进行放松,直到自己能够在这种焦虑情景中保持放松为止,接着向下一级焦虑等级过渡。
当在某一级焦虑情景刺激下,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放松标准时,就应停止训练,经过整休后,再从第一级的情景刺激开始训练。
一般来说,每天进行一次脱敏,每次脱敏的焦虑等级不应超过三级。
在每次进行新的脱敏训练之前,一定要先做放松训练,以保证效果。
这样一级一级地做下去,最后能够在想像完“监考老师开始发放试卷”,“别人已经交卷了,可我还没有做完”之后,肌肉仍能保持放松状态,这时就已经彻底实现了脱敏,战胜了考试焦虑。
B 军训恐怖症的系统脱敏治疗李××,男,19岁,高中文化,新兵。
因进行通过独木桥训练时害怕摔下,紧张而感到痛苦。
以致在其他障碍训练中也畏首畏尾,没有自信心,感到很自卑,自觉在战友中间抬不起头。
从此变得更内向,寡言少语。
到后来见到障碍物或听到障碍训练就害怕,从而感到苦恼。
1设计焦虑层级表。
A(治疗者):“你最近对训练感觉怎么样?”B(被治疗者):“我越来越害怕训练了。
”A:“你知道自己害怕的原因吗?比如在你以前,年龄还小的时候,有没有从高处摔下来过的经历?”B:“你提到以前的经历,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那是我9岁时,当时我正在上小学二年级。
有一天放学回家,父母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在玩的时候爬到天花板上去取个什么东西,不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摔得很痛。
接下来我在床上躺了一周,也没有去上学。
不过当时并无大碍也就没怎么太在意,以后就尽量避开很高的地方和比较危险的地方,不得不到高处时也特别小心。
现在想起还觉得有点害怕。
”A:“很好,你能积极与我共同找出起病的原因,说明你是积极想改变目前的恐惧习惯。
恐惧是一种情绪体验,即对某种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和害怕。
从种系发展来看,它对于保存个体有重要意义。
因为这能使有机体避免接触某些对个体有危害的事物或情境。
接下来,进一步根据该战士的口头报告,让他指出对各种刺激、事件感到焦虑、害怕的主观感受程度。
与战士一起,把这些引起不同程度的焦虑反应的事物,从弱到强排成不同的等级,并告诉他治疗时将要采取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他在整个过程中应如实地汇报他的主观感受。
2进行肌肉松弛训练。
主要是对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逐个地进行紧张与放松结合的操作,最后至全身放松。
3实施系统脱敏治疗。
首先,陪同战士一起,从地面上到高1.3米的独木桥上。
第二,用布蒙住战士的眼睛站在独木桥上。
第三,陪同战士在独木桥上来回走动。
第四,让战士自己在独木桥上走动。
第五,让战士蒙住眼睛在同高的较宽的桥上走动(战士自己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