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法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用来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的的方法。
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目前重新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交互抑制具体步骤:1.学习放松技巧2.建构焦虑等级/由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焦虑分数,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抵抗的程度。
3.系统脱敏:由小到大依次逐步脱敏,如果分数超过25,就需要继续放松。
注意事项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绪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进行逐步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用其他方法。
单位邀请心理咨询师做辅导怎么说您的问题到底是想问什么表述不清可是交流的一个障碍。
是单位请了咨询师,我们做为被辅导的人怎么说还是想给单位请咨询师,不知道怎么给领导说还是被单位邀请去做辅导,不知道怎么开场白心理咨询师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五)在向求助者表明可以对他提供心理学帮助之后,应立即简约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七)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归类。
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归类,有利于继续深入分析了解相关资料。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旨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使得敏感信息在被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可被识别,从而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系统脱敏法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脱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其转换为无法直接理解或识别的密文。
只有具备解密密钥的合法用户才能对密文进行解密,并获取原始的敏感数据。
2. 数据替换:将敏感数据替换为具有相似特性的非敏感数据,或者生成虚假的隐私数据。
替换后的数据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情况,但不能被用于识别和关联具体的个体。
3. 数据脱敏:通过去除或模糊敏感信息的一部分内容,降低信息的细粒度,从而保护隐私。
例如,将身份证号码的后几位数字进行替换或删除,只保留前几位用于标识身份,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4. 数据扰动:对敏感数据进行微小的扰动或噪声添加,以防止具体数据的重构和推断。
扰动后的数据仍然保持了原始数据的一些特性和趋势,但无法准确还原原始数据。
系统脱敏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系统脱敏法可应用于各类数据库、系统日志、数据备份等场景,确
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利用。
在数据共享和合作方面,系统脱敏法可以确保数据所有者在共享数据时,不会泄露敏感信息给合作伙伴。
在数据研究和分析方面,系统脱敏法也可以用于确保研究数据匿名,保护个体隐私。
总之,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有效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替换、脱敏和扰动等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个体隐私权的保护。
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就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与发展得。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得情境,并通过心理得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得目得。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得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得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得呈现,她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与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就是系统脱敏疗法得治疗原理。
概念“系统脱敏法”就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与恐惧刺激得同时,施加与焦虑与恐惧相对立得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得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
说到实质上,“系统脱敏法”就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得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得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1]历史类似系统脱敏法得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也有运用。
据《儒门事亲》载:卫德新得妻子旅途中,在旅舍得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
医师张从正(号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张从正说:“娘子,请瞧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张从正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张从正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得窗子、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得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理论基础系统脱敏疗法得理论基础就是学习理论,即经典得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基本假设:(1)个体就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得行为得。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得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得适应性行为、沃尔帕得“系统脱敏法”第一步:将一只猫关进实验室得实验笼里,先响铃声,后电击它、这样次数多了,猫变得非常焦虑恐惧。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其中系统脱敏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颇具成效的方法。
那系统脱敏法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系统脱敏法是一种用于治疗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他们所害怕或焦虑的情境,同时让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目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些可能对自身构成威胁的事物,比如高度、黑暗、公众演讲等,身体会自动进入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模式。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这些都是身体为了应对潜在威胁而做出的准备。
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度或者在没有实际威胁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就可能发展成为焦虑或恐惧障碍。
那系统脱敏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首先,治疗师会和患者一起构建一个“焦虑等级表”。
这个等级表是根据患者对不同情境的恐惧程度进行排序的。
比如说,对于一个害怕坐飞机的人,等级表可能从想象坐飞机的场景开始,到在机场候机,再到登机、起飞等等,按照恐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接下来,治疗师会教患者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患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便在面对焦虑情境时能够迅速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脱敏过程。
治疗师会从等级表中最低级别的焦虑情境开始,让患者想象或者实际接触这个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同时运用之前学会的放松技巧,使自己保持放松的状态。
当患者能够在这个情境中不再感到焦虑时,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入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情境,如此逐步推进,直到患者能够面对等级表中最高级别的恐惧情境而不再感到焦虑。
系统脱敏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一种相对温和、逐步进行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不会一下子被暴露在极度恐惧的情境中,从而减少了可能的心理创伤。
而且,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逐步的适应,患者能够逐渐改变对恐惧情境的认知和反应,建立起新的、更健康的心理模式。
系统脱敏法名词解释

系统脱敏法名词解释系统脱敏(Data Masking)是一种数据安全技术,用于保护敏感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系统脱敏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替换、修改或伪造,使其无法还原或解读,从而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下面是系统脱敏法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敏感数据(Sensitive Data):敏感数据是指可能会影响安全性、隐私或合规性的数据。
例如,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等都属于敏感数据。
2. 脱敏(Masking):脱敏是指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以保护敏感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脱敏的目标是使敏感数据在保留数据实用性和价值的同时,无法还原或解读。
3. 数据脱敏算法(Data Masking Algorithm):数据脱敏算法是指用于将敏感数据转换为脱敏数据的特定算法。
常用的数据脱敏算法有数据加密、数据替换、数据伪造等。
4.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数据加密是一种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密文的算法。
加密可以使数据在传输或存储中变得不可读,只有具有相应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还原为原始数据。
5. 数据替换(Data Substitution):数据替换是一种将敏感数据替换为不敏感或伪装数据的算法。
替换算法可以保留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但修改其中的关键信息,从而降低数据的敏感性。
6. 数据伪造(Data Generation):数据伪造是一种通过生成与原始数据相似但不真实的数据来保护敏感数据的算法。
伪造算法可以创建与原始数据类似的数据集,但其中的敏感信息是虚构的,以确保真实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7. 脱敏规则(Masking Rule):脱敏规则是指定义如何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的规则集合。
脱敏规则包括哪些数据被脱敏、如何进行脱敏以及如何还原脱敏数据等。
8. 脱敏策略(Masking Strategy):脱敏策略是指选择合适的脱敏方法和算法来实施系统脱敏的策略。
脱敏策略应考虑数据的实际需求、安全性要求和合规性要求。
9. 安全测试环境(Secure Testing Environment):安全测试环境是指在进行软件测试时,使用脱敏技术将测试数据中的敏感信息替换为脱敏数据,以防止敏感数据泄露的测试环境。
系统脱敏法(心理学)!经典方法!

系统脱敏法目录[隐藏]【系统脱敏法定义】【系统脱敏法的历史】系统脱敏法的变式【系统脱敏法步骤】【系统脱敏法的具体运用】[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定义】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
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的历史】类似系统脱敏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也有运用。
据《儒门事亲》载: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在旅舍的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
医师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戴人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
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的变式系统脱敏法的变式主要有:(1)快速脱敏法,或称真实生活脱敏法此法的主要特点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对它的想象;治疗者陪伴着病人通过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抵达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紧张为止。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英语: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南非心理医生约瑟夫·沃尔普提出。
系统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中用于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或其他焦虑症。
该方法基于经典条件作用,与认知心理学与应用行为分析有共通之处。
当行为分析师使用该疗法时,其基于激进行为主义与功能分析,并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原则,如冥想或深呼吸。
而从认知角度而言,则是认知与感觉触发了行为。
系统脱敏法共包含三个步骤:首先建立焦虑的等级层次,然后再学习放松或其他应对策略。
最后,患者使用学习到的应对策略克服第一步中建立的焦虑等级。
最终,引导患者能够逐步克服焦虑等级中的每一个层次。
步骤沃尔普提出的系统脱敏法的三个主要步骤为:建立焦虑刺激的等级层次:患者首先识别出导致其恐惧或焦虑的事物。
然后对于每一件事物,患者都根据其造成的焦虑程度进行主观评级。
如果患者对许多不同刺激都深感焦虑,则应该将每个刺激分开考虑。
对于每种刺激,患者将每件事物按焦虑程度从低到高建立列表。
放松训练:包括冥想在内的放松训练是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
沃尔普让他的患者放松是由于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既放松而又焦虑。
在这一步中,患者练习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直至全身进入松驰平静的状态。
这一步十分重要,因为患者能由此获得控制恐惧的方法,使恐惧不会上升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患者仅需几个单元便可学会应对技巧。
其他应对策略还包括服用抗焦虑药以及深呼吸练习。
此外,另一种放松手段则是认知重评。
此时,治疗师会鼓励患者去想象当其暴露在焦虑刺激中会发生什么,然后让患者想象正面的反应去取代想象中的糟糕情形。
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将刺激与应对方法相联系:在这一步中,患者先彻底放松下来,然后向其呈现处于其焦虑等级底层的事物。
当患者能够在第一件刺激物呈现后重新达到放松状态,再向其呈现更高等级的焦虑刺激。
系统脱敏法

根据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谈的结果,治疗者将所识别出的病人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 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利用这些制备好了的录音、录像对病人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在使用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时,也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 2、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出现或者存在时,要求患者不出现回避行为或意向,这一环节对治疗至关重要。 3、每次治疗后,要与患者进行讨论,对正确的行为加以赞扬,以强化患者的适应性行为。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种能够刺 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所以沃尔帕认为去除焦虑的积极方法就是解除恐怖对象,消除焦虑: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 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符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部分或者全部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就是采 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系统脱敏 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常常是用来治疗恐怖症和其他焦虑症状的有效疗法。它采用层级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 逐渐接近所害怕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 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
谢谢观看
概念
概念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 又称交互抑制法。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 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该法可以用来治疗恐怖症,除此之外,也适应于 其它以焦虑为主导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和强迫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是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
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
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
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最后经过在实景中的重复练习,使求助者逐渐从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中脱敏。
系统脱敏法工作程序:
1.学习放松技巧(每日1次,一次20~30分钟。
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
2.构建焦虑等级(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极度焦虑)
3.系统脱敏(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患者确实感到有些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
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算一级脱敏)
系统脱敏法基本思想: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再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意事项:
1.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
情境建立起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
而变化。
3.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是每个
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
改用其他方法。
冲击疗法(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冲击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
冲击疗法可以很有成效地治疗一些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飞行恐惧,乘地铁恐惧,坐火车恐惧,。
)经常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工作程序:
筛选确定治疗对象,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
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1.严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癫痫,脑血管病。
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4.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疾病,
5.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
6.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鉴定治疗协议:仔细的向求助者介绍治疗的原理、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求助者在治疗中可能承受的痛苦不能隐瞒和淡化。
厌恶疗法: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是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另起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工作程序:
1.确定靶症状
2.选用厌恶刺激:常见的厌恶刺激有
电刺激,药物刺激(利用药物的恶心和呕吐作用进行厌恶治疗)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