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2+)胁迫对小麦幼苗中蔗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1.培育耐盐碱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将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GsSAMS转入水稻中,增强了水稻对盐碱的耐受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sSAMS基因的转入增加了水稻染色体的数量B.GsSAMS基因转入水稻后最终定位于核糖体中C.GsSAMS基因在水稻中使用与大豆不同的遗传密码D.GsSAMS基因在水稻中成功表达了其编码的蛋白质2.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9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1小时B.1.3小时C.1.8小时D.2.2小时3.人体内核酸合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头合成途径,主要部位是肝脏,即细胞利用小分子前体物质5-磷酸核糖、氨基酸及二氧化碳等,从头合成核酸,是高耗能过程;另一种是补救合成途径,在很多组织中都可以进行,细胞利用核酸的降解中间产物合成核酸,是较经济的途径,底物足够时,主要以补救途径合成核酸。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补救途径能减少细胞中小分子物质和能量的消耗B.合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核苷酸需要耗能C.侵入人体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被处理后也能为人体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D.细胞内的核酸都是人体的遗传物质,其核苷酸序列就是遗传信息4. DNA复制过程中遇到不利因素的现象,称为DNA复制胁迫。

为了应对复制胁迫,生物体进化出了检验点,检测DNA复制是否正常并做出正确反应。

Rad53是行使检验点功能的重要蛋白。

研究人员发现当降低胞内dNTP(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水平时,Rad53缺失的细胞中,解旋酶复合体仍会前进并解开双链DNA,但以两条DNA单链为模板的复制速度不同,从而导致暴露出大段单链区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B.降低dNTP水平是为了使该细胞Rad53缺失C.大段单链DNA的暴露可能引起DNA损伤D.Rad53能够协调解旋酶复合体移动与两条链的复制速度5.人体内存在一种特殊的心脏细胞,负责为心跳设定节奏,被称为“生物起搏器”。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杨万坤 114120238 11应用生物教育A班摘要:用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5天)下小麦幼苗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ASA的含量都较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的含量高。

关键字:干旱胁迫、小麦幼苗、Pro、MDA、H2O2、PPO、POD、GSH、ASA引言: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是近几年北方地区旱情日益严重,小麦产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干旱也属于逆境,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遭受干旱逆境后各个生理过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干旱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涉及到许多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酶活性、膜系统、细胞失水等,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甚至是细胞死亡。

本次试验测定正常生长的小麦幼苗和干旱胁迫处理小麦幼苗中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氢、抗氧化酶(PPO、POD)、谷胱甘肽(GSH)、ASA的含量变化, 来研究干旱胁迫对小麦的影响,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干旱胁迫问题,解决小麦生产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及处理将小麦种子用0.1% HgCl2消毒10 min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用蒸馏水于26℃下吸涨12 h,然后播于垫有6层湿润滤纸的带盖白磁盘(24cm×16cm)中→于26℃下暗萌发60h,计算发芽率(注意与前面结果比较),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做干旱5天干旱处理。

5天后用相同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麦进行脯氨酸、MDA、过氧化氢、抗氧化酶(PPO、POD)、GSH、ASA的含量的测定。

1.2测定方法1.21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各取50粒吸胀的玉米种子→沿胚的中心线切成两半(严格区分两个半粒),进行下列实验:其中50个半粒进行TTC染色(30℃水浴 20 min),另50个半粒进行曙红染色(室温染色10 min)洗净后观察。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

胡中泽,衣政伟,王 安,等.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118-12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5.020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筛选胡中泽1,衣政伟1,王 安1,马鸿翔2,张岳芳3,王 显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泰州2253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0;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为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及抗赤霉病特性,连续3年采用病麦粒表土接种法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赤霉病抗性、丰产性以及DON毒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期是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麦齐穗后第1个扬花到扬花结束历时天数以及期间的天气情况为赤霉病流行提供了环境条件。

华麦7号、扬麦21、宁麦13、农丰88、宁麦资126等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高,扬麦15抗性较差。

华麦7号、宁麦13、宁麦26等籽粒中DON毒素含量较低。

宁麦13、扬麦21、华麦7号、华麦8号、扬麦22、扬麦28丰产性较高。

综合而言,华麦7号、宁麦13、扬麦21等是赤霉病抗性较高、产量较高的小麦品种。

随着赤霉病流行年份增多,筛选出适宜苏中地区种植的高产、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品种筛选;DON毒素;抗病性;丰产性 中图分类号:S512.1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118-07收稿日期:2019-07-1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301201)。

作者简介:胡中泽(1987—),男,江苏兴化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大田作物防治等工作。

Tel:(0523)86155806;E-mail:huzhongze@126.com。

通信作者:王 显,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大田作物栽培等工作。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XXX,云南昆明呈贡 650500摘要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又称胁迫。

常见的逆境有寒冷、干旱、高温、盐渍等。

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逆境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细胞脱水、膜系统受破坏,酶活性受影响,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抵抗或适应逆境的本领,称为抗性。

在生理上,以形成胁迫蛋白、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含量)、提高保护酶活性等方式提高细胞对各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干旱、盐碱和低温是强烈限制作物产量的三大非生物因素,其中干旱造成的损失最大, 其损失超过其他逆境造成损失的总和。

本实验以玉米幼苗为材料,设置对照组(未经过干旱处理),探究了干旱胁迫下脯氨酸(pro)、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H2O2的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酶(POD、PPO)活性的变化。

实验通过分光光度计分别在不同的波长中测出吸光率,间接计算出其含量及酶活性,进而通过对正常条件下的和逆境胁迫下一定量玉米苗体内以上各种物质含量的对比,从而了解玉米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发生的变化。

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pro)、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H2O2的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POD和PPO活性也表现出较大水平的提高。

也说明了玉米苗在干旱条件下既有对植物抗旱不利的物质增加,也有增强抗旱性和保水性的物质的含量增加以维持植物的生命力。

关键词玉米苗,干旱胁迫,抗逆性,紫外分光光度计吸光率,抗氧化酶引言干旱是自然界常见的逆境胁迫因素,干旱也是植物最容易受到的胁迫之一。

干旱不仅制约植物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高低,也会引起植被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变化。

因此,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及机制一直是植物逆境适应策略研究的一个热点。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过程和受伤害程度与干旱胁迫的强度以及植物自身的抗性联系紧密,并从生理代谢、生理功能、形态适应、生长发育以及生物生产力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外源ABA和水分胁迫下不同耐旱品种小麦抗氧化响应和Lea基因表达的对比

外源ABA和水分胁迫下不同耐旱品种小麦抗氧化响应和Lea基因表达的对比

外源ABA和水分胁迫下不同耐旱品种小麦抗氧化响应和Lea基因表达的对比摘要:将两个小麦品种——C306(耐旱)和PBW343(敏感),在外源ABA处理、水分胁迫(WS)和复合处理三种情况下的幼苗生长状况进行对比。

通过幼苗生长状况、根与芽的抗氧化潜力和芽中LEA基因的表达水平来研究它们的响应机制。

ABA处理导致抗坏血酸盐含量、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比例和抗氧化酶含量升高,同时导致脱氢抗坏血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

在水分胁迫下, PBW343的抗坏血酸盐含量、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比例和抗氧化酶含量的减少量高于C306,而 PBW343的脱氢抗坏血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比C306的高。

相较于单一水分胁迫,ABA和水分胁迫复合处理下 PBW343的一些特征得到了改进。

在单一ABA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小麦的脯氨酸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

从十个LEA基因方面研究,C306的六个基因在水分胁迫下比在ABA处理下被诱导的更多,但是PBW343的六个基因在以上两种情况下被诱导的数量相同。

有四个LEA基因在PBW343中比较早表达,而在C306中较晚表达。

ABA处理下C306中的Wdhn13比水分胁迫下C306中的Wdhn13表达的更多,而PBW343中的Wdhn13在两种情况下都无响应。

关键词:ABA、干旱、小麦、抗氧化、LEA、水分胁迫缩写:ABA脱落酸APX抗坏血酸过氧化氢酶DMT邓肯多重比较EST已表达序列标记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PO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R谷胱甘肽还原酶LEA晚期胚胎丰富MDA丙二醛T/C目标放大控制权WS水分胁迫引言脱落酸调节许多植物生理过程如种子成熟、种子休眠、生长和发育调节等,而它在适应环境压力尤其是高盐和干旱中的作用是一个研究这些压力下全球作物产量影响的重要领域。

ABA信号在抗旱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抗旱品种是高浓度ABA敏感而许多干旱敏感品种是低浓度ABA敏感。

霍格兰(Hoagland)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

霍格兰(Hoagland)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

霍格兰(Hoagland)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和技术。

霍格兰(Hoagland)溶液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研究中的营养液,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霍格兰溶液的配制及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机制,为优化施肥和种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霍格兰溶液对小麦根系和叶片生长的影响,可以为改善小麦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效率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深入研究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对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不同浓度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种苗的根系生长、叶片生长以及整体生长情况。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生长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小麦生长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霍格兰溶液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作用规律,为今后的种植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种植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将探讨霍格兰溶液在小麦种植中的潜在价值,为农业科研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麦生长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溶液营养对于小麦生长的影响备受关注。

霍格兰(Hoagland)溶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生长营养液,其丰富的元素组成和科学配比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究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种苗生长的影响,从不同浓度霍格兰溶液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对根系和叶片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

花后喷施KH2PO4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调控效应研究

花后喷施KH2PO4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调控效应研究

李怀伟,鲍 彬,杨锦康,等.花后喷施KH2PO4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调控效应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0):78-8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0.011花后喷施KH2PO4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调控效应研究李怀伟,鲍 彬,杨锦康,唐秀巧,李中蔚,王坤坤,李昕悦,胡运杰,宋有洪,李金才,李金鹏(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为明确小麦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对高温胁迫下灌浆期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的调控效应,以安农0711为材料,设置喷施清水+不高温(CK)、清水+高温(HT)、0.3%KH2PO4+不高温(PT)和0.3%KH2PO4+高温(PHT)共4个处理开展大田试验,分析不同试验处理下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乳熟期茎秆特性、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花后喷施KH2PO4溶液使小麦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下降。

PT和PHT处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CK和HT处理,且PHT较HT处理维持了旗叶较高的Pn、Tr和Gs。

高温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重心高度、茎秆穿刺力和充实度,与CK和HT处理相比,PT和PHT处理的植株重心高度、茎秆穿刺力和充实度显著提高。

小麦成熟期植株干质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均表现为PT处理显著高于PHT处理和CK,PHT处理和CK之间无显著差异,HT处理显著最低。

其中,与对照相比,HT处理使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下降30.09%,而花后叶面喷施KH2PO4能使受高温胁迫下小麦成熟期干质量显著提升,与HT处理相比,PHT处理使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升高48.30%,进而增加了籽粒产量。

综上,花后喷施KH2PO4能使小麦具有较高的抗高温和缓解旗叶衰老的能力,有利于改善旗叶光合及茎秆特性,缓解高温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自-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自-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1、引言尽管许多研究人员主要是考虑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但在实际环境中,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并存,而且这些污染物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使得环境污染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复合污染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

抗生素和重金属是环境中典型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医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具体途径包括抗生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流失的抗生素、医院丢弃的抗生素废物、经由人和动物粪便尿液排出的抗生素。

抗生素在生物体内代谢率低,一般仅为10~40%。

因此,随着集约化畜牧业以及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含有抗生素的畜禽粪便量不断增加,这些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农用已经成为抗生素进入土壤环境的主要途径。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会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还能与某些有机物发生反应转变成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畜禽和水产养殖、汽车尾气排放、矿山开采活动以及废弃物焚烧及处置等。

此外,一些重金属元素也作为微量元素添加于饲料,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增加了环境中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几率。

抗生素和重金属在环境中均具有持久性和毒性,二者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长期的危害,特别是两者复合污染对环境产生的毒理效应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而为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风险评价提供基础。

本文就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污染水平和生态毒理效应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2、抗生素与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在环境中特别是在河流、沉积物和农田土壤中均可见二者的复合污染现象。

2000年,美国USGS对美国139条河流进行了调查,检测到了21种抗生素残留,其中包括四环素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质量浓度在60~690ng/L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 m o i—ya e Ac i ii s i he tSe d i g n a— s tv te n W l a e ln s
D UAN h n — n , Z a gl g WANG Ln i i
( l g fLi ce c , e a r lUn v r i Xi x a g 4 3 0 Ch n ) Co l e o f S in e H n n No ma ie st e e y, n in 5 0 7, i a
段璋玲 , 王 琳
( 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 南 新 乡 430) 河 河 5 0 7
摘 要 :为 了研 究汞 对 小麦幼 苗叶 片 、 和 萌发 种 胚 的蔗 糖 酶 (n ) 苯 丙氨 酸 解氨 酶 ( AL) 性 的 根 Iv和 P 活
影 响 , 用水培 法 , 采 用不 同浓度 的 Hg 对 小 麦进 行 浸 种 处 理 , 定 小 麦在 不 同 时 间和 不 同器 官 的 抖 测 I v和 P n AL活性 , 结果 表 明 , 着 Hg 浓度 的递增 , 麦幼 苗叶 片 、 和 萌发 种 胚 中, 随 抖 小 根 酸性 和 中/ 碱
性 I v的 活性都 呈先 上升 而后 下 降的趋 势 , n 小麦 幼 苗 叶 片、 和 萌发 种 胚 的 P 根 AL的 活性 也 呈 先上 升 而后 下 降的趋 势 。不 同器 官的 两种酶 活性相 比 , 快速 生长 的 叶 片和根 部 的酶 活 性都 比萌发 种 胚
的 高。低 浓度 Hg ( . O 抖 ≤0 1 0 mmo/ ) 小麦 幼苗 的 Iv和 P lL 对 n AL活性 有 短暂 的促 进作 用 , 浓度 高
n n mmo i- y s ( A L) n l a e , o t n e mi a i g e b y s o e t s e l g , i e e t iea na la e P i e v s r o s a d g r n t m r o f wh a e d i s df r n n n f
关 键词 :小麦 ;Hg 胁迫 ; 糖酶 ;苯 丙氨 酸 解氨 酶 抖 蔗
中 图 分 类 号 : 5 2 1Q5 S 1 .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4 2 82 1) 3 0 9 4 1 0 —3 6 (0 1 0 —0 3 —0
Th f c fM e c r t e s o n e t s n e y a a i e e Efe to r u y S r s n I v r a e a d Ph n l l n n
Hg ( . 0 ≥0 2 0 mmo/ 对 Iv和 P lL) n AL活 性 有 显 著 的抑 制 作 用 。 当 Hg 浓度 为 0 1 0 . 0 mmo/ lL
时 , 种 I v和 P 各 n AL 活 性 达 到 最 大 , 此 的 阈 值 浓 度 。 由 此
t n o 抖 i ce sn 。h c i a d n u r l ak 1 e I v a t i e l t e d d t ief s n h n f l i fHg o n r a i g t ea i c n e ta/ l ai n c i t sal r n e o rs i ta d t e al d n v i r
Ab ta t n o d rt t d h fe to r u y o h ci i e fiv ra e I v n h n ll— sr c :I r e os u yt eef c fme c r nt ea t t so n e ts (n )a d p e y aa v i
o g n , h n y ea tvte n t e fs r wt e v s a d r o s we e h g e h n t o e i h e m i a r a s t ee z m ci iis i h a tg o h la e n o t r i h r t a h s n t e g r n —
c n e t ai n f Hg we e u e o e d s a i g te t n n he he I v a d t e PAI ci iiso o c n r to so 。 r s d f rs e o k n r a me ta d t n t n n h a tvte f wh a tdfe e tp o e sng tme n r a r ee mi e . s lss o d t a t hec n e r — e ta i r n r c s i i sa d o g nswe e d t r n d Re u t h we h twih t o c nta f
i hela e . o t n e mi a i mb y s PAL ciiy as r s n e hes met n e y I i e e t n t e v s r o sa d g r n tng e r o . a t t lo p e e t d t a e d nc . n df r n v f
河 南农 业科 学 ,0 1 4 ( ) 3 —2 2 1 ,O 3 :94
J u n l fH e a rc lu a ce c s o r a n n Ag iu t r lS in e o
Hg+ 迫 对 小 麦 幼 苗 中蔗 糖 酶 和 2胁
苯 丙 氨 酸 解 氨 酶 活 性 的 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