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酪氨酸_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直接测定酪氨酸_苯丙氨酸和色氨酸
( 2) 样品溶液的制备: 将 172300 氨基酸注 射液分别稀释 1、5、10、50 倍, 移入进样小瓶中。
(3)A ccQ. T ag 法测定 172300 氨基酸样品 处理方法, 参见 A ccQ. T ag 法测定水解氨基酸 标准手册。
2. 3 色谱条件 流动相: 8. 5 mM N aA c- 5% 甲醇溶液, 用
4 讨论 4. 1 测定波长的选择 本方法在测定酪氨酸、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时, 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波长, 即在 230 nm 处测定酪氨酸、在 210 nm 处测定 苯丙氨酸、在 278 nm 处测定色氨酸, 其根据是 这三种氨基酸的紫外吸收图谱 (见图 2)。
图 2 T yr, Phe, T rp 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测定波长的选择本方法在测定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时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波长即在230nm处测定酪氨酸在210nm处测定苯丙氨酸在278nm处测定色氨酸其根据是这三种氨基酸的紫外吸收图谱见图氨基酸投料量5010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测定172300氨基酸注射液时以稀释10倍最为合适测定结果与投料最为接近而稀释50和不稀释时测定的结果均偏低且与投料量相差较大
磷酸调节 pH = 4. 0; 流速: 1. 2 m l m in; 柱温: 36℃; AU FS: 2. 000; 波长开始设为 230 nm , 分 析至 2 m in 时自动变换为 210 nm , 4 m in 时变 换为 278 nm , 至 7 m in 分析结束。
3 结果分析 3. 1 各组分的分离效果
从表 2 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在测定 172 300 氨基酸注射液时, 以稀释 5 倍或 10 倍最为 合适, 测定结果与投料最为接近, 而稀释 50 倍 和不稀释时测定的结果均偏低, 且与投料量相 差较大。 通过计算可知: 将样品稀释 50 倍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1.1 规格试剂1:3×60 mL,试剂2:1×45 mL;试剂1:1×60 mL,试剂2:1×20 mL;试剂1:1×60 mL,试剂2:1×12 mL;试剂1:4×60 mL,试剂2:4×15 mL;试剂1:2×40 mL,试剂2:2×10 mL;试剂1:3×28 mL,试剂2:3×7 mL;试剂1: 1×4L,试剂2: 1×1L;试剂1: 2×4L,试剂2: 1×2L。

1.2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1主要组分:试剂2主要组分:2.1 净含量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2 外观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

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3 试剂空白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1.0(波长340nm,光径1cm)。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不大于0.004。

2.4 分析灵敏度测试100U/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25。

2.5 准确度用参考物质(GBW09177)定值的血清测定,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不超过±12.0%。

2.6 重复性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线性2.7.1在[0.5,800]U/L区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2.7.2[0.5,96)U/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1.52U/L;[96,800]U/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2%。

2.8 批间差批间差应不大于10%。

2.9 稳定性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后的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2、2.3、2.4、2.5、2.6、2.7的要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转化液中d-苯丙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转化液中d-苯丙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转化液中d-苯丙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鉴定和测定化合物的方法。

下面是一种用于测定酶转化液中d-苯丙氨酸的HPLC 方法:
仪器和试剂: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C18色谱柱
- 紫外检测器
- 甲醇
- 0.1%磷酸溶液(pH 2.5)
步骤:
1. 准备样品:将酶转化液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稀释或净化,以获得可测定d-苯丙氨酸浓度的样品。

2. 准备标准曲线: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d-苯丙氨酸标准溶液。

可以使用纯品的d-苯丙氨酸,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制备。

3. 色谱条件设置:
- 使用C18色谱柱,柱温设定为适当的温度。

- 流动相使用甲醇和0.1%磷酸溶液(pH 2.5),以一定比例混合,并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 设定流速和检测器波长以最佳条件进行分析。

通常,流速为1 mL/min,波长为210 nm。

4. 注入样品和标准溶液:将样品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色谱仪进行分析。

保证注入的样品和标准溶液体积足够小,以避免过度稀释。

5. 分析和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的峰面积,计算样品中的
d-苯丙氨酸浓度。

可以使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定量。

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仪器设置,上述方法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在进行HPLC分析时,确保操作准确和安全,并按照相关的
实验室规定进行。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简介: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

该酶多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类可溶性部分物质,是1961年J.Koukol 在大麦中发现的,推测其分子量约为30万,这是一个可把苯丙氨酸用于酚类化合物合成的酶。

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在组织中活性增加时,酶发生失活作用,这时组织中具有活性酶的量很快就会减少,据认为这种失活是与类蛋白质物质作用有关。

Leagene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主要用于裂解植物组织,提取样品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该试剂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蒸馏水2、离心管或试管3、匀浆器或研钵4、低温离心机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取植物组织清洗干净,切碎。

2、加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冰浴情况下充分捣碎或研磨。

3、离心,留取上清液。

4、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或其他用途。

计算:组织或植物粗酶液获得率(ml)=上清液体积(ml)/组织或植物质量×100%注意事项:编号名称CS0366Storage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500ml 4℃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1、待测样品中不能含有磷酸酶抑制剂,同时需避免反复冻融。

2、所测样本的值高于标准曲线的上限,应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提取液稀释样品后重新测定。

3、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编号名称CC0007磷酸缓冲盐溶液(10×PBS,无钙镁)CS0001ACK红细胞裂解液(ACK Lysis Buffer)DC0032Masson三色染色液DF0135多聚甲醛溶液(4%PFA)NR0001DEPC处理水(0.1%)PS0013RIPA裂解液(强)TC1167尿素(Urea)检测试剂盒(脲酶波氏比色法)。

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研究进展

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研究进展

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的研究进展孙海燕;全雪丽;付爽;吴松权【摘要】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1步反应的限速酶,广泛地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理活动.本文概述了拟南芥PAL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PAL基因的结构、表达特性、调控机制及其参与的植物生理学的意义,为进一步阐明PAL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生理作用【作者】孙海燕;全雪丽;付爽;吴松权【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苯丙烷代谢途径是陆生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1-2]。

苯丙氨酸解氨酶(EC 4.3.1 5, PAL)催化L-苯丙氨酸(L-Phe)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生成肉桂酸,是生物合成苯丙烷类天然产物的第1步[3-4],也是第1个被鉴定的植物“防御基因”[5]。

也是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研究最多的酶[6]。

肉桂酸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所必需的各种苯丙烷类物质的合成起始物[7]。

苯丙烷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大量酚类化合物的前体,包括木质素、黄酮类、异黄酮类、香豆素、芪类和水杨酸等,它们在维持植物结构、抵御紫外线、形成花青素和植保素、保持花粉活力、信号转导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5,8]。

自1961年Koukol和Conn首次描述PAL以来,苯丙氨酸解氨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9],它是控制苯丙烷途径生物合成去向的关键酶和限速酶[7,10]。

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该植物具有个体小、生长周期快、形态特征简单、生命力强、基因组小、遗传操作简单等优点[11-12]。

生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生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生化实习报告班级:生物技术08指导教师:敖新宇、贾璐学号:姓名:日期:2009-12-19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摘要:本次实验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和大玉米粉中营养成分的测定两个实验。

关键词:苯丙氨酸解氨酶、Sephadex G—25层析、DEAE纤维素层析、活力、比活力、大玉米粉、凯式定氮法、索式提取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实验一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方法;2.学习掌握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了解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4.了解高速冷冻离心机的操作步骤二实验原理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简称PAL;EC4.3.1.5)是植物体内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与一些重要的次生物质如木质素、异黄酮类植保素、黄酮类色素等合成密切相关,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制病菌侵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AL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在29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规定1h内增加0.01为PAL的一个活力单位。

酶的比活力是指样品中每毫克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在实验中将会看到随着PAL的逐步被纯化,其比活力也在逐步增加。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称为盐析。

溶液的盐浓度通常以盐溶液的饱和度表示,饱和溶液称100%饱和度。

沉淀一种酶所需的具体浓度需要经实验确定。

Sephadex(交联葡萄糖凝胶)是有细菌葡聚糖长连,用交联剂1—氯2—,3—环氯丙烷交联而成。

凝胶商品名后面的G值表示每克干胶吸水量(毫升数)的10倍。

交联度大,网孔小;交联度小,网孔大。

交联度的大小还与凝胶颗粒的机械强度有关,交联度大,机械强度也大(硬胶),在柱层析中流速快。

根据需要,选用一定型号的的凝胶柱做柱层析介质(蛋白脱盐一般用G—25或G—50,G—100~G—200分离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组分)。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植物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生命科学实验11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 L-苯丙氨酸解氨生成反式肉桂酸,是连接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

莽草酸途径产生的莽草酸通过分枝酸、预苯酸经转氨作用生成苯丙氨酸,从而进入苯丙烷类代谢途径,苯丙烷类代谢可生成反式肉桂酸、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为香豆素、绿原酸,也可以形成 CoA酯,再进一步转化为木质素、黄酮、异黄酮、生物碱、苯甲酸酯糖苷等次生代谢产物。

一切含苯丙烷骨架的物质都由该代谢途径直接或间接生成。

在生物次生物质代谢中具有防紫外线伤害、抵抗病原体的侵害、保持花粉生活力及形成植物花青素等多种重要作用。

该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的内外因素调节下,含量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的时空方式均有所不同。

1.PAL对植物生理代谢的意义植物的代谢分为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植物的次级代谢有多条途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苯丙烷类途径生成的黄酮、异黄酮、生物碱等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PAL对植物的生理意义非常重大。

1.1在木质化中的作用在植物的木质化组织中含有较高的PAL活性。

用分离的百日草叶肉细胞研究了苯丙烷类代谢酶类与木质素、管状分子形成和细胞分化的关系,发现在百日草细胞分化过程中,木质素的合成及管状分子形成与PAL 活性的增加成正相关,细胞溶质中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之前迅速上升,微粒体和细胞壁的 PAL 活性在木质化期间快速增加。

1.2在植物色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花色素是植物花朵、果实和叶片颜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花色素等的合成可由苯丙烷类产物反香豆酰 CoA 经过类黄酮途径生成,该过程与 PAL 密切相关。

如苋红素是中央种子目植物所特有的色素,当用白光、蓝光或红光照射尾穗苋黄化苗后,发现 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并有苋红素的积累。

苯丙氨酸检验操作规程

苯丙氨酸检验操作规程

苯丙氨酸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苯丙氨酸检验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配制各种氨基酸注射液的苯丙氨酸测定。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1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4.2鉴别试验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83图)一致。

4.3酸度(PH值)测定4.3.1测定范围:5.4-6.04.3.2配制溶液:取本品0.2g,加水20ml溶解后。

4.3.3操作步骤:同亮氨酸。

4.4溶液的透光度测定4.4.1测定范围:>99.0%4.4.2溶液配制;取本品0.5g,加水20ml水中。

4.4.3操作步骤:同亮氨酸。

4.5比旋度测定4.5.1测定范围:-33.50~-35.004.5.2需要试剂:水。

4.5.3操作步骤:取样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依法测定(见旋光度测定操作规程)4.6氯化物测定4.6.1测定范围:<0.02%4.6.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6.3操作步骤:同亮氨酸4.7硫酸盐测定4.7.1测定范围:<0.02%4.7.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7.3操作步骤:同亮氨酸。

4.8铵盐测定4.8.1测定范围:<0.02%4.8.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8.3操作步骤:同亮氨酸。

4.9铁盐测定4.9.1测定范围:<0.001%4.9.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9.3 操作步骤:同亮氨酸。

4.10重金属测定4.10.1测定范围:<百万分之十。

4.10.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10.3操作步骤:同缬氨酸。

4.11砷盐测定4.11.1测定范围:<0.0001%4.11.2试剂和试液:同亮氨酸。

4.11.3操作步骤:同苏氨酸。

4.12其它氨基酸测定4.12.1测定范围:<0.5%4.12.2试剂和试液4.12.2.1 2%茚三酮的丙酮溶液:取茚三酮2g,加丙酮100ml溶解,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
简介:
苯丙氨酸解氨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是催化直接脱掉L-苯丙氨酸上的氨而生成反式桂皮酸的酶。

该酶多存在于高等植物、酵母、菌类可溶性部分物质,是1961年J.Koukol在大麦中发现的,推测其分子量约为,这是一个可把苯丙氨酸用于酚类化合物合成的酶。

在组织中的活性可随外界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用光照、病伤害、植物激素处理等会使活性显著增加。

在多数情况下,在组织中活性增加时,酶发生失活作用,这时组织中具有活性酶的量很快就会减少,据认为这种失活是与类蛋白质物质作用有关。

测定细胞木质素合成途径中间代谢物及关键酶活性,可以探讨多种生物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的代谢机理,为减少水果石细胞含量提高其品质提供依据。

Leagene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检测试剂盒(苯丙氨酸比色法)检测原理是以苯丙氨酸作为底物,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采用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产物生成量的方法,于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以吸光度变化所需酶量进行计算。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植物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清等样品中内源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水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研钵或匀浆器
3、离心管或试管
4、低温离心机
5、水浴锅或恒温箱
6、比色杯
7、分光光度计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编号
名称TE0403
50T
Storage
试剂(A):PAL Lysis buffer250ml4℃避光试剂(B):PAL Assay buffer30ml4℃避光试剂(C):PAL终止液5ml RT
使用说明书1份
1、准备样品:
①植物样品:取植物组织或水果中层果肉,加入PAL Lysis buffer,冰浴情况下充分捣碎研磨或匀浆,离心,留取上清液,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

③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冻存,用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检测。

④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可以使用蒸馏水或PAL Lysis buffer稀释进行恰当的稀释。

2、PAL加样:按照下表设置对照管、测定管,溶液应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并注意避免产生
气泡。

如果样品中的PAL活性过高,可以减少样品用量或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样品的检测最好能设置平行管,求平均值。

加入物(ml)对照管测定管
蒸馏水 1.5 1.0
待测样品0.50.5
PAL Assay buffer-0.5
3、PAL检测:立即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处测定管的吸光度
(A测定0)。

准确孵育后,立即加入PAL终止液终止反应(备选方案),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处测定管的吸光度(A测定1)。

注意:加入PAL终止液终止反应不是必须步骤,可准确孵育后直接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杯光径,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测定管的吸光度(A测定1)。

计算:
PAL活性单位的定义:在该实验条件下,每小时吸光度变化0.01所需酶量为一个活性单位。

组织样本PAL(U)={(A测定1-A测定0)×V T}/(W×V S×0.01×t)
式中:A测定1=孵育1h后测定管的吸光度值
A测定0=加入PAL Assay buffer后立即测定的测定管吸光度值
W=组织样本的重量(g)
V T=提取酶液的总体积(ml)
V S=测定时所用酶液体积(ml)
液体样本PAL(U)=(A测定1-A测定0)/(0.01×t)
式中:A测定1=孵育1h后测定管的吸光度值
A测定0=加入PAL Assay buffer后立即测定的测定管吸光度值
t=反应时间
注意事项:
1、待测样品中不能含有酶抑制剂,同时需避免反复冻融。

2、获得上清液为PAL酶液,应尽快检测,亦可保存。

3、如果没有分光光度计,也可以使用普通的酶标仪测定。

4、每次检测指标不宜过多,否则操作时间不一,有可能导致样本间的差异。

5、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名称
CC0007磷酸缓冲盐溶液(10×PBS,无钙镁)
CM0004LB培养基
DC0032Masson三色染色液
DF0135多聚甲醛溶液(4%PFA)
NR0001DEPC处理水(0.1%)
PS0013RIPA裂解液(强)
TC1167尿素(Urea)检测试剂盒(脲酶波氏比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