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特点及其功能分析

合集下载

广告中概念隐喻的“突出”和“隐藏”功能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

广告中概念隐喻的“突出”和“隐藏”功能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

关 键 词 :广 告
与 “ 藏 ” 能 隐 功
概 念 隐喻
批 评 话 语 分析
“ 出” 突
21 念 隐 喻 . 概
1引 言 .
对 于 隐 喻 的 研 究 最 早 可 追 溯 到 亚 里 士 多 德 ( it— Ar o s
广 告在 我 们 的生 活 中随 处可 见 , 容 置疑 , 主要 目 不 其
又教资 2O11 中 刊 喻 的 “ 出 " “ 藏 " 能 研 究 突 和 隐 功
以批 评 话语 分 析 为视 角
荆、 姗 铭
( 东 外语 外 贸大 学 国际商 务 英语 学 院 , 东 广 州 广 广 摘 要 :随 着 中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告 业 也 在 蒸 蒸 日 广 50 2 ) 1 4 0
主 要 影 响 的 “ 较 理 论 ” c mp r o h o y 。 L k f & 比 ( o a s nt e r ) a o i
能 不 谋 而 合 。 因 此 不 难 发 现 .概 念 隐 喻 广 泛 运 用 于 广 告 光 明之 地 ; 建 青年 历尽 磨 难偷 渡 到美 国寻 找 光 明前 景 , 福
分 析 新 闻隐 喻 的 意义 构 建 过 程 及 其 背后 的认 知 机 制 , 以 为新 闻 隐喻 的研 究 提供 一 定 的参考 。 参 考 文献 :
地 、 国 比 美 国 黑 暗 等 内 涵 , 而 呈 现 出 一 个 负 面 的 中 国 中 从
形 象 。 过 概 念 整 合 分 析 , 们 可 以 看 到 隐 藏 在 新 闻 隐 喻 经 我 背后 的意识 形 态 , 以及 外 国媒 体 的 写 作 立 场 。 又 如 :
中 。但 以往 人 们对 概 念 隐喻 的研 究 往往 是 强 调其 “ 遍 普 性 ” “ 要 性 ”而对 概 念 隐喻 的映射 的缺 陷却 很 少有 人 和 重 . 探 究 ,尤 其 是 对 于 人 们 如 何 利 用 概 念 隐 喻 映 射 的 缺 陷 来

隐喻的功能维度分析

隐喻的功能维度分析
21 0 0年 8月
枣 庄 学 院 学 报
J RN F Z Z ANG UNI E I Y OU AL O AO HU V RST
A“ 2 1 昏 00
第2 7卷
第 4期
V0 . 7 N0. 12 4
隐 喻 的 功 能 维 度 分 析
文 娟 华 4
( 广西师范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广西 桂林 5 10 ) 4 0 4
名 称 转 用 于 另 一个 事 物
或J 类 转 向种 A -
, 么从 种 转 向类 要
, 么 根 据 类 比关 系 从 种 转 要
向 种 ”l ( 。 近 2 年 来 , 美 学 者 对 隐 喻 2 _ 0 欧
的研 究 如 火 如 荼 , 然 学 者 的研 究 角度 、 虽 方
[ 收稿 日期 ]0 0—0 2 21 6— 0 [ 作者简介] 刘娟华 ( 96一) 女 , 18 , 江西赣州 人, 广西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 言学方 向研究 生 , 主要从 事认 知语言学研究 。
2 隐喻 的功能维 度 .
2. 扩 展 词 义 功 能 1
和 制 约 作 用 。 从 功 能 维 度 的 角 度 看 , 喻 隐
可 以扩 展 词 义 , 词 的 语 义 更 丰 富 , 用 更 使 使 广 泛 。 隐 喻 还 有 凸 显 特 征 、 情 、 济 功 表 经 能 , 仅 可 以 使 词 的 语 义 得 以 延 伸 , 且 可 不 而
篇 组 织 和 建 构 的 重 要 功 能 维 度 , 们 将 隐 喻 的 功 我
能 维 度 分 成 三 类 : 展 词 义 功 能 、凸 显 特 扩
征 、 情 、 济 功 能 、 织 篇 章 功 能 。 下 面 表 经 组 将 通 过 大 量 的例 子 对 它 们 分 别 进行 分 析 。

传播学中的隐喻

传播学中的隐喻

传播学中的隐喻
在传播学中,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通过比喻的方式传递或表达某种意义。

隐喻可以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

以下是一些传播学中常见的隐喻:
1. 认知隐喻:通过将一个抽象概念与一个具体的感官经验相联系来传递信息。

例如,“时间就是金钱”,将时间和金钱进行比较,表达时间的宝贵和重要性。

2. 空间隐喻:利用空间概念来描述或传达非空间的概念。

例如,“前进”和“倒退”表示向前或向后的行动方向,用以表示进步或退步。

3. 疾病隐喻:通过将一种疾病与某个社会问题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呈现。

例如,“社会腐败”用来形容存在不道德行为的社会现象,类比于疾病的蔓延。

4. 身体隐喻:利用身体器官、感知或运动等身体部位的概念来描述或表示其他非生理概念。

例如,“眼前一亮”表示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或惊喜。

这些隐喻在传播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丰富信息表达,增强表达方式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交流效果。

分析英语广告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及其功能

分析英语广告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及其功能

分析英语广告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及其功能摘要:对语法隐喻的概念及分类进行介绍,对几那么英语广告语篇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做以分析,探求其在广告语篇中的运作机制及踊跃的劝说作用。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语法隐喻;英语广告系统功能语言学以为,语言是一个由音系层(phonology)、辞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 semantic)三层次符号系统。

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象征和被象征、或说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具体地说,音系层是辞汇语法层的表现,而辞汇语法层又是话语意义层的表现。

表现方式大致有两种:(1)一致式(congruent form),即无标记形式;(2)非一致式(incongruent form),即有标记形式,也确实是咱们所说的隐喻式(metaphoricalform)。

简单地说,确实是所利用的表达式背离了客观世界的局势状况,即韩礼德所说的“表达意义的—个变体”[1]。

而这种“变异”的表达方式恰正是语言求新求异的表现,这种不符合交际期望的表达方式促令人们试探语言表层下的各类意义。

而广告作为商家打响名声的语言利器,就必需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

因此,本文旨在结合语法隐喻理论与广告实践,简单分析英语广告中的人际语法隐喻及其功能。

一、语法隐喻参照系统功能语法所提出的语言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韩礼德以为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及人际语法隐喻,但现在韩礼德并无涉及与语篇功能相对应的语篇语法隐喻,而是只采纳了“语篇的浓缩”一笔带过。

直到1992才由Martin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语篇隐喻”[2]的概念,他以为,“时刻和结果的逻辑关系能够通过各类关联手腕做隐喻的表现”,除此之外,“语法隐喻通过展开一个语篇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成为组篇的工具”。

他为此提出“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两种语篇隐喻的论点。

随后韩礼德在从头划分的13类语法隐喻中提到了三种连接成份的隐喻,别离是连接成份向个体、性质和进程的转变,这与马丁的“语篇隐喻”有了一些重叠的地方。

广告英语的功能分析

广告英语的功能分析

广告英语的功能分析英语口语中的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相比较,以激发听者的想象力并传达言者的意思。

本文将探讨英语口语隐喻的类型和功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口语中的隐喻用法。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概念或事物相比较,以传达言者的意思。

它不同于比喻和象征,比喻是通过相似性来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而象征则是通过代表性来表达一个概念或情感。

字面隐喻是指将一个词或短语用于另一个与其字面意义不同的含义。

例如,“他是个天才”这个句子中,“天才”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非常出色,而“天才”的字面意义是指具有特殊才能或智慧的人。

抽象隐喻是指用抽象的概念来描述另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

例如,“爱情是战争”这个句子中,“战争”被用来形容爱情的复杂、竞争和冲突。

夸张隐喻是指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一个事物或现象。

例如,“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这个句子中,“天籁之音”被用来形容某人的歌声非常美妙动听,如同来自天堂的声音一样。

隐喻可以加强言者对于所描述事物的情感表达,从而引发听者的共鸣。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这个句子中,“阳光”被用来形容某人对言者的重要性和温暖,表达了言者对对方的热爱和依赖。

隐喻可以帮助听者破解言者所使用的密码,从而更好地理解言者的意思。

例如,“他是个定时炸弹”这个句子中,“定时炸弹”被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提醒听者注意这个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隐喻可以激发新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帮助言者表达新的思想。

例如,“你是我的灵感之源”这个句子中,“灵感之源”被用来形容某人对言者的启发和影响,帮助言者表达对其的感激之情。

英语口语中的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不同的类型和功能来传达言者的意思和情感。

通过使用隐喻,言者可以加强情感表达、破解密码、创新思想等。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欣赏隐喻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口语的魅力。

暗喻句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暗喻句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暗喻句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暗喻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在文章或言辞中通过隐喻的手法来传达特定的含义和意义。

它是一种间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段来打动读者或听众的情感和思维。

本文将对暗喻句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和特点、作用和功能,以及不同类型的暗喻句和例子。

通过对暗喻句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暗喻句随处可见。

它们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和感知之间建立联系,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在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中,暗喻句也经常被用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意象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暗喻句这一修辞手法。

我们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暗喻句和具体例子,展示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和效果。

同时,本文也将强调暗喻句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暗喻句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然后,我们将探讨暗喻句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暗喻句的重要性,并展望它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暗喻句,提升他们在语言表达中的修辞能力和鉴赏水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一展开论述。

让我们一同踏上探索暗喻句的精彩旅程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组织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暗喻句的相关内容。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关于暗喻句的背景和概述。

我们会简要介绍什么是暗喻句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和分析暗喻句的定义、特点、作用、分类和例子。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暗喻句的相关主题。

在2.1小节中,我们将对暗喻句进行定义和详细解释其特点。

我们会阐述暗喻句与直接表达的区别,以及暗喻句中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成功的广告案例分析其特点

成功的广告案例分析其特点

成功的广告案例分析其特点对几则成功广告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广告在反映时代特征、巧妙运用广告节奏、优秀的文案写作、精确的广告时长和投放计划、善于利用媒体等成功之处,也为大家更加了解广告营销。

以下是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的广告案例分析其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功的广告案例分析其特点篇1:脑白金说起脑白金估计连三岁孩童也能唱出来“今年过节不收礼,不收礼呀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

脑白金是一种普通的保健食品,其功效屡遭专家质疑、媒体批评和消费者的非议,品位低下的广告更让人感到难受。

然而,就这样一个产品,靠着这样的广告,竟然风靡神州,创造了销售的奇迹,成为了时尚的礼品,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脑白金的广告究竟有何奇妙之处?而脑白金的幕后操作者,传奇人物史玉柱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行业背景——保健品行业的短命定律如果要评选“中国改革中最混乱的产业”,保健品业一定是位列三甲的代表,这个90年代初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因其准入门槛低和初期的暴利收益,成为众多公司竞争的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共有数百家大小公司涉足过保健品业,而个中的品牌更是不计其数,我们只要随便搜索一下记忆,以下品牌便会呼啸而出:飞龙、巨人、三株、红桃K、太阳神、中华鳖精、青春宝……如此多的品牌集中在十年时间里爆发,无序与混乱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一般说来,欧美一个产业的成熟周期在30—50年左右,有的甚至更长;而且产业与企业的发展相对同步,也就是说,研究欧美的产业,你总能找到一两个贯穿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譬如德国奔驰汽车贯穿了德国汽车产业,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则贯穿了美国电信业。

但中国的保健品业却成了极其特殊的案例,这里始终没有一个主角,往往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品牌更替成为常态,这种过度频繁的诞生与死亡,使整个保健品业成为一片血腥的红海。

因此保健品企业形成了这样的历史沿袭,它们习惯于“急功近利”,大多数厂家都希望尽快进入产品增长与成熟期,快速回收利润,大部分企业要求三至六个月市场就必须达到盈亏平衡,稳重一点的大概是一年。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诗歌中隐喻的理解

( 2 ) 隐喻 的认 知 功 能
隐喻的认 知功能首先是指隐喻为人类提供观察世界 的
说,语用预设 的共知性简化了广告语言 : 主观性使广告变得 更有说服力 ; 隐蔽性 的特点达到了吸引消费者 的目的。广告 商应该利用语用预设这些特 性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使其接受 宣传的产品。
参考 文 献
钱 。包含 同等信息量的情况下,播 出的时间越 短越 能节省 广告商的开支 ,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简洁生动 的广告文 本往往 琅琅 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从而使更多的人选择 购买广告中宣传 的产品和服 务。广告商利用语用预设的共 知性缩短广告篇幅,让广告的语言变得简洁明了。
4 . 2增强广告语 篇的说服 力 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使广告语篇成为带有 断言性质
4 3
还给顾客 ,这意味着顾客要想拿到这 五十元购物券必须买 价格总值一百元的产品。许多人想 当然地 以为他们购买一百 元的产 品只需付五十元现金。这种情形在各大商场做促销 活动的时候常常出现,为了保障 自身 的利益 ,消费者有必
要在 消费前请售货员将活 动内容解释清 楚。
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一种 语用现象 。隐喻是一种 以话 语为框架, 以词为焦点的语言现象 。它的判别必须在
种 思 维 方 式 和 强 大 的认 知 工 具 。 多年 来 ,研 究人 员 一 直 试 图从 各 个 角 度 来 研 究 隐 喻 的 生 成 和 解 读 的过 程 。 而 对 于 诗 的语 言 来 说 , 隐 喻 极 为 重 要 。 本 文 阐释 了隐 喻 本 质 ,对 隐 喻 的认 知 功 能 、 隐 喻 与 诗 歌 的 关 系做 了浅 显 的分析 ,从 而探讨 了诗歌 中隐喻 的理解 。本文从 隐喻的 认 知 功 能 的 角 度 出发 阐 述 了 隐 喻 在 诗 歌 中 如 何 理 解 及 其 传 神 的 功 能 , 并 进 一 步说 明从 认 知 的 角 度 理 解 诗 歌 隐 喻 是 中英 诗 歌 欣 赏 的 一个 很 好 的途 径 。 【 关键词l 隐 喻 ;认 知 ; 诗 歌 【 中圈分类号】 H 0 . 0 【 文 献标 识 码 l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0 1 . 0 0 4 3 .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作为人类思维机制的隐喻广泛存在于英语广告语篇中。

文章重点探讨隐喻在英语广告中的特点和功能,发现广告中的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认知、联想新产品,最终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隐性方式。

关键词:英语广告;语篇;隐喻;特点;功能“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advertere”意指“转向”,是尽力引起我们注意的语篇。

(AngelaGoddard,1998:6)广告商借助广告使自己的产品广为人知,广告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告语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不少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国外学者如:Vestergaard,T和Schroder,K (1985)、Tanaka,K(1994)等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商是如何通过广告语而达到其交际目的的。

在我国,赵静(1992)、黄国文(2001)等学者从词汇、修辞、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广告词进行过研究。

近年来,广告语的研究出现了一新的趋势。

即从认知的角度来透视广告语,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语,而目前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隐喻的例子却很少见。

本文试图从这一新的角度以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以报刊、杂志上的书面广告为语料,重点探讨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特点及功能,期望能对广告语的创作提供指导,为人们正确解读广告提供帮助,同时丰富隐喻的语篇层面研究。

一、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一)隐喻的分类自Lakoff,G和Johnson,M的Metaphors WeLive By一书问世以来,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隐喻概念。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人类认识和理解事物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隐喻是其重要的工具。

隐喻的实质是要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G.&John,M.,1980:5)。

即概念域A(始源域)是概念域B(目标域)。

人们在感知和认识事物时总是以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陌生的事物。

如:在生活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旅行是人们熟悉的事物,在旅行中,可能碰到障碍,旅行者可能越过障碍继续前进,到达终点,也可能半途而废。

生活亦如此。

生活中可能遇到困难、挫折,有些人迎难而上,硕果累累,而另一些人因害怕困难,一蹶不振。

Lakoff和Johnson按隐喻的认知功能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

所谓结构隐喻是指一种概念由另一种概念隐喻化地建构(Lakoff,G.&John,M.,1980:15)。

始源域为目标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通过始源域B的结构来理解目标域A。

例如:我们通过运动和空间来理解时间,将时间视为物体,因此有如下的隐喻:I am looking ahead toChristmas.Time is flying by.Thanksgiving is com-ing up on u(sZoltan Kovecses,2002:33-34);所谓实体隐喻即给抽象的目标概念予实体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物质和容器等来想象我们的经验,用其指称、量化和辨别经验的某些方面(ZoltanKovecses,2002:35)。

如:Life has cheated me.Thecomputer went dead on me,我们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实体,通过自我参照来更好地理解目标域;所谓方位隐喻即通过人的空间方位感知来理解目标域,如上-下,中心-边缘,等。

所以有如下的隐喻:I am feeling up.(Happy is up).He is really lowthese days.Sad is down.高兴是向上,悲伤是向下(Zoltan Kovecses,2002:34-36)。

由分类可以看出隐喻的范围已扩大了。

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运用极其普遍。

广告商利用隐喻来更好地实现其说服受众购买产品的目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大类隐喻中隐喻化的思维机制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二)广告中的隐喻1.结构隐喻Toyota moves forward as your partner.(theAtlantic Magazine,Sept.,2005)(你的伙伴丰田与你一起前进)Relax and enjoy,service comes fromthe heart when you fly.Cathay Pacific(.当您乘坐国泰航空公司的航班时,您就能轻松地享用来自心灵的服务)(转自吴克明,1995)It will take you asfar as your mind wants to go.(New Yorker Mag -azine,May 7,2005)(思想有多远,它会带你走多远。

)在这些例子中,车子、服务、思维本身是无生命的,都被当作有生命的物体,具有有生命的物体所拥有的动态特征。

受众通过感知物体的动态特征来理解尚未熟悉的事物。

广告中所推销的产品大多是人们未曾了解的,对于新产品的特征和性能又是受众所期待了解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建构陌生的概念。

2.实体隐喻He who plants a garden plants happiness(.育花者培育幸福)(转自吴克明,1995)Think of it as aroommate,you can trust with all your secrets.-Lane(把它当作闺中密友,你可以向它吐露所有的秘密。

)(转自吴克明,1995)Its beauty is more thanskin deep-Mercedes-Benz(.the Atlantic Magazine,April,2004)(它的美不仅在于皮肤深层。

)A per-sonal assistant,beautifully designed as a car-ACU-RA(the Atlantic Magazine,Nov.,2005)(私人助手,设计美观的一辆车)在这些例子中,幸福、梦想是抽象的事物,品牌Lane、Benz、Acura是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事物,通过熟悉的事物来理解他们,就会大大降低理解的难度。

3.方位隐喻She has got a style all her own.Her smilecould heat up a nation(.转引自孙晓丽,1994)(她有她的风格,她的微笑能温暖一个国家)America'smost advanced assembly plant is up and running-Hyundai(.the Atlantic Magazine,Sept.,2005)(美国最高级的工厂在成长并前进着)The new Nokia8800 Sirocco Edition builds on a heritage of impec-cable design(.Newsweek Magazine,Oct.16,2006)(新款罗基亚8800建造基于无懈可击的设计传统)Why your skin drinks it down so quickly?(转引自孙晓丽,1994)(为什么你的皮肤这么快喝下它呢?)The new Jetta.It's all grown up.-New Jetta (New Yorker Magazine,May 24,2005)(新捷达。

它已完全成长起来了。

)在这些例子中,向上“up”与之相联的是好的、积极向上的,而向下“down”与之相联的有不好的、消极的一面。

Zoltan Kovecses 提到向上的方位倾向于正面的价值,而向下的方位有负面的价值,但正负价值并不限于空间方位的上-下,他强调各种空间意象图式是双极的,因此“整体”、“中心”、“联合”、“平衡”、“在内”、“目标”、“向前”大多被视为积极的,而他们的相反面“非整体”、“边缘”、“非联合”“、不平衡”、“在外”、“非目标”和“向后”大多被视为负面的(Zoltan Kovecses,2002:36)。

通过与人的身体相关的空间方位来认识抽象的、陌生的事物,同样可以减轻认知所付出的努力。

这种跨域显映使得所要认识的事物更突显,这是广告商所期待达到的效果。

二、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相关论文定制的特点(一)规约性隐喻与新奇隐喻隐喻根据其规约性程度可以被分为规约性隐喻和新奇隐喻。

规约性隐喻又可称之为死喻,新奇隐喻又可称之为活的隐喻。

事实上,哲学家Hegel曾对二者做过区分。

死喻是词语隐喻化的延伸,这些词语已成为我们通常所运用的语言意义的一部分。

活的隐喻被视为偏离或陌生的词语(RandalHolme,2004:15)。

Lakoff也谈到二者的区别,指出对二者进行区分对于隐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对于理解人的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两种隐喻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域之间的显映过程是不同的。

依Lakoff所言,在目前所研究的规约性显映的例子中,用来显映的是上义范畴的词而非基本范畴的词(Ortony,1979:211)。

在广告中,规约性与非规约性隐喻的选择会对受众解读广告产生不同的作用,在跨域显映的过程中,规约性隐喻的各项特征很容易显映到目标域上,而新奇隐喻主要是把始源域较突显的特征显映到目标域上。

二者都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语中。

例1:If sleep is an 8-hour journey,why nottravel first class?Aristocrat is the perfect vehicle totake you into a world of luxurious comfort.-Aris-tocrat mattress(如果睡眠是8小时的旅行,为何不坐头等舱?Aristocrat是带您进入豪华舒适世界的最佳工具。

)(王燕希,2004)用旅行隐喻睡眠,旅行各方面的特征很容易显映到睡眠上。

例2:It is anarrival.It is a departure———Acura.(the AtlanticMagazine,Feb.,2007)(它是到达。

它是离开)在此广告中,所选取的是旅行中的到达和离开,选取这两个基本范畴词比上义词‘旅行’更能引起受众的注意。

再看一例:We take our responsibility to youto heart when we are building quality and reliabilityinto our car (s我们真正把你的责任牢记在心,建造优质安全的汽车)。

(转自吴克明,1995)质量和可靠被当作物体来建造,这样就将抽象的靠心智来感知的东西物化为实实在在的东西,通过实体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