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样本

合集下载

新动平衡实验指导书1

新动平衡实验指导书1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一、 实验目的:1、巩固和验证刚性回转件动平衡理论和方法。

2、掌握硬支承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回转体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对于作定轴转动的构件,由于设计、制造、装配以及材质不均匀等原因,会使回转件质量分布不对称,也就是回转轴线与其中心主惯性轴线不重合,此时构件上各点所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合成为通过质心的惯性主矢和惯性主矩,这称为不平衡现象。

不平衡回转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会在轴承上产生附加的动压力,使整个机械产生周期性振动和噪声,降低机械的工作精度和可靠性。

因此,必须采用平衡配重的方法,减轻不平衡程度,以减小动压力,保证回转件的正常工作。

根据刚性转子的宽度b 和直径D 的比值,不平衡转子分为两类。

当刚性转子的宽径比2.0/<D b 时,可以认为其质量集中分布在一个通过质心的垂直平面内。

这类刚性转子,只要调整质量分布,使质心移到轴线上,就能消除不平衡。

而这样的不平衡,可以在转子静止状态下检测,故这类转子的平衡称为静平衡。

而当宽径比2.0/≥D b 时,由于转子的质量不能认为分布在同一个截面内,转子的不平衡不能在静止状态下检测,这时就需要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实验。

动平衡试验需在专用的动平衡实验机上进行。

各种动平衡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不尽相同,但其作用都是用来确定在两个平衡平面中需加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

本实验在DYQ-5F 型硬支承动平衡机上进行三、实验设备和工具1 、DYQ-5F 型硬支承平衡机;2 、电机转子;3 、天平;4 、游标卡尺、内外卡、钢板尺;5 、橡皮泥。

四、实验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一)、试验机结构:DYQ-5F 型硬支承平衡机主要由机座、左右支承架、圈带驱动装置、电测箱、电控系统、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头等部件组成。

(如图)1 —电测箱2 —转子3 —大刀架4 —圈带传动系统5 —光电头6 —支承架7 —压电式传感器8 —机座各主要部件作用如下:1 、左右支承架:左右支承架上各装有滚轮板,滚轮作为转子的支承,滚轮板可调节升降。

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动平衡实验一前言:平衡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纺织,机电等各个行业。

几乎所有的转子都有极严格的平衡工艺要求,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改善其性能,消除振动,减少噪音,达到平稳运行的目的。

GYQ-300动平衡实验机是实现平衡技术,该平衡实验机试验对象为Φ≤950mm的转子,检测刚性转子在运转中的不平衡量并对振动进行分析的最有效设备之一。

二实验目的:1.掌握GYQ-300动平衡实验机的操作使用。

2.熟悉利用GYQ-300动平衡实验机进行刚性转子的加(减)重量标定。

三实验原理:1.通过动平衡设计,理论上已平衡的宽径比D/d<5的刚性转子,制成产品后还需要进行动平衡试验。

2.该动平衡实验机用于测量零件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为在校正面上加重或减重提供重要依据,最后达到平衡的目的。

零件在旋转时由于不平衡量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在支承架上,支承架产生前后振动,并带动振动传感器活动线圈,把振动信号变为电信号。

为确定不平衡量的相位,动平衡实验机上必须装有光电传感器,在动平衡实验前必须在被平衡的转子上涂黑色标记。

3.用光电传感器对准标记,通过反射光的变化,光电传感器能输出反映转子的电脉冲信号。

把振动传感器与光电传感器的信号同时输入电测箱,电测箱对两种信号进行分频、滤波、运算等信息处理,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

4.该动平衡实验机可用于纺织机械、小型电机、增压器、枪弹头等各类精密转子的动平衡实验。

四实验步骤:1.动平衡实验机通电,控制箱的“POWER”旋钮指到“1”,控制计算机和动平衡实验机已接通电源,按下计算机电源按键,打开计算机。

双击桌面的“软USBPrint”文件,进入动平衡实验界面。

2.空气压缩机通电,给动平衡试验机供气,供气压力为6bar∕min 。

3.动平衡实验机安放好标准转子,套上皮带并打开动平衡实验机气源开关,使皮带夹紧标准转子。

在标准转子的“0刻度”涂上深黑色清晰标记,动平衡实验机的光电探头对准黑色标记。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

传 感 器
模 拟 解 算 电 路
输 入 前 置 放 大
选 频 放 大
电 表
图3-16闪频法测量指示装置的原理方框图
图3-17 闪光式动平衡机示意图
闪光式动平衡机主要由支承系统,驱动系统和测量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1.支承系统包括底座、支架、弹簧片、摇摆架和锁紧装置等; 2.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皮带轮、转向轮和皮带等; 3.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动平衡仪和闪光灯等。
四 转子的不均衡分布示意图
m1
通过重心的平面
O′ O
旋转轴
m1
惯性主轴
图3-15转子的不均衡分布示意图
仪器介绍
1.闪光式动平衡机结构与操作特点: 一般闪频法测量指示装置的原理方框图由图3-16所示。闪光式动平衡机示意图如图3-17所示。
闪 光 灯传 感 器 转 子整流 电 源微 分 电 路
限 幅 电 路
5
4
3
2
1
L
R
L
R
L
R
L
R
图3-19 DL-300型动平衡机示意图
R
L
L
R
图3-20转子各种支承布置图
2. DL-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及操作特点: DL-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支承架的刚性很大,故又称测力式平衡机。当转子质量分布不 均匀产生的离心力即作用支承架上的“不平衡力”,可认为是作用在简支梁上的“静力”。 因此,可用静力学原理来建立转子的动平衡条件方程式。设转子的形状和支承方式如图3- 18所示。 FR FL mL
本实验选用的电测箱CAB 590是新一代的计算辅助测量仪,适用于各类硬支承双面平衡 机。它采用了先进的软件数字滤波技术,显示直观,操作方便,且拥有丰富的软件功能和 I/O口、数字显示,可配打印机输出试验结果。DL-300型动平衡机示意图如图3-19所示, 测量电箱面板上试验转子的各种支承状况布置如图3-20所示。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word资料15页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word资料15页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CYYQ—50TNC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2、转子试件3、橡皮泥,M6螺钉若干4、电子天平(精度0.01g),游标卡尺,钢直尺图1 硬支承动平衡机三、CYYQ—50TNC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一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

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

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使之达到水平。

外侧有限位支架,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

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制造的误差、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

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使转子动不平衡。

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00M F 或 ⎪⎩⎪⎨⎧==∑∑00B A M M (1) 即作用在转子上所有离心惯性力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这就是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点;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二、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及其基本原理1、刚性转子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校正所谓回转体的不平衡就是回转体的惯性主轴与回转轴不相一致;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是由于质量颁布的不均衡,使转子上爱到的所有离心惯性力的合力及所有惯性力偶矩之和不等于零引起的。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或叫做动平衡试验。

由力学可知,刚性转子处于动平衡的条件是:Σpi = 0 ( i = 1, 2 , 3...)Σmi = 0 ( i = 1, 2 , 3...)即作用在转子上所有离心惯性力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

2、刚性转子的平衡校正转子的平衡校正工艺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操作工艺:(1)平衡测量:借助一定的平衡试验装置(如动平衡试验机等)测量平衡机支承架由于试验转子上离心力系不平衡引起的振动(或支反力),从而相对地测量出转子上存在着的不平衡重量的大小和方位,测量工作要求精确。

(2)平衡校正:根据平衡测量提供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选择合理的校正平面,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加重(或去重)修正,达到质量分布均衡的目的。

A、正是运用钻削或其它方法在重心位置去除不平衡重。

B、加重修正是运用螺纹联接,焊接或其它平衡块方法在轻点位置加进重块平衡。

选择哪种校正办法,要根据转子结构的具体条件择定。

在本实验里采用适量的橡皮泥作加重修正。

采用橡皮泥作试验的平衡试重,是工业上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之一。

3、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精度即使经过平衡的回转体也总会有残存的不平衡,故需对回转体规定出相应的平衡精度.各种回转体的平衡精度可根据平衡等级的要求,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查阅。

4、实验设备:动平衡试验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课内实验实验指导书回转构件动平衡实验桂亮金悦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4月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2)三、实验台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8)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了解动平衡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了解并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CDJY-3型机械共振式动平衡机、QM-JDH-B型动平衡实验台2.刚性转子试件3.平衡块或橡皮泥4.天平三、实验台结构与工作原理(一)CDJY-3机械共振式动平衡机1.实验台结构CDJY-3共振式动平衡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实验转子与框架组成绕轴O-O摆动的振子,振子与弹簧组成一个振动系统,其振幅可用百分表测得,在转子运转之前偏心轮用来支撑框架。

图1 CDJY-3共振式动平衡机示意图1—实验转子;2—弹簧;3—支点;4—百分表;5—偏心轮;6—振动框架2.实验原理由动平衡原理知,任一回转构件上诸多不平衡质量,都可以用分别处于两个任选平面I-I、II-II内,回转半径分别为rⅠ与rⅡ的两个不平衡质量QⅠ与QⅡ来等效,只要使这两个等效不平衡质量得到平衡,则该转子达到动平衡,即相应地加上(或减去)不平衡质量。

当把转子放在框架上回转时,两等效不平衡质量分别产生两等效离心惯性力PⅠ与PⅡ,在力矩PⅠL的作用下引起振动系统的受迫振动,因PⅡ在过O-O轴的平面II-II内,故不影响绕O-O轴的振动,当转子的角频率接近系统的自振频率时,系统出现共振,这时振幅最大,如图2所示。

由微振原理得知:共振振幅与干扰力的幅值成正比即:L r gQ A K I I I 2ω∝ 式中:ωK 为共振时转子的角速度,即振动系统的自振角频率。

对一定的振动系统,它是个定值,g 与L 亦是定值,故上式可表达为:I I I r Q A μ=式中:µ为比例系数。

A I 的大小可以由动平衡机上百分表读得,为求出不平衡重量QI 的大小与方位,用二次转位法求得。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m'p
rp' l
' p
rpl p
若取
rp' l
' p
rpl p
1,则 mP = mp′。
(12)式中,mp′rp′是所加的补偿盘上平衡量质径积,mp′为平衡块质量,rp′是平衡 块所处位置的半径(有刻度指示);lp、lp′是平衡面至板簧的距离,这些参数都是已知 的,这样就求得了在待平衡面 2 上应加的平衡量质径积 mprp。一般情况下,先选择半
Mp′= mp′ω2rp′lp′cosφp′ 根据力系平衡公式(7)
要使上式成立必须有
∑MA = 0, M2 + Mp′ = 0 m2r2l2cosφ2 + mp′rp′lp′cosφp′= 0
m2r2l2

m'prp' l
' p
cos2


cos
' p

cos(180


' p
)
用补偿盘作为平衡平面来实现摆架的平衡可这样来操作:在补偿盘的任何位置(最
好选择在靠外缘处)试加一个适当的质量,在试件旋转的状态下摇动蜗杆手柄使蜗轮
转动(正转或反转),这时补偿盘减速或加速转动。摇动手柄同时观察百分表的振幅使
其达到最小,这时停止转动手柄。停机后在原位置再加一些平衡质量,再开机左右转
动手柄。如振幅已很小,可认为摆架已达到平衡。最后调整到最小振幅时的手柄位置
m2r2l2cosφ2 + mprplpcosφp = 0 要使(9)式为零必须满足
(8) (9)
m2r2l2 mprplp cos2 cos p cos(180 p )

机械原理实验三实验四指导及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三实验四指导及实验报告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刚性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2、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3、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1、JPH-A型动平衡实验台;2、转子试件;3、平衡块;4、百分表0〜10mm三、实验原理由《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质量m i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质量m!和m2 (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匚和「2 ,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m i、m2的不同而不同)所产生的离心力。

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为平衡基面I、II)内的适当位置(*和r2)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m!和m2, 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半径r越大,则所需的平衡重m就越小。

此时,工F =0且工M =0,该回转体达到动平衡。

转子不平衡质量的分布有很大的随机性,而无法直接判断其大小和方位。

因此很难用公式来计算平衡重,但可用实验方法来解决。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是利用实验用动平衡实验台测定需加于两个平衡基面上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方位,并通过增减配重质量来进行校正,直到达到平衡。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将平衡试件装到摆架的滚轮上,把试件右端的联轴器盘与差速器轴端的联轴器盘,用弹性柱销柔性联成一体。

装上传动皮带。

2、用手转动试件和摇动蜗杆上的手柄,检查动平衡机各部分转动是否正常。

松开摆架最右端的两对锁紧螺母,调节摆架上面的安放在支承杆上的百分表,使之与摆架有一定的接触,并随时注意振幅大小。

3、开机前将试件右端圆盘上装上适当的待平衡质量(四块平衡块),接上电源启动电机,待摆架振动稳定后,调整好百分表的位置并记录下振幅大小yO (格),百分表的位置以后不要再变动,停机。

4、在补偿盘的槽内距轴心最远处加上一个适当的平衡质量(二块平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CYYQ—50TNC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
2、转子试件
3、橡皮泥, M6螺钉若干
4、电子天平( 精度0.01g) , 游标卡尺, 钢直尺
图 1 硬支承动平衡机三、 CYYQ—50TNC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 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 一
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
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 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
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
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 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 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 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 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 。

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 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

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 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 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 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 使之达到水平。

外侧有限位支架, 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 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

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 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 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 制造的误差、 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

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 使转子动不平衡。

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
⎪⎩⎪⎨⎧==∑∑00M F 或 ⎪⎩⎪⎨⎧==∑
∑00B A M M ( 1)
即作用在转子上所有离心惯性力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 这就是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 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 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 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 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就叫做动平衡试验。

3、刚性转子的平衡校正
转子的平衡校正工艺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的操作工艺:
( 1) 平衡测量: 借助一定的平衡试验装置( 如动平衡试验机等) 测量平衡机支承架由于试验转子上离心力系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或支反力) , 从而相对地测量出转子上存在着的不平衡重量的大小和方位, 测量工作要求精确。

( 2) 平衡校正: 根据平衡测量提供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 选择合理的校正平面, 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加重( 或去重) 修正, 达到质量分布均衡的目的。

A、去重修正是运用钻削或其它方法在重心位置去除不平衡重量。

B、加重修正是运用螺纹联接、焊接或其它平衡块方法在轻点位置加进重块平衡。

选择哪种校正办法, 要根据转子结构的具体条件择定。

在本实验里采用适量的橡皮泥作加重修正。

采用橡皮泥作试验的平衡试重, 是工业上行之有效的常见方法之一。

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精度
即使经过平衡的回转体也总会有残存的不平衡, 故需对回转体规定出相应的平衡精度。

各种回转体的平衡精度可根据平衡等级的要求,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查阅。

5、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般需在专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

动平衡机有各种不同的型式, 各种动平衡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 有通用平衡机、专用平衡机( 如陀螺平衡机、曲轴平衡机、涡轮转子平衡机、传动轴平衡机等) , 但
其作用都是用来测定需加于两个校正平面中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 并进行校正。

当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动平衡机是根据振动原理设计的, 测振传感器将因转子转动所引起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 经过电子线路加以处理和放大, 最后显示出被试转子的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

图3所示是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被试验转子6放在两弹性支承上, 由电动机1经过圈带传动2驱动。

实验时, 转子上的偏心质量使支承块的水平方向受到离心力的周期作用, 经过支承块传递到支承架上, 支承架的立柱发生周期性摆动, 此摆动经过压电传感器4与5转变为电信号, 连同光电传感器3的电信号, 经过A/D转换器, 传送到计算机的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系统, 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或由打印机打印输出实验结果。

根据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 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转子总能够在与旋转轴线垂直的两个校正平面上减去或加上适当的质量来达到动平衡目的。

为了精确、方便、迅速地测量转子的动不平衡, 一般把力这一非电量的检测转换成电量的检测, 本机用压电式力传感器作为换能器, 由于传感器是装在支承轴承处, 故测量平面即位于支承平面上, 但转子的两个校正平面, 根据各种转子的不同要求( 如形状、校正手段等) , 一般选择在轴承以外的各个不同位置上, 因此有必要把支承处测量到的不平衡力信号换算到两个校正平面上去, 这能够利用静力学原理来实现。

在动平衡以前, 必须首先解决两校正平面不平衡的相互影响。

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件两校正平面不平衡量的相互影响取决于两校正平面间距b, 校正平面到左、右支承间距a、c, 而a、b、c几何参数能够很方便地由被平衡转子确定。

图3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电动机 2.平皮带 3、光电传感器 4、 5.压电传感器 6.刚性转子校正平面上不平衡量的计算:
转子其形状和装载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转子的形状和装载方式示意图
图4中:
F
、F R: 左、右支承上承受的动压力
L
f
、f R: 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L
m
、m R: 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
L
a、c: 左、右校正平面至左、右支承间的距离
b : 左、 右校正平面之间的距离
r 1、 r 2: 左、 右校正平面的校正半径
ω: 旋转角速度
a 、
b 、
c 、 r 1、 r 2和F L 、 F R 均为已知, 刚性转子处于动平衡时, 必须满足ΣF =0, ΣM =0的平衡条件。

0=--+R L R L f f F F ( 2)
()0=+-⋅+⋅c b F b f a F R R L ( 3)

( 3) 式得: L R R F b a F b c f -⎪⎭⎫ ⎝⎛+=1 ( 4)

( 4) 式代入( 2) 式: R L L F b c F b a f -⎪⎭⎫ ⎝⎛+=1 ( 5)

: 22ωr m f R R ⋅= ( 6)
21ωr m f L L ⋅= ( 7)
将( 6) 式代入( 4) 式:
⎥⎦⎤⎢⎣⎡-⎪⎭⎫ ⎝⎛+=L R R F b a F b c r m 1122ω ( 8)
将( 7) 式代入( 5) 式:
⎥⎦⎤⎢⎣⎡-⎪⎭⎫ ⎝⎛+=R L L F b c F b a r m 1121ω ( 9)
公式( 8) 、 ( 9) 的物理意义是:
如果转子的几何参数( a 、 b 、 c 、 r 1、 r 2) 和平衡转速ω已确定, 则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