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样本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样本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样本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CYYQ—50TNC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

2、转子试件

3、橡皮泥, M6螺钉若干

4、电子天平( 精度0.01g) , 游标卡尺, 钢直尺

图 1 硬支承动平衡机三、 CYYQ—50TNC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 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 一

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

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 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

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

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 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 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 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 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 。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 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 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 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 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 使之达到水平。外侧有限位支架, 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 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 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 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 制造的误差、 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 使转子动不平衡。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

?????==∑∑00M F 或 ?????==∑

∑00B A M M ( 1)

即作用在转子上所有离心惯性力以及惯性力偶矩之和都等于零, 这就是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 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 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 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 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就叫做动平衡试验。

3、刚性转子的平衡校正

转子的平衡校正工艺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的操作工艺:

( 1) 平衡测量: 借助一定的平衡试验装置( 如动平衡试验机等) 测量平衡机支承架由于试验转子上离心力系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或支反力) , 从而相对地测量出转子上存在着的不平衡重量的大小和方位, 测量工作要求精确。

( 2) 平衡校正: 根据平衡测量提供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 选择合理的校正平面, 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加重( 或去重) 修正, 达到质量分布均衡的目的。

A、去重修正是运用钻削或其它方法在重心位置去除不平衡重量。

B、加重修正是运用螺纹联接、焊接或其它平衡块方法在轻点位置加进重块平衡。

选择哪种校正办法, 要根据转子结构的具体条件择定。在本实验里采用适量的橡皮泥作加重修正。采用橡皮泥作试验的平衡试重, 是工业上行之有效的常见方法之一。

4、刚性转子动平衡的精度

即使经过平衡的回转体也总会有残存的不平衡, 故需对回转体规定出相应的平衡精度。各种回转体的平衡精度可根据平衡等级的要求,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查阅。

5、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般需在专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机有各种不同的型式, 各种动平衡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 有通用平衡机、专用平衡机( 如陀螺平衡机、曲轴平衡机、涡轮转子平衡机、传动轴平衡机等) , 但

其作用都是用来测定需加于两个校正平面中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及方位, 并进行校正。当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动平衡机是根据振动原理设计的, 测振传感器将因转子转动所引起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 经过电子线路加以处理和放大, 最后显示出被试转子的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和方位。

图3所示是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被试验转子6放在两弹性支承上, 由电动机1经过圈带传动2驱动。实验时, 转子上的偏心质量使支承块的水平方向受到离心力的周期作用, 经过支承块传递到支承架上, 支承架的立柱发生周期性摆动, 此摆动经过压电传感器4与5转变为电信号, 连同光电传感器3的电信号, 经过A/D转换器, 传送到计算机的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系统, 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或由打印机打印输出实验结果。

根据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 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转子总能够在与旋转轴线垂直的两个校正平面上减去或加上适当的质量来达到动平衡目的。

为了精确、方便、迅速地测量转子的动不平衡, 一般把力这一非电量的检测转换成电量的检测, 本机用压电式力传感器作为换能器, 由于传感器是装在支承轴承处, 故测量平面即位于支承平面上, 但转子的两个校正平面, 根据各种转子的不同要求( 如形状、校正手段等) , 一般选择在轴承以外的各个不同位置上, 因此有必要把支承处测量到的不平衡力信号换算到两个校正平面上去, 这能够利用静力学原理来实现。

在动平衡以前, 必须首先解决两校正平面不平衡的相互影响。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件两校正平面不平衡量的相互影响取决于两校正平面间距b, 校正平面到左、右支承间距a、c, 而a、b、c几何参数能够很方便地由被平衡转子确定。

图3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电动机 2.平皮带 3、光电传感器 4、 5.压电传感器 6.刚性转子校正平面上不平衡量的计算:

转子其形状和装载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转子的形状和装载方式示意图

图4中:

F

、F R: 左、右支承上承受的动压力

L

f

、f R: 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L

m

、m R: 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

L

a、c: 左、右校正平面至左、右支承间的距离

b : 左、 右校正平面之间的距离

r 1、 r 2: 左、 右校正平面的校正半径

ω: 旋转角速度

a 、

b 、

c 、 r 1、 r 2和F L 、 F R 均为已知, 刚性转子处于动平衡时, 必须满足ΣF =0, ΣM =0的平衡条件。

0=--+R L R L f f F F ( 2)

()0=+-?+?c b F b f a F R R L ( 3)

( 3) 式得: L R R F b a F b c f -??? ??+=1 ( 4)

( 4) 式代入( 2) 式: R L L F b c F b a f -??? ??+=1 ( 5)

: 22ωr m f R R ?= ( 6)

21ωr m f L L ?= ( 7)

将( 6) 式代入( 4) 式:

??????-??? ??+=L R R F b a F b c r m 1122ω ( 8)

将( 7) 式代入( 5) 式:

??????-??? ??+=R L L F b c F b a r m 1121ω ( 9)

公式( 8) 、 ( 9) 的物理意义是:

如果转子的几何参数( a 、 b 、 c 、 r 1、 r 2) 和平衡转速ω已确定, 则校正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二、预习内容 1、碱式滴定管的规格、洗涤、润洗等操作步骤; 2、NaOH溶液的储存注意事项; 3、吸量管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使用 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使用吸管。吸管有无分度吸管(又称移液管)和有分度吸管(又称吸量管)两种。如需吸取5mL、10mL、25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无分度吸管,而不用有分度吸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有分度吸管,使用时,令液面从某一分度(通常为最高标线)降到另一分度,两分度间的体积刚好等于所需量取的体积,通常不把溶液放到底部。在同一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同一吸管的同一段,而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最后再取少量被量液体荡洗3次,以保证被吸取的溶液浓度不变。蒸馏水和溶液荡洗的用量由吸管大小决定,无分度吸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为限,有分度吸管则以充满全部体积的1/5为限。 用吸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预先排除空气),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吸管下端至少伸入液面1cm,不要伸入太多,以免管口外壁沾附溶液过多,也不要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吸空。用洗耳球慢慢吸取溶液,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吸管应随容器中液面下降而降低。当溶液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紧按管口,取出吸管,左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并倾斜约45°。右手垂直地拿住吸管,使其管尖靠住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微微抬起食指,当液面缓缓下降到与标线相切时,立即紧按食指,使流体不再流出。再把吸管移入准备接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管尖接触容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交通工程系 目录 1.目录 (1) 2.实验一汽车检测站见习 (2) 3.实验二汽车发动机功率检测 (8) 4.实验三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 (8) 5.实验四车轮动平衡的检测 (11) 6.实验五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测定 (13) 7.实验六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与检测 (15) 8.实验七柴油机烟度检测 (17) 9.实验八汽车空调的检测 (18)

实验一 汽车检测站见习 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汽车检测站的类型,工艺布局和检测线的工位布置和设备配备;了解汽车检测站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工艺流程;熟悉汽车检测站各个检测工位的检测项目;了解车辆检测员的岗位责任;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汽车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检测线的工位布局。 实验内容: 参观汽车检测站; 学习汽车检测的相关标准与法规。 实验步骤: 1.按步骤观察汽车检测站的布局、各工位、检测设备; 2.学习汽车检测相关标准法规。 思考题: 1、简述汽车检测站的车辆检测流程。 实验二 发动机功率检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和掌握无负荷测工原理;熟悉无负荷测工设备或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使用;掌握发动机整机功率和单缸功率的检测方法;能正确分析发动机功率偏低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 1、汽油发动机或汽油车; 2、发动机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测试仪; 3、车用启动电源、工具。 实验内容: 无负荷加速测量发动机在规定转速范围内的加速时间或瞬时的角加速度。实验要求: 1、掌握无负荷加速测功的原理、方法和测功步骤;初步掌握无负荷测功实验的操作步骤。 2、根据无负荷测功的检测结果,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做出判断。 3、了解测量条件、实验操作方法、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发动机油电路的调整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准备: 1、启动并预热发动机至正常的工作温度(80-90℃),然后熄火。 2、接通仪器的电源并进行预热之规定的时间。利用仪器的模拟转速信号对测功初始转速和测功终止转速进行调试,并进行检查数码的显示以及仪器的各功能键的工作是否正常。 3、检查、调整发动机的燃料系、点火系至最佳的工作状态。 4、按仪器的接线要求将各信号传感器连接与规定的位置。

动平衡实验报告

硬支承动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控制面板、性能及操作方法。 2.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3.掌握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实验设备: 1、硬支承动平衡机 2、台式钻孔机、钳工工作台 3、线切割滚丝筒 4、标定加重螺栓。 实验原理: 根据《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重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重和(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和;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的不同变化)所产生的离心力。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ω为平衡基面)内的适当位置(和)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和,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2 b 2b 22 222b 1b 1211ω r ωr ωr ωr G G G G =-=- 半径 越大,则所需的就越小。 通过平衡补偿回转体达到力和矩平衡,从而达到动平衡。 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简图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1)将两平衡平面处于原始位置,系统处于静平衡但动不平衡状态,在两支承处加润滑油。 2)按D 参数键,选定转子号,回车; 3)进入D1页,输入平衡转速540转,平衡配重的半径R ,回车; 4)进入D2页,输入A,B,C 参数,可测量,A 为第一平衡面距第一支承中心的距离,B 为两平衡面间距离,C 为第二平衡面和第二支承点的距离;输入支承方式HE-1,按存储键; 5)进入显示,测量页面;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样本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CYYQ—50TNC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 2、转子试件 3、橡皮泥, M6螺钉若干 4、电子天平( 精度0.01g) , 游标卡尺, 钢直尺 图 1 硬支承动平衡机三、 CYYQ—50TNC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 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 一 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 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 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 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 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 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 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 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 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 。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 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 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 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 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 使之达到水平。外侧有限位支架, 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 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 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 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 制造的误差、 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 使转子动不平衡。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 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 ?????==∑∑00M F 或 ?????==∑ ∑00B A M M ( 1)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模板】

普通化学实验指导书 齐鲁理工学院

目录 实验一酸碱比较滴定 (1) 实验二水中钙、镁离子的测定 (4)

实验一酸碱比较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比较滴定方法。 2.练习滴定操作技术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3.掌握滴定结果的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酸碱滴定中,酸标准溶液通常是用HCl或H2SO4来配制,其中用得较多的是HCl。如果试样要和过量的酸标准溶液共同煮沸时,则选用H2SO4。HNO3有氧化性并且稳定性较差,故不宜选用。 碱标准溶液一般都用NaOH配制。KOH较贵,应用不普遍。Ba(OH)2可以用来配制不含碳酸盐的碱标准溶液。 市售的酸浓度不定,碱的纯度也不够,而且常吸收CO2和水蒸气,因此都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通常是先将它们配成近似浓度,然后通过比较滴定和标定来确定它们的准确浓度,其浓度一般是在0.01~1 mol·L-1之间,具体浓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酸碱比较滴定一般是指用酸标准溶液滴定碱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当HCl和NaOH溶液反应达到等量点时,根据等物质的量规则有: 即 因此,只要标定其中任何一种溶液的浓度,就可以通过比较滴定的结果(体积比),算出另一种溶液的准确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一)仪器 10mL量筒、500mL量杯、1000mL小口试剂瓶(2只)、酸式和碱式滴定管、锥形瓶(3只)。 (二)试剂 浓HCl、50%NaOH、0.2%甲基红乙醇溶液。

四、实验内容 (-)0.05 mol·L-1(HCl)溶液的配制 用干净的量筒量取浓HCl 4.5mL,倒入1000mL试剂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盖上瓶塞,摇匀。 (二)0.05 mol·L-1(NaOH)溶液的配制 用干净的量筒量取澄清的50%NaOH 2.8mL,倒入1000mL试剂瓶中,用无CO2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橡皮塞塞紧,摇匀。 溶液配好后,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试剂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和配制日期,留待以后实验用(以上酸、碱标准溶液,由两个同学共同配制)。 (三)比较滴定 将酸、碱标准溶液分别装入酸式和碱式滴定管中(注意赶气饱和除去管尖悬挂的液滴),记录初读数,由碱式滴定管放出约20mL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甲基红指示剂1~2滴,用HCl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若滴定过量,溶液已经变红,可以用NaOH溶液回滴至溶液变为黄色,再用HCl溶液滴至橙色。准确记录酸式、碱式滴定管的终读数,计算酸碱溶液的体积比(或)。 平行测定三次,每次滴定前,都要把酸式、碱式滴定管装到“0” 刻度或“0”刻度稍下的位置。要求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均差小于0.2%。 五、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车轮动平衡实训教案

车轮动平衡实训 一、项目知识衔接 汽车的车轮是由轮胎、轮毂组成的一个整体。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当汽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或是消除已经发生的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 二、项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车轮如何做动平衡。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如何安全规范的做车轮动平衡。 3、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车轮动平衡,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技能水平,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训器材准备实(附图片说明) 车轮动平衡机一台车轮一个动平衡块若干 四、教学组织与时间 教学组织:分组教学、详尽指导 教学时间:4课时 五、操作工艺流程(附图片说明) 一、清洁车轮 用起子翘掉轮胎花纹中夹着的石子和黏在车轮上的泥土。 二、检查车轮 1、轮辋应无明显变形,轮胎应无变形和不均的偏磨。 2、车轮气压应达到标准气压。 三、车轮准备 拆掉原平衡配重块。 四、动平衡机检查 开机:左显示屏“-a- ”,右显示屏“8.0”。 五、动平衡测试 1、取下快速锁紧螺母。 2、装上车轮,并用快速锁紧螺母锁紧。 3、将拉尺抵住轮辋安装平衡块处,读取尺身上的数值,按“↑”“↓”输入读数。

4、用宽度卡尺测出轮辋对边宽度,按“↑”“↓”输入读数。 5、确认轮辋直径,按“↑”“↓”输入读数。 6、按START钮启动运转,数秒后自动停止。左右显示屏显示出不平衡量。 7、转动车轮至定位灯有一组全亮时停止,此时轮辋最高点为不平衡点。 8、在轮辋不平衡点装上显示屏测得值相应的平衡块。 9、重复检测,直至左右显示屏均为“00”。 10、松开快速锁紧螺母。 11、取下车轮,并装回快速锁紧螺母。 12、关机。 六、注意事项 1、严格定期检查维护轮胎动平衡机。 2、轮胎动平衡前应将轮胎清洗干净。 3、准备好有关铅块、夹子、锤子、胶水等; 4、安装轮胎时应该卡位准确,并且施加合理的扭矩。 5、按照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动平衡试验; 6、动平衡机运转时,轮胎运转方向一侧不得站有任何人员。 7、安装和拆下车轮时要轻,不能摩擦轴上的螺纹。 六、考核方式 1、考核评分表 附件:车轮动平衡作业评分表 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项目配分内容扣分标准分值得分一清洁车轮8分 用起子撬掉石子和泥土并清洗干净 4 用专用钳子取下旧平衡块 4 二检查车轮14分轮辋应无明显变形 4 轮胎应无变形和不均的偏磨 4 标准220~280kp 6 三动平衡机 检查 4分开机左显示屏“-a- ”,右显示屏“8.0”。 4 四动平衡测 试 54分 取下快速锁紧螺母。方法正确 4 装上车轮,并用快速锁紧螺母锁紧。方法正确 6 将拉尺抵住轮辋安装平衡块处,读取尺身上的数值, 按“↑”“↓”输入读数。 6 用宽度卡尺测出轮辋对边宽度,按“↑”“↓”输入 读数。 6 确认轮辋直径,按“↑”“↓”输入读数。 6

动平衡实验.doc

实验八 零件设计专项能力训练 ——回转件的动平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运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及转子动平衡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用动平衡机测定回转件动平衡的实验方法。 二、设备和工具 简易动平衡试验机、药架天平。 三、原理和方法 T ?、 ? 内,回转半径分别为r o ?、r o ?的两个不平 G o ?、G o ?所产生,如图8-1所示。因 进行动平衡试验时,只需对G o ?、G o ?进 简易动平衡试验机可以分别测出上述 平衡重径积G o ?r o ?和 o ?r o ?的大小和方位,使回转件达到动平 图8-2是简易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8-1 图8-2 如图所示,框架1经弹簧2与固定的底座3相联,它只能绕OX 轴线摆动,构成一个振动系统。框架上装有主轴4,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电动机14通过带和带轮12驱动。主轴4上装有螺旋齿轮6,它与齿轮5齿数相等,并相互啮合,齿轮6可以沿主轴4移动。移动的距离和齿轮的轴向宽度相等,比齿轮5的节圆圆周要大,因此调节手轮18,使齿轮6从左端位置移到右端位置时,齿轮5及和它固定的轴9可以回转一周以上,借此调节φc ,φc 的大小由指针15指示。圆盘7固定在轴9上,通过调节手轮17可以使圆盘8沿轴向9上下移动,以调节两圆盘间的距离l c ,l c 由指针16指示。7、8两圆盘大小、重量完全相等,上面分别

装有一重量为G c的重块,其重心都与轴线相距r c,但相位差180°。 被平衡的回转件10架于两个滚动支承13上,通过挠性联轴器11由主轴4带动,因此回转件10与圆盘7、8转速相等,当选取T?和T?为平衡校正面后,回转件10的不平衡就可以看作平面T?和T?内向径为r o?和r o?的不平衡重量G o?和G o?所产生。平衡时可先令摆架的振摆轴线OX处于平面T?内(如图8-2所示)。当回转构件转动时,不平衡重量G o?的离心力P o?对轴线OX的力矩为零,不影响框架的振动,仅有G o?的离心力P o?对轴线OX形成的力矩M o,使框架发生振动,其大小为 M o=P o??l?cosφ 这个力矩使整个框架产生振动。 为了测出T?面上的不平衡重量大小和相位,加上一个补偿重径积G c r c,使产生一个补偿力矩,即在圆盘7和8上各装上一个平衡重量G c。当电机工作时,带动主轴4并带动齿轮5、6,因而圆盘7、8也旋转,这时G c的离心力P c,就构成一个力偶矩M c,它也影响到框架绕OX轴的振摆,其大小为 M c=P c?l c?cosφc 框架振动的合力矩为 M=M o=M c=P o??l?cosφ-P c?l c?cosφc 如果合力为零,则框架静止不动。此时 M=P o??l?cosφ-P c?l c?cosφc=0 满足上式条件为 G o?r o?=G c r c?l c/l(1) φo=φc(2)在平衡机的补偿装置中G c、r c是已知的,试件的两平衡平面是预先选定的,因而两平衡平面间的距离l也是一定的,因此(1)式可以写成 G o?r o?=A?l c(3)其中A=G c?r c/l 为便于观察和提高测量精度,在框架上装有重块19,移动19,可改变整个振动系统的自振频率,使框架接近共振,即振幅放大。 通过调节手轮17和18,使框架静止不动,读出l c和φc的数值,由公式(3)即可计算出不平衡重量G o?的大小为 G o?=A?l c?r o? 其相位可以这样确定,停车后,使指针15转到图8-2所示与OX轴垂直的虚线位置,此时G o?的位置就在平面T?内回转中心的铅直上方。 测量另一个平衡平面T?上的不平衡重径积,只需将试件调头,使平面T?通过OX轴,测量方法与上述相同。 四、实验步骤 1.在被平衡试件上机以前,先开动电机,调节手轮18,使圆盘8与7的重块G c产生的离心力在一直线上,这时力矩M c=0,从主轴下的指针可看出框架是静止状态,此时标尺16所示的读数为l c的零点位置。 2.装上试件,试件的一端联轴节应与带轮接好,以免开动电机时发生冲击。 3.移动重块19以改变框架的自振频率,使框架接近共振状态,这时框架振幅放大,以提高平衡精度,调共振后锁紧。 4.先调节手轮17,即加一定的补偿力矩(将圆盘7、8分开一定距离),然后调节手轮18,即移动齿轮6,使齿轮5与圆盘7、8得到附加转动,当调节到框架振动的振幅最小时不平衡重量相位已找到。然后再调节手轮18,即调节l c,使框架最后振动消除,振动系统

最新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实验指导书)

回转体的动平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 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 特点。 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CYYQ—50TNC型电脑显示硬支承动平衡机 2、转子试件 3、橡皮泥,M6螺钉若干 4、电子天平(精度0.01g),游标卡尺,钢直尺 图1 硬支承动平衡机实物照片三、CYYQ—50TNC型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 构与工作原理 1、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动平衡机,实物如图1所示。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一般由机座6、左右支承架4、圈带驱动装置2、计算机检测显示系统、传感器5、限位支架3和光电头1等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硬支承动平衡机结构示意图 1.光电头 2.圈带驱动装置 3.限位支架 4.支承架 5.传感器 6.机座左右支承架是动平衡机的重要部件,中间装有压电传感器,此传感器在出厂前已严格调整好,切不可自行打开或转动有关螺丝(否则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左右移动只需松开支承架下面与机座连接的两个紧固螺钉,把左右支承架移到适当位置后再拧紧即可。支承架下面有一导向键,保证两支架在移动后能互相平行,支承架中部有升降调节螺丝,可调节转子的左右高度,使之达到水平。外侧有限位支架,可防止转子在旋转时向左右窜动。 转子的平衡转速必须根据转子的外径及质量,并考虑电机拖动功率及摆架动态承载能力来进行选择。本动平衡机采用变频器对电动机调频变速,使工作速度控制自如。 2、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 由于转子材料的不均匀、制造的误差、结构的不对称等诸因素导致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因此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它们组成一个空间力系,使转子动不平衡。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则必须满足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

动平衡试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自己看个一遍再抄,挑着抄,之前都预习过,只要把数据整理下,然后思考题写上,再把实验遇到的困难与总结写下就可以了,4/4晚上我来收! 第一题: 1、当试件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风机、水泵叶轮、刀具、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2、转子动平衡和静平衡的区别: 1)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2)动平衡:在转子两个及以上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 面平衡。 3、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1)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通常以试件的直径D与两校正面的距离b,即当D/b≥5时,试件只需做静平衡,相反,就必需做动平衡。 2)然而据使用要求,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就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原因很简单,静 平衡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第二题: 主要原因是因为偏重太大会产生强大的离心惯性力..将在构件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压力,使机械效率,工作精度和可靠性下降,加速零件的损坏.当惯性力的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时,机械将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特别是在高速,重载,精密机械中,,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以尽可能减少偏重... 第三题: 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例如:转子材质的不均匀性,联轴器的不平衡、键槽不对称,转子加工误差,转子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腐蚀、磨损及热变形等。

化学实验指导 (1)

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目的】 1、学习提纯粗食盐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溶解、沉淀、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3、了解Ca2+、Mg2+、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4、掌握普通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真空泵的使用; 5、通过粗食盐提纯实验,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仪器及试剂】 仪器:烧杯(100mL)、量筒(100mL)、三角架、漏斗架、酒精灯、石棉网、台秤、点滴板、表面皿、蒸发皿、普通漏斗、减压过滤装置一套(布氏漏斗、吸滤瓶、真空泵)、试管、试管架、滤纸、pH试纸; 试剂:HCl(3 mol·L-1)、BaCl2(1 mol·L-1)、NaOH(2 mol·L-1)、Na2CO3(1 mol·L-1)、(NH4)2C2O4(0.5 mol·L-1)、镁试剂、粗食盐、亚硝酸钴钠。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Ba2+、SO42-等),不溶性杂质粗食盐溶解后可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则要用化学沉淀方法除去。处理的方法是: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溶液中的SO42-便转化为难溶解的BaSO4沉淀而除去。反应方程式为: 2+2- Ba+SO= BaSO↓ 44 然后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Ca2+、Mg2+及过量的Ba2+便生成沉淀。 2+2- Ca+CO= CaCO↓ 33 2+2- Ba+CO= BaCO↓ 33 2+-2- 2Mg+2OH + CO= Mg(OH) CO↓ 3223 过滤后Ba2+和Ca2+、Mg2+都已除去,然后用HCl将溶液调至微酸性以中和OH-和除去CO32-。 -+ OH+H=H O 2

车轮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汽车轮胎动平衡检测 实验指导书 沈阳理工大学

学院名称:汽车与交通学院

、实验目的和任务 1、掌握车轮动平衡测试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1、 车轮动平衡测试仪的结构。 2、 车轮动平衡测试仪工作原理。 三、 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车轮动平衡测试仪。 四、 实验原理及测试过程 车轮不平衡(包括静态不平衡和动态不平衡)会使汽车在行驶屮产生摇摆和跳动,车速 超过60km/h 时更加明显。汽车摇摆和跳动将导致油耗增加, 轮胎不正常磨损,对车上其它 部件也有损害。 卜车轮卄牺不平議虞虽显示屛2-车轮内輛不平斷质S 3■车 宵便置显示屏4车轮內便不平斎忙死显示胖弘相令址制囲平街程序选择显示届6「平衡专用犍7-检谓犍R-整含金例囲平 斷龍梓专用檢A 启动犍10-增屋馆11 ■减量慄12-不平横值竖豕悅□-车轮直辔输人显示键L4-车轮宽廣输人显禾厩毒 一鋼團启部与机保距离綸人显示键〃一急普鋤 ffl 1车轮动平斷测试仪控制面板段按键希? 车轮动平衡: 1)首先安装车轮,安装时先将弹簧、锥体(选择与被平衡车轮钢圈内孔相对应的锥体) 套在匹配器上,再将车轮装到锥体上,装好压盖,然后用快速螺母锁紧(如图 2所示)。安 装高、屮档轿车车轮时,可将锥体反向装入(如图 3所示)。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无论采用 哪种方法,快速螺母一定 [START ] ALU TEST 1 2 V 5 U11N 两|月巴州 血

要锁紧,以防止车轮在旋转过程屮窜动。

A-用标

示在显示屏上。车轮外侧不平衡量显示在1屏,内侧不平衡量显示在2屏。 6)用手缓慢旋转车轮,其不平衡量位置会移动,提示车轮旋转方向。当3屏左侧(车 轮外侧不平衡量位置显示)出现点阵符,停止转动,此时垂直于轴线上方的钢圈外侧位置是应配重的位置。内侧不平衡量安装位置搜索类似。找出合适的配重平衡块,嵌入车轮钢圈的边缘上。需要注意的是,应先在不平衡量较大的一侧进行平衡。 7)因为车轮并不是一个等方矩的圆,因此需要进行1-2次,可平衡到10g以下。当不 平衡量小于5g,平衡结束。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过程屮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记录。 2.在试验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图示说明并加以简明的理论分析。 3.要求书写整洁, 字体端正。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要求,按操作程序进行实验; 2.学生的实验课,必须在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操作; 3?未经允许,学生不得擅自操作该实验台。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本科)药学、药物制剂 (专科)药物制剂技术 郑州华信学院医学院药学系 药学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2) 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草酸钙结晶体 (5) 实验三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7) 实验四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9) 实验五根的显微构造 (11) 实验六单子叶植物地上茎和地下茎观察 (13) 实验七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14) 实验八大黄、甘草、人参的鉴定 (16)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以及植物细胞的构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保养。 2.掌握撕取表皮的制片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1.仪器:生物显微镜。 2.用具: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吸水纸、擦镜纸、棉布块。 3.材料:洋葱鳞茎的磷叶或大葱磷叶。 4.试液:蒸馏水、稀碘液、10%硝酸钾溶液。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构造 1.机械部分次部分是显微镜的骨架,是安装光学部分的基座。 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调焦装臵等。 (1)基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臵平稳。 (2)基柱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分。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可使镜体在一定范围内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上端臵目镜,下端与物镜转化器相连。 (5)物镜转换器连接于镜筒下端的圆盘,可自由转动,盘子有3-4个安装物镜的螺旋孔。当旋转转换器时,物镜即可固定在使用的位臵上,保证物镜与目镜的光线合轴。 (6)载物台放臵玻片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或机械移动器,既可固定玻片标本,也可以前后左右各方向移动。 (7)调焦装臵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得到清晰的物像。在镜臂两侧有粗细调焦螺旋各1对,旋转时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大的一对为粗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2mm左右。小的一对为细调焦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移动0.1mm。 (8)聚光器调节螺旋镜柱一侧,旋转它时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借以调节光线德鄂强弱。 2.光学部分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聚光器 (1)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物镜转化器上的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标本第一次

汽车使用维护实训指导书

汽车使用维护实训指导 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汽车使用维护实训指导书 主编: 施海凤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目录 总论 (3) 课题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 (7) 第一节润滑和补给作业 (7) 第二节检查、紧固作业 (10) 第三节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 (19) 课题二汽车二级维护作业 (26) 第一节发动机的维护作业 (26) 第二节底盘的维护作业 (40) 第三节电气部分的维护 (56) 总论 一、汽车维护实训的目的 根据我国现行汽车维护制度的特点:“对日常维护和一级维护实行定期、强制执行,着重提高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项性能的方针;对二级维护实行先检测诊断,并进行技术评定,然后确定维护作业内容,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提高汽车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的方针。”本实训课着重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内容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应掌握的实操技能和专业知识,予适应汽车维修行业工作的需要。 二、实训教学的方法 1、实训过程中,各重点难点项目内容由指导教师采取边操作示范、边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以观察为主,结合适当的实际操作,讨论各总成、部件的构造、工作过程、调整方法。 2、指导教师校仿汽车维修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的教学方法。

三、实训所用的工、量具和机具 1、汽车维护实训常用工量具和仪器、仪表: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套筒扳手、管子扳手、扭力扳手、锤子、钳子(鲤鱼钳、尖嘴钳、卡簧钳)、螺丝刀、剪刀、手摇柄、火花塞套筒、千斤顶、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厚薄规、直尺、尺;气缸压力表、真空表、燃油压力表、万用表、示波器、汽车解码器、四气分析仪等。 2、汽车专用的工机具:弹簧钳、铳子、錾子、冲子、刮刀、撬棍、铜棒、时规螺母套筒、时规拉器、活塞环钳、轮毂轴承螺母专用套筒、各种拉器、独立悬挂弹拆装器、摇杆、接杆、离合器拆装托架、变速器托架、车桥拆装托架、空气压缩机、风动扳手、悬臂吊、发动机专用吊具等。 四、实训所用的教具和设备 实物教具包括: (1)桑塔纳2000和帕萨特轿车各一辆; (2)凯越和卡罗拉汽车各一辆; (3)两柱举升机; (4)平板式汽车检测线、四轮定位仪、前照灯检测仪、轮胎动平衡机。 五、实训注意事项 1、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人身和机件的安全,不了解的先了解后动手,特别是注意在车底下工作时的人身安全。 (2)未经许可,不准扳动机件和乱动电器按钮开关。 (3)注意防火。 (4)认真接受实训前的安全知识教育。 2、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机、工、量具的正确使用。 (2)两柱举升机的升降操作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3)严格按维护技术规程、操作工艺要求进行作业。 (4)需调整的部位,应按出厂技术数据或技术规程规定的数据进行调整。 (5)注意拧紧螺钉、螺母、螺栓的顺序,有规定力矩要求的,必须用扭力扳手拧紧。

刚性转动零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试验的概述

刚性转动零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试验的概述1. 基本概念: 1.1不平衡离心力基本公式: 具有一定转速的刚性转动件(或称转子),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加工外形的误差、装配误差以及结构形状局部不对称(如键槽)等原因,使通过转子重心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相重合,因而旋转时,转子产生不平衡离心力,其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G------转子的重量(公斤) e-------转子的重心对旋转轴线的偏心量(毫米) n-------转子的转速(转/分) ω------转子的角速度(弧度/秒) g-------重力加速度9800(毫米/秒2) 由上式可知,当重型或高转速的转子,即使具有很小的偏心量,也会引起非常大的不平衡的离心力,成为轴或轴承的磨损、机器或基础振动的主要原由之一.所以零件在加工和装配时,转子必须进行平衡. 1.2转子不平衡类别: 1.2.1转子的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不相重合,但相互平行,即转子重心不在旋转轴 线上,如图1a所示.当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 1.2.2转子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主交错将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且相交于转 子的重心上,即转子重心在旋转轴线上,如图1b所示.这时转子虽处于平衡状态,但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一不平衡力矩. 1.2.3大多数情况下,转子既存在静不平衡,又存在动不平衡,这种情况称静 动不平衡.即转子的主惯性轴与旋转轴线既不重合,又不平行,而相交于转子旋转轴线中非重心的任何一点,如图1c所示.当转子旋转时,将产生一个不平衡的离心力和一个力矩. 1.2.4 转子静不平衡只须在一个平面上(即校正平面)安放一个平衡重量,就可以使转子达 到平衡,故又称单面平衡.平面的重量的数值和位置,在转子静力状态下确定,即将转 子的轴颈放置在水平刀刃支承上,加以观察,就可以看出其不平衡状态,较重部份会 向下转动,这种方法叫静平衡.

化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分析操作 2.范围 2.1化学实验室NaOH、HCL和ALCL3含量测试。 3.职责 3.1技术员负责分析样品浓度及填写相关记录,遇到测试问题,及时汇报给工程师。 3.2质量部门负责监督该规范的严格执行。 3.3工程师负责相关的培训工作及作业指导书更新。 4.安全 4.1测试前戴好防护用品,防酸碱手套、口罩。 4.2当高浓度酸、碱倾倒或接触到皮肤时,不可直接用水清洗,以免放热灼伤,需用干毛 巾擦干净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受伤严重者需送医院处理。 4.3实验结束后应清洗仪器、水槽及桌面,检查关闭水源,电源,以避免危险发生。 5. 相关设备/工具/材料 5.1设备: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加热板。 5.2工具:50ml滴定管(最小刻度为0.1ml);10ml和25ml移液管;10ml和50ml量筒;50ml、100ml和250ml烧杯;100ml和1000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 5.3试剂(分析纯): (1)0.1 mol/L的HCL; (2)0.1 mol/L的NaOH; (3)蒸馏水; (4)0.0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标准液;将1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钠盐与蒸馏水按1:1配制,如2L EDTA配2L蒸馏水,摇匀混合好。在使用金属锌标定此溶液时保留到四个小数位。 (5)0.05mol/L的七水硫酸锌,将54.4+/-1g硫酸锌溶解在3785ml蒸馏水中。摇匀混合好。在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标准液标定此溶液时保留到四个小数位。终点在PH值4.5-5.0。 (6)醋酸铵; (7)冰醋酸; (8)醋酸铵缓冲液。—称取77.1+/-0.1g醋酸铵并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入半瓶蒸馏水,再加入57+/-0.5ml冰醋酸(有腐蚀性!)。稀释至刻度线并摇匀混合好; (9)无水酒精; (10)双硫腙指示剂—将50+/-1mg的双硫腙溶解在100+/-1ml酒精中(易燃!),摇匀

车轮动平衡检测实验【方案】.doc

车轮动平衡检测实验 一、实验内容 测量实验车车轮最大不平衡量。如不平衡量超出该型车轮技术条件要求,则进行平衡调整。 二、实验目的 1、熟悉车轮动平衡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车轮动平衡仪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车轮4个。 2、车轮动平衡仪1台。 3、常用工具1套,调整专用工具1套。 四、实验准备工作 1、检查并按标准充足轮胎气压。 2、清除轮胎上的泥土及杂物等。 3、取掉车轮轮辋上的旧平衡块。 4、清洁动平衡仪的主轴和车轮总成锁紧锥套。 五、实验步骤 1)根据轮辋中心孔的大小选择锥体,仔细地装上车轮,用大螺距螺母上紧。 2)打开电源开关,检查指示与控制装置的面板是否指示正确。 3)用卡尺测量轮辋宽度b、轮辋直径 d(也可由胎侧读出),用平衡机上的标尺测量轮辋边缘至机箱的距离a,再用键入可选择器旋

钮对准测量值的方法,将a、b、c值输入到指示与控制装置中。 4)按下启动键,车轮旋转,平衡测试开始,微机自动采集数据。 5)车轮自动停转,从指示装置读取车轮内、外两侧不平衡量和不平衡位置。 6)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当指示装置发出指示时停止转动。在轮辋的内侧或外侧的上部(时钟12点的位置)加装指示装置显示该侧平衡块质量。内、外侧要分别进行,平衡块装卡要牢固。 7)安装平衡块后有可能产生新的不平衡,应重新进行平衡试验,直至不平衡量<5g,指示装置显示“00”或“ok”时才行。 8)测试结束,关闭电源开关。 六、注意事项 1、主轴是动平衡仪的主要部件,因此检测时,无论是主轴还是动平衡仪本身都应避免强烈的振动或移动。 2、不能用铁锤敲击动平衡仪的任何部件。 七、结果整理与分析 1、将实验数据记入实验报告(请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2、试分析车轮动平衡产生的主要原因。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 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图1 转子系统与力系简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浙江大学,令狐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掌握虚拟基频检测仪和相关测试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 1.实验内容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对一多圆盘刚性转子进行动平衡。转子系统如图1所示,转子存在原始不平衡质量,左右两个圆盘为平衡平面。拟测试原始不平衡量及相位,并在两个平衡平面上配重,便残余不平衡量控制在一定范围。 2.实验原理 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重量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质量m1和m2 (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r1和r2)所产生的离心力m1r1w 2和m2r2w 2,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为平衡基面)内的适当位置(r3平和r4平)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 衡重G3平和G4,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不平衡重量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此时,ΣP=0且ΣM=0,使该回转体达到动平衡。 三、实验装置 序号 名 称 数量 1 多盘转子系统 1 2 调速器 1 3 调速电机 1 4 相位传感器 1 5 双悬臂梁水平位移传感器 1 6 电子天平 1 7 微型计算机(安装清华大学的dynamic balance 软件) 1

四、实验步骤 1. 虚拟仪器接线 进入“刚性转子动平衡”程序,点击“设备模拟连接”图标,按图3示用鼠标左键连接虚拟测试仪器,如连线错误,用鼠标左键单击“重新连接”按钮。确认无误后,用鼠标左键单击“连接完毕”按钮,如果出现“连接错误”的提示,则连接有错,需要按“确定”,再按“重新连接”。如果出现“连接正确”的提示,按“确定”后,可获得与图4相同的虚拟动平衡仪应用程序界面。 2. 原始不平衡量测试 (1) 将转速控制器转速b n 设定为1200r/min ,启动转子2至3分钟使转速保持稳定。 (2) 点击“基频检测”图标,进入图4的状态下,用鼠标左键按下左上角按钮“开始”启动虚拟动平衡仪,点击“A 通道”、“B 通道”进行通道切换。待读数基本稳定后,记录转子原始不平衡引起左(A )、(B )轴承座振动位移基频成份的幅值和相位角 A A ψ∠,V 0、 B B ψ∠,V 0。 3. 平衡处理 (1) 点击“动平衡计算”图标,调用专用的动平衡计算程序(图5),输入测出的初始不平衡量。 (2) 转速回零。在I 平面(1号圆盘)上任选方位加一试重1t m ,记录1t m 的值(用天平测量,可取其在6~12克之间)及固定的相位角1β(见1号圆盘相位标记)。 (3) 启动转子,重新调到平衡转速b n ,测出I 平面加重后,两个轴承座振动位移的幅值和相位角(1V A 和1V B )。同样将值输入到动平衡计算程序中。 (4) 转速回零。拆除1t m ,在II 平面(4号圆盘)上任选方位加一试重2t m 。测量记录2t m 的值及其固定方位角2β。 图3 计算机虚拟动平衡仪显示界面 图2 测试虚拟设备连线图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第一章分析化学基本操作 一、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一)样品的溶解 1.准备好洁净的烧杯,配好合适的玻璃棒和表面皿,玻棒的长度应比烧杯高5~7cm,不要太长。表面皿的直径应略大于烧杯口直径。 2.称取样品于烧杯后,用表面皿盖好烧杯。 3.溶解样品时注意: 溶解样品时,取下表面皿,将溶解剂沿玻棒下端加入,或沿烧杯壁加入。边加边搅拌直至样品完全溶解,然后盖上表面皿,此时玻棒不准离开烧杯放到别处(玻棒已沾有样品溶液)。若样品需加热溶解时,要盖表面皿使其微热或微沸溶解,不要暴沸。 (二)沉淀 1.沉淀的条件样品溶液的浓度,PH值,沉淀剂的浓度和用量,沉淀剂加入的速度,各种试剂加入的次序,沉淀时溶液的温度等条件要按实验操作步骤严格控制。 2.加沉淀剂将样品于烧杯中溶解并稀释成一定浓度,加沉淀剂应沿烧杯内壁或沿玻璃棒加入,小心操作忽使溶液溅出损失。若需缓缓加入沉淀剂时,可用滴管逐滴加入并搅拌。搅拌时勿使玻棒碰击烧杯壁或触击烧杯底及防碰破烧杯。若需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最好在水浴上加热,用煤气灯加热时要控制温度,防止溶液暴沸,以免溶液溅失。 3.陈化沉淀完毕,进行陈化时,将烧杯用表玻璃盖好,防止灰尘落入,放置过夜或在石棉网上加热近沸30分钟至1小时。 4.检查沉淀是否完全沉淀完毕或陈化完毕后,沿烧杯内壁加入少量沉淀剂,若上层清液出现混浊或沉淀,说明沉淀不完全,可补加适量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三)过滤 1.滤纸或漏斗的选择要用定量滤纸或称无灰滤纸(灰分在0.1毫克以下或重量已知)过滤。滤纸的大小和致密程度由沉淀量和沉淀的性质决定。定量滤纸有快速,中速,慢速,直径有7cm,9cm和11cm三种。微晶形沉淀多用7cm致密滤纸过滤,蓬松的胶状沉淀要用较大的、疏松的滤纸过滤。 根据滤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漏斗,放入的滤纸应比漏斗沿低约1cm,不可高出漏斗。需要进行灼烧的无机化合物沉淀,需用长颈玻璃漏斗(图1-1)过滤,对不需灼烧的有机化合物沉淀,需用微孔玻璃漏斗或微孔玻璃坩埚减压过滤(图1-2),(图1-3),(图1-4)。 2.滤纸的折迭(图1-5、图1-6)先将滤纸沿直径方向对折成半圆,再根据漏斗角度的大小折迭;若漏斗顶角恰为60度,滤纸折成90度,展开即成圆锥状其顶角亦成60度,放入漏斗中,滤纸恰好贴紧漏斗内壁,无空隙也不会使滤纸出现皱折。若漏斗角不是60度,则第二次折迭时应折成适合于漏斗顶角度数放入漏斗中。为使滤纸三层部分紧贴漏斗内壁,可将滤纸外层的上角撕下,并留做擦拭沉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