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进行方法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进行方法指导

乌当区新九学校韦华

方法指导课是为了确保所实施的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辅助课型,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而进行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课型。方法指导课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主体目标的达成、学生实践活动成效与水平的提高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纵观时下的方法指导课,存在着太多的“剑走偏锋”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片面追求方法指导的“专业性”,而让学生望而生畏;过于关注方法指导的“知识性”,却让学生缺少体验;过分强调方法指导的“程式化”,而让学生兴趣缺失。不少老师还在活动方法指导的时机上随心所欲;内容上蜻蜓点水;方式上简单枯燥,导致实际指导效果的不尽人意。

那么,如何使方法指导课更具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呢?以下六方面可供老师们参考:

一、激发内驱,让方法指导更具趣味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只有当学生觉得需要了解和掌握某种实际的方法时,方法的指导对于他们才是有意义的。这种“需要”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内驱力。在方法指导课中“激活内驱,引发需要”尤其显得重要,教师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通过自己精心预设并智慧实施的组织引导,有效引发上”。

对于年级较低、实践活动经历相对较少的学生,教师可创设吸引学生的情境,直接引导学生关注方法。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采访”的方法指导课时。大部分老师一开课,都会播放一段学生正在采访的视频,成功或不成功都行,趁机引出“如何进行采访”的方法指导。

通过情境创设能非常有效地引发学生后继学习的强烈期待,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方法学习的最佳状态。

对于实践活动经历相对丰富的高年级学生,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对某种活动方法的原有认识或初步经验来进入方法学习的情境。

二、关注学情,让方法指导更具层次性

方法指导就是为了服务学生,服务于活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中必须关注学情,尽可能抓准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兴趣点、困惑点、生长点,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注学情,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把握方法指导的起点。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是什么、对活动方法系列中常用方法的掌握程度怎样等信息,对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现实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我们还可以在学生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通过跟踪观察、检查活动档案等方式,客观地评估学生运用活动方法的实际水平,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对于方法指导的实际情况。

关注学情,更应在方法指导中体现出一定的层级和梯度。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方法指导和实践应由浅至深,前后衔接,呈螺旋上升。指导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初次采用某种活动方式的学生要详细、规范地进行指导,对已多次采用某种活动方式的学生要突出某个方面、深入地进行指导。

还是以“设计调查问卷”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制问卷时,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应侧重指导设计和运用简单的“判断式”或“选择式”等单一题型的问卷;年级增高后,可适时指导他们学习“开放型问答式”和“综合性”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修改设计的问卷,能形成一张比较完整的问卷,在设计的问卷题目中考虑用语、排序、版面、题型等因素。

三、先做后导,让方法指导更具针对性

方法指导课中的“先做后导”就是指借助学生正在参与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先尝试经历探究方法,然后再有效地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方法,掌握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先做后导”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出现被动接受的感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方法的学习和形成典型方法。

例如:本学期,我们班围绕“走进蔬菜王国”这一活动主题开展活动,每个小组都收集了很多资料,但这些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大家也不知道怎么来整理,怎么来取舍,怎么来合理地展示。于是,在进行“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指导时,我让大家充分体验,让学生自己尝试整理资料,自己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来呈现收集的资料。在方法指导课中,我让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展示;接着让学生对这些杂乱的资料进行分类;再带领大家通过“删、加、补、换、留”等方法进行整理;然后,同学们根据学到的资料整理的方法对自己小组的资料进行整理,对一些资料进行小组间的交换,并根据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本节方法指导课若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如何操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在大家充分体验资料整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四、范例引领,让方法指导更具科学性

学生对方法的掌握情况,决定着实践活动的成效和水平。怎样让学生能借鉴别人的经验,轻松地走进活动中,自主地掌握活动的技巧和方法,“优秀范例”在其中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方法指导课中,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能出示一个优秀范例,让学生经历“感知——模仿——创新”的过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生制定《活动计划》的方法指导课时,就向学生展示了以往其他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特别是秦老师她们班的,学生制定好计划还要进行装饰。漂亮的装饰就激起了我们班学生的欲望,于是我在出示计划的表格,指导学生如何去填写,他们就听得津津有味的了。

五、及时应用,让方法指导更具实效性

方法的价值在于有效应用、解决问题。学生对方法的认识源于实践,同时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以逐渐深化。方法指导课中,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初步掌握的方法开展应用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所学方法的价值,正确把握运用方法的具体要求,获得运用方法的实际经验。

例如:上周五我带领学生到稻香村菜场采访,我首先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指导,然后让他们设计好要采访的的问题。为了采访有效,在对学生进行“采访问题的设计”方法指导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1.试一试问题设计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小组研究的主题,以老师或同学为采访对象,至少设计三个以上的主要问题。

在小组合作实践和交流的基础上,选择几个小组设计的问题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小组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帮助全体学生准确把握采访问题设计的具体要求,明确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2.做一做模拟采访

师:刚才各小组都设计了采访问题,究竟这些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下面就请同学们进行现场采访,接受实践的检验。采访结束的时候,别忘了请教老师或同学对你们设计的问题作出评价。

3.说一说经历感悟。各组讨论归纳在采访中的表现,并在全班交流。

通过这几个环节,有些组的学生就认识到自己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还有些与主题无关等。再次修改之后,我们才去实践参访,学生就比较胸有成竹了。

六、全程追踪,让方法指导更具过程性

从认识和理解方法到真正掌握方法、有效运用方法,学生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因此,在努力提高方法指导课教学水平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