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成功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9.成功(共35张PPT)

言近旨远、言简意赅辨析:
“言近旨远”指话说得浅近,而含义却很深远。“言
简意赅”侧重于意思完备,如: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
工作报告言简意赅,数据翔实。“言近旨远”侧重于
含义深远,如:把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形象地比喻为
“最大本钱”,言近旨远,朴实的话语道出深刻的道
理。
6.纷纭:
(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
部分来自《点拨》说成功要靠三件事才能赢得:努力、努力、再努
力。
——哈代
2.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拿破仑
3.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4.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
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5.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
亚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jié
浩劫
náng
囊萤映雪
guǐ
日晷
mò
蓦然回首
gāi
言简意赅
wù
兀兀
yún
众说纷纭
suǒ
烦琐
部分来自《点拨》
lánshān
灯火阑珊
gāo
膏油
gào
膏车
魔法记忆之因性定音法: “膏”字在作为动词时读 gào,其余情况都读gāo。
二 写一写字形
言简意gāi ( 赅 )
来自《点拨》
论述成功之道的文章很多,对这一问题,每个人 的体会也不尽相同。作为著名学者,作者对成功的理 解其实很平常,这中间有许多体会是不用细说的。本 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成功的因素,在充分的比较之下, 突出了问题的关键,因此有关“勤奋”的论述就更显 得有说服力。
议论文
3.9 成功课件 ( 苏教版九年级上)

成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 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 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 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 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
一、初读文本,检查预习
1.作者认为成功的公式是什么?他是如何提出的?
论点提出的形式 :1.稍事铺垫,提出论点 2.讲个故事, 引出论点 3.归纳现象,理出论点 4.进行设问,求出论点 5. 引用名言,导出论点 6.正反对照,显出论点 7.归纳全文, 得出论点 论点出现的位置:1.文章的标题 2.文章的开头 3.文章的结 尾 4.文章的中间 论点提出的过程:论点离不开层层论证,要么层层论证在 前,要么层层论证在后。而且在论点的前面往往会出现一 些提示性的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 “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告诉我们”、“因此” 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中心论点。
2.在成功公式里面,作者认为哪一因素是最为重 要的?从文中找出原话。
二、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作者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分 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天资:
勤奋:
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 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遇:
2.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有什么作用? 王国维的学说中包含‚勤奋‛的因素,作者借 这一点再一次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延伸,各抒己见
1.你还能举出其他成功人士的例子么?为什么他 们也会获得成功?
2.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 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3.观看视频1,你认为成功还需要什么因素? 观看视频2,再谈谈自己的感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 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 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 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 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
一、初读文本,检查预习
1.作者认为成功的公式是什么?他是如何提出的?
论点提出的形式 :1.稍事铺垫,提出论点 2.讲个故事, 引出论点 3.归纳现象,理出论点 4.进行设问,求出论点 5. 引用名言,导出论点 6.正反对照,显出论点 7.归纳全文, 得出论点 论点出现的位置:1.文章的标题 2.文章的开头 3.文章的结 尾 4.文章的中间 论点提出的过程:论点离不开层层论证,要么层层论证在 前,要么层层论证在后。而且在论点的前面往往会出现一 些提示性的词语,诸如“足以证明”、“由此可见”、 “总而言之”、“不难看出”、“告诉我们”、“因此” 等词语,这些词语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中心论点。
2.在成功公式里面,作者认为哪一因素是最为重 要的?从文中找出原话。
二、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作者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分 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天资:
勤奋:
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 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遇:
2.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有什么作用? 王国维的学说中包含‚勤奋‛的因素,作者借 这一点再一次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延伸,各抒己见
1.你还能举出其他成功人士的例子么?为什么他 们也会获得成功?
2.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 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3.观看视频1,你认为成功还需要什么因素? 观看视频2,再谈谈自己的感悟。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9课《成功》PPT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作者对于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是什么观点? 分别是怎样论证的?
• 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 勤奋: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 • 机遇: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 响极大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天资:由天决定
无能为力
机遇:不期而遇 勤奋: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季羡林(1911— 2009),北京大学教授, 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 字学家、历史学家、作 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 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 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 长。2006年9月26日,95 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 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 成就奖”获得者。被称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为“国学大师”。
拓展延伸:
1、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 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 ,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
作者说“无能为力”是指人不可能决定自己 的天赋,人也不可能随意地创造机遇。但是 人不甘于落后,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一样 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机遇虽然总 是不期而来,但是机遇不可能垂青不努力的 人,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 题,这一样要靠主观努力。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映雪 晋代孙康, 好学而家贫, 于严寒的冬夜 坐在雪地里, 利用白雪的反 光苦读。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悬梁 西汉人孙敬 ,好学,读书至 夜不息。为了不 使自己瞌睡,用 绳系住自己的发 髻,悬于屋梁, 坚持多年,后终 年成一代名儒。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刺股 战国时辩士苏 秦游说秦王失败后 ,发愤读书,日夜 不息。疲惫欲睡之 际,以锥刺自己的 大腿,驱除睡意, 勤奋学习。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 感动印象: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 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 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 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荣辱不惊。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 入传说,把心留在东方。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语文第9课 成功 课件 (共23张PPT)

地进行分析,使所论证的论点鲜明突出。
4、作者给出的成功的公式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对 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观点1: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天资”,天资不高,无
论怎样勤奋,也是徒劳。那些大学问家如果不是因为有天生的禀赋
,他们能那么出色吗? 观点2:我觉得还是勤奋最重要,因为无论天资有多高,不勤奋是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各是什么?(结合自主学习 卡分组交流讨论,请小组代表汇报展示讨论结果。)
【答案】论证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作用:作者先承认有天资,但不惟天资,通过举文革中和现在的自命天才的人的
例子来说明对待天资要客观;接着举例和说理相结合,肯定勤奋的重要性;然后举自
绝不会成功的。相反,天资差一点,还能用勤奋来弥补,俗话不是
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吗!
你认为影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请举例证明。 材料一: 1.电视剧《我的太阳》中有位女舞蹈演员,为了艺术上有所成就,不 仅天天苦练,而且到35岁还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关系很紧张,宁肯 离婚也不让步。可是她专业成绩平平,一共也没当过几回主角,这位
言简意赅 gāi
①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②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③不期而来:不预定日期就来到了
3.名言警句积累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
第三单元 · 第九课
成功
成 功
季羡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成功》课件(50张PPT)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 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 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 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 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 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 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 分子历程的反映。
主要考点: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 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 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 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著,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 《季羡林文集》。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 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 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 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 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6年9月26日,95岁 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 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 就奖”获得者。被称为 “国学大师”。
(1)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之间关系 (2)论证方式 (3)结构形式 (4)语言特点
论点
议论文 三要素
——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用来证明观点的事实或道 理。 ——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论据 论证
中心论点: 论点是对所议论问题 (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般只 有一个论点。把握文章的中 心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理解 的关键。
悬梁——西 汉人孙敬,好学, 读书至夜不息。 为了不使自己瞌 睡,用绳系住自 己的发髻,悬于 屋梁,坚持多年, 后终年成一代名 儒。
刺股——战国 时辩士苏秦游说秦 王失败后,发愤读 书,日夜不息。疲 惫欲睡之际,以锥 刺自己的大腿,驱 除睡意,勤奋学习。
深入理解、运用观点
请大家运用作者 关于构成成功条件的 基本观点探究下列材 料,看看有哪些发现。
第9课 成功 课件 苏教版九上 (3)

•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 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 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 度?是如何论证的? • 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 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 • 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 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 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
• 不同的人、事、物、境会有不同的 成功 • 不同的成功,会有不同成功的条件 • 所以,“成功”在某些时候,不仅 需要天资、勤奋与机遇,还需 要…… • 请同学们替这个省略号补充上你认 为成功还需用的重要因素,说说理
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 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内容和结构 上作点分析?
• 不赞同。从内容上说,第9节强调 了只有勤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 是作者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从都阐述完毕之后,重提 勤奋,文章也显得很有节奏,重点 突出。
• 编者:将先生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 历、人生体验与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 的文章以“我的人生感悟”为名,汇 集整理成书,内容侧重于“人生”二 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 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 生理想。 • 编者赞扬先生的文字表现出博大精深 的知识领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大度包容的道德修养等。
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 度?是如何论证的?
•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 天资: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 一点。——举例论证 • 勤奋:非常重要。——道理论 证、举例论证 • 机遇: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 大——举例论证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其中关键因素是勤奋。
• 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 度?是如何论证的? • 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 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 • 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 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 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
• 不同的人、事、物、境会有不同的 成功 • 不同的成功,会有不同成功的条件 • 所以,“成功”在某些时候,不仅 需要天资、勤奋与机遇,还需 要…… • 请同学们替这个省略号补充上你认 为成功还需用的重要因素,说说理
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 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内容和结构 上作点分析?
• 不赞同。从内容上说,第9节强调 了只有勤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 是作者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从都阐述完毕之后,重提 勤奋,文章也显得很有节奏,重点 突出。
• 编者:将先生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 历、人生体验与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 的文章以“我的人生感悟”为名,汇 集整理成书,内容侧重于“人生”二 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 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 生理想。 • 编者赞扬先生的文字表现出博大精深 的知识领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大度包容的道德修养等。
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 度?是如何论证的?
•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 天资: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 一点。——举例论证 • 勤奋:非常重要。——道理论 证、举例论证 • 机遇: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 大——举例论证
苏教版九年级上 《成功》ppt课件

二、感知文本
1.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 . 对构成成功的这三个条件作者认为哪一个 最重要?为什么?
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勤奋最重要。因为对 天资和机遇人们无能为力,而勤奋完全由我们 自己决定。
3.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作用,不同的 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不尽相同。有人 认为勤奋更重要,有人认为天资更重要, 有人认为机遇更重要。请你结合自己的学 习,生活,阅读体验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及 理由。
•
明确:作者针对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指出
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为证,
“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
会现在这个样子”。作者在说“成功”,但不以成功
者自居,这样来阐述一个公式,更能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是一种基
本规律。
•
5、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
明确: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
我的看法及理由:
4.对于成功所需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 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 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1)季羡林的成功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W (成功) = X(艰苦劳动) +Y(正确方法) +Z(少说 空话)
(3)李嘉诚认为成功靠3Q:
IQ(理性智商) 、EQ(情绪智商) 、SQ(心灵智商) (4)我的成功公式:
三、阅读训练
阅读第7—8段,回答下面题目: 1.第7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指津: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二、答题规范,合乎题意
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观 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成功》优秀实用教学课件:39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成功》优秀实用教学课件:
39 页
《成功》
执教:新航中学王金亮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观点的独到和深刻。
2 、学习课文思路清晰的写法
3 、学习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写法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 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着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名着,其着作已汇编成24 卷的《季羡林文集》,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2006 年9 月26 日,95 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被称为“国学大师”。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
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检测: 言简意赅 ɡāi 烦琐 suǒ 家喻户晓 yù 膏油 gāo 兀兀穷年 wù 憔悴 qiáo cuì
焚膏继晷 guǐ 阑珊 lánshān
学习目标
1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懂得勤奋是 成功的关键。 2、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
质疑再探
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 疑问,提出来咱们共同讨论。
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瞻远瞩,选定目标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第三境: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季 羡 林
季羡林(1911—2009),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 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 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 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 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 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 所长。2006年9月26日, 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 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 就奖”获得者。被称为
“国学大师”。
映雪—— 晋代孙康,好学 而家贫,于严寒 的冬夜坐在雪地 里,利用白雪的 反光苦读。
悬梁——西 汉人孙敬,好学, 读书至夜不息。 为了不使自己瞌 睡,用绳系住自 己的发髻,悬于 屋梁,坚持多年, 后终年成一代名 儒。
刺股——战 国时辩士苏秦游说 秦王失败后,发愤 读书,日夜不息。 疲惫欲睡之际,以 锥刺自己的大腿, 驱除睡意,勤奋学 习。
【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辞】
智者乐,仁者寿,长 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 言有物,行有格,贫贱 不移,宠辱不惊。学问 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 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 东方。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 丢掉良知。
学习目标
1 、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懂得勤奋是 成功的关键。 2、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章富有哲理的语言。
有关勤奋的名言警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颜真卿 —— 华罗庚 —— 韩愈 —— 爱迪生 —— 姚明
总结
•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 成功的观点,构成成功的条件一定有很 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 活中确定目标,勤奋努力、抓住机遇, 获取成功。
豁然开朗,妙手偶得
运用拓 展
试着给本文再补充一些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据
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 论点的材料即论据,它为论点服务。
事实论据 ——凡能证明论点的
论据分 两大类
事实都可以作为事实 论据,包括事例和数 据。
道理论据 ——凡科学原理、名
言谚语、格言警句都 可作事理论据。
囊萤——据 说晋朝车胤,幼时 家境贫寒,无钱买 油点灯读书,于是 夏夜捉萤火虫放入 布袋,凭着萤火虫 发出的亮光读书, 后博学多通。
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在书上做好 相应的批注,独立解决,时间为5 分钟。
问题 展示
评价
第1题 第3组板书 第2组
第2题 第7组口述 第8组
第3题 第5板书 第6组
书面展示要求: 书写迅速,字迹工整、 内容简练。
评价要求: 1.声音洪亮,条理清 晰,突出重点,语言 简练。 2.点评解题方法及思 路。 3.恰当指出展示成果 的优缺点并打分。 4.补充或阐述不同观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