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可能是心脏疾病的早期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病理情况的表现。
正确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包括早期识别和评估、急救处理、监测和转运、药物治疗以及后续护理。
一、早期识别和评估1.1 了解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
通过了解常见原因,可以更快地进行初步判断。
1.2 询问病史和症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询问症状,如疼痛的性质、程度、放射部位等,可以帮助判断病因。
1.3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以及心音、杂音等体征。
二、急救处理2.1 给予氧气:氧气是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治疗,可缓解心肌缺血,减轻疼痛。
通常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予纯氧。
2.2 心电监测: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律是否异常,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心电监测可指导后续治疗。
2.3 心脏酶谱检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
心脏酶谱的异常可以提供心肌损伤的证据,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决策。
三、监测和转运3.1 血压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或高血压等异常情况,以及血压的变化趋势。
3.2 心电监测:将心电监护仪与患者连接,实时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的变化,以及ST段的变化。
3.3 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指导氧疗。
四、药物治疗4.1 速效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根据患者血压和心率情况,给予舌下含服或静脉注射。
4.2 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一般给予300mg的阿司匹林咀嚼片。
4.3 吗啡: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吗啡缓解疼痛。
但要注意吗啡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
五、后续护理5.1 监测病情变化: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
一、胸痛的定义和分类急性胸痛是指蓦地发生的胸部不适或者疼痛感,可能伴有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病因不同,胸痛可分为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二、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步骤1. 确认急性胸痛患者的意识状态: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与患者交流,问询病情和症状。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者昏迷,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人员:在确认患者的意识状态后,应即将呼叫急救人员,告知胸痛患者的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3. 赋予氧气: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赋予急性胸痛患者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4. 监测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到达前,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可以使用心电图仪监测心电图变化,以匡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5. 保持患者平静:胸痛患者通常会浮现焦虑和恐怖的情绪,应尽量保持患者平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激动,以减轻症状。
6. 赋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赋予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但在给药前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禁忌症。
7. 准备急诊手术:对于严重的胸痛患者,应准备好急诊手术的条件,以便在需要时即将进行手术治疗。
8. 安全转运:急救人员到达后,应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三、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防护: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避免剧烈运动:急性胸痛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呼吸,以免加重症状和伤害心脏。
3. 不要赋予食物和饮水:急性胸痛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赋予患者食物和饮水,以免影响后续的操作和治疗。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心脏疾病、肺部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急性胸痛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1. 评估患者状况:- 确认患者是否意识清醒,能否配合询问。
- 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出冷汗,呼吸是否急促。
- 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详细信息。
- 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
2. 给予氧气:- 为患者提供氧气面罩,保持通气道通畅。
- 给予纯氧,流量根据患者状况和氧饱和度来调节。
3. 监测生命体征:- 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 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
4. 给予急救药物:- 心脏病患者可给予硝酸甘油含片,以舌下含化。
- 如患者血压低,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5. 寻找协助:-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寻找专业医护人员的协助。
- 如条件允许,可联系急救车辆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6. 提供心理支持:- 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恐惧,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让其感到安心和被关注。
7. 保持监测和观察:-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状况。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8. 预防并发症:- 如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辅助通气或进行气管插管。
9. 安全转运至医院:- 如患者病情稳定,可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10. 记录相关信息:- 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给予的药物和治疗过程。
- 如有需要,提供相关信息给医院急诊科医生参考。
以上是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只是一份标准的护理指南,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果遇到急性胸痛患者,请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

急性胸痛急救规范流程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心脏疾病、肺部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急性胸痛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急救。
下面是急性胸痛急救的规范流程:1. 保持冷静并呼叫急救电话:在发现有人出现急性胸痛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例如:911)。
2. 让患者坐下并放松:让患者坐下,可以给他们一个舒适的姿势,以减轻不适感。
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3. 给患者嚼服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历史,可以给他们嚼服一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帮助减轻心脏病引起的胸痛。
4. 监测患者症状:询问患者的症状,例如胸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
还要注意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
5. 提供急救药物:如果有医护人员在场,他们可能会给患者使用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
6. 监测心电图:如果有心电图设备可用,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7. 输氧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低下的情况,可以给他们提供氧气治疗,以增加氧气供应。
8. 运送患者至医院:无论患者的症状有多轻或多重,都应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急性胸痛可能是心脏病的征兆,需要及时处理。
9. 继续监测患者:在运送患者至医院的过程中,继续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
10. 与医院沟通: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路上,与医院联系,告知他们患者的症状和状况。
这样医院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迅速安排适当的治疗。
总结:急性胸痛是一种需要迅速处理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病等严重问题的表现。
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并呼叫急救电话是首要任务。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让患者坐下放松,并嚼服阿司匹林。
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提供必要的急救药物和输氧治疗。
将患者送往医院后,继续监测患者并与医院沟通。
以上是急性胸痛急救的规范流程,旨在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救治。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可能是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引起的。
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减轻病情并拯救生命。
本文将从急救护理的角度,分为五个部份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一、评估病情和稳定患者1.1 了解病情背景和既往病史急性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患者的病情背景和既往病史对快速判断病因至关重要。
问询患者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是否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1.2 评估疼痛特点和伴有症状了解疼痛的特点可以匡助判断病因。
问询患者疼痛的性质(刺痛、压迫等)、部位、放射范围以及疼痛的程度。
同时,问询是否伴有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浮现疼痛的时间和诱因。
1.3 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是必要的。
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此外,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如ST段抬高、T 波倒置等。
二、缓解疼痛和保持患者稳定2.1 赋予氧气和止痛药物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缺氧,赋予氧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同时,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赋予适当的止痛药物,如硝酸甘油、吗啡等,以缓解疼痛。
2.2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即将采取措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静脉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同时监测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2.3 避免并发症急性胸痛患者容易浮现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赋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等,可以减轻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迅速诊断病因并赋予相应治疗3.1 快速进行心电图和血液检查心电图是诊断急性胸痛病因的重要工具,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此外,进行血液检查,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3.2 评估冠脉状况对于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可以进行冠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冠脉状况。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者冠脉搭桥手术等。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及时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护理流程1. 保持患者肃静:胸痛患者往往伴有焦虑和恐怖,保持患者的肃静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快速评估患者状况: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的发作时间和特点,以及伴有症状(如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有助于确定可能的病因和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呼叫急救车辆:胸痛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就医。
呼叫急救车辆可以确保患者在最短期内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4. 赋予氧气:急性胸痛患者往往伴有缺氧,赋予氧气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减轻症状。
5.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以及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后续的治疗。
6. 赋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可能的病因,可以赋予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然而,给药前应先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禁忌症。
7. 监护患者状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呼吸状况、心电图变化等。
如浮现病情恶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安抚患者情绪:胸痛患者往往伴有焦虑和恐怖,护士应通过亲切的语言和温暖的态度安抚患者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二、注意事项1. 心电监测:对于胸痛患者,心电图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匡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
护士应熟练掌握心电图的操作技巧,并及时记录和分析心电图的变化。
2. 疼痛评估:胸痛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护士应及时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并赋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疼痛评估工具可以匡助护士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3.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胸痛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心电图的变化、血压的变化等。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减轻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1. 确认急性胸痛患者的状况- 当遇到有胸痛症状的患者时,首先要确认是否为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通常表现为剧烈、持续的疼痛,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出汗、恶心等症状。
- 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放射范围等信息,以帮助判断是否为急性胸痛。
-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应立即进行急救护理:胸痛剧烈且持续超过5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或者患者有心脏病史。
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确认患者为急性胸痛,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911)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 在拨打电话时,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症状描述等,以便急救人员提供更好的救助。
3. 让患者保持安静并舒适-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让患者保持安静并舒适。
可以帮助患者坐下,并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 如果患者有服用硝酸甘油的习惯,并且急救箱中有硝酸甘油,可以帮助患者使用。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胸痛症状。
但在使用之前,要确保患者没有服用过类似药物,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4.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和血压等。
-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5.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可以帮助患者呼吸更顺畅。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帮助其采取舒适的体位,并松开紧身的衣物。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6. 提供心理支持- 急性胸痛患者往往会感到极度的恐慌和焦虑。
作为急救人员,应提供心理支持,安抚患者的情绪。
- 可以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告知他们正在接受急救护理,并尽力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等严重疾病的征兆。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胸痛症状及分类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应首先了解胸痛的症状及其分类。
胸痛可以分为两大类: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
心源性胸痛通常由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引起,而非心源性胸痛则可能由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引起。
二、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原则1. 保持患者安静:急性胸痛患者需要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情绪,以减轻疼痛和降低心脏负荷。
2. 保持通气道通畅:确保患者的通气道通畅,可采取头部仰卧位或半坐位,以减少呼吸困难和缓解症状。
3.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心电图的记录,以便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4. 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的患者,可以给予氧气吸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5. 给予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可以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6.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胸痛可能是严重心脏疾病的征兆,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三、心源性胸痛的护理措施1. 确认心源性胸痛: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血液检查等结果,确认胸痛是由心脏疾病引起。
2. 给予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一种常用的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缓解胸痛。
3. 给予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4. 监测心电图:对于心源性胸痛患者,应密切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5.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措施。
四、非心源性胸痛的护理措施1. 确认非心源性胸痛: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心脏疾病,确定胸痛的原因。
2. 给予适当的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以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作者:邱翠邱健静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04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4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实行强化护理干预;以前1年同期的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预后效果、护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救护理;护理干预
doi:10.14033/ki.cfmr.2017.4.0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4-0070-03
急性胸痛是急诊最常见的疾病,有资料表明,急性胸痛患者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
20%[1]。
急性胸痛的部位、性质和疼痛程度大多数能够反映疾病的特征[2]。
急性胸痛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在急救过程中快速评估、诊断及正确治疗是为患者赢得宝贵治疗时间的先决条件,而护理干预又是各项救治工作顺利完成的可靠保障。
本文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就诊时均有胸痛症状。
其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20~72岁,平均(51.54±7.34)岁,体重49~76 kg,平均(65.86±5.87)kg,发病至就诊时间1 h~2 d。
就诊症状:胸闷伴呼吸困难5例、急性心包炎2例、支气管炎3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脏神经官能症8例、肋间神经痛6例、胆结石3例、气胸6例,胸腔积液5例,带状疱疹3例,稳定性心绞痛3例、胸膜炎5例。
选择前1年同期的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平均(54.24±6.21)岁,体重44~79 kg,平均(64.55±7.13)kg,发病至就诊时间1 h~2 d。
就诊症状:胸闷伴呼吸困难5例、支气管炎4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5例、肋间神经痛4例、胆结石3例、气胸5例,胸腔积液4例,带状疱疹4例,稳定性心绞痛5例、胸膜炎4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发病至就诊时间、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了解患者急性胸痛的病因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即对照组患者在急诊护理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对患者讲解入院的相关注意事项、了解既往病史、常规实验室检查,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加强急诊护理干预。
(1)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应仔细观察患者表情,经过询问了解患者既往病史,了解患者胸痛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痛等情况。
判断疼痛为波动性、烧灼感、压迫性或针刺样,是否剧烈。
观察皮肤有无异常隆起,有无固定压痛点,是否可触及疼痛部位,给予镇痛药物或硝酸酯类药物含服后有无缓解。
(2)密切监控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给予足够的氧气,提高动脉血氧浓度,减少患者疼痛程度,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
(3)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输入急救药物。
(4)大量气胸和胸腔积液会导致病情急骤,对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一旦确诊需行胸腔穿刺,将液体、气体引出,以使肺压迫症状得以缓解,防止纵隔摆动,达到救护生命的目的。
(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稳定其不安情绪,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帮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威胁。
医护工作者应对急性胸痛患者的饮食起居细节进行护理,饮食合理搭配,严禁患者饮酒吸烟。
保证患者充足睡眠时间,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生理钟。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0分以上为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55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3.64%。
观察组6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8例,比较满意26例,满意率100%。
而对照组5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2例,比较满意26例,满意率87.27%(48/55),两组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医院都开始进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加强人性化、创造性、整体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整体
的医疗水平。
急性胸痛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患者猝死。
急性胸痛患者如果在急诊治疗中得到良好的护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急性胸痛的病因很多,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症等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胸痛。
国外研究表明,3%已确诊为非心源性胸痛的患者在30 d内发生恶性心脏事件,但是如果将预后良好的非心源性胸痛误诊为严重的心源性胸痛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3]。
文献[4-5]表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需依据不同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在配合医师实施救治的同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护理,加强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减轻患者精神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疼痛可以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会造成患者烦躁,导致主动脉夹层破裂可能性加大。
护理应注意高血压控制,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患者在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患者的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6]。
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做全面了解及分析,以免误诊、漏诊[7],不但要快速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更需要正确判断,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病情的恐惧感,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8]。
大多数高危胸痛患者都会有情绪紧张、烦躁、恐惧及伴有濒死感的感觉,多表现为悲观、绝望、无助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安慰解释和开导,使患者正视疾病的现状,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鼓励患者使其有战胜疾病信心,与此同时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在患者病情平稳后最好有家属陪同[9-10]。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在护理中最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在抢救急诊胸痛患者过程中非常重要。
急诊胸痛医护工作人员需要对急诊胸痛发病的诱因非常了解,非常熟悉急诊胸痛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还要具有准确评估急性胸痛病情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急性胸痛护理措施。
积极配合医生共同完成对急诊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抢救治疗工作,更大程度上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抢救工作的成功率,减少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痊愈率。
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观察组死亡率为0,对照组死亡率为3.64%。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数据表明,加强急诊胸痛患者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痊愈。
综上所述,对急诊胸痛患者给予精心的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减少患者的紧张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金萍,邱南.心血管内科速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2]张育平.胸痛型为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6(27):145-146.
[3] Doboszynska A,Koae M,Koae K,et al.Pleufifis as the first symptom of pulmonary embolism:a case report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larma cology,2007,58(5):129-133.
[4]李华,熊小莲,钱光蕃.胸痛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4):14.
[5]彭云.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2-43.
[6]杨丽萍.疼痛的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2(6):21-22.
[7]王秋明,徐广屏,黄琦.急性胸痛的分诊流程与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30-31.
[8]冯家成,朱友群.胸痛在基层医院急诊处理初步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2(19):214-215.
[9]莫为春,孙宏,刘国平,等.和肽素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474-476.
[10]吴郑兵.12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68-69.
(收稿日期:2016-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