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的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病、肺部疾病、消化系统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急性胸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迹象,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1. 评估患者状况:- 确认患者是否有胸痛症状,询问患者疼痛的程度、性质和持续时间。

-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2. 给予氧气:- 给予氧气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缓解胸痛症状。

-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予患者纯氧,维持氧饱和度在94%以上。

3. 监测心电图:- 进行心电图监测,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问题。

- 观察心电图是否出现ST段抬高、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

4. 给予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负荷。

- 给予患者0.4mg硝酸甘油含片,可以在舌下含服,每5分钟可重复给药一次,最多3次。

5. 给予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 给予患者咀嚼一片300mg阿司匹林,帮助减轻胸痛症状。

6. 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观察是否存在血压下降的情况。

- 血压下降可能是心脏功能不稳定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7. 及时转诊:-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胸痛持续时间较长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应及时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在转诊过程中,保持患者的稳定,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8. 紧急情况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按照BLS(基本生命支持)和AC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指南进行急救操作。

以上是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急性胸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迹象,及早的急救护理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状况,给予氧气、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并在需要时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急性胸痛的护理常规

急性胸痛的护理常规

急性胸痛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是否有危及生命的症状、体征。

2、观察胸痛的部位及放射部位、疼痛性质、诱发因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伴随症状等。

3、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査: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等。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一)急救护理1、安静卧床休息。

2、给予氧气吸入,有低氧血症时,给予双鼻道或面罩吸氧,使血氧饱和度≥94%。

3、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4、行12或18导联心电图。

5、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道的畅通,遵医嘱使用药物。

6、对ACS的急性致命并发症,如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做好除颤和心肺复苏准备。

(二)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胸痛的部位、性质,有无放射、持续时间和缓解因素及伴随症状。

注意疼痛程度的变化,胸痛时的表情,有无面色苍白、大汗和血流动力学障碍。

2、体位:疼痛时可采取健侧卧位,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诱发或加重疼痛的各种因素。

3、疼痛护理:根据胸痛的原因给予镇静剂或镇痛药物,减轻疼痛。

4、药物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对精神紧张的患者,做好患者的解释和安慰工作。

三、健康指导要点1、避免诱发因素: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不可过于劳累,避免情绪激动,减轻精神压力。

2、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缓解方法,如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应及时就医。

3、强化预防意识。

4、改变生活方式:⑴合理膳食;⑵适当运动;⑶控制体重;⑷戒烟。

四、注意事项1、凡胸痛患者表现面色苍白、出汗、发绀、呼吸困难及生命体征异常,均为危急状态。

2、安放心电监护电极片时应避开除颤区域和心电图胸导联位置。

3、使用镇痛药物时及时评估镇痛效果,,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4、需急诊溶栓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可能是心脏疾病的早期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病理情况的表现。

正确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包括早期识别和评估、急救处理、监测和转运、药物治疗以及后续护理。

一、早期识别和评估1.1 了解急性胸痛的常见原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

通过了解常见原因,可以更快地进行初步判断。

1.2 询问病史和症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既往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询问症状,如疼痛的性质、程度、放射部位等,可以帮助判断病因。

1.3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以及心音、杂音等体征。

二、急救处理2.1 给予氧气:氧气是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治疗,可缓解心肌缺血,减轻疼痛。

通常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予纯氧。

2.2 心电监测: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律是否异常,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

心电监测可指导后续治疗。

2.3 心脏酶谱检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

心脏酶谱的异常可以提供心肌损伤的证据,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决策。

三、监测和转运3.1 血压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或高血压等异常情况,以及血压的变化趋势。

3.2 心电监测:将心电监护仪与患者连接,实时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的变化,以及ST段的变化。

3.3 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及时发现低氧血症,指导氧疗。

四、药物治疗4.1 速效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根据患者血压和心率情况,给予舌下含服或静脉注射。

4.2 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

一般给予300mg的阿司匹林咀嚼片。

4.3 吗啡:对于剧烈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吗啡缓解疼痛。

但要注意吗啡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

五、后续护理5.1 监测病情变化: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疾病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

一、胸痛的定义和分类急性胸痛是指蓦地发生的胸部不适或者疼痛感,可能伴有呼吸难点、恶心、呕吐等症状。

根据病因不同,胸痛可分为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

二、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步骤1. 确认急性胸痛患者的意识状态:首先要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与患者交流,问询病情和症状。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或者昏迷,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人员:在确认患者的意识状态后,应即将呼叫急救人员,告知胸痛患者的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3. 赋予氧气: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赋予急性胸痛患者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4. 监测生命体征:急救人员到达前,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可以使用心电图仪监测心电图变化,以匡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5. 保持患者平静:胸痛患者通常会浮现焦虑和恐怖的情绪,应尽量保持患者平静,避免过度紧张和激动,以减轻症状。

6. 赋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赋予一些常用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但在给药前应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禁忌症。

7. 准备急诊手术:对于严重的胸痛患者,应准备好急诊手术的条件,以便在需要时即将进行手术治疗。

8. 安全转运:急救人员到达后,应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三、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注意事项1. 注意个人防护:在急救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避免剧烈运动:急性胸痛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呼吸,以免加重症状和伤害心脏。

3. 不要赋予食物和饮水:急性胸痛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赋予患者食物和饮水,以免影响后续的操作和治疗。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然而,急性胸痛可能是一种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急救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1. 急救响应当遇到急性胸痛患者时,首先要进行急救响应。

确保患者的安全,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表现,例如呼吸困难、冷汗、恶心等。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2. 评估患者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进行初步的评估。

询问患者的病史、过去的心脏问题、服用的药物以及过敏情况。

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的性质,例如刺痛、压迫感等。

3. 给予氧气急性胸痛患者可能出现氧供应不足的情况。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给予患者低浓度的氧气。

使用面罩或鼻导管,调整氧气流量以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4. 监测心电图心电图是评估急性胸痛患者的重要工具。

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心电图监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

记录心电图结果,并在急救人员到达时提供给他们。

5. 给予急救药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考虑给予一些急救药物。

例如,可以给予患者含硝酸甘油的舌下片,以缓解心绞痛。

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减轻心肌缺血。

6. 提供心理支持急性胸痛患者往往处于紧张和恐慌的状态。

作为急救人员,我们需要提供心理支持,以安抚患者的情绪。

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正在接受最佳的护理,并保持耐心和同情心。

7. 传递信息给急救人员当急救人员到达时,将之前收集的信息和观察结果传递给他们。

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病史、疼痛程度、心电图结果以及已经给予的急救药物等。

与急救人员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

8. 高级护理措施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高级护理措施。

例如,可以进行静脉通路建立,以便给予更多的药物和液体。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或电除颤等紧急措施。

9. 监护和转运在急救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心脏疾病、肺部问题、消化系统问题等。

急性胸痛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如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1. 评估患者状况:- 确认患者是否意识清醒,能否配合询问。

- 观察患者面色是否苍白,出冷汗,呼吸是否急促。

- 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等详细信息。

- 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

2. 给予氧气:- 为患者提供氧气面罩,保持通气道通畅。

- 给予纯氧,流量根据患者状况和氧饱和度来调节。

3. 监测生命体征:- 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

- 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

4. 给予急救药物:- 心脏病患者可给予硝酸甘油含片,以舌下含化。

- 如患者血压低,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

5. 寻找协助:- 在急救过程中,及时寻找专业医护人员的协助。

- 如条件允许,可联系急救车辆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6. 提供心理支持:- 急性胸痛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恐惧,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让其感到安心和被关注。

7. 保持监测和观察:-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状况。

-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8. 预防并发症:- 如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辅助通气或进行气管插管。

9. 安全转运至医院:- 如患者病情稳定,可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10. 记录相关信息:- 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给予的药物和治疗过程。

- 如有需要,提供相关信息给医院急诊科医生参考。

以上是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只是一份标准的护理指南,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如果遇到急性胸痛患者,请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因此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标准。

一、胸痛患者的初步评估1. 保持冷静:作为急救护理人员,面对急性胸痛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确保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2. 询问病史:与患者或旁观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家族病史等信息。

3. 观察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胸痛的性质、强度、放射范围、伴随症状等。

4. 检查生命体征: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二、急性胸痛患者的处理步骤1. 给予氧气:将氧气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位,给予纯氧吸气,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2. 监测心电图: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

3. 建立静脉通路:在患者的前臂或手背处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急救药物的快速给药。

4. 给予硝酸甘油:如果患者血压正常,可给予硝酸甘油含片,每次0.3毫克,舌下含化。

如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应慎用硝酸甘油。

5. 给予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无阿司匹林过敏史,可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每次300毫克,以减轻血栓形成。

6. 给予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可给予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吗啡或哌替啶。

7. 监测血压和心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8. 准备转运: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准备转运至心血管专科医院,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三、急性胸痛患者的注意事项1. 避免剧烈活动:急性胸痛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减轻心脏负荷。

2.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疼痛程度、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注意心理疏导:急性胸痛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4. 持续监测心电图:对于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应持续监测心电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

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心脏病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及时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挽救生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患者评估1. 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史,是否有过往心脏病发作的经历。

2. 观察症状:询问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放射范围等,并观察是否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评估生命体征: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呼吸音等。

二、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1. 呼叫急救车:如果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

2. 让患者保持安静:安抚患者情绪,让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情绪。

3. 给予氧气:给予患者纯氧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4. 给予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史且无禁忌症,可给予患者含硝酸甘油的药物,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5.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以及观察症状的变化。

三、进一步的急救护理1. 心电图监测: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患者的心脏情况。

2. 静脉通路建立: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可以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备急救药物的给予。

3. 给予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过敏史和禁忌症,可以给予患者咀嚼阿司匹林片,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4. 急救药物给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监测结果,可以给予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阿托品等,以稳定患者病情。

5.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四、转运和接诊1. 急救车到达:一旦急救车到达,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急诊科,并将患者的病情、护理措施等告知医院医护人员。

2. 接诊和治疗: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可能包括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冠脉造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2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编辑ppt
迅速转运 急救措施
休息 吸氧 硝酸甘油 心律失常
13
急诊室的治疗
目标取在
对疑似AMI的患者应该争10min内完成临床 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 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对有适应症 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 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编辑ppt
14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休息解除疼痛 吸氧再灌注心肌 饮食消除心律失常
编辑ppt 缓阿泻司控治其剂匹制疗他保林休 心持克 力大衰便竭通畅15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斑块破裂 血小板黏附
血小板激活
动脉血栓不完全堵塞血管&不稳定心绞痛
微栓塞 &非ST抬高 MI
动脉血栓完全堵塞血管 & ST抬高 MI
Adapted from Davies MJ. Circulation. 1990; 82 (supl II): 30-46.
编辑ppt
5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17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心肌 消除心律失常 室早控室制速休室克颤 编辑ppt 窦缓治其疗他AV心B力衰竭 18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编辑ppt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分型
根据内膜撕裂部位和扩展程度,分为三型: 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心端,而夹层病变扩 展至腹主动脉; Ⅱ型:内膜破口同Ⅰ型,但夹层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 Ⅲ 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而夹层扩展累及 降主动脉,称Ⅲ甲 型,扩展累及腹主动脉称Ⅲ乙型。
编辑ppt
2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急性胸痛
编辑ppt
1
胸痛分诊原则
病史:胸部器官缺血缺氧 炎性病变 胸腔占位病变 物理、化学刺激等


ABCs


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 肺栓塞 自发性气胸 主动脉夹层等
分类别|分科
安置于相应的区域
再次评估
诱发因素:紧张、劳累、饱餐等

胸痛部位:心前区、胸背后等
次 进
胸痛性质:刀割样、撕裂样等
肌酸磷酸激酶(CK) 4~8h升高,2~3d恢复正常
CK同功酶(MM、BB、MB) 脑肾BB骨骼肌MM心肌MB
CK-MB 3~12h升高24h达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12h一 次共3天)
肌钙蛋白T 3~12h升高,12h~2d达峰值,5~14d恢复正常 (胸痛后12h至少1次)
肌钙蛋白I 3~12h升高,24h达峰值,5~10d恢复正常(胸 痛后12h至少1次)
乳酸脱氢酶(LDH) 10h开始升高,24~48h达峰值,
10~14天恢复正常
编辑ppt
9
心肌梗死
•特征性改变 •动态演变 •定位
编辑ppt
10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心电图 心肌酶谱
鉴别诊断
编辑ppt
危险性评估
11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 早发现,早治疗 – 尽快恢复心肌灌注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 防止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再灌注心肌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其他
1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编辑ppt
2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
的夹层血肿。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如病变
侵犯主动脉大分支,则相应的脏器可发生缺血症状;如瘤
体继续扩大,可向动脉壁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是一种
危急的主动脉疾病。
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0-100人/10万.年,90%伴有高血压。
编辑ppt
2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因 病理生理
中层囊性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动脉内膜破裂、动脉壁剥离和血肿 在动脉壁中间蔓延扩大,是夹层动脉瘤 的基本病理发展过程。
造成内膜破裂的主要因素有: 1. 主动脉壁中层有病理改变 2.心脏搏动引起主动脉活动造成弯曲 应力 3.左编室辑pp射t 血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 22
临床表现
先兆 症状 体征
疼痛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24h内最多见 编辑ppt
室性心律失常多6见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心肌酶谱
•血常规 •血沉
•心电图
•心超 •放射性核素
编辑ppt
8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肌坏死的血清
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解除疼痛
哌替再啶灌(注度心冷肌丁)
硝酸消甘除油心微律泵失静常注 亚冬控治眠制疗治休 心疗克 力衰竭
编辑ppt 心肌其再他灌注
16
心肌梗死
治疗护理要点
原则 策略 – 院前急救 – 住院治疗 – 恢复期
监护和一般治疗
解除疼痛
再灌注心肌
介入消治除疗心P律TC失A常+支架
溶栓控制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编辑ppt 移植其他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突发性前胸、后背或/和腹部剧烈疼 痛,多为刺激、撕裂或刀割样疼痛, 难以忍受。病人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这是内膜突然撕裂的表现。 转移疼痛可由前胸或沿后背胸椎旁向 腰部或下腹部放射,提示升主动脉或 降主动脉中层剥离正在蔓延扩展,这 是主编动辑p脉pt 夹层动脉瘤的特征。 25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发绀、寒战等

缓解或加重因素编:辑用ppt药、休息有无缓解
2

相应的实验室检查:EKG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分类: 不稳定型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心病猝死
编辑ppt
3
心肌梗死
定义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编辑ppt
4
ACS的病理生理
定义
病因及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多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3:1, 年龄以45-60岁居多,90%伴有高血 压。
本病分急性期(发病2周内) 亚急性期(发病3-4周) 慢性期(发病4周以上) 急性期多见,临床症状危重。慢性期
少见编,辑p多pt 为幸存者,临床症状较轻2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