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0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人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选修部分要求有变化对比变化总考点数由114条变为110条,有增有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

必修一没有变化,必修二略去了原第16考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选修3-1中,38、39考点分别删去了“电容器的计算不要求”、“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两句话,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基本计算学生应该掌握。

增加了第43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且为二级要求,表明重视实验。

删去了第55考点中“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一句。

选修3-2中,考点“变压器”由1变成2级要求。

原65考点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66考点传感器合并为一个考点“传感器”,选修3-3中“液晶的微观结构”描述为“液晶”,可以理解为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

选修3-4中,原86考点“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加了“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92考点“光的折射、折射率”由2级要求降为1级。

在原97考点基础上,增加了“狭义相对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95考点中明确了狭义相对论中要求掌握的三个重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

选修3-5中,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光子说”描述为“光电效应”,意味着这部分要求并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1、利用教材,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

基本以“1”级要求为主,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复习时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3、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

2020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全解读

2020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全解读

2020物理考试大纲解读例题.(原创)A 、B 两小车在t 0 = 0 时刻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 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x 轴且开口向上的一段抛物线,B 车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 1= 1s 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

根据图象可知( )A .A 车运动的初速度为2 m/sB .A 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 2C .B 车运动的速度为4 m/sD .t 2 = 4s 时两车相距9m【说明】本题通过A 、B 两小车运动的x -t 图像呈现情境。

考生不仅需要理解图像中A 、B 两小车运动的位移信息,还需要通过分析A 、B 两小车运动的物理过程,获取图像中t 1= 1s 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点的物理意义。

这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与图线表示之间的交互作用,体现了对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答案】D【解析】以B 车出发点为原点,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位移坐标系Ox 。

由题意A 车的运动位移:20211at t v x A ++=(m ),B 车运动的位移:x B = vt ;由于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在切点处有x A = x B ;由以上几式得:01)(2102=+-+t v v at ;0214)(20=⨯--=∆a v v ;在t 1= 1s 时A 、B 的速度相等,即有:v -v 0 = at 1;联立解得:a = 2m/s 2,v - v 0 = 2 m/s ,不能确定A 的初速度v 0与B 运动的速度v 的大小,选项A 、B 、C 错误;t 2 = 4s 时两车的距离m 921)(12220=+--=-=∆at t v v x x x B A ,选项D 正确。

【提醒】运动学图象问题方法1.读图:①确认图象纵、横坐标对应的物理量;②知道图象中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图线的交点、转折点、渐近线表达的物理含义.2.数、形结合:根据运动性质和物理量组合选择物理规律建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识别图象中的几何关系(如面积、斜率)的物理意义.3.分析求解析:由建立的数、形关系和相应的制约关系展开分析、推理、再读图拓展解题例题1水平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足够长的斜劈A,小物块B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江苏省202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省202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省2020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0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

考点内容有什么变化?复习需要注意什么?本报特邀江苏九科名师,第一时间对高考说明进行解读,并提出复习建议。

扬子晚报网记者王璟张琳语文删繁就简推陈出新解读人:南京市教研室徐晓彬【变化】初步分析,2020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五大变化。

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

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的,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

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

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

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

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

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

其四,附录部分加星号的篇目、作品有调整。

名句名篇默写,初中篇目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蒹葭》《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达11部。

其五,典型题示例有大幅改动。

较之以往,所选试题不仅试题代表性有所增强;而且与考纲前后呼应更为密切,每一考点均有示例;同时各考点题量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兼收并蓄,吸纳了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佳制。

江苏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三)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三)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模拟卷)(三)物 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挂钩连接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三根轻绳的另一端与一个质量为m 、直径为1.2L 的水平圆环相连,连接点将圆环三等分,在挂钩拉力作用下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每根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A. 512mgB. 59mgC. 58mgD. 56mg 【答案】A【解析】【详解】设绳中拉力为T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知4cos 5θ=由平衡知识 3T cos θ=mg得出53cos 12mg T mg θ== 故选A 。

2.在我国新交通法中规定“车让人”,驾驶员驾车时应考虑到行人过马路的情况。

若有一汽车以8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即将通过路口,此时正有行人在过人行横道,而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m ,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2 s 汽车才能停止B. 在距停车线7.5m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C. 若经0.25s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D. 若经0.2s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答案】D【解析】 【详解】A .车减速为零所需最短时间为8s 1.6s 5v t a === 故A 错误; B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减速运动的位移为228m 6.4m 225v x a ===⨯ 故在距停车线6.4m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故B 错误; CD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8 6.4s 0.2s 8L x t v --=== 若经0.2s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故D 正确,C 错误。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理综物理)解析版【名师简评】本卷表达了生活与物理的结合,如第1题、第3题、第8题、第14题的新题干,试卷仍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尽管是新题型,但仍能够用常规思路进行摸索,力学和电磁学仍旧是考察的重点,选修部分以书本为主,没有加大难度,运算题中动力学仍占专门大比重,因此给我们启发,平常要注意基础的夯实,且不舍弃任何小的基础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下图,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那么橡皮运动的速度〔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大小和方向均改变【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橡皮参与了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运动,如下图,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差不多上匀速直线运动,v x和v y恒定,那么v合恒定,那么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A项正确。

2、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 时刻内平均地增大到原先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 时刻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平均地减小到原先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A 〕12〔B〕1 〔C〕2 〔D〕43、如下图,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 角,那么每根支架中承担的压力大小为〔A〕13mg〔B〕23mg〔C〕36mg〔D〕239mgv yv xv合4.如下图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 的阻值大于灯泡D 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通过一段时刻后,在t=t 1时刻断开S,以下表示A 、B 两点间电压U AB 随时刻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选项是5.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像如下图。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9.0分)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公式P=W可知做功越多,功率越大tB. 由公式P=Fv可知车速越大,汽车发动机功率越大C. 由公式P=W可知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tD. 由公式P=W可知牵引力越大,汽车发动机功率越大t2.为了测量高电压和强电流,常用到变压器的有关原理.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若电压互感器上下线圈的匝数比为1 000:1,电流互感器上下线圈的匝数比为1:100,并且知道电压表示数为220V,电流表示数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输电线的电压为220VB. L2中的电流强度为10AC. 电路中输送的功率为2.2×108WD. 两输电线间的电阻为22Ω3.下列对电磁感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 穿过某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会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和能量守恒定律无关4.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则()A. 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B. 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 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 从第1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3W5.已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要求出物体的质量m,只需知道()A. 速度vB. 位移xC. 加速度aD. 外力作用的时间t6.如图所示,在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7.两个不同电源a、b的U−I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源内阻r a>r bB. 电源内阻r a<r bC. 电流小于2A时,电源a的输出功率大D. 电源a的输出功率一定大于电源b的输出功率8.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运动的周期大B. a运动的线速度大C. a运动的加速度大D. a受到的万有引力大9.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0=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的A,B两点.已知在A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t=(√3−1)sB.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为t=√3sC. A,B两点间的高度差ℎ=15mD. A,B两点间的高度差ℎ=10m10.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匀强电场(方向未知),一质子从bc边上的M点以速度v0射进电场内,最后从cd边上的Q点飞出电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荷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B. 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边向右C. 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D. 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只能生成同一种晶体B. 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C. 普通玻璃是非晶体D. 一块铁虽然是各向同性的,但它是晶体12.关于各种电磁波的性质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所以红外线比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干涉、衍射B. 由于γ射线的波长太短了,所以根本无法发生干涉、衍射C. α、β、γ三种射线中,α、β射线不属于电磁波D.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所以最适合用来透视人体,检查骨骼和其它病变情况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3.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三个能级,其能量分别为E1、E2和E3.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已知a、b的波长分别为λA和λB,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则c的波长为______ ,能量差E3−E2=______ .14.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15.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若光从光密介质(折射率为n)射向真空或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sin C=____.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6.U/V0 2.0 4.0 6.08.0I/A00.130.280.400.54I,将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做出U−I图线.(2)由作图可知,该元件为______ 元件(填“线性”或“非线性”)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中A、B是两个光电门。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U

A.两输电线的电压为 220V
B. 2中的电流强度为 104
C.电路中输送的功率为2.2 x 108 W D.两输电线间的电阻为22/2
3. 下列对电磁感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穿过某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会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
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C.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2)由作图可知,该元件为.
元件(填“线性”或“非线
性”)
6.0
°0jbQ40Q60Qk)li)0 //A
17.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图中 4、S 是两个光电门。钢球自由下
落过程中会先后通过光电门 A、fi,钢球通过光电门 4 时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 通过光电门 S 时停止计时,得到钢球从 A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 /,再用刻度尺测出 A、S 间的高 度 h。保持钢球下落的位置及光电门 fi 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 4 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测出多组 A、f 的值。
D. 感应电流遵从愣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和能量守恒定律无关
- 4.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己知在第 1 秒内合外力对物体所
做的功为 W,则( )
0
A.从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0
1
B.从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2州
- C.从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⑷ - D.从第 1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3W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0 分)
_ _ ^ 1 13. 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三个能级,其能量分别为&、 2和 3.(1、h 为原子跃迁所 ”

2020年江苏高考物理详解精析20200718

2020年江苏高考物理详解精析20200718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详解与精析【前言】2020年江苏高考是江苏2008方案的最后一年,下一届就要运行新课标与新的高考模式了。

新高考物理试卷会是什么样子?从新课程标准当然可以了解考试内容的大概情况,也可以知道一定会贯彻“核心素养”,会导向“加强实验”要求与“理论联系实际”。

但对新高考的难度控制、考题风格真的还是难以看清,而这些对新高考复习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无论怎么改革,高考涉及千家万户,模式可以改,课标可以修,但涉及高考试题,必须稳步改进,不可能有大的突变,深研江苏2008方案最后三届考题,尤其是最后一届考题,应该能看出新高考的风格。

为此笔者先把最后三年的考题逐题分析,然后再进行一些典题对比,猜测一下今后高考物理试题的走向,以及新一届高三复习的应对之策。

这里是2020届江苏高考物理试题详解精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为31.510kg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速度为20m/s ,受到的阻力大小为31.8N 10⨯。

此时,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是 ( )A.90WB.30kWC.36kWD.300kW【答案】C【解析】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发动机输出功率与阻力功率相等,P=FV=3.6×104W=36kw,故C 正确。

本题很常规,考查最基础规律,难度不大,但也并非直接判断,涉及概念、规律与运算,也是一个较全面的基础考查。

2.电流互感器是一种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变压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原线圈匝数较少,串联在电路中,副线圈匝数较多,两端接在电流表上。

则电流互感器 ( )A.是一种降压变压器B.能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C.原、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不同D.副线圈的电流小于原线圈的电流【答案】D 【解析】从图中明显看出,电流互感器是升压变压器,变压器是通过变化才能感应的,因此只能测交流参量,原副线圈电流电压不同,但频率不变,升压当然是降流,再说,电流互感器就是利用变压器把较大电流变成较小电流便便测量,否则还要互感器干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2020江苏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陈行
(一)能力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求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与07江苏考试说明相同)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2、推理能力(与07江苏考试说明相同)
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
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与07江苏考试说明相同)
对物理问题能独立思考,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物理问题进行恰当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得出合理的结论.能够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与07江苏考试说明相同)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
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能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条件,恰当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

能够从所给图像通过分析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内容,用于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
5、实验与探究能力(与07江苏考试说明有较大的不同)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考试说明中共列出11个实验,其中必考内容中有7个实验,全部是较高要求,选考内容中有4个实验,全部是基本要求。

下表是实验目录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2020年高考的考试内容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

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中用I、II标出.I、II的含义如下:
I. 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II.较高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一、必考内容中的较高要求共有29项
二、选考内容中较高要求有四项
2020高考考试内容与要求有如下:
1、更加突出主干知识、考试重点更加明确
在《说明》中明确地将高中物理知识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为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模块。

这些模块中的22项(扣除7项实验)较高要求都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

再加上选考内容中的4项较高要求,26项较高要求覆盖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

也指出了高考的重点内容,这比以往的考试说明更加精练、更加明确。

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历来都是高考物理最重要的目标,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

高考历来都是以能力立意,而知识是能力的有效载体,所以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必然选择。

建议对26项较高要求逐
一研究,制订每项较高要求的基础知识条目。

2、考试重心前移、力学电学唱主角
在《说明》中明确规定必修1、必修2、选修3-1和选修3-2模块等必考模块占分比例为80%,而选考模块选修3-3、选修3-4和选修3-5的占分比例为20%。

这实际上就明确了力学和电磁学的内容占高考内容的80%。

可以想见力电综合问题将要在高考中唱主角。

近年来,江苏题一直在不断加强近现代物理知识的考查。

对热、光、原子物理部分一直情有独钟。

在06江苏考题中的前6道选择题中有5题属于这部分。

在实验题中有一道光学题。

在计算题还有一道15分大题目。

但是,在新高考中模块"3-4"和"3-5"的地位会受到占分比例的约束而下降了。

这一变化并不排除现代物理知识的考查,但考查的难度和密度都会下降。

3、考查综合能力的格局改变
《说明》中明确规定有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之分,由于部分考生在选考内容中只选学了两个模块,所以选考内容与必考内容综合的问题就不能在必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问题要出现也只能在选考试题中出现。

所以,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之间的交叉和综合会因此而受到限制。

如"动量"在3-5模块中,而"机械能"在必修2中。

因为有的考生不选3-5模块,所以传统的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题不会在必考内容中出现,选考内容又明确是简答题,可以认为传统的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大题在考试中不会出现。

又如“简谐振动”在3-4模块中,所以传统的弹簧问题中需要用简谐振动知识的题目就不会出现在必考试题中。

(三)备考建议
1、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有两个方向值得重视。

一是对物理图象的考查,包括从物理图象中获取信息;根据图象分析、判断物理过程;应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三种类型的问题。

二是对文字表达的考查,包括用文字对物理过程的论述;用文字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判断。

从高考课题研究中反馈的信息表明,这两个方面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把物理过程用图象表示的能力;运用文字论述物理问题时常见的
缺陷有①表达不确切、不严密,②用语含糊、漏关键词,③论述观点片面、逻辑混乱。

近年来上海市、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高考试卷中上述两个方向都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建议组织专门的力量研究上述省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考查力度正在加强的现实,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读题能力,读题的过程是一个熟悉物理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

进而通过比较、联想、分析、抽象、概括、综合和归纳等手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平时的复习和测验中,应该增加上述两类问题的比重,以利于学生提高运用图象和文字的能力。

2、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发挥都依靠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习题复习重点的是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文字、图象、表格中辨析出具体的条件、过程或要求;再把这些具体的条件、过程或要求转化为物理条件和物理情景,最终把物理条件和物理情景抽象为数学条件来求解。

所以习题课要重视这一系列的转化过程,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自己独立解决,养成多角度独立思考的习惯。

力求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一幅清晰、通畅的思维高速公路。

3、复习中要注重教材、紧扣教材。

每年高考命题时都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今年是新课标、新教材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08年江苏高考是走进新课程后的成果检阅年,而新课程理念的最好注解就是教材。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相信高考命题会体现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方向。

往年的高考试题有些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有些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

相信今年这种特点会更加突出。

4、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三个选考模块内容不出难题”,加上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因此复习选考模块时的策略建议是——不挖井,多开沟,开浅沟,沟沟相通,点点联结,覆盖全部高考知识点。

复习选考内容应该更加紧密联系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