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学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财政学十套选择题

财政学十套选择题单选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 )A. 社会B. 国家C. 市场D. 企业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B )A、税收收入B 、国有资产收益C 、债务收入D,公共收费E 、其他收入3、生产效率的实现要求任意两种商品的( A) 相等。
A. 边际转换率B. 边际成本C. 边际替代率D. 边际效用4、在增值税税法中,允许企业扣除外购货物、劳务已纳的增值税及外购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所含增值税的,则其增值税属于( B) 。
A、生产型B、收入型C、固定型D、消费型E、增长型5、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 A )A、分类所得税制B、综合所得税制C、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D、个人自行纳税制度E、源泉扣缴制度6、在经济衰退时期,财政政策的内容是(B )A.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B.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C.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D.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7、实行“以支定筹”、“略有积累”原则的社会保险资金筹资模式是(C ).现收现付式B. 完全基金式C. 部分基金式D. 公积金制8、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C )A公债B 、规费C 、税收D 、国家预算E、国有资产9、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表示的是(C )A、企业税收负担率B 、个人税收负担率C 、宏观税收负担率D、综合税收负担率E、行业税收负担10、从实践上看,各国政府偿还公债的基本手段是(D )。
A. 设立偿债基金B. 依赖财政盈余C. 通过预算列支D. 借新债还旧债1、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D )A. 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B. 科学研究C. 义务教育D.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 社会总产品价值B. 劳动价值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D.剩余产品价值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B )A、农业B 、工业C 、交通运输业D、商业及服务业4、经济稳定的关键在于( C)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D. 国际收支平衡5、对农业科学研究承担主要责任的应当是(B )A. 农民B. 政府C. 社会D. 农业企业6、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D )A. 按补贴对象分类B. 按补贴环节分类C.按补贴性质分类D. 按补贴目的分类7、随着征税对象增大而逐级提高计征比例的税率是(B )A、比例税率B 、累进税率C 、定额税率D 、边际税率E、定额税率8、税收的纵向公平是指(C )A、通过公平税负,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税收环境B、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相同的税收C、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D 、收入的公平分配9、公债可分为契约性借款和公债券,其划分标准是(A )。
山东财经大学《政治学》课程重点内容及考试试题

填空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分的思想家,他的《政治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
2、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3、戴维.伊斯顿和亨廷顿是“权威性价值分配”政治观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分别是《政治体系》和《文明的冲突》4、西塞罗是罗马法学政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论共和国》、《论法律》。
5、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学政治的代表人物,其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儒家政治的主要观点有两个,分别是“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
6、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韩非子》一书,他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
7、中世纪神学政治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其代表作为《上帝之城》和《神学大全》。
8、马基雅维利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思想政治家”,其代表作是《君主论》,与之同时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是让.不丹他的代表作是《共和六论》。
9、莫尔和康帕内拉是15-16世纪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家,其代表作分别是《太阳城》和《乌托邦》。
10、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荷兰的斯宾诺莎、格劳秀斯,其代表作分别是《神学政治论》、《战争与和平法》;法国的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代表作分别是《哲学词典》、《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其代表作分别是《论公民》、《政府论》。
11、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构成了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
12、17-18世纪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温斯坦莱、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13、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构成了两大基本流派。
财政学第十四章

帐举债而形成的平衡。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挂帐”,包
括财政挂帐和企业挂帐。财政挂帐是指将财政当年实际支出不列 支而转到下一年度,从而形成虚假平衡,企业挂帐是指将本应由
财政拨补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当年未拨付,作为挂帐亏损,从而形
成虚假平衡。财政虚假平衡有较大的隐蔽性,从而可能导致决策 上的失误。可见,虚假平衡比公开赤字的危害性更大。
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
供求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3、国民收入 决定的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是通过市场实现的,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
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 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失衡。
当严重失衡状态出现时,就需要根据失衡的具体 情况运用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 加以调控。
对结构失衡的调控有两种:
一是流量调控;二是存量调控。流量调
控主要是财政上实行倾斜政策,增加有
效供给,存量调节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的同时,财政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增 加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在国民经济实际运行中,会时常出现
总供求失衡状态,包括总量失衡和结
构失衡,总量失衡又包括总需求大于
总供给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两种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可能自发地维持经常
的均衡状态,经济的增长总是非均衡的,而且带
有周期性。这样,就需要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
宏观调控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微调”保
三、西方经济学关于财政赤字的不同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一直主张节俭和预算平衡。他们总是把赤字作为战争、自 然灾害或政府奢侈的财政后果,并习惯于把赤字看成是外生变量。
财政税收学

财政税收学
《财政税收学》是一门研究财政收入的学科,主要涉及税收法、税收政策、税种、税制、税收征管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税收法是财政税收学的基础,它规定了税的征收与管理的基本规则和程序;税收政策则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税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税种则是指不同类型的税的种类,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则是税收法规定的税种征收的总体安排,包括税基、税率、征收方式等;税收征管则是指税务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的税收管理和征收工作。
财政税收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护国家财政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财政税收学也涉及到很多社会公共利益问题,如税收公平、税收合理性等,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学习财政税收学需要具备一定的财经知识和法律基础,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国家的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1 -。
财政学概论

(Public Finance)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
1、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熟练掌握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并对国家的 财政政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结合实践与经验,比较分析我国财政体制 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政府
“The question we ask today is not whether our government is too big or too small, but whether it works”
Introduction
教材与参考书目
✓ 教材:《财政学》,王曙光,科学出版社, 2015年 12月版
✓ 参考书目: 哈维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斯蒂格利兹,《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 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期刊: 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管理世界、 中国财政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Public Choice National Tax Journal
6
推荐浏览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 (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总局网站 (http://www.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http://www.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贸易研究所网站
(http://www. )
10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么” 的逻辑结构,提供理论分析框架。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 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作用:理论模型(客 观规律)
财政学(陈共)第九版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学对象1.财政学的本义:2.财政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思考:3.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第二节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其中的机制与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力提倡采取PPP方式,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2.收入分配职能机制与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
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机制与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发展(4)财政首先应切实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要4.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学的核心问题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1)市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财政学ppt课件

• 保卫国家的安全; • 保证本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是进行最基本的公共设施的组织和建设。
32
2、资源配置 效率
帕累托最优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 1、有足够多的卖者和买者。
• 2、产品是同质的。
• 3、能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
• 4、生产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
33
四、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现实中达不到完全竞争的那些方 面
• (一)垄断 • (二)外部效应问题和公共产品 • (三)市场信息不充分
财政学
1
大国治理之道——财政学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十八届三全会决定
2
3
4
5
财政部三次上调燃油消费税
财税[2015]1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 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 知
财税[2014]106号财政 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 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 的通知
财税[2014]94号 财政
8
导论
第一节 财政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财政学研究对象
9
第一节 财政概念与特征
一、“财政”一词的含义 英文:Public finance 中文: “财”:财富、资财、钱财 “政”:政府、政治、行政 “以财行政,以政控财” 简单的描述:政府的收支活动
10
二、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财政
30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职能
政府
市场
资源配置
政府职能 财政
公平 效率
31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凯恩斯首次论证了财政赤字的合理性,主张 政府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通论》,在理论上论证了政 府干预经济的依据和方法,建立了新的经济 学体系(宏观经济学),并奠定了现代财政 学理论的基石。
财政学
欢迎同学们学习财政学!
祝各位在新的学期里,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万事如意!
财政与税务学二、财政学发展简史 三、几点说明
一、学习的内容与目的 (一)财政学的内容(体系)
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1)政府做什么? (2)政府怎么做? (3)财政收支活动对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 (p4)
(1)背景: 20世纪30年代出现资本主义大危机 市场机制有缺陷,自由放任是行不通的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2)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理论的核心):
经济危机的表现 -- 供﹥求 -- 缓解经济危机 -- 供 = 求 ➢供减少 -- 取决于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导致失业
密码:Cgh0511
加强联系与交流,并祝同学们取得成功!
下章下 章
3. 社会主义国家分配论
•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说、社会共同需要说、 价值分配说等等
•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 •国家分配论对财政的产生和性质做出了解释。 •国家分配论的主要观点是:
–1.财政是直接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3.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价值;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财政分配的实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特殊分配关系
在《国富论》 第五篇中,专门研究了财政收支。
亚当·斯密理论
--“自由放任”思想、“看不见的手”理论
结论: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 支出:
支出项目 -- 国防、行政司法和公共工程。 “廉价政府”
支出的原则 --节约
➢ 收入:
来源 -- 税收 赋税理论 -- 赋税四原则
➢ 公债:
持否定态度
(二)现代财政学(政府干预理论)
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求增加
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MPC) – 私人消费↓-- 减税消费↑ 投资:私人投资 ---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MEC)
私人投资↓-- 减税 -- 私人投资↑ 公共投资 --- 乘数效应( K=1/(1-b) )
公共投资↑--支出增加↑-- 收入﹤支出
凯恩斯财政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2.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学说
背景:20世纪70年代滞胀(p5)
(1)百家争鸣:
货币学派认为国家干预(支出)窒息了市场经济的活力,
造成70年代的“滞涨”局面,主张“货币最重要”。
供给学派(萨伊定律)主张减税政策(拉弗)以增加供给。 理性预期学派
(2) 第二代凯恩斯主义者以及新凯恩斯主 义者 (3)公共选择理论(p6)
2.内容(体系)
第一篇,基础理论。包括政府与市场理论(即政府干预理论)、 公共物品(公共需要)理论、财政职能理论等。
第二篇,财政支出理论。分析支出规模、结构规律,并具体分 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第三篇,财政收入理论 。分析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规律,主 要介绍税收理论。
第四篇,政府预算理论。介绍政府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2、规范分析法
–规范分析要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应该是什么”的准则,用以判 定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否符合这个 准则。
–所以在规范分析中,最关键的问 题是准则的确定。
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经济史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会计学
金融学 财政学 国际贸易学 国民经济学 统计学
凯恩斯的两大贡献:
宏观经济学之父 -- 由微观转向宏观(个量分析 -- 总量分析) 现代财政学的创始人 -- 创立了政府干预理论
是自由放任转向政府干预的里程碑
美国政府经济干预政策的成功首次在实践上证明了政 府干预经济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得以扩张。
马克思主义理论:
经济危机的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 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解决方法:实现公有制制度。
代表人物 -- 布坎南 图洛克 (<政治的经济学>)
三、其他说明 (一)方法:课上、课下。 (二)参考资料
1、书籍:见书《参考文献》 2、杂志:《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
《中国财政》财政部
3、报纸:中国财经报、中国税务报、经济参考报等
(三)课程类型: 成绩评定: 加强联系:
chenguihua1963@. Cgh0511@
三、研究方法
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四)质的分析与量的分析相结合
1、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 (1)经济数量研究 (2)其他方法:
•采访(问卷调查之类) •社会实验 •实验室实验 •实证分析法在财政学研究中的运用。
区域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国防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
第五篇,宏观管理理论 。介绍财政政策。
财政学
基础理论 1-3
支出 4~6
收入 7~11
政府预算 财政政策
12-13
14
(二)学习目的
《财政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政
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 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
《财政学》是中介:一般经济理论引向深入;对财 政具体业务进行分析研究。
学习财政学还有一个直接的理由:它能给我们启迪, 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有相当大的改变。
为你们的未来作“嫁衣”。
二、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发展简史
(一)传统财政学(古典财政学)(p4)
背景
市场机制是完善的,崇尚自由竞争、反对政 府干预。
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了现代经 济学,同时也创立了财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