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采石场边坡勘察报告

采石场边坡勘察报告

采石场边坡勘察报告采石场边坡勘察报告「篇一」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型露天采石场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做好小型露天采石场整顿关闭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小型露天采石场多、小、乱、差和事故多发的现状,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开采秩序,推进我区采石场规模化、机械化建设,提升安全基础,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小型露天采石场是指生产规模为小型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业单位,其开采矿种主要为水泥和建筑用砂石,包括水泥用石灰岩和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白云岩、大理岩、辉绿岩、安山岩、砂岩、闪长岩、凝灰岩等矿种。

一、工作目标(一)控制小型露天采石场总量,全区各地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矿山数量必须符合广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控制的矿山数量指标。

(二)提高小型露天采石场规模,从2016年起新建小型露天采石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年以上;目前合法的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办理采矿权延续时生产规模需提高至10万吨/年以上。

(三)减少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到2017年底,全区小型露天采石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2014年平均数下降30%以上。

(四)建设绿色和谐矿山,到2017年,新建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达到市级绿色和谐矿山建设的条件;到2020年,已建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按照市级绿色和谐矿山基本条件进行规范管理。

二、主要措施(一)严格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矿权设置条件。

属以下情形之一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以颁发采矿许可证;已取得采矿权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要责令停产限期整改或整合重组,逾期未完成整改或重组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1.小型露天采石场设计生产能力小于10万吨/年的;2.矿区范围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旅游公路两侧以及海岸线的可视范围内,经论证矿山开采对道路安全、地质环境有影响的;3.办理采矿权登记之前,安全监管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中的安全评价或安全设计内容审查发现如下情况之一并明确审查不予通过的:以坡角较陡的自然山脊为采矿边界或划定的矿界范围过小等,不能满足修路上顶、超前剥离要求,不能实现分台阶开采和安全开采的;两个以上(含两个)开采主体开采同一独立山头,矿山开采相互有安全影响的;4.矿山开采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且未能妥善解决的;5.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要求的。

四川雅安名山边坡勘察完整报告

四川雅安名山边坡勘察完整报告

四川雅安名山边坡勘察完整报告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主干路网建设工程—名兴草大道(南段)K2+060~K2+280段南侧边坡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目录1 前言 ................................................................................................................................................. - 5 -1.1 工程概况.................................................................................................................................................. - 5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 5 -2 勘察方案及工作量 ......................................................................................................................... - 2 -2.1勘察方案布置原则................................................................................................................................... - 2 -2.2 工作量布置.............................................................................................................................................. - 2 -3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 - 2 -3.1 地理位置.................................................................................................................................................. - 2 -3.2 气象特征.................................................................................................................................................. - 3 -4 区域地质概况 ................................................................................................................................. - 3 -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 4 -5.1 地形地貌.................................................................................................................................................. - 4 -5.2 地层岩性.................................................................................................................................................. - 4 -5.3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5 -5.4环境土腐蚀性评价................................................................................................................................... - 7 -5.4 水文地质条件.......................................................................................................................................... - 7 -5.5 环境水腐蚀性评价.................................................................................................................................. - 7 -5.6场地地震效应........................................................................................................................................... - 7 -5.7 不良地质.................................................................................................................................................. - 8 -6 边坡的基本特征 ............................................................................................................................. - 8 -6.1 规模与范围.............................................................................................................................................. - 8 -6.2 边坡特征.................................................................................................................................................. - 9 -6.3 边坡变形特征........................................................................................................................................ - 10 -7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 12 -7.1 场地区域稳定性评价........................................................................................................................... - 12 -7.2 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 -7.2.1 计算工况......................................................................................................................................... - 12 -7.2.2 边坡整体稳定性评价................................................................................................................... - 12 -7.2.2.1 弱变形区边坡稳定性评价.......................................................................................................... - 12 -7.2.2.2 强变形区边坡稳定性评价.......................................................................................................... - 14 -7.3边坡支护评价 ........................................................................................................................................ - 17 -8 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 - 18 -8.1 施工验槽及施工勘察 ......................................................................................................................... - 18 -9 结论与建议 .................................................................................................................................... - 18 -附录1、图例………………………………………………………………1张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5张4、土样、岩样测试报告…………………………………………… 1份1 前言1.1 工程概况受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主干路网建设工程——名兴草大道(南段)K2+060~K2+280段南侧边坡工程进行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边坡勘察文字报告

边坡勘察文字报告

一、绪言麻阳县光荣院边坡位于麻阳县县城的西北方的22#县道旁,距县城西北面约有2公里,由于2016年3~4月连续降雨,诱发麻阳县光荣院内北部土体边坡局部开裂、变形,边坡已经发生了局部滑移,以致边坡顶部路面上出现裂缝。

裂缝最长38m,宽7cm,并在边坡中上部位置见到多条小裂缝。

现在整个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严重威胁边坡上光荣院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目前气候在强降雨的时期,边坡有可能继续发生局部和整体滑动。

一旦发生,将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及通行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因此需对该边坡段进行论证、治理。

现该边坡段长度40m,长宽25m,高15m,边坡东西走向,向北倾斜,坡度在35~47°之间。

受麻阳县光荣院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边坡工程的勘察任务,依照相关规范及勘察任务书要求(见附件),我院于2016年4月20日-2016年4月26日完成了该项目野外勘察工作。

勘察合同书中对资料编写无特殊要求。

1.1、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1.1.1、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根据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见附件),结合国家有关勘察规范及设计要求,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与任务、要求主要为:1、勘察目的:保障拟建建筑建成后的安全运营,为边坡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勘察任务:本次勘察任务是为了解本拟建工程地基中的岩土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主要由建设单位和设计方提出勘察平面范围。

3、根据勘察任务书的要求(见附件),结合国家有关勘察规范及设计要求,勘察要求为: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边坡类别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边坡勘察孔深度应穿过滑动面并进入稳定层2-5m。

3)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

5)对需进行抗震设防的边坡应根据区划提供设防烈度或地震参数。

6)提出边坡整治设计,施工注意事项的建议。

边坡整治地勘报告

边坡整治地勘报告

边坡整治地勘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针对某地区的边坡整治工程进行的地勘调查报告。

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保障交通安全、防止山体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勘调查,我们了解了边坡的地质状况、水文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从而为边坡整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状况调查经过对边坡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边坡所在地区属于山地地形,地势较陡峭。

•该地区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岩性较硬。

•地区的断裂构造发育,局部地方存在较大的断裂带。

•地表存在较多的地震活动,地震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综合以上地质状况,边坡整治工程需要考虑岩层的稳定性以及地震影响等因素。

3. 水文状况调查针对边坡所在地区的水文状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降雨情况:该地区年降雨量较大,由于边坡地形陡峭,易产生集水并形成表层径流。

•地下水位:在调查范围内,地下水位较深,不直接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

•湿度测量:通过对边坡土壤的湿度测量,发现土壤湿度变化较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有限。

综合以上水文状况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降雨情况的影响,特别是长时间大雨的情况下,对边坡稳定性可能造成较大威胁。

4. 工程地质钻孔调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边坡的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我们进行了工程地质钻孔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钻孔深度:我们选择了5个钻孔点,每个钻孔深度为20米。

•岩土取样:对每个钻孔点,在不同深度进行了岩土样品的取样。

•岩土性质分析:通过实验室测试,我们得出了各个钻孔点的岩土性质,包括颗粒级配、含水量、黏粒含量等。

通过工程地质钻孔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边坡的地质构造和岩土性质,为边坡整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

5.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边坡所在地区岩层较硬,有利于边坡的稳定性。

•但由于地区的断裂构造、地震活动等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可能会产生影响,需加以注意。

•降雨情况是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和防雨措施。

边坡勘察报告

边坡勘察报告

1前言1.1任务来源平昌县巴河明珠住宅小区后侧边坡发生滑塌地质灾害。

受平昌县巴河明珠项目部的委托,我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接了该项目区边坡的地质灾害勘查任务。

1.2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1.2.1地质灾害概况危岩崩塌区段位于平昌县西城新区。

该段斜坡位于沿120°发育的山体北侧,坡顶高程690.0~710.0m,坡脚为在建巴河明珠住宅小区,坡底高程655.0~670.0m。

相对高差20~35m。

勘查区微地貌为斜坡-陡坡,坡度分别为5~30°和55~90°。

陡坡段地表基岩裸露,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浅灰色长石砂岩、紫红色泥岩,岩层产状200°~205°∠3°~6°,近反倾坡内。

浅灰色长石砂岩受卸荷裂隙、构造裂隙作用,岩体破碎,结构面复杂,其中临空外倾结构面对危岩体的稳定性影响大,在地震、暴雨时曾经多次发生小型崩塌和掉块。

基岩陡坡上由西至东主要发育有10个危岩体(带),体积为45~1800m3,属小型危岩带,总体积约8035m3, 2个崩落体,体积为45m3,总体积约90m3。

勘查区危岩崩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综合为较复杂。

1.2.2危害情况本危岩崩塌区为对北东侧在建巴河明珠住宅小区之较大威胁。

参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表6之规定,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危害对象威胁人数500~1000人,危害等级为二级。

1.3勘查目的、任务1.3.1勘查目的本次勘查目的是查明引起崩塌灾害的危岩体(带)的分布、规模、形成破坏机制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评价其稳定性和危害性,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3.2勘查任务1)充分收集勘查区域内的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和人类活动等相关资料。

重点分析微地貌与崩塌灾害的关系;2)通过工程地质测绘,查明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场区内危岩体的范围、形态、规模、结构及组成岩性特征;查明危岩体变形特征及变形裂缝的宽度、延伸长度、错距、充填物和发展方向等变形迹象;3)查明危岩崩塌岩体的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及与临空面的关系;4)查明危岩体卸荷带的分布范围、厚度、卸荷程度、强弱卸荷带的分界面、卸荷带岩性,卸荷带与临空面的关系;5)提出参与计算评价有关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地下水的有关参数;查明下伏稳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依据和参数;6)分析危岩体崩塌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作出宏观评价与定量评价,综合分析危岩崩塌的现状稳定性及未来的发展演化趋势,根据对不同地段危岩崩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并提出防治对策,提供验算稳定性、治理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

高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岩质边坡 详细勘察)范本

高边坡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岩质边坡 详细勘察)范本

1 前言受xxxx的XX公司承担了xxxx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目的是为xxxx 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1.1 工程概况xxxx边坡工程项目位XX市区约22公里处的平而村,平而河大桥北侧,有凭祥到平而关公路到建设场地。

工程勘察范围为从国界线往东方向约210m。

原始地面标高为161.16~207.72m,相对高差约46.56m,因坡面较陡,且未采取防护措施,在雨水的冲刷下,危及坡脚建筑物的安全,故需对其进行治理。

由于场地整平,导致联检楼北端、东端、西端形成高1.00~34.00m的人工边坡,边坡总长约210m。

边坡为岩质边坡,由泥岩风化残积土及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

该边坡属于人工开挖边坡,坡顶无建筑物,但植被较发育,坡脚为拟建xxxx(边坡距联检楼约4m),坡体主要由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坡度约40°,目前该边坡暂时处于稳定状态,未出现较大的滑坡和坍塌事故,但在雨水冲刷和风化作用下,今后势必出现滑坡和坍塌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对坡脚建筑物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拟对xxxx边坡治理工程边坡的安全等级一级,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一级,边坡勘察等级为一级。

1.2 勘察目的、技术要求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技术要求,确定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为:1 查明边坡地段各岩土层的类型、分布、厚度和工程特性以及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2 查明边坡和其周边的地形地貌条件及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3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断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的腐蚀性;4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方案;5 提供有关边坡开挖与支护的设计参数等。

1.3 勘察工作技术规范和规程本次勘察依据的规范、规程如下: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__年版);4《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T45-002-2011);5《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DB45/T36-2007);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7 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图》(GB18306-2001);8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 /T 87-2012);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1 甲方提供的场地平面分布图;12 工程合同书。

厂区边坡勘察报告

厂区边坡勘察报告

厂区边坡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某厂区边坡进行的一次勘察和评估,旨在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该厂区是位于某省某市的工业区域,边坡位于厂区的东侧,紧邻厂区的主要生产区域。

边坡作为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对厂区的安全运营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进行该厂区边坡勘察工作时,我们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多种方法对边坡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析。

2. 勘察范围与方法2.1 勘察范围本次边坡勘察主要包括以下范围:•边坡的地理位置与规模•边坡的地质情况•边坡的土壤类型与工程性质•边坡的水文地质情况•边坡的地下水位和渗流情况•边坡上已存在的稳定性问题2.2 勘察方法根据勘察的目标和范围,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和工具进行了勘察:•实地考察与勘测:对边坡进行实地勘察,观测边坡的地形、植被、坡面形态、坡面裸露情况等。

•取样分析:5个取样点位于边坡的不同位置,采集土样进行颜色、质地、颗粒级配等方面的分析。

•钻探取样:采取静力触探和螺旋钻探取样的方式,获取边坡的岩土结构和强度信息。

•监测与测量:通过安装测斜仪、孔隙水压力计等监测设备,对边坡的变形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长期监测。

•资料收集:收集厂区相关的历史资料、地质图、地下水位数据等相关资料。

3. 边坡地质情况3.1 地质背景经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本报告得出以下边坡地质背景情况:•地质构造与岩性:该边坡属于某市的中山系地层,岩性以砂岩和石灰岩为主,存在节理和断层等构造。

•断裂及节理情况:边坡存在多条走向与边坡垂直的断裂及节理,并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差异风化程度:砂岩主要表现为分层风化,风化程度较高,而石灰岩则表现出溶蚀和溶洞等风化特征。

3.2 土壤类型与工程性质根据实地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得出以下土壤类型与工程性质:•黏土:边坡上部分为黏土层,颜色为淡黄色,质地黏滑,具有较强的持水性和塑性。

黏土的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边坡勘察报告

边坡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受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红星工业园”边坡进行工程勘察。

其目的要求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边坡治理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建议。

主要任务是: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2、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3、提供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与建议。

(二)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三)边坡概况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南侧,北临东北大街西线。

边坡长600m,高5~26m,坡角62~80 °。

边坡开挖形态呈弧形,表面极不规则,伴有崩塌、滑塌现象。

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1、测量本次测量的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

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点位,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孔口高程。

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黄海高程系。

BM点设在GP1上H=38.836m。

测量成果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探槽及取样探槽由人工开挖,开挖长度和深度均符合地质编录要求并有效的揭示了地层情况。

在探槽内粉质粘土部位现场环刀采取原状土样。

边坡地质调查期间,在坡角及坡肩采取岩样,以上工作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现场原位测试现场原位测试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进行,由我院物探工程处对粉质粘土、碎石土、中风化板岩分别进行土体现场直剪试验和岩体直剪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一)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
受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委托,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对“红星工业园”边坡进行工程勘察。

其目的要求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分析评价,为边坡治理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和监测方案建议。

主要任务是:
1、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
2、提供验算边坡稳定性、变形和设计所需的计算参数值;
3、提供地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
4、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与建议。

(二)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三)边坡概况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南
侧,北临东北大街西线。

边坡长600m,高5~26m,坡角62~80°。

边坡开挖形态呈弧形,表面极不规则,伴有崩塌、滑塌现象。

该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工作质量评述
1、测量
本次测量的控制点由建设方提供。

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施测点位,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孔口高程。

坐标系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黄海高程系。

BM点设在GP1上H=38.836m。

测量成果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2、探槽及取样
探槽由人工开挖,开挖长度和深度均符合地质编录要求并有效的揭示了地层情况。

在探槽内粉质粘土部位现场环刀采取原状土样。

边坡地质调查期间,在坡角及坡肩采取岩样,以上工作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现场原位测试
现场原位测试工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进行,由我院物探工程处对粉质粘土、碎石土、中风化板岩分别进行土体现场直剪试验和岩体直剪试验。

测试过程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成果真实可靠。

4、室内试验
对本次勘察取岩土样进行有关物理力学试验,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5、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05年7月14日进场施工,于7月26日结束野外施工。

依据有关规范,本次勘察沿边坡实测地质剖面20条,剖面间距30.0m。

在坡顶布设探槽8个,现场直剪试验9个,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1)。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1
二、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红星工业园边坡位于构造剥蚀低丘陵坡麓,山体植被茂盛,总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相对高差约70m。

由于人工开挖山体剧烈形成长600m 的人工边坡。

边坡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坡高5~26m,坡角60~80°,为顺层和斜交边坡。

(二)边坡基本情况
该边坡为机械和爆破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场地内原有一座标高82.3m的山体现已移平至标高35~42m。

边坡平面呈园弧形,边坡长600m,边坡高5~26m。

坡面不规则,凹凸不平,坡角60~80°。

组成坡体主要岩性为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和少量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

据勘察结果,依据边坡形状和组成边坡地层条件将边坡分段描述于表2。

边坡基本情况一览表表2
(三)地层岩性
据现场勘察,组成边坡岩土体自上而下为:
1、素填土(Q4ml):红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碎石,为修泄洪渠时回填。

分布于AB段,最大厚度3.0m。

2、粉质粘土(Q3dl+pl):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含10%石英岩质砾碎石,刀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

分布于AB、BC段,厚度3.0~4.5m。

3、碎石土(Q3dl+pl):黄褐色,稍湿,中密,碎石成份为石英岩,粒径2~5cm居多,呈棱角或次棱角状,含量50~70%,粒间由粘性土充填。

分布于BC、DE段,厚度2.5~7.4m。

4、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Zwhq):黄灰色,灰白色,结构部分破坏,节理、风化裂隙发育。

呈薄层状、裂隙块状结构,岩体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产状40~85°∠70~84°。

X型节理发育,多将岩体切割成块状。

主要节理产状为225°∠45°、349°∠74°、177°∠
23°、308°∠37°、298°∠16°。

(四)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
该边坡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秋季温度高于春季温度,冬春两季季风较大,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的特点。

区内年平均气温在10.1~11.20C,七、八月份平均气温一般为20~250C,最高气温为330C;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0C,最低气温达-210C。

该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662mm,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水量小,主要靠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

地表无常年水流分布,但雨季可形成面流汇流,对边坡坡面造成冲刷破坏;边坡顶部汇水面积14.42万m2,年汇水量9.5万m3。

土层标准冻深Z0=0.70m,最大冻土深度0.93m。

(五)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
1、素填土:分布范围较小,据临近场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南动迁小区边坡勘察报告》,天然容重r=18.20kN/m3,内聚力C=14kPa,内摩擦角φ=6°。

2、粉质粘土:据原状土样室内试验及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统计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
3、碎石:据现场直剪试验结果及临近场地《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南动迁小区边坡勘察报告》,确定其天然容重r=20.0kN/m3,内聚力C=14kPa,内摩擦角φ=23.8°。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3
6
4、中风化板岩夹石英岩:据岩样室内试验及现场直剪试验结果,统计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940kPa。

中风化板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4
(六)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一)边坡稳定性系数
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以及目前已经出现的变形破坏迹象;根据边坡分段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选择代表性剖面采用圆弧滑动法和平面滑动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见表6。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边坡稳定性系数一览表表6
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结合岩体结构特征和极射赤平投影图(见附图),对边坡分段分析评价如下:
AB段边坡为不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土体滑塌。

次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BC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土体滑塌。

次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CD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DE段边坡为稳定边坡,但坡顶残留泄洪沟有塌落可能。

EF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主要破坏形式为危岩崩塌坠落。

FG段边坡为稳定边坡,长期裸露易产生危岩崩塌坠落。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该边坡为人工边坡,平面呈园弧形。

边坡长600m,边坡高5~26m。

坡面不规则,凹凸不平,坡角60~80°。

组成坡体主要岩性为中风化板岩
夹石英岩和少量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碎石。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属岩质、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岩体类型为Ⅲ类。

AB段为不稳定边坡;BC、CD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DE段边坡为稳定边坡;EF段边坡为基本稳定边坡;FG段边坡为稳定边坡。

(二)建议
1、建议对FG段即将形成的新边坡采用坡率为1:0.75(坡角为53°)放坡开挖。

2、建议对A~F段边坡坡面进行理坡,特别是BC、CD段边坡建议采用阶梯状放坡处理,土质部份坡率为1:1,岩质部份坡率为1:0.75。

台阶宽度5~8m。

3、建议对低矮部位(边坡高度小于5.0m地段)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防护,高陡部位(边坡高度大于5.0m地段)边坡采用锚杆(索)防护体系。

4、建议进行施工勘察、进行施工安全预报并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