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世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资料初三学生们即将面临世界历史的期末考试,为了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复习考试,特别整理了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古代文明1. 阿卡德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政府的国家,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地区。
2. 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始于公元前3100年,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中心,到了公元前2600年,埃及的第一王朝建立,并正式奠定了贵族和神权统治下的古埃及国家体制。
3. 古希腊文明达到了极致,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同时希腊的优秀的地理位置使得希腊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4. 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文明的代表之一,膜拜帝王的宏伟建筑和深厚的法律制度被后来的欧洲文明延承。
5. 中世纪的欧洲发生了黎明文化复兴,是一个新思想、新科技和新商业文明在欧洲的发展。
二、现代化1. 文艺复兴是指在欧洲14世纪末-17世纪中期期间的一种文化、经济、政治和宗教变革,其核心是个人在他和他的世界之间建立联系。
2. 工业革命是指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期间,欧洲领先国家开始应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从而使工业领域得以快速发展,进一步催生了近代资本主义。
3. 科技革命引领了世界的技术和社会变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趋于全球互动和融合的进程。
三、战争与冷战1. 一战是指发生于20世纪初期的世界大战,主要涉及欧洲、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争。
2. 二战是指在1939年-1945年期间爆发的一次由日本发动的世界大战,它导致了全球死亡25-30万人。
3. 冷战是由于苏联和美国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而导致的全球战略对抗,持续于1947年至1991年之间。
4. 朝鲜战争是1950年至1953年间朝鲜半岛上的一次战争,使韩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一度恶化。
(完整版)九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

九年级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
一、国际格局变化:
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冷战后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二、重要国际会议
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1938年慕尼黑会议、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注意中国是否有参与)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4、5月英国遭到轰炸,法国投降。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四、重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欧盟、北约、华约、世界贸易组织
五、周年要事
逢十:没有
逢五: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苏联攻克柏林;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初三历册期中知识点

初三历册期中知识点1.初三历册期中知识点一、希波战争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
到2世纪,达到规模。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2.初三历册期中知识点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欧洲工人运动1、主要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2、工人运动的时间: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3、工人运动目的: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二、英国宪章运动1、时间:1836—1848年2、特点:规模大、时间长。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核心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5、性质或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
2、马克思、恩格斯初次相会于1844年。
巴黎。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时间:1848年。
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临沂西郊实验学校初中部袁堂海吐血上传)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见世界史上册第10课58-63页)1、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开始;(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2)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人物: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4)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人的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渲染。
(2)客观条件:天文、地理知识进步,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等。
(3)经过: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进入印度洋,发现好望角;②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见世界史上册第11课67-71页)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君权神授”,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1)、导火线: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2)、1649年处死了查理一世,英国成立了共和国;(3)、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4)、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

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1.初三上册历史期中知识点1、人类的形成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⑷劳动创造了人;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原因: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5、对金字塔的认识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6、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②内容: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专政。
③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目的: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⑤历史意义: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九年级历史期中重要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期中重要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为我们呈现了过去的故事与事实,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思考人类发展历程的视角。
历史期中考试对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和检验,因此了解九年级历史期中重要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顾九年级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让同学们对期中考试有所准备。
1. 世界史知识点首先,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了解一些世界史的知识点是必要的。
比如,学生们需要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过程和结果。
可以回顾一下战争主要参战国家、领导人及其战略决策。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了解瓦尔补偿法、凡尔赛和约等重要国际条约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应该熟悉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
例如,重点考察的事件包括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和柏林墙的建立等。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对联合国的成立和功能、美苏争霸的原因和影响等有所了解。
2.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九年级的学生们需要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学生们需要了解秦朝统一六国和始皇帝的法令和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同时,九年级学生还应该了解汉朝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后来的三国时期和隋唐时代的特点。
此外,九年级学生还需要掌握宋朝和元朝的重要知识点。
他们需要了解南宋与北宋的主要差异,以及元朝的建立和元代的特点。
还需要了解元代与西部地区的联系,西方丝绸之路的开辟等。
3. 现代中国史知识点现代中国史的学习是九年级历史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们需要了解清朝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国内外环境背景。
此外,学生们还应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九年级的学生们还需要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其他重要时期和事件,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
他们需要了解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民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4. 地域史知识点除了世界史和中国史外,九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地域史的知识。
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九年级

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九年级历史是一门了解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九年级的历史期中考试将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结合九年级历史课程的教学大纲,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不仅传播了货物和贸易,还传播了宗教、科技、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的文化。
同时,历史上还有其他重要的文化交流现象,如雅典文化的传播、印度佛教的传入等。
2. 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
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
了解这些社会形态的变迁,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封建制度、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
封建制度是它的基础,它规定了社会的等级和地位。
官僚制度则决定了国家的管理方式,通过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4.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发达,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这些发明不仅在中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中国古代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和手工业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也催生了士农工商四民之间的经济交流。
手工业则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6. 世界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世界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法国大革命是近代民主主义的先声,它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破坏和国际秩序的重大变革。
7.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中国的历史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分别是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资料九年级世界历史复习资料在九年级的世界历史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世界历史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回顾和理解这些内容。
一、古代文明1.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的发展离不开尼罗河的滋养。
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建筑艺术等都有独特之处。
古埃及的法老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和其他壮丽的建筑,以及制作了著名的木乃伊。
2.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对政治、哲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希腊城邦制度是其政治组织的核心,雅典民主制度更是为后世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范本。
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艺术家等都成为了世界文化的瑰宝。
3.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它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道路建设等都为后世所称道。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文明的结束,但罗马的文化和法律传承了下来,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的欧洲1.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继承者,它延续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传统。
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是东正教的最高领导者,帝国的宗教和政治紧密结合。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2.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国家对穆斯林统治下的耶路撒冷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虽然十字军东征没有实现其最初的目标,但它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加剧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
3.黑死病:黑死病是14世纪中叶欧洲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瘟疫,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减少和社会动荡。
黑死病的传播速度之快和病死率之高令人震惊,它对欧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近代世界的崛起1.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在15至17世纪之间进行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和殖民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年级《世界历史》期中复习要点第1课人类的形成1、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
2、完全形成的人分四个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3、氏族社会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段。
4、阶级社会的开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1、古代埃及国家出现的时间:约公元前3500年;统一时间:公元前3000年。
2、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
3、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一大奇迹。
4、两河流域指的是: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5、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6、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规定:奴隶主可任意杀死奴隶,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7、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一带,希伯来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
8、腓尼基人擅长航海和经商。
9、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奴隶和我国夏商周时期奴隶的共同点:都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奴隶主处死和买卖。
10、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1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内部慢慢分化,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种姓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古代印度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四个等级之间界限分明,各自的职权与义务也不同。
“种姓制度”是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利益。
第3、6课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2、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建立城邦,主要有斯巴达和雅典。
3、斯巴达和雅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希腊人建立的奴隶制城邦国家。
不同点:斯巴达是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注重军事训练,由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
而雅典是沿海国家,人们眼界开阔,经济以工商业为主,经济兴旺,文化昌盛,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4、奴隶的来源:战俘和债务奴5、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处于全盛时期。
6、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军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希腊。
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即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7、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消极意义:给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3、6课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古代罗马1、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建立起来。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为共和国。
2、罗马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由贵族担任,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着统治实权。
它是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
3、罗马共和国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
4、公元前73年,罗马爆发奴隶起义,起义领导人是斯巴达克,称斯巴达克起义。
这次起义是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5、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罗马政权,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7、罗马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帝国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约两百年的和平时期,称“罗马和平”时期。
8、到2世纪,罗马帝国版图基本确定下来,成为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9、公元166年,大秦(古代罗马)王安敦派使者来到中国,会见东汉皇帝汉恒帝。
10、395年,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进攻下,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从此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4课(一)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从公元前后起统治朝鲜半岛的曾经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
经过长期发展,半岛终于统一,14世纪末开始以朝鲜为国号。
2、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依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了解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以及什么叫幕府(课本P51)第4课(二)西亚的封建国家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创立时间是公元7世纪。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2、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麦地那。
3、阿拉伯帝国是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家站首领称素丹。
奥斯曼土耳其也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5、了解一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哪些?(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一)中古欧洲社会1、6世纪,欧洲最主要的国家是法兰克王国。
2、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
查理在位期间的主要政绩: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他还重视文化教育,提倡办学,培养人才。
他派人搜集和抄写希腊、罗马的文稿,为后世保存了许多珍贵古籍。
3、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了一个条约,称《凡尔登条约》。
条约内容:把查理曼帝国分成三部分,后来分别发展成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4、5世纪中期,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萨克森等部落在不列颠建立了一些小国家,后经过长期兼并,9世纪早期形成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5、欧洲早期主要的封建国家有: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和英吉利王国。
6、9世纪欧洲才开始确立封建制度。
7、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8、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的意思。
9、欧洲早期主要商业城市:巴黎和伦敦。
第5课(二)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1、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中东的巴勒斯坦一带。
2、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3、16世纪,从天主教又分出一些新教派,统称新教。
4、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2、阿拉伯人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世界上第一部代数学著作是由阿拉伯人写成的。
3、阿拉伯医生拉齐斯写有《医学集成》一书。
依本·西拿著有《医典》。
4、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随父亲叔叔前往中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记述马可波罗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第8课灿烂辉煌的古代亚非文化1、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
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
2、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
3、腓尼基人的古代文字,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4、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后几经修改,成为今天世界通用的历法。
5、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以,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
6、现在的星期制度,起源于古代西亚。
7、古代世界建筑奇迹:埃及金字塔、卡尔纳克神庙、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8、阿拉伯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把圆周分为360度。
9、古代埃及人的尸体——“木乃伊”10、古代印度的两部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11、古代西亚曾流传洪水神话,后经过人们不断改编,形成了“诺亚方舟”的神话,被收入基督教的《旧约圣经》。
12、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古代印度人对“种姓制度”不満,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佛教宣传的“极乐世界”非常向往,而统治阶级对佛教宣传“忍耐顺从”又很满意。
这样,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兴起成为必然。
13、佛教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1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并开始向古代印度以外传播。
15、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明发生在恒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第9课西方古典文化1、古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组成。
2、《荷马史诗》作者是盲诗人荷马,它是欧洲最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罗马人维吉尔写的《伊尼特》也很有名。
3、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喜剧之父”是阿里斯多芬。
4、三部历史名著: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罗马人李维写的《罗马史》。
5、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古代中国的“勾股定理”,但要比我国晚800年。
6、亚理士多德的主要成就: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7、我们可以从亚理士多德身上学到的精神:热爱并坚持真理、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
8、古罗马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普林尼,代表作《自然史》。
我们可以从普林尼身上学到的精神:珍惜时间。
9、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代表作:希腊神庙遗址、古罗马广场、罗马圆形大剧场、雅典露天剧场遗址、雅典卫城遗址、罗马万神殿、高架引水桥。
10、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
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使用有拉丁字母的文字有: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汉语拼音、意大利语。
问答题:1、比较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见课本P14-15)2、古代希腊和罗马在文化上有什么主要贡献?书中提到的学者们在进行探索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见课本51-53页)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是雅典繁荣的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的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见课本14-15页)4、日本的大化改新有哪些主要内容?有什么历史意义?(见课本25页)5、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日本在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见课本25页)6、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的奴隶与我国夏商周时期奴隶的处境有何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