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PSK 编码调制的二次监视雷达测速性能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一种基于二次监视雷达应答信号的海杂波抑制方法

一种基于二次监视雷达应答信号的海杂波抑制方法

一种基于二次监视雷达应答信号的海杂波抑制方法张中南;李海军;向珍【期刊名称】《火控雷达技术》【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SS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rveillance means to detect civil and military aeromarine targets. However, responding signal would be interfered by sea clutter, error codes occur during the in-terrogator extracts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codes from the responding signals will decrease probability of target i-dentification, which may degrade surveillance performance of the SSR against the aeromarine targets. To obtain cor-rect ATC codes through properly decoding of responding signals interfered by the sea clutter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resolved for the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Causes which lead to incorrect decoding of the ATC codes due to impact of sea clutter are analyzed thoroughly. A new sea clutter sup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responding signals of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 is proposed, and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is provided. Practical engineering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二次雷达是对海上军、民航飞行目标进行监视的重要手段之一。

计算机论文范文3000字《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计算机论文范文3000字《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计算机论文范文3000字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1、引言S模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空中交通监视技术,相对传统的A/C模式二次监视雷达,采用了选址询问,扩展了数据链,扩充了系统容量,降低了系统内部干扰,因而在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国际民航组织推荐使用的一种空管模式。

而我国空管发展比较缓慢,目前还普遍使用的是A/C模式,但随着空中交通的发展,飞机密度的增加,势必也会向S模式监视系统发展。

正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采用S模式,因而有关S模式的系列标准也没有颁布,系统性论述的相关文献也很少。

有些文献认为,通过对传统A/C模式二次监视雷达进行简单的升级就可以实现S模式,笔者认为S模式除了在工作频点上与传统的A/C模式相同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特别是S 模式的数据链功能,以及地面站的协同功能,使得S模式的控制相当复杂;同时,S模式地面二次监视雷达是一个逐步更换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必须考虑兼容现有的传统的A/C模式,因而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必须经过全面细致的设计才可能充分发挥S模式的效能。

本文主要针对实现地面二次监视雷达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2、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简述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是在传统的A/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采用询问应答协同的工作方式,因而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包括具有S模式能力的地面二次雷达询问机和机载应答机两部分。

国际民航组织为每架飞机分配了一个唯一地址(24位地址)[1],地面站可以对飞机进行选址询问,询问发射频率为1030MHz,接收频率为1090MHz,询问上行信号如图1所示,前2个脉冲为同步脉冲,P5为询问旁瓣抑制脉冲,P6为信息脉冲,采用DPSK调制,信息位长56bit或112bit,56bit称为短信号格式,主要用于监视,112bit称为长信号格式,除用于监视外还需要传输数据信息,也就是数据链功能都采用长信号格式,其码速率为4MHz。

应答下行信号如图2所示,前4个脉冲是同步脉冲,后面56个脉冲或112个脉冲也分为长格式和短格式,采用脉位调制,码速率为1MHz。

S模式二次雷达目标速度跳变研究

S模式二次雷达目标速度跳变研究

S模式二次雷达目标速度跳变研究孙擎宇【摘要】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民航雷达设备的发展方向,关注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的运行和使用状况,对安全生产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所使用的INDRA公司生产的IRS-20MP/L型号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为例,介绍了S模式二次雷达的使用情况,通过对2017年影响目标速度跳变的情况统计,分析S模式二次雷达目标速度跳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目标航迹加权平均处理的多雷达数据融合方法,为S模式二次雷达目标速度跳变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年(卷),期】2018(015)011【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S模式二次雷达;速度跳变;多雷达数据融合【作者】孙擎宇【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江苏分局技术保障部,江苏南京 211113【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民航行业的飞速发展,航班量不断增加,民航空管管制人员对二次雷达设备的依赖性日渐增强,二次雷达的重要性凸显。

纵观民用二次雷达的发展史,由早期的常规二次雷达到单脉冲二次雷达,再到后来的全固态二次雷达,直至当今的S模式二次雷达,功能日渐增强,信息量越来越大,安全性越来越高。

进入21世纪,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陆续在国内开始使用,成了二次雷达设备更新换代的趋势。

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例,目前有一套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在开放使用,预计未来南京机场将全部采用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供空管管制部门使用。

因此,关注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对保障航空安全具有广泛且深远的意义[1]。

本文以南京目前在开放使用的西班牙INDRA厂家生产的IRS-20MP/L型号S模式二次雷达设备为例,对其产生的目标速度跳变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技术人员有所启发。

1 目标速度跳变原因速度跳变通常是指目标在移动过程中,速度发生抖动,突然产生速度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

管制人员通过自动化显示屏幕指挥飞机,目标的速度数据是由二次雷达设备给出,通过网络传输,经过自动化设备,最终显示在管制终端。

EBPSK系统的传输性能优化的开题报告

EBPSK系统的传输性能优化的开题报告

EBPSK系统的传输性能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调制技术在无线通讯应用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基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然而,当信噪比不断提高时,BPSK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输速率较低、误码率较大等,这些问题不利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因此,本文选取了扩展二进制相移键控(EBPSK)调制方式,针对其传输性能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为无线通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EBPSK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传输性能分析,包括误码率、信噪比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2. 针对EBPSK调制方式在高信噪比环境下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传输速率提升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和传输优化算法等方面。

3. 针对EBPSK调制方式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误码率较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误码率降低方案,包括采用前向纠错编码和卷积编码等措施。

4. 综合应用以上优化方案,实现EBPSK系统的传输性能优化,进行仿真测试和实际验证。

三、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阐述EBPSK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和传输性能分析,分析其在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环境下的表现及其局限性。

2. 提出EBPSK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升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和传输优化算法等方面,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践验证,得到具体的优化结果和性能指标。

3. 提出EBPSK系统的误码率降低方案,包括采用前向纠错编码和卷积编码等措施,通过仿真测试和实际验证,得到具体的降低误码率效果和性能指标。

4. 综合应用优化方案,实现EBPSK系统的传输性能优化,通过实际的通信测试,验证系统的传输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两个部分。

针对EBPSK调制方式的传输性能,首先通过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其误码率、信噪比等性能指标,进而分析其在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环境下表现及其局限性。

浅谈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

浅谈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

1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①作者简介:何帅(1985,10—),男,汉族,江苏江都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

DOI:10.16661/ki.1672-3791.2004-9956-9985浅谈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①何帅(中电科技扬州宝军电子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3)摘 要:当前,在航空事业中已普遍应用二次雷达系统,该系统能更好地帮助指挥人员完成飞机的起飞、降落和识别等工作。

而二次雷达系统也在不断地改善和更新,使其能够抵抗复杂信号的干扰并对编码信息进行及时响应等。

该文从S模式二次雷达的概述入手,探究了其具有的特点、工作原理和抗干扰性能,以期为更好地提高二次雷达的使用性能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S模式 二次雷达 工作原理 抗干扰性能中图分类号:TN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b)-0012-03Discuss S Mode of Secondary Radar and Its Anti-JammingPerformanceHE Shuai(Zhongdian Technology Yangzhou Baojun Electronics Co., Ltd.,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3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econdary radar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viation industry, which can better help the commander to complete the takeoff, landing and identif ication of aircraft. The secondary radar system is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updated to resist the interference of complex signals and respond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in time.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of S-mode secondary radar,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characteristics, working principle and anti-jamming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lay a certai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bette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condary radar,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viation industry.Key Words: S mode; Secondary radar; Working principle; Anti-interference近年来,随着飞机密度的不断上升,空中管制也越来越严格,在这个过程中二次雷达系统被航空业广泛应用。

EBPSK系统抗脉冲干扰性能研究

EBPSK系统抗脉冲干扰性能研究

抗干扰传输模型 , 从理论上分析 了该系统对抗脉冲干扰的优势 。仿真实验表 明, 在严重 的脉 冲干扰情况 下 , B S E P K系统 表 现 出超强的抗干扰能力 , 同时 , 也通过误码率 曲线表 明 了基于 限幅的系统模 型的有效 性 , 从而为超 窄带的 E P K系统迈 BS
入实际应用阶段奠定了基 础。
EBPS s se . K y tm
Ke r s l a n ro b n ;E P K;i us n e e e c ;i u s l r i t g a l u e y wo d :ut a rw a d r B S mp le it r r n e mp le f t ;l i mp i d f i e mi n t
A s at nti ppr xeddbn r p aesi eig( B S bt c:I s ae,etne ia hs fkyn E P K)m ua o ae r n p lv tr rnem dl l r h y ht d ol tnw vf m adi u i i e eec oe ae i o m s en f
E P K 系统 抗脉 冲 干扰 性 能研 究 BS
冯 熳 李铜川 , , 吴乐 南。
( .东南 大学水 声信号 处理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南京 2 0 9 ; 2 1 106 .华航 无 线 电测 量研 究所 , 北京 10 1 ) 0 0 3
摘要 : 首先介绍 了扩展 的二元相移键控 ( B S 调制波形及脉 冲干扰模 型 , 出了一种 简单 的基 于冲击滤波 器和 限幅的 E P K) 提
0 引 言
无线通信系统的迅猛发展给通信干扰带来了机遇 和挑 战 , 传统 的连续 干扰 由于频 域 、 时域 上 的 重合 性 ,

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分析

二次雷达s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分析

科技运程 SCIENCE BULLETIN中国航班 CHINA FLIGHTS94二次雷达S 模式及其抗干扰性能分析文于海东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摘要:S 模式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调整单脉冲模式上的弊端,此类优势也经常在空中管制环节中得到全面的应用。

本文对S 模式阐述进行分析,通过混淆干扰、异步干扰两方面做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二次雷达;S 模式;抗干扰性能因为近几年航空事业的进步,整体飞机航行的密度大幅度提升,以至于在运行期间,相对应的管制雷达信标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在以往的单脉冲运行模式的干预下,其信标系统的总体容量就会缩小,致使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

S 模式阐述S 模式本质上是和现存的ATCRBS 系统相适配,在此前提之下,飞机上也会具备较为独特的地址验证码数,实现和计算机的总体运作,帮助其形成一对一的管控方式,并在后期的运作环节中,采用自适应的方式管理整体运行过程。

地址码往往会以24比特的方式开展计算,所获得最终的离散地址会达到一千六百万以上个单元,有利于解决后期存在的系统运行容量不充足的状况。

同时, 地面和空中的管制系统就能因此获得丰富的信息和数据的更新状况,以便于更好的协调后续工作[1]。

(1)S 模式询问信号。

常规的二次雷达通常情况运作时,会仅采用3/A 以及C 模式的循环询问,运用P1、P2和P3的脉冲序列环节,就能获得航空装置高度识别码的效果,并在使用P2脉冲期间,采用特殊抑制的方式,实现有效管理。

数据和信息能利用差分相移键控的模式进行发射,其在运行期会通过180度的抑制模式,达到系统性的控制发射状态。

在此过程中,往往会与P6实现相位的脉冲反向重叠,一旦P5脉冲高于后期的P6脉冲,就容易对应答装置产生干预,导致后期的同步相位所存在的脉冲不会被有效监测,以至于影响工作人员对其总体询问方式上的研究。

但是如果P5脉冲较弱于P6脉冲,相对应的应答装置可以在不受干预的状态下,实现高效监测活动,分析具体的同位、反向脉冲规律,以便于实现对P6脉冲的高效解码。

AWGN信道EBPSK系统解调性能分析

AWGN信道EBPSK系统解调性能分析

ls h n 1 d e s t a B.An e BER e o a c fi t g a i n de iin i r h n 1 B te ha h t dt h p r r n e o n e r to c so s mo e t a d betr t n t a f m
o e ia e ul n he sm u ai n r s ls a e c mpa e r tc lr s t a d t i lto e u t o s r r d. I s s o n t a h ti h w h tt e BER o ul e u td — fr m a r s l e d c d f rs m p i g d c so nd i tg ai n d cso ssm ia o sm u ai e u t. Th if r n e i u e o a ln e ii n a n e r t e ii n i i l t i l t o r on r s ls e d fe e c s
第4 2卷 第 1 期
21 0 2年 1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R OU NALOFS T E T U VE STY ( aua c neE io ) OU H AS NI R I N trl i c dt n Se i
VO . 2 N O. 14 1 J n. 2 2 a 01
1 2 E P K 解调 滤 波器 . B S
E P K系统 抽样 判 决 的误 比特 率公 式 ( BS 即未 确 定
冲击 滤波 器 的系 数 以及 零 极 点 的个 数 ) 但 没 有 对 , 误 比特率 公式 进行 数学 上 的证 明和推 导 , 对于 1 调
为 了提高解 调 性 能 , 对 式 ( )K<N 的特 点 针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t we e n t h e t rg a e t s p e e d a n d he t d e v i a io t n o f re f q u e n c y i n he t SS R s ys t e m i s a na l y z e d t h e o r e t i c ll a y. By s t u d y i ng he t wa v e f o r m c h ra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he t EBPS K— b a s e d p ha s e — c o d e d pu l s e s i g na l ,a s c h e me
第4 4卷 第 4期
2 0 1 4年 7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OU R NA L OF S OU T H E AS T UNI VE R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Vo 1 . 4 4 N o. 4 J u l y 2 01 4
第 4期
卢从 慧 , 等: E B P S K 编码 调制 的二 次监视 雷达测速 性 能分析
6 9 3
破坏未编码 S S R信号 的 目标测量 时序 , 从而引起
异 步 干扰 J . 本 文 以双基 站 S S R 系统 为 例 , 采 用 扩
展 二 元相 移键 控 ( E B P S K) 对 S S R 脉 冲信 号 进
( 北京跟踪 与通 信技 术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
摘 要 :为 了解 决 二次监 视 雷达 ( S S R) 接 收到 目标 应答 信 号 时 受到 异 步 干扰 的 问题 , 在 S S R对 目
标 的应答 信号 的脉 冲宽度 内 , 引入扩 展 二 元 相 移键 控 ( E B P S K) 对 载 波进 行 相位 编 码调 制 . 理 论 分析 了 S S R系 统 中速度 与 频偏 的关 系 , 通过研 究 E B P S K 相 位 调 制 脉 冲 的波 形 特 点 , 提 出 了将 E B P S K 相位编 码脉 冲信 号作 为 S S R 系 统 应答 信 号 的方 案 , 从 而 有 效 利用 异 步 干 扰 提 升双 基 站
wh e r e t h e a s yn c h r o n o us i nt e r f e r e n c e o f t h e S SR s y s t e m i s us e d e f f e c t i ve l y t o i mp r o v e t h e p r e c i s i o n o f
( 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a n j i n g 2 1 0 0 9 6 ,C h i n a )
s pe e d me a s u r e me n t .The he t o r e t i c a l nd a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t h e s p e e d me a s u r e me n t p r e c i s i o n
引用本文 : 卢从 慧, 李 玉书 , 吴乐南. E B P S K编码调 制 的二 次监视 雷达 测速性 能分析 [ J ] . 东南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1 4 , 4 4 ( 4 ) : 6 9 2
6 9 6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0 5 0 5 . 2 0 1 4 . 0 4 . 0 0 2 ]
t a ki n g EBPSK— b a s e d p h a s e — c o d e d p u l s e s i g n a l a s he t r e s po n s e s i g n a l i n he t SS R s ys t e m i s p r o po s e d,
P S K)i s i n t r o d u c e d f o r c a r r i e r p h a s e c o d e d mo d u l a t i o n wi h t i n he t r a d r a p u l s e w i d h.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S R系统 的 目标 测 速精度 . 理 论分 析 与仿真 实验 结果表 明 , 在 目标 测速 精度 方 面 , E B P S K 相位 编
码 的双基 站 S S R 系统 明 显优 于 E B P S K 相位 编码 以及 纯正 弦调 制脉 冲的 单基站 S S R 系统. 因此 ,
测速 系统 进行 了理 论 分 析 ,然 后 给 出 了在 应 答 回 波混 叠时 双基 站 S S R 测 速 性 能 的理 论 结 果 . 仿 真
( 4 . 3 5 ± 0 . 1 ) s 外, 其余 任意一个信息位距离 F 1 的 间隔为 ( 1 . 4 5 n- 4 - 0 . 1 ) s , 其 中 n=1 ~1 4 , n∈N , 每个信 息码 脉冲宽 度均 为 ( 0 . 4 5± 0 . 1 ) s . F 1和 F 2 脉冲前沿 间隔为 ( 2 0 . 3±0 . 1 ) s , 称 为框 架 脉 冲[ 5 ] ,
EBPSK mo d u l a t i o n. Th e r e f o r e,t h e e ic f i e n c y a n d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he t EBPS K- b a s e d p ha s e — c od e d p ul s e
Ab s t r ac t :To s ol ve t he p r o b l e m t ha t t he t a r g e t r e s p o n s e s i g na l o f s e c on d a r y s u r ve i l l a n c e r a da r
验证 了 E B P S K 相位 编码脉 冲 信号在 双 基站 雷达 系统 中的有 效性 和 可行性.
关键词 :二次监 视 雷达 ; 扩 展 二元相 移键 控 ; 测速 ; 频偏 中 图分 类 号 : T N 9 5 8 . 9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0 5 0 5 ( 2 0 1 4 ) 0 4 - 0 6 9 2 - 0 5
s i gn l a i s v e if r ie d i n he t b i s t a t i c S SR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 s e c o n d a r y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r a d r( a S S R) ; e x t e n d e d b i n a r y p h a s e s h i f t k e y i n g( E B P S K) ;
( S S R)i s i n t e r f e r e d b y t h e a s y n c h r o n o u s i n t e r f e r e n c e ,t h e e x t e n d e d b i n a r y p h a s e s h i t f k e y i n g( E B ・
o f b i s t a t i c S S R s i g n a l s wi h t E BP S K mo d u l a i t o n i s b e t t e r t h n a t h a t o f s i n g l e S S R s i g n a l wi t h s i n e nd a
每个信 号 周期 内应 答 码 由 1 6位 信 息码 组 成 , 除特 殊 位 置 识 别 信 号 S P I距 F 2的 脉 冲 间 隔 为
行 相 位编 码 , 从 而有 效 利用该 异 步干扰 来 提升 每个
S S R在交接 区域速度 测 量 的精 度 .
本文 首先 对未 编码 和 E B P S K相 位编 码 的 S S R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1 — 0 5 0 5 . 2 0 1 4 . 0 4 . 0 0 2
E B P S K 编 码 调 制 的 二 次 监 视 雷 达 测 速 性 能 析
卢从 慧 李玉书 吴 乐 南
(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 与工程学 院 , 南京 2 1 0 0 9 6 )
( 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r a c k i n g a n d T 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1 0 0 0 9 4, Ch i n a )
导 致 同类 S S R 询 问机 同 时 向 目标 发 送 询 问指 令 ,
S S R) 通 过询 问 和接收 空 中机 载或 箭 载应 答 机 的反 馈信 息 , 来发 现 和识别 空 中 目标 . 但 在 多部 S S R系 统 目标 轨迹跟 踪 的过程 中 , 如果 目标 处于 多部 S S R
从 而 引起应 答 机 的重 复应 答 , 使得 S S R 接 收 机 受 到相邻 S S R系 统 的应 答 干 扰 … . 此 协 调 失 误 还 会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3 0 . 作者简介 : 卢从慧 ( 1 9 8 8 一) , 女, 博士生 ; 吴乐南( 联系人 ) , 男,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w u l n @S C U . e d u . C r 1 .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6 1 2 7 1 2 0 4) 、 “ 十二 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 目( 2 0 1 2 B AH1 5 B 0 0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