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指导(二)灵活叙事课件

拆封后,我傻了眼,怎么……怎么全是又小 又破的梨呢!拿起一个尝尝看,酸得真是不敢恭 维。
不是说好是最好的梨吗?失落之后更多的还 是不解。
“这梨酸吗?哈哈,牙都软了吧!”这二伯 还在幸灾乐祸,真是气死我了。
说着,二伯拿过我手中的梨,咬了一大口, 说:“甜的固然好吃,但又能让人记住多少呢? 酸涩的梨肉,带给人的是久久不能忘却的酸楚。 只有尝过酸的人,才知道甜的珍贵。想想吧!” 说完,狡猾地拧了拧我的耳朵。
6.事情的结果。事件结果的内涵包括两个部 分:一是事件本身的结局;二是事件对他 人他物产生的影响。叙事时,视角要开阔, 不能只盯着事件本身生成的直接结果,更 要关注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文章 的主题得到升华。比如,同样是写“钓 鱼”,有的表达“钓鱼开心”的主题,有 的表达“感受美好的大自然”的主题,有 的就能“钓”出“心静才能成功”的感悟。 哪一个主题更深远,得到了升华?当然是 “心静才能成功”。
太阳渐落山了,有气无力地发出微弱的光芒。我躺在离 家不远的公园草坪上,望着天上飘浮的几朵白云,心中 不停地骂着妈妈。黑夜的冷风向我袭来,如同刺般扎着 我的皮肤。饥饿卷席着我,不禁在肚子里唱起“空城 计”。太阳的最后一缕光,终抵挡不住黑夜的到来。我 闭了眼,忍受着饥饿与寒冷,赌气不回家。
“萍儿,萍儿……”温顺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 睁开眼睛,母亲已在我眼前,手里提着一双崭新的鞋子, 眼角泪汪汪,“你本来就应该有一双新鞋子,你本该有 的!”我望着那双鞋:白色中点缀着一只只粉红的小蝴 蝶,正在向远处翱翔,纯白的鞋带在灯的照耀下显得更 显眼、更明亮了。
最好的奖赏
“啊,是二哥呀!” “大家生活都挺好 的……哎呀,您就别操劳自己了,孩子们都心领 了……好,那您就赶快歇歇吧,来的时候打个电 话,我来帮帮您……”
zuo作文指导二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嘴象小铲子, 脚象小扇子, 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写一个人 写一个(熟悉的)人
人物
宋庆龄 高尔基
列 宁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写什么 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 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 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 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 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不胖不瘦,明亮地眼睛,白白的皮肤, 黄黄的头发。她是个很温柔的人,也是一个爱学习 的人。 有一次,我写完了作业,想让姐姐陪我出去玩, 姐姐说:“等我写完作业,再陪你玩”。我说: “好。” 我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她写完作业了, 我高兴地说:“现在可以出去玩了吧?”姐姐没有 理我,又在埋头写作业。我问她,他也不理我。我 很生气,就一个人出去玩了。我在下面玩了很久, 回到家里,发现姐姐还在学习,我就对她说:“姐 姐,你先休息一下吧”。姐姐说:“不行,眼看要 考高中了,我要加紧学习,考上一个好学校。” 姐姐真爱学习。今后,我要向姐姐学习,做个爱 学习的好孩子。
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今年五岁,长得很可爱,她的脸蛋红扑扑的,弯弯 的柳燕眉下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和樱桃似的小嘴巴,说起话来 甜蜜蜜的。 有一次,妹妹拿起她的零花钱,对我说:“姐姐,我们去买东 西好吗?”“可以啊。”我拉着她的手向前面的商店走去,在 路上,她看见“希望工程”捐款的时候,她马上松开手,向那 边走去,我只好紧追不舍,没办法,谁叫我是姐姐呢?我追到 人群里,只见妹妹把钱放进捐款箱里,才走出人群。我终于找 到她了,我问:“你刚才干吗去了?”“姐姐,你经常教育我 要帮助贫困的人吗?今天,我终于做到了!”妹妹对我说,我 听了着话,我突然想到:这么小的女孩却把我的话牢牢记在心 里,我本来就是她的姐姐,应该给她做榜样啊,现在却反了。 不是吗? 我永远会记住这位可爱的小妹妹。
作文指导之立意(二)

蚕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 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愤,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 磨自己。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 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 有关于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 · · · · 在梦中,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 和热情,得到了· · · · · ·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 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 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请你修改
例文共赏
在路边,酣睡一冬的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头,尽 管只有一两片嫩黄的小芽儿,但它却告诉了 我:“春天要来了。”于是我背了画板,准备到野 外去寻找春天。 我来到小河边。小河轻轻的舔着盖在它上 面的薄冰,“哗,哗……”那是小河唱出的“大自 然赞歌”,这是它沉思一冬才创作出来的,歌中 自由、欢快的优美旋律使我如醉如痴。哦,春天 一定在这里,当我打开画夹要把它画下来时,小 河轻轻地擦过岸边的岩石,对我说:“春天刚刚走 过这里。”
原来,爷爷的手是那么漂亮。这个家里, 爷爷仿佛是一棵永远不倒的树,又好象一个永 远也闲不住的奴隶,晨起夜睡,酷暑寒冬,他 用那双手劳作着:梨地、耕田、下种、插秧、 收割、打谷……一年又一年,日月星辰的交替 中,他那白白的手黑了,嫩嫩的手老了,壮壮 的手枯了、硬了,而我们家的粮仓日益 增满, 口袋日益充盈,我也逐渐健壮! 爷爷的黑手,我心中一道最美的风景! 我想牵住岁月,牵住爷爷的黑手一直走下 去!
对我说:“春天刚刚走过这里。”
“轰隆隆”,春雷掠过天空,这一定是春天 的脚步声!“滴嗒滴嗒”,春雨下了起来,这当 是春天洒向大地的甘露。咦!山雨中有一所山 村小学,朦朦胧胧,一派诗情画意。我急忙跑了 进去。 “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教室 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我认真地听着,忽然我 明白了什么,情不自禁地说:“找到了,找到了!” 我悄悄地走进教室,迅速地打开画夹,铺开画纸, 拿起画笔画了起来——伴随着美好的春光,小学 生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为了祖国发奋读书……。 我找到了,他们才是春天——祖国的春天。
胡哥作文系列指导之二

6. 现象类材料,假设推理
假如没有矫健,人类将罹患可怕的软骨病。 假如没有矫健,人类将罹患可怕的软骨病。 譬如:亟待发令枪响的运动员忽然全身惊搐, 譬如:亟待发令枪响的运动员忽然全身惊搐, 战战兢兢地想“要是我跑不快怎么办? 战战兢兢地想“要是我跑不快怎么办?要是我 滑倒了摔伤了腿怎么办? 滑倒了摔伤了腿怎么办?……”遂疲软退 遂疲软退 更可怕的, 场……更可怕的,莘莘学子们不再一往无前, 更可怕的 莘莘学子们不再一往无前, 而是疑虑重重:苦学了成绩提不高怎么办? 而是疑虑重重:苦学了成绩提不高怎么办?有 解不出的难题怎么办……啊呀,太可怕了,我 啊呀, 解不出的难题怎么办 啊呀 太可怕了, 不敢再想象——话题“假如没有 话题“ 不敢再想象 话题 假如没有……” ” 李霓:北京大学
胡哥得意弟子(部分) 胡哥得意弟子(部分) 材料使用的其他方法
1.虚拟材料,为我所用 虚拟材料, 虚拟材料
想起海伦, 想起海伦,当她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感觉水的 清凉柔软而欣喜的张开喉咙——“水”这个单 清凉柔软而欣喜的张开喉咙 “ 词便成了一个聋哑孩子第一次找回的天籁般的 声音。想起席慕容, 声音。想起席慕容,当水的淘沙制作出贝壳这 样一个海洋生命而静静呆在了它的手心, 样一个海洋生命而静静呆在了它的手心,她不 禁感叹: 为了这样一个细小而卑微的生命, 禁感叹:“为了这样一个细小而卑微的生命, 水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又是多么的一丝不苟 呢?” ——话题“水” 话题“ 话题 张蕾: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赵崇奇: 赵崇奇:清华大学
4.文学类材料, 4.文学类材料,化繁为简 文学类材料
需要我们有解剖自己的勇气。 真,需要我们有解剖自己的勇气。一代文学巨 匠巴金,作为一个从历史阴影里走出来的人, 匠巴金,作为一个从历史阴影里走出来的人, “尽可能地说真话”,使他维护良知和操守的最 尽可能地说真话” 好武器, 尽可能少做违心事” 好武器,而“尽可能少做违心事”,却是它衡量 人格标准的最后底线。 随想录》 人格标准的最后底线。在《随想录》中。他说过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我是不是做 到这一点,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等将来看, 到这一点,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等将来看,盖 棺定论。 标题“ 棺定论。”——标题“真” 标题 杨斌斌: 杨斌斌:上海交大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写作全面指导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2: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指津概述所谓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指这样的一类材料作文:该作文题中的材料所列举的对象、话题、认知、观点或者做法往往是相反或相对的,但又都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我们把这种具有较强思辨性的材料作文称之为思辨型材料作文。
应该说,思辨型材料作文侧重于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符合当下国内重视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大趋势,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同时,思辨型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的立意切入点不是唯一的,是灵活而开放的,考生不容易偏题,只要稍有点理解能力的人都能谈一谈,都能拿到一个保险的分数。
对于这样的作文题目,老师认同度高,学生也很喜欢写。
但是,正是因为思辨型材料作文没有审题方面的难度,因此它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就高了,也就是说,考生想要拿高分也不容易,你得好好构思构思,写出点深度(体现出你的思辨能力)。
思辨型材料作文是最能拉开考生写作水平、拉大写作分差的作文题,因此它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思考:这些成语体现了怎样的辨证思维?1.水能载跑,亦能覆舟。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3.三上每河东,三十年河西。
发展的眼光看问题4.聚沙成塔、集腋成装、积羽成舟——量变严生质变高考议论文与辨证思维2021年高考作文文题:[2021·新高考全国I卷]体育之效与强弱之变。
[2021·新II卷]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2021·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2021电全国乙卷]“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主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2021·上海卷]“时间沉淀与价值认可”为主题。
[2021·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络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2021·北京卷]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2021年全面开花:二元思辨,三元思辨。
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作文指导(二)

作文指导(二)写好一件事——事件五法任何文章都包含扣题和点题两法,叙事记叙文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叙事记叙文在叙事过程中还通常运用到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和主客共生三种方法。
1.扣题:简单地说,就是文章开头必须扣住题目重点。
叙事记叙文的扣题与写人记叙文的扣题有些类似,也分为直接扣题和间接扣题两种形式。
(1)直接扣题型。
就是在文章开头直接把文章要写的事情交代出来。
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开头写道: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个就直接把题目“一件小事”带进了开头。
(2)间接扣题型。
这种扣题往往是通过交代事情的起因或描写与事情有关的环境背景引出事情。
来看一篇文章:留在心底的风景经过两天两夜的暴雨,大水淹没了城市里的街道,乌云仍然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刚打开家门,一阵寒风吹来,吹得我瑟瑟发抖,街上的积水也随之泛起涟漪。
这时一片枯叶脱离了树枝,飘飘零零地盘旋在风中,落入了积水中,随着水波远去了。
啊,已经是深秋了。
“唉,街上这么大的积水,我竟然还必须去上学,命苦啊。
”我一边抱怨,一边慢吞吞地穿上高高的防水靴。
穿好靴子,我无奈地走进了冰凉的深水中。
“哇,这水好凉啊!”凉意透过厚厚的防水靴,直扑向我的脚面,冰封了我的血管。
但怎能不去上学呢?我只好硬着头皮艰难地往前走。
走出了家门前的胡同,我走上了宽敞的马路,眼前出现了令我惊奇的场面,这里竟然堵车了。
在以往喧闹的傍晚,这里也经常堵车,想不到这么恶劣的天气也有人开车出门,竟比我们学生还要辛苦。
我在许多汽车中间缓缓地挪动着。
这时我来到了积水最深的地方。
我抬头向前看了看,忽然看到了一个交警正站在马路中间积水最深的地方指挥交通。
积水已经漫过了他的防水靴,水灌满了他的靴子,积水正顺着他的衣服向上浸。
作文指导(二)

一、基本要求:
写说明文,是能准确通俗的说清楚 事物的特征。 准确,就是要正确揭示事物的特征, 并做到用词准确,判断恰当,分类合理。
二、简单方法:
1、化生疏为熟悉 2、化繁杂为简易 3、化抽象为形象 做到:A、善于联系人们日常生活和平 时见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使读者觉 得亲切。 B、要善于使用新鲜贴切的比喻 加以说明,使读者觉得可感。
要求:
C、要善于在比较中说明事物, 使读者易于把握事物的特征。 D、要善于使用确切的数据不 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事物 间的比照和联系。 三、写作原因: 人们对所见到的事物并没有真正 了解和掌握,写作是为了让绝大多 数人了解其内在原因,清楚实质。
四、作文题目: -----的自述 要求: 1、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 2、阅读有关资料,详细了解事物的特 点。 3、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明要通俗易 懂。 4、600字以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中语文七上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单元作文指导(二)

室,望着课桌上一摞摞需要背诵的书本,我更加心烦。 读兴趣。
要不是教室里有监控,我还可以偷偷地小憩一下。但 一想到被老师批评的情景,我还是打开了课本,书平平 ②从景物描写中看 地摊在眼前,字一个个地进入眼帘,我张开嘴开始了 出外出愉悦的心情。 “嘟嘟囔囔”的晨读……窗外鸟儿欢快地叫着,绿意葱 通过心理描写,一个 茏,花儿绽放。要约上几个好友出去赏赏大好的春光, 厌倦学习、贪恋春光 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整日被圈在这“牢笼”里,想想 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我慢慢地站起身,腿上的肌肉有些发抖,凳子和地 ⑤动作、神态描写传 面发出的摩擦声是那样刺耳。我结结巴巴地开始了回 神地写出了“我”紧张、 答,有点像卡壳的录音带,断断续续,不成字调。问 困窘、着急的状态。 题还没回答完,我已经满头大汗了。⑤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坐下的,只是老师那失望的目 光让我久久难忘。这件事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 我的脸上。我好后悔!真的!原来偶尔的放纵也会带 ⑥结尾由事及理,感 来不堪的后果。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偷过懒。⑥ 悟深刻。
就憋屈。②
一早上的时光就在我的遐想中倏然而逝。 上课铃声起,当语文老师稳稳地站在讲台上的时 候,我的大脑才开始飞速运转,上节课老师说啥来 ③心理描写,把自 着?哦,对了,提问!这时,教室里静极了,我瞥一 己心存侥幸的心理刻画 眼周围,同学们都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心里七上八下 得淋漓尽致。 地打着鼓,却依然安慰自己:“哪会这么巧呢?就今 天没好好背书,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③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 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 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 应了花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我没猜错的语,肯定又是要布置作业。果然 不出所料,只听她说:“今天英语没有新课,抄几 个题目做做。”教室里一片轻轻的“哇”声过后, 我安慰自己说:“只不过几题,一会儿就可以抄 好。”谁知整整抄了三十题! • 第二天,我仅仅写作文就用去了一上午的时间。 到了下午,我只好强压着内心的烦躁把各科作业做 好,当我写完最后一笔想去玩的时候,已经是日落 西山了! • 我恨周末的时间是太短暂,又怕自己脑子太笨, 我真希望老师们少布置点作业。 • 啊,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星期天,你什么时候 会来?
作文 取胜 法宝
只有主旨或只有材料都是不行的。有 了主旨,没有材料,文章就象是一个 空架子;有了材料,没有主旨,也只 不过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 这里就是要掌握两点: 1、材料要围绕中心,围绕着主旨选 材。 2、材料要新颖动人。
作文指导之“选材篇”
• 选材切实做到: •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慧眼独运,以新制胜。
例文1
我的初一生活
• 盼呀,盼呀,星期天终于到了。几天的学习使 脑子快要爆炸了,我打算星期天痛痛快快地玩 一场,可是万万也没想到—— • 星期六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语文老师走进教 室,脸色平和地说:“明天休息日,我给大家 布置一篇作文,希望大家能完成。”临走时他 提高嗓音说:“下周一交,行不行?”一些同 学很勉强地答了一声“行”。我呢?更是不情 愿,因为,我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就头疼。 不过我想,明天有一整天的时间,写一篇作文, 也不妨碍玩。
精彩片段赏析
•
可等到了!老师让我们先看注释,而后略讲 几个难句,接着便是范读。只见他稍一酝酿,一 深呼吸,便沉下脸来朗读。好些同学都舐嘴窃笑。 噍他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哦,这 也许就叫“吟哦”吧?我禁不住也想笑。可他, 似乎沉浸在课文意境中,对同学的鬼脸、窃笑视 若无睹。有些同学自觉没趣,便也纷纷捧起书来 听他读了。渐渐地,他越吟越带感情,越来越凄 切,读到刘兰芝告别小姑时,他喉头颤动,已不 像前面那般流畅了。听得出,他近乎沙哑酸涩的 声音是理智克制感情的结果。这时,默无声息的 教室里,一张张面孔也都露出凄恻的神情。我不 断地咬着牙,不让泪水涌出。直到下课铃响,大 家心里还是沉重得很,无人哗笑,无人追跑。
写作题目:1、我的初中生活 阅读思考: 提示: 这是一道写作范围较宽泛 的作文题。看到这道题之后,储 存在你脑海里的材料可能一下子 全被调动起来了,方方面面,林 林总总。这时,就要使宽泛趋向 集中,集中到那些自己熟悉、最 有感受的材料上。审题立意之后, 可以迅速构思。
• ①可以运用片断组合法,采用横式结构来写。 已经逝去的初一生活,发生了太多的新鲜事, 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写到,为了写出初一生活 的特点和情趣,写活动片断是最佳的选择。你 可以从学习、劳动、班会、郊游中,选取几个 典型生动的片断组合成文,表现当代中学生欢 乐进取的精神面貌。 • ②可以采取应顺时空法,用纵式结构来写。初 一生活里,有没有最有趣、最动人、最难忘的 人或事,急于告诉大家?可以以时间的推移为 顺序来构思,再现这一事件的情景。要注意根 据主题的需要,分清轻重主次,写起才会得心 应手,一气哈成。
• 3、另外就是这篇文章选材新。少年的朋友通常是 少年,而作者的是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忘年交” 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 4、此外,就是立意深,是因为这对“忘年交”的 友情始终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一件件平常小事, 蕴含着爱国的情怀。
再
见
•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 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人。 • 今年二月,他病倒了。一天下午,他拉着我 的手,艰难地说:”我魂归故里,本应知足,但 眼见香港回归,澳门也即将回归,却未能见到海 峡两岸的统一, 我死不瞑目啊!“他用颤颤抖 抖的手拿出那盒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 对你的嘱托。”就这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 • 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 的朋友,一位怀着爱国心的台胞。安息吧,我尊 敬的朋友。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您的朋友不会 忘记你,因为你的爱国心打动了我,将永远激励 着我。
避俗取新精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生活,坚 持只选新的,不选旧的。 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 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 只选深刻的,不选浅薄的。 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 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 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
•
记得曾经有人说,夜色之美,正源于它的变幻莫测, 不可琢磨。在每个深夜不寐,留恋于明月星光的人眼中, 这神秘的夜色都会幻化出千万种模样──鲁迅的“夜” 是飘散着豆麦蕴藻香气的水乡戏台上红红绿绿的人影; 曹禺的“夜”是黑暗深渊中狂暴呼啸着冲刷一切罪恶与 苦难的雷雨;而张继的“夜”却是来自遥远寒山寺的幽 悠肃穆的钟声…… • 雨,是天空的泪,是人间最纯净的水,它自天而降 却无怨无悔。同是下雨,有人吟“润物细无声”,有人 则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斜风细 雨不须归”的雨是飘逸的,“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雨是 活泼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雨是凄苦的。更有贫苦 农民祈苦雨润干焦的田地,而贪官酷吏们却“朱门几处 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心情境况的差异真是天 壤之别!
例文2
•
朋友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红盒子,里 面放着几颗珍贵的红豆,它是代我最好的朋友送 给我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 位可敬可爱的朋友却离我走了,永远地走了。 • 那还是一年前的事。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 生的客人。听妈妈说,他是从台湾来的。他年轻 的时候与外公是好朋友,现在国内没有一个亲人。 他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可是年纪老了,特别思念 家乡。恰巧现在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改善,他便放 弃在台安逸的生活,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而 且,他不愿住宾馆,要和我们在一起。
•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在阳台上晾衣服,口里唱着 前不久才学会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着唱着, 忽然停住了,因为我听到有人在伴着我的起唱。我 回头一看,原来是他,那个台湾来的老爷爷。“您 也会唱这首歌?”我好奇地问。“这首歌唱出我们 游子的心声,我当然会唱了。”这时,我心里暗想: 他在海外居住了那么多年,一口乡音丝毫没变,真 是了不起。那天,我和他聊了一个上午。我们谈以 他的过去,谈到香港回归,谈到祖国统一…… • 一天,我捧着他借给我的《可爱的中国》这本书去 还给他时,见他正在抚摸着一盒晶莹的红豆。我说: “你很喜欢这红豆?”是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岭南 红豆,珍贵的红豆。后来我写了一首《红豆》诗送 给他,他默念着:“红豆生南国……”我看他的手在 颤抖,他写了陆游的《示儿》给我。
点评: • 1、倒叙开头,先写我的书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红绒盒子,里
面放着珍贵的红豆,它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红豆的情景还历 历在目,可是,我的朋友却离开了我,永远的走了,给人一 种想读下去的欲望。 • 2、文章以一盒红豆为线索,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睹物思人, 交代“我最好的朋友”“已经永远地走了。” 然后用了 “那还是一年前的事”转入顺叙,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 “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这种 巧妙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更加曲折,正好与友 情的发展合拍。
• 2、写作题目:朋友
• 提示:这道题可以理解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比较 容易下笔。但要写得又快又好,又有深度和新意却是很 不容易。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主要是写出人的性格特 征和思想品德。因此,看到这个题,
• 1、要立即进行品德定向,迅速确定表现朋 友什么样的思想品德。 • 2、就按照要表现的品德选取一两件具体事 例进行描写,选材要精当新颖,切取能表 现朋友思想品德的片断就可以了,不必把 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完整无缺。第三步, 根据所选材料进行面局安排。最后要注意 的一点是,要有细节描写,对足以表现主 题思想的细节,要有细致的描绘,这样的 文章才血肉丰满,生动传神。
• 点评:从本文可以看出,中 学生要求“减负”的愿望是 多么强烈、多么迫切。这位 小作者通过朴实生动的描述, 把内心的烦恼和愿望表现得 非常真切。除了细致曲折的 心理描写。本文的详略安排 和对几位老师的刻画,也有 一定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 这篇习作,代表了广大初中 学生渴望“减负”的呼声, 立意较独特,值得深思和关 注。
有人曾这样评价这篇作文: 在看过太多大同小异的事例之后,本文 选取的材料令人顿生清新、亲切之感。鲁迅 的《社戏》、曹禺的《雷雨》、张继的《枫 桥夜泊》、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的 《清明》、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五绝》、李约的《观祈雨》,名篇佳句, 巧裁妙缀,夜的多姿,雨的多彩,不由你不 颔首称是。在不少学生苦于作文“无米下锅” 的困惑中,本文作者无疑给了人们一个有益 的启示。
• 但是事情并非合我的意。不过一会儿,数学老师 就来了,他敲着讲台说:“《AB卷》和《基础 训练》没做的,给我全部做好,下周一检查。如 果发现谁没做的,上数学课,请他别进教室!” 随着他右手用力一挥,我赶忙拿出数学《AB卷》 一翻,唉,真够倒霉,上面全是空白,只好认命 了!此时我心里暗暗祈祷,别再有老师走进教室。 只盼着早点下课,快点回家。终于下课了,我赶 快收好书包,心想真是上帝保佑。但是一抬头, 班主任英语老师又拿着一本书进来了!我只好放 下书包伏着身子,坐在板凳上。
如何利用语文课作为写作的资源
• 那么,从语文课堂上和语文课本中,究竟有哪些 内容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呢?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 方面。
• 1、语文课堂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包含了许多 故事的过程。 • 2、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充实文章内容。
• 自然篇《春》《济南的冬天》《雪》《秋天》 • 爱国篇:《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 《艰难的国运与强健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