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学二年级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
2.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运用动作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动作描写。
2.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动作描写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作文的生动性?二、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
2.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三、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方法一:细化动作,抓住细节示例:他拿起杯子,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慢慢倾斜,将水倒入杯中。
2.方法二:运用动词的多样性示例: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3.方法三:结合情感表达示例: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四、实例分析2.让学生尝试修改一篇作文,加入动作描写,使其更具生动性。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动作描写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某个同学,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描述他的行为。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动作描写作文。
2.下节课分享作文,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一、作文分享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
三、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动作描写素材,进行整理和创作。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借鉴他人的动作描写技巧。
二年级看图写话指导 看图写动作(连贯动作描写)

• 请“动作模特儿”再做一遍自己的 动作5秒。其他人说说自己的新发 现。
老师做立定跳远的动作,其他孩子仔细观 察,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
范文: 只见老师两脚开立站好,闭目深吸了一口
气,然后开始前后摆臂,积蓄能量,突然, 她的重心从脚后跟过渡到前脚掌两手带起有 力起跳,身体高高腾起在空中,接着,他在 空中两手后摆,收腹举腿,整个人像在飞一 样,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完美的彩虹。只见她 脚后跟先着地,上体前压,结束了这惊人的 2们的天堂,这雪的童话世界里, 孩子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 好大的雪呀!纷纷扬扬的雪花像飘飞的柳絮,像 洁白的鹅毛,像顽皮的蝴蝶在天空中飞舞,一座 座小房子像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大地像穿上 了一件厚厚的外衣,整个世界变成了银白色,我 不禁想起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真美呀!
第六课
看图写动作三 (连贯动作描写)
: 课 前 游 戏
选择一位自由人,60秒的时间可以走动, 观察选择一位动作有趣、且坚持得最久的孩 子成为“动作模特儿”。
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 动”,开始游戏。
自由人选出“动作模特儿”“动作模特儿” 动作定格5秒,其余孩子观察并描述。
阅读材料:无
身体各部位会有哪些动作?
我们欢呼着、跳跃着!这欢歌笑语声把树上 的雪儿都震落下来了。
瞧,大家红红的小手都冒着腾腾的热气, 连脑袋上都滚下了汗珠。
好开头
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早上,推开门 一看,不禁赞叹道:“好一个银白色的世界 呀!”房顶上有一层白雪;瞧,那树枝上也 有一层白雪,雪在脚下又松又软,正是打雪 仗的好时机!
地上白了,树上白了,屋顶上也白了, 好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的棉被,银装素 裹的世界真美!
作文二年级跳舞的动作描写

作文二年级跳舞的动作描写
然后,小明的身体动作也真的是特别有趣。
他的腰像弹簧一样弹来弹去,右边一扭,左边一晃,仿佛他整个人都在跟音乐打招呼。
你看他转身的时候,那动作真的是特别帅气,像一个旋转的小陀螺,越转越快。
每次跳到激动的地方,他还会做出一个特别高的跳跃,哎呀,那真是太有力量了。
跳起的时候,整个小身体都离开了地面,仿佛他真的有翅膀,能够飞起来。
落下来的时候,他总是稳稳地着地,像一只小猫咪那么轻巧。
这种感觉真的是特别棒,就像在空中飘了一会儿,又安全地回到了地面。
另外,小明跳舞的时候,不仅仅是身体在动,他的脸上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表情。
有时候他会眯起眼睛,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有时候他又会睁大眼睛,像是在惊讶着什么。
他的每一个表情都特别生动,就像是在演戏一样。
有一次,他在跳到特别激动的地方时,还做了个特别搞笑的动作,那真是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他把手伸得老长,像是在抓什么,整个身体都像在摇摇晃晃的,那个样子真是太滑稽了。
不过,这种滑稽的动作也正是让他看起来特别可爱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小明的跳舞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每个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
他的每一次旋转,每一个跳跃,都是对音乐的完美回应。
他的笑容和表情,也让他的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看着他跳舞,我真的觉得,舞蹈不仅仅是用脚和手来表现的,更是用心来感受的。
小明的舞蹈就像是一首美丽的歌曲,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舞动。
这就是我对小明跳舞的观察,希望你也能感受到那种舞动的快乐。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今天,老师说要写作文,要写“动作描写”。
我得意地想:我终于成功也可以展现我的“特技”了!
下课铃声响了,我飞快地冲向教室,得象一匹脱缰的野马。
我冲到操场,灿烂的阳光着我的脸,暖洋洋的。
我迫不及待地端起跳绳,开始了我的表演。
我迅速快速转动着手中的绳子,绳子像一条灵话的蛇,在空中飞舞。
我的脚也紧接着节奏快速跳跃,彷佛踩着轻快的音乐,跳得越来越快。
“哇!好厉害!”旁边的小伙伴得意地叫着。
我她听见了,心里美滋滋的,十分猛然用力地跳了过来。
忽然间,绳子打在我的脚背上,痛得我“哎呦”一声,差一点摔倒。
我懊丧地踢了踢地面,又恢复伸手接过跳绳,决定了一下姿势,一直跳了起来。
我的动作越加娴熟,跳绳非常快,仿似要飞过来一样。
我闭起眼睛,好似置身于于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那里蕴满着快乐和希望。
又一次,我跳实在太累,收起跳绳,正坐在草地上,喘着粗气。
瞧着天空,我仿若看见了那天空中飘舞的白云,像一个个快速跳跃的小精灵,在向我招手呢!。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动作描写应用于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技巧讲解:介绍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如观察、捕捉细节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动作描写。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动作描写为主题的作文,体现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水平和生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动作描写的文章和作文指导书籍。
2. 课件:动作描写的图片、案例分析等。
3. 练习材料:相关动作描写的作文题目和素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新课导入(10分钟)、技巧讲解(10分钟)、案例分析(10分钟)、实践演练(10分钟)、总结与拓展(5分钟)。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举手投足,尽显个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动作描写写作指导 汇报日期
202X
一、明概念 晓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什么是动作描 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 作形象地描绘下来,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 地位、处境、状态,这就是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心理状态
二、学经典 悟方法
1. …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 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 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 “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 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 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 “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 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 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 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方法五:综合多 种描写法
单击此处 添加大标 题内容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 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 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只和坟 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 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 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 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 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 那些士兵。 ——西蒙诺夫《蜡烛》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完整版】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一、导入:什么是动作描写?【定义】人物的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要点】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
二、欣赏名段,整体感知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师:这是朱自清先生写自己父亲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火车站台,当时朱自清已经20来岁了,父子即将分别,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的情景。
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归纳:正是这样一些动作描写,“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
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
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但也正是如此,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慈父情深!三、总结写作方法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恰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四、试身手天啊!要迟到了。
我()被子,()床来,()衬衣,()鞋子,几步()洗手间,然后()毛巾,在脸上()几下,()屋子。
教师提示:运用准确的动词和恰当的修饰语注意事项:A、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
B、要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
C、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简要的或细致的描写。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练习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练习【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练习浩友玉汝动作描写练习1.观察下面指定的对象,按照观察重点和要求,写一篇片段作文。
2.仿照例文的写法,从基础训练每段的第一句话起笔,接着叙述所见所感,结尾用一句话做结束。
推菜车(原文)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推菜车(例文)放学后,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坡,急忙跑过去帮助推菜车。
那菜车上鲜灵灵的大白菜,堆得像小山一样。
老爷爷弓着背,弯着腰吃力地往上拉。
小明弯下腰去,双手推着车的后车帮,嘴里不住地喊着:“一二三!一二三!”那车轮慢慢地向前移动,走过了一段陡坡。
突然,车轮又陷进一个小土坑。
小明急中生智,找来碎石块垫在土坑里,双手推起车轮,猛地一使劲,菜车又平稳地行进了。
老爷爷放下车把,抹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多亏了你的帮助,谢谢你!”小明摇摇头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基础训练第一段:自习课上,小明专心做功课……他多么值得我学习啊!第二段:下班回来,妈妈就忙着做家务……她是多么辛苦啊!第三段:放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菜车正上陡坡……小明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同学啊!第四段:北风呼呼地吹着,王强仍然坚持早锻炼……他真不愧是“三好生”啊!第五段:王爷爷离休后,积极为居委会做工作……王爷爷真是好爷爷啊!第六段:放学后,小梅在校园的花坛里锄草、浇水……她真是美化校园的小标兵啊!3.阅读下面片段作文,把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找出来,体会这些词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所起的作用。
然后选写一个体育比赛时的人物动作。
足球比赛片段足球比赛开始了。
双方队员在场地上穿插跑动,其中刘强非常活跃。
只见他一会儿从容自若地带球突破,一会儿和小伙伴配合起来来个二过一,一会儿一个倒地铲球,接着一个鲤鱼打挺,又带球前进了。
在行进中,他突然起脚,一记远射,球应声入网!顿时,他和小伙伴们一齐高兴地跳了起来。
4.依据训练内容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