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ARDS、气胸(20200920092855)

合集下载

常见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

常见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

常见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引言呼吸衰竭是指肺功能严重受限或呼吸肌力减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并着重讨论机械通气在这些类型中的应用。

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其特点是肺组织广泛性弥漫性损伤,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限。

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1.1 ARDS的定义ARDS的定义根据以下标准来判断:•急性起病•双肺呈弥漫性浸润阴影•氧合指数(PaO2/FiO2)小于200mmHg,即呼吸功能显著受限1.2 ARDS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高水平的氧合:给予高浓度氧气(FiO2)以维持正常氧合•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过度膨胀和气压伤害•正压通气策略:采用较高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以改善肺泡塌陷和氧合•呼吸频率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频率以维持合适的通气量和CO2排出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情况下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1 COPD急性加重的定义COPD急性加重的定义根据以下标准判断:•呼吸困难加重•咳嗽、痰液量或痰液性质改变•胸闷或胸痛加重2.2 COPD急性加重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COPD急性加重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气压伤害•如果氧合不佳,可以给予辅助通气(非侵入性或侵入性)•个体化的PEEP水平: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PEEP水平以改善氧合和通气•呼吸频率调整: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呼吸频率以维持合适的通气量和CO2排出3. 心源性肺水肿(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心源性肺水肿是心功能衰竭导致的肺部疾病,机械通气在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3.1 心源性肺水肿的定义心源性肺水肿的定义根据以下特点来判断:•心力衰竭•肺部出现充血现象•出现肺泡间质水肿3.2 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策略针对心源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下:•依据患者的氧合情况,可以给予辅助通气(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正压通气策略:通过调节PEEP水平以改善通气和氧合•低潮气量通气:以减少肺泡扩张和气压伤害•病因导向:根据心源性肺水肿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结论机械通气在常见的呼吸衰竭类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 ) 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减少肺 通气不足缺氧和CO2潴留
(2)弥散障碍
肺内气体交换通过弥散 过程实现
气体弥散量的决定因素
弥散面积 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 气体和血液接触的时间 气体分压差
(2)弥散障碍
肺气肿肺泡破坏→ 弥散面积↓
广泛肺组织破坏纤维化
间质肺水肿
3. 血流动力学监测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 <18mmHg
ARDS病人胸片显示“白肺”
(五)诊断要点
1. 有ALI和(或)ARDS的高危因素 2. 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3. 低氧血症,氧合指数≤300时为ALI,
≤200时为ARDS 4. 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 5. 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排除心源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X线胸片 :斑片状浸润阴影,有时称“白肺” 2. 动脉血气分析
典型表现:低PaO2、低PaCO2、高pH值 呼吸空气时(FiO20.21) PaO2<60mmHg 氧合指数( PaO2 / FiO2):ALI≤300,ARDS≤200
后期:PaCO2升高和pH降低
病理生理改变: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 低、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 病因及危险因素
(1)肺内因素—即对肺直接损伤的因素 ① 化学性因素:如吸入胃内容物、毒气等 ② 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淹溺 ③ 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
(2)肺外因素 休克、败血症、严重的非胸部创伤、大量输 血、急性重症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
2)对脑血管的影响
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脑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缺氧 CO2潴留 (轻中度)

ards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ards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ards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存在明显的诱因,如感染、创伤、休克等。

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发绀等。

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60mmHg。

患者存在高碳酸血症,即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0mmHg。

患者存在双肺浸润影,提示肺部病变严重。

患者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和体征,如心力衰竭等。

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可被诊断为ARDS呼吸衰竭。

需要注意的是,ARDS是一种危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呼吸衰竭简介

呼吸衰竭简介

呼吸衰竭简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它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呼吸衰竭通常发生在肺部出现功能障碍或无法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导致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无法有效排出体外。

呼吸衰竭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氧,严重危及生命。

呼吸衰竭的分类根据呼吸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病因,呼吸衰竭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两种类型。

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过程较快,并且常常伴随着急性肺部疾病或外伤等情况。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

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等疾病引起。

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呼吸衰竭的症状呼吸衰竭的表现包括呼吸频率增加或减慢、呼吸困难、气促、发绀、意识障碍等。

有些患者可能还出现咳嗽、胸痛或呼吸音异常等症状。

及时发现和正确诊断呼吸衰竭至关重要。

呼吸衰竭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情况下,急性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氧疗、机械通气等紧急处理,而慢性呼吸衰竭则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预防呼吸衰竭预防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早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使用呼吸机等。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也对呼吸系统健康大有裨益。

结语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呼吸衰竭,对于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希望这篇简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呼吸衰竭及其防治方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pt课件精选全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pt课件精选全文

完整版课件
2
概述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创伤相关性大片肺不张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创伤性湿肺
• 19世界60年代
休克肺
• 1967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 1994 AECC
Adult → Acute
Acute Lung Injury
• 2012 Berlin Difinition
一氧化氮吸入
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减少肺水肿形成
ARDS存在PS减少或功能丧失
的肺容积(强烈推荐)。
• 不建议对pARDS患儿常规使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严重气 漏综合征的患者除可使用HFOV外,还可以考虑应用HFJV(一
般推荐,64%同意率)。
• 高频冲击通气(HFPV),不推荐作为pARDS常规通气模式(强 烈推荐)。
• 对于pARDS患儿以及分泌物诱发的肺萎陷(例如吸入性损伤),
完整版课件
23
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鉴别诊断
完整版课件
24
其他药物治疗
无创呼吸支持
治疗
有创机械通气 的小潮气量肺
保护策略
完整版课件
限制性液体管 理策略
25
肺保护策略
首选压力控制模式,递减气流,吸呼比 1:1或反比,低潮气量6-8ml/Kg
最佳PEEP的应用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俯卧位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HFO)
体外膜氧合器(ECMO)
完整版课件
26
• 目前尚无关于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控制或辅助模式)对pARDS 预后影响的研究报道。因此,关于pARDS患儿的通气模式,尚 无推荐建议(强烈推荐)。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之答禄夫天创作(A-aDO2)(mmHg)=[FiO2×(P大气压-P水蒸气)-PaCO2/RQ]-PaO2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FiO2:吸入氧浓度, PB:大气压,PH2O:水蒸气压,RQ:呼吸熵(RQ =放出的CO2 量/ 吸收的O2 量) 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正常范围:吸空气时为20mmHg;吸纯氧时低于70mmHg;儿童为5mmHg(0.66千帕);正常青年人平均为8mmHg(1.06千帕;)60~80岁可达24mmHg(3.2千帕);一般不超出30mmHg.检查介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

此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

临床意义:显著增大暗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

同时,氧分压明显减低,常低于60mmHg,一般由肺内短路所致,如肺不张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吸纯氧不克不及纠正。

中度增加的低氧血症,一般吸入纯氧可望获得纠正,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由于通气缺乏造成的低氧血症,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正常,则提示基础病因多半不在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肺泡通气缺乏。

A-aDO2是判断换气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依据,在心肺复苏中,它是反映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当A-aDO2显著增大时,反映肺淤血和肺水肿,肺功能可严重减退。

在病理条件时A-aDO2增加,主要有三个重要因素:解剖分流、通气/灌注比例失调及“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弥散障碍。

A-aDO2显著增大暗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同时PO2明显降低,这种低氧血症吸纯氧不克不及纠正。

如肺不张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aDO2中度增加的低氧血症,一般吸纯氧可望获得纠正。

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由于通气缺乏造成的低氧血症。

PCO2增加,A-aDO2.正常,则提示基础病因多半不在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肺泡通气缺乏所致的低氧血症。

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型_呼吸衰竭的分类及分型

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型_呼吸衰竭的分类及分型

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型_呼吸衰竭的分类及分型呼吸衰竭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呼吸衰竭简介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定义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分型按动脉血气分析1、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氧疗是其指征。

2、Ⅱ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

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一.概念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系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使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

即在海平面大气压下,在静息状态呼吸室内空气并除外心内解剖分流,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PaCO2>6.67kPa(50mmHg)时,作为呼吸衰竭的标准。

但在使用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呼吸衰竭时,应注意PaO2值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年龄可按PaO2=〔102-0.33×年龄)〕×0.133kPa计算。

如70岁:79 mmHg, 80岁75.6 mmHg, 90岁72 mmHg可视为正常。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1.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常指原无呼吸系统疾病,在数小时或数天内PaO2和PaCO2达到了呼吸衰竭的水平)与慢性(常指在慢性呼吸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呼吸衰竭。

后者又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呼吸衰竭。

2.按病理可分为通气功能衰竭和换气功能衰竭;3.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周围性和内呼吸性(如CO中毒)呼吸衰竭三类。

4.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I型呼衰(PaO2<60mmHg,PaCO2正常)、II型呼衰(PaO2<60mmHg,PaCO2>50mmHg)和Ⅲ型呼衰(PaO2正常,PaCO2>50mmHg)。

PS:Ⅰ型呼衰多为急性呼衰,表现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

Ⅱ型呼衰多为慢性呼衰,表现为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PS: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呼吸衰竭分类根据病因可分成: 泵衰竭,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治疗上应针对病因处理。

三.呼吸衰竭的病因常见的五类病因如下:(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周围神经传导系统致呼吸肌疾病;(3)胸廓疾病;(4)呼吸道疾病;(5)肺血管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