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制作流程
膏方制作7步骤

膏方制作7步骤膏方的功效毋庸置疑,而其制作过程同样非常讲究,膏方的定制加工流程,主要为如下七个步骤:1、配方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
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2、浸药方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
然后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3、提取方法: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俗话说“煎药要煎透”。
所谓“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
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后,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4、浓缩方法: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
此谓清膏。
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膏方制作流程范文

膏方制作流程范文膏方,也称为药膏,是中药的一种常见剂型,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
膏方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准备:根据方剂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及辅料。
中药材通常有草药、动物组织等,而辅料包括粉末剂、酒精、蜂蜡等。
2.材料处理:对于生草药,需要进行炮制,包括洗净、切碎、炒制等。
对于动物组织,通常需要进行提取、研磨等处理。
3.材料比例确定:根据方剂中各种药材的疗效和配伍规律,确定各种药材的比例。
在此之前,需要进行药材鉴定,确保药材的质量。
4.炼制主剂:根据方剂的要求,将药材加入药锅中,通常要选择剂型合适的容器,如铁锅、砂锅等,在火上加热至一定温度。
不同药材加入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些药材可能会要求先提取药液,再加入其他药材。
5.炼制辅剂:根据方剂需要,加入辅料。
常见的辅料有蜂蜡、酒精等。
这些辅料可以起到增加药膏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等作用。
6.搅拌炼制:在药叉等工具的帮助下,不断搅拌膏剂,以防止炼制过程中药材粘底糊烧。
搅拌的过程需要持续一段时间,直至膏剂达到炼制要求。
7.制膏:将膏剂炼制成固态,即制膏。
制膏分为直接制膏和间接制膏两种方法。
直接制膏是将膏剂直接倒入模具中,使其凉干。
间接制膏是将制好的膏剂放入无纺布袋中,待其自然凝固。
8.包装:将制好的固态药膏进行包装,以便于保存和使用。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铝塑包装、塑料瓶装等,需要根据药膏的性质和用途进行选择。
9.质控:定期对制作的膏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质地、溶解度、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确保膏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10.存储和使用:将包装好的膏剂进行标识,并储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以保证其质量和疗效。
在使用时,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使用,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
总结起来,膏方的制作流程包括材料准备、材料处理、材料比例确定、炼制主剂、炼制辅剂、搅拌炼制、制膏、包装、质控、存储和使用等步骤。
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循制作工艺和规范,以确保膏方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

中药膏方制作工艺一、准备原料制作中药膏方需要准备以下原料:1.中药材:根据膏方所需功效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如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黄芪等。
2.糖类:如冰糖、红糖、白糖等,用于调节膏方的口感和甜度。
3.蜜类:如蜂蜜、蜂王浆等,用于增加膏方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
4.胶类:如阿胶、鹿角胶等,用于提高膏方的粘稠度和稳定性。
5.水:用于浸泡、烊化和熬制膏方。
二、浸泡烊化1.将中药材洗净,浸泡在水中,一般浸泡时间约为2-4小时,以充分渗透中药材。
2.将浸泡后的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在水中。
3.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胶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4.待所有原料充分溶解后,将熬好的药液过滤,去除药渣,得到清澈的膏液。
三、浓缩收膏1.将过滤后的膏液倒入锅中,大火加热,同时不断搅拌,防止膏液粘锅。
2.待膏液逐渐变稠,改小火慢慢熬煮,并继续搅拌,使膏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膏液变得越来越粘稠。
3.待膏液完全浓缩成膏状后,即可关火,稍凉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四、过滤澄清1.将浓缩收膏后的膏方倒在干净的布上,晾至常温。
2.用刀将膏方切割成小块,方便后续过滤。
3.将小块膏方放入过滤网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
4.将过滤后的膏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慢熬煮,使膏方中的杂质和异味物质进一步去除。
5.熬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同时根据需要加入糖类、蜜类等原料,搅拌均匀。
6.待膏方再次浓缩成膏状后,过滤去除杂质和异味物质,得到清澈透明的膏药。
五、凉膏收贮1.将过滤后的膏药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晾至常温。
2.将晾好的膏药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3.需要使用时,根据需要取出适量膏药,用开水冲服或直接食用均可。
制作中药膏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注意细节和技巧。
通过准备原料、浸泡烊化、浓缩收膏、过滤澄清和凉膏收贮等步骤,可以制作出具有滋补、调理作用的中药膏方。
自制膏方的操作方法

自制膏方的操作方法
自制膏方的操作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材料:根据自己需要制作的膏方,准备相应的草药和配料。
可以选择干燥的草药或者鲜草药,根据药方食谱制定所需的数量。
2. 粉碎草药:将干燥的草药放入草药研磨机或者用研钵和马来研磨成粉末。
如果使用鲜草药,可以使用切割机将其切碎。
3. 混合草药和配料:将草药粉末和配料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然后使用木质搅拌棒将其混合均匀。
确保每个成分都均匀分布。
4. 搅拌成膏状:利用搅拌棒将混合物搅拌成膏状。
如果混合物太干,可以加入一些水或者药用油来调节成膏状。
5. 把膏方装入容器:将混合好的膏方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
最好选择密封容器,以保持膏方的新鲜度和保质期。
6. 存放膏方:将装有膏方的容器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值得注意的是,自制膏方需要一定的草药知识和技术,如果没有相关经验,最好咨询专业药剂师或中医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另外,也需要谨慎选择草药,确保其
安全性和适用性。
膏方熬制的具体步骤

膏方熬制的具体步骤膏方熬制是一项传统而精细的技艺,涉及选药、泡制、熬炼、收膏、凉膏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膏方熬制的具体步骤。
一、选药与浸泡选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
一般而言,膏方所选药材应具有针对性强、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等特点。
浸泡:将选好的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
浸泡时间因药材性质而异,一般需6-12小时,部分药材可能需更长时间。
二、煎煮与浓缩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大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水面超过药材表面3-5厘米。
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熬,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浓缩:将煎好的药液倒入另一锅中,用大火煎熬,不断搅拌,使水分蒸发。
当药液浓缩至原来的1/3至1/2时,转小火继续浓缩。
三、收膏与凉膏收膏:在浓缩过程中,不断搅拌药液,待药液变得粘稠时,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等辅料,搅拌均匀,使药液进一步浓缩成膏状。
凉膏:将收好的膏状药物倒入瓷罐或玻璃瓶中,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
在凉膏过程中,需定期搅拌,以防止膏药结块或变质。
四、注意事项膏方熬制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开方熬制。
膏方熬制的时间、火候和辅料用量等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膏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每次使用时,需用干净勺子取用,避免污染。
膏方不宜与其他食物混吃,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意见。
膏方熬制后可长期保存,但一般不超过半年。
若出现异味、变色或发酵等情况,应弃之不用。
在膏方熬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膏方进行调理和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若在使用膏方过程中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在膏方熬制前应对所选药材进行质量检查,避免使用过期、霉变或假冒伪劣药材。
在膏方熬制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例如使用干净器具、手部清洁等措施来确保膏方的卫生质量。
膏方的制作方法

膏方的制作方法
1.一人一方。
膏方是针对个人的不同体质或疾病,经中医师诊断后处方,对症下药,将中药配制煎熬成膏剂后服用。
2.浸透中药。
一般要将中药饮片先浸泡12~24小时,胶类药用陈酒(黄酒)浸润,人参、西洋参等精细药物另浸另煎。
3.浓煎取汁。
将药物倒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开,文火慢煮,煎2~3遍,第一遍煎煮1小时,2遍40分钟,3遍30分钟,将三次药液合并过滤去掉药渣。
4.煎熬水膏。
将3次的药汁用纱布或绢筛过滤沉淀后,倒入锅内煎熬浓缩,至一定程度后加入糖类、胶类或蜂蜜。
5.慢火收膏。
收膏是最后一个关键过程,火候十分要紧,切不可火力太猛,防止焦底。
收膏时搅拌药汁有稠厚感,捞起少量药汁冷却后,膏液成带状向下滴,表明膏滋药已经熬成,即可收膏。
(李艳娟供稿)。
中药药膏制作流程

中药药膏制作流程如下:
1.配方:中药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进加工区。
2.浸药:中药饮片以专用的器皿加水适量,充分的浸湿12小时。
3.提取:把浸泡好的药材煎熬两次,把两次煎熬出来的药剂合并,置器皿置放沉淀6小时。
4.浓缩:提取药剂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药锅中,添加另煎细料药剂,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5.收膏:浓缩药剂添加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地搅拌至胶块充分的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进药锅持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添加细料充分的搅拌成膏滋。
6.分装:膏滋乘热快速倒进事先清洗、消毒锅的专用的器皿。
7.凉膏:膏方定制成品在净化环境中凉放备取。
中药药膏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卫生和安全规定,确保药膏的质量和效果。
膏方炮制方法

膏方炮制方法
一、膏方炮制方法
1、步骤
(1)称取药材:按用药膏剂的成份表把每种药材的重量按用药膏剂成份表规定的数量,分别称取。
(2)小研磨:将每种药材分别加入药研磨机中,经机器小研磨,使药材充分混和,放入坛中后备用。
(3)烘焙:将药材放入桶中,加入必要的保护剂,经烘焙恒温,烘焙时间及温度根据各药材的性质而定,烘焙后将药材及原料放入坛中,搅拌均匀,待凉备用。
(4)研磨:将小研磨好的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翻动坩埚,使药材均匀混合,细研磨至药材粉末洁白,取出放入坛中,搅拌均匀后备用。
(5)加药液:加入用膏剂配制配方中指定的药液,搅拌均匀使药材均匀湿润,待活性成分溶解散,分层不明显,表面平整,备用。
(6)用棍搅拌:将药材放入药研碎机中,用棍子将药材搅拌均匀,使药液与药粉混合均匀,将膏剂压入药厂指定的型号的膏剂罐中,备用。
(7)定量包装:将膏剂均匀的放入特定胶囊中,按批次,定量、定容包装,标注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并将膏剂进行热封、封存、标识,符合质量要求,储存保质期满后,投入使用。
2、
注意事项:
(1)膏方炮制过程中要遵守GMP要求,严格按照药方的成份表,每种药材分别称取,烘焙多重,搅拌均匀,研磨细腻;
(2)加入药液时,要注意加入量,不可过量,以免影响膏剂质量;
(3)定量包装前,要进行品质检查,确认膏剂质量符合标准,才能进行定量包装;
(4)烘焙热封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药效;
(5)膏剂要求罐体无漏洞、无环形凹陷,封口牢固;
(6)要进行质量记录,认真填写质量控制记录单,就地留存备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方的制作流程
膏方的制作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浸泡:先将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不锈钢锅内,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冬季浸泡6-8小时,夏季2-3小时。
2.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
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1.5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泡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一小时,如此反复三次,合并药液。
3. 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4. 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 封装:把熬好的膏剂放到专业封装机里进行封装,装好的膏方后要放置阴凉处存放。
(刘军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