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零食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综合实践 吃零食的学问

(word完整版)综合实践   吃零食的学问

(word完整版)综合实践吃零食的学问吃零食的学问望城中心小学谭雪凤活动内容:吃零食的学问(开题课)活动背景: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背景:目前市场上的零食品种越来越多,且花样不断翻新,几乎每个同学都喜欢吃,尤其是校园周围各类小商小贩的烧烤、油炸食品和学校商店里的辣骨头一系列食品深受学生的欢迎。

可是这些食品大部分都是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

另外许多学生吃零食开销大,爱攀比,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总之吃零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活动理念1、努力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从任务驱动,到自觉的通过网络搜索、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制作演示文稿和同学共享,与教师交流,最后得出结论,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学生自己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老师只是他们的辅助者或合作伙伴.2、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围绕“吃零食的学问”这个课题开展一些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内化成资源、手段、媒介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1)深入生活调查小学生的吃零食习惯,让学生了解吃零食的利弊,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吃零食。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生疑、质疑、探疑、解疑,从而再生疑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

使学生在自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体现自我效能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吃零食问题的独特的看法.活动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出研究课题1、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吃零食吗?你都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喜欢?2、老师今天也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相信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合不拢嘴,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商场、超市、小商店和各类小商小贩摊的食品)3、你们见过吃过这些食品吗?如果现在这些食品摆在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老师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好吃的,又看到这么多诱人的美食图片,都快要流口水了,不过老师可不会像同学们这样,无论是什么好吃的零食都会去大吃一顿,即使有一些确实非常的美味诱人,老师也能忍住不吃,而且平时很少或者不买零食给自己的孩子吃,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4、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多数零食确实诱人,但有许多零食对人的身体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垃圾食品",而且吃什么零食好,该怎样吃零食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吃零食,它里面也有不少的学问呢!师:大家想不想对吃零食进行一下深入的研究呢?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走进零食的世界共同研究吃零食的学问吧.板书课题:吃零食的学问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内容1、那么关于“吃零食"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愿意说给老师听听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并板书:(1)零食的种类(2)爱吃零食的原因(3)吃零食的好处与坏处(4)垃圾食品的研究(5)健康食品的研究(6)怎样改变吃零食的习惯(7)怎样科学、合理地吃零食……2、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知道啊,老师真替你们高兴,老师帮你们整理出了几个大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请各小组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吧3、小组汇报所选研究问题。

【研究性学习】中小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中小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小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过程如今零食越来越让人爱不释手了,如:看电影时要买点,聊天时也要买点,但是零食吃了会使人厌食,有些小孩会有蛀牙,给人带来危害,因此,选择此课题并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过程课题共经历四个阶段,完成本次调查研究。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上网和到读书馆查资料)——整理资料——完成整体报告及正式报告和个人体验报告。

三、结果分析通过开展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大幅度地增加了我们对零食的认识,吃零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现代人需要更好的口味,饭后的休闲食品,就都去买零食,但是这却造成了零食对人体的危害。

乱吃零食对人体的危害十分大,所以我们得合理吃,从而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

四、感受我们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研究《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这一课题,收获很大。

使我们基本了解了乱吃零食对人体的危害,我们通过这次有意义的研究活动,增强了健康意识。

五、问题1、采访时,由于问题没设计好,采访任务进行的不顺利。

2、查阅资料是,由于过于疏忽,和目标不明确,导致一些资料几经周折才找到,最终导致研究的速度很慢。

3、进行调查问卷时,有很多人不愿意合作。

结题报告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零食以成为现如今人们的最爱,吃零食对人身体的健康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的一件重要事。

经过我们的调查,不仅发现学校附近的小零食对学生的健康存在着许多不好的地方,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研究表明,学校附近的小零食的卫生需要加强,卖的种类要规范,这样才能达到安全食用。

关键词:卫生环境健康引言一、研究背景:由于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学校里面本身有小卖部,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1)通过调查了解零食的危害性和规范零食的好处。

(2)针对部分人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时间:2010年12月20日四、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

研究性学习-零食的危害-课题计划

研究性学习-零食的危害-课题计划

班级研究性学习课题计划(2012——2013学期)
小学
2012.09
研究课题:零食的危害
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多种方式获知零食的危害。

并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零食的危害,说说以后应该怎么办。

研究过程:
一、提出课题。

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零食”为切入点,确立
吃零食的危害这一课题。

二、分工合作。

学生分组,组内讨论选出组长,由组长确定组内成员分工。

组员明确各自任务。

三、结果汇总。

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全组参与讨论,完成小组研究记录。

四、结题报告。

全班交流研究结果,全班参与讨论共同完成结题报告。

反思:
本次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上学以来初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可能会有很多不熟练的地方,所以要注意及时适当的引导,如研究方法、搜集信息的途径等。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教案吃零食的学问

研究性学习教案吃零食的学问

一、研究性学习教案-吃零食的学问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零食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零食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影响。

3.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零食和健康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零食的定义、分类和营养成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合理选择零食和健康饮食习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零食的定义和分类1. 零食的定义: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零食的定义,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2. 零食的分类:水果、坚果、糕点、饮料等。

第二节:零食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影响1. 零食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了解各种零食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零食的健康影响:分析零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肥胖、龋齿等。

第三节:合理选择零食和健康饮食习惯1. 合理选择零食: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择营养均衡的零食。

第四节:典型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第五节: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零食和健康饮食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制定改进计划。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零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零食的定义、分类和营养成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零食对健康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合理选择零食和健康饮食习惯。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零食和健康饮食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零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饮食习惯:通过学生提交的饮食习惯改进计划,评估学生对健康饮食习惯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八、教学资源:1. 零食分类和营养成分的PPT课件。

关于零食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零食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零食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中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我们人类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首要条件。

每个人的饮食安全都有赖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配合与努力。

而我们青少年的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搭配更是个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关系到人生命运,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因此,中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小视。

说到食品安全, 可以说人人都会非常重视,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掉以轻心,或者以传统的不良习惯来对待它。

而中学生更是容易受到问题食物的侵害。

由于学校食堂有限的资源和服务条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校外吃饭,这不禁让人想起这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1.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

地沟油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

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由于存在不小的经济诱惑,仍有人铤而走险销售地沟油。

如今校外小摊上所用的油多半都是地沟油,没有任何安全保证,但不少同学仍然怀着侥幸心理在校外饮食,危险性极大。

2. 一次性餐具,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餐具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一次性饭盒在受热后融化会释放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3. 其它在食品原料方面的问题,如爆炸西瓜、绝孕黄瓜等。

从资料上查到,全球成千上万的人生病,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每年约有180万儿童死于腹泻,而大多数腹泻者都是因为食用了不洁的食品和不合格的水。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应积极努力,为中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

关于中学生对零食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对零食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对于零食问题的研究组员:谭艳辉、李梦嘉、黄莹、龚楠、周雅洁、邓卉、徐敏、王茜组长:谭艳辉指导老师:李阿玲、刘令华益阳市一中1015班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时间:2010年10月——2010年6月目录一、开题报告二、活动过程记录三、结题报告四、组员心得日志五、评价六、推荐一、开题报告(一)、引言(二)、研究背景(三)研究目的以及意义(四)分工以及步骤①、小组分工查找资料:黄莹、龚楠问卷设计:徐敏、谭艳辉问卷整理:徐敏、李梦嘉采访调查:龚楠、邓卉、谭艳辉资料打印:谭艳辉资料整理:王茜、徐敏、谭艳辉课件制作:周雅洁、邓卉、李梦嘉问卷发放:全体组员②、计划过程1、2010年10月查找资料以及问卷设计2、2010年11月问卷发放3、2010年12月问卷结果整理分类4、2011年1月——2月进行采访调查5、2011年3月——4月进行问卷以及采访调查的整理分析6、2010年5月资料整理7、2011年6月结题报告一、活动过程与记录(一)、调查问卷(下面附上本组调查问卷)“关于中学生对于零食问题的研究”的问卷调查来自1015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为不记名形式,清各位同学认真填写,谢谢合作!你的性别:男()女()1.你是否经常买零食吃?A、经常B、一般C、很少D、从不2.你喜欢的食物类型分为哪一种?(可多选)A、熟食类B、饮品类C、甜品类D、油炸类E、膨化食品F、烧烤类G其他3.你每天零食的消费在哪个范围内?A、5元以下B、5元—15元C、15元以上D、没有消费4.你吃零食的原因是?A、消磨时间B、嘴馋C、肚子饿D、其他5.你认为周边的零食干净吗?A、干净B、一般不是很干净C、非常不干净D、没注意过6.你买零食时有注意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A、经常B、偶尔C、从不D、没太多印象7.你了解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吗?A、了解B、大概C、很少D、只知道吃,管那么多干嘛?8.你是否有吃过学校零食而引发过不良反应?A、有B、没有C、不记得9.家长对于你吃学校周边零食的态度是什么?A、支持B、中立C、反对D、无所谓10.你对于中学生爱吃零食持怎样的看法?(二)、统计1 2 3 4 5 6 7 8 9ABCD本问卷为随机发放,共发放200份。

零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类型零食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比较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零食在口感、营养价值方面的差异。

3. 探讨如何合理选择零食,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

2. 实验零食:选取5种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零食,包括膨化食品、巧克力、饼干、果冻、坚果等。

3. 实验工具:电子秤、食物营养成分表、记录表、问卷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4人,分别对应5种实验零食。

2. 实验过程:(1)每组志愿者在实验前填写问卷,了解其平时零食摄入情况及口味偏好。

(2)每组志愿者分别品尝对应种类的零食,记录口感、味道、口感持久度等方面的感受。

(3)每组志愿者在品尝零食过程中,记录零食的重量,并查阅食物营养成分表,了解其营养成分。

(4)品尝结束后,志愿者填写问卷,评价零食的营养价值、口感、健康程度等方面。

3.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种类零食在营养成分、口感、健康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种类零食营养成分对比:(1)膨化食品:热量较高,富含碳水化合物,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少。

(2)巧克力:热量较高,富含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少。

(3)饼干:热量较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少。

(4)果冻:热量较低,富含碳水化合物,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较少。

(5)坚果:热量较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

2. 不同种类零食口感对比:(1)膨化食品:口感酥脆,但口感持久度较差。

(2)巧克力:口感细腻,但口感持久度较好。

(3)饼干:口感酥脆,口感持久度较好。

(4)果冻:口感滑嫩,口感持久度较好。

(5)坚果:口感香脆,口感持久度较好。

3. 不同种类零食健康程度对比:(1)膨化食品:营养价值较低,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研究性学习教案吃零食的学问

研究性学习教案-吃零食的学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零食的定义、分类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正确选择零食、合理安排饮食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零食的定义与分类2. 零食的营养价值3. 健康饮食与零食选择4. 食品安全与零食食用注意事项5. 合理安排饮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零食的认识和态度。

2. 讲解零食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零食的多样性。

3. 分析零食的营养价值,教育学生正确选择有益健康的零食。

4. 讲解食品安全与零食食用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5.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零食的定义、分类、营养价值、食品安全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零食食用不当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正确选择零食和合理安排饮食。

4. 实践操作法:学生自主设计健康零食组合,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零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自主设计健康零食组合: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学生饮食习惯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饮食行为,检验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零食,并总结出每种零食的营养成分和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

2.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零食,介绍其营养成分、食用方法和可能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因食用不安全零食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零食样品:准备一些常见的零食样品,用于展示和分析。

2. 食品安全宣传资料:提供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资料,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食品安全资讯和健康饮食建议,供学生参考。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营养师或食品安全专家进行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零食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知识。

零食的学问综合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零食的种类、成分、营养价值以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零食的种类和成分。

2. 零食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影响。

3. 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零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 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零食样品、食品安全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零食的资料、小组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种零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零食的名称。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喜欢吃哪些零食?为什么喜欢?3. 引出课题:零食的学问。

二、新课讲授1. 零食的种类和成分(1)介绍零食的分类: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果冻、饮料等。

(2)讲解各类零食的主要成分,如膨化食品的油脂、糖果的糖分、巧克力的脂肪等。

2. 零食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影响(1)讲解零食的营养价值,如糖分、脂肪、蛋白质等。

(2)分析零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肥胖、龋齿、营养不良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告诉学生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1. 教师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组进行零食调查,了解市场上销售的零食种类、成分、价格等。

3. 各组汇报调查结果,教师点评。

三、讨论交流1. 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安排零食摄入,保持健康?2. 各组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

四、总结1. 强调零食与健康的关系。

2. 告诉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零食的种类、成分、营养价值以及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零食的研究报告(3篇)

零食的研究报告(3篇)【导语】零食的讨论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零食的讨论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零食的讨论报告关于零食的讨论报告每天上学的路上,我总会观察大部分学校生在回家的路上吃着各种各样的零食,例如:麻辣热狗肠、可比克薯片、辣翻天薯条、可乐糖、爱尚非蛋糕、多乐b香味薯片、香芋雪糕杯… 我听一些家长说,孩子总是找他们要钱,说什么要买本子、笔、橡皮什么的,可回到家时,家长一搜书包,根本就没有买本子,钱也不见孩子给回来,当父母问起孩子钱的事情时,他们总是红着脸低头不语,可家长又没有方法婉拒孩子,又不知道孩子们是否真的要买本子。

我们学校里也有一个小卖部,我发觉,每当下课铃敲响的.时候,一些同学就会争先恐后的跑去买零食吃,这时,小卖部就挤得水泄不通的。

有的同学可怕上课了,就抓起零食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上课铃敲响的时候就一边嚼着零食一边不紧不慢的走回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嘴巴里的零食就消逝啦!我想,同学们都那么爱吃零食,一个学校生一天、一个月、一年要吃多少零食呢?为此,我做了一次调查行动。

放学的时候,我碰见一些熟悉的小伴侣,就问他们一天大约有多少钱买零食吃,我调查到的结果是:富有家庭5~25元、小康家庭5~10元、一般家庭1~5元。

在我们中心学校,平均每人3元,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数字,我依据这个数字算了一下,一个学校生一年花在吃零食上的钱有1095元,学校六年算下来,可吃掉6570元;一个班以50人为基准计算,六年可吃掉32.85万元;一个学校以1000人为基准计算,六年要吃掉657万元!那么,全区、全市、全省、全国、全世界的学校生,六年可吃掉多少钱呢?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呀!光吃零食就花了这么多钱,那买文具的钱加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吗?更何况,常常吃这些垃圾食品,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你们认真想一想,这些吃零食的钱,可以挽救多少失学儿童,让他们重返书香校内;这些钱又可以挽救多少患病儿童,让他们重返金色童年;还可以关心多少受灾难民,让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上生活,你们看,这些钱花在关心别人身上,总比留给自己吃没用的垃圾食品好多了,这些零食吃不吃都是无所谓的,又不是说,吃多了就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吃少了就会饿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金口中学学生买零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在的初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疼爱,对于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造成孩子偏爱零食,再加上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买零食情况普遍存在,为此,我们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买零食基本情况以及买零食的原因,针对部分同学偏爱零食的不良习惯,提出整改措施。

三、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

四、研究时间:9月25日至11月20日
五、小组分工:
组长:付爱仙(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组员:付万英、朱建军、张苏杭(负责观察及问卷调查)吴倩倩、付子姣、金莹莹(负责总结材料)曹铮、张靓、张晶(负责课件的制作)
六、研究问题:
1.同学们每月的零食的消费数目的调查;
2.导致同学们买零食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掉偏爱零食不良习惯?
七、研究过程:
1.实地察看;
2.问卷调查。

从调查的情况看,早餐和中餐买零食的不多,而晚自习结束后买零食的就多得不得了,同学每月买零食花费25元左右。

通过问卷得出同学买零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零食的味道好,就像上瘾一般,无法离开它;(2)有人请客,不吃白不吃;
(3)看到别人在吃,当然自己忍受不住;(4)由于部分同学存在着偏食的习惯,不喜欢有些饭菜,没有吃饱,到小店买零食填肚子;(5)买零食可以边走边吃,节省时间,又美味可口,实在一举两得;
(6)零食的外面包装,很有吸引力,不得不买来尝尝。

早餐有部分同学进餐厅还不到5分钟,就出来到学校商店买零食,原因是偏食造成的,椐我们调查组了解,我们学校供应的早餐是相当丰富的,有面包、包子、麻球、粽子、鸡蛋、蛋糕、稀饭、蛋炒饭和牛奶等。

由于部分学生存在着浪费现象,包子只吃一部分,而把包子皮剩下,造成浪费,导致早餐没吃饱,而找借口到小店买零食。

晚自习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零食呢?原因是肚子饿了,其实睡觉前吃零食是很不好的。

因为睡前因饥饿吃些零食,在吃完以后又不及时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很容易引发龋齿。

八、调查后我们小组提供如下建议:
1.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发倡议书;
节约型校园倡议书:
无论大海多么广阔,也是由每一滴水汇集而成。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

为此我班决定开展以“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分钱,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张纸。

”为主题的“节约五个一”活动。

让我们同心协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的理念在后中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2.多吃饭菜,因为零食没有营养,矫正偏食的坏习惯;
3.平时父母零用钱少给一点,把零用钱转移到精神消费上来;
由于种种原因,早餐总是吃得急匆匆,造成早餐吃得少就匆匆去上课,而未到午餐就感到肚子饿了,直接影响第四、五节课的学习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就可以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感想与体会:
1.部分偏爱零食造成早餐和中餐都不吃的同学,应及时改正饮食习惯;
2.针对班级里买零食开销大的同学,我们将做同学之间的思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