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评分标准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2分)1.(3分)妖娆睿智底蕴2.(8分)①——④略⑤示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对即可)。

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3分)(1)同样(2)用朱砂(3)通倡,首发4.(4分)(1)①③②(2)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5. (4分)活动一:“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活动二:B。

活动三:示例:反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

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 (12分)6.(2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7.(4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

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

8.(4分)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卑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1分)。

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1分);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1分);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1分)。

9.(2分)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1分);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1分)。

(二)(13分)10.(4分)①“天涯若比邻”不是用来形容虚拟世界变成现实世界,而是来形容网络能不受空间限制快捷的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②不是因网络的发明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而是因一些人极度依赖网络而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初三第一次阶段测试.docx

初三第一次阶段测试.docx

初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一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ax2-^bx-^c=0B. x2=x(*v+l)C.丄+ 兀=3D. 4x2 =9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 - 6x - 10=0时,下列变形正确的为A. (X+3)2=1B. (x-3) 2=1C. (X+3)L19 D・(x-3)2=193.( )解方程2(5X-1)2-3(5X-1)=0最适当的方法是A.直接开平方法B.配方法C.公式法D.因式分解法4.( )卞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A. 4x2 - 5x+2=0B. x2 - 6x+9=0C. 5x2 - 4x - 1=0D. 3x2 - 4x+l=05.( )在平面直角绝标系中,以O为圆心的圆过点A(0,・4),则点B (-2, 3)与的位置关系是 A.在圆内 B.在圆外 C.在圆上 D.无法确定6.(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不等实数根,则k取值范围是A. Q—lB. Q—1 且睜0C. k<\D. XI 且舜07.( )菱形ABCD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长为方程/ - 7yM0=0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周长为 A. 8 B. 20 C. 8 或20 D. 108.( )点P到OO上各点的最大距离为5,最小距离为1,贝UOO的半径为A. 2 B. 4 C. 2或3 D. 4或69.( )如图四边形PAOB是扇形OMN的内接矩形,顶点P在弧MN上,且不与M, N重合,当P点在弧MN上移动时,矩形PAOB的形状、人小随之变化,则PA2+PB2的值A.变人B.变小C.不变 D.不10.( )如图圆心在y轴负半轴上,半径为5的OB与y轴的一正半轴交于点A(0, 1),过点P (0,・7)的直线/与OB相交于C, D两点.则弦CD长的所有可能的-整数值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人题一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关于x的方程x2 +ax-}-a-2 = 0的一个根为1,则a = __________12.将一元二次方程5x(x—3)= 1化成一般形式为 ____________ •13.如图(DO中,弦4B长等于半径,则劣弧AB所对圆心角度数是14.已知岸+)2+1)(兀2+)2_3)=5,则兀2+)2= _____________15.肓和三用形一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则平均每刀利润增长的百分率是______x2 - 16x+60=0的两个实数根,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 .16.某商店10月份的利润为600元,12月份的利润达到864元,17.如图梯形ABCD中,AB//DC, ABLBC, AB=2cm, CD=4cm.第17题以BC ±一点O 为圆心的圆经过A 、D 两点,则圆心O 到弦AD 的距离 是 ・贝ij a 1 +血+如+...+^2015= 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共84分) 19. 解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4x 2—1 =0 x 2 - 4x + 1 = O (fli!方法)5(尢+ 2)= 4兀(x + 2)(2x4- l )(x-3) = -6 20. (8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 4x+m=0.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加的収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为占,也,且满足5兀1+2芒=2,求实数加的值.21. (6分)在等腰AABC 中,三边分别为a 、b 、c,其中a=5,若关于兀的方程/+(b+2) x+6 - 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AABC 的周长.22. (8分)如图AB 是OO 弦,点C 在线段AB 上,0C=AC=4, CB=8.(1) 求半径;(2)若弦AB 两端点在圆周上滑动,则弦中点形成的图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 (6分)如图,一农户要建一个矩形猪舍,猪舍的一边利用长为12加的住房墙,另外三边用25加长的建筑材料围成,为方便进出,在垂直于住房墙的一边留一个1加宽的门, 所围矩形猪舍的长、宽分别为多少时,猪舍面积为80m 2?18.—列数0],。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物理试题

初三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学科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温度升高,其必定增加。

2、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可以驶上高耸入云的山峰,盘山公路修得弯弯曲曲主要目的是为了。

载重货车下山时,其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k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 ;两台机器的实际功率之比为5:1,则做同样的功所需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 。

4、“神舟”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神舟”六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动能 ,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5、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她1min跳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所做的功为________J.跳跃时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0.3倍,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 (g=10N/㎏)6、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 使用滑轮能够省力,使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

(选填“甲”或“乙”)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7、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在自由端拉力F作用下,重16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10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9、如图所示,物体重G=500N,滑轮重10N,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__________N,挂钩A承受_______N的拉力,拉力F为_________N,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动0.5m,则物体向上移动________m。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doc

初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怅wǎng( ) àng( )然 分道扬biāo( ) 精__髓__( ) 地__壳__( ) __褒__( )贬 【答案】:(1)惘(2)盎(3)镳(4)suǐ(5)qiào(6)bào 【解析】: 第2题: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 莫明其妙 玲珑剔透 浮想连翩 理直气壮 无精打采 销声匿迹 千峰竟秀 心往神弛 错别字 改 正 【答案】:明—名 连—联 竟—竞 弛—驰 【解析】: 第3题: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

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4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将“过程”改为“人”;③删去“能否”或在“他”后加“能否” 【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第4题:请写出两个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或谚语。

(2分)【答案】:略【解析】:第5题:阅读《鼎湖山听泉》片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入夜,山中万籁俱寂。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 ) A 、x 2-2x -1=0 B 、x 2-2x +3=0 C 、3x 32x 2-= D 、x 2-4x +4=02、如图所示是海盐博物馆某周五天参观人数的折线统计图, 则由图中信息可知这五天参观人数(单位:百人)的极差是 ( )A 、1B 、2C 、3D 、43、一张长方形桌子的长是140cm ,宽是90cm ,现在要设计一块长方形桌布,面积是桌面的2倍,且使四周垂下的边宽是xcm ,根据题意,得( ) A 、(140+x )(90+x )=140×90×2B 、(140+2x )(90+2x )=140×90×2C 、(140+x )(90+x )=140×90D 、2(140x +90x )=140×904、用配方法解方程3x 2-6x +1=0,则方程可变形为( )A 、31)3x (2=-B 、31)3x (32=- C 、(3x -1)2=1 D 、32)1x (2=-5、如图,已知CD 为⊙O 的直径,过点D 的弦DE 平行于半径OA ,若∠D 的 度数是50°,则∠C 的度数是() A 、25°B 、40°C 、30°D 、50°6、为了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选派两位选手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对他们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他们的平均分均为85分,且S 甲2=100、S 乙2=110、S 丙2=120、S 丁2=90,根据统计结果,派去参加竞赛的两位同学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甲、丁 D 、乙、丙7、如图,⊙O 的半径为5,弦AB =8,M 是弦AB 上的动点,则OM 不可能为( A 、2B 、3C 、4D 、58、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E ,AE =EB =EC =a ,且a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0的根,则□ABCD 的周长为( )A 、224+B 、2612+C 、222+D 、22+或26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为了美化环境,某市加大对绿化的投资,2007年用于绿化投资20万元,2009年用于绿化投资25万元,求这两年绿化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这两年绿化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是 .10、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 +k -1=0的一个根是0,则k = .11、有一组数据如下:1、-2、a ,它们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12、若x 2+kx +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为 .13、如图,MN 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 ,利用这样的工具,最少使用_____次,就可以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14、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为6,则x 的值是 .1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2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_________. 16、设有序实数对(x 1,y 1),(x 2,y 2),…,(x n ,y n ),满足函数解析式y =ax +b ,并且x 1,x 2,…,x n 的标准差为S ,则y 1,y 2,…,y n 的标准差为 .17、定义新运算“⊕”,规则:⎩⎨⎧<≥=⊕)b a (b )b a (a b a ,如1⊕2=2,(5-)⊕22若x 2+x -1=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 .18、如图,AB 、CD 是半径为5的⊙O 的两条弦,AB =8,CD =6,MN 是 直径,AB ⊥MN 于点E ,CD ⊥MN 于点F ,P 为EF 上的任意一点,则PA+PC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其中19题、23题每题9分,20~22每题8分,24~26每题10分,27~28每题12分,共96分)19、解方程:(1)(y +2)2-5=0 (2)04x x 312=-- (3)x (x +5)=2420、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弦,半径OD ∥AC ,试说明:BD =CD .四AD CEBAOB· D C21、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2(k +1)x +k -1=0, (1)当k 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为k 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使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这两个根.22、如图,AB 是⊙O 的弦,C 、D 为弦AB 上两点,且OC =OD ,延长OC 、OD ,分别交⊙O于点E 、F ,试说明:AE =BF .23、某品牌A 、B 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是“家电下乡”活动的指定产品,利民家电超市该品牌A 型电视机的售价为2400元/台,B 型电视机的售价为2000元/台,如果农户到该家电超市购买这两种电视机,将获得20%的政府补贴,下面的图表是这家超市该品牌A 、B 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近5周的每周销量统计图表.(1)农民购买一台A 、B 型号的电视机各需多少元? (2)从统计图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写2条) (3)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型号的电视机销量较稳定?24、如图是一个半圆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圆心为O ,直径ABCD ∥AB ,且CD =24 m ,OE ⊥CD 于点E ,已测得1312OD DE (1)求半径OD ;(2)根据需要,水面要以每小时0.5 m 的速度下降,则经过多长 时间才能将水排干?O⌒ ⌒B 型电视机销量折线图25、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用电量不超过A度,那么这个月只要交10元用电费,如果超过了A度,则这个月出了仍要交10元用电费外,超出部分还要按每度100A 元交费,(1)该厂某户居民2月份用电90度,超过了规定的A度,则超过部分应交电费元(用A表示);(2)下表是这户居民三、四月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电厂规定的A度是多少?26、如图①的矩形包书纸示意图中,虚线是折痕,阴影是剪裁掉的部分,四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折叠进去的宽度,(1)如图②,数学课本长为26cm,宽为18.5cm,厚为1cm,小明用一张面积为1260cm2的矩形纸包好了这本书,展开后如图①所示,求折叠进去的宽度;(2)现有一本书长为19cm,宽为16cm,厚为6cm的字典,你能用一张41cm×26cm的矩形纸,按图①所示的方法包好这本字典,并使折叠进去的宽度不小于3cm吗?请说明理由.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点M在x轴的正半轴上,⊙M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C、D两点,且AE⊥MC交y轴于G点,若点A的坐标为(-2,0),AE=8,(1)求点C的坐标;(2)求点M的坐标;(3)连接MG、BC,则MG与BC有何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8、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cm,P,Q,M,N分别从A,B,C,D出发沿AD,BC,CB,DA方向在矩形的边上同时运动,当有一个点先到达所在运动边的另一个端点时,运动即停止,已知在相同时间内,若BQ=xcm(x≠0),则AP=2xcm,CM=3xcm,DN=x2cm,(1)当x为何值时,以PQ,MN为两边,以矩形的边(AD或BC)的一部分为第三边构成一个三角形;(2)当x 为何值时,以P,Q,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以P,Q,M,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等腰梯形?如果能,求x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ABDCPQ MN。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时刻:120 分钟;总分:1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若关于 x 的方程 x 2 3x a 0 有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A.-2 B.2 C.4 D.-32.一元二次方程 x 2 8x 1 0 配方后可变形为()A. ( x 4) 2 17B. ( x 4) 2 15C. ( x 4) 2 17D. ( x4) 2 153.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已知∠ADC=140°,则∠AOC 的大小是()A.100°B.80°C.60°D. 40°第 3 题图第 5 题图第 8 题图4.在半径为 2 cm 的⊙O 中,弦长为3所对的圆心角()A.60°B.90°C.120°D.150°5.如图,点 A、B、C、D 在⊙O 上,∠AOC=140°,点 B 是 AC 的中点,则∠D 的度数是()A.70°B.55°C.35.5°D.35°6.在△ABC 中,点 I 是内心,∠BIC=114°,则∠A 的度数为()A.78°B.66°C.57°D.48°7.股票每天的涨、跌幅均不超过 10%,即当涨了原价的 10%后,便不能再张,叫做涨停;当跌了原价的10%后,便不能再跌,叫 做跌停。

已知一支股票某天跌停,之后两天时刻又涨回到原价,若这两天此股票 股价的平均增长率为 x ,则 x 满足的方程是( ) A. (1 x) 2 1110 B. (1 x) 2 109C. 1 2 x 1110D. 1 2 x 1098.如图,线段 AB =4,C 为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以 AC 、BC 为边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在点 C的运动过程中△CDE 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A .4π B .92π C .43πD .16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截了当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一元二次方程 x2=2x 的解是 .10. 若分式262x x x +--的值为 0,则 x 的值为 .11.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A=7 2°,则∠BCO 的度数为 .第 11 题图 第12 题图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12.如图,已知点 A (0,1),B (0,-1),以点 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A 在 x 轴上截得的弦长 .13.如图,已知矩形 ABCD 中,AB=3,AD=4. 以点 A 为圆心画⊙A,要使点 B、C 、D 中只有两点在⊙A外,那么⊙A 半径 r 的取值范畴是.14.赵洲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它距今约 1400 年,历经许多次洪水冲击和 8 次地震却安稳无恙。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处州2021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卷〔总分值是120分,考试时间是是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我喜欢语文,走进语文世界,感悟语文的丰富多彩,从语文书中我感受到傅雷的shì(▲)犊情深,感受到杨修的shì(▲)才放旷,领略培根的精辟见解kāijuànyǒuyì(▲),语文带给我别样世界。

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6分〕〔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置人所罾.鱼腹中〔▲〕〔3〕行收兵,比.至陈〔▲〕〔4〕长跪而谢.之曰〔▲〕〔5〕天下缟素..,今日是也〔▲〕〔6〕岂直.五百里哉〔▲〕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4、名著阅读〔5分〕〔1〕那挑酒的汉子看着A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2〕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可以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温暖的苇花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

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

挤挤挨挨,勾肩搭背,亲亲密密。

它是最讲团结精神的。

这一点,比人强。

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HY特行。

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地,朝着一个方向致意。

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

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

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2023年九年级全一册单元双测AB卷

第一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2023年九年级全一册单元双测AB卷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卷B卷(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解全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热水分子间的斥力较大D.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A【解析】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故A正确;B.分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错误;C.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故C错误;D.用力能将尘土从衣服上抖落,说明的是尘土具有惯性,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错误。

故选A。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答案】B【解析】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同样具有内能,故A错误;B.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变大,所以内能增大,故B正确;C.热量是一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有”,只能说“吸收”和“放出”,故C错误;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1所示,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初温及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加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像如图2所示。

则( )A .加热1min ,两种液体吸热关系为Q 甲>Q 乙B .乙液体在第2min 时的比热容大于第1min 时的比热容C .甲液体的吸放热能力比乙强D .通过图像分析可得,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大小之比c 甲:c 乙=1:2【答案】D【解析】A .依题意电加热器规格相同,则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加热1min ,两种液体吸热关系为Q 甲=Q 乙,故A 不符合题意;B .乙液体在第2min 时和第1min 时的种类不变,状态不变,则比热容不变,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2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热量时,甲液体温度变化更大,由Q cm t =D 吸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更小,则甲液体的吸放热能力比乙差,故C 不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加热1min ,甲液体变化的温度为301020t D =-=甲℃℃℃乙液体变化的温度为201010t D =-=乙℃℃℃加热1min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由Q cm t =D 吸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比热容之比为故D 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一、选择题(20分)1、西安黄帝陵,经常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2、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3、、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4、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6、“卧薪尝胆”是讲述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A. 齐桓公B. 晋文公C. 吴王阖闾D. 越王勾践7、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

“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形容一位书法家的字,他是()A. 欧阳洵B. 颜真卿C. 柳公权D. 王羲之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三省六部制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11、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回族B 、藏族C 、维吾尔族D 、蒙古族12、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 、鉴真和尚B 、高僧玄奘C 、阿倍仲麻吕D 、马可· 波罗1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史记》B 、《大唐西域记》C 、《马可·波罗行记》D 、《资治通鉴》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 .《金刚经》B .《古兰经》C .《诗经》D .《圣经》15、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 、文明初露曙光B 、分裂奔向统一C 、繁荣与开放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1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17、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价格低廉D.达官贵人的需要、18、关于秦朝、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D.都使经济重心往南移19、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20、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郡县制度D.三省六部制魏 蜀吴 蜀蜀 蜀 吴吴 吴 魏 魏魏 A B C D二、非选择题(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材料三: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1)分析比较以上三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至少2点)(2分)(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从哪里转移到哪里)?这种转移大约完成于何时?(2分)(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1分)2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始皇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卫、监,郡下设置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主父偃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被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为分国,必稍自销弱也。

”——《前汉书·帝纪》材料四:(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2)从材料二来看,周天子这一举措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由此,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分)(3)材料三中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怎样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此制度开创于哪个朝代?(2分)(5)如果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主题,你的主题是什么?(1分)2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来源:中教网]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材料四: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

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蕃。

自此以来,完事休贴。

间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

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唐蕃会盟碑(1)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哪两位?元朝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2分)(2)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哪一重大改革?(2分)(4)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有关?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2分)2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皇帝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

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问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儒家代表人是谁?其主要思想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哪一事件有关?(1分)(3)材料三中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接受与采纳后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2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分)答案1-5 ABDDB 6-10 DADDB 11-15 BABAC 16-20 BBDDA21、(1)由荒凉、落后地区变为富庶地区。

(2)原因: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农民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④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3)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两宋时期(南宋)(4)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22、(1)西周分封制,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2)分封的诸侯相互攻伐,王权衰落。

地方实行郡县制。

(3)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的实力。

(4)三省六部制,隋朝(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23(1)炎帝黄帝,回族(2)措施: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的管理;西域都护的设置等意义: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3)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4)吐蕃,文成公主入藏24、(1)百家争鸣;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2)焚书坑儒(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5)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依据,今天仍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又能推动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