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岛和世
合集下载
妹岛和世及其经典作品

泽21世纪当代美术馆获金狮奖最佳方案奖。 • 2010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获得了建筑界最著名的
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Prize)
师承
• 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经典作品
• 展览类:
•
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扩建工程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
• 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 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
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 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
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
。 • 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的严格区分
轻 松 愉 快 方 便
周围建筑的形态基本上属于矩形体 块,而圆形建筑很难与其他体块的 建筑和谐共存,尤其是当这个圆形 建造在如此多的矩形建筑中间,这
种矛盾更加地凸显。
没有唯一正面的圆形平面,具有均质、 连续的开放界面,使得城市的各方向
人流对美术馆的可达性均等
美术馆特点
建筑内部看不到承重的柱子, 让参观者感觉不到建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沉重 感,而是通透、轻巧
一个巨大的圆中,一种巨大的向心性模糊了 前后左右的区分,观众即可以通过展示空间 的丰富变化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活力,并可以 围绕这个圆形的外围做各种户外创作活动, 形成一个交流场地,体现了最原始最本真的 交流状态
娱乐类
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
大楼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的灰白色特规 玻璃制成,颇具优雅风范。
迈耶眼中的白色
• 迈耶一直以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白色有力 的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可扩展的 色彩,而不是一种有限的色彩。表面施以白色的 建筑,以绿色的自然景物为衬托,总会令人倍感 清新脱俗。迈耶也善于用白色表现建筑本身与周 围环境的和谐,是白色派的代表人。
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Pritzker Prize)
师承
• 伊东丰雄的建筑哲学+库哈斯的观察和思考现实的方式
妹岛和世的不确定性
经典作品
• 展览类:
•
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扩建工程
•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
• 建筑形式纯净,局部处理于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 通过蒙太奇的虚实的凹凸安排,以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
赋予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 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一般不顺从地段,而是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互
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新的协调。
。 • 注重功能分区,特别强调公共空间与私密空的严格区分
轻 松 愉 快 方 便
周围建筑的形态基本上属于矩形体 块,而圆形建筑很难与其他体块的 建筑和谐共存,尤其是当这个圆形 建造在如此多的矩形建筑中间,这
种矛盾更加地凸显。
没有唯一正面的圆形平面,具有均质、 连续的开放界面,使得城市的各方向
人流对美术馆的可达性均等
美术馆特点
建筑内部看不到承重的柱子, 让参观者感觉不到建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沉重 感,而是通透、轻巧
一个巨大的圆中,一种巨大的向心性模糊了 前后左右的区分,观众即可以通过展示空间 的丰富变化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活力,并可以 围绕这个圆形的外围做各种户外创作活动, 形成一个交流场地,体现了最原始最本真的 交流状态
娱乐类
克丽丝汀·迪奥表参道店
大楼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的灰白色特规 玻璃制成,颇具优雅风范。
迈耶眼中的白色
• 迈耶一直以为白色包含了所有的颜色。白色有力 的表现出大自然中的所有色彩,是一种可扩展的 色彩,而不是一种有限的色彩。表面施以白色的 建筑,以绿色的自然景物为衬托,总会令人倍感 清新脱俗。迈耶也善于用白色表现建筑本身与周 围环境的和谐,是白色派的代表人。
妹岛和世

“我不是为了使用透明而 透明,”妹岛和世解释金 泽美术馆的设计理念, “像美术馆这样的公共场 合,并不只有展览作用, 更多的时候,这些地方是 人接触城市的平台,所以 在我眼里,如何温和地和 城市融为一体,如何用一 种亲切感吸引公众是一个 重要的议题。这也是我使 用透明以及圆形为元素的 原因。”
纽约城的“新当代艺术博物馆”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07 )
独特的结 构造就了奇 特的外形, 所有的结构 都很灵活。 即便弯曲的 玻璃立面都 是单独切割 的,可以根 据自然和结 构的运动独 立进行移动。
这个中心如同一个悬 空的丘陵,利用者可 以从任何一个方位走 进这个空的场所,你 可以走上丘陵自习功 课,也可以在有斜面 的空间里听音乐,从 餐厅可以远眺湖泊, 这是一个巨大的混合 的空间,它在地理的 高度上呈现着中性, 既不是平地,也不是 高山,而是居于两者 之间的丘陵。
总共7层楼的这 幢建筑形如不同偏向 的盒子叠加而成,裹 着一层亮白的外衣, 通过银色镀铝的金属 网格,能够看到城市 街景的窗户和天窗点 缀其间。光亮的最大 程度运用和极简的美 学再次出现,他们用 不同盒子代表不同功 能区域,并通过这些 盒子的移位来让建筑 的内部更加通融和开 放,并引入光线。
妹岛和世不仅在一 片狭小的区域插下了一 幢让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在建筑内部她放弃用墙 壁和立柱间隔各个展厅, 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 的平台。不同高度的台 阶连接着各个平台,人 们就像水一样在高低不 平的河床上流动。在霓 虹绚烂的夜晚,点点灯 光从博物馆的墙隙中散 落出来,宛若天空中忽 明忽灭的星光,散发着 东方浓浓的禅味。
SANAA
妹岛和世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毕业于日本 女子大学的大学院,获硕士学位,然后进入 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14年后,即1987年与 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2004 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2010年,与西泽 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 克奖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妹岛和世jzsx

4
思考
匠人精神 因物而异、因时而异 以人为本
彰显个性
4
思考
THANKS!
作品思想
看 透
2
建筑思想
作品思想
看 透
全透明,透明,半透明 表皮的消解,从而消解建筑本身
私密性
3 作品分析
3
作品分析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轻松、愉快、方便 为基本概念的当代美术馆
建筑是一个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3
作品分析
体块矛盾凸显
均质、连续的开放界面
3
作品分析
巨大的向心性模糊了前后左右的区分,观众即可以通过 展示空间的丰富变化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活力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李子林住宅 岐阜北方住宅
获奖
1988年 “栈桥 I&II”入选日本鹿岛住宅杯竞赛 1989年 “栈桥 I”获住宅建筑奖特别奖和吉冈奖 BL国际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0年 日法文化会馆设计竞赛中获优秀奖 再春馆制药女子公寓获SD二等奖 1991年 那须野原协和会议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2年 商业环境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4年 第一次日本文化艺术助成金奖、 94商环境设计奖、94建筑奖 1996年 广岛市消防站设计竞赛二等奖 2000年 德国舍林建筑奖
2 妹岛的建筑思想
2
建筑思想
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1925-1995)
伊东丰雄(1941伊东丰雄认为,“在日本,建筑不 是一件长久的东西,它的生命也许 就是几十年,大家对这也没有什么
影响
“游牧” (nomadism) 一词 , 既
“游牧”思想认为时代的本质是 “不确定”的,通过这种“不确定” 可以推导出多元性,复杂性等概念 来概括这个时代。伊东丰雄的建筑 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多元化,复杂 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妹岛和世

在伊东早期思想中,“不确定性”表现 为“风”,在建筑语言上主要表现在形的 轻盈,而后来的建筑思想表现为对半透明
的偏好,发展为对建筑的意义或感觉上的
轻盈感、流动感和临时性的深刻认识。也 即为从建筑材料上采用如透明或半透明性 的材质来塑造轻盈感。
伊东是从风的研究开始对建筑的流动性和轻盈感所作理解的。 初期,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多局限在形式的“不确定
平面为圆形的空间,类似一个采光 的中庭,和谐且有强烈向心性;厨房, 餐厅,起居室等住宅中的公共空间 分布于工作室的周围.形成一个封闭 的、连续的圆环,从不同角度展示 周围的环境。
圆环中各部分功能空间的分隔 是模糊的,空间是相融的,因 为内外两个圆并不同心,并且 屋顶是倾斜的,所以这个圆环 的截面并不一致,而宽和高都 随人在空间中的活动而不断变 化着。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所有房间的拐角都是曲线 形的,没有棱角。我们发现, 有曲面拐角的房间会显得更独 立。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原来两个房间共享的一道 墙,现在两道墙把各个房间独 立分开。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设计草图把我们引导到 了目前的方案。墙与墙之间 的空间被用作缓冲地带。
性”上。到了后来,他偏向了对“半透明性”理解,这个转变
应该是对形式“不确定性”的理解的飞跃,甚至可以这样说, 是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的巨大的 飞跃,这一点至关重要,乃至后来影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的建筑的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建筑的空间、通灵 剔透,具有“禅”一样的纯净空间。
大厅只有一 层高.餐厅有两层 高.狭长的只能摆 下一张床的卧室 有两层高,书房 有二层高)在功能 分区上不再按 “层”进行分区, 一层二层都有卧 室,三层有餐厅。 于是各房间之间 的关系变得零乱 而错综复杂。
妹岛和世-小住宅分析

设计师应该用其所学去思考改善这样一个环境也许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的狭小地带建设这样一栋精巧的住宅难以模仿但设计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和环境最大限度地优化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
环境与建筑
妹岛和世 西泽立卫
SANAA “小住宅”赏 析
妹岛和世 简介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学习心德 现在城市化迅速,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用 地紧张等问题严重。设计师应该用其所学去思考 改善这样一个环境,也许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 的狭小地带,建设这样一栋精巧的住宅,难以模 仿,但设计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和环境, 最大限度地优化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 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 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 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 普利兹克奖。 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妹岛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
在狭小的空间里,每一层独有它的功能性;功能分配 合理自由
在没有任何富裕空间 的如此狭小的住宅中, 妹岛创造了满足各种功 能要求的室内空间。各 个房间的设计不是从平 面中划分出来的,而是 以不同房间组成了大小 各不相同的四个平面, 然后直接重叠在一起, 再将相互偏离的各平面 的边直接连接起来,这 就形成了建筑的外形。
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穿透性”风格,大量采用玻 璃材质。她认为建筑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是因物而异、因时 而异。这恐怕就是她所追求的以空间构成的趣味为中心的创造空间设 计原则吧。
区位
妹岛和世设计的这栋“小住宅”位于东京中心,供一家 三口使用。由平台、浴室、宽敞的起居室、门厅及卧室组 成,主人希望它是一个使人在室内也能与外部环境进行交 流的家。
环境与建筑
妹岛和世 西泽立卫
SANAA “小住宅”赏 析
妹岛和世 简介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学习心德 现在城市化迅速,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用 地紧张等问题严重。设计师应该用其所学去思考 改善这样一个环境,也许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 的狭小地带,建设这样一栋精巧的住宅,难以模 仿,但设计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和环境, 最大限度地优化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 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 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 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 普利兹克奖。 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妹岛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逸,
在狭小的空间里,每一层独有它的功能性;功能分配 合理自由
在没有任何富裕空间 的如此狭小的住宅中, 妹岛创造了满足各种功 能要求的室内空间。各 个房间的设计不是从平 面中划分出来的,而是 以不同房间组成了大小 各不相同的四个平面, 然后直接重叠在一起, 再将相互偏离的各平面 的边直接连接起来,这 就形成了建筑的外形。
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浮游感,“穿透性”风格,大量采用玻 璃材质。她认为建筑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是因物而异、因时 而异。这恐怕就是她所追求的以空间构成的趣味为中心的创造空间设 计原则吧。
区位
妹岛和世设计的这栋“小住宅”位于东京中心,供一家 三口使用。由平台、浴室、宽敞的起居室、门厅及卧室组 成,主人希望它是一个使人在室内也能与外部环境进行交 流的家。
妹岛和世

穿透
漂浮
白色暧昧
流动
国
普
曾
她
籍
利
师
是
:
兹
从
一
日
克
本
奖
得
主
伊 东 丰 雄
位 女 士
妹 岛 和 世
Who is Kazuyo Sejima(
妹 岛 和 世
?
)
妹岛和世
建筑是一个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妹岛哲学的核心
•1956 •1981
•1987
•1988 I
•1990
•1 9 9 1
•1 9 9 6 NISIZAWA)
汇合、聚合的空间中,学生有了舒适和更多元的交流学习
的空间。另外,这个起伏的屋顶下层可以用作小的聚会场
所,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入口处的咖啡厅,处在人
来人往的入口,却有着玻璃阻隔外界的喧闹,这无疑又是
一道独特的“风景”。
劳力士学术中心不像传统的学校和其他设施那样存在分界
线,而是让数学家、工程师等汇集在一起研究新的技术,
务 所 中 除 她 以 外 的 三 名 所 员 中 , 有 两
年 , 创 立 了 自 己 的 事 务 所 。 事
事 务 所 。
硕 士 学 位 , 然 后 进 入 伊 东 丰 雄 的 建 筑
年 , 毕 业 于 日 本 女 子 大 学 , 获
出 生 于 日 本 井 原
》
。
妹岛和世的设计思想1
形式的不确定性——建筑形式采用拙朴的方形、圆形或方
•建筑不是 简单的物体,是复杂的,要根据本 身的方法特 点和周边环境两方面 来确定方案。”建筑的内在功能和 外 部环境特征决定了建筑存在, 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具有集 中的 反映。
漂浮
白色暧昧
流动
国
普
曾
她
籍
利
师
是
:
兹
从
一
日
克
本
奖
得
主
伊 东 丰 雄
位 女 士
妹 岛 和 世
Who is Kazuyo Sejima(
妹 岛 和 世
?
)
妹岛和世
建筑是一个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妹岛哲学的核心
•1956 •1981
•1987
•1988 I
•1990
•1 9 9 1
•1 9 9 6 NISIZAWA)
汇合、聚合的空间中,学生有了舒适和更多元的交流学习
的空间。另外,这个起伏的屋顶下层可以用作小的聚会场
所,特别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入口处的咖啡厅,处在人
来人往的入口,却有着玻璃阻隔外界的喧闹,这无疑又是
一道独特的“风景”。
劳力士学术中心不像传统的学校和其他设施那样存在分界
线,而是让数学家、工程师等汇集在一起研究新的技术,
务 所 中 除 她 以 外 的 三 名 所 员 中 , 有 两
年 , 创 立 了 自 己 的 事 务 所 。 事
事 务 所 。
硕 士 学 位 , 然 后 进 入 伊 东 丰 雄 的 建 筑
年 , 毕 业 于 日 本 女 子 大 学 , 获
出 生 于 日 本 井 原
》
。
妹岛和世的设计思想1
形式的不确定性——建筑形式采用拙朴的方形、圆形或方
•建筑不是 简单的物体,是复杂的,要根据本 身的方法特 点和周边环境两方面 来确定方案。”建筑的内在功能和 外 部环境特征决定了建筑存在, 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具有集 中的 反映。
妹岛和世简历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SANAA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除了对结构和设计的关注,他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细致的研究、直觉的感受构成了SANAA的建筑设计,例如,他们设计的私人住宅就摆脱了传统的惯有模式。更准确的说,他们“打开”了建筑的设计程序,为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提供实际的、灵活多变的设计。
2000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2001 “帕尔马斯屋顶花园”,荷兰鹿特丹
个人概况:
2010年3月28日,普利兹克奖筹委会公布,获得2010年普利兹克大奖的赢家是:日本SANAA组合,这是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两位建筑师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创建的。
妹岛和世(女)
1956 出生于日本井原
1979 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1 获日本女子大学硕士学位
目前在日本东京生活和工作
西泽立卫(男)
1966 出生于日本神奈川
1988 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9 获得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硕士学位
目前在日本东京生活和工作
非坚实的物质,比如玻璃,就是SANAA经常采用的材料。他们运用透明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把人们从对建筑空间的惯有体验和透视观感中解放出来。这些SANAA的基本设计理念对年轻一代的建筑设计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个展
1998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GA画廊,日本东京
2000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6个方案”,巡展于德国柏林
Aedes画廊、荷兰鹿特丹NAI以及西班牙马德里的Ministerio de Fomento
群展
1996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妹岛和世

3、 东 京 表 道 dior 旗 舰 店
“最初并未提出镶嵌玻璃以外的外装设计方案”,西泽 说。从大赛方案开始,直到现在的外观设计确定之前, 采用了多种设计方案。“必须要有迪奥风格”——按照 开发商的这一要求,设计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最终确定下来的是双层设计方案,在高透明层压玻璃 (Laminated Glass)内侧,装上裙褶一样的丙烯板。 妹岛解释说,“迪奥的产品资料中有非常漂亮的带褶女 装照片,由此就联想到了像布一样柔软的设计”。为了 将丙烯板弯曲成希望的裙褶形状,设计师进行了反复摸 索试验。在生产水族馆水槽的工厂里,与生产厂家和工 程承包公司一起进行了多次加工试验。为了让迪奥总部 验收,还将加工出来的实际使用尺寸的丙烯板空运到了 法国。此大楼项目要求有从地下层贯穿至第三层的零售 空间及一个位于第四层的多功能厅,而迪奥将自行担纲 大楼的内部设计。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决定不采用遮掩 内部空间的不透明外层,改而探索如何在保持建筑形象 整体一致性的同时自然地展示建筑的内部空间。
建筑的采光和透明性设 计,使室内空间被柔和 的光所包围。设计者为 了不让巨大的圆形空间 中部发暗,特别设计了 四个“光庭”,在美术 馆建筑中心部分的围墙 也完全采用玻璃幕墙, 如果俯视美术馆,可以 看到用水和植物当做素 材制作的艺术作品。在 选择美术品时考虑到和景 观产生共鸣,从而留下 记忆
妹 岛 和 世
一、生平简介与创作历程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的大学院,获硕士 学位,然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 1987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事务所中除她以 外的三名所员中,有两位是女性。 1988年,随着作品千叶县胜浦的周末住宅“栈桥 I”的建成,妹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990年,又建成了“栈桥 II”。 1991年,建成了她的最著名作品“熊本市再春馆 制药女子寮”。 1996年,与西治立尉(RUYE NISIZAWA)合作了新 作国际情报科学艺术工作室。1997年又再次与西 治立尉合作了熊野古道美术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模型照片
折中性
日本人善于谦虚学习,对于其 它文化来说是选择性地吸取精髓, 并结合自身特点与其融合成为自己 特殊的文化。例如日本的茶道和花 道等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日本这种特有的中性文化特征 对日本建筑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起初很多设计都是从模仿 开始的,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妹岛和世也不例外,她的建筑呈现 出的中性化则体现的是一种静静蔓 延的美学,瑞士联邦工科大学洛桑 分校学生中心的设计就能体现这种 中性特点。 这个学生中心是由一个巨大的 混合空间构成,远看像是悬挂在空 中的丘陵,人们可以随意的从任何 方向走进这个场所,可以走上丘陵 自主学习,这体现出来的美正在慢 慢的延续,这个学生中心不是平地 更不是高山,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 丘陵,这种在地理的高度上所呈现 出的就是中性美学思想。
妹岛和世
——以妹岛和世之建筑观念分
析日本当代建筑
建筑4班
马聪 鲍妮娅 王坤明
论证思路
• 妹岛和世建筑风格成因分析
• 妹岛和世建筑形式语言手法
• 妹岛和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 妹岛和世的美学观点
妹岛和世简介
妹岛和世于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 硕士学位,幵于1987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1995年不西泽立卫建立SANAA 建筑师事务所,2010年获普利策建筑奖。 妹岛和世这一代建筑师被日本 评论界称为“从小通过电视和录像 等媒体培养出来的一代”,有着特 有的不前人完全丌同的空间认识。 她承袭了伊东丰雄的轻快和飘 逸,但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作品中的 浮游感,细腻、精致而富于女性气 息。她认为建筑丌应该有一个固定 的形式,而是因物而异、因时而异。
妹岛和世建筑形式语言手法
1.构成手法 平面化的处理手法——“平面图的建筑师” 2.形式手法 可感受的自由空间——通透、自由、虚化、轻薄 3.空间手法 不确定性——形式、功能的不确定性 匀质空间
1.构成手法——平面化的处理手法
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作品简洁明了 ,简洁的线条构成的简单的图形, 方形、圆形、方圆结合或者曲线 造型,在平面上总是有章可循,平 面化处理每一座建筑。妹岛和世对 于平面的审美情趣不光仅仅体现在 建筑的外在形式上,同时也体现在 建筑的内部空间当中。妹岛和世的 老师伊东丰雄先生曾经说她是一位 “平面图建筑师”。
•
古河综合公园饮食设施室内(上)室外(下)
3.均质与不确定性
•
•
• 以李子宅为例 妹岛希望主人即使生活在同一 屋檐下仍能拥有多个可以停留的空间, 这些空间可聚可合,相近相进,具备多 种功能。因此,她设计了许多彼此联系 戒分离的小型内部空间。 墙上开的许许多多丌同大小的 方窗,将各个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产 生了一种模糊界定的居住空间。 在这个设计中,空间本身就是 空间性能划分的依据。这种由人的活动 产生的丌确定的空间,看似非理性,实 则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
李子宅书房(上)室外、卧室(下)
•
•
妹岛和世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建筑形态弱化
弱化概念 与“弱”相对的概念则是“强”。从存在的角度来讲,“强”与“弱” 都是形容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而与“存在”相对的概念则是“虚无”。 相 对于“虚无”来讲,“强”与“弱”都是“存在”,只是存在的程度有所不同。 因此可以这样说:“弱”是介于“强”和“虚无”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弱化”作为一个动词则强调了这种过渡的动势。它脱离了“强”,却还 没达到“无”。 而“强”与“弱”都是相对的概念,正如确定建筑物的高度要先指明零标 高一样,为了明确阐释“弱化”的内涵,必须建立所谓“强”的标准。
“强”的存在:厚重、 永恒、强烈的光影
“弱化”的内涵
①轻盈感:使用金属、玻璃、膜材、塑料甚至纸等较轻的材料。 ②二维感:建筑的表现力从三维的体量构成上转移到二维的平面上;由追 求 强烈明显的光影效果转向追求微妙暧昧的光影效果。 ③临时感:从形体上带给人们脆弱、临时的感觉。 ④消隐感:不将视觉表现当作建筑设计的主题,建筑在环境中弱化自身。
日 本 禅 道
• •
• 以妹岛的卢米埃公园咖啡厅为例分析 “极简主义”
设计简洁的就像日本禅宗画家仙崖的水墨简笔画一般,即把一个
偌大的白色柔软的环状物降落在公园中。无中论朝哪个方向都可以观看到外 部的景观。但当我们仔细研究平面的时候却发现它只是两个丌同弧度和大小 的环叠在一起而已。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模型照片
至上主义绘画影响
奥斯本斯基认为道是一个庞大 的无角的方形,这个形象是没有造 型的。至上主义绘画是将传统的绘 画进行创作再还原到绘画本身,表现为纯粹、完整的感情和精神体验。至上主义的基本元素是 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简单的几何形体,这些几何形的构图呈现出自由而奔放的状态。
至 上 主 义 绘 画
妹岛和世与至上主义绘画有着不 可忽视的关系,对正方形、圆形等这 些几何形体也是特别的偏爱,通过简 单的几何形体形成简洁、纯净的建筑 风格。当然,这些大都体现在建筑外 观上,作品“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 学校”就具有代表性的证明妹岛和世 对几何形体的偏爱。 这所学校以 35m3浅灰色的混凝土立方体方盒为造型,四面墙上开有许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正方形窗口, 混凝土的坚硬与通透的开窗表现手法形成对比,运用简单的立方体盒子来表示对建筑的尊敬并使之得到延 续。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的设计,整体是一个白色柔软的环状物,是由两个不同弧度和大小的环相叠在 一起而组成的,呈现了圆的随和与神秘,外表跟日本禅宗水墨简笔画一样简洁,具有单纯的结构。以上这 两个作品都离不开单纯的几何体身影,从感觉上看,给建筑增添了从未有过的直白,充分体现了妹岛和世 建筑外观上轻盈、简洁以及纯净的风格。
2.形式手法——自由
妹岛擅长使用透明的,镜 面的物质构成交错的空间 ,即在范围上拥有一定的 限定性,在形式上确是完 全自由与融合的空间
2.形式手法——虚化
妹岛的建筑轻盈,大多喜 用通透的建筑材料或者表 面带网的铝网,是建筑本 身的体量感全无,通透暧 昧,融入到建筑周围的环 境中。通透的建筑空间, 开放的空间状态,使空间 中的人会忘记所处的空间 的场地感,似乎置身于建 筑外的环境当中。
3.均质与不确定性
• 形式的不确定性,功能的不确定性: 妹岛的设计在空间上是开放的 ,均质的,她和西泽都受到库哈斯较大的影响。所以更注重功能和人的行为 。妹岛的空间,平面图以意想不到的方法去组织,设计充满了乐趣,她的空 间一般是一个单一的空间,在同一层上展开,但她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开一 个洞,或加入楼梯,身处她的空间仿佛是在做游戏一般。同时,妹岛和世和 西泽立卫将库哈斯的“不确定性”思想彻底贯彻到建筑的视觉语言上,从功 能、形式和材料上进行充分实践。 所谓的匀质空间,是指建筑物中,建筑结构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整齐划一 ,建筑空间的高度上也基本统一,没有明显的高低变化,空间功能上没有明 确的划分,亦没有明显的隔断。
•
多个同样规格的房间坐落在一 个矩形盒状空间的上层,马桶、盥洗盆 、全身镜和厨房等设施随意的散落在建 筑之中。在设计图纸上,建筑看上去像 是布置成了一个房间,这样的平面布局 产生了多样化的路径,人们可以自由地 使用整个建筑。
再春馆女子公寓平面图(上) 室内(下)
2.形式手法——通透
妹岛和世的建筑通透的 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玻 璃或者亚克力板等建筑 材料带来的空间效果, 建筑的外立面和内部隔 断都采用透明材料,不 仅空间可以完全可视, 而且空间和空间的关系 变得暧昧起来。
简单意象
在中国禅文化长期影响下的日本,养成了生活简单朴素的习惯,并慢慢形成一种追求虚无的思想。日 本的建筑不喜欢复杂烦琐的装饰,讲究简单、朴素,对于缺少装饰的物体也需体现出一种美感,他们从禅 宗中领悟到美的真理,认为恢复原来本质是最深层次的美。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渗透着对无物象创造的观念,使建筑回归到最初的无形。 这两座建筑消解了笨重的体量,空间强调通透感,在视觉上看空荡荡的给人以虚无、无边的空旷、飘 渺如云的感觉,但实质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由呼吸的范围,却能表现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日本寻求极 其简单、虚无的观点理念正是来自于传统美学观的简单意象。
1.构成手法——平面化的处理手法
通过融合手法将空间当中的功 能性聚集在一起,打破传统当 中功能分区的过于孤立,对于 人流和空间使用量进行精确的 分析。使空间达到统一的状态 。在平面空间的布置上没有任 何的向心性,让空间完全存在 与应该存在的位置。
1.构成手法——平面化的处理手法
•
• • 以再春馆女子公寓为例 妹岛在这一设计中尽可能丌分 割死空间,同时开拓空间使用功能的多 样性。
•
•
妹岛和世建筑风格成因分析
社会背景影响
随着科学、文化、教育等诸多 领域发生巨变,网络的普及和虚拟 世界的渗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 方式,并且进入新局面,追求一种 模糊的、倡导多元化的、大众消费 的文化体系。伴随着技术革新,全 球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也发生了巨 变,更为灵活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 的消费模式。之后随着泡沫经济的 破灭,经历重创的许多建筑师逐渐 开始反省并沉淀,深深体会到所有 的事物都是临时性的,尤其是今天 生活的时代里,城市的拆迁等迅速 变化,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也就 是在这种情况下妹岛和世走上建筑 舞台。 建筑本来是坚固、实用、美观 的,但是她为了符合这种时代的变 化,用轻盈的、透明的、简洁的建 筑来体现,成为一种普遍被接受的 形式。
“弱”的存在:轻 盈、漂浮、消隐、 微妙的光影
“弱化”建筑的发展 从 19 世纪中下叶开始,具有“弱化”特征的建筑就存在了。从水晶宫到密 斯的玻璃盒子建筑就将这种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当今建筑界是一个多元 思潮并存的状态,建筑形态也是多元化发展的,弱化建筑的地位更是明显。
构成的弱化 建筑的表现力从三维的体量构成上转移到二维的平面上,是一个当前让许 多人关注和讨论的现象。具体就是指建筑不再依靠体量凹凸和光影关系来获取 表现力,相反,许多建筑师通过精心艺术处理的的建筑表层,使平面化的表层 取代建筑的三维实体成为人们对建筑的主要印象。 1 :“表层化”建筑 妹岛和世的建筑主要表现在构成的弱化上,比如她的在名古屋OPAQUE 荣 店应用了非呼吸式的双层表皮。外层表皮从功能上来讲主要是装饰性的,在项 目报批时的定性也是“装饰体”。设计的立意源于具有半透明和不透明含义的 店名“OPAQUE”。 让努维尔的成名作阿拉伯世界文化中 心也是“表层化”弱化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