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岛和世建筑设计手法分析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妹岛和世是日本当代知名建筑师,他的建筑作品被广泛关注和赞赏。
在他的建筑设计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super flat”。
接下来,我们将对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进行解析。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super flat的概念。
super flat是指一种抽象、扁平的视觉风格,源自于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和村上隆的艺术创作。
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将图像的各种元素简化为扁平、明快的色彩和形状,营造出一种平面的感觉,同时强调对图案和纹理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中,super flat风格则体现为建筑外观简洁、线条明快、色彩鲜艳、结构扁平化的特点。
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super flat的影子。
他的建筑外观常常采用简洁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等,线条明快,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细节,整体呈现出一种扁平的感觉。
而在色彩运用上,妹岛和世也善于运用鲜艳的色彩,使建筑外观更加鲜明突出。
他在建筑结构设计上也常常强调扁平化的特点,通过简化和设计,创造出一种超扁平的视觉效果。
那么,为什么妹岛和世在建筑设计中会采用super flat的风格呢?super flat风格符合当下社会的审美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视觉上的碎片化和扁平化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在这样的背景下,super flat风格的简洁、扁平、明快正好契合了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
妹岛和世采用super flat风格的建筑设计也是出于对传统的批判和反思。
在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往往注重形式的复杂和细节的繁复,而妹岛和世却试图打破这种传统的束缚,创造出一种更加简洁、更加现代的建筑风格。
他认为,建筑设计不应该被过多的装饰和细节所束缚,而应该追求简洁、轻盈、平面化的效果,这也正是super flat风格所追求的。
妹岛和世的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还体现了对当代城市空间的思考。
妹岛和世作品分析

同时希望方案的功能双重性可以通过自 身的建筑形体表现出来,并能与其下方 的湖面和滨水建筑形成呼应。寻求一个 平面没有等级的,非常开放的建筑,在 这里从运动系统到独立功能空间,每件 事物都被赋予了相同的空间特质,走在 建筑内就好像穿行于一系列房间中。
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
托莱多曾经是美国的玻璃制造业基地,现今绝大多数的玻璃厂已经关闭,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的修建正是为了记忆这段历史,当然也是为了迎合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展馆内的每一个空间都被透明玻璃围合,玻璃之间的空气层不仅起到了隔离内外空间 的作用,也起到了展览空间和室外之间隔热大的作用。展馆的平面来自根据功能设定 的直线网格。在房间的连接处使用了弯曲的玻璃。围合房间的玻璃是连续的曲线,角 落是圆弧线。游客在其中行进,会流线地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泡状曲线。
卢米埃公园咖啡厅
白色暧昧
外表没有凹凸,没有强烈的体积感和光影效果,外 墙由带有众多圆孔的墙板匀质构成,从圆孔散发的 神秘光斑强烈吸引人们单位视线,使人体会到日本 传统建筑中的“寂”一种超脱世俗的简洁与纯净之美
古河综合公园饮食设施
“柱之森林”首次实现
Okurayama 公寓
Okurayama Apartments建于2008年,和妹岛做的一些其他的集群建筑一样,都 是主要在探讨建筑和室外空间的关系问题。这种室内外的空间关系存在于东方的 传统文化之中,一种通透,融合,不分内外的交融关系。妹岛曾经说:“我觉得 我想找到某种不用透明材料的透明性,不是物理上的透明,而是通过平面组织的 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是将室外的空间纳入到这个建筑的平面设计中,成为 一个整体,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在平面上彼此穿透,从而达到透明。
这棵大树在建筑设计上表现为用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形状的罩子沙漏过滤了强烈的日照人们先是进入这个经过沙漏之后阳光已经变得柔和的空间实际上这个罩子又将周围的繁杂景象隔开让人进入一个几乎近似于禅样的纯粹空间然后再进入美术馆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学校矿业同盟区管理与设计学校是sanaa在欧洲的第一件作品具有妹岛的独特风格浅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墙面配上跳动的134块大面积玻璃让建筑呈现出巍然而轻盈的气氛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妹岛和世是日本当代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
他在作品中的“超平面”现象,尤其是在日本国内的建筑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讨论。
这种现象在现代建筑史上极为罕见,并在以下方面具有独特性:一、超平面与日式建筑传统超平面是妹岛和世所特有的设计语言,其中许多元素可以被解读为回应传统日式建筑。
日本的室内传统装饰以强调平面为特点,而超平面则将这种传统风格转化为更现代的形式并加以超越。
妹岛所设计的建筑被视为迭代了日本传统与当代现代之间的桥梁。
例如,他的“皮肤住宅”设计采用了传统日式外立面的塑造方式,并巧妙地应用于现代构造。
这是其对日本传统建筑遗产和现代建筑技术的独特融合,设计采用了日本传统木结构的拦板构造,并应用了全新的、堆叠式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表皮,以创造出新的全屋颜色,并完美地模拟了传统日式木制门窗的造型。
二、超平面与日本文化现代化超平面现象还反映了日本文化现代化的趋势。
在这么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的文化美学一直在发展和演化,在形式和内涵上已经经历过了多次的调整,其中超平面建筑风格代表了日本文化美学的最新发展和现代化面貌。
超平面设计为传统的日式建筑形式提供了一个现代的、创新的表达方式,是现代日本人文化风格的反映和发展。
超平面建筑的形式语言是对传统家庭住宅结构及其功能的重新思考和发展,也是对日本美学和文化遗产的新的展示和发展。
超平面现象的存在,让人们更好的体会到日本文化的精髓和独特之处,并向世界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现代化面貌。
超平面建筑不存在明显的表面模式,它们更加注重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和建筑结构的精致。
超平面建筑不仅是建筑外观上的颠覆,更体现了空间的连续体验和建筑结构的创新。
总之,妹岛和世的超平面现象体现了当代日本建筑文化的多重发展趋势,是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和衍变。
它的存在也为现代建筑中的独特表达语言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考依据。
探析妹岛和式的设计方法和住宅研究

探析妹岛和式的设计方法和住宅研究本文通过对妹岛和式作品的解析和其新思路对现代集合建筑的思考,阐述了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探索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从而掌握她的精髓,使其让现今中国设计师产生共鸣。
“建筑是一个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妹岛和式一直秉承这句话使她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级别的女建筑师。
妹岛和式出生在50年代一个小县城中,在她还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从事建筑行业。
硕士毕业之后,师从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并进入他的事务所工作。
这为妹岛日后形成自己极简的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
1987年,妹岛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95年与西泽立卫共同成立SANAA事务所,为妹岛和世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奠定了尤为重要的基础。
她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思路也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人士的广泛关注。
所以,本文通过对妹岛和式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方法的解读,提出新的思路、新的见解来学习借鉴。
一、设计方法1.极少主义的设计理念妹岛和世尤为钟爱白色和简单的几何形体,所以她所设计的许多作品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立体几何。
她认为所有的建筑物都应该是属于环境的,都应该按照环境的排列方式进行摆放、安置。
这样虽然看似空洞,实则融入到整个环境中,舒服、亲切了不少。
她所设计的矿业联盟设计与管理学院以及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矿业联盟设计与管理学院坐落于德国埃森第12矿区,它的四面由浅灰色的混凝土围成,四面墙壁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正方形窗户。
所有的管线、通道都隐藏在墙面内或是室内。
所以,在我们面前展现出的是一个有很多窗口的灰色立方体,整个空间呈现出一种纯净、干净的特性。
混凝土的建筑外观是浑厚、封闭、密不透风的,而透明窗户则是轻盈、敞亮、通透的,妹岛通过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力图将环境打造的更加和谐与亲切。
而美术馆是一个巨大的圆面组成的建筑,以中心扁圆体为中心,向外扩散出19个正方体的展示厅。
这些展览厅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正方形的小房间都是一个不同的展览馆,但它又是紧密相连的,场馆内散布着许多公共空间,将这些展览馆串连在一起。
日本建筑师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启示

日本建筑师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启示摘要:通过对日本当代典型建筑师的代表之一,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手法和相关作品的浅析,来发现和探索日本建筑师在建筑理论问题上的独特观点以及对于现代中国建筑设计思维和理论上的启发。
关键词: 妹岛和世、设计理念、空间关系、启示1妹岛和世生平简介1.1个人经历及职业背景自1990年代以来的日本建筑发展是围绕几个中心人物来进行的,而妹岛和世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妹岛和世其“透明轻薄”的建筑语言使建筑在环境中若隐若现,具有很强的“穿透、流动”性。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1.2妹岛和世主要建筑设计理念妹岛和世认为现代的建筑设计是要紧密地与所在的时代社会相结合,建筑也应该体现出时代精神。
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妹岛和世被评论界称为是“从小通过电视和录像等媒体培养出来的一代建筑师,对于建筑空间特性有着其独特的看法”。
她认为建筑一向要与环境发生关系,这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她没有简单的仅仅以某种建筑形式来反映时代,而是以一个建筑师的责任感来重新思考新时代的建筑问题,如住宅的私密性和公共建筑的个人空间等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建筑语占如透明性、均质化、轻盈性等表达对时代的态度。
妹岛和世的简约风格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符合技术美学的范畴。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形式上反对任何外加的装饰,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用简单的形体、有限的色彩表达现代简洁的审美趣味。
二是认为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这包括建造逻辑、空间的逻辑等。
2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实例分析妹岛进入1990年代后的第一个重要作品就是熊本县“再春宫制药女子宿舍”。
从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

从金泽21世纪美术馆分析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1.白色派建筑1969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个建筑展览,在这次展览上出现了5位当时不是很有名气的建筑师,后来被称为“纽约5”的建筑创作组织,他们分别是彼得?艾森曼,迈克尔?格雷夫斯,理查德?迈耶,迈克尔?格雷夫斯和约翰?海杜克。
他们的建筑作品以白色为主,因此他们的建筑也被成为白色派建筑。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白色派作为一个组织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但是他们后继者仍然在白色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与发展。
2.妹岛和世的白色建筑观1981年妹岛和世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并在1987年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
所以说妹岛和世的创作手法多少受到伊东丰雄影响。
伊东丰雄常常表现为一种轻盈飘逸,无重量感,他倾向于使用创新的技术,创作出延展透明的建筑。
[1]妹岛和世的作品也深受雷姆?库哈斯的影响,它的导师曾经将他的风格归之为“平面图建筑”。
[2]库哈斯的作品往往看似是编码好的程序一样,然后它自己能够运作完成建设施工。
妹岛和世对白色派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以森林住宅为例,这栋住宅位于一片森林中,由于林木的茂密,在这里很难辨别方向和精确的测量地形,因此妹岛在这里选择圆形的平面化处理,以此希望圆形的造型特点去顺应其复杂的地形环境,配以白色的外墙处理,使得这栋住宅与环境达到了和谐共处的效果。
通过这栋住宅,妹岛和世无意中附和了白色派代表格雷夫斯的建筑观点,也就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
要说对白色派建筑的发展上面的创新,伊东丰雄对她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平面和空间的处理,还有构造方面的创新。
3美术馆的平面处理美术馆的场地,从宏观上看美术馆包裹在周围矩形体块中间,三面环路为了体现此美术馆走下美术馆类建筑的前沿,首先要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定的对比。
就像赖特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一样,虽然说赖特的博物馆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但或许就是因为它强烈的对比,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圆形还自身具有很强的向心性,民众可以在这个圆形的建筑外围从事各种户外活动,形成一个最为原始的交流活动。
浅析妹岛和世的设计作品与设计方法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220008203浅析妹岛和世的设计作品与设计方法收稿日期:2009201204作者简介:董 良(19802),男,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岛 266033李 超(19802),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072董良 李超摘 要:通过对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经典作品的分析,阐释了其独特的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并提出了值得中国建筑师思考的三点建议,从而掌握其创作的精髓,促进我国原创性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灵感来源,设计理念,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TU 286文献标识码:A 当今,在国际建筑界享有极高声誉的东亚前卫女建筑师只有一位,那就是妹岛和世。
笔者大胆的预言:她将成为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之一。
妹岛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从孩童时期就因竹菊清训设计的东京天空住宅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选择大学学习建筑专业。
后来她进入了伊东丰雄事务所工作,巧合的是竹菊清训正是伊东丰雄的老师。
经过在伊东丰雄事务所工作的历练,妹岛于1987年创办了个人事务所。
1995年,她又与西泽立卫合作成立了SANAA 事务所。
在SANAA 事务所建立的十余年里,他们陆续在国际性竞标中夺魁,这使得妹岛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其作品也因为对于新美学的诠释和鲜明的实验性而引起了世界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由此本文将以妹岛的经典作品为例从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三个方面阐述其设计特点,并希望借此引发中国建筑师对建筑原创性的思考。
1 灵感来源提到妹岛和世建筑作品的灵感来源,人们往往忽略了绘画对其的影响。
事实上,妹岛对正方形和圆形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伊东丰雄就曾笑称她是平面建筑师。
众所周知,当抽象艺术达到极高的境界后便向极少主义艺术倾斜,所以在建筑风格上呈现为极少主义的妹岛与至上主义绘画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在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建筑中,只有很少的作品能够体现至上主义绘画所表达的精神氛围。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

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super flat现象解析妹岛和世是一位著名的日本建筑师,其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受好评,也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关注。
妹岛和世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超平面(superflat)现象,这种现象在建筑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本文将分析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超平面现象,并探讨其对建筑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超平面现象。
超平面现象是一种艺术概念,起源于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的创作。
他的作品以明亮的颜色和扁平化的图形为特征,将2D与3D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平面”的风格。
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中也有类似的风格,其外立面常常以平坦的面板和简单的线条组成,显得非常扁平化。
超平面现象在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筑物外墙上的板材装饰构件造型趋于扁平且呈现出简单明了的二维图形效果。
这种设计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降低建筑的复杂度和成本,并且能够强调建筑物的整体性。
妹岛和世作品中超平面现象的另一个特征是,建筑物的外墙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板材,这些板材组成了整个建筑物的外观。
这种设计方式让建筑物的整体质感更为统一,也更具有细节感。
此外,这种板材装饰构件的设计在建筑的外立面上呈现出强烈的几何感,增强了建筑的美感。
超平面现象在妹岛和世建筑作品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简化了建筑的形式,强调建筑物的整体性。
传统的建筑设计通常是多样化的,每个房间和空间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设计风格。
但是,妹岛和世的设计将所有元素都简化为二维图形,从而强调了建筑整体性。
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降低复杂度和成本,同时也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创造了强烈的几何感和细节感,增强了建筑的美感。
妹岛和世作品中的超平面现象赋予了建筑强烈的几何感和细节感。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让建筑看起来更加整齐有序,还能够以最少的元素创造出最强烈的视觉效果。
此外,超平面现象的应用还能够让建筑与周边环境契合更多。
三、呼应了时代的审美和文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建筑的关系:21世纪的金泽美术馆
室内——室外的关系:周末住宅
人的行为——空间的关系:社区日间看护中 心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解决基地环境—建筑关系的“透明”:21世纪金泽美术馆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解决室内—室外关系的“透明”:周末休假别墅
Thank you
谢谢大家观看
SANAA小组
作品
芝浦住宅 shibaura house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作品 岐阜北方住宅 Gifu Kitagata Apartment Building 21世纪金泽美术馆 Kanazawa 21 Seiki Bijutsukan
设计理念
轻快、飘逸
继承伊东丰雄的
环境——建筑的关系
室内——室外的关系
人的行为——空间的关系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透明性(外表) 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空间的透明性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女孩卧室和小书斋
并不是为了透明而透明,而是要通过透明去解决某种关系
设计风格(风之
塔)
关键词
1
关键词
2
透明性
外表和内部 空间
白色、透明、轻
设计 理念
关键词
“非理性”
功能
3
伊东丰雄作品——轻快、飘逸
风之塔 Towel of Winds
功能——“非理性化”
功能——“非理性”
“理性”——功能分区,行为使用与空间模式、功 能和形式之间建立预设的、对应的关系,日本 “LDK”模式。
“非理性”——强调特殊性、偶然性给空间带来的 变化,试图通过不确定、不协调来制造事件和震惊。
李子林住宅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李子林住宅位于日本东京郊区安 静的住宅区内,因保留了基地上 原有的李子树而得名。屋内住着 五口人,年轻的夫妇,两个孩子 和一位祖母。建筑分为3层。
“透明性” (外表和内部空间)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妹岛建筑中的“透明性”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表的透 明,一个是空间的“透明”,妹 岛似乎更重视后者,而且妹岛曾 一再的表示说: 并不是为了透
明而透明,而是要通过透明 去解决某种"关系"。
并不是为了透明而透明,而是要通过透明去解决某种关系
PKAZUYO SEJIMA
妹岛和世
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手法
妹岛和世— —简介 妹岛和世——日本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学生,妹 岛在1990年设计的“熊本市再春馆制药女子宿舍”成 为她的成名作,并在1995年与西泽立卫合作组成 “SANAA小组”,SANAA小组在2010年获得普利策 奖。在这15年间,他们参与了许多的项目设计,其中 包括著名的21世纪金泽美术馆、李子林住宅、瑞士洛 桑劳力士学习中心等等,其最新设计的芝浦住宅也被 受人们的关注。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解决人的行为和空间关系的“透明”:社区日间看护中心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
私密性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1、动静分区,妹岛将各个 卧室放在不同的楼层,尽可 能的避免干扰;
私密性:是住宅设计中不能 回避的问题,妹岛是怎样解 决这个问题的呢?
2、功能按照公共-半公共-私 密来考虑;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私密性:是住宅设计中不能 回避的问题,妹岛是怎样解 决这个问题的呢?
3、细部设计:男孩房因为 有临街的大窗户,所以经过 视线的分析,从而控制窗底 的高度和床的高度,免受外 界的打扰。
总结
这次的讨论主要就李子林住宅展开,初步了解了妹 岛和世在功能、空间、环境处理上的做法,她的 “非理性”、“透明性”在她的其他作品也表现的 淋漓尽致,所以这次的汇报只是一个起点,对于妹 岛设计理论的研究还需要通过其他更多的作品的分 析来进一步总结研究。
男生卧室的设计——真实、有趣味性
功能的穿套——偶遇 超尺度比例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 超尺度表现 卫生间——积极空间的转换